遺址碎瓷
① 考古人員會接觸大量文物,存在順手牽羊的行為怎麼辦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害群之馬,難免會有特例存在,所以也不能保證考古發掘中不會有文物流失。只是,這種情況是極少的,而且很少有專業人士打這種歪主意。接受過系統教育的考古從業者,對遺址和文物是懷有敬畏之心的。盜取文物不僅是違法行為,而且會使得遺址的研究價
古發掘與文物研究同古董收藏、盜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專業考古人員眼中,文物的價值基本等於研究價值,根本無暇或者說沒有心思去關注文物的經濟價值。打個比方,在發掘過程中,有些遺址出土的一件原始瓷瓷片有時比出土一塊馬蹄金還要興奮。
② 如何選擇碎瓷片收藏
個人的心得體會:
作為瓷片收藏,首先要明白瓷片收藏的意義所在:瓷片是珍貴的瓷器標本,是舊瓷片雖殘缺,但它的製做、繪畫藝術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工藝水平,另外瓷片還可以做為收藏者學習鑒定的依據,有許多民間的收藏家都是從玩瓷片開始的。
瓷片,本來就是整件瓷器破碎後的殘缺部分,中國是瓷器大國,千百年來產量巨大,產生的瓷片數量更是恆河沙數,不是所有的瓷片都值得收藏,瓷片的收藏要講究:
1、代表性。所收藏的瓷片,要能代表歷朝歷代的制瓷水平,必須是精品瓷器破碎後留下的瓷片才有收藏的價值。
2、系統性。收藏瓷片,最忌諱想收就收,雜亂無章,最好分門別類,有層次,有脈絡的進行收藏。如唐瓷,宋瓷,元瓷,明瓷,清瓷這樣按朝代收藏。又或是如:青花瓷,五彩瓷,青瓷,白瓷,這樣的按門類有針對性的收藏,逐步形成系統化的收藏。
3、准確性。收藏瓷片,不能偏專於「收」,邊「收」邊「學」才是王道。瓷片雖然相對瓷器來說假冒偽劣沒那麼多,但依然充斥著大量仿品。在收藏的過程中,要練就自己的眼力,把好收藏關,去偽存真,由真而精,學以致用,學以有為。
這樣的收藏,方才能在瓷片的收藏中獲得經驗,獲得樂趣,獲得知識,獲得收益。
③ 什麼地方有一個碎瓷灘。。。。
年6月,河下古鎮的西側開工修築「城西北路」,工人在開挖魚塘清淤時,挖出了大量的明代瓷器殘片。
2008年9月,河下搶救性發掘了一處大型明代龍泉窯碎片遺址,出土的瓷片裝了291麻袋,重達21.8噸。
考古表明,這些瓷器被有意打碎、丟棄在這片廢棄的堤壩內,堆積最厚處達到1米。
仍有一個謎團待解,宮廷用瓷器需要檢選,而民用瓷器為何也要打碎拋在這里?
色調淡雅的花鳥
潑墨青花
姿態各異、充滿動感的飛鳥
青花鴨圖
青花蟒紋圖
大明成化年制
數量龐大的青花瓷片
河下位於淮安市楚州城區西北角,北倚翔宇大道,南枕古運河。明永樂十三年(1415)平江伯陳瑄開清江浦,導淮安(今楚州)城西「管家湖」(亦稱西湖)水入淮,水上運輸改道,運河從淮城西邊經過,河下就在管家湖嘴上。由於這里地勢低下,人們便稱之為河下。這里因是漕運要地而盛極一時,河下鼎盛時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嘴上頭」之美譽。河下真的如史書中記載的那樣繁榮嗎?我們不妨從明朝河下人用過的瓷器入手,去了解一下他們在生活中對美的追求,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2004年6月,河下古鎮的西側開工修築「城西北路」,工人在開挖魚塘清淤時,挖出了大量的明代瓷器殘片。筆者就住在魚塘邊上的八一新村,於是就到現場拾回了幾筐。魚塘距離河下大繩巷的明朝「淮北批驗鹽引所」不足百米。瓷器殘片年代主要為明朝永樂年、宣德年、成化年、正德年、嘉靖年、萬曆年。據此可以斷定這是河下居民和客商的生活用瓷。筆者在家細心把玩它們,品味河下先民用瓷之美。
1.器型多樣,質朴典雅。在我收集的河下古瓷片中,有很多是比較成形的,我們完全能據現在的樣子,復原出完整器的形狀。如青花大碗,上闊,下窄,高有20厘米,比現在的粥碗體量大,縱向和橫向整體造型所成的弧線舒展流暢、自然天真。盤子,開口很淺,形如滿月,比現在的小。酒杯與茶杯,一般體量較小,玲瓏別致,圓挺的中部,使得整體造型很飽滿。有的茶杯有蓋。在眾多瓷片中,找不到一塊方形的,這可能與明朝河下人希望事事圓滿,家庭團圓的美好願望有關。
2.瓷器的質地與色彩。明河下瓷器多為景德鎮民窯所產。胎體由江西景德鎮瓷土燒制,灰白胎,上施淡青色釉,釉面色調柔和,光潔滑潤,如嬰兒之肌膚。深青色圖案置於釉下。兩者顏色和諧統一,多角度近觀,呈現不同光色效果,色彩迷人。河下瓷器的青花圖案用色都為波斯鈷顏料。顏色淡雅寧靜,平和養心。用筆細膩的極少,只見於出土的少量官窯瓷。一般用筆迅捷,一觸而就,線條較細,圖案簡潔,形神兼備。這些圖案有自然生動之趣。用筆極速的原因是波斯鈷顏料落筆易發散和畫工技藝嫻熟。這種畫法,一點不會影響瓷器的品質。我們從河下古瓷質地和色彩能略知明朝河下人喜歡簡潔、淡雅的色調,以及追求內心寧靜、生活安定的生活理想。
3.瓷器圖案。河下瓷器圖案可分為花鳥山水、文字、人物三類。花鳥山水最多。花草有:荷花、菊花、梅花、牡丹、芝麻、綠藤、松柏等。寓意吉祥、高潔、富足、長壽。鳥魚蟲有:孔雀、麒麟、喜鵲、鶴、魚、蝴蝶等。表明了河下人對自然的崇拜,對富裕、平安、健康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文字主要有:福、壽、禧、金榜題名等。除了漢字,還有一些梵文,據筆者多方考證,原來都是一些吉祥語,和現在的北京、南京的明朝銅鍾的梵文相同。這些文字表明了明河下人審美中不僅具有中國傳統文人情趣,還有佛教文化元素。人物圖案是較少的。主要有八仙圖、文人學士讀書圖、賢母教子圖。這些反映了河下人民重視教育、崇尚讀書的社會風氣。河下明朝文化名人群星璀璨,舉人進土眾多,與此有著一定的聯系。《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與戚繼光抗倭的狀元沈坤、《溫病條辨》作者吳鞠通,這些不朽的人物都出自河下。
當然,河下明瓷中,也有少部分圖案紋飾極為簡單的,有的只有幾道跑邊的裝飾線。這些瓷片做工較為粗糙,存在著施釉不勻,冒氣泡和缺釉現象。這說明了當時的河下有一小部分居民剛解決了暖飽問題,他們還沒有能力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美。他們的存在體現了河下繁榮社會的完整性。
考古明朝河下用瓷,我們發現當時的河下存在少量貧民,他們有美化生活的意識,審美要求不高。大量精美的青花瓷能充分證明河下存在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們衣食富足,生活講究,有著較高的審美情趣。還有一部分為大戶人家,他們可能是官宦,可能是像程氏一樣的鹽商,不一而足。他們生活奢華,所用瓷器樣樣皆為極品,能與官窯瓷器相媲美,在美的追求上品位極高,有強烈的個性化審美要求。
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彷彿見到了明朝河下人的生活。運河御碼頭前帆影如雲,石板街上商賈雲集,酒旗招展,買賣聲不絕於耳,街頭巷尾飄散著淮揚美食的香味。我們走進一戶中產人家,去看看他們的生活場景吧。正堂擺著高大的春台,在它的前面有一張八仙桌,一家人正在共進午餐呢。桌上食器羅列:青花纏枝碗中是白鯗紅燉天堂肉,青花菊花碗中是香香噴噴的油煎鯽魚,青花八仙盤中是醬油花椒醉花生,青花教子圖碗中是牛肉燉山葯,還有三魚杯,福壽勺……男主人舉杯歡飲,一家人其樂融融。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一片片河下古瓷片,依然那樣美麗,它們猶如一枚枚化石,記錄著明朝河下居民對美的追求。雖然這些瓷器並非他們所造,但卻反映了他們的審美需求。它們見證了明朝河下居民穩定的社會生活和繁華的漕運經濟。
南京博物院考古隊和楚州博物館在楚州河下古鎮搶救性發掘了一處大型明代龍泉窯碎片遺址,出土的瓷片裝了291麻袋,重達21.8噸。據了解,這處遺址見證了龍泉窯如何失去了皇家貢品的身份,以及古代淮安作為漕運樞紐的地位。
據考古隊員介紹,去年9月當地施工時,在地下3米處發現了這片遺址。遺址略呈「凹」字形,東西長17米,南北寬7.5米—9.7米。考古表明,這些瓷器被有意打碎、丟棄在這片廢棄的堤壩內,堆積最厚處達到1米。經初步統計,這里的瓷片基本出自龍泉窯,除極少數為元末外,絕大部分為明代燒制。這批瓷片,少量是明代早期龍泉窯為宮廷燒制的官器,雖然在地下埋了500多年,但仍和新燒出一樣,釉色極其潤澤;多數質量一般,為普通日用品,器型有碗、盤、高足杯、盞和爐等30多種。
眾所周知,龍泉窯產於浙江龍泉縣,南宋晚期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之美的巔峰。那麼,如此大量的龍泉窯瓷器為何會集中到楚州(古淮安府治所在地)?考古人員從文獻中找到了線索。原來,明洪武26年(1393)至天順八年(1464),龍泉窯為宮廷燒造青瓷,通過漕運送至京城,而古淮安(今楚州)是漕運總督衙門所在地,龍泉窯貢品在此檢選,其中的精品成為皇宮用品,略有瑕疵者,就地打碎。楚州河下古鎮是當年全國聞名的重要商埠,也是龍泉窯產品的集散地之一,出土的少量的龍泉窯官器和一般商品順理成章。
巧合的是,這批瓷器的時代下限就是天順年間,它們很可能見證了龍泉窯最後的輝煌。公元1464年,成化皇帝剛即位,就在《即位詔》中下令,景德鎮和龍泉窯的御制瓷器,燒好的即刻運京,未燒好的馬上停止。在此以後,龍泉窯再未接過皇家的大宗「訂單」,就此失去貢品地位。這種轉變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皇帝的審美觀點,成化皇帝喜歡彩瓷,艷麗的成化鬥彩就是明證;其次龍泉窯地處偏僻,運輸需要翻越崇山峻嶺,交通不便,成本高昂。與龍泉窯衰落相伴的,是景德鎮越來越興盛,在接下來的五六百年,直至現在,都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重鎮。
不過本次考古仍有一個謎團待解,宮廷用瓷器需要檢選,而民用瓷器為何也要打碎拋在這里?莫非皇宮中太監和宮女所用的是這類普通瓷器?又或者此次檢選一次性清理了歷年來的「存貨」?如果這么多瓷器拿到市場上銷售,應該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是什麼人寧願承受損失而將這些瓷器打碎?考古工作在解釋了一段歷史的同時,又留下了更多的謎。
④ 在一塊很小的土地上發現很多明朝的瓷器碎片證明什麼
如果瓷器的碎片很集中在一個地方發現,它說明最有可能的是瓷窯的遺址。謝謝
⑤ 破碎的古代瓷器有沒有收藏價值
古瓷器碎了,真品有價值的;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⑥ 中國瓷器的歷史
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窯址和青瓷等。從顯微照相可見,青瓷殘片釉下已無殘留石英。這種釉無論在外貌上,或是顯微結構上,都已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標准了。
東漢之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產,如浙江越窯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紹興、餘杭、吳興等地也都設有窯場,形成獨自的窯系。浙江是中國最早形成窯系的地區,其原因可能與這里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制瓷業特別發達有關。
越窯生產青瓷與黑瓷,到西晉晚期也生產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點彩,以打破青瓷的單色格調。
三國時越窯的產品胎質堅硬細膩,呈淺灰色;釉汁純凈,以淡青色為主,黃或青黃色少見;器型有碗、碟、罐、壺、洗、盆、缽、盒、盤、耳杯、香爐唾壺、虎子、水盂、泡菜壇等日用瓷。西晉時又出現了了扁壺、雞壺、燭台和辟邪等新產品。
南朝時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蓮瓣或蓮花作為裝飾。從三國到隋統一前的數百年中,以越窯為代表的瓷器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它的品種繁多,式樣新穎,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不可須臾離開的用具。
北方瓷器的出現要晚於南方,大致是從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統一前的近百年中發展起來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盤、杯、罐、壺、瓶、盒等,多為日常用品,陳設品較少。蓮瓣罐是北朝典型產品。
北方瓷器生產雖晚於南方數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產之後,便迅速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工藝水平,並結合北方的人文特點,導致了白瓷的出現。白瓷是由青瓷發展而來的,兩者的區別僅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不同。瓷土含鐵量少則胎呈白色,含鐵量多則胎色較暗,呈灰、淺灰或深灰色。
就瓷器本身的發展而言,是從單釉瓷向彩瓷發展的,無論是褐綠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紅,還是鬥彩、五彩、粉彩或琺琅彩,都是以白色為襯托,來展現各種色彩的艷麗與美妙的。所以,白瓷的產生,對瓷器的發展有及深遠的影響,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而今已知時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長沙窯的復彩瓷均有較大的發展。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礎之上,出現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並稱於世的現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國瓷器生產承前啟後的轉折時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創新和發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國在江西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瓷局「,為景德鎮瓷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並為其在明清兩代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和飲譽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元代景德鎮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最為突出的則是青花和釉里紅的燒制。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鈷料作為呈色劑在胎上作畫,然後罩以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呈白地藍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它一經在景德鎮出現,就以極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發展。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兩代是中國瓷器生產最鼎盛時期,瓷器生產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高峰。景德鎮作為「瓷都」的確立,使景德鎮窯統治明清兩代瓷壇長達數百年,直到如今。當時,各種顏色釉瓷和彩繪瓷是景德鎮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6)遺址碎瓷擴展閱讀:
瓷器分類:
1、最早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種常見顏色的瓷器 。
2、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溫鉛陶)、信樂燒、青花瓷等 。
3、依照瓷器出產地點也有不同的分類。如中國浙江越窯(秘色瓷)、江西昌南、河北定瓷以及日本在10世紀後轉肩發展的特色瓷器:近江、甲賀的信樂燒(shigarakiyaki)、長崎有田燒(aritayaki)、岡山縣備前(bizenyaki)等。
⑦ 外銷瓷的宋元時期
福建發現的宋元明時期外銷陶瓷窯址,福建泉州是宋元明時期的對外交通貿易大港,作為中國重要商品的陶瓷器,也從這里大量輸往國外。北宋末南宋初,泉州逐漸代替了廣州的地位,而南宋理宗寶慶年間(1226年左右)成書的《諸蕃志》,就是趙汝適以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市舶司時,主要根據他在泉州一帶所見所聞撰寫的。同時,「宋末荷蘭人由福建販運瓷器至歐洲,價值每與黃金相等,且有供不應求之熱衷」。這里所謂福建應指泉州而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以來外銷陶瓷的一大部分,是從泉州登舟發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遙直上,升為世界貿易大港,陶瓷由此外運,數額更大。《拔都游歷中國記》就明確指出:「中國瓷器,僅產於刺桐(即泉州)、興克蘭(即廣州)兩城,得諸山上之土,燔燒而成者。……中國人將瓷器轉運出口,至印度諸國,以達吾鄉摩洛哥。此種陶器,真世界最佳者。」另一記載也提及馬可波羅從泉州攜帶瓷器出國的事:「馬可波羅(Marcopolo)當福建貿易興隆時,曾到刺桐城,而馬氏於其1292年之歸途,且依舊俗,從福建帶回中國白色瓷器與彩色小瓷甌數事,存於威爾斯市之聖馬可寶藏所」。明代泉州雖漸衰落,但它的對外陶瓷貿易,不可能突然中斷,而且明末漳州(即月港)、廈門(即中左所)又代之而起,陶瓷仍然是一宗主要的出口商品(貨物)。在福建沿海港口運出的陶瓷器中,外銷東南亞的占居一定的比重。由泉州等港口輸出的陶瓷器,除國內其他各窯所出,泉州附近的閩南地區瓷窯的產品,當佔大部分。陶瓷容易破碎,陸路長途運輸既不方便,運費和損耗也會影響利潤的收入。在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下,泉州附近地區利用優越自然條件,就地取材燒造陶瓷,以供啟運外銷,這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所以,宋元明各個時期的有關文獻記載中的外銷東南亞陶瓷,無疑是包括閩南古代的瓷窯產品在內。鄭振鐸先生認為宋代泉州陶瓷就外銷南洋等地:「在福建泉州的古窯遺址里發現了類似定窯的白瓷,類似龍泉窯的青瓷等等的瓷器殘片。這就說明了在南洋,在印度,發現的中國宋代的白瓷、青瓷,原來乃是福建本地自己燒制的」。《真臘風土記》為元代閩滿南瓷窯生產外銷東南亞陶瓷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證據,在該書欲得唐貨條下說:「其地想不出金銀,以唐人金銀為第一,五色輕縑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錫鑞,溫州之漆盤,泉州之青瓷器……」。文中所指「泉州青瓷器」,據陳萬里的意見,就是泉州附近閩南地區窯品的泛稱。他說:「元代的對外市場,泉州最為繁盛,為此凡在泉州附近外縣所燒造的窯貨,如同安、南安、以至德化、永春、仙游等地,很有可能集中在泉州出口,同樣地也就有把來自各處所生產的窯貨一概說成泉州青瓷器,……自然不僅在晉江所燒造的才稱為泉州青瓷器了」。經解放後的歷次調查,也在事實上發現了例如晉江、同安、德化等一些與外銷有關的窯址。近些年來東南亞的考古發現也為此提供了相應的實物資料。
下面將宋元明時期有關外銷東南亞的閩南古代窯址進行扼要的介紹。
一、泉州東門外碗窯鄉宋代窯址
《留氏族譜》宋太師鄂國公傳記載五代留從效擴建泉州城並由此外運陶瓷說:「泉州城市舊狹窄,至是擴為仁風,通淮數門……陶器銅鐵,泛於番國,取金帛而還,民甚稱便。」文中仁風即指東門,和現在發現的碗窯遺址,其方位正相吻合。由是說明這個瓷窯的產品外銷,由來已久。
碗窯鄉,因其產品以碗類器為主,故名。它位於泉州東北約8公里處。東西北三面環山。是個小盆地。南面有一條小溪流經該鄉,然後注入與後渚港相連的潯美港,會洛陽江出海。據說古代海潮可漲到這里,潯美港就是外運陶瓷的出發點。
古窯址分布在該鄉南北兩個山坡上,分別稱為南窯和北窯。北窯在後路村後山,露面碎瓷甚多,堆積層厚達2~3米;南窯在後路村前面的山坡上,堆積層厚約1~2米,瓷片暴露較少。當地居民因此處廢瓷俯拾皆是,就以燒瓷匣缽堆砌牆基,可見該窯為滿足外銷需要,生產規模相當巨大。
1956年,故宮博物院調查此窯時,其產品為白釉、影青釉及青釉三種。據1963年、1964年,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的調查考察,此窯釉色則以青釉居多,其中有帶黃或帶褐的,色澤深淺不一,釉面呈細小冰裂紋。裝飾樸素,花紋主要有:蓮花瓣紋、纏枝花紋、刻劃線紋等。器形有碗、大盤、缽、罐、小杯、洗、爐、盒蓋等。本窯瓷器胎厚,尤其大型碗、盤。其作風凝重渾厚。
由本窯址出土的可確定為外銷東南亞的陶瓷,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吳文良所藏的水壇多件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所得的一件青釉小罐。此件高8.1、口徑2.6、底徑2.4厘米。口小,邊唇外折,頸矮,器身低矮,底平微凹,胎質細膩,作灰白色。施青釉,釉色淺,底無釉。
二、晉江瓷灶鎮宋窯址
瓷灶至今仍在生產瓮、罐、壺、缽之屬等粗貨,這類產品,尤其用以裝盛鹹菜的菜瓮,並運銷東南亞的新加坡、菲律賓一帶。據《晉江縣志》卷之一輿地誌說:「瓷器出晉江瓷灶鄉,取地土開窯,燒大小缽子、缸、瓮之屬,甚饒足,並過洋(外銷東南亞諸國)。」由此可知清代及其以前此窯所產,也以粗器為主,同時除供國內需要,也還運銷東南亞諸國。沙善德:《福建-中國考古學之新富源》一文提供了有關的考古證據,他說:「在古代之陶瓷貿易中,自宋以還,皆以各式『龍瓮』為主要,所謂『龍瓮』者,蓋瓶上繪有一龍繞於此瓮。此種『龍瓮』為爪哇、渤泥及菲律賓的獵頭部落所珍存,而且代代相傳,尊之為神密之法寶。……余曾多年來致力研究此種『龍瓮』之來源。……在德化途中,一日下午余入一泉州本地陶鋪-泉州,余相信即為馬可波羅之『刺桐』古城,薄暮在該店之暗角中,余見繪有團龍之缽瓮與宋代一式。余幾不能自製余之興奮,該店中告余謂種□瓶系來自附近制陶鄉村。翌日早晨,余等即可前往該村。余探究得知此地之陶業活動已有數百年之歷史,其瓷堆及今日之製造,皆足證明此地縱非『龍瓮』之『唯一』來源;亦為來源之一。由該村瓷堆中所獲之古瓮碎片,與菲律賓及南海諸島所出者,及宋明時代出口之古瓷,均屬相符。目下雖經千年之久,然該村之陶業仍以製造『龍瓮』相傳習」。其所謂向以生產「龍瓮」相傳習的泉州附近的「制陶鄉村」,無疑即指瓷灶。據此,《島夷志略》所載元代外銷東南亞大小埕、瓮、罐之類粗陶,瓷灶所產,必占其大部分。由是自宋以至於今,這里所出的粗器輸往東南亞,歷史是頗為悠久的了。
瓷灶因以制瓷為傳統職業,故得其名。它位於泉州西南20多公里處。梅溪橫貫其北,蜿蜒曲折,自西向東,與晉江匯流,再注入泉州灣,古代的陶瓷外運,就是從這里出海的。
瓷灶窯址分布在梅溪兩岸,主要有蜘蛛山、虎尾庵、許山和宮仔山四處,特別是蜘蛛山最為豐富,後二遺址則經破壞,宮仔山更甚。遺址所在山上都有碎瓷堆積,厚達1~3米左右。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的兩次調查,此窯釉色有青釉、黑釉、醬色釉、綠釉、黃綠釉、褐色釉等,而未施釉瓷器尤多。釉水一般薄而均勻,但黑釉器釉厚而有垂釉現象。綠釉、醬色釉器釉汗比較光亮,青釉器有細小的冰裂紋。器物施釉情況:碗、碟內外施釉,但碟有的不施釉,有的只近口沿處施釉。壺、罐器內無釉,有的器表及底部無釉。露胎面積大,露胎處呈灰色、黃色、或淡黃色。胎骨一般較厚重,質粗硬度高。作灰色、褐色、紅褐色、黃色或淡黃色。其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堆花。花紋種類有纏枝花紋、牡丹花紋、龍紋、蓮瓣紋、圓環紋、水波紋、葉脈紋等。出土物器形有:壺(綠釉長頸壺、軍持、有柄小壺、醬色釉長頸壺、青釉壺、黑釉壺、褐色釉壺、未施釉四系長頸壺、軍持、長頸壺和小壺),碗(青釉碗、黑釉碗、未施釉葵瓣式碗),瓶(未施釉纏枝花瓶、長頸瓶、弦紋瓶和連座小瓶),碟(青釉碟、小碟和黑釉小碟),罐(醬色釉罐和六系釉罐、青釉罐和四系罐、褐色釉小罐),缽、盒(均未施釉),爐(褐色釉三足爐),(未施釉器蓋和盒蓋)以及瓷雕塑(褐色釉狗等),等等。壺、瓶、碗特多。
經初步鑒定,此窯曾經外銷東南亞的品種有如下幾種:
(1)軍持有綠釉和未施釉兩種。綠釉軍持1件,高12、口徑6、底徑5.5厘米。口稍外侈,邊唇外折,頸短而粗,鼓腹,底近於平而微凹。流短,附於肩部。肩腹之間兩邊各印有一條龍,腹下部有一道弦紋,近底部印蓮瓣紋。未施釉軍持2件,形制與前相同。器表一作灰色,一作淡黃色。這類器物在菲律賓曾有發現,可確定為瓷灶燒造的外銷瓷無疑。
(2)青釉碟7件,均已殘破。
Ⅰ式2件,高2.6,口徑約11厘米,口沿內弇,器形低矮,圜底,底部寬大,寬達8.4厘米。底部印有纏枝花紋和菊花。
Ⅱ式5件,一般高3、口徑9、足徑3.2厘米。器身低矮,口沿稍作外折,底平微凹。
(3)長頸瓶1件,頗完整,高2.7、口徑5.5厘米、底徑8.3厘米。撇口,邊唇外折,頸長而細,腹部肥大,底平微凹。未施釉,表面無任何紋飾,樸素大方。
(4)長頸壺27件。有醬色釉,綠釉和未施釉三種。
醬色釉壺:
Ⅰ式高約16.5、口徑5~6、底徑2.1厘米。頸長,頸部有兩道弦紋。肩部附有流,流直而長,幾與口部齊高。器身自頸部以下逐漸增廣,至腹中部最廣,形成一道圓圈凸棱,以下又逐漸收縮,底平微凹。
Ⅱ式高17.8、口徑6、底徑6.2厘米。形制與Ⅰ式略同,唯器較矮,顯得小型。流部較Ⅰ式為短。
綠釉壺6件。高18、口徑5.8、底徑7厘米。口部分內外唇,內唇微敞,外唇稍外折。腹部並有1~2道弦紋。腹部突出,上下有兩道凸棱,腹上部附一長流,底平。
未施釉壺14件。形制與醬色釉、綠釉壺大抵相同。
印花纏枝花瓶:
Ⅰ式1件。通高23.8、口徑5.7、底徑7厘米。口稍外侈,寬沿微作外折,唇厚1.2厘米。頸長而粗,兩邊附有耳,作獸頭形。腹部也有五道弦紋,肩部也有三道弦紋,肩頸間有裝飾花紋。自肩部以下漸廣,底部豐滿,腹部印有纏枝牡丹花紋,底腹間印有蓮瓣紋,並有一道弦紋,矮圈足,足高1.1厘米,輪制,器內外尚留有輪旋紋。
Ⅱ式8件,通高18.5、口徑4.5、底徑6.7厘米。口稍外侈,頸長,肩部以下漸廣。底部肥大。腹部印有繁復的纏枝花紋。底腹之間印有兩層蓮瓣紋。並有一道弦紋。圈足高1.3~1.4厘米。底部微內凹,輪制。
德化宋元明窯址:
德化窯的瓷器特別是白釉瓷器馳名世界。《中國美術》一書說:「其窯之特別為白瓷,昔日法人呼之為『不蘭克帝支那』(Blane de China即『中國白』之謂),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與其他之東方各瓷,迥然不同。質滑膩似乳,宛似象牙。釉水瑩厚,與瓷體密貼,光色如絹,若軟瓷之面澤然」。其產品外銷最早見於《馬可波羅行紀》。該書說:「並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Tinujuy,馮注為德化)。製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除此港外,他港皆不制此物,購價甚賤。」由此說明元時此窯瓷器,已經大量由泉州港銷往國外。清乾嘉間德化鄭兼才《窯工》詩有「一朝海舶來,順流價倍蓰;不怕生計窮,但願通潮水」之句,是說清初該窯生產已頗仰賴外銷了。明代德化瓷外銷雖不見記載,但無疑也是相當繁盛。特別是何朝宗的瓷雕,當時「在『東西洋』市場上都是熱門貨,各方高價爭購,也有一部分由華僑攜帶出國。日本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對它格外喜愛」。國外的考古發現也有力地證明了該窯產品的巨量輸出。例如,印尼蘇拉威西南就有德化白釉瓷器出土,據前述東南亞考古資料在所謂華南窯品中,可定為德化所產的,就有印尼雅加達博物院所藏的書阿拉伯文字白地青花大盤及白地青花中碗等多件。而據一些著作的圖錄,此窯產品甚至遠銷到非洲和歐洲。可見德化窯是福建的一處極重要的古外銷窯址。
古窯址在德化縣東、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的分布,縣城附近更加集中。其遺址主要有:屈斗宮、祖龍宮、岑兜、後窯、後所窯、西門頭、坂頭、大坂碗洋坑、碗坪倉、孝坊山、寶寮格、洞嶺窯、上寮窯、尾林窯、內坂窯、家春嶺、碗窯、湖楓林窯、新窯、舊窯、新墘、寨窯、下倉尾窯、蔣山窯、洋條窯等一百八十多處。到目前為止,發現有古外銷瓷產品的窯址就有二十八處之多。由此可見,德化自宋代以來所燒造的瓷器就銷售外國。例如蓋德碗坪倉窯址出土的軍持,是該窯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器形屬喇叭口,頸細而長,鼓腹,平底微凹,有流無把,腹部模印蓮瓣紋(由仰覆蓮瓣組成)或卷草紋、纏枝花紋等。釉色一般呈青灰色或青白色。這類軍持與晉江磁灶所出軍持(印有雙龍紋,綠色釉)盡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同屬宋元時期外銷瓷的主要產品。
再如屈斗宮等窯址,自1963年起,特別是最近一些年來,發現宋元明清時代瓷器不少,而以宋元明時代瓷器居多。該窯址的釉色有白而微帶青、白釉和青花幾種,而以白釉器為主。青白釉器,類似影青,晶瑩潤澤,釉色光亮。白釉瓷器,是白而微帶青或帶黃,有的為乳白或象牙白。胎骨堅硬細膩,且薄,器腹和圓底之間,在日光和燈光下,不僅映見指影,而且顯出肉紅色。裝飾技法有印花、堆花和劃花,花紋有蓮花、牡丹花、梅花、竹花、纏枝花等,雖不太繁縟,但亦清秀別致。頗為雅觀。器形有杯、高足杯、枕、盞、碟、洗、盤、罐、瓶、羹匙、燈座和雕塑品等。
由該窯址獲得的外銷瓷標本不少,主要的產品有瓶、碟、壺、盒、洗、碗、杯、缽、罐等。
瓶或稱小花瓶、花瓶,這類標本出土不少,主要出自碗坪倉、內坂、家春嶺和屈斗宮等窯址。形制一般是敞口、圓腹,圈足內凹器,表飾有線狀紋。蓮花瓣紋或卷草紋等,器形為分段模製,花紋也是模印的。這類器物的造型小巧玲瓏,頗為別致。器內外上釉,釉色青白,晶瑩明亮,透明感強,是一種新發現的產品。在菲律賓等地均有發現,確為德化窯燒造的外銷瓷產品無疑。
此外,還有一種小口瓶,小口,豐肩,斜腹,底平微凹,素麵無紋飾。在菲律賓群島也有出土,同屬德化窯外銷瓷產品之一種。
碟或稱小碟,淺形碟。此類器物甚為普遍,在屈斗宮、家春嶺等窯址均有出土,尤以屈斗宮窯址出土數量最多。芒口、淺腹,矮圈足,底平面微內凹,外底心稍突出,略呈乳頭狀。釉白而微帶青黃,可能與火候低有關。有的沒有上釉,質地鬆脆,表面呈淡黃色。器物的外腹壁印有草葉紋、蓮瓣紋或鳳鳥紋。
壺或稱水壺、滴壺。出自屈斗宮窯址,數量還多,大都殘破,但可復原的亦不少。器形小口,帶蓋,鼓腹,底平而微內凹,附有流和把。腹壁分別模印卷草紋和蓮瓣紋。與瓶或碟一樣同為模製。釉呈黃褐色,質鬆脆,這也可能是火候低的緣故。其用途當是裝水的。為德化窯新發現的外銷瓷品種之一。這種器物在菲律賓群島也有發現。
盒稱粉盒或印泥盒。此類產品,在很多窯址均有發現,如屈斗宮、蓋德、家春嶺等,特別是前兩處窯址出土最多,這種盒分蓋和底兩部分;皆子母口,底平深凹,蓋頂模印各種不同形式的花紋,圖案富於變化,有簡單花紋,但更多的是繁復的纏枝花、花朵、花枝或鳳鳥紋。周邊一般印有直道紋。蓋頂中心除印有花樞外,還常見印有吉祥文字。如「福」、「壽」、「金玉」、「福海壽山」、「金玉滿堂」、「長壽新船」等等。印有「長壽新船」字樣的盒,這與泛海外銷有密切聯系,寓意很深,耐人尋味。這種盒在國外出土很多,乃是德化窯早期燒造的外銷瓷,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日本均有發現。
洗或稱為弦紋洗、樞府碗。這種器物發現於屈斗宮窯址,為數很多,也是這里的主要產品之一。形狀是敞口,折腹,實足,平底微凹。外腹壁印有弦紋一道,故稱為弦紋洗。與這種器物相彷彿的,在元代江西省景德鎮樞府窯燒造的,印有「樞府」字樣,故稱為「樞府碗」。德化屈斗宮所出的弦紋洗,亦可稱為「樞府式」碗或「樞府型」碗。
碗或稱鳳碗、鳳鳥碗。出自屈斗宮窯址和家春嶺窯址。形制敞口,微內斂,弧腹,矮圈足,底微凹。外腹壁模印有鳳鳥紋(外國稱為不死鳥)故稱為飛鳳碗。這種器物在菲律賓亦有發現。
杯即高足杯。為屈斗宮窯址發掘出土,數量亦不少,造型頗奇特,燒造也頗講究。敞口、大腹、高足。足呈喇叭形。器表一般為素麵,但也有模印線狀紋和花紋,但不很多。這類產品在菲律賓也有發現,當為古外銷瓷的一種。
此外,還有一些同屬宋元時期德化窯的外銷瓷產品,例如缽類器和罐類器等,因限於篇幅,這里就一一贅述了。
白釉梅花杯
Ⅰ式2件,完整。1件高9.2、口徑13.2、足長6、寬4.5厘米。口沿外侈,圈底,形如爵形杯。邊唇厚0.3厘米。杯的外表堆上梅花枝,底周附上一筆架形的梅花樹干,作為杯的承托足架;足架;足架與底周間有些縫隙。整個器身頗厚重,腹壁較薄,能映見指影。色澤為牙白色。1件高4.3、口徑6.4、足長3.2、寬2.1厘米。形狀同上,比上一件小。
Ⅱ式分大小兩種。大的高5.3、口徑8.3、邊唇厚0.4厘米,口稍外侈,圜底。外腹壁堆上四朵梅花,承托的足架亦是附上的,與Ⅰ式不同的是足架較矮,而緊貼於杯的底部。小的1件,高4.3、口徑6.7、足架長3.6、寬2.9厘米,口沿外侈,外腹壁堆上兩朵梅花。
Ⅲ式2件。1件高6.7厘米、口徑5.8。口沿外侈,邊唇0.3、底厚0.4厘米,頗厚重,外腹壁較薄,能映見指影。釉呈牙白色,表面不甚光滑,出現有小氣孔。外腹壁亦堆上兩朵梅花。1件高6、口徑約4.8、足長3.9、寬3厘米。胎壁薄,邊唇厚0.2、底周厚0.3厘米。口沿外侈,釉呈純白色,光澤滋潤。外腹壁堆上兩朵梅花,足架亦同樣緊貼於杯的底部。
瓷獅子在屈斗宮窯址出土幾件,有的為群眾所收藏,我們僅得1件。獅子昂首雄峙,蹲伏在一帶管狀器的方形座上,小巧玲瓏,栩栩如生,與《中國美術》一書所載以及傳世品比較起來非常相似,可以確定為德化窯燒造的外銷瓷無疑。
上面提到的兩類白釉瓷器,俱見波西爾《中國美術》一書采自外國博物院藏品的圖錄,東南亞一帶在古代既為中國陶瓷貿易的中心,完全可能運銷這些品類。
在屈斗宮還採得圓形印盒1件,口徑6.9、底徑4.4厘米。盒分蓋和底兩部分,蓋頂印有牡丹花一朵,邊緣裝飾有直道紋,底部邊緣也有此種裝飾。據陳萬里先生說,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舊稱西里伯)南部發現有白瓷盒,應是德化外銷瓷的一種。
此外,陶瓷產品可能外銷,尚有同安宋代窯址三處。
(1)汀溪水庫窯址:在離縣城15華里的上埔村,水庫壩頭西面四個相連的小山上,都掩蓋著碎瓷片和匣缽,堆積豐富,面積甚大,出土物中有青釉、黃釉、灰白釉等幾種,器形以碗為主,還有壺、爐、碟、臼等。(2)許坑窯址:在離縣城17華里的許坑村,窯山高20米左右,中央有一條從山頂到山下的底寬5米的溝痕,瓷片和匣缽的堆積即分布在溝的周圍。從已挖掘渠道的剖面看,東面堆積厚達2米,分布面積寬21、長37米以上;西面探掘處厚達3米,分布面積寬17、長47米以上。出土器物里有青綠及灰黃色的劃花(卷草、篾紋、篾點紋)瓷,器外有放射狀直線劃紋,還有淺灰釉瓷和淺灰玻璃釉瓷,也有釉里迸裂灰白瓷和白色亮光瓷等。器形以碗為主,還有杯、碟和豆形器等。(3)新民鄉窯址:分布於距縣城10華里大墩、橋頭、寨仔內、山坪等四處。保存比較完整的是大墩遺址,范圍長39、寬18米。出土物釉色有灰黃、灰青、淺灰、灰蘭和素胎無釉等。器形有碟、碗、杯等。
這里窯址數量多,規模大,產品流傳國內甚少,又都集中在交通較為便利的縣城周圍-五十多年前輪船可以來往及此(據說是由渡船載至港口),至今西安橋附近河床旁邊還留下1904年前後書刻:「同安官渡六渡火輪界址」的碑石,現在的同安港距縣城10華里,距廈門港74華里,距泉州港也不過130華里。由此可以看出,同安宋窯和當時的海外通商貿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⑧ 碎花瓷屬於哪個朝代,謝謝大家的幫助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殤期。現在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近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胎釉之間施化妝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
復、碗、罐、蓋等。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從這一點看來,並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發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
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銹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墓器等類,尤以竹節高足杯、帶座器、鎮墓器最具時代特色。除玉壺春底足盪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蓮瓣紋形狀似「大括弧」,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雲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雲;蕉葉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相關鏈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盤、碗、梅瓶、玉壺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國產料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進口料。青花發色有的淡藍,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暈散現象。紋飾布局仍有元代多層裝飾的遺風,題材也變化不大,但許多細節已有變化:如蕉葉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邊較之元代更明顯清晰;牡丹葉子「缺刻」部位較深,不如元代的肥碩;菊花繪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紋表現;龍紋仍是細長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現五爪,爪形似風輪,氣勢不如元龍兇猛矯健。輔助紋飾的如意雲頭由元代的三階雲改為二階雲;蓮瓣紋內多繪佛家八寶(元代多繪道家雜寶)。碗、小盤多繪雲氣紋,僅繪於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未出現年款,帶款的器物也極少。
⑨ 河道中石灘圓形坑洞里發現有分散的古錢幣和陶瓷、瓦片碎片,是上游有古遺址嗎
如果河流常年平緩流淌就有可能,如果有時河水會泛濫就不一定是從什麼地方帶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