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宗山遺址
① 100年前藏區的江孜發生了什麼戰爭
1888年,英帝國主義第一次發動了在我國西藏地區的侵華戰爭,即隆吐山戰役。隆吐山失守,英軍佔領了隆吐山、納湯等地區。
1903年7月,英帝國主義派榮赫鵬率領一支萬人大軍,由麥克唐納少將指揮,開始了對我國西藏地區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侵略。12月12日,英國偷越了則利拉山口,13日進駐仁進崗,21日佔領帕里。1904年1月,英國又相繼佔領了堆拉、戈吾等地。矛頭直指江孜。從此開始了以江孜人民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戰爭。
曲美新古大屠殺
曲美新古位於堆納村以北二十公里(現亞東縣堆納鄉,當時屬江孜宗管轄)。1904年1月,英軍和藏軍在此相遇。據一位當年參加戰役的老人加頓回憶說,藏軍當年使用的是土槍、大刀、「鄂多」(牛毛制的拋石的鞭子,可以將雞蛋大小的石頭甩100——200米左右)。為了減少行軍途中的阻力,英軍提出談判要求。1月15日,藏軍拉丁色和郎色林代本(團長)等4人,隨從11人出陣與英軍談判。英國侵略頭子榮赫鵬竟卑鄙地欺騙我方,「要談判,雙方必須停火應該解除戒備。」我方遵守約定,下令停火。但英軍卻暗中包圍了我方陣地。談判中一名英軍軍官拔出手槍向拉丁色和郎色林代本開槍,這一情形被拉丁色代本的警衛發現,他一聲怒吼:「我們的人被殺了!」一邊拔出腰刀與隨從的藏軍一道砍死了十幾個英軍,並砍了英軍隨軍記者德蒙坎德勒一刀,拉丁色代本拔出左輪手槍朝天放了一槍,發起了總攻的信號,周圍的藏軍及時拔出腰刀向敵人沖去。但是待命的藏軍卻無法打響火繩槍。因為要裝一顆子彈,再點燃火才能引發火繩槍,熟練的戰士也得四五分鍾才能引發。在敵人機槍、來復槍和大炮的密集掃射轟擊下,英帝國主義對我藏族軍民進行了殘酷的大屠殺,藏軍傷亡700餘人,談判代表拉丁色等隨員也慘遭不幸。
藏昌阻擊戰
曲美新古的大屠殺,激起了西藏人民的無比憤怒,點燃了藏族軍民的反侵略的怒火。英軍在向江孜侵略途中,沿途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攔擊敵人,焚燒軍火糧食,封鎖消息,破壞交通。他們用長刀、梭鏢、棍棒等協同藏軍阻擊敵人。英軍在靠近康馬(原屬江孜宗管轄,1960年康馬縣成立)的多吉至卡蘆之間毀掉強林寺和貢明寺,把拆毀的木料當柴燒,搗毀的佛像至今還有殘跡。英軍抵達康馬當日的拂曉,藏軍然馬代本率本部闖入敵營,砍死許多英軍,然後撤至藏昌固守。在藏昌又開來一部分僧兵和來自塔布、工布、昌都地區的民兵,共同修築工事待敵。2月20日,英軍至藏昌,代本哲麟率隊到前沿激戰阻擊英軍,但終因武器落後,犧牲300餘人被迫撤退。
藏昌阻擊戰使敵人聞風喪膽。一位叫康特萊的侵略者,在其所著的《拉薩真面目》一書中說,在藏昌「……幾十個人會奮起猛攻你,他們強大得使他們的斗爭成為絕望的敵人,拚死命地戰斗到最後一個倒下去。一部分農民就會為保衛一個村莊全體戰死,像古羅馬的愛國者那樣」。戰爭之慘烈由此可見一斑。
江孜保衛戰
1904年4月11日,英軍侵入江孜。自第二次抗英戰爭開始以來,西藏軍民的抗英斗爭雖然遭受到一系列失敗和挫折,但西藏軍民的抗英意志卻越來越堅決。
得知英軍侵入江孜的消息後,西藏各地民兵又重新動員起來,徵集軍隊達16000餘人,聚集在江孜、日喀則及由江孜到拉薩的大道上,拉開了江孜保衛戰的序幕。
江孜軍民在扎奎和帕拉庄園等地進行了頑強戰斗之後,5月3日,藏軍1000多人突襲江洛林卡的榮赫鵬營地,幾乎全殲敵人,榮赫鵬在極度恐慌中帶領40名士兵倉皇南逃至康馬村,遭到襲擊,幾乎被殺死。
江孜軍民打退瘋狂的敵人之後,群情激奮,凡冒煙的民戶都出了人,全民出動和藏軍一起,夜以繼日地修築工事,地道從白居寺可直通宗山和強扎洞;從街巷的屋舍到宗的南頭都連接起來,白居寺的制高點上設有炮台一座,台槍一桿,並建立了值班哨制度,寺內喇嘛全體列隊待戰,使英軍在兩個月之久的時間內陷入被動,沒有進行大的軍事行動。
乃寧大血戰
6月13日,麥克唐納和榮赫鵬將他們麋集亞東的全部力量傾巢調出,直逼江孜。英軍行至離江孜不遠的乃寧寺時,遭到了駐寺守軍的堅決抵抗。沉著應戰的藏族軍民,待敵人用炮轟塌寺院圍牆時,一位伙夫挑著一把大刀在前,大家尾隨而出,迎戰敵人。這位伙夫首先砍死一個騎馬的英國軍官,又殺死幾個敵人後壯烈犧牲。這時民兵和敵人扭在一起,展開了赤臂肉搏,其中尤以工布地區民兵的刀鋒利,有位壯士一刀就把敵人連槍和子彈帶劈為兩段,嚇得敵人膽破心裂。這次戰斗,英軍死傷200餘人。因此,他們發泄獸性,把乃寧寺珍貴文物洗劫一空,放火焚燒了大經堂。
宗山決戰
6月28日為了掃清江孜外圍的據點,英軍向江孜附近的紫金寺進攻,守土藏軍800餘人,激戰幾日後轉移。英軍即以紫金寺、帕拉村和江洛林卡三處為基地,包圍了江孜宗政府及江孜街巷的藏軍。此時十三達賴喇嘛派出宇妥噶倫和三大寺代表在江孜與英軍會談。7月3日再次會談時,榮赫鵬發出最後通牒,限藏軍於七月五日前撤出宗政府,否則採取軍事行動。
宗政府位於江孜城中央的一個突出的小山上,碉堡式的建築非常堅固,是江孜平原的制高點。7月5日,英軍分三路進攻,一路進攻江孜,一名英軍大尉被擊斃,激戰至晚7時,江孜城淪陷。另兩路英軍在大炮的掩護下,猛攻宗山。藏軍5000人堅守堡壘,用土槍和「鄂多」拋石打擊敵人。
據當年參加宗山決戰的兩位老人講,敵人圍攻了幾天,一直打不下來,毫不動搖的藏軍還在夜裡下山襲擊英軍。山上被斷了水,他們便在晚上用繩將人吊下去取水塘里的污水喝,甚至以尿止渴。雖然這樣,但始終沒有一個動搖。不料,一天一個藏兵不小心將炸葯庫爆炸起火,敵人見藏軍到了彈盡糧絕的境地,便日夜加緊攻擊。此時藏軍仍然堅持戰斗,用石頭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經過三天的鏖戰,藏軍一部從北面沖下山,一部分來不及突圍的戰士就和敵人徒手搏鬥,最後全部跳崖殉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7月6日,宗山淪陷。7月14日,英軍向拉薩進發。8月3日,英軍佔領拉薩。英帝國主義在我國西藏地區的第二次侵華戰爭的軍事行動至此結束。
1961年,江孜宗山抗英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現已經成為對幹部職工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1994年西藏自治區把江孜抗英遺址列為全區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把江孜抗英遺址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江孜軍民在反抗外侮中新表現的英雄氣慨和熱愛鄉土、保衛祖國領土完整而視死如歸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倍受人民的歌頌和傳揚,為中華民族的反帝斗爭增添了光輝篇章。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將與廣州虎門炮台一樣作為不屈外侮,愛國愛家的象徵永遠屹立在祖國的西南邊陲。
② 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怎麼樣
記下日喀則的,做好功課先。英軍曾入侵西藏(那個啥《紅河谷》里周潤發專叔叔不是布達拉屬宮抗擊了英軍么,希望米記錯)。反正是1904年,軍民在這里堅守抵抗了8個月,靠的是土炮、土搶、大刀和石頭,真的很強。彈盡糧絕後,所有勇士跳崖殉國。敬佩!
③ 電影《紅河谷》拍攝地的詳細地址,石獅子的地方
電影《紅河谷》拍攝地的詳細地址,石獅子的地方在西藏日喀則江孜縣。
馮小寧導演的電影《紅河谷》曾經演繹了一段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當年的江孜古城中。至今,宗山古堡前的英雄紀念碑上還在訴說著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炮火的硝煙已然遠去,宗山古堡得到修復,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在給江孜人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挑戰。
江孜有一種地毯長2米寬1米,被稱為「卡墊」。因為江孜卡墊素以色澤鮮艷、毯面柔軟和風格濃烈著稱,江孜鎮也以「家家有織機,處處聞織聲」而聞名,所以這里自古也被人們稱為「卡墊之鄉」。
(3)江孜宗山遺址擴展閱讀:
江孜地處西藏中南部,地處西藏去往印度、不丹的必經之地,往南即是邊境小城亞東,自古以來為西藏第一重鎮。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在這里,最為著名的三個歷史文化遺跡分別是宗山古堡,白居寺與帕拉庄園。
江孜古堡也叫江孜宗山古堡、江孜宗山、宗山古堡、江孜宗山抗英遺址、宗山抗英遺址等,位於西藏日喀則江孜縣城宗山頂上,海拔4022米~4140米,距離江孜白居寺不遠。
現今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宗山腳下就是江孜城中心的抗英紀念廣場,每年的旅遊旺季,所有的路人都在此處拍照留念之後往西去往日喀則。
④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的歷史故事
因為電影《紅河谷》,知道宗山城堡的人很多,但詳細了解這段歷史的就少了。根據資料,宗山抗英發生在光緒30年(1904年)。光緒29年(1903),由榮赫鵬率領的英國近萬人的武裝使團從印度、經錫金由亞東進入西藏,一路進攻,在1904年4月11日到達江孜。他們憑著先進的武器,強行推進,濫殺無辜。達賴13世下令西藏軍民抵抗,江孜境內16歲至60歲的男丁被緊急徵召抗英。西藏軍民在宗山上用土製槍炮頑強抵抗兩個多月,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武器落後及火葯庫意外爆炸,彈盡糧絕,全部壯烈殉國。英軍的目的是攻佔拉薩,簽訂不平等條約,所以江孜是必經之路,宗山就成為必爭之地。藏軍以劣勢武器在宗山城堡與圍攻的英軍激戰,損失慘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衛宗山城堡的最後的藏軍不願被俘,全部跳崖。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外國侵略勢力從此蜂擁而入,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久已垂涎中國西藏的英國侵略者加緊入侵 西藏,西藏人民也由此展開了一場長期而復雜的反侵略斗爭。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反抗侵略,保衛家園的頌歌。公元 1600年,英國在印度成立其侵略東方的大本營-東印度公司並逐漸把魔掌伸向西藏。十八世紀後期,他們開始以「傳教」、「游歷」、「探險」和「通商」等方式進行陰謀活動,但均遭到了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而未奏效。於是,英帝國主義便露出猙獰面目和侵略本質,開始了對中國西藏地區赤裸裸的武裝侵略。
1888年,英帝國主義第一次發動了在中國西藏地區的侵華戰爭,即隆吐山戰役。隆吐山失守,英軍佔領了隆吐山、納湯等地區。
1903年7月,英帝國主義派榮赫鵬率領一支萬人大軍,由麥克唐納少將指揮,開始了對中國西藏地區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侵略。12月12 日,英國偷越了則利拉山口,13日進駐仁進崗,21日佔領帕里。1904年1月,英國又相繼佔領了堆拉、戈吾等地。矛頭直指江孜。從此開始了以江孜人民為 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戰爭。
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和白居寺僧侶的拚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台,用土炮、土槍「烏躲」、刀劍,梭標和弓箭與入侵者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斗持續了8個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偷襲英軍兵營,幾乎把以榮赫鵬為首的竊據江孜的英軍全部消滅。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猛轟宗山炮台,不幸堡壘中的火葯庫為英軍炮火擊中而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居高臨下,拚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最後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篇章。
⑤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的介紹
宗山抗英遺址位於江孜縣城側山頂上,海拔4022米-4140米。遺址東西長360米,南北寬約80米。吐蕃王朝末代贊普達摩(朗達瑪)之孫貝考贊曾在江孜喀山頂修建宮殿,後江孜法王帕巴貢桑布在其宮殿舊址上修建「江喀孜」城堡(「江喀孜」後簡稱「江孜」),並為後來的江孜宗政府所用,遂稱「宗山」。宗政府周圍建有土、石夯築的圍牆,牆體高4米,厚約1米,牆內現存建築有孜結拉康殿、哲拉康大殿、生寧宗、哲布崗會議廳、宗本官邸、宗府宿舍、倉庫、馬房等,現共有大小房屋193間,總建築面積為7064平方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英軍入侵西藏時,曾在此發生著名的江孜保衛戰,從此人們稱江孜為「英雄城」。1961年,宗山抗英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定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被評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⑥ 江孜歷史文化陳列館怎麼樣
位於宗山抗英遺址山腳下。二層樓的展館。一樓只有一間為抗英紀念館,文物不是回太多:一枚英軍炮彈答,幾只英軍來福士步槍,臧軍簡陋的武器,如大刀,弓箭,點火槍,子彈等。有圖片介紹宗山保衛戰及一些油畫和一組雕塑。樓上為西藏服飾、節慶、手工藝品展廳等,但布展方式簡單,展品較少,大多照片。
⑦ 宗山的抗英遺址
在江孜縣中心的山頂上,屹立著一座城堡,這便是聞名中外的宗山抗英遺址「宗山回堡」。它有一個響亮的別答名,叫「英雄城」。此處至今仍保留著1904年江孜軍民保衛祖國領土的抗英炮台。近一個世紀以前,江孜軍民在這里譜寫了反抗外國侵略,保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英雄篇章。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緒二十九年(1903)英軍由亞東入侵西藏,沿途遭西藏人民的抵抗。1904年,英軍推進到江孜,向宗山猛烈進攻,中國守山軍民堅守陣地達3月之久,打退了英軍多次進攻,終因彈盡援絕,寡不敵眾,宗山失守。
今天,在宗山前面的廣場上,矗立起了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以緬懷一個世紀前的抗英英雄們。
⑧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的地理位置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位於西藏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北岸的江孜縣自居寺背山頂回上,距拉薩市307公里,地答處去亞東、日喀則的交通要沖,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藏愛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軍遺址。宗山地勢高峻,為抵抗英軍,在半山前崖曾構築炮台和其他防禦設施,以石塊築成高5-8米、寬4米的圍牆。英軍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進攻,西藏軍民誓死抵抗,重創侵略者,後彈盡糧絕失去後援,英軍攻上宗山,愛國軍民與侵略軍進行肉搏戰,最後跳崖壯烈犧牲。現存炮台和遺址。
⑨ 江孜古堡的歷史
江孜位於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版」。權宗山古堡遺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整個古堡群錯落有致的雄踞山頂,海拔為4020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顯得非常雄偉峻峭。讓江孜最享盛名的是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歷史。1903年冬天,英
國侵略軍從亞東進犯江孜,遭到西藏軍民的頑強抵抗。英軍死傷慘重,被迫逃跑。1904年4月,英軍再次攻打江孜,他們憑著先進的武器,濫殺無辜,西藏軍民在宗山上用土製槍炮頑強抵抗兩個多月,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武器落後及火葯庫意外爆炸,彈盡糧絕,抗英勇士全部壯烈犧牲。電影《紅河谷》真實的再現了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