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窯溝遺址
❶ 張志忠的「邢窯研究恢復第一人」——張志忠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陶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邢窯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邢窯白瓷的製作工藝,經專家研究試驗已摸索探究出來,並在其主要產地臨城縣被仿製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邢窯·網路》
邢窯遺址發現的親歷者
邢窯是我國古代燒制瓷器的著名窯廠,是唐代燒制白瓷的中心。唐代以南方燒制青瓷的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制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陸羽《茶經》這樣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從唐代這些文獻記載可知,唐代邢窯生產的白瓷,其質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范如月,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同時,也因其數量增多,又因其物美價廉,除為宮廷使用外,還暢銷各地為天下通用。
星移斗轉,物是人非。到了元代以後,邢窯卻神秘地消失了。唐代邢窯遺址在哪裡?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學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謎。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幾代工作者便為解開邢窯之謎做著不懈的努力。陶瓷考古界的權威陳萬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喆民曾幾次到內丘實地考察,未能發現邢窯,史學界專家楊文山等人50至70年代屢次到內丘、沙河、邢台等地考察,同樣失望而歸。
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成立了「邢瓷恢復研製小組」,張志忠所在的陶瓷廠也參與其中。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小組在臨城境內共查出包括祁村、崗頭、西雙井等在內的邢瓷窯址18處。1981年春天,張志忠首次與專家一起參加臨城縣祁村唐代邢窯遺址的挖掘。扒開1.5米厚的黃土,發現了60公分厚的瓷片堆積層。深埋在地下一千年前的一件件器物標本漸漸浮出,那「釉色潔白如雪」的細白瓷殘件、那保存較完整的「瓣口瓣腹瓣足盞」、「平沿弧腹圓足托」、「短頸短流鼓腹執壺」、「提梁刻花馬蹬壺」、「唇沿淺腹玉壁底碗」,讓他驚嘆,從此張志忠與邢窯結下不解之緣。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區科委、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臨城縣召開了由中央、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和新聞部門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與會專家首先考察了瓷窯遺址,對出土器物進行了鑒定。大家一致認為,臨城發現的瓷窯遺址,應是「唐代邢窯」或者說是「邢窯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窯的正統或親支近派」。5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向海內外播發了《臨城探尋到新的唐代瓷器窯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窯之謎」的解開》等報道,將我國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公布於世。
1984年夏至1985年夏,內丘縣先後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開始進入內丘、臨城工作,對所有已發現的窯址進行逐一調查核實,確定邢窯窯址21處。到2011年,確認邢窯遺址26處。
邢窯研究的三十年,是張志忠人生經歷中最為重要的三十年,張志忠以親歷者的身份見證並記述了邢窯研究的幾次成果:
1988年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發掘了內丘縣城區及臨城縣祁村、山下3處窯址,為邢窯的粗略分期斷代以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跡遺物的認識提供了依據。內丘縣西關窯址出土了隋代薄胎透影細白瓷,這一發現將我國薄胎細白瓷的創燒時間提前了近千年,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
1997年9月,邢台市文物管理處對邢台市順德北路施工工地發現的隋代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首次明確了邢台市城區內也存在著豐富的邢窯遺址,出土的黑瓷筒瓦、板瓦、尖頂桃形器等建築構件,是已知我國最早的建築瓷器。對研究建築瓷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物證。
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對內丘縣步行街(禮堂)建設施工工地所涉及的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一些唐代的細白瓷碗、盒、罐類的器物底部或蓋子上,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為各地遺址和墓葬出土的相應款識的白瓷找到了窯口。特別是出土的十餘件「官」字款器物,改變了古陶瓷學界一直以來認為是定窯特有款識的觀點,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2011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臨城縣文管所對西瓷窯溝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不僅發現了金元時期的窯爐和作坊,而且還出土了大量的白底黑花與刻印花瓷器標本,特別是白底黑花瓷器標本,不但為邢台一帶出土的相應瓷器解決了窯口歸屬問題,還反映了邢窯與磁州窯之間的交流與影響。
邢窯研究的佼佼者
1987年以來。張志忠相繼發表了20餘論文,出版了6部專著,從邢窯瓷器的工藝技術、裝燒方法、裝飾風格、化學組成等諸多方面,對邢窯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確定了邢窯燒造的地址及年代,解決了邢窯遺址之爭。確立了邢窯隋代透影細白瓷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的歷史地位,提出了「邢窯白瓷是對越窯青瓷的超越和發展」的觀點,批駁了「邢不如越」的舊論,從而奠定了他在邢窯研究領域的權威地位。
關於邢窯燒造的地址及年代,張志忠認為:邢窯的燒造歷史從北齊、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明,源遠流長。包括內丘、臨城、邢台的窯址,均為邢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集中在高邑縣北焦村以南(2011年3月,在此地發現初唐時邢窯窯址,當時高邑和臨城為一縣管轄,名曰房子縣),邢台縣西堅固村以北約七、八十公里,寬約三十公里的地帶。解決了邢窯遺址「內丘」、「臨城」之爭。
邢窯白瓷在隋、唐時期最為鼎盛。在隋代,邢窯窯工不僅發明了白瓷,而且成功創燒了薄胎透影白瓷。這種透影白瓷薄處不足1毫米,瓷化程度很高。有的肉眼已分不出胎釉,達到了半脫胎的程度。而江西景德鎮窯直到明朝成化年間,才燒制出同類瓷器。
為了弄清邢窯隋代透影白瓷的內在結構,張志忠請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透影白瓷殘片進行化學分析,發現透影白瓷粘土原料中氧化鉀含量很高,胎釉中引入一定量的鉀長石,瓷坯中長石的配比量高達40%以上。這種採用石英—長石—粘土三元系統原料配製而成的古代陶瓷產品,胎釉硬度較高,與傳統一元配方的瓷器相比,其質量有顯著提高。我國北方地區富產高嶺土,而且還有豐富的石英、長石等制瓷原料,加上邢窯高超的工藝,使得透影白瓷脫穎而出,光艷照人。張志忠認為,邢窯透影白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中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
關於邢窯白瓷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的歷史地位,張志忠認為:細白瓷的發明是邢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貢獻。邢瓷窯場自北朝末期開始,到金、元之際,燒造的時間長達八百餘年之久。它的主要技術成就就是創燒成功精細白瓷,結束了自商周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在中國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爭奇斗艷的兩大體系,標志著我國古代陶瓷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邢窯不但燒制出於青瓷完全不同的新品種——「白瓷」,而且不斷改進配方,由一開始的粗白瓷向不用化妝土的細白瓷轉變,質量迅速提高。到隋代中晚期,就已經能夠燒制出符合現代細白瓷標準的產品。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2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邢窯從產品的種類上說已多於越窯,質量也有過人之處,因此,說「邢不如越」,今天看來是無法成立的。
讓千年邢瓷重放異彩
2012年8月3日,張志忠帶我們走進臨城縣普利街邢州窯陶瓷藝術有限公司。和公司一牆之隔就是臨城縣著名景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普利寺塔。
院內擺滿了一排排制好的坯,瓶、壺、罐、壇,雖然還沒上釉,卻已顯出它的古樸典雅之美。拉坯機旋轉著,張志忠現場為我們表演拉坯,只見一團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一會兒功夫便變出圓圓的瓶身,細細的瓶頸,圓潤的瓶嘴,一個梅瓶便成型了。
張志忠深有感觸地說:「別看拉坯才十分鍾,我可是練了三十年的功!」
張志忠出生於臨城縣西鎮村,1979年他高中畢業後,父親問他想幹啥工作,那時,農村做木匠活很吃香,他想到縣木器廠學木匠,結果父親把他安排在離家20多里的縣陶瓷廠工作。沒想到,這一安排卻「歪打正著」,使張志忠與邢瓷結下一世情緣。
當年縣陶瓷廠主要生產面盆和大缸等產品。因他長得瘦小,領導擔心他沒力氣,搬不動大缸,便把他安排在廠美術組,負責設計、繪圖和一些技術性問題。
當時,張志忠只知道瓷器是百姓和面、裝米、吃飯等生活的日用品。只是因為廠里搞邢窯恢復研究工作,在祁村找到了唐朝細白瓷窯址,才使他真正愛上了白瓷。
邢窯遺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具有圓唇、短頸、豐肩和鼓腹的特點,狀如花瓣,形如玉壁,色如霜雪。形體線條有直有弧,有行有止,有抑有揚。或一氣呵成如飛瀑直瀉,或輕攏慢捻若小橋流水。線條飽滿酣暢,製作規整精細,釉色銀白恬靜。唐代邢窯工匠將玉石雕刻、金銀器的造型藝術應用於陶瓷製造上,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莊重大方,雍容華貴,美不勝收。
邢窯白瓷,如大海一樣浩瀚無邊,如高山一樣聳入雲端,張志忠潛心鑽研,倍感它的珍貴。他決心要傳承白瓷的燒制技術,讓千年白瓷重放異彩。
1981年4月,在臨城召開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上,一位北京的陶瓷專家說:「不解決拉坯技術,恢復邢瓷只是一句空話。」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張志忠。
北方拉坯工藝幾近失傳,於是張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鎮,他花2角錢買了一張參觀古窯瓷廠的門票,在這里看到了拉坯的老師傅,可一打聽讓他傻了眼,這兒技術不外傳。
經了解得知,這個廠辦室主任是臨城東鎮人,他找這位老鄉幫忙,可好說歹說廠長仍然不同意。於是,他在附近找了一個簡陋旅店住下來,每天找廠長軟纏硬磨,29天後廠長被他的真情所動,破例讓他進廠學徒。他拜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歲的拉坯大師程光逵為師,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後的時間,用別人剩下的泥跟師傅學藝。師傅答應他每天跟著在自己家中學藝,又練了三個月,他初步掌握了拉小件坯的技術,便告別師傅,回到臨城。
張志忠在做大件拉坯時又遇到了難題,於是,他又向師傅請教。師傅不顧年老體邁,從景德鎮趕往臨城,手把手教他,使他逐步掌握了大件拉坯的技術。他斷斷續續跟師傅學習不到一年,使他受益終生。
1981年12月,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到臨城考察邢窯遺址,張志忠做了一隻花口深腹碗,送給路易·艾黎先生作禮物。
1983年,河北省輕工業廳成立了由臨城縣經委、唐山陶瓷研究所參加的河北省邢窯研究組,承擔「邢窯恢復研究」課題。1984年,該課題又被列入輕工業部課題。1985年,張志忠被破格調入縣文保所,之後,張志忠和有關專家在內丘、臨城進行了大量實地勘查,確定了邢窯的窯址范圍,並對實物和資料,從藝術造型、裝飾技法、以及工藝技術路線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張志忠經過上百次試驗,成功仿製出玉壁底碗、玉環底碗、平底碗、執壺、白瓷盒、白瓷瓶、白瓷壇等20多種產品。該課題於1987年1月15日順利通過省部級鑒定。專家鑒定委員會認為「用手工拉坯成型,按照唐代邢窯工藝程序和造型裝飾藝術做出的產品是成功的,達到了試制的目的,胎釉特點比較准確,基本接近唐代邢瓷的藝術水平。」
三十年卧薪嘗膽,三十年打磨錘煉,三十年跋山涉水,三十年青燈黃卷。張志忠潛心研究邢窯文化,傳承發展邢瓷精湛技藝,漸入佳境。終於在2010年登堂入室,蟾宮折桂。
張志忠的工作室,我們看到繪制在邢瓷上的瓷畫,眼前一亮:「龍騰盛世」,群蝦嬉遊;鷹擊長空,「大展宏圖」;牽牛花開,「蒸蒸日上」;構圖雅緻,筆觸清新,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細細端詳,落款為「李春造」。張志忠介紹說,李春造是河北巨鹿人士,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第三代嫡傳弟子,人稱當代「蝦王」。其精品佳構曾被故宮博物院、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收藏。這批瓷畫由李春造創作,張志忠親自燒制。為了把大師作品的意境完美地再現,張志忠在畫紙上配色,突出質感,然後配瓷、配釉,先燒盤,再製版,再燒盤,經過上百次試驗,用了上千個盤子,終於達到透明透亮的效果。蝦王瓷畫,邢州白瓷,珠聯璧合,美不勝收。
如果把邢瓷比作張志忠的戀人,那麼台灣地區著名詞曲作家梁弘志的《讀你》,便能恰如其分表達張志忠對邢瓷的深情:
……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句點。你的眉目之間,鎖著我的愛憐,你的唇齒之間,留著我的誓言。你的一切移動,左右我的視線,你是我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一部永遠讀不完、讀不懂的書,他用眼看,用心讀,一次比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日新,日新,日日新。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每當他迷茫、困惑、無所適從的時候,他總是從邢窯那裡,汲取營養、智慧和靈感。
在張志忠眼裡,邢窯是一位女神,她美若天仙,奪魂攝魄。在她面前,張志忠崇拜得五體投地。總是恭恭敬敬,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不恭。
「我這一生註定離不開邢瓷了。」張志忠說。
❷ 懸空寺具體在哪啊
懸空寺,位於山來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自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
(2)五窯溝遺址擴展閱讀:
建築特色
恆山懸空寺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
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中國傳統建築的格局。懸空寺內現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❸ 呼和浩特的進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
席力圖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烏素圖森林旅遊開發區
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北大青山前山中段,東起哈拉沁溝,西到東棚村,佔地6萬畝。
這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緊靠110國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鐵路,距離火車站5公里,距離飛機場10公里。
內蒙古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心。1957年建館,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的大樓,造型新穎別致,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
烏蘭恰特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2007年建成,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呼和浩特傳遞的起點。2007年,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贈送給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團結大鼎收藏於此,並收藏建館時內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館捐贈的藏品若干。
青城公園(原名人民公園)
青城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部,中山西路,體育場路西,佔地面積48公頃,園內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園內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包鋼開爐紀念鋼錠等,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市內主要游覽地之一。
據《歸綏縣志》記載,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建於1931年,佔地面積1.33公頃,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卧龍崗"。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漢墓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渾河北岸。漢墓是一座磚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繪滿了精心設計的壁畫,內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職、車馬出行、生產勞動、城垣府舍、歷史故事等,共約50多組,形象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極為罕見的漢墓壁畫。
清水河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老牛灣村,是黃河九曲十八灣中風景秀美的一灣。傳說太上老君當年令神牛耕田,行至此處,被前山明燈山上神燈驚擾,逐折回而形成此灣,凌空俯看,灣若卧牛狀。這里不僅自然景觀秀美,而且因有明代長城與黃河在此交匯,明長城遺址、敵樓、烽大台、古城堡等人文古跡又平添了這里濃郁的人文色彩。
❹ 神池怎麼樣,神池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神池是個散心的好地方,很適合周末遊玩,比如神池地窖院、轆轤窯溝懸空寺、前梨樹窪村遺址等等。地窨院也叫地窯院,是我國黃土高原古老而特有的居住方式。其建造方法是,在平地上挖一個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後在坑壁上掏成正窯和左右側窯,再在院角挖一條上下斜向的門洞,供人們出入使用。院中一般挖有滲井,用來收集雨水。部分人家還有專門養牲口用的家畜窯。現存的地窨院大部分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所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絕大多數人已搬出了地窨院,住上了磚瓦房,越來越多的地窨院坍塌破落,或者被填埋、復耕,這種別具風情的民居類型正在逐漸消失。還有轆轤窯溝懸空寺,位於烈堡鄉烈堡村西南5公里處的列石峰上,那裡山勢崔巍,聳立雲表,疊石崎嶇,人難踐履,岩懸一洞曰為轆轤窯。據碑文記載,懸空寺始建於明天順四年,當年寺院主持為道玄禪師,懸空寺懸崖與人工建築相結合,景色別致,六孔並列,小洞星羅棋布,大洞深遠莫測,洞壁上有人工修鑿痕跡,配合自然狀態宛若巧奪天工。另外,我推薦你去果老峰水上樂園,來這里遊玩,除了享受世界先進的水上體育娛樂服務,還可以領略龐泉溝秀麗的山水風光、多姿多彩的古鎮風情以及淳樸的風俗文化,可以領略水的柔情與激情,盡情享受美食、度假的樂趣。相信一定讓你忘掉煩惱,擁有一個輕松的周末。
❺ 六年級 遺跡調查報告
在我國境內,從東北邊遠地區到西北邊陲,從中原地帶到塞北草原,都保存著我國古代長城遺址和遺跡1。我國古代文獻中關於長城有著大量的記載,史學界有過專門著述2。解放以來,不少地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艱苦的實地考查,獲得了一批珍貴的文物考古資料3。
從1965年起,我們昭烏達盟的文物考古人員,配合各種基本建設,結合地區文物普查,沿著長城地帶,廣泛發動和走訪當地群眾,對保存在本地區的古長城遺址陸續進行了調查。1975年由昭烏達盟革命委員會公布長城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線加以保護。
在正式調查以前,我們選擇了25公里遺跡保存得比較清楚的地段作為調查的試點。從1965年7月到10月和1975年8月到9月,兩次調查所用時間大約半年,往返步行約1,000餘公里,基本上查清了我盟境內長城遺址的分布范圍、詳細走向及築造特點;記錄了長城沿線有關古代防禦設施及長城地帶有關遺址;拍攝了有關長城築造、地形、地貌照片;採集了必要的文物標本。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昭烏達盟長城遺址的分布范圍及詳細走向
昭烏達盟地處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以北有廣闊的草原,南部是多山的丘陵地帶,屬華北陸台內蒙地盾東延的一部分。這個地區歷來是中原通往我國東北邊遠地區的咽喉要道,地位十分重要;同時也是我國古代中原和東北各族文化頻繁交流和經常接觸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古跡。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昭盟境內有三道漢以前的長城遺址,它們都分布在我國北緯42度——43度之間。我們暫時分別稱這三段長城為赤北長城、赤南長城、老虎山長城。
(一)赤北長城
在今赤峰市北部,長城沿英金河北岸築造,方向大體為東西橫貫,自西而東詳細走向為:
木家營子公社:衣家營子(過陰河);
東方紅公社:上北道大隊,五里岔村北;
王家店公社:水泉村,公社所在地王家店大隊北山根,四家子大隊,孫家營子,楊家營子,夏家店村;
水地公社:八家老爺廟村後摩天嶺,北山坡,前窯生產隊,公社所在地北石佛山,山水坡大隊平頂山,山水坡。
水地公社往東在進入安慶溝公社以後,長城遺跡不清。
赤北長城現存遺跡,西起東方紅五里岔,東到山水坡一帶,比較明顯,斷續保存約30公里。1975年復查時,我們在敖漢旗小河沿公社白斯朗營子、烏蘭公社老牛槽溝大隊七道窩鋪、倒格郎豐收公社白塔大隊、敖吉公社「車羅城」、山灣水庫以及下窪公社豐水山大隊等地,發現了戰國——秦漢時期的城堡和村落遺址,保存都較完好。如果赤北長城年代與此相當,則赤北長城的延伸線應在這些遺址分布區的附近。
東延地段可能在今吉林省奈曼旗或庫倫旗南部一帶,那裡曾發現過戰國——秦漢時的城址及秦陶量4。
關於赤北長城,過去有過一些考古調查報告,並為一些史學論著和游記零星引用5。
(二)赤南長城
在赤峰市南美麗河公社,東西橫亘,與赤北長城大體成平行方向,兩道長城之間相距約50公里,分布在今昭盟喀喇沁旗、赤峰縣南境、建平縣北境、敖漢旗中部。其中穿過的河流有老哈河、蹦河、孟克河、教來河等。由西而東所經詳細地點是:
喀喇沁旗婁子店公社:姜家灣子村(達拉明安山),柴家溝梁,兩半子山;
喀喇沁旗山前公社:黃花窪,蛤蟆窪,樁子地,西大窪,檳榔溝梁,半截子梁,劉家店後梁,莫家溝西坡,大金溝西山樑頂;
赤峰縣美麗河公社:二道營子,閻家店東梁、林家地北梁,「邊牆地」,王家溝粱,石棚山,灰菜溝梁,燕翅溝粱,小莫裏海山,大莫裏海山,貨郎溝,三棺石山,謝家營子後山,雙尖子山,夜貓子山,瓦房敖包山,西平頂山,雞冠山,東平頂山,老鷂子山,西窪,黑山頭北梁(過老哈河入建平縣);
建平縣外貿場(種羊場):上熱水馬架灣子村,打瓜叉梁,大黑山,大擂台溝山,窩瓜溝梁頂,拐棒子山,平頂山北坡,老頭子梁頂,嘎叉溝北坡,大陰坡;
建平縣老官地公社:黃花山,圍圈子山,老牛槽窪,羊草溝金洞子山,窯溝梁,沙子梁,老虎溝,夜貓溝,缸溝子,花果山,嘎吉哈達後梁,王八石山,嘎吉哈達河套地,大碾子溝南坡,夜貓子溝,橫梁子;
建平縣熱水公社:頭道溝,「漏縫毛」,廟子溝,老鴟窪、城子山,頭道窪,二道窪(老虎洞),半截子窪,小井窪,老爺廟西窪;
建平縣燒鍋營子公社:朝廷廟山,下火家地,圓蝙蝠山,雹神廟梁頂,雹神廟窪,菜園於,小東窪,趕牛道梁,擂台溝梁,小塘土溝梁、房框子前山,針柴窪梁頂,石碑梁;
建平縣二十家子公社:蛤蟆石樑,藍旗營子南城,蘭旗營子北城,小五家,大五家(過蹦河),小四家村南,九百步大荒(入敖漢);
敖漢旗新惠鎮公社:扎西營子後梁頂(過孟克河),扎東營子,平頂山;
敖漢旗新地公社:三敖包梁頂,韓家窪,拐棒子梁,毛代水泉村,石匠溝,白蓋子山,炮台山,老瓜瓢窪,大梁道,頭道窪,平頂山(磨坊後梁),小羅山,北蓋子山,小羅山後窪,啞吧梁;
敖漢旗倒格郎(豐收)公社;格鬥營子後山,格鬥營子前山,溝門大窪後梁,石門溝梁,上營子村,白丈子活牙山,白丈子村,老水泉子大山,蘭家窩鋪前封山樑,蘭家窩鋪營後大黑山;
敖漢旗克力代公社:石砬子山,趙家窩鋪,高家窩鋪,紅山咀子(過教來河),克力代東大山,石老虎溝北山;
敖漢旗貝子府公社:王墳窪,小德里胡同,瑩石礦山,石門山,大架子山,瓦盆窯敖包山,苟家溝西大山,苟家溝村,苟家溝北山,櫻桃溝東山,新地村,十二連山;
敖漢旗王家營子公社:小瓦房溝村,小瓦房溝東山(廟山),石砬子山,王家營子東山。
赤南長城西端只調查到姜家灣子村的河套附近,西去50餘公里與河北省圍場縣交界,這一帶山巒起伏,林木茂密,兩次調查都未能找到長城遺跡的去向。但據說圍場縣已發現了長城的遺跡和許多戰國時期的遺址及城址,並出土過秦始皇二十六年鐵權6,據此我們推測,赤南長城西端當從今昭盟喀喇沁旗婁子店毛金壩一帶進入河北圍場縣境。
赤南長城東端到王家營子、寶國吐一帶,遺跡難尋,去向不清。1975年復查時,僅在鄰近的吉林省奈曼旗土城子公社發現並調查了一座規模較大的戰國——秦漢時期的土城遺址。王家營子及寶國吐一帶南部與北票縣交界,這一地帶也是群山環繞,地勢險要,雖然沒有找到長城的確切去向,但據文化部門有的同志介紹,在北票縣上園公社上園大隊下四家生產隊的「五台」村南山上發現有石築長城遺跡,由義縣北側往東延伸。若是,則赤南長城在王家營子、寶國吐一帶可能往東南山區折拐,入北票縣境。
赤南長城在昭盟境內大部分地段牆基保存完整,地面遺跡明顯,按其實際走向斷續保存約300餘公里。關於這道長城過去沒有發表過詳細報告,只見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在有關考古調查簡報中提及,並推定它是與燕文化有關的建築遺址7。
(三)老虎山長城
老虎山長城在敖漢旗南部邊緣的四家子公社老虎山一帶,1975年初發現。長城順羊山北坡而下,穿過大凌河支流老虎山河在虎山上往東南穿過一片緩坡丘陵地,延伸至朝陽縣或建平縣境內,南延部分遺跡不清,未作調查。
老虎山長城在敖漢旗境內保存較好的地段長約5公里。
二 長城的築造及地形的選擇
長城是我國古代工程浩大的軍事防禦工事,由於它的戰線長、范圍廣、地勢復雜,為了適應軍事上的需要,在築造和地形的選擇上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350餘公里的長城其築造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名築:這是長城的主要築造方法,約占我們調查中長城長度的百分之五十。
石築牆基寬度不一,一般在2——3米之間,最寬處不超過4米;殘高也因地勢和倒塌程度不同而各異,一般殘高幾十厘米,最高處僅存1米左右,許多地段殘基與地表齊平。從殘存較多的地段看,城牆橫斷面呈梯形,下寬上窄,估計當時城牆的高度約3——4米,頂寬最少有1米。
石築城牆均用自然大石,壘砌方法一般是內外兩側用較規整的大塊自然石,中間填以亂石碎塊或砂礫等,因此在調查中發現凡是未完全倒塌的地段,牆基的兩側壁保存都較完整。
在石築城牆殘基上,發現有的地段有明顯的接痕牆縫,估計當時築造長城是按地區分工分段進行的。
第二種土築:約占長城地段的百分之四十,一般是在土質較厚、地勢較平而又缺石的地區,因年月久遠,水土流失,土築城牆沖刷已盡,高度已無從確知,遺跡也較難尋,但一般在這些地段上都隱約可見一道黑土帶,遠遠望去象一條巨蟒在大地上盤旋,在夏季還可以發現在這些土築地段上草木、禾苗長得格外茂密蔥郁。土築城牆現存遺跡寬度約5——6米,估計當為夯築。有的地段在同一山上石築、土築並用,即山坡下用土築,山崗上用石築。
第三種「天然屏障」:這種方法採用不多,一般是在極陡峭的群山中,在兩個山頭之間用自然石塊稍加壘砌成為石牆,以連接兩個山口,構成一天然屏障。這種築造方法以老虎山長城羊山上的一段最為明顯有些地段經過一些自然「石門」,當地呼作「南天門」、「北天門」、「石門山」、「哈巴氣」(蒙古語,意即隘口、要道)等這些流傳下來的古地名可能與古代軍事工事有關。
由於長城各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築造方法不同,各地對它都有不同的習慣稱謂,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主要有「石龍」(即石築地段)、「土龍」、「沙龍」(即土築地段)等稱呼,個別地方稱為「趕牛道」。
(二)地形的選擇
從我國古籍有關長城的記敘中可以看到,戰國——秦漢時期的長城,在地形的選擇上有兩個基本特點,即「因邊山險」、「因河為固」8。前者說的是長城選擇在崇山峻嶺之中,就可以形成「天險」;後者說的是長城臨河而築就可以造成「固塞」,這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
「因河為固」的長城地段,以赤北長城水地一段和老虎山長城最為明顯。
水地一段多為石築,以英金河為塞。英金河北岸是起伏的山崗,中間相隔由河流沖積的較開闊的平地。從中發現在耕土層1米以下為河流沙,估計築造長城時英金河就從北岸的山腳下流過。水地一段有「摩天嶺」
和「石佛山」兩個較高的山頭,東西遙遙相對,登上山崗可望百里之外,並在摩天嶺上築一烽火台,在石佛山下築一土城。河南岸也是起伏連綿的山崗,這樣的地勢是有利於防守的。
老虎山長城以大凌河上游為塞。羊山和虎山兩峰相對,老虎山河從羊山北坡折拐而南,順虎山南坡流入朝陽境內。現在仍是通往朝陽、北票、赤峰、新惠等地的交通要道。
羊山北坡極陡峭,有的地方簡直難以容身。長城正築在臨河的北坡大小山頭上,登上北坡遠望,確有「居高臨下」之勢。
「因邊山險」的地段以赤南長城最為明顯。
西段喀喇沁旗姜家灣到赤峰縣美麗河一段,長約60公里,大多築在丘陵山地和大小相連的山崗上。達拉明安山是這一段中較高的山峰,北坡較陡,山的東西兩側當地群眾稱作東城口、西城口,戰國城址現已不存。長城順達拉明安山東南坡而下,在姜家灣河套地區長城線上築一小土城,以扼守這一帶的河谷山川。在美麗河公社西平頂山一帶,地勢較高,大小山崗連綿起伏,長城沿著東西走向的山崗築造在山的北側峰,北坡較陡,無空壙之地,南坡較緩,有丘陵平地。
赤南長城在美麗河公社美麗河大隊黑山頭以正東方向過老哈河,東入建平縣北境。
從建平縣外貿場(種羊場)、馬架灣子到二十家子公社小五家附近,這一段長城約90公里,所經皆為山地。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段長城線所經山地北坡坡度大多在45——60度之間,南坡坡度在20——40度之間。
在山勢極陡的地段,如漏縫毛梁頂、嘎吉哈達大碾子溝南坡、燒鍋地菜園子、針柴溝梁頂等地,還發現有「天然屏障」的遺跡。
建平縣北境的長城,在個別地段的山坡上也採用土築方法。這種在山坡上用土築的長城,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築牆取土均在北側,南側土崗較高,北側則形成一道土壕痕跡,一般在北側夏季生長的草木都較茂密,遺跡也比較明顯。
嘎吉哈達一段長城,由梨樹溝往東,其北有虎頭山,過山谷有大平頂山,山勢陡峭,奇峰聳立,但長城沒有築在這兩座山頭上,而是順其南側的虎頭窪下坡,往東經過一片山坡地到王八石山,這樣長城便以大平頂山、虎頭山上為天然屏障。在王八石山的兩側,西北有平頂山,東南有大尖子山,長城由其谷口而入,並在其南側較平坦的地區築一小土城扼守。
菜園子到石碑梁一段的12.5公里,全為石築,是建平縣北境長城遺跡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這一帶山崗縱橫、河谷交錯。長城所經的現代村落,南有王家店、孫家店、山咀子、蒙古營子、畫匠溝等,其山有畫匠溝南山、墩墩溝前山等,高度不大,是一片較大的河谷丘陵,宜於耕作;北有張家灣、混台溝、三代營子等,其山有大塘土溝梁、老頭窪梁等,山勢較高,且有深陡的溝壑,築造長城難度較大。因此這段長城既沒有選擇在北山峰,也沒有築造在不利於防守的南山坡,而是擇其中間地帶,即由菜園子→小東窪→「趕牛道梁」→房框子前山→針柴溝梁頂→石碑梁;這樣就以北側的大山作為天然屏障,南有地勢緩平的丘陵,利於駐扎防守。
從建平縣二十家子過蹦河東到敖漢旗王家營子一段,長約150公里,長城橫貫敖漢旗南境。蹦河兩岸地勢較平,長城全為土築,幾乎沒有折拐。往東多山,地勢較高。
扎東平頂山是孟克河流域較高的山崗,長城順其山頂由西南往東北盤旋而上,而後又東折至獨峰突起的拐棒子山頭,再以正北方向向馬連溝後山延伸,然後又曲曲彎彎進入東北走向的石匠溝大山。這一帶山崗連綿,山勢較陡,在石築長城地段上還有小城遺址。
克力代「東大山」是教來河東岸山勢較高、地勢險要的山峰。由教來河東延至貝子府公社的十二連山,連綿十多公里,長城築造在東大山、大架子山、十二連山的山脊上。長城在進入貝子府、王家營子以後在北票縣交界地帶,便是努魯兒虎山的西延地段,這里山脈縱橫,地形復雜。
長城地勢的選擇是根據當時戰爭的需要並和防禦對象有直接關系的。從長城所經地形地貌觀察可以判斷,當時修造長城完全是防禦我國北部的少數民族的。這個地形選擇上的基本特點給我們研究長城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線索。
三 長城沿線台、鄣、城址設施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三道古長城沿線都有不同類型的防禦建築設施。我們將這些設施歸納為三類,並按其距長城線的遠近分別列入三道長城線中。
第一類:台址。一般是圓形土台,形制較小,地形選擇一般都較高,多築於長城線上或長城線南側。僅這次調查中所見,數量也較少。
第二類:鄣址。多為方形土城,規模較台址稍大,一般多建在長城線南側。《史記》正義顧胤雲:「鄣,山中小城。」
第三類:城址(包括部分遺址)。這類多為規模較大的土城或居住址,大多建在長城線南側。城內一般都有建築遺跡,估計當時應是駐屯之所9。
(一)赤北長城沿線的建築設施
1號:遺址,位於木家營子公社衣家營子「後山」陰河西岸,高出河面約40米,略成圓形,直徑約20米,地表發現的遺物最晚一期至戰國。
2號:遺址,位於東方紅公社五里岔村西北1公里,圓形,直徑55、高出地面5米。地表遺物以戰國繩紋灰陶器居多,遺址南北兩側有大片戰國遺跡和遺物。
3號:遺址,位於東方紅公社五里岔村北0.75公里,略成方形,長、寬各約50米,高出地面3米。文化層堆積厚約2米。遺物以戰國灰陶為主,器形有繩紋敞口罐、大瓮、「魚骨盆」、板瓦,以及類似蜘蛛山遺址出土的秦陶量器口沿,還有戰國鐵鍋殘片等。
4號:鄣址,位於五里岔村東北1.5公里,長方形土城,長50、寬40米,土牆殘高2、基寬10、頂寬4米。北牆外高達6米。保存較完整。地表散布灰陶罐、大瓮、「魚骨盆」、灰陶豆、明刀等遺物。城西北角有戰國瓮棺葬遺跡,城東有一片戰國遺址。
❻ 邢窯的代表器物
邢窯白釉「盈」字蓋盒唐代
年代:唐朝
規格:高7.2厘米,直徑15.7厘米。
特點:胎質白皙密緻。通體施白釉,僅子口接觸處未施釉。釉層潔白勻凈。底部刻一「盈」字。
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時代:唐朝
規格:高12.5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12.5厘米
特點:壺提包式,上窄下寬,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間凸起曲形柄,壺兩面凸起包袱褶紋線各一道,中間凸線一道,底劃刻「徐六師記」四字匠師題款。
此壺是摹仿少數民族皮囊容器而燒制的,樣式新穎,胎質細膩,釉色白潤,製作精巧。唐代白瓷不以紋飾取勝,而把美化重心放在造型和釉色的諧調及其相互映襯方面。此器物精雕細琢,且有作家名款,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貴實物資料。
收藏地:藏於故宮博物院 邢窯白釉皮囊壺
時代:唐朝
規格:高4.7厘米,口徑15.6厘米,足徑6.7厘米
特點:碗敞口,反唇,瘦底,壁形底足。里外滿釉,足無釉。
此碗在上世紀70年代於河北邢台唐墓出土,釉色瑩潤,白中閃青,是唐邢窯的優秀作品。 長期以來,對邢窯窯址的調查、保護、發掘和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古陶瓷研究專家陳萬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喆 民、楊文山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先後對邢台、內邱、臨城以及沙河縣進行了調查,均未能發現唐代白瓷窯址。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為恢復邢瓷生產成立了「邢瓷研製小組」,在河北師范大學楊文山老師的指導下,在全縣展開調查,終於在縣城以北的祁村發現了唐代窯址,撿到了「類雪」、「類銀」的細白瓷片。1981年4月25至28日,由國內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和各大新聞媒體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在臨城縣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臨城所發現的窯址就是著名的邢窯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會後,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報道,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文章,這一發現標志著邢窯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臨城窯址的發現使考古界對邢窯開始關注。1981年5月8日,時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的鄭紹綜趕赴臨城,提出文物部門要對遺址進行保護,以便將來發掘。1982年7月23日,臨城邢窯遺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邢窯的研究和保護也開始走向正軌。1982年至1984年,內邱縣文化館在內邱縣境內也查出了20餘處邢窯遺址,國內外媒體又進行了報道。1985年夏,內邱縣原縣委禮堂和商貿街施工時發現八個堆積坑,尤為重要的是第一次成批出土了「盈」字款白瓷標本,至此,困擾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窯之謎」得以正式揭開。
1988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對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古瓷窯址進行了復查,到1991年底,共調查核實邢窯遺址20餘處(包括1988年河北省文物局泜河流域考古隊發現的臨城縣代家莊遺址和1989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發現的邢台縣西堅固窯址)。
1988年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調查的基礎上試掘了內邱縣城關和臨城縣祁村、山下三處窯址。試掘面積385平方米,出土灰坑52座,窯爐6座,器物標本上萬件,時代涵蓋隋、唐、五代、金四個朝代。這次試掘為邢窯的粗略分期斷代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跡遺物的認識、了解提供了可能。而內邱縣西關北窯址發掘出土的隋代透影白瓷,是本次試掘的最大收獲,填補了我國陶瓷史上的一項空白。
1997年6月,在邢台市橋東區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建築施工中發現了隋末唐初的窯址。經邢台市文物管理處搶救發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標本和窯具,遺物主要為粗白瓷和黑釉瓷,器型有:深腹碗、杯、瓶、盂、缽、罐、盅等,與內邱縣西關北、中豐洞和臨城縣陳劉庄窯址出土的標本基本一致。此外,這里還出土了許多黑釉瓷瓦等建築構件,為研究隋唐時期的建築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3年7月,原內邱縣委禮堂、電影院一帶在改建步行街時發現了窯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並且還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殘片。這次發掘的面積和出土的遺物數量在邢窯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別是「官」字款白瓷的發現為我國唐代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歸屬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證。
文物考古及文物部門的多次調查和三次發掘,使我們對邢窯的歷史淵源和分布范圍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解決了許多歷史疑點,為邢窯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邢窯遺址主要分布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大部分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的李陽河、泜河兩岸。這里地勢西高東低,河流縱橫,到處是沖溝埝壠。在這一帶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賈村、邵明、磁窯溝、永固等地蘊藏著大量的粘土、鋁礬土、硬質耐火土和半軟質粘土。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的西部山區還有石英、長石礦物廣泛存在。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為邢窯的燒制奠定了基礎。在北起臨城西雙井,南到邢台縣西堅固,約60多公里長、近30公里寬的范圍內,分布著不同時期的瓷窯遺址26處。現分述如下:
1、西雙井遺址
位於臨城縣治西北8公里的西雙井村東的一塊三角形台地上,東鄰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溝。遺址殘存約1400平方米,地表所見遺物不多。在台地東斷崖上暴露有一座殘窯爐,火膛中存有大量的柴灰並夾雜有瓷片。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盒、缽、盞托、窯具等。時代為唐。
2、祁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7.5公里處,其西部是白雲山,東面為一高崗。祁村遺址可分為兩處,一處主要分布在村東南,地表遺物散布面積約6萬平方米。1981年,工業部門為恢復邢瓷生產曾在這里進行試掘,清理出殘窯一座,出土了較多的粗細瓷器及窯具殘件。1990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此又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標本和窯爐遺跡。另一處在村西和村北,這里也能見到散布廣泛的瓷片和窯具,遺存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經勘探,村北一帶尚有窯爐殘跡。兩處遺址的時代為唐、五代。
3、崗頭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4公里處的崗頭村北側,南臨泜北渠,崗頭至祁村公路從中穿過。地表遺物較多,散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0年馮祁公路施工時曾挖出兩座饅頭形殘窯。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瓶、盒、窯具等。時代為晚唐、五代。
4、澄底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3公里處的澄底村東北側,南郝公路從中穿過,據調查,在修公路時,曾挖出過一座窯爐,窯壁由耐火磚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側只殘存一些已經擾亂的瓷片堆。時代約為五代、北宋。
5、射獸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1.5公里處。遺址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東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壞嚴重,堆積層厚0.6米,以燒制黑瓷為主;村東南部分約3萬平方米,堆積層厚1—2米,遺物以白瓷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標本有碗、盤、盞、缽、瓶、雞腿瓶、杯、爐、三彩人物俑、窯具等。時代為北宋晚期至元代。
6、南程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遺物分布范圍約9萬平方米,堆積層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窯具和瓷片構成的堆積層達2米。遺物以白瓷為大宗,兼有黑瓷、醬瓷、褐瓷等,並有款識和題字作品。裝飾方法為鐵銹花、梅花點及刻花圖案等,窯具主要有桶狀匣缽、支圈、窯戧。時代為金。
7、解村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 泜河南岸。共兩處:一處距解村80米,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2—0.6米;另一處距解村約1公里,西依釣盤山,文化層厚0.3—0.8米。兩處內涵相同,遺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盤、黑釉盤等,窯具多為支圈、墊珠等。時代為金。
8、山下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4公里,遺址分布在村東和東北。村東部分遺物散布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1.6米;村東北部分遺物散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0.8米。兩處遺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盤、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窯具有「石」字款桶裝匣缽、支圈。1991年又發掘出窯爐兩座。時代為金。
9、陳劉庄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約5公里的陳劉庄村東,面積約3萬平方米。在村東有一條自西向東和一條自北向東的古河道,因兩溝相交成十字形,故當地俗稱「十字溝」,窯址分布在溝的兩岸。根據遺存,東溝和北溝南端主要是隋代窯址,北溝北端主要是北朝窯址,南溝和西溝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窯址。看到的標本主要有青瓷,也有一些粗白瓷和細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盤、缽、瓶、粉盒、動物玩具等。時代主要是隋唐,宋金元明清各個時期也有少量遺存。
10、代家莊遺址
位於臨城縣東南6公里的代家莊村東150米的階梯狀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東部為泜河,南北皆為沖溝。遺址東西、南北各長約250米。地表遺物有陶片、瓷片和窯柱、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11、磁窯溝遺址
位於內邱、臨城兩縣交界處的東西磁窯溝之間,屬丘陵地帶,北依矸石山,中間有百泉河穿過。面積6000餘平方米,堆積厚度達4米以上,有灰坑和窯爐暴露。遺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遺址北邊的矸石山過去曾有人挖出過古代采礦留下的巷道舊址。遺址附近也曾有過窯神廟,並有明代碑記,今廢。時代為金、元、明。
12、南嶺遺址
位於內邱縣西北約6公里處,村北有南北相鄰的兩個台地,高約4米。遺址在兩個台地上分別僅存一部分。在北台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過青瓷碗和「開元通寶」銅錢,現斷崖上還可見到厚約0.4米的堆積層和不少遺物,殘存面積約50平方米。在南台地北面斷崖上,暴露有堆積層,地表亦可揀到遺物。採集標本有碗、盆、缽、罐等。時代為唐、五代。
13、北大豐遺址
位於內邱縣西北約4公里的李陽河北岸。遺址原有兩處:一處在村東北80米處,曾發現有殘窯遺跡,現地表已很少能見到遺物了;另一處在村西北200米處,面積約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時曾在耕土以下出土過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窯具殘片。採集標本有碗、罐、缽、盆、三角支釘和瓷塤模具等。時代為隋、唐。
14、中豐洞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約2公里的中豐洞村北,李陽河北岸,地勢較為平坦。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於建房動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時常掘出殘窯、窯具和瓷片。目前遺址南北僅寬20米,東西不足百米。並且大部分遺址已被民房覆蓋。在南斷壁上尚可見一道由草木灰、紅燒土、骨頭、瓷片、窯具及黑土構成的堆積帶,文化層厚約2米。這是一處以燒造粗瓷為主的窯場,其中以青瓷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標本有碗、罐、杯、瓶、盆、、白瓷多足硯等,窯具有三角支釘、墊圈、蘑菇窯柱等,其中在一窯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時代為隋、唐。
15、西丘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6公里的李陽河南岸,地勢較高。遺址大部分被壓在村莊下面,在公路兩邊斷崖上可見斷斷續續的瓷片堆積層,文化層厚0.3—0.8米。出土標本有碗、缽、盆、瓶、罐、盂、白陶俑、窯具等。時代為隋、唐。
16、北雙流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李陽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積2000餘平方米。在這里不僅發現瓷片標本和窯具,還發現三處有紅燒土的窯爐遣跡。出土標本主要是青瓷杯、碗、缽、盤,同時也發現粗白瓷殘片。此處遺址除出土北朝標本外,隋唐、五代、宋金時期的標本也有發現。
17、內邱縣城關遺址
位於李陽河東南岸,縣城城區的西北部,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為西關北、西關西、步行商業街三部分。
①西關北窯區,位於李陽河南支流東南岸台地上和蜂窩煤廠一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較多的瓷片和窯具。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類有碗、缽、盤、盆、罐、瓶等,窯具有三角支釘、齒形墊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窯柱、墊圈、墊珠、筒形匣缽等。時代為北齊至唐。
②西關西窯區,位於內邱縣西關村西頭原石英粉廠以南,面積約2萬平方米。這里雖然被民房壓蓋,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標本出現,主要有杯、碗、盤、缽與盤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時代為北齊至隋代。
③步行商業街窯區,主要位於原縣禮堂、電影院、農貿市場、服務樓、交通局一帶,面積約5萬平方米。這一帶是唐代白瓷燒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層較厚,內涵豐厚。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設工程,對原禮堂和電影院舊址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224平方米,出土北朝至唐代灰坑174座、窯爐10座和大量的瓷片標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並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時代大體為隋至五代,唐代遺存最為豐富。
18、張家莊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東北1公里的張家莊村北300米,東臨京廣鐵路。現遺址處建有城關鎮磚廠,磚廠在取土時曾掘出過大量窯具和瓷片,文化層距地表深1—1.5米,厚1.5—2米。現在窯址大部分已被破壞。出土標本有碗、罐、盒、盤形匣缽、盆形匣缽等。時代為唐。
19、北光遺址
位於內邱縣河渠鄉北光村西南約300米的李陽河河道內,殘存面積3200平方米。窯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窯具,斷面上可見多處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層堆積。時代為唐。
20、白家莊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東2公里的白家莊村東北500米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因磚廠取土形成的斷崖上曾暴露過兩座殘窯體和不太豐富的文化堆積層,局部掘出過灰坑。窯址地面上散見有瓷片、瓦片和窯具殘件。由於20世紀70年代較大規模的平整土地,窯址遭受嚴重破壞。採集標本有碗、罐、瓶、缽、、馬、俑頭、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21、馮唐遺址
位於內邱縣至西南約8公里的馮唐村北約400米的小馬河南岸台地上,土質沙性,地勢平坦,遺物分布面積約4.5萬平方米。在遺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見若干個灰坑,深約1.3米。灰坑周圍散布有較多的紅燒土、瓦片、瓷片和窯具。遺址整體破壞嚴重,文化層不大豐富。時代為隋、唐。
22、順德路遺址
位於邢台市橋東區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遺址面積1000餘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缽口瓶、盤口瓶、高足盤及大量的黑釉器,並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寶頂式建築構件,遺物十分豐富。時代為隋至初唐。
23、西堅固遺址
位於邢台縣西堅固村西約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東北距邢台市區約30公里。這里屬太行山東麓的低山丘陵區。遺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階梯狀,范圍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50米。因大部分被金元時期的冶鐵廢渣所覆蓋和擾亂,故未發現原始堆積,地表散見遣物亦不豐富。採集標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窯具三角支釘、齒形墊具等。時代約為北南時期。
❼ 磁窯的歷史名人
西漢政治家 王章
赤眉軍首領 劉盆子
漢末文學家 劉楨
魏國名將 於禁 (1)堡頭遺址
為大汶口遺址磁窯部分,位於磁窯鎮堡頭村,現存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6米,距今約四、五千年,是大汶口文化最典型、最豐富的遺存。堡頭遺址共發掘墓葬133座,陶窯1座,出土文物1800餘件,另有大量動物骨骼。
在堡頭遺址發掘的陶窯為馬蹄形,門略向西南,有亂石封嚴,窯鼻以上殘碎,頂部距現在地表約1米左右。窯身三分之二在遺址原來地面以下,徑1.83米。窯鼻局部殘塌,僅存西北一角,上面遺存一些陶器,均為掛紅衣的細泥紅陶。鼻上有圓形火眼,徑0.1米。窯底前低後高,呈斜坡形,正中3條火道,中間1條直通總火道,左右兩條回曲為「弓」形,火道與總火道相通。窯膛前有一燃火洞,高0.9米,前寬後窄,洞門高0.5米,寬0.4米。
墓葬形制為長方豎穴土墳,一般四壁較為整齊,除一座墓葬為南北向外,其餘全部為東西向。最大墓長4米多,寬3米多,小的僅1米左右,寬不到半米。在133座墓中,128座有人體骨架,單人仰身直肢葬最普遍,亦有側身葬,偶見有俯身葬和曲肢葬。主要是男女單獨埋葬墓。在成對成年男女合葬墓中,為男左女右。其中晚期的一座墓,男性骨骼居正中,女性骨骼則居正穴一側。
隨葬陶器的墓占發掘墓數的96%。早、中期為手制,晚期出現輪制。器形美觀,有鼎、豆、壺、背壺、罐、杯、(此處一字見傳真件) 、尊、盆、瓶、缽、盉、匝、盔等。陶色紅、白、灰、黑共存。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白、黑陶大量發現,兼有精美的彩陶。隨葬石骨器,以石器居多。一般製作精細,稜角整齊,通體光滑,刃口鋒利。農業生產工具有扁平長方形琢穿或管穿有孔石鏟、剖面橢圓形石斧、斷面近方形或長方形石錛和石鑿、石刀、石矛、石、石磨棒、礪石;漁獵工具有骨矛、骨鏢、魚鉤、骨鏃;紡織和縫紉工具有石紡輪、陶紡輪、骨棱形器、骨針、骨錐、角錐,骨針最長的17.2厘米,最細直徑1毫米,且一端有穿線孔;裝飾品、雕刻工藝品有白色大理石、翠綠色玉石、綠松石製品、月牙形束發器、象牙梳、臂環、指環、骨牙雕刻物等。一件用松綠石鑲嵌的呈三角形骨雕筒,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松綠石鑲嵌工藝品。各墓隨葬品數量極不平衡,多寡懸殊,質量優劣差別大。少的只有1件簡陋器物,多的達180餘件,製作精緻,質料貴重。個別墓中有極貴重的玉石和象牙製品。男性工具較多,女性有紡輪和裝飾品。成對成年男女合葬墓中,隨葬品的安置偏於男性一側。在隨葬品中,還有數量不等的大量家養豬骨。少的有半個豬頭骨,多的達14個完整豬頭骨。
1974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和濟南市博物館發表的《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報告》內稱:「堡頭遺址的發現,為我國原始社會晚期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墓群揭示的材料表明,母權制日益崩潰,父權制逐步確立,貧富分化,財產私有的跡象已很明顯。氏族社會這種新的矛盾出現,透露出一個強烈信號,即建立在財產公有基礎上的氏族社會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階級社會將逐步到來。」堡頭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鉅平故城
漢高祖時置鉅平縣,屬泰山郡。後漢為侯國,晉仍為縣,北齊省。該址位於磁窯鎮西太平、前丁家廟兩村。東西約400米,南北約450米。城牆僅存東北、西北兩角,用黃土夯築。城東北角高6.5米,徑50米,世稱「烽火台」。西北城角殘高3米,東西長約37米,顯露出直徑9-13厘米的夾棍眼。東南城角地面以下,夯層明顯,夯築堅實,夯層厚7-15厘米,夯窩圓形平底,窩徑3.5厘米,深0.3厘米,窩距3-4厘米不等。城內出土豐富的漢代板、筒瓦片等建築材料。該故城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西太平瓷窯址
該窯址位於磁窯鎮西太平村周圍。窯址東西約1500米,南北約1000米,瓷片隨處可見。以村西的「窯貨頂子」、村東南的「瓦砟子地」和村東北的「窯溝」瓷片最集中,堆積厚度1-2米。瓷具以碗為主,次為罐、盆。白瓷居多,且施護胎釉,兼有醬色釉、黃綠釉等。紋飾有刻花、劃花。窯具較復雜,有方形墊板、窯柱、三角支墊、墊圈、墊餅和點支等。該窯創建於唐、盛於宋、廢於金、元。1985年秋,山東大學與寧陽縣文化館在西太平村東、北和海子河以西,進行聯合鑽探、發掘。掘出半地穴式燒柴窯爐3座,其中晚唐五代2座,北宋1座。另有作坊遺址及宋代墓葬各1處。北宋窯爐結構完整,為我國北方古瓷窯址所罕見。該窯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境內還有其它32處較大的古瓷窯址。 山東沃克控制閥有限公司閥門生產項目由磁窯鎮引進,主要開發生產具有山東省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閥門系列產品,項目達產後年可生產控制閥5萬台套,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稅收1500萬元。
今年以來,磁窯鎮按照縣委確立的「雙帶動」發展戰略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鎮,全面完成今年任務這一目標,上下同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1-5月份,全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3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工業增加值1.91億元,增長32.2%。
磁窯鎮積極做活藉助外力、啟動內力、挖掘潛力三篇文章,依託寧陽經濟開發區、磁窯化學工業園兩大平台,圍繞化工、機械、服裝、石材四大產業,按照「抓好在建的,招好待進的,管好現有的,爭好上級的」四個好目標,全力抓好大項目建設。目前,總投資1.1億元的億興商貿項目、投資5800萬元的乙醛肟、投資7800萬元的上海申泰食品等6個重點項目相繼簽約;投資2.1億元的C型鋼復合彩鋼板、投資1.7億元的沃克控制閥等重點項目先後開工;投資5億元的20萬噸硝酸銨、好客植物油加工、濟寧高科化工、德力爾汽車起重機製造精密機床等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❽ 寒窯遺址公園的主要景點
寒窯內部游覽寒窯,行至溝口,首先映入人眼際的是一座玲瓏精巧的小角亭,版名叫「思夫亭」,是王權寶釧登高遠眺、盼夫早歸的象徵。經思夫亭,依南坡前行,便是屹立在崖腳的五間大殿,名為「貞烈殿」,藍磚青瓦,雕梁畫棟,甚是富麗堂皇。殿內塑有王寶釧與薛平貴的彩色塑像和薛平貴降服紅鬃烈馬的出征像。順此繼行,進一圓形磚門,便是寒窯古院。上下有兩層綵樓依崖而建,飛檐翹角,廊亭颯然。下邊兩窯為「別窯」和「探窯」,分別塑有王寶釧斟酒別夫,其母前來探女的塑像。這是根據戲劇《五典坡》中的兩節劇情而塑。從「別窯」沿樓梯而上,越過成仙洞,便是「茹苦洞」。相傳,這里就是王寶釧當年生活起居的寒舍。洞內僅有一個小土炕,炕前洞壁上只有一個一尺見方的小窗戶,窗框是幾根歪斜的樹枝,洞內幽暗無光,炕下僅有兩人轉身之地。出了窗院向東,即是「妖馬洞」,相傳此刻薛平貴所降妖馬的藏身洞穴,洞長100多米,窄狹曲折,漆黑清冷,遊客需摸索著才能前行。出了另一洞口,始入後溝。這里是秦漢時代宜春苑的所在地,山林悄靜、悠然自美。
❾ 洛陽市內的偃師市(縣級市)有什麼是聞名天下的嗎
名勝古跡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14公里的龍門山西山,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萬佛洞、看經寺等。
白馬寺:位於洛陽市東7公里,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釋源」、「祖庭」,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
關林廟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的衣冠冢。
白園位於龍門山東山,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陵墓。
古墓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館。
千唐志齋位於洛陽西50公里的新安縣鐵門鎮,是中國最大的墓誌石刻集中地。現存石刻1400餘件,其中唐志1185件,故稱「千唐志齋」,有石刻唐史之稱。
白雲山位於洛陽南88公里處。屬天然原始森林,佔地四萬余畝,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頂海拔2211.6米,為中原第一高峰。
重渡溝
龍峪灣
天池山
木札嶺
倒回溝
花果山
雞冠洞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該洞全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洞內鍾乳石形態奇異,景色瑰麗,被稱為北國第一洞。
洛陽牡丹久負盛名,馳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的「牡丹花會」遊人如潮。2005年後4月8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
黃河小浪底水庫
玄奘故里位於洛陽市東30公里處緱氏鎮陳河村,後人為紀念唐代旅行家、翻譯家、佛學家玄奘的卓越成就,修建了唐僧寺,寺內保存完好的一座大殿,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的,四周山川連綿,風景宜人。
東周文化廣場包括一座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左右的車馬坑博物館,博物館主要由車馬坑展覽館和東周文物陳列館共同組成。
文化遺址有仰韶遺址、紅旗屯遺址、王灣遺址、二里頭遺址等。
名勝古跡還有洛陽八關、太室闕、嵩陽書院、山陝會館、西漢壁畫墓、中嶽廟、塔林、關林等。
❿ 西安那有收瓷貓枕的
瓷貓枕頭最早出現於隋唐時期。瓷貓枕頭也就是貓造型的磁枕,是磁枕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幾乎從磁枕出現,就有了瓷貓枕頭。古時在姑娘出嫁時,娘家經常會選一對瓷貓枕作為陪嫁。據記載,古代磁枕始於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歷經唐、宋、元、明、清,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華北地區的一些地方都還有製作,近三、四十年間才從人們的生活視線中消失。如唐宋金時,越窯、邢窯、壽州窯、長沙窯、定窯、耀州窯、井陘窯、相州窯、扒村窯、新安窯、窯溝窯、當陽峪窯、長治窯、磁州窯等都有燒制,其中尤其河南、山西兩地窯場燒制瓷枕數量巨大,且其中不乏經典作品。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磁枕一直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據調查,自明清以來,很多地方將磁枕視為陪嫁之物。在姑娘出嫁時,娘家會選一對瓷貓枕,或一男一女美人枕作陪嫁禮品已成當地習俗。除了安寢的作用,磁枕還具有鎮宅之威。據《新唐書·五行志》記載:「韋後妹嘗為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在50年代長沙銅官窯遺址中出土過獸枕,據考證用於鎮宅。陳萬里先生編著的《陶枕》一書中有一方「張家造」印記的橢圓形獅紋枕,枕面上繪一個獅子,嘴裡銜著一條綉球綵帶,上方書:「鎮宅大吉」四字。磁枕有時還被許多大夫用作診脈的工具,古時為了讓大夫診脈方便,特別燒制了許多小型脈枕供大夫診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