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西門城牆遺址
1. 沈陽還有哪些古建築
真正的古建築有:一宮,兩陵,長安寺的主體部分,慈恩寺、大佛寺、般若寺、太清宮的大部分建築,中心廟的框架結構,
其他的四塔,舍利塔,大東門和大西門(撫近門和懷遠門)等都在所謂的修復中被破壞了,全是近幾年建築。
象大帥府和幾個教堂總共也沒多少年。
最後推薦幾個平時不被人注意的建築遺址:七星山石佛寺遼代古塔(去年我去考察時還沒被破壞(即所謂的重修),輝山風景區高句麗遺址,
就寫到這吧,以前有幾次都是在我寫完後,提問者已經選擇了一個復制的明顯錯誤的答案,
你要是真正有興趣,再詳細回答
2. 沈陽沒有古城牆為什麼地名里很多帶門
沈陽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自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西漢時期,始稱「侯城」,隸屬漢遼東郡(遼陽)。是為沈陽正式建城之始。五代時期,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元代重建土城,明朝修建沈陽城牆(磚城)。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並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沈陽古城牆的南順城、北順城(含九門)和西順城(懷遠門以南的部分)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左右)拆的;西順城(懷遠門以北的部分)是1991年至1992年拆的。其實現在九門的根基還在,老城牆也有部分殘留。
3. 大北門的沈陽大北門
盛京復古城的四面各有兩座城門和制高大的門樓,各城門外還修有半圓形的瓮城,正面封閉,兩側各開一拱形門,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護城門使之不直接受到攻擊,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牆外部部分,便於守軍從側面以弓箭和炮火打擊攻城的敵人。各段城牆中部所設的「馬面」(俗稱「城台」)也具有類似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牆的4個轉彎處,還各有一座建於城牆上的角樓,每座都是3層高,連同8座城門樓,共是12座高聳的城樓整齊地排列在城牆的各個方向,無論從城內城外望去都顯得庄嚴美麗。八座城門仍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勝(俗稱大南門)、福勝(大北門);偏西為天佑(小南門)、地載(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大東門)、懷遠(大西門);偏北為內治(小東門)、外攘(小西門)。50年代為了交通方便,陸續拆除了八座城門。
4. 盛京的盛京內城
如今中街的道路格局保留了原來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回沈陽路與答正陽街、朝陽街就是在原來貫穿城市的四條「井」字道路基礎上擴建的。四條道路將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八個進出城的城門,即「八門對八街」。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盛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
努爾哈赤進沈陽後,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里)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後金對沈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此時老沈陽城內除故宮外,還有汗王宮、11座王府、六部衙門、廟宇等。
內城城牆位置即如今東、西、南、北順城街。
5. 清朝舊都盛京是今天的哪兒
盛京 1625~1644為後金(清)都城,即今遼寧省沈陽市。
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沈陽中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天命六年三月,努爾哈赤占沈陽。四月,由興京遷都遼陽,是為東京。十年又自遼陽遷都沈陽。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極即位於此,擴建沈陽城並營建宮殿。天聰八年改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盛京改為留都。陸續設戶、禮、兵、刑、工五部,各部設侍郎,置內大臣為總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內大臣為鎮守昂邦章京。
(5)沈陽大西門城牆遺址擴展閱讀:
盛京內城
明沈陽中衛
明時城牆建成後,城牆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明洪武21年建設沈陽城牆主要用於抵禦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
這是建造沈陽城牆的最初目的。據記載,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九門,就在白塔小學對過),加固後的北門軍事防禦能力更強。公元1610年以後的十幾年間,在後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沈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清盛京城
如今中街的道路格局保留了原來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沈陽路與正陽街、朝陽街就是在原來貫穿城市的四條「井」字道路基礎上擴建的。四條道路將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八個進出城的城門,即「八門對八街」。
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盛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
努爾哈赤進沈陽後,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里)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
後金對沈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
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此時老沈陽城內除故宮外,還有汗王宮、11座王府、六部衙門、廟宇等。
內城城牆位置即如今東、西、南、北順城街。
6. 鄧大人「八卦造盛京」為什麼從大東區說起
2004年,一段城牆殘址驚現沈陽鬧市區。據專家鑒定,這段城牆始建於明代,當時是為防範女真人而修建的。由於風雨剝蝕,這段城牆只留下青磚斑駁的三十多米長「殘骸」,淪為一片居民區里的一個棚廈的山牆,保留下來的基本上是城牆內側明代的城磚。
不久,人們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段長達一百米的舊城牆遺址。這段舊城牆位於白塔小學斜對面,是一個東西走向、長一百餘米、高近二米、長滿荒草的小「土坡」。其南北兩側都是棚戶區,距離先前發現的古城牆直線距離不到三百米。現場發現了大量用青磚壘砌的房屋,形狀與剛發現的城門磚相近。專家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舊城牆遺址。
..沈陽古城城牆
7. 沈陽古城的來歷與變遷是怎樣的
天命六年(1621 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兵攻佔了沈陽城。天命十年(1625 年),出於戰略的需要,努爾哈赤又把國都由遼陽東京城遷至沈陽。因為當時的形勢和人力物力情況,他沒能對沈陽城做大規模的修建,只是加固了明代留下的城垣。
沈陽這個名稱,始於元成宗鐵穆耳當政的元貞二年(1296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所見,沈陽古城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離現在二千三百年前戰國時代的候城,秦漢時期的候城縣,以及其後遼金兩代的瀋州城,元代的沈陽路城和明代的沈陽衛城。而延續到近代的盛京古城,則是由明代磚城直接拓建而成。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沈陽中衛城指揮閔忠,在元代土城的基礎上修建沈陽磚城。當年的沈陽中衛磚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牆高兩丈五尺,城牆外壁用大青磚砌築,內壁為石基土牆。在四面城牆中,辟有東西南北四洞城門,分別建有城樓和瓮城。東門稱永昌門,西門稱永寧門,南門稱保安門,北門稱安定門。當時的沈陽城裡,有東西、南北兩條交叉的十字大街,通向四座城門。環沈陽中衛城,有兩重城池,均為三丈寬,八尺深,內池周長十里多,外池周長十一里有餘。
皇太極即位,大興土木,於天聰元年(1627年) 開始在明代磚城基礎上,繼續拓建沈陽城。到天聰五年(1631年),大體完工。皇太極在改建沈陽城時,基本上還是遵循我國歷史上沿襲的都城傳統規劃的路子來建造的,即大體具備「 前朝後市」、宮城和外城的特點。
外攘門(小西門)
修築後的沈陽城規模是城周九里三百三十二步,比明代的城周多三百零二步,城高三丈五尺,比明代的城牆加高了一丈,城闊一丈八尺,城牆內外皆用磚石築成。城牆上築有女牆(防禦用的矮牆),高七尺五寸,設有垛口六百五十一個,加強了防護措施。
改明城的四門為八門,另外明城的北門沒堵,成了第九個門。當時的九門是撫近門(大東門)、內治門(小東門)、德盛門(大南門)、天佑門(小南門)、懷遠門(大西門)、外攘門(小西門)、福勝門(大北門)、地載門(小北門),還有在福勝門與地載門之間明代留下的北門「鎮邊門」(原來的安定門)。同時建了各為三層的門樓八座,角樓四座,並在瓮城設了吊閘。
當年的城門,下面為磚築基座,中辟券洞門。洞門上面里外都嵌有門額,上書門名。城門外書滿文,城門內書漢文。城門之上和角樓處,各建三層歇山式門樓,上鋪灰瓦,四面出廊,梁枋彩繪,朱紅地杖,宏偉壯觀。對此,康熙年間的「留都(盛京) 十六景」中,曾有「開城霽雪」一景。是說雪後放晴,打開盛京的八座城門,銀光輝映,色彩斑斕,頗為壯觀。此後,在同治年間出版的《陪都紀略》,曾有詩《三十六天罡》道:「內城八門樓,門各分三頭。方角十二數,恰合四九籌。」環城還有護城河,河寬十四丈五尺,周長十里二百零四步。城池的面積是東西寬三百九十三丈八尺,南北長四百二十五丈六尺,合計一千六百七十六萬零一二八平方尺,為兩千七百九十三點四畝。
福勝門(大北門)
城內將原來的十字大街改建為井字大街。井字街第一橫畫的中心是皇宮,即今沈陽路(今清代一條街);井字街的第二橫畫的中心是四平街(今中街) 商業區,四平街的兩端建有鍾樓和鼓樓。《柳邊紀略》記載,當年的沈陽城「城中有鍾鼓二,百貨集其下」。這種把鍾樓和鼓樓為「兩儀」的四平街辟於皇宮北側的做法,正吻合「前朝後市」的中國都城的傳統規劃和建造原則。
中街諸色店鋪林立,各地商賈雲集。井字街的八個尖端,直達磚城四面八個城門。皇太極在修城垣,建宮殿,築皇陵,修太廟、天壇、地壇,造四寺四塔,開商埠,置內閣六部、都察院、理藩院之後,遂於天聰八年(1634 年),將沈陽更名為盛京。滿語稱「謀克敦」,即盛大的都城。
順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遷都北京,盛京城為留都(亦稱陪都),沒有和北京相近的中央機構,即禮、戶、工、刑、兵五部衙門,各部的首腦為侍郎。並仿明代兩京之制,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盛京設奉天府,取「奉天承運」之意,與京師(北京) 順天府相應。
康熙十九年(1680 年),清政府撥款維修盛京城垣、城樓和角樓,並在盛京城外圍增築郭牆,即環繞磚城再修建由夯土築造的關城牆。關城牆高七尺五寸,周長三十二里四十八步。城牆與關牆中間地帶稱為關廂,廂內設立八關,即大東關、小東關、大西關、小西關、大南關、小南關、大北關、小北關。
內治門(小東門)
隨著廂內八關的出現,與八座城門相對應,在關牆四周建有八個邊門,即大東邊門、小東邊門、大西邊門、小西邊門、大南邊門、小南邊門、大北邊門、小北邊門。關門建造比較簡單,即用磚砌兩個高大門柱,上面築起一條橫枋,其上蓋有起脊灰瓦。這樣, 盛京城就有了「 八門」「八關」「八邊門」,從此盛京城就更加氣派了。
通過這八個門的具體位置,我們現在也還可以找到清代當時關牆牆周的范圍所在。
當年城內井字大街通向八個邊門,所形成的街道呈放射狀。
現存最明顯的就是東華門至大西門到大西邊門這條大街,基本上還是同當年的街道走向變動不大的。從大北門、大北邊門乃至東北大馬路,以及其他的路線,也多少可以找出原來的一些痕跡來。
小西邊門「陪都重鎮」牌樓
由於清代盛京城的街道是從明代的「十」字形改為「井」字形的,所以都城就被分劃為九個自然區域。正中為皇宮所佔據,其他的八個區域則為滿洲八旗分駐。當年撫近門內及大東關為鑲紅旗界;內治門內及小東關為正紅旗界;德盛門內及大南關為鑲黃旗界;天佑門內及小南關為鑲藍旗界;懷遠門內及大西關為鑲白旗界;外攘門內及小西關為正黃旗界;福勝門內及大北關為正藍旗界;地載門內及小北關為正白旗界。這種皇宮占據中央的一個區域,由清代軍政合一制度產生的八旗分據周圍的八個區域,讓每旗各守一方。宮廷與八旗間,都有著嚴格分界。而且宮廷內有御林軍護衛,外有八旗軍隊的雙層保護,這就使得都城戒備森嚴,固若金湯。
後來,在康熙、乾隆年間,盛京古城又經過多次重修、擴建,古城的城垣、城樓和角樓也更加添姿增色。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俄奉天會戰中,在大西門、小東門、大北門等處均有激烈戰事發生。俄軍把大炮架在城頭,日軍用排炮猛轟城垣,轟毀了幾座城樓和角樓,並將西南城炸開了大豁口。所以到了光緒末年,大東、小東關門皆圮毀,瓮城上的城樓也先後頹廢,有的由三層改建為二層或一層,只有小西門城樓仍保留三層原貌。當時還在小西邊門重建一座門樓,上嵌「陪都重鎮」四字門額。
8. 沈陽路見「大世面」是大十面的故事嗎
沈陽有一句流傳了幾百年的老話,叫做「不到城裡見不到『大世面』」。所以,以往人們進城,必須首先見見這「大世面」。其實,這大世面不是場景,而是一個特製的石碑,學名「石經幢」,現存沈陽故宮大政殿院內西南角。
..沈陽大十面
大世面也叫「大十面」,為八面形石柱,由天蓋、幢身、幢座三部分組成,全高二點一米。天蓋上的頂部早已無存;天蓋為八角亭檐式,上為瓦壟紋飾,下為檐枋;轉角處為一斗二拱的斗拱形制;幢身八面,每面豎刻陰文五六行不等,共有五百七十七字,但大部分字跡早已模糊不清;幢座八面,各有力士鳧獸浮雕像。因其八面加上頂、底座,故人們俗稱大十面,後來諧音大世面。經幢原是寺廟中的構件,作用相當於石碑,雕刻著啟請文、咒文、佛號等,並記載寺廟建築年代等。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石碑,盡管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但它至少也有一千多年了。早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有人把它看做是唐代的遺物,到了1934年,又有人否定這種說法。後來,專家、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證後發現,根據大十面所刻經咒時代特點、石幢的藝術造型、以及行文和語詞風格上完全符合五代宋初,乃至遼金時期經幢雕寫的經咒特點,可以肯定大十面應是在遼代末期天祚帝時期的遺物。專家、學者們還通過史料認定,遼代在沈陽北順城路現今白塔小學附近,修建了崇壽寺,並建築了著名的「崇壽寺白塔」,經幢應該是崇壽寺中的遺物。
..故宮下馬碑
就算大十面是一千多年的古代文物,可見不見它又有什麼用呢?民間的說法是,在城裡,大十面能夠起到鎮妖避邪、消病去災的神奇作用,相當於孫悟空如意金箍棒的威力。因此,無論是經商的,還是五行八作的,甚至市民百姓都要去禮拜。
大十面上的大部分字跡為什麼模糊不清了,是因為早先誰見誰都要順手摸兩下,把大十面摸得鋥亮,字跡自然是越來越不清楚了。有老人講過大十面的神奇,說他小時候,看見一輛驚了轅馬的篷車在大街上狂奔,當時街上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情況十分危急。可是,當驚馬沖到大十面跟前時,卻奇跡般地突然站住了,避免了一次傷亡事故。車老闆跳下車,沖著大十面直磕頭。
..大十面石刻
如此神奇的大十面在城裡什麼地方能看見呢?現在當然是要到故宮,過去可不是。據史料記載,清道光九年(1829年),大十面矗立在故宮前沈陽路的東華門南側。建國初期,大十面仍然立於該處。
提及大十面矗立的沈陽路,它可是個老資格,因為它的「壽數」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東西走向的沈陽路,位於懷遠門(大西門)、撫近門(大東門)之間,全長一千餘米,最寬處十六米,最窄處十多米,是城區的中心部分。史載,從西漢時期建立沈陽城之初,直到清代建都,都以沈陽路為中心,逐步向四周擴散而最終形成方城的。清代初期,沈陽路中段,即東華門、西華門之間,屬於皇宮內院,行人不得通行,文武官員至此也必須下馬,至今仍留存「下馬碑」。
沈陽路中段有奏樂亭、東西朝房、司房、影壁、八旗衙門、轎馬場等建築設施;附近還有都察院、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衙門,以及奉天府、宗人府、承德縣大堂、奉天省行署等諸多官衙機構,還有成親王、肅親王、饒余郡王等王府。所以,當時過往行人只能從東華門、西華門外十字路口南北繞行。這也就是說,沈陽路以前是不能隨便走的,大十面也不是那麼輕易能見得到的。
關於大十面,民間越傳越奇。相傳,故宮東華門外(大十面原立的位置)早先有一口水井,據說可通西天。一夜,努爾哈赤做了一個夢,夢見西天活佛向他要領黃袍,他醒後即命干將領三千精兵去西天還願。由於路途山阻水隔,糧草用盡,眼見得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將軍實在不忍,就命兵卒散去,自己一個人艱難前行。
..西華門牌坊
此事感動上蒼,於是派兩神童引他西行,終於到達西天。兩神童叮嚀,佛殿西廊房最北邊的屋切不可進,言訖就不見了。將軍拜了活佛,獻了黃袍。事畢,竟起好奇之心,想到西廊北屋看一看,誰知道竟闖下了大禍。
將軍進得屋來,只見一人正仰面大鼾,滿身灰塵,正覺蹊蹺,突然兩引路神童來到前面,怪道:「這可不好,你道這人是誰?此人正是罕王努爾哈赤,他多睡一刻就能多做一天皇帝,你把他驚醒,他即刻就要晏駕了!」將軍一聽,忙問題:「有何破解之法?」兩神童道:「沒有破解之法,你馬上回盛京見罕王一面吧!」「這遙遙路途,怎能瞬間即到呢?」神童教他如此這般。他依言來到佛殿中的一眼井旁,跳將下去,只聽得耳邊風聲呼嘯,睜眼看時已從西華門的一眼井中冒出。他急忙來到皇上寢宮,正趕上罕王晏駕。消息傳開,眾人都知道此井直通西天聖土。於是文武百官請來高超石匠鑿一石幢堵住井口,恐觸怒西天活佛。
其實,大十面本是遼代的文物,上面刻著佛教的經文。後來到了清朝開國初年,清朝皇帝崇信佛教,為了鄭重保存,就把它挪到皇宮前的沈陽路置亭供奉。大十面是國內罕見的珍貴文物,經歷了近千年的歷史,已成為我國的國寶,因此圍繞著它而產生的種種稀奇古怪的傳說,也就不足為怪了。
..東華門牌坊
9. 沈陽古成八門都叫什麼門
盛京八門即沈陽來八座城門,八自座城門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勝門(俗稱大南門)、福勝門(大北門);偏西為天佑門(小南門)、地載門(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門(大東門)、懷遠門(大西門);偏北為內治(小東門)、外攘門(小西門)。祝您一切順利!!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表示認可,請點一下「採納為最佳答案」,表示對我的鼓勵,謝謝!!!
10. 沈陽的大東門小西門小北門什麼的再清朝都稱作什麼門
這位朋友,根據您的問題解答如下,如有不明之處可以繼續補充: 沈陽八大門版: 八座城門,現在的權俗稱是:大西門(懷遠門)、小西門(外攘門)、大東門(撫近門)、小東門(內治門)、大南門(德盛門)、小南門(天佑門)、大北門(福勝門)、小北門(地載門)。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