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平陸祠遺址
㈠ 山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跨地區
大澤山 :在膠東半島西部,主峰在平度、萊州間。
磨箕山 :在莒南縣、莒縣交界處。
龜蒙頂 :在蒙陰、平邑兩縣交界處。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沂南兩縣交界的沂蒙山區。
昆嵛山 :橫亘於文登、牟平兩縣市交界處。
德州市
蘇祿王墓* :在德州市北郊北營村中。
樂陵市
文廟 :在樂陵市區內。
五里冢 :在樂陵市城關鎮。
惠王冢龍山文化遺址; 在樂陵市楊安鎮。
「魏王城」遺址: 在樂陵市大顧家村北。
「萃賢亭」遺址:在樂陵市舊樂陵村。
理元寺遺址 :在樂陵市奎台鄉。
漢三女冢: 在樂陵市。
禹城市
雙槐冢 :在禹城市禹城鎮。
元孫郁墓 :在禹城市梁家鄉。
邢寨汪龍山文化遺址; 在禹城市梁家鄉。古高唐城遺址 :在禹城市袁營鄉。
禹王亭遺址: 在禹城市。
八棱經幢: 在禹城市。
金代鐵鍾:在禹城市。
陵縣
東方朔墓: 在陵縣神頭鎮西南。
東方朔畫贊碑: 在陵縣城文化館內。
漢神頭墓群: 在陵縣神頭鎮。
侯家古墓: 在陵縣邊臨鎮。
秦厭次古城遺址: 在陵縣神頭鎮。
寧津縣
明建清真寺: 在寧津縣長官鎮東街回民區。
齊河縣
尹屯龍山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商周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
晏嬰冢 :在齊河縣。
武城縣
竇建德點將台: 在武城縣。
慶雲縣
唐棗 :在慶雲縣周尹村東北。
無棣故城遺址: 在慶雲縣。
大丁廟古墓群:在慶雲縣。
平原縣
千佛塔: 在平原縣崔家廟。
龍門: 在平原縣平原鎮。
明建文昌閣: 在平原縣恩城。
夏津縣
大成殿: 在夏津縣。
明植古棗樹: 在夏津縣三十里鋪村東。
臨邑縣
龍泉寺: 在臨邑縣。
明監宗御史邢侗「來禽館」遺址: 在臨邑縣臨邑鎮。
漢白玉丈八佛: 在臨邑縣德平鎮。
漢末文人彌衡故里遺址: 在臨邑縣德平鎮。
彌衡井: 在臨邑縣德平鎮。
清涼禪院遺址: 在臨邑縣清涼店村北角。
東營市
南宋大殿: 在東營市。
營子遺址: 在東營市。
冢頭墓群: 在東營市。
孤島溫泉: 在東營市河口區。
墾利縣
勝利引黃閘: 在墾利縣勝利鄉。
廣饒縣
孫武園: 在廣饒縣城。
南宋大殿: 在廣饒縣城內西北隅。
冢頭墓群: 在廣饒縣。
傅家遺址: 在廣饒縣廣饒鎮。
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廣饒縣傅家。
馬鳴寺碑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呂古墓: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水磨遺址: 在廣饒縣稻庄鎮。
營子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寨村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馬跑泉 :在廣饒縣丁庄鎮。
唐頭營遺址: 在廣饒縣丁庄鎮。
永寧寺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百冊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西辛張遺址 :在廣饒縣李鵲鄉。
張郭遺址: 在廣饒縣小張鄉。
小張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南趙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草橋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柏寢台: 在廣饒縣花官鄉。
南口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利津縣
鐵門關遺址: 在利津縣前關村。
望參戰國遺址: 在利津縣。
元王升墓: 在利津縣。
荷澤市
牡丹區
菏澤牡丹之鄉: 在牡丹區。
曹州牡丹園: 在牡丹區。
鄄城縣
堯王墓: 在鄄城縣。
萬全庄石獅: 在鄄城縣。
杏花崗陳王台: 在鄄城縣。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忠墓: 在鄄城縣劉垓村。
單縣
百獅坊-百壽坊: 在單縣城內。
鄆城縣
肖堌堆商代文化遺址: 在鄆城縣。
五代唐塔: 在鄆城縣。
萬人堌堆: 在鄆城縣武安鎮。
明柏林寺: 在鄆城縣漢石橋鄉。
曹縣
安陵堌堌堆: 在曹縣韓集鎮。
郗堌堆: 在曹縣。
梁堌堆: 在曹縣。
郜堌堆:在曹縣。
商、漢古遺址: 在曹縣普連集鎮。
定陶縣
官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定陶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仿山: 在定陶縣。
戚姬寺: 在定陶縣杜堂鄉。
梁王台: 在定陶縣。
項梁墓: 在定陶縣。
巨野縣
五代唐永豐塔: 在巨野縣巨野鎮。
明建文廟 :在巨野縣巨野鎮。
西漢御史大夫卜式石碑: 在巨野縣營里鄉。
「巨野教案」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鄉。
麒麟台古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
東明縣
竇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荊台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
唐單雄信墓: 在東明縣城關鎮。
清大成殿: 在東明縣城關鎮。
黃河渡口: 在東明縣高村集北。
成武縣
大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成武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唐開元石塔: 在成武縣。
壽峰: 在成武縣。
文亭山: 在成武縣成武鎮城西。
春秋防城遺址: 在成武縣孫廟鄉。
濟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於濟南市舊城區。
趵突泉: 在濟南市西門橋南。
李清照紀念堂: 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
珍珠泉: 在濟南市泉城路北。
黑虎泉: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 。
五龍潭: 在濟南市舊城西門外,南距趵突泉約0.5公里。
大明湖: 在濟南市舊城北部。
小滄浪: 在大明湖西北岸亭園。
厲下亭: 在大明湖中小島上。
北極閣: 在大明湖東北岸。
遐園: 在大明湖南岸、南門西側。
辛稼軒紀念祠: 在大明湖南岸原李公 (鴻章) 祠內。
解放閣: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
萬竹園: 在濟南市西青龍街與花牆子街的轉角處。
廣智院舊址: 在濟南市廣智院街 (今文化西路103號)。
濟南道院: 在濟南市上新街南首。
南大寺: 在濟南市禮拜寺街。
千佛山: 在濟南市南郊。
興國禪寺:* 在千佛山之陰半山坳中。
黃石崖造像: 在濟南市東南螺絲頂山主峰西側黃石崖。
大佛頭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佛慧山北。
大佛寺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南青銅山南壁懸崖上。
玉函山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玉函山上。
龍洞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東南。
四門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青龍山麓神通寺遺址東側。
龍虎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四門塔西北白虎山下。
千佛崖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龍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
九頂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靈鷲山九塔寺內。
華不注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部。
張養浩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園張庄村東。
房彥謙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採石村東北。
章丘市
城子崖遺址:* 在章丘市龍山鎮東北。
李開先墓: 在章丘市埠村鎮東稻庄村南。
百脈泉: 在章丘市明水鎮。
舊軍: 在章丘市明水北19公里刁鎮。
赫胥氏陵: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代酈食其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終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馬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平陵王墓: 在章丘市山後寨。
董東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章丘市。(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齊長城遺址: 在章丘市。
東平陵故城遺址: 在章丘市。
趙八洞石刻造像: 在章丘市。
長清區
五峰山: 在長清區城東南,為泰山支脈。
洞真觀: 在五峰山東側志仙峰下。
蓮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長清區孝堂山上。
靈岩寺*: 在長清區東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
千佛殿 :在靈岩寺內。
辟支塔 :在靈岩寺內。
墓塔林: 在靈岩寺西。
積翠證明龕 在長清區靈岩寺後方山之巔。
濟陽縣
商周時期鄺 冢遺址: 在濟陽縣。
小李遺址: 在濟陽縣。
劉台遺址: 在濟陽縣。
玉皇冢遺址: 在濟陽縣。
龍山文化遺址: 在濟陽縣鄺家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平陰縣
洪範池: 在平陰縣洪範池鄉。
多寶佛塔: 在平陰縣翠屏山 (水山) 頂的玉皇閣院內。
書院泉: 在平陰縣。
石門邑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斗祭台商周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
項王墓 :在平陰縣。
明文學家於慎行墓: 在平陰縣。
北安故城遺址: 在平陰縣安城。
商河縣
商蘆坊遺址: 在商河縣。
漢小宮庄墓群: 在商河縣。
濟寧市
太白樓: 在濟寧市南部舊城牆之上。
浣筆泉: 在濟寧市浣筆泉路西。
崇覺寺鐵塔*: 在濟寧市鐵塔寺內。
漢碑群: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內東北隅。
聲遠樓: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
東大寺: 在濟寧市小閘口古運河西岸。
曲阜市
魯國故城:* 在曲阜市舊城區。
仰聖門: 即曲阜市舊城正南門,正對孔廟。
闕里坊: 在曲阜市孔廟東牆外闕里街。
孔廟*: 在曲阜市舊城內。
欞星門 :即孔廟大門。
奎文閣: 在孔廟同文門與十三御碑亭之間。
十三御碑亭: 在孔廟大成門前。
杏壇: 在孔廟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大城殿: 孔廟內宮殿式主體建築。
寢殿: 在大成殿之後,為孔廟三大殿之一。
聖跡殿: 在孔廟寢殿之後。
漢魏六朝碑刻陳列館: 在孔廟東廡。
玉虹樓法帖石刻: 嵌於孔廟東西廡北端。
孔子故宅: 在孔廟東路承聖門內。
詩禮堂: 在孔廟故宅井前。
魯壁: 在孔廟故宅井之後。
孔府*: 在曲阜市城內,西與孔廟毗鄰。
孔府大門: 在曲阜孔府。
重光門: 在孔府大堂前。
六廳: 在孔府大堂東西兩廂。
大堂: 在孔府二門內。
二堂: 在孔府大堂之後。
三堂: 在孔府二堂之後。
內宅門: 在孔府三堂之後。
前上房: 孔府內宅第一進院落的正廳。
堂樓: 在孔府前上房之後。
鐵山園: 即孔府後花園。
孔府西學院: 在孔府西路。
慕恩堂: 在孔府東路。
孔林*: 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
享殿: 在孔林洙水橋北。
萬古長春坊: 在曲阜城北通向孔林的神道中。
孔子墓: 在孔林內東享殿後。
孔尚任墓: 在孔林東北隅、環林路外側。
孔令貽墓: 在孔林東偏北、環林公路東側。
尼山孔子廟: 在曲阜市東南30公里尼山東麓。
洙泗書院: 在山東曲阜市舊城東北4公里,面洙 (水) 背泗 (水)。
顏廟: 在曲阜市舊城北部陋巷街。
梁公林: 在曲阜市舊城東13公里防山之北。
孟母林: 在曲阜市小雪鄉鳧村東、馬鞍山麓。
周公廟: 在曲阜市舊城東北1公里周、漢宮殿舊址上。
少昊陵: 在曲阜市區東4公里舊縣村東北。
石門山: 在曲阜市區東北25公里處。
九龍山崖墓: 在曲阜市九龍山南坡。
兗州市
興隆塔: 在兗州市城東北隅原興隆寺中。
西吳寺新石器遺址:在兗州市小孟鄉。
北辛文化遺址: 在兗州市小孟村北。
屯頭大汶口-龍山遺址: 在兗州市。
新嶧商周文化遺址:在兗州市。
春秋瑕邱故城址: 在兗州市。
春秋、秦漢遺址 :在兗州市二十里鋪。
古乘丘城遺址 :在兗州市故縣村北。
舊石器人類墓葬群: 在兗州市王因。
漢樊城遺址: 在兗州市黃屯。
元高唐州判薛瑞墓碑: 在兗州市薛家廟村東南。
鄒城市
孟廟*: 在鄒城市區南關。
孟府*: 在鄒城市區南關,東與孟廟毗鄰。
孟林: 在鄒城市區東北四基山西麓。
朱檀墓: 在鄒城市區北九龍山南麓。
鐵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西北鐵山之陽。
崗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北崗山北麓,分布在名叫「狼溝」的山谷中。
葛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東北葛爐山西麓花崗岩石坪上。
嶧山 :在鄒城市東南。
魚台縣
武景亭遺址 :在魚台縣。
孔廟大殿: 在魚台縣。
魚台舊城遺址: 在魚台縣。
棲霞堌堆新石器遺址: 在魚台縣李閣鄉。
武棠序遺址: 在魚台縣武台鄉。
金鄉縣
文峰塔: 在金鄉縣。
魚山堌堆商文化: 在金鄉縣。
白垞集: 在金鄉縣。
嘉祥縣
青山寺: 在嘉祥縣城西南7.5公里。
武氏祠: 在嘉祥縣武翟山 (一作武宅山)下。
武氏墓群石刻 :在武氏祠內。
劉賀廢壙: 在嘉祥縣金山之陽山腰處。
曾廟: 在嘉祥縣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
微山縣
微山島: 在微山縣南、微山湖中。
仲子廟: 在微山縣魯橋鎮仲淺村。
伏羲廟: 在微山縣兩城鄉劉庄西。
汶上縣
寶相寺塔: 在汶上縣城西北隅。
分水龍王廟: 在汶上縣南旺鎮北。
關帝廟: 在汶上縣汶上鎮。
唐故城遺址: 在汶上縣汶上鎮。
古闞城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魯桓公墓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明建宋公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白英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古桃城遺址 :在汶上縣軍屯鄉南桃村。
軍屯漢墓葬群:在汶上縣軍屯鄉。
任庄金代石刻: 在汶上縣軍屯鄉。
古陽城遺址: 在汶上縣郭樓鄉。
文殊般若碑: 在汶上縣白石。
唐鄭王城遺址: 在汶上縣白石鄉鄭城村。
北齊水牛山摩崖石刻: 在汶上縣白石。
明代郭林石刻群: 在汶上縣白石。
界牌周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苑庄。
唐陽城故址: 在汶上縣義橋。
周馬神廟遺址: 在汶上縣義橋。
大徐龍山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徐海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中店漢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東周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泗水縣
卞橋: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卞橋村東,橫跨泗河上游支流上。
泗水泉林: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
小黃溝大汶口遺址: 在泗水縣。
下蘆城遺址: 在泗水縣。
古卞城遺址: 在泗水縣。
仲廟遺址: 在泗水縣泗水鎮。
北魏漢陽縣故城遺址: 在泗水縣故縣村北0.5公里。
安山寺: 在泗水縣泗張鄉。
梁山縣
馬刨泉: 在梁山縣北崑山上。
梁山: 在梁山縣南,北瀕東平湖。
梁孝王墓: 在梁山縣。
十里杏花村: 在梁山縣。
聊城市
光岳樓: 在聊城市舊城中心。
傅家塋: 在聊城市舊城城南1.5公里。
山陝會館:* 在聊城市東關古運河西岸。
隆興寺鐵塔: 在聊城市東關原隆興寺內。
臨清市
舍利寶塔; 在臨清市西北運河東岸。
清真寺: 在臨清市西、衛運河東岸先鋒橋畔。
螯頭磯: 在臨清市汶河分汊處。
高唐縣
梁村塔: 在高唐縣城北梁村。
戰國齊盼子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東漢華歆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高唐文廟: 在高唐縣高唐鎮。
大觀八行碑: 在高唐縣高唐鎮。
唐代大覺寺遺址: 在高唐縣梁村鎮。
清平縣迎旭門遺址: 在高唐縣清平鎮。
金代信武將軍虞寅墓: 在高唐縣谷官屯村。
陽谷縣
古阿井: 在陽谷縣東北阿城鎮。
景陽崗: 在陽谷縣城東南17.5公里。
茬平縣
三十里鋪龍山-戰國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孟嘗君練兵場遺址: 在茬平縣。
魯連仲祠堂: 在茬平縣王老鄉。
尚庄遺址: 在茬平縣。
檯子高遺址: 在茬平縣孫橋鄉。
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莘縣
馬陵道古戰場遺址: 在莘縣西南大張村附近。
東魯店遺址: 在莘縣。
齊桓公會盟台遺址: 在莘縣朝城鎮。
鄭板橋縣衙舊址: 在莘縣古城鎮。
韓國昌墓: 在莘縣董杜庄鄉。
東阿縣
曹子建墓碑: 在東阿縣城南20公里魚山西麓曹植墓北側。
青冢子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阿縣楊柳鄉。(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冠縣
黑旗軍起義紀念地: 在冠縣。
蕭城遺址: 在冠縣北館陶鎮。
武訓大殿: 在冠縣。
臨沂市
羅炳輝墓: 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內。
洗硯池: 在臨沂市區考棚路西側北段。
銀雀山金雀山漢墓群 :在臨沂市區東南部,東臨沂水河。
漢竹簡墓: 在臨沂市內。
王羲之故居: 在臨沂市內蘭山區洗硯池街。
寶泉寺遺址: 在臨沂市羅庄區。
湯頭溫泉: 在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
東周-漢代墓葬群: 在臨沂市黑墩鄉鳳凰嶺一帶有墓葬88座。
沂南縣
漢畫像石墓: 在沂南縣城西北寨村。
陽都故城遺址: 在沂南縣磚埠鎮沂河西岸。
郯城縣
郯國故城: 在郯城縣郯城鎮北。
觀竹寺遺址: 在郯城縣新村北。
黑龍潭遺址: 在郯城縣。
郯子林: 在郯城縣。
沂水縣
穆陵關齊長城遺址: 在沂水縣城北50公里。
漢東安故城: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南。
西漢皇冢子漢墓群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北。
北代莊周、漢遺址: 在沂水縣北代庄村東。
崮子頂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
薛王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高庄鄉馬蘭村。(
蒼山縣
荀子墓 :在蒼山縣蘭陵東南1.5公里。
蘭陵古墓: 在蒼山縣。
南朝梁詩人何遜墓 :在蒼山縣長城村內。
費縣
費縣故城遺址: 在費縣。
玉環山仙人洞: 在費縣。
上冶玉泉觀: 在費縣上冶村。
西蔣龍山文化遺址: 在費縣新橋鄉石橋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玉泉書院 :在費縣上冶村
戰國防城遺址: 在費縣方城村。
苑上商代遺址: 在費縣朱田鄉。
漢墓群: 在費縣朱田鄉。
唐銀杏樹: 在費縣朱田鄉。
春秋古台遺址: 在費縣劉庄鄉。
魯郎城故址: 在費縣劉庄鄉。
平邑縣
功曹闕 :在平邑縣城。
天寶山: 在平邑縣天寶鄉境內。
左寶貴衣冠冢 :在平邑縣地方鎮地方村西,北依紅石嶺。
曾點基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澹臺滅明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康成石室」: 在平邑縣南武城山。
莒南縣
向國故城遺址: 在營南縣。
舊石器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龍山文化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蒙陰縣
蒙山三關:白馬關、九女關、紫荊關 在蒙陰縣。
「中山晚照」 在蒙陰縣坦埠鎮中山之陽。
西漢盧縣故城遺址 :在蒙陰縣故縣村。
「堂阜遺址」: 在蒙陰縣常路村北。
岱崮保衛戰遺址: 在蒙陰縣岱崮鎮。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縣垛庄鎮泉橋村東。
清建清真寺大殿: 在蒙陰縣南芙蓉村。
臨沭縣
郭家山遺址: 在臨沭縣。
北構頭古墓群: 在臨沭縣鄭山鄉。
新石器龍山、岳石山遺址: 在臨沭縣北溝頭村東北50米。
徐賀城古遺址: 在臨沭縣醋庄鄉。
卡麻科古遺址: 在臨沭縣店頭鄉。
案子古遺址: 在臨沭縣周庄鄉。
冠山仙人洞: 在臨沭縣山裡村。
長春寺銀杏樹: 在臨沭縣山裡村。
後利城遺址: 在臨沭縣蛟龍鎮。
馬庄古遺址: 在臨沭縣曹庄鎮。
西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曹庄鎮。
明建清真寺; 在臨沭縣張賀城村北。
陳官莊古墓群遺址: 在臨沭縣石門鎮。
青雲山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坊口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黃家屯古槐: 在臨沭縣青雲鄉。
青島市
前海棧橋: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
八大關: 在青島市東部。
匯泉: 在青島市東南。
小青島: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
湛山寺: 在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
康有為墓: 在青島市浮山南麓,大麥島村北山。
小魚山: 在青島市市南區福山支路西端。
觀象台: 在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二路15號。
嶗山: 在山東半島西南、青島市區東部。
太清宮: 在嶗山東南蟠桃峰下、嶗山灣畔。
上清宮: 在嶗山東南部、太清宮西北。
華嚴寺: 在嶗山東部那羅延山 (亦稱華嚴山) 麓。
太平宮: 在嶗山東部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
明霞洞:在嶗山南部昆侖山 (亦稱玄武峰) 腰。
華樓宮: 在嶗山北部華樓山。
九水: 在嶗山白沙河上游。
龍潭瀑: 在嶗山南部八水河上游,北距上清宮約1公里。
膠南市
琅琊台 在膠南市夏河城東南5公里。
東皂戶遺址 在膠南市。
向陽村遺址 在膠南市寶山鄉。
齊長城遺址 在膠南市市美鄉徐家前夼。
龍山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西南部。(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西漢祝茲城遺址 在膠南市膠河鄉柏鄉。
膠州市
三里河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
西庵遺址 在膠南市張家屯鎮。
秦柏欄將軍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元武義將軍盧琮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牧馬城 在膠南市。
漢祓國古城 在膠南市。
三官廟 在膠州市雙京村。
㈡ 汶上除了被譽為「中國佛都」,還譽為什麼
汶上歷史上素以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聞名遐邇。公元前501年孔子初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則之。今有孔廟、孔子講堂、孔子溝、中都故邑碑、夫子履、平陸祠等建築遺址。
㈢ 平陸有名的歷史性的建築資料以及圖片
1.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平陸縣東部三門鄉至曹川鎮,共11處32段,全長4032米,分布在黃河岸邊的石崖上。黃河漕運始於秦漢,隋唐時有了較大發展。平陸縣境內多處棧道均為唐代遺留,可見摩崖石刻。2006年6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頒布為中國文化遺產。
名稱由來:
唐天寶元年(742)「太守李齊物開三門,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陸』篆字,因改(河北縣)為平陸縣」。
㈣ 汶上縣的歷史
汶上縣境內約抄在15000年前襲,即有華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於城東3千米的東賈柏遺址,是濟寧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屬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階段。
至商代,境內置厥國。周代,先後置郕國,中都邑、闞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於郕,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戰國時,齊置平陸邑。
秦統一中國,行郡縣制,縣境內約分屬薛郡的張縣(治邑在今東平縣霍庄汶上景色(15張))、無鹽縣(治邑在今東平縣無鹽村)。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後,境內始置東平陸縣,隸屬兗州東平國。此為汶上建縣之始。
三國魏晉,今縣境統屬兗州東平國(郡)東平陸縣。南朝時改稱平陸縣、樂平縣。隋初仍稱平陸縣。
唐天寶元年(742)三月,改稱中都縣,移縣城於今治。
金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陽縣。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縣,此為「汶上」專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㈤ 汶上的儒家文化
汶上歷史上素以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聞名遐邇。公元前年孔子初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則之。今有孔廟、孔子講堂、孔子溝、中都故邑碑、夫子履、平陸祠等建築遺址。
孔子宰中都遺址:在汶上縣次丘鎮湖口、朱庄一帶。公元前501年即魯定公九年,定公以孔子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則之,政暇之餘設教、講學、釣魚,據史載,這里有孔子講堂、釣魚台,孔廟大成殿等,此地朱氏以居孔子所宰之地為榮,故朱氏族譜中,有孔子講堂、釣魚台等畫圖。
汶上,古稱中都,素以歷史悠久、地靈人傑著稱。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璀燦。
史前文化:縣境東部考古發現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遺址及細石器文化點多處,形成了黃河下游汶、泗流域寶塔狀史前文化序列。引起了國內文物界、考古界的普遍關注。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汶上東賈柏遺址:
東賈柏遺址位於汶上縣城東3公里的東賈柏村東南約300米的高地上。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發現,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組織力量進行鑽探發掘。兩次發掘出揭露面積1000平方米,發現房跡10餘座,灰坑十幾個,清理墓葬19座。房跡形狀有葫蘆形、圓形兩種,均為半地穴式建築。每座房子面積8—20平方米不等。墓葬分布較為集中,多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以仰身直肢葬為主。除單人葬外,還有3人葬,遷出葬和二次葬。具有母系氏族社會外對偶婚的特徵。出土器物有陶、石、骨、角器等一百多件,其中陶器有缽、盤、盆、碗、小口短頸雙耳罐等;石器有磨盤、磨棒、石斧、石錛等;骨器有骨針、骨錐、束發器等。陶器都是手制,陶質稍軟,以夾砂紅褐陶為主,製作比較原始。石質生產工具,體形厚重,仍保留打制痕跡,磨製加工的部分也顯得粗糙。在這處遺址上還採集200餘件細石器。這些細石器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大部分為黑色燧石及少量有石英石直接打制而成。
通過發掘初步探明,東賈柏遺址,是一處原始社會早期系北辛文化類型,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遺存。北辛文化是迄今黃河下游發掘最早的原始社會的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屬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此處發掘的墓葬群從隨葬的陶器、石器、骨器中可見7000年前的人類生活習俗。在這里採集的200餘片距今一萬年以上的細石器,在國內平原地帶也是首次發現。這一發現,否定了「平原不可能有細石器」的觀點。同時,也填補了濟寧市細石器的空白,為尋找北辛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㈥ 誰知道山東汶上縣歷史,誰知道這個縣里次丘鎮名字的…
汶上縣境內約在15000年前,即有華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於城東3千米的東賈柏遺址,是濟寧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屬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階段。
至商代,境內置厥國。周代,先後置郕國,中都邑、闞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於郕,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戰國時,齊置平陸邑。
秦統一中國,行郡縣制,縣境內約分屬薛郡的張縣(治邑在今東平縣霍庄
汶上景色(15張))、無鹽縣(治邑在今東平縣無鹽村)。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後,境內始置東平陸縣,隸屬兗州東平國。此為汶上建縣之始。
三國魏晉,今縣境統屬兗州東平國(郡)東平陸縣。南朝時改稱平陸縣、樂平縣。隋初仍稱平陸縣。
唐天寶元年(742)三月,改稱中都縣,移縣城於今治。
金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陽縣。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縣,此為「汶上」專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明萬曆年間,汶上境域,北至東平界沙河站張村,東至寧陽縣界西梳村,南至濟寧州界康莊驛,西至鄆城縣界肖皮口,西北至安山西面的張博士集(今屬梁山縣),西南至孟姑集以西申家海(今屬嘉祥縣),東南至南唐陽,東北至琵琶山。最大橫距75公里,最大縱距35公里。此縣界明清時穩定時間較長,境域也較大,約為今縣境的2.5倍。
民國時期,全縣面積1380平方公里,為山東省較大縣之一,曾有「一滕二曹三汶上」之說。 現在,全縣面積877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35公里,東臨兗州、寧陽,西連梁山、嘉祥,南與濟寧市任城區接壤,北枕大汶河,與肥城、東平相望。
次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該鎮以駐村次丘而得名。清末與民國初年分屬南、西兩鄉,抗日戰爭時期屬三區,解放戰爭時期屬南旺鄉,1948年解放建政屬三區(高庄),1956年撤區並鄉時分屬白馬河,鹿角灣、次丘三個鄉,後於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衛星人民公社,同年底改次丘人民公社,1984年撤次丘人民公社,建次丘區,下設5個鄉(次丘、高庄、白馬河、鹿角灣、西溫口)。1985年成立次丘鄉,1997年撤鄉改為次丘鎮。
㈦ 濟寧有什麼名勝古跡
關帝廟 在汶上縣汶上鎮。唐故城遺址 在汶上縣汶上鎮。古闞城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魯桓公墓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明建宋公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白英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古桃城遺址 在汶上縣軍屯鄉南桃村。軍屯漢墓葬群 在汶上縣軍屯鄉。任庄金代石刻 在汶上縣軍屯鄉。古陽城遺址 在汶上縣郭樓鄉。文殊般若碑 在汶上縣白石。唐鄭王城遺址 在汶上縣白石鄉鄭城村。北齊水牛山摩崖石刻 在汶上縣白石。明代郭林石刻群 在汶上縣白石。界牌周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苑庄。唐陽城故址 在汶上縣義橋。周馬神廟遺址 在汶上縣義橋。大徐龍山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徐海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中店漢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東周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泗水縣卞橋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卞橋村東,橫跨泗河上游支流上,東距泉林約里許。橋始建年代不詳,此橋在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前即已有之,是山東境內現存最早的古代橋梁。橋面東西長24米,寬6米,東西引橋各35米,為單券三孔石拱橋。泗水泉林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地下水透過石灰岩、砂岩斷層奪地而出,形成星羅...
曲阜三孔、梁山泊景區、汶上寶相寺景區、鄒城嶧山景區、濟寧太白樓。
㈧ 汶上龍氏祠堂在什麼地方
[龍姓源流]
在中華民族的各種傳說中以龍的傳說歷史最悠久,龍的形象在中華民族的心中根植最深。早在6000年前,龍的形象已經誕生,這從河南濮陽發現的6000年前用蚌殼擺塑的龍圖案可以證實。龍在遠古受到華夏先民的尊崇,中華民族以炎黃為始祖是五千年歷史的共識,他們的氏族就以龍為圖騰。作為姓氏的龍姓同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據統計龍姓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龍姓的起源大致有如下幾處:
(1)黃帝大臣龍行的後裔。據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及《竹書紀年》中記載:「黃帝臣有龍行。」據各種史籍記載,黃帝居住在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鄭市,作為皇帝重要大臣之一的龍性行自然也應居住在有熊,因此這一支龍姓出自河南省新鄭市。
(2)舜時納言龍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廣韻》和《元和姓纂》等書記載,舜有個大臣叫龍,任納言(《書·堯典》中說納言是負責宣達帝命的官員,相當於後世的尚書令)之職,《書經》《舜典》中說:「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指的就是龍任納言之事。他的後裔就以龍為姓氏,舜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在晉南地區,因此這一支支龍姓應出自今天的山西省境內。
(3)出自己姓,豢龍氏的後裔。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董父曾經為帝舜馴養龍,因此被賜姓董,任為豢龍氏。他的後代中有有一支就以龍為氏。董父是黃帝的後裔,黃帝為己姓,所以說皇帝出自己姓。相傳今天河南省臨穎縣境內的豢龍城就是董父的封邑,另一種說法是董父的封邑位於今天山東定陶縣西北。
(4)御龍氏的後裔。《姓氏考略》引《姓氏急就篇》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武陵、天水。堯帝的後裔劉累曾經跟豢龍氏學過馴養龍的技術,因此被夏朝第13代後孔甲賜為御龍氏,負責馴化孔甲的幾條龍,此事見於《史記·夏本紀》。劉累的後裔中的一支以龍為氏。《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中的記載:「劉累故城在洛州緱氏縣南五十五里。」 洛州緱氏縣位於今天河南省偃師縣南,因此這一支龍姓也出自河南。
(5)西漢時爿羊 柯大姓。據東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中記載,爿羊 柯大姓中有龍氏。爿羊 柯郡,西漢時設置,治所今天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西域古國且彌(今天新疆鄯善縣)、焉耆(今天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王族的後裔。據唐朝李延壽所著的《北史》中記載:「且彌王、焉耆國王均龍姓。」焉耆西漢時西域的一個王國,龍會為其王時,國勢甚勝,在蔥嶺以東地區聲名遠播。後來,他的兒子龍熙繼位,自龍熙之後,這支龍姓漸漸融入中原文化圈中,成為龍姓家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7)宋元時期位於今天貴州省惠水一帶少數民族中的龍番的酋長都姓龍,明清時期其後裔融入漢、布依、水、苗等民族。
(8)彝族盧絲普氏族漢化而來的龍姓,盧絲普的漢語意思為龍氏族,後來該氏族的人就以龍為姓。此外,龍姓還是回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重要姓氏。
從龍姓的起源可知,龍姓最早的活動地區應在河南、山西一帶,以後由於各種原因,龍姓人開始不斷的向外遷徒,約在夏代,有一支龍氏向東遷移到今天山東省鉅野縣西南的龍涸集。春秋時期,在今天泰安市西南曾存在過一個叫龍邑的小諸侯國。漢代之前,龍姓人已開始遷入蜀中,之後由蜀中南遷至貴州。到了漢代,很多地方已經有龍姓人活動了,這一時期龍姓人主要活動在今天的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歷史的變遷使龍氏家族吸納入了許多新的支派,一些少數民族加入了龍姓大家庭,龍姓人的活動區域更加廣泛。與此同時,居住在中原地區的龍姓為避戰亂而大舉南遷,南方龍姓人數有了急劇增長。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原籍福建莆田的龍海清奉命授封為瓊州總鎮,率兵數千入駐海南,他們在在文昌縣會文鎮冠南墟附近的下洋登陸,龍海清的後代便落籍文昌,龍海清成為龍姓進入海南的始祖。之後江西永新的一支龍姓遷至湖南茶陵東山。明洪武初年又從自東山遷至攸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原籍江西吉水縣的龍秀三,帶領兄弟遷到湖南。清朝康熙年間太湖洞庭山的龍又宏遷至松江。19世紀末期,許多龍姓人為尋找生計,乘船到南洋,分別駐足於新加坡、馬來亞、印尼及菲律賓等地,新加坡的龍姓先祖南來後在尋找生計之餘,於1903年在獅城成立了一個「龍氏祠」,以便讓來到南洋的老鄉們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祖先並促進各龍姓者之間的感情和互助精神。「龍氏祠」後來發展為「瓊崖龍氏公會」之後又發展為「新加坡龍氏公會」,從從龍姓第21世開始,新加坡龍姓的派序排列如下:武陵發其源,莆田仕籍登,官聲著南粵,英傑垂繼承。據此排序來看,新加坡龍姓很有可能是北宋時遷入海南的龍海清或其所率官兵中龍姓人的後裔。
龍姓在家族在歷史上出過很多傑出人物,龍氏歷史上出過許多有作為的人物,如《孟子》中提到的龍子,《列子》中提到的龍叔,魏國大將龍賈,項羽的大將龍旦。東漢時的龍述曾任零陵太守。北宋有著名詩人龍太初。明朝的龍華民精通天文歷法,萬曆年間與徐光啟等人在北京同撰《新法算術》。清朝有著名傳奇作家龍燮,他所著的《瓊華夢》、《英蓉城》等,為時人所稱頌;龍汝言曾任內閣中書,著有《賜硯齋集》……,這些龍姓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龍
一、姓氏源流
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傳兩千多年至漢代,有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於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後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有龍姓。據《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採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采於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民族有龍姓:
① 據《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 小數民族中有龍姓。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二、遷徙分布
傳說時代的龍姓發源地為河南、山西、湖北。由於龍姓支派較多,故而分布較廣,這一特點使得龍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擴展繁衍開來。約在漢代,甘肅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間地已是龍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屬四川)有龍姓遷入者,後又南遷至貴州,形成四大姓氏(龍、傅、尹、董)之一。魏晉南北朝時,中原龍姓為避戰亂而南遷,促使了南方龍姓人口數量的增長,這次遷徙也為後來江南龍姓發展勢頭盛於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北史》所載:「且彌王、焉耆國王皆龍姓。」焉耆國為西域小國,龍會當政時,曾擊敗龜茲王,一時蔥嶺以東,皆率服,其子龍熙在位時,投降後涼,遣子入侍,漸與漢族相融。唐宋時期,八番中的龍番,酋長皆龍姓,後分為大龍番、小龍番安撫司,養龍坑、谷龍、上龍長官司,安龍土千戶。宋元時期,龍姓出現了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南遷,促使南方龍姓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明清時期,上述「龍番」各分支發展成為「龍家」,漸與漢、布依、水、苗各族相融。從龍姓歷史演進過程來看,這一過程,即體現著北方龍姓與南方各族相融,又體現著少數民族龍姓與漢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這一步步的相融中,龍姓完成了遍布華夏的歷史旅程。今日龍姓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等省為多,最近調查表明,四省龍姓均屬武陵郡江西龍庚支派,約佔全國漢族龍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他們遷徙原因是宦遊,與五胡亂華無關,龍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四。
三、歷史名人
龍 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龍 且:秦末名將,官拜先鋒,後封大司馬。
龍 勉:生於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0年),祖藉河北鉅鹿,漢時官於秦,子孫定居扶風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任程邑學長。
龍 述:字伯高,扶風京兆人,生西 漢元壽(公元前1年)2月15日 ,東漢時,初任山 都長,建武(公元49年)為零陵太守,家武陵,龍氏因以武陵郡名。
龍 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年),開成(838年)舉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廬陵吉水丞,時芝巢義舉,道梗難歸,父子孫曾避居永新蓮塘,為永新肇基一世祖。
龍 況:字景荀,生咸通(860年),龍紀元年(889年)任大理事十五評事。卒天佑13年(916年),葬鹽堆嶺,有詩雲:「富貴千百世,居分億萬家,子孫流出外,永遠有聲華」。生5子,皆顯貴。
龍 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年)舉人,任安遠尉。宋代詩人。
龍近天: 字飛,生於(1135年),終於(1223年),南宋孝宗淳熙四年進士,初任福建莆田知縣,後升南雄路剌史,為官清廉,為民辦實事,政績彪炳,為世所頌.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親領南雄珠璣巷九十七家居民遷徙粵中.
龍 鐲:宋代人,乾德年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地百姓繪《來鶴圖》頌其德。
龍 燮:清代著名戲劇家,望江(今屬安徽省)人。著有《瓊華夢》、《芙蓉城》等,頗稱於時。
龍 雲:雲南昭通人,原在軍閥唐繼堯部下任軍長,後歸附國民黨,1949年發表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席等職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民族團結、邊疆鞏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中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龍太初:宋代人,曾以詩人名義拜見王安石,並作《沙詩》一首,贏得王安石贊許。
龍禹官:字相丞,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被封為南昌節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南平侯,謚忠武,並賜「湖湘世家」稱號。
龍仁夫:吉安(今屬江西省)人,元代浙江儒學副提舉,著有《周易傳》一書。
龍汝言:字錦珊,安徽桐城人。嘉慶年間中一甲一名(狀元),歷官修撰,繼任內閣中書。著有《賜硯齋集》。
龍許保:明代貴州人,苗族,率眾起義與官軍對抗十餘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後遭鎮壓,被俘遇害。
龍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間進士,《周易繹說》、《永懷堂詩文鈔》、《明會要》等為其所著。
龍汝元:字春舫(?-1859):清直隸宛平(一作大興,今均屬北京市)人。行伍出身,曾從河南巡撫英桂鎮壓太平軍,歷任游擊、參將。咸豐八年(1858年)升大沽協副將,助僧格林沁加強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戰,他堅守北岸前炮台,手燃巨炮,重創敵艦,卒中炮陣亡。
龍啟瑞:字輯五,號翰臣(1814-1858):清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道光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在籍開辦團練。後歷任江西學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經德堂詩文集》、《小學高注補正》等。
龍澤厚:清末廣西臨桂人,字積之,光緒優貢。以知縣引見,在廣州從康有為學,為萬木草堂學長。曾參加桂林聖學會、上海強學會、上海不纏足會、上海中國國會和自立軍起義。光緒二十九年(1903),因為參加 《蘇報》工作,被清政府勾結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舊金山《文興報》。後為上海天游學院教務長。編有《南海先生上書記》。
龍鳴劍:四川省榮縣人。早年赴日留學,參加同盟會,後組織同志軍,開展武裝斗爭,在去往敘州(今宜賓東北)的行軍途中因病去世。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武陵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南)。相當於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元(今湖南省常德市西)。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西晉時移窒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武陽郡:隋代將魏州改為武陽郡,治所在貴鄉(今河北省大名東北),唐代又改為魏州。相當今河北大名、磁縣、涉縣、武安、臨漳、肥鄉、魏縣、丘縣、成安、廣平、館陶、河南滑縣、浚縣、內黃及山東冠縣一帶等縣地。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北魏時相當於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武昌郡:公元221年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置郡,治所在武昌。西晉時有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瑞縣等市縣地。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所在今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漢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間地。其後漸小,隋初廢。龍述為山都長,山都是南陽郡的一個縣。
2、堂號
世師堂、八德堂、敦厚堂:三堂號皆源自後漢龍述,字伯高,為山都長官。馬援給他侄子一封信,勸他侄子學習龍述的兩句話:「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謹約節儉,廉公有威。」馬援稱這是龍述的「八德」。皇帝知道了,提拔龍述為太守,說他「堪為世人師」。
經德堂:清朝龍起端著《經德堂文集》,他的書房叫「經德堂」。
遺安堂: 廣東粵中地區支派,包括廣州地區,佛山地區,肇慶地區,清遠地區等,最新調查,村莊二百多條,人口10萬余,旅居海外的佔二成多,始祖龍近天, 遺安堂來由;劉表向龐公曰;不享官祿,無以遺子孫,公曰;世人遺之以危,我獨遺之以安,未嘗無所遺也.故曰遺安.遺安堂字派;(見粵中龍氏族譜)
此外,龍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武陵堂」、「天水堂」、「納言堂」、「敦本堂」、「忠勤堂」等。
五、家乘譜牒
全國:福建泉州龍氏族譜不分卷
廣東:;粵中龍氏族譜二卷, 順德大良龍氏族譜十七卷, 花縣大坳龍氏族譜不分卷, 花縣南溪龍氏族譜, 東莞龍屋基龍氏族, 德慶大寧龍氏族譜, 高要金山龍氏族譜, 廣州白雲區大田廟邊龍氏族譜,
浙江:蘭溪龍舒宗譜六卷
江西:萬載龍氏族譜(1782,卷數不清)、萬載江塘龍氏族譜(卷數不清)、萬載龍氏族譜(1812,卷數不清)、萬載龍氏族譜不分卷(1839)、萬載龍氏族譜不分卷(1876)、萬載康樂坊龍氏族譜、萬載龍氏族譜三十九卷首二卷末四卷、萬載龍氏族譜二十卷、萬載龍氏族譜十二卷首二卷末四卷、萬載義井龍氏族譜
湖南:配西高橋龍氏五修族譜三十七卷、長沙龍氏族譜十六卷、茶陵雲楊龍氏族譜不分卷、湘鄉上湘城南龍氏續修族譜十八卷、湘鄉城南龍氏族譜八卷首一卷、湘鄉龍氏族譜四卷首一卷、湘鄉城南龍氏四修族譜五十二卷首四卷
重慶:大足縣<龍氏宗譜>不分卷(2002) 。大足縣高升鎮<龍氏家譜>全一冊(1980)。
六、宗族特徵
1、龍是中國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龍為姓氏,亦是這一心理底蘊的表現。
2、在龍姓的發展史中,更多地體現著民族相融的歷史大趨勢。
3、龍姓字行輩份井然有序。
貴州省麻江縣龍氏族譜:再正通勝秀繼祖永春光召世承忠德明生重大幫
▲鳳
一、姓氏來源 來源於官名:遠古黃帝的曾孫帝嚳高辛氏時,以鳳鳥氏為歷正(官名),就是專管歷法天文,以指導人們按照季節時令耕田種地和收獲的官。他的子孫便以風為姓,世代相傳。 據《左傳》記載:「高辛氏時,鳳鳥氏為歷正。鳳盍以官為氏。望出平陽、邰陽。」 二、郡望堂號 望出平陽、邰陽。 漢置邰陽縣,現在陝西省武功縣。 三、歷代名人 1、鳳綱一-漢朝時漁陽人。傳說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漬封泥之,自正月開始,到九月末止採制,埋100天,煎9次火。剛死者以葯納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葯,至數百歲不老,後「成仙」去向不明。 2、鳳翕如一-字鄰凡。明朝時吳縣人。以貢生人官。崇幀未任漢陽通判,攝縣事。張獻忠來攻,太守棄印而逃。他動員官兵和全城居民,奮力死守。賊不能克,退去。衛城衛民有功,升衡州知府。卒於官。 3、 鳳山——清朝時滿洲人。以番澤舉人襲佐領,充驍騎營翼長,印務章京,累遷參領,總辦北京東安巡捕分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任副都統,訓練京畿陸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升西安將軍,仍留京供職。宣統三年(1911年)由荊州將軍調廣州將軍,未行而武昌起義爆發。廣東革命黨人醞釀響應,他不聽京中同僚勸阻,抵任時,行至南門夕卜,被革命黨人李沛基拋擲炸彈炸死。
㈨ 汶上,元朝以前叫什麼名字
今汶上縣境內約在15000年前,即有華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於城東3千米的東賈柏遺址,是濟寧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屬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階段。
至商代,境內置厥國。周代,先後置郕國,中都邑、闞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於郕,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戰國時,齊置平陸邑。
秦統一中國,行郡縣制,縣境內約分屬薛郡的張縣(治邑在今東平縣霍庄)、無鹽縣(治邑在今東平縣無鹽村)。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後,境內始置東平陸縣,隸屬兗州東平國。此為汶上建縣之始。
三國魏晉,今縣境統屬兗州東平國(郡)東平陸縣。南朝時改稱平陸縣、樂平縣。隨初仍稱平陸縣。
唐天寶元年(742)三月,改稱中都縣,移縣城於今治。
金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陽縣。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縣,此為「汶上」專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