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梅游記
① 游記的標題該怎麼寫呢
游記的標題,必須有兩個部分組成:1、游和記的行為(攬勝、獵奇、觀、賞、探、尋);2、所游、所記的地方。其中,地方可以是整個游覽的目的地,也可以是目的地中的一兩個小景點。
如:
黃山游記、桂林小記、張家界攬勝、天柱峰獵奇、夜遊外灘、記金華兩個岩洞、玉佛寺賞梅、光明頂看日出、水簾洞初探、大峽谷尋幽,等等。
② 優美的經典散文片段
朱自清 《荷塘月色》片段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 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2.朱自清 《背影》片段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腳夫11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12,深青布棉袍,蹣跚13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拓展資料: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知名的散文家有於超、賈誼、冰心、徐志摩、張愛玲、郁達夫、黃永武、孫犁、勞倫斯、博爾赫斯、鞏鞏幻想者、茅盾、宗璞、王鼎鈞、卞毓方、沈從文、錢鍾書、張曉風、劉心武、劉湛秋、陳染、韓春旭、汪建中、楊海英、沙葦霖、高佔全、楊朔、秦牧、陳運和、柯岩、朱自清、徐青勇、郁達夫 、阿城、賈平凹、毛竹、葛水平、堯山壁、梅潔、靈遁者,余秋雨,北島等。
參考資料:中國散文網網頁鏈接
③ 《西湖游記二》賞析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宏道與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稱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今屬湖北)人。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
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官場昏庸,他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岩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原文
西湖一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註: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⑾設色:用顏色描繪 ⑿夕舂:夕陽 ⒀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 ⒁受用:享受.
譯文
西湖一: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劃小船進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像綾羅般細軟平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農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濛的早晨和山光籠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紅桃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聲奏樂聲像陣陣清風到處傳揚,少女們混合著脂粉的汗水像道道細雨,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比堤邊的草還多,美麗妖艷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湖,只是在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成綠色、山氣用顏色描畫的非常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陽出來才出來,夕陽還沒有落下,才顯得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調,山水的容顏和意境,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遊客享受,怎麼能夠對那些忙於功名利祿的人述說呢?
寫作背景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文章層次
《西湖一》
第一層(第1句)寫作者出杭州武林門西行游覽西湖。
第二層(2—4句)寫游西湖所見及內心感受。
第三層(第5句)補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覽時間。
《西湖二》
第一段:寫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內最盛美的則是晨霧,是晚嵐。
第二段:寫西湖蘇堤上綠柳紅花,遊人如織的繁盛華艷的景象。
第三段:暗諷杭州人不會欣賞西湖美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庸人的嘲謔。
寫作特點
1.運用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寓情於景、寓思想於景物描寫之中。
2.多用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等修辭,使文章語句艷麗多姿。
3.運用典故,豐富了文章內容。
重點詞語理解:
突兀:高聳的樣子。棹zhào:劃船。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頰jiá:面頰。這是說桃花艷麗如少女的顏面。
止:通「只」
西湖一
①中哪句話寫出了作者急欲見西湖的渴望心情?為什麼?
答:「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因為作者初至杭州,最為心往神馳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這種感情蓄積已久,其發必速,故游記開篇不容許多筆墨交待,一落筆就直抒性靈:保叔塔為西湖北側門戶,塔身挺秀,卓立山巔,未近西湖而先人眼簾,本也是一處勝景,但作者僅以「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一筆帶過,是因為他心不在焉,「已心飛湖上也」。整個杭州山水風物此時惟「湖上」才是作者鍾情之所在。「心飛」的誇飾把他急欲見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無遺。
②為何插入一閑筆「午刻人昭慶」?
答:這是欲揚先抑,造成頓挫之致,然後才續「心飛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畢,即棹小舟太湖」中哪個字寫出作者此時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現。
④當作者終於親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時,運用了什麼修辭寫出了它的嫵媚與迷人?
答:作者連用了四個比喻、一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遠處孤山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統一樣起伏。
⑤以上描寫西湖風景是實寫還是虛寫?
答:僅四句話,但由於選取了西湖典型風物,足以見西湖秀媚的風姿。此為實寫。
⑥作者見到此景後,內心感受如何?是實寫還是虛寫?起到怎樣的作用?
答:「才一舉手,已不覺目酣神醉」,這是虛寫西湖,藉以反襯西湖之美。
⑦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態?
作者雖雲「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實際上他卻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退洛神時也。」這種感覺與聯想雖然模糊,但境界空靈,意蘊豐富,頗堪品味。它既啟發人聯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的痴情醉態。作者的感情由此進入極高的審美境界。由此可見,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靈的,是極其嫵媚迷人的。這樣比擬就顯示出山水風物的精神、情趣,亦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愛戀之情,與「吏情物態,日巧一日;文網機阱,日深一日」(《與何湘潭》)的官場相比,就更覺自然界的清純可愛。作者對其初游西遊之日,如同與心愛的女人第一次約會一樣珍視,因此鄭重其事地記下具體日期:「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記中則不再註明日期。
⑧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答:西湖在作者筆下重在寫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風情,一種引人酣醉的整體魅力,以及作者的內心體驗,而不精雕細刻其山水面目細節。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西湖二
①作者認為西湖最盛是什麼季節與時辰?
答:西湖是人間仙境,春夏秋冬、陰晴朝夕皆各有其美,但作者卻別具慧眼,情有獨鍾。所以開篇便說:「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②為何西湖之春月為最盛,朝煙、夕嵐為一日之盛呢?
答:因為西湖之春的盛景,一是盛在花,二是盛在人。作者先寫梅花因春寒雪盛,如同被勒住而遲開,花期雖推遲,但得以與杏花、桃花斗妍爭奇,使西湖更增添了流光溢彩、奼紫嫣紅的春色,卻是罕見的「奇觀」。如此與否桃相次開放的「香雪梅」豈能不觀賞?更何況友人陶石簣又數言這里的「傅金吾園中梅」,乃宋朝古梅,高雅非凡,更應該趕快去大飽眼福。這里寫西湖梅花之美及虛寫,是作為一種鋪墊,旨在襯托西湖桃花更令人嘆為觀止。——因為作者「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梅花為「歲寒三友」之一,被視為高潔的象徵,桃花則曾被貶為「輕薄」之物。作者會梅取桃,乃至為桃花所「戀」,可見其通異於世俗的獨特的審美趣味。而春日西湖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的桃花亦確實蔚為奇觀:「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僅此兩句,採取遠望的角度,就寫出西湖二十餘里挑花夾雜著綠柳的總體意境。「綠」指柳條,「紅」指桃花,「煙」「霧」彌漫,則渲染出「花態柳情」呈現繁花照眼,生機勃勃的色彩美,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丹青。春花盛開乃是「西湖最盛」「為春」的主要表現。其次還表現為遊人羅紈之盛:「歌吹為風,……艷冶極矣。」在桃花盛開的白堤、蘇堤上,紅男綠女,比肩接踵,甚至比堤邊的春草還多;歌樂似春風迴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好不熱鬧;色彩艷麗之極,風姿放盪之極,著「艷冶」二字,可謂摹寫、概括盡致。作者之筆墨亦極盡濃艷之能事,蓋非如此不能描繪出西湖春天「艷冶」之盛景。
③西湖之月為最盛表現在哪裡?
答:寫「為月」是淡雅之筆,一濃一談,相輔相成。此處「尤不可言」的月景,也只有以淡雅的筆才能寫出其神韻。作者此刻惜墨如金,並未大肆渲染,僅用「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有一種趣味」十四個字而已。月色中的花柳、山水該是一種什麼樣特殊的情趣與意味呢?作者留給讀者去看去想像。而「月景」確實妙不可言,寫得太具體難免要損害其美,束縛讀者的神思,而這樣略加點染反而勾勒出幽深的境界,具有無窮的趣味。夜景雖最美,但並非人人能享受。作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頗以能探幽尋勝,受用此樂而得意,對「俗士」既紅男綠女的「杭人」則含有諷消之意,故雲「安可為俗土道哉!」
④按邏輯,本文應該在描寫「西湖最盛」「為春」之後,應接著描寫「西湖最盛」「為月」,但作者卻先寫了什麼?為什麼朝煙、夕嵐為一日之盛?
答:作者好像捨不得讓主角「月」出場,意欲以之唱大軸戲,所以先讓配角如煙、夕嵐登台鋪墊。此外,以「然杭人游湖,……」承上段羅紈之盛,在結構上亦是順理成章。紅男綠女的杭人只知在午、未、申三時游湖,在作者眼中是一種「俗」的表現,其「不識廬山真面目」乃在於缺乏超俗的審美的趣味。作為外來遊客的作者則以其慧眼發現:「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末下,始極其濃媚。」這是對西湖「一日之盛,為如煙,為夕嵐」的具體描寫。「湖水染翠,山嵐設色」,這一「染」一「設」,皆賦予大自然以靈性,將大自然比擬成丹青妙手,而大自然的畫筆,只有在「朝日始出」與「夕春末下」這兩個美妙時刻才為湖光、山嵐添彩增色,從而達到達「濃眉」即一種極其嫵媚動人的審美境界。這與午、未、申三時西湖之「艷冶」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媚」比「冶」要高出一籌。但是西湖春天最高的審美境界卻不是朝夕之景,而是作者開頭所說的「為月」。對西湖之盛何以「為月」,作者有意放在最後來寫,旨在造成一種懸念,增添讀者的趣味。
⑤本文有什麼寫作特色?
答:袁宏道的美學思想核心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敘小修詩》)。這篇游記即體現了這一思想。從文章內容來看,作者獨賞西湖之春的「月景」與「朝煙」、「夕嵐」,這和「午、未、申三時」游春的「俗士」迥異其趣;作者又寧願舍棄賞梅機會,而「為桃花所戀」,與傳統上大夫的審美情趣相悖,這都是他「獨抒性靈」之處,顯示出獨特的個性和審美觀。文章筆法也是任隨自然,意到筆到。「無定格式,只要發人所不能發」(《答李元善》)。如文中西湖春月之景分明是主角,但卻用寥寥數語,點到為止,不加細描,而對西湖的桃花與「羅紈之盛」卻頗費筆墨,堪稱「不拘格套」。其實,這是因為越是最高層次的審美境界愈難以用文字描繪,不如以虛代實,以簡代繁,僅可以收到「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李東陽《柯敬仲墨竹二絕》)的藝術效果。這是作者的聰明之處,他還是頗懂得藝術辯證法的。
⑥杭州西湖遊人多在何時?(原文)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④ 晚游六橋待月記閱讀題答案 友人邀作者去賞梅,作者為什麼沒去 西湖最嫵媚動人的景色是在什麼時刻
因為西湖的景色更美。是在春天,在月夜。
⑤ 寫一篇游記,介紹家鄉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
我愛我的家鄉——風景名勝 武漢小學四(4)班劉依雯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舉世聞名的風景名勝,有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有歷史悠久的紅樓和歸元寺,還有美麗的江灘……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東湖了。 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這是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有許許多多的遊客來遊玩,遊客們都說:「武漢美,武漢的東湖真美!」我也為家鄉美麗的東湖感到驕傲。東湖還素有「春蘭、夏荷、秋桂、冬梅」之美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美麗景色和風光吧! 東湖的蘭花是非常高潔、賢德的。蘭花的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留下高潔、清雅而優美的形象,被稱為「花中君子」。孔子詠蘭:「芝蘭生於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這君子一般的蘭花,是美麗的東湖上一道清雅的風景線。 荷花飄香的夏日,坐在荷塘邊的長椅上,吹著帶著荷葉清香的輕風,真舒心。盛開時的荷花猶如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地站在那裡;含苞待放的荷花又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女孩,躲在荷葉間,不想讓人看見。一片片碧綠的荷葉映襯白里透粉的荷花,這一副精妙的荷塘圖,給夏日的東湖又添了一些情趣。 漫步在磨山的林蔭小道上,桂花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濃香四溢,讓遊人們都陶醉其中。那玉米大小的桂花能散發出如此濃郁的香氣,真是令人贊嘆。那金玉米一般的小花朵讓我們感受到:它雖小,卻能給人帶來芳香。 在大雪紛飛的冬天,推開梅園那朱紅色的大門,便可以在雪中賞梅了。那一片片帶著一點微微的暗黃色的梅花瓣和那漫天的飛雪一起舞蹈著、跳躍著、飛翔著。它們邁著輕盈的舞步與雪花舞伴們跳著歡快的舞蹈。跳累了的,它們有的趴在樹梢上看自己的夥伴跳舞,有的趴在雪地上睡大覺。我不想驚動這群小精靈,於是在門邊上靜靜地看著,心裡洋溢著歡快與喜悅。我深吸了一口氣,忽然發現梅花的香味雖沒有桂花那麼濃郁,聞起來卻讓人感覺十分舒服。「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這些詩句便像潮水一般湧入我的腦海里……這凌霜傲雪的梅花使冬天裡的東湖更加美麗、更加絢麗! 我愛我家鄉的東湖,但我更愛我的家鄉!
⑥ 《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的翻譯及賞析
翻譯: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後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這還是難得一見的奇觀。我的朋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舊物,應該要馬上去欣賞啊!"我當時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捨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紅花似霧,綿延著有二十多里呢!美妙的音樂隨風飄揚,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羅衫、著紈褲,遊客之多,多過堤畔上的柳枝。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神秘,山中霧氣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 有月的夜景之美更是難以用語言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情調,山的容顏、水的意境,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遊客享用,怎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賞析:作者撇開一般所共賞的湖光山色,著重描寫西湖六橋(蘇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帶的春月景色,從初春的梅桃杏爭妍到一天的朝煙、夕嵐、月下的獨特美景,用簡潔輕快的筆墨加以描寫,寫出西湖"別是一種趣味"的風致。
⑦ 《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譯文!
釋義:
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後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這還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我的朋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舊物,應該要馬上去欣賞啊!」我當時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捨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紅花似霧,綿延著有二十多里呢!
美妙的音樂隨風飄揚,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羅衫、著紈褲,遊客之多,多過堤畔上的柳枝。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神秘,山中霧氣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
有月的夜景之美更是難以用語言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情調,山的容顏、水的意境,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遊客享用,怎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原文: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明代: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簡介:
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79),作者辭去知縣,首次漫遊西湖,並寫下了系列游記,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7)賞梅游記擴展閱讀: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作者始先詳寫春日之景,並沒有著力去刻畫、描繪那種盛景,而只是用一個詞語「竟不忍去」,由此就足見那種景色的迷人。
湖水便拍岸作響,湖波灰白色,捲起層層細浪,湖上是無邊無際的雨絲,湖中卻一架船兒也沒有,開曠空闊。這並不是「畫船盡入西拎,閑卻半湖春色」(宋人詞句),而是畫船盡系岸柳,避讓滿湖春雨也。
舉頭展望,只見湖水東南北三面,群山隱隱,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濛蒙的。「山耶雲耶遠不知」,但是又深深淺淺,富於層次。
最深的近於墨色,最淺的類如銀粉。天水沾連,山雲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滌中的碩大無比的大理石屏風從幾方面圍繞著。啊!原來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現在我們眼前!
最後作者提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即認為西湖的美景最適宜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時欣賞,這與一般人游湖選擇在「午、未、申」三時不一樣,表現作者與一般俗士迥異其趣,流露出作者寄情於山水的愉悅心境。
⑧ 陸游《卜運算元 詠梅》中獨標梅花的高潔、堅貞,把詞義推向高峰的句子是什麼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
⑨ <<朴運算元 詠梅>>的原文與譯文
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意思: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刮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鑒賞: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精神。比王安石詠杏:「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陸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為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龍大淵、曾覿一群小人所排擠;在四川王炎幕府時要經略中原,又見扼於統治集團,不得遂其志;晚年贊成韓侂胄北伐,韓侂胄失敗後被誣陷。我們讀他這首詞,聯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與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寫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隱士的情懷;雖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說:「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南宋肅泰來《霜天曉角·詠梅》)這只是陸游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寫出他自己對政治有先見,不怕打擊,堅持正義的精神,是陳亮自己整個人格的體現。陸游這首詞則是寫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認為在宋代,這是寫梅花詩詞中最突出的兩首好作品。
賞析:
陸 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卜運算元》,作者自注「詠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陸游曾經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呵。「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凄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颳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盡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面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沖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托梅寄志。
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只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拚命、盡力也。從側面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里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游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傑作。
作者介紹:
人物評傳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葯,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迫的時代,他懷著「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在政治斗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說:「楊用修(慎)雲:『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游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
陸游是愛國主義詩派的一個光輝代表。他的作品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了重要地位。他繼承並發摺了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在當時和後代的文壇上產生了深刻影響。
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傳世。本文選其詩十一首:《游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病起書懷》、《關山月》、《夜泊水村》、《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沈園二首》、《示兒》;其詞五首:《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鵲橋仙》(茅檐人靜)、《釵頭鳳》(紅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記》。
評論:
陶淵明愛菊,為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周敦頤喜蓮,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而陸游重梅,則為的是「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的堅貞。這可以從他的《卜運算元·詠梅》中得到印證。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讀罷此詩,我們也不禁會生出「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的感慨來。作為一代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很早就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君書」的愛國之志,二十九歲時,他以狀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對的不僅僅是一部分賣國求榮的投降派,更面對著敬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對積貧積弱的現實,詩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南宋走「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排擠、貶謫,使詩人不得不發出「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浩然長嘆了。盡管如此,但是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不從俗媚的節操沒有絲毫的改變。即便到了「食且不繼」,因為沒錢,葯也停了吃;因為省燈油,書也沒的讀,甚至不得不連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賣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跡不踏權門,他依舊胸懷杜稷,心繫百姓。我們從中彷彿聽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與堅定,我們彷彿看到了杜甫那「窮年憂黎園,嘆息腸內熱」的抑鬱與沉重。真可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進亦憂,退亦憂」也正是有這樣的社會背景,有這樣的思想根基,使我們在品讀《詠梅》時,更能清楚地看到詩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詞的開篇,便推出了一組凄清的鏡頭,冷清的驛站旁,自開自落……一「外」字,一「邊」字,讓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縱有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的落寞。接下來,鏡頭更近,蒼茫的黃昏籠著濃濃的愁緒,凄風苦雨交相侵襲。大有不推殘至死絕不罷手之勢。一「更」字,不僅寫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視之深。同時也反襯了詩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貞。這樣詩人通過描寫梅花的困難處境,揭示了「木秀於林,風必吹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的黑暗現實。從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強大壓力和沉重打擊。詞的下片,進一步詠物明志。「無意」「苦爭」不正是詩人「位卑未敢記憂國」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這不也正象這梅花雖先百花而放,卻不為爭早斗寵嗎?「一任」寫出了梅的孤傲拔俗,堅貞自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是說即使凋堆成為泥土。碾碎化作塵埃,心中的那縷馨香不改變。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強烈地表達了詩人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雖九死猶未悔」的自尊,自愛與自律。
縱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象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
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相關連接: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簡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鑒賞】
這首詠梅詞,作者詠物寓志,表達了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
上闋狀物寫景,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 梅花長在偏僻的「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種的,它寂寞地開放著。「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在這樣的暮色黃昏中,獨自挺立開放的梅花難免會有著孤苦無依的愁苦,更何況環境如此惡劣,風雨交加,倍受摧殘。這實在令人深深嘆息。
下闋抒情, 主要抒寫梅花的兩種美 德。「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實無華,不慕虛榮,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它的與世無爭使它胸懷坦盪,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節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淪落到化泥作塵的地步,還香氣依舊。這幾句詞意味深長。作者作此詞時,正因力主對金用兵而受貶,因此他以「群花」喻當時官場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達了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操的決心。
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卜運算元【詠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澤東
〖原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寫這首詞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國共產黨人的決心,在險惡的環境下決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戰,直到取得最後勝利。雖然「已是懸崖百丈冰」,但「猶有花枝俏」--中國共產黨就是傲霜鬥雪的梅花。
宋代林和靖《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梅花是清麗淡雅的,寄託了他「妻梅子鶴」的隱逸情趣。清代宋匡業《梅花》:「獨立風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歸真。」這梅花是超凡脫俗的,表明他與世無爭、超然塵世之情思。宋代陳亮《梅花》詩:「一朵忽先變,百花皆落後。」這昭示著梅花獨領風騷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詩:「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贊頌了梅的清雅高潔的內在美。
比較閱讀相同點(1)都寫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2)都表現梅花不與群芳爭春的特點。(3)都贊頌了梅花的高潔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點(1)梅花的形象不同陸 游:寂寞凄涼、飽受摧殘, 象徵 屢受排擠的主戰派。毛澤東:傲寒俊俏、積極樂觀。 象徵革命者的堅貞不屈 斗爭的精神。(2)感情基調不同陸 游:低沉孤高。毛澤東:積極樂觀,充滿信心比較
回答者:雪靈★若雪 - 助理 二級 3-18 12:58
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回答者:daisysky092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18 13:00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回答者:小妖愛美麗 - 魔法學徒 一級 3-18 13:20
《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意思: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刮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鑒賞: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精神。比王安石詠杏:「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陸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為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龍大淵、曾覿一群小人所排擠;在四川王炎幕府時要經略中原,又見扼於統治集團,不得遂其志;晚年贊成韓侂胄北伐,韓侂胄失敗後被誣陷。我們讀他這首詞,聯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與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寫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隱士的情懷;雖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說:「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南宋肅泰來《霜天曉角·詠梅》)這只是陸游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