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浚縣漢臨河城遺址

浚縣漢臨河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1 13:18:51

1. 誰知道浚縣八景(河南省浚縣)

1.同楊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
明·陳大賓
怪石穹窿夏木陰,移觴倚月共披襟。
喜隨驄馬登雲嶠,疑上丹丘靖幻心。
望近鳳山紅日曉,坐余龍洞白雲深。
淇源秋水縈如練,仰聖高歌綠竹吟。
——錄自浚縣大伾山天寧寺大佛樓北崖壁
【題解】
這是作者於1599年3月夜間騎馬登大伾山時,同楊毅侍御史月下砌夜暢飲直至拂曉的所見所感。月光映襯出大伾秀麗、淇水如練的美好夜景,仰瞻聖跡引發作者無限感思,情不自盡高歌《綠竹吟》。
【注釋】
大伾山:位於浚縣城東南,山勢巍峨,秀麗幽靜。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時,浚地稱黎,山稱黎山。西漢初,朝廷於黎山腳下、黃河之濱置縣。「縣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陽」,因稱黎陽,山亦名黎陽山。東漢初年,劉秀在山巔築青壇祭告天地,遂賜名「青壇山」。明初,俗稱浚縣東山。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為黃河轉折點,黎陽津(又名黎陽關,對岸為白馬津)為黃河重要渡口。黎陽縣城「憑山為基,東阻於河」。因為「山阻河險」,這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張儀勸趙王守白馬津,蘇代約燕王決白馬口,秦末酈食其勸漢王塞白馬口,白馬津、白馬口說的都是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命張耳、陳余率兵三千渡白馬津攻取趙地。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以幽並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陽立營,作為河北的屏障。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交兵,皆以黎陽為制勝之地,幾經爭奪。兩晉與前趙、後趙、前秦、後燕在黎陽曾多次大戰。後趙大將逯明曾築壘於大伾山東。後燕慕容德南遷,巧遇黃河結冰,軍民踏冰過河,擺脫追兵。於是慕容德改黎陽津為「天橋津」。隋末,李密率瓦崗軍攻佔黎陽,打開這里的國家糧倉賑濟災民。時間不長,李密就招募了20餘萬兵士。唐初,朝廷在這里設置黎州總管府,轄四州八縣。五代時,朱溫、李克用曾在黎陽爭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進軍黎陽,宋守軍燒掉大伾、鳳凰、紫金三山之間的兩座浮橋後潰退。金兵乘小舟從這里渡河南進,直搗京師。清嘉慶年間,民間反清秘密組織天理教在大伾山設立了據點。天理教起義軍在滑縣起義後,擬先攻下浚縣城,然後北進奪取北京。起義軍圍困浚縣縣城數月,始終沒有攻克,天理教起義由此失敗。清朝時,詩人張端曾任浚縣縣丞。在游覽了大伾山之後,即興題詩一首:「極目煙霞景萬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誰忽地開生面,第一山頭第一峰。」
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略稱,即監察御史。
穹窿:中間高而四周下垂的樣子。
移觴句:相互敬酒,邀月同飲。觴,盛酒器具。
雲嶠:此指大伾山。
;丹丘:神話中的神仙之境。
幻心:從幻想中產生的想法。
鳳山:即鳳凰山,位於大伾山東北里余,山體呈龜背形,周長500餘米,海拔65米,岩石裸露。經多年開采,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掘為平地。

龍洞白雲:龍洞位於大伾山東豐澤廟內崖壁上,相傳有龍出於此洞,因名龍洞。每逢天將下雨,洞內先有雲氣湧出,宛如「晴雨表」。北宋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敕封為「康顯侯」。「龍洞吐雲升祥煙」,為浚縣八景之一。

源:水流所從出的地方。

秋水:比喻清澈明亮。

縈:迴旋纏繞。

練:形容澄澈的衛河、淇河水有如柔軟潔白的生絲。

聖:指傳說中的神仙等。

【作者簡介】
陳大賓,字敬夫,明江陵(今屬湖北)人,明嘉靖進士,官至工部侍郎。此詩作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2.大伾山
明·高尚志
紫霧通危嶂,蒼山逼古城。
諸峰伏地起,獨岫入雲橫。
俯帶淇濱險,遙襄晉嶺平。
河隍中野曲,沙勢大江迎。
窈窕開幽徑,參差構綺甍 。
松巢留鶴羽,蘭若問僧名。
洞久含靈潤,花奇照晚晴。
乘高瞻巨跡,尋古辨深銘。
興洽攀藤藟,懷舒委旆旌。
浩歌安終極,萬里望蓬瀛。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大伾山不僅高峻、險要、幽雅、靈潤、花奇,而且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地,漫山遍布名人題字、題記和石刻。到此一游,受益終身。
【注釋】
危嶂: 高如屏障的山峰。此指大伾山。
古城:浚縣城。商代稱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明初稱謂浚縣至今。現尚存明洪武三年(1370)古城牆。
諸峰句:謂大伾山拔地而起,直入雲端。
巨跡: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書·禹貢》載:禹疏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深銘:大伾山有歷史價值較高的歷代摩崖題字65處,摩崖題記63處,碑刻126通。匯聚了一千多年來的宗教風習、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詩文、書法、建築、墓葬、園林、風物傳說等等遺存。
【作者簡介】
高尚志,明寇縣(今屬山東)人,進士。萬曆十七年(1589)任浚縣知縣。

清(九首)

3.黎陽懷古
清·程淓
常懸筆墨壯士湯,一日千秋覲斗光。
自識衛公同抱負,幾思神禹各參商。
黃河南北人千里,淇澳東西水一方。
春到閑來吟欲遍,當年勝事幾荒唐。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詩人登黎陽山,緬懷衛武公的高風大德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
【注釋】
黎陽:即黎陽山,亦稱大伾山。
懸:牽掛、掛念。
湯∶廣大、浩茫貌。
覲:朝拜聖地大伾山。
衛公:即衛武公,衛康叔九世孫。姓姬,名和,《詩經》有《淇澳》詩歌頌其高風大德。
神禹:即大禹,《尚書·禹貢》載:禹疏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淇澳:淇水。
【作者簡介】
程淓,字箕山,號岸舫、鐵鶴子。清廣信(今江西上饒市)人,順天(今北京市)籍。順治進士。工書畫。

4.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程淓

泉流沖出繞花城,立馬郊厡看耦耕。
因到伾山懷勝跡,始知禹貢不虛名。
沙飛曇浦煙雲色,竹掃淇園雨雪聲。
往事分明無覓處,春風常自洽人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這是作者在浚縣勝地騎馬春遊時自我限韻作的一首懷古詩。衛河繞浚城,立馬看春耕,春風拂面,耳聽淇園竹聲,眼觀大伾勝景,陶醉在無限春色之中。
【注釋】
限韻:限制韻律作詩,如同賦詩分韻之列,試賦命題大都沿此路數,經過各種各樣的限意限韻,逐漸形成律賦格律。
泉流:衛河水。
花城:浚縣城。
郊厡:浚縣城郊外。
耦耕:兩人並力一起耕種。為浚縣一帶從前犁田的一種方式。
禹貢:大伾山。《尚書·禹貢》載:禹疏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曇:密布的雲氣。
浦:水濱。
淇園:古時衛國的皇家園林,以產竹聞名。

5.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劉玉瓚
雨車下賁浚州城,西望千疇喜盡耕。
譽播鄰封推樂土,境因仙吏錫嘉名。
河流非古猶存跡,淇澳於今尚有聲。
煙樹山花春色暮,閑敲詩句共陶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記述作者陽春三月冒雨乘車急奔浚縣城時的所見所感。
【注釋】
賁:通「奔」。急走。
浚州:今浚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現屬鶴壁市。
千疇:千畝良田。
譽:稱贊,贊美。
境因句:浚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在兩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浚地名流輩出。春秋時的端木子貢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佼佼者,西漢時的賈護是《左氏春秋》的重要傳人,唐初的王梵志開創了我國通俗詩話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將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兩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跡薈萃,摩崖題記遍布,有「登浮丘即朝東岳,攀大伾如游三壺」之稱,被譽為「豫北平原第一勝跡」,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縣城與兩山緊依相連,「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河流句:黃河古時流經浚縣大伾山東側,黃河古道猶存。
淇澳:借代《詩經》。《詩經·衛風》有《淇奧》一詩。澳通奧。
【作者簡介】
劉玉瓚,字黃中,清浚縣人,祖籍順天(今屬北京市)。進士,官江西撫州知州。有《紀游草》。

6.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蔡士元
遲日芳菲繞浚城,漫隨星駕課農耕。
功追禹跡千秋事,學羨淇園九十名。
白馬風生雲弄影,青壇雨潤燕調聲。
枳棲得附垂天翼,不盡登臨憶古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蔡士元,字信文。清邢台(今河北)人。拔貢。官浚縣訓導。

7.大伾名並古浮丘
清·勞之辨
大伾名並古浮丘,乘興還登最上頭。
四境桑麻眼底盡,二陵風雨筆端收。
魯山繹山在千里,衛水淇水直一溝。
試把吳興弁峴比,也如勁敵遇曹劉。

世間渺忽□神仙,誰見洪崖與偓佺。
黃石授書空自昔,青牛傳道更何年?
天開洞府群真集,人到蓬萊萬慮蠲。
此地只應頻信宿,如何容易撇雲煙。
——浚縣大伾山碑刻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
勞之辨,字書生,號介庵。清浙江石門人。康熙進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有《靜觀堂詩集》。此詩作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碑刻在大伾山呂祖祠。題目為譚文忠所加。

8.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王芝

煙繞花村花繞城,碧楊堤畔競春耕。
觀風擬稅桑田駕,攬勝猶傳伾陸名。
綠野遙連淇竹色,青壇隱度玉簫聲。
公餘喜傍紅蓮幕,詠竹哦松寄遠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王芝,字玉亭。清吳縣(今屬江蘇)人。監生,官浚縣縣丞。

9.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李湘潤

盈耳弦歌遍浚城,杏花開處喜春耕。
青巒不改伾浮色,碧水常留淇衛名。
富教千秋遵聖訓,疏排八載播仁聲。
思維盛事渾如昨,渺渺中懷無限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李湘潤,字青湄。清浚縣人,庠生。
10.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三柳陰陰拂浚城,杏花微雨促春耕。
武公風美瞻淇詠,神禹功高敷土名。
衛滸青雲懸舄彩,伾峰白雪入琴聲。
人間盛事無今古,何限當年卓魯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
劉余錫,清浚縣人,庠生。

11.春日黎陽懷古限韻
清·朱陛鵷
盪漾清波映衛城,喜看四野樂深耕。
浮丘鶴下山生色,淇澳人存竹有名。
神禹隨刊垂舊烈,孟侯明慎播新聲。
尼山倘再驅車過,富教應知慰聖情。
——清·康熙《浚縣志》
【題解】
【注釋】

【作者簡介】
朱陛鵷,字濤秋,清浚縣人,康熙四十七年(1706)舉人。

民國(一首)

12.公餘四首·其二
民國·岑春榮
綠竹淇園屢問津,太行青眼似含頻。
故鄉山水甲天下,悵觸東南萬里人。
【作者簡介】不詳

2. 六年級 遺跡調查報告

在我國境內,從東北邊遠地區到西北邊陲,從中原地帶到塞北草原,都保存著我國古代長城遺址和遺跡1。我國古代文獻中關於長城有著大量的記載,史學界有過專門著述2。解放以來,不少地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艱苦的實地考查,獲得了一批珍貴的文物考古資料3。
從1965年起,我們昭烏達盟的文物考古人員,配合各種基本建設,結合地區文物普查,沿著長城地帶,廣泛發動和走訪當地群眾,對保存在本地區的古長城遺址陸續進行了調查。1975年由昭烏達盟革命委員會公布長城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線加以保護。
在正式調查以前,我們選擇了25公里遺跡保存得比較清楚的地段作為調查的試點。從1965年7月到10月和1975年8月到9月,兩次調查所用時間大約半年,往返步行約1,000餘公里,基本上查清了我盟境內長城遺址的分布范圍、詳細走向及築造特點;記錄了長城沿線有關古代防禦設施及長城地帶有關遺址;拍攝了有關長城築造、地形、地貌照片;採集了必要的文物標本。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昭烏達盟長城遺址的分布范圍及詳細走向

昭烏達盟地處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以北有廣闊的草原,南部是多山的丘陵地帶,屬華北陸台內蒙地盾東延的一部分。這個地區歷來是中原通往我國東北邊遠地區的咽喉要道,地位十分重要;同時也是我國古代中原和東北各族文化頻繁交流和經常接觸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古跡。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昭盟境內有三道漢以前的長城遺址,它們都分布在我國北緯42度——43度之間。我們暫時分別稱這三段長城為赤北長城、赤南長城、老虎山長城。

(一)赤北長城
在今赤峰市北部,長城沿英金河北岸築造,方向大體為東西橫貫,自西而東詳細走向為:
木家營子公社:衣家營子(過陰河);
東方紅公社:上北道大隊,五里岔村北;
王家店公社:水泉村,公社所在地王家店大隊北山根,四家子大隊,孫家營子,楊家營子,夏家店村;
水地公社:八家老爺廟村後摩天嶺,北山坡,前窯生產隊,公社所在地北石佛山,山水坡大隊平頂山,山水坡。
水地公社往東在進入安慶溝公社以後,長城遺跡不清。
赤北長城現存遺跡,西起東方紅五里岔,東到山水坡一帶,比較明顯,斷續保存約30公里。1975年復查時,我們在敖漢旗小河沿公社白斯朗營子、烏蘭公社老牛槽溝大隊七道窩鋪、倒格郎豐收公社白塔大隊、敖吉公社「車羅城」、山灣水庫以及下窪公社豐水山大隊等地,發現了戰國——秦漢時期的城堡和村落遺址,保存都較完好。如果赤北長城年代與此相當,則赤北長城的延伸線應在這些遺址分布區的附近。
東延地段可能在今吉林省奈曼旗或庫倫旗南部一帶,那裡曾發現過戰國——秦漢時的城址及秦陶量4。
關於赤北長城,過去有過一些考古調查報告,並為一些史學論著和游記零星引用5。

(二)赤南長城
在赤峰市南美麗河公社,東西橫亘,與赤北長城大體成平行方向,兩道長城之間相距約50公里,分布在今昭盟喀喇沁旗、赤峰縣南境、建平縣北境、敖漢旗中部。其中穿過的河流有老哈河、蹦河、孟克河、教來河等。由西而東所經詳細地點是:
喀喇沁旗婁子店公社:姜家灣子村(達拉明安山),柴家溝梁,兩半子山;
喀喇沁旗山前公社:黃花窪,蛤蟆窪,樁子地,西大窪,檳榔溝梁,半截子梁,劉家店後梁,莫家溝西坡,大金溝西山樑頂;
赤峰縣美麗河公社:二道營子,閻家店東梁、林家地北梁,「邊牆地」,王家溝粱,石棚山,灰菜溝梁,燕翅溝粱,小莫裏海山,大莫裏海山,貨郎溝,三棺石山,謝家營子後山,雙尖子山,夜貓子山,瓦房敖包山,西平頂山,雞冠山,東平頂山,老鷂子山,西窪,黑山頭北梁(過老哈河入建平縣);
建平縣外貿場(種羊場):上熱水馬架灣子村,打瓜叉梁,大黑山,大擂台溝山,窩瓜溝梁頂,拐棒子山,平頂山北坡,老頭子梁頂,嘎叉溝北坡,大陰坡;
建平縣老官地公社:黃花山,圍圈子山,老牛槽窪,羊草溝金洞子山,窯溝梁,沙子梁,老虎溝,夜貓溝,缸溝子,花果山,嘎吉哈達後梁,王八石山,嘎吉哈達河套地,大碾子溝南坡,夜貓子溝,橫梁子;
建平縣熱水公社:頭道溝,「漏縫毛」,廟子溝,老鴟窪、城子山,頭道窪,二道窪(老虎洞),半截子窪,小井窪,老爺廟西窪;
建平縣燒鍋營子公社:朝廷廟山,下火家地,圓蝙蝠山,雹神廟梁頂,雹神廟窪,菜園於,小東窪,趕牛道梁,擂台溝梁,小塘土溝梁、房框子前山,針柴窪梁頂,石碑梁;
建平縣二十家子公社:蛤蟆石樑,藍旗營子南城,蘭旗營子北城,小五家,大五家(過蹦河),小四家村南,九百步大荒(入敖漢);
敖漢旗新惠鎮公社:扎西營子後梁頂(過孟克河),扎東營子,平頂山;
敖漢旗新地公社:三敖包梁頂,韓家窪,拐棒子梁,毛代水泉村,石匠溝,白蓋子山,炮台山,老瓜瓢窪,大梁道,頭道窪,平頂山(磨坊後梁),小羅山,北蓋子山,小羅山後窪,啞吧梁;
敖漢旗倒格郎(豐收)公社;格鬥營子後山,格鬥營子前山,溝門大窪後梁,石門溝梁,上營子村,白丈子活牙山,白丈子村,老水泉子大山,蘭家窩鋪前封山樑,蘭家窩鋪營後大黑山;
敖漢旗克力代公社:石砬子山,趙家窩鋪,高家窩鋪,紅山咀子(過教來河),克力代東大山,石老虎溝北山;
敖漢旗貝子府公社:王墳窪,小德里胡同,瑩石礦山,石門山,大架子山,瓦盆窯敖包山,苟家溝西大山,苟家溝村,苟家溝北山,櫻桃溝東山,新地村,十二連山;
敖漢旗王家營子公社:小瓦房溝村,小瓦房溝東山(廟山),石砬子山,王家營子東山。
赤南長城西端只調查到姜家灣子村的河套附近,西去50餘公里與河北省圍場縣交界,這一帶山巒起伏,林木茂密,兩次調查都未能找到長城遺跡的去向。但據說圍場縣已發現了長城的遺跡和許多戰國時期的遺址及城址,並出土過秦始皇二十六年鐵權6,據此我們推測,赤南長城西端當從今昭盟喀喇沁旗婁子店毛金壩一帶進入河北圍場縣境。
赤南長城東端到王家營子、寶國吐一帶,遺跡難尋,去向不清。1975年復查時,僅在鄰近的吉林省奈曼旗土城子公社發現並調查了一座規模較大的戰國——秦漢時期的土城遺址。王家營子及寶國吐一帶南部與北票縣交界,這一地帶也是群山環繞,地勢險要,雖然沒有找到長城的確切去向,但據文化部門有的同志介紹,在北票縣上園公社上園大隊下四家生產隊的「五台」村南山上發現有石築長城遺跡,由義縣北側往東延伸。若是,則赤南長城在王家營子、寶國吐一帶可能往東南山區折拐,入北票縣境。
赤南長城在昭盟境內大部分地段牆基保存完整,地面遺跡明顯,按其實際走向斷續保存約300餘公里。關於這道長城過去沒有發表過詳細報告,只見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在有關考古調查簡報中提及,並推定它是與燕文化有關的建築遺址7。

(三)老虎山長城
老虎山長城在敖漢旗南部邊緣的四家子公社老虎山一帶,1975年初發現。長城順羊山北坡而下,穿過大凌河支流老虎山河在虎山上往東南穿過一片緩坡丘陵地,延伸至朝陽縣或建平縣境內,南延部分遺跡不清,未作調查。
老虎山長城在敖漢旗境內保存較好的地段長約5公里。

二 長城的築造及地形的選擇

長城是我國古代工程浩大的軍事防禦工事,由於它的戰線長、范圍廣、地勢復雜,為了適應軍事上的需要,在築造和地形的選擇上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350餘公里的長城其築造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名築:這是長城的主要築造方法,約占我們調查中長城長度的百分之五十。
石築牆基寬度不一,一般在2——3米之間,最寬處不超過4米;殘高也因地勢和倒塌程度不同而各異,一般殘高幾十厘米,最高處僅存1米左右,許多地段殘基與地表齊平。從殘存較多的地段看,城牆橫斷面呈梯形,下寬上窄,估計當時城牆的高度約3——4米,頂寬最少有1米。
石築城牆均用自然大石,壘砌方法一般是內外兩側用較規整的大塊自然石,中間填以亂石碎塊或砂礫等,因此在調查中發現凡是未完全倒塌的地段,牆基的兩側壁保存都較完整。
在石築城牆殘基上,發現有的地段有明顯的接痕牆縫,估計當時築造長城是按地區分工分段進行的。
第二種土築:約占長城地段的百分之四十,一般是在土質較厚、地勢較平而又缺石的地區,因年月久遠,水土流失,土築城牆沖刷已盡,高度已無從確知,遺跡也較難尋,但一般在這些地段上都隱約可見一道黑土帶,遠遠望去象一條巨蟒在大地上盤旋,在夏季還可以發現在這些土築地段上草木、禾苗長得格外茂密蔥郁。土築城牆現存遺跡寬度約5——6米,估計當為夯築。有的地段在同一山上石築、土築並用,即山坡下用土築,山崗上用石築。
第三種「天然屏障」:這種方法採用不多,一般是在極陡峭的群山中,在兩個山頭之間用自然石塊稍加壘砌成為石牆,以連接兩個山口,構成一天然屏障。這種築造方法以老虎山長城羊山上的一段最為明顯有些地段經過一些自然「石門」,當地呼作「南天門」、「北天門」、「石門山」、「哈巴氣」(蒙古語,意即隘口、要道)等這些流傳下來的古地名可能與古代軍事工事有關。
由於長城各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築造方法不同,各地對它都有不同的習慣稱謂,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主要有「石龍」(即石築地段)、「土龍」、「沙龍」(即土築地段)等稱呼,個別地方稱為「趕牛道」。

(二)地形的選擇
從我國古籍有關長城的記敘中可以看到,戰國——秦漢時期的長城,在地形的選擇上有兩個基本特點,即「因邊山險」、「因河為固」8。前者說的是長城選擇在崇山峻嶺之中,就可以形成「天險」;後者說的是長城臨河而築就可以造成「固塞」,這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

「因河為固」的長城地段,以赤北長城水地一段和老虎山長城最為明顯。
水地一段多為石築,以英金河為塞。英金河北岸是起伏的山崗,中間相隔由河流沖積的較開闊的平地。從中發現在耕土層1米以下為河流沙,估計築造長城時英金河就從北岸的山腳下流過。水地一段有「摩天嶺」
和「石佛山」兩個較高的山頭,東西遙遙相對,登上山崗可望百里之外,並在摩天嶺上築一烽火台,在石佛山下築一土城。河南岸也是起伏連綿的山崗,這樣的地勢是有利於防守的。
老虎山長城以大凌河上游為塞。羊山和虎山兩峰相對,老虎山河從羊山北坡折拐而南,順虎山南坡流入朝陽境內。現在仍是通往朝陽、北票、赤峰、新惠等地的交通要道。
羊山北坡極陡峭,有的地方簡直難以容身。長城正築在臨河的北坡大小山頭上,登上北坡遠望,確有「居高臨下」之勢。
「因邊山險」的地段以赤南長城最為明顯。
西段喀喇沁旗姜家灣到赤峰縣美麗河一段,長約60公里,大多築在丘陵山地和大小相連的山崗上。達拉明安山是這一段中較高的山峰,北坡較陡,山的東西兩側當地群眾稱作東城口、西城口,戰國城址現已不存。長城順達拉明安山東南坡而下,在姜家灣河套地區長城線上築一小土城,以扼守這一帶的河谷山川。在美麗河公社西平頂山一帶,地勢較高,大小山崗連綿起伏,長城沿著東西走向的山崗築造在山的北側峰,北坡較陡,無空壙之地,南坡較緩,有丘陵平地。
赤南長城在美麗河公社美麗河大隊黑山頭以正東方向過老哈河,東入建平縣北境。
從建平縣外貿場(種羊場)、馬架灣子到二十家子公社小五家附近,這一段長城約90公里,所經皆為山地。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段長城線所經山地北坡坡度大多在45——60度之間,南坡坡度在20——40度之間。
在山勢極陡的地段,如漏縫毛梁頂、嘎吉哈達大碾子溝南坡、燒鍋地菜園子、針柴溝梁頂等地,還發現有「天然屏障」的遺跡。
建平縣北境的長城,在個別地段的山坡上也採用土築方法。這種在山坡上用土築的長城,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築牆取土均在北側,南側土崗較高,北側則形成一道土壕痕跡,一般在北側夏季生長的草木都較茂密,遺跡也比較明顯。
嘎吉哈達一段長城,由梨樹溝往東,其北有虎頭山,過山谷有大平頂山,山勢陡峭,奇峰聳立,但長城沒有築在這兩座山頭上,而是順其南側的虎頭窪下坡,往東經過一片山坡地到王八石山,這樣長城便以大平頂山、虎頭山上為天然屏障。在王八石山的兩側,西北有平頂山,東南有大尖子山,長城由其谷口而入,並在其南側較平坦的地區築一小土城扼守。
菜園子到石碑梁一段的12.5公里,全為石築,是建平縣北境長城遺跡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這一帶山崗縱橫、河谷交錯。長城所經的現代村落,南有王家店、孫家店、山咀子、蒙古營子、畫匠溝等,其山有畫匠溝南山、墩墩溝前山等,高度不大,是一片較大的河谷丘陵,宜於耕作;北有張家灣、混台溝、三代營子等,其山有大塘土溝梁、老頭窪梁等,山勢較高,且有深陡的溝壑,築造長城難度較大。因此這段長城既沒有選擇在北山峰,也沒有築造在不利於防守的南山坡,而是擇其中間地帶,即由菜園子→小東窪→「趕牛道梁」→房框子前山→針柴溝梁頂→石碑梁;這樣就以北側的大山作為天然屏障,南有地勢緩平的丘陵,利於駐扎防守。
從建平縣二十家子過蹦河東到敖漢旗王家營子一段,長約150公里,長城橫貫敖漢旗南境。蹦河兩岸地勢較平,長城全為土築,幾乎沒有折拐。往東多山,地勢較高。
扎東平頂山是孟克河流域較高的山崗,長城順其山頂由西南往東北盤旋而上,而後又東折至獨峰突起的拐棒子山頭,再以正北方向向馬連溝後山延伸,然後又曲曲彎彎進入東北走向的石匠溝大山。這一帶山崗連綿,山勢較陡,在石築長城地段上還有小城遺址。
克力代「東大山」是教來河東岸山勢較高、地勢險要的山峰。由教來河東延至貝子府公社的十二連山,連綿十多公里,長城築造在東大山、大架子山、十二連山的山脊上。長城在進入貝子府、王家營子以後在北票縣交界地帶,便是努魯兒虎山的西延地段,這里山脈縱橫,地形復雜。
長城地勢的選擇是根據當時戰爭的需要並和防禦對象有直接關系的。從長城所經地形地貌觀察可以判斷,當時修造長城完全是防禦我國北部的少數民族的。這個地形選擇上的基本特點給我們研究長城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線索。

三 長城沿線台、鄣、城址設施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三道古長城沿線都有不同類型的防禦建築設施。我們將這些設施歸納為三類,並按其距長城線的遠近分別列入三道長城線中。
第一類:台址。一般是圓形土台,形制較小,地形選擇一般都較高,多築於長城線上或長城線南側。僅這次調查中所見,數量也較少。
第二類:鄣址。多為方形土城,規模較台址稍大,一般多建在長城線南側。《史記》正義顧胤雲:「鄣,山中小城。」
第三類:城址(包括部分遺址)。這類多為規模較大的土城或居住址,大多建在長城線南側。城內一般都有建築遺跡,估計當時應是駐屯之所9。

(一)赤北長城沿線的建築設施
1號:遺址,位於木家營子公社衣家營子「後山」陰河西岸,高出河面約40米,略成圓形,直徑約20米,地表發現的遺物最晚一期至戰國。
2號:遺址,位於東方紅公社五里岔村西北1公里,圓形,直徑55、高出地面5米。地表遺物以戰國繩紋灰陶器居多,遺址南北兩側有大片戰國遺跡和遺物。
3號:遺址,位於東方紅公社五里岔村北0.75公里,略成方形,長、寬各約50米,高出地面3米。文化層堆積厚約2米。遺物以戰國灰陶為主,器形有繩紋敞口罐、大瓮、「魚骨盆」、板瓦,以及類似蜘蛛山遺址出土的秦陶量器口沿,還有戰國鐵鍋殘片等。
4號:鄣址,位於五里岔村東北1.5公里,長方形土城,長50、寬40米,土牆殘高2、基寬10、頂寬4米。北牆外高達6米。保存較完整。地表散布灰陶罐、大瓮、「魚骨盆」、灰陶豆、明刀等遺物。城西北角有戰國瓮棺葬遺跡,城東有一片戰國遺址。

3. 河南有哪些名勝古跡

河南文物古跡非常豐富,目前共發現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點28168處,其中有51處(54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27處(參見 河南省博物院)。1999年初,省政府同意公布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14處。河南共有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即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浚縣。另外還有2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即許昌、禹州、濟源、淇縣、沁陽、淮陽、汝南、新鄭、新縣、朱仙鎮、荊紫關鎮、竹溝鎮、社旗、濮陽、湯陰、衛輝、睢縣、鄧州、陳橋、登封、鞏義。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現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殷商時代安陽附近出現了相當發達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後有1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因而文物古跡遍布全省,成為河南主要旅遊資源。如:上古文化遺址,太昊陵、東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陽城、夏台、姜里城遺址、龍亭等古代城池、宮庭建築遺址,蘇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龍門石窟等遺存,周公測景台、觀星台等古代天文設施,洛陽太學、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等古代學府。自唐而盛的少林武術,源於明初的陳氏太極拳,影響極廣。中嶽嵩山、滾滾黃河、清涼世界雞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則是主要自然旅遊資源。

4. 浚縣的歷史

新石器時代

5. 歷史上浚縣境域變遷是怎樣一個詳細

新石器時代?(約前1萬年—約前2000年)
母系氏族晚期(約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東地帶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賚店、劉寨、前公堂、北紙坊、衛李庄、前草店等地發現仰韶文化遺存。?
父系氏族時期(約前4000年)先民開發火龍崗東、西兩側沃土,從事原始農牧業。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庄、冢兒章、大碾、亮馬台等地發現龍山文化遺存。? 五帝末期(約前二十二世紀末)部落間商品交換活動具一定規模。《屍子》載:舜「頓丘(今屯子鄉蔣村附近)買貴,於是販於頓丘;傳虛賣賤,於是債於傳虛。」
夏?(前2070-前1600)
夏初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書·禹貢》載:禹疏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大伾山始著於世。
商?(前1600—前1047)
商末浚地稱黎,屬畿內地。?
西周?(前1047—前771年)
周初武王克殷,分殷畿為邶、鄘、衛三國,浚地屬邶、衛 。
春秋?(前770—前477年)
周敬王三十九年晉國築頓丘城(今屯子鄉蔣村附近)。?
戰國?(前476—前222年)
周元王元年晉在大伾山北設邑,稱黎。
秦?(前221—前207年)
始皇三十三年始皇東巡經黎地,於今白寺山祭祀西嶽,立無字巨碑。此山遂名白祀山,後改今名。?
西漢?(前206—24年)
高祖初年置黎陽縣,屬魏郡。縣治在大伾山東北。此為浚地設縣之始。?
東漢?(25—220年)
建武元年劉秀鎮壓河北王郎農民起義軍後,返軍經黎陽,在大伾山築青壇祭告天地。後人曾一度稱大伾山為青壇山。今大伾山仍留有青壇路。
是年光武帝於黎陽縣設黎陽營,並以謁者監管。?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還軍攻白馬(今滑縣東北)。四月,曹操遣關羽迎戰,斬袁將顏良於白馬坡(今善堂鄉朱村南),袁軍大敗,遂解白馬之圍。?
建安六年(201年)袁紹進軍黎陽。?
建安七年(202年)正月曹操再克黎陽。?
五月,袁紹卒,長子袁譚自稱車騎將軍,屯兵黎陽。?
秋,曹軍渡河攻譚,袁尚出兵助譚,曹、袁兩軍在黎陽激戰。袁譚兵敗,退守鄴城。操留賈詡守黎陽。?
建安八年(203年)曹丕從征自鄴城至黎陽,寫《黎陽作》詩四首。?
西晉?(265—316年)
咸寧四年(278年)九月蝗災。?
咸寧五年(279年)六月雹災。?
太康四年(283年)七月大水,秋禾淹沒,房舍多被沖毀,人有被淹死者。?
東晉?(317—420年)
約在大興二年至永和七年(319—351年)後趙主石勒依印度僧人浮圖澄之言,在大伾山東麓依崖鑿大石佛一軀,高22.7米余,以鎮黃河。?
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王苻堅率軍攻鄴城,擒燕主慕容?後返長安至枋頭,宴諸父老,免百姓徭役,改枋頭城為永昌縣(亦名昌水縣,北魏曾為汲郡治所)。?
太元十三年(388年)翟遼殺太守滕恬之據黎陽稱王,僭號「大魏天王」。?
南北朝?(420—581年)
太和年間(477—499年)於大伾山東麓建大山寺(今天寧寺),置高閣遮護大石佛。?
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編戶11980,人50457口,屬司州。?
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
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衛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6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前枋城)。?
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為衛州,州治在枋頭城,後遷至汲縣。?
隋?(581—618年)
開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衛州。?
開皇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轄黎陽、臨河二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衛州。?
大業二年(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衛縣。改衛州為汲郡,移治衛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
唐?(618—907年)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宇文化及於江都殺楊廣後,擁兵十餘萬至東郡,留輜重於滑台,引兵北攻黎陽。徐世盇(懋功)據黎陽,避其鋒,棄黎陽城以固守倉城。?
七月李密受東都楊侗之封,放棄與王世充之爭,悉力以對付化及。化及攻倉城屢敗,密偽與和,以痹其眾。化及識計後,大怒,與密大戰於同山下。密中流矢,屯兵汲郡。化及力竭糧盡,部下多叛逃,乃敗走魏郡。密還鞏洛,留徐世盇守黎陽。?
十一月徐世盇收到魏徵勸降信後,派人到長安請降。高祖李淵准魏徵奏議,於黎陽設黎州總管府,轄四州(殷、衛、澶、洹)、八縣(黎陽、臨河、內黃、湯陰、觀城、頓丘、繁陽、澶水),委徐世盇為黎州總管,封上柱國,萊國公,賜姓李。?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黎州,黎陽縣改屬衛州。?
是年在浮丘山巔始鑿石窟造像。此後,開耀、永淳、如意等年間又有續雕,窟內雕佛像990餘個,後人稱之「千佛洞」。?
五代?(907—960年)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後周世宗柴榮令天下廢除佛寺,寺僧還俗。相州節度掌書記馬去非與大伾山寺僧眾具表請求保留大伾山寺。柴榮下詔敕準保留。次年,鐫石記其事。今存《准敕不停廢記》碑,為國家級文物。
北宋?(960—1127年)
端拱元年(988年)宋廷於黎陽置通利軍,屬河北道。軍中設「宣毅」、「威武」、「靜戎駑手」、「清塞」、「保節」、「廣濟」、「裝發」、「安勝」等軍,戍守黎陽津,以抵禦契丹南攻。後通利軍改為安利軍、平川軍、浚川軍。?
政和五年(1115年)置浚州,州治在浮丘山巔,屬河北路。?
金?(1115—1234年)
皇統八年(1148年)改浚州為通州,州城仍在浮丘山巔。?
天德三年(1151年)又改通州為浚州。?
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黃河大決,河道南徙數十里。自此,黃河在浚州境內斷流。?
元?(1206—1368年)
元初浚州改屬中書省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大名路。?
至正十七年(1357年)紅巾軍攻破浚州城,殺知州王士元及其子致微,搗毀府衙,火燒清白堂,焚大伾山大佛閣。
? 至正年間(1341—1368年)東張庄村民恨官府謁祭子貢墓之擾,夜平子貢墓,砸其碑,移子貢石像於大伾山腳下墓冢處。之後,地方官誤祭假冢達二百餘年。?
明?(1368—1644年)
洪武三年(1370年)浚州人口不滿五千,改浚州為浚縣,編戶50里,屬北直隸省大名府。
洪武八年(1375年)首次遷太原、平陽、洪洞、蒲、絳等地民眾來浚。之後,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五年和永樂三年(1405年)又三次向浚縣遷民。?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陽明於大伾山講學。所作《游大伾山賦》和《登大伾山詩》鐫刻於大伾山巔。王講學處後人稱「陽明書院」(又名東山書院)。?
嘉靖三年(1524年)從南京天寧寺移南藏經6053卷於大伾山寺。後因此改大伾山寺為天寧寺。?
清?(1644—1911年)
順治初(1646年前後)行綠營兵制,於浚縣設汛,置把總1員、馬兵10名、弓箭守兵14名、鳥槍守兵16名、字識1名。?
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河南巡撫田文鏡奏請以河南省磁州換直隸省內黃、浚縣、滑縣以利漕運事獲准,浚縣改屬河南省衛輝府。?
中華民國?(1912—1949年)
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南省河北道。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二月二十九日黎明日軍擁入縣城,大肆燒殺淫掠。從早至晚,殺害男女老幼4500餘口,焚燒房屋1000餘間,毀壞搶掠各種財物無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月中旬浚縣民主政府改名人民政府,李參之任代理縣長,隸屬平原省安陽專署。全縣有503個行政村(602個自然村),劃為8個區。?
1949年內黃縣五區(今善堂)劃歸浚縣,為第七區。?
1950年八區道口鎮、軍庄、白庄、程文庄、河西街劃歸滑縣。縣政府於衛賢周圍設新八區,區政府駐衛賢集。
1952年10月撤銷平原省,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
1953年崔馬湖、前屯、張徐庄、王渡、雙鵝頭5個區辦農場劃歸縣農業試驗場,改名地方國營浚縣農場。?
1954年調整基層行政機構,改9個區人民政府為區公所,區下設88個鄉政府。?
1955年撤銷一、三、八、九區,88個鄉(鎮)合並為55個鄉(鎮)。延津縣兩個鄉(14個自然村)劃歸浚縣。全縣轄5個區,57個鄉(鎮),617個自然村。
1957年調整行政區劃:保留新鎮區,其餘4個區撤銷。將57個鄉(鎮)合並為19個鄉(鎮)。11月安陽地區與新鄉地區合並,浚縣劃歸新鄉行署。?
1958年將原鄉、鎮改為10個人民公社。 ?
1963年7月河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浚縣博物館在浮丘山碧霞宮建立。?
1979年4月8日聯邦德國德中友好協會訪華團一行24人來浚縣游覽大伾山。這是浚縣首次接待外賓。 ?
1981年11月新華影院破土興建。1982年底竣工。?
198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決定開辟浚縣大伾山風景旅遊區。10月撤銷安陽地區,浚縣歸屬安陽市。?
1986年國務院批復省政府,將浚縣由安陽市劃歸鶴壁市管轄。
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浚縣大伾山風景區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4年1月4日國務院公布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37個),浚縣名列其中。

6. 河南古城黎陽為什麼改名浚縣,講清楚點,別在網上復制粘貼糊弄人

浚縣位於河南省北部,鶴壁市東南部,鶴壁市轄縣。古稱黎,西漢置黎陽縣,宋改專為浚州,明改屬州為縣。人口65.5萬,面積1088平方公里,轄5鎮6鄉,縣府駐城關鎮。<br>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完全是因為城南的大伾(讀」批「)山和浮丘山。大伾山是我國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名山之一,山上現有古代建築群七處之多,尤其是一尊石佛坐像,高達23米,古代曾建樓保護,因佛像高於樓,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樓」的佳話。<br>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霞宮、千佛洞、天寧寺彌勒佛等。有漢代古墓群、新石器時代遺址、元代磚雕壁畫墓、大石佛、恩榮坊等一批古跡。縣城始建於明代,現存部分城垣,城內有清代民居。<br>著名人物有端木子貢、王梵志、謝偃。

7. 河南省浚縣古代曾經是那些國家領土

浚縣歷史沿革:
母系氏族晚期(約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東地帶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賚店、劉寨、前公堂、北紙坊、衛李庄、前草店等地發現仰韶文化遺存。

父系氏族時期(約前4000年)先民開發火龍崗東、西兩側沃土,從事原始農牧業。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庄、冢兒章、大碾、亮馬台等地發現龍山文化遺存。 五帝末期(約前二十二世紀末)部落間商品交換活動具一定規模。《屍子》載:舜"頓丘(今屯子鎮蔣村附近)買貴,於是販於頓丘;傳虛賣賤,於是債於傳虛。"
夏代,浚地處冀、兗、豫三州之交。
商代稱黎,遷都殷後為畿內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衛,浚地屬邶、衛,後康叔封衛,領浚地。
春秋時,浚地有牽城、雍榆、頓丘,分屬晉、衛。戰國時,屬魏國。秦置郡縣,分屬東郡、河內郡和邯鄲郡。

西漢高祖年間(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陽縣、頓丘縣。黎陽縣治在今大伾山東北,屬冀州魏郡;頓丘縣治在今屯子鄉蔣村附近,屬兗州東郡。王莽時(9——20年),改黎陽曰黎蒸,改頓丘曰順丘。東漢復原,隸屬依舊。
三國時,浚地屬魏國,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頓丘縣屬兗州東郡。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黎陽縣改屬司州魏郡。置頓丘郡,轄頓丘、衛國、臨黃、陰安四縣。東晉時,浚地先後屬晉、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屬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遼襲據黎陽,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稱王,號大魏天王,轄七郡。後遷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間,廢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廢頓丘郡,頓丘縣屬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屬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
東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衛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六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新鎮鄉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間罷頓丘縣。

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為衛州,仍治枋頭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衛州。開皇六年(586年),於原東黎縣置臨河縣。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臨河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衛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衛縣。改衛州為汲郡,移治衛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衛、澶、洹四州,領黎陽、臨河、內黃、湯陰、頓丘、觀城、繁陽、澶水八縣。武德四年,又置清淇縣,屬衛州。六年,罷黎州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設道,黎州屬河北道,轄黎陽、臨河、澶水、內黃四縣。衛州治由衛縣遷至汲縣,衛縣仍屬衛州。十七年(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澶水縣並入臨河縣,臨河、內黃二縣屬相州。清淇縣並入衛縣,屬衛州。長安三年(703年)復置清淇縣,縣治在枋頭城,神龍元年(705年)廢,入衛縣。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7年),黎陽縣改屬滑州。九年(944年),臨河縣改屬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於黎陽置通利軍,治所在今縣城東大伾與居山之間,轄黎陽縣,縣治仍舊。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天聖元年(1023

年),改通利軍為安利軍,軍治遷至浮丘山西。四年,衛縣屬安利軍。天聖七年(1029年),地震,軍城陷為湖,移治浮丘山顛。熙寧三年(1070年),廢軍,黎陽、衛縣屬河北路衛州。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衛州。元年(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衛縣,屬衛州。政和五年(1115年),軍升為浚州,號浚川軍節度,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衛縣。崇寧四年(1105年),臨河縣鎮寧軍,隸河北東路。宣和二年(1120年),湯陰縣屬浚州,旋復屬相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浚州屬河北西路。皇統八年(1148年),嫌與宗峻音同,改浚州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復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臨河縣治沒於黃河水患,縣廢。
元初,設省轄路,浚州屬中書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陽縣、衛縣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中書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浚州屬中書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浚縣,縣治徙浮丘山東北平坡。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北直隸(簡稱北直)大名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浚縣屬直隸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河南省衛輝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設行署(行政公署),浚縣屬河南省第三行署(駐安陽)。

1949年10月中旬,浚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平原省安陽行署。1952年10月撤銷平原省,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行署。1957年11月,安陽行署並入新鄉行署,浚縣隨之改屬。1962年12月,復置安陽行署,浚縣復屬安陽行署。1983年10月,撤銷安陽行署,浚縣改屬安陽市至1986年1月8日,後劃歸鶴壁至今。

8. 河南很久以前陷臨河城有誰知道

臨河古城,建於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位於臨河區古城鄉。曾出土金絲鳳冠,據考證曾為匈奴首領頭曼單於的都城;西漢王朝時為代恭王劉登之子劉賢的侯邑,時稱臨河侯劉賢,為西漢王朝400個侯國之一;唐時一度為西受降城。
《綏遠通志稿》對臨河故城作如下記述:
臨河故城,亦漢朔方郡屬縣,在黃河北今臨河縣境,古所謂南北兩河之間也。
《水經注》: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漢武帝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絕梓嶺,梁北河,是也。河水又東逕臨河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劉賢為侯國,王莽之監河也。北河又南合南河,南河上承西河,又東逕臨河縣南。
《清一統志》:臨河故城在朔方故城西北,漢置,屬朔方郡,後漢省。《水經注》:北河逕高闕南,又東逕臨河縣故城北,又南河東逕臨戎縣故城北,又東逕臨河縣南。按黃河北流,逕故朔方之西,行五百餘里,一支分為二歧,東注,水經所謂南河也,其北河流至套外之阿爾布坦山南,迤西溢為大泊,土名騰格里腦兒,即古屠申澤也。自此屈而東流,過古高闕南,行二百里許,稍東南流,又折而西南,與南河合,水經所謂北河南屈,逕河目縣左,又南合南河,是也。始直後東行,逕古五原之南,至大土爾根河入河處,始轉向東南行,過古東勝州境。以地勢測之,漢臨河縣在北河之南,南河之北,水經所謂自高闕南,東逕故城北者,北河也,自臨戎縣北而東逕縣南者,南河也。
《方輿紀要》:臨河城在臨戎城東,漢初屬朔方郡,武帝封代恭王子賢為侯邑,後漢省,或曰,唐西受降城即其地。
案清董祐誠氏《箋校水經注》曰:漢志,縣屬朔方郡,後漢省。《元和郡縣志》:西受降城,漢臨河縣故里,蓋臨河兼有河北地也,故城當在今鄂爾多斯右翼後旗北,兩河之間。此說與《一統志》及今地形均相符,至《方輿紀要》謂在臨戎城東,則移臨河於河南矣,殊為失考。
(《綏遠通志稿·卷十二上》)
《巴彥淖爾盟志》對臨河古城做如下記述:
位於臨河區古城鄉,邊長約1100米,按《水經注》記載和出土的漢代磚、陶器等文物考證,屬漢臨河縣城遺址。城呈方形,北牆和南牆現存有基礎寬約5米,高1—1.5米,四角基礎寬大。據當地人介紹,他們在拉土時,挖出銀罐、金條、銀八吊、珠寶、金絲鳳冠等金銀器皿和大量的鐵錢(拉十幾膠車賣給供銷社)。城內現存有大量的漢磚、陶器等物。此城根據出土文物和有關史料記載,還被匈奴、北魏、西夏、唐、元、明等朝代沿用過。
(《巴彥淖爾盟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火鷹先生對臨河古城做如下記述:
今臨河縣城北、狼山口正南、烏加河南岸,有一座土質板築古城遺址。城近方形,經實測,東西850米,南北800米,城牆殘高1至2米,基寬8米,西牆全部,南牆大部被毀成平地,今臨狼公路在西牆外通過。南牆西南段有幾座現代墓葬,城內西半部和西牆外為現代居民區,住宅旁農耕。南牆外東南部為現代居民區。古城南北牆中部有門,門有瓮城門向東開。古城四角有觀烽火的角樓遺跡,角樓基礎圓形,直徑20米。
在城內採集和考察發掘情況如下:
一、古城南門東側,發現薄麻布紋磚,東城牆南部內側發現兩座窯址,牆壁上有紅燒結土,並發現薄、厚麻布紋磚灰陶片。
二、經探測發現地下有兩層文化,城東北角深探6米全為文化層,出有草木灰和碎磚塊。
三、經發掘在城中部出土石珠、金器一批,其中有雕花金盤、金飾件等。
四、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中群眾拉土,挖中部台地,出土銀瓮一口,內盛金銀首飾、珠寶、金質沙冠一頂,此物當時被破壞私分。城內東北角出土很多鐵塊,鐵塊上有圓形硬幣樣,揭開可看到「乾佑通寶」字樣。乾佑是五代後漢高祖劉暠年號,為公元948年。
古城的時代,以文獻記載,匈奴首領頭曼單於公元前209年前,統一各部立大單於,建都頭曼城,據學者們考證,認為五星古城為匈奴都城,經探測該城下層文化為頭曼時代文化是可能的。另據發現金質沙冠可證都城是可信了,無閼氏(皇後)、嫂居次(公主)居住不會有鳳冠,是秦漢時的用物。《綏遠通志稿》臨河條中曰:漢置臨河縣於黃河分流處。即北河之南。南河之北。當是五星古城,即漢之臨河故城遺址。《通志稿》認為,故臨河縣城,亦即今縣治所在地,經調查今臨河縣四周無古城遺址皆誤也。
城郊不見墓葬群,城東15里有漢墓群。 (《巴彥淖爾史料》第二輯,火鷹撰《巴盟境內的故城、古墓遺址考》)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