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村古遺址
㈠ 吳川蘇村的傳統
游神到過蘇村做年例的朋友應該看過蘇村游神,場面之熱鬧、參與「後生仔」(即年輕人)之多,吳川暫無別村可與之相提並論。沒現場看過蘇村游神的朋友,如有興趣,請網路搜索視頻或圖片「蘇村游神」。
蘇村自古有條不成文規定,最為德高望重的村功夫教頭,每到年例游神,將會手持「三叉戟」在游神隊伍前開路,用現在的吳川話表達,是「好威仔」。歷年來,此重要崗位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十公」蘇李漢林擔任。「蘇村游神」,每年都是由本村青年自發組織的民間活動,從未間斷過,哪怕每年農歷二月十二個日「落狗屎」,「老爺」照樣出遊,參與後生仔基本保持千幾人左右。「游神」路線基本按部就班,游神里程之長,說出來相當嚇人。粗略估算一下,應該在十五公里左右,中間要「擺中」的「照地」多達十八個,所以每年農歷二月十二個日,游神隊伍准時在朝早八點由村內「萬平祖廟」出發,一般要到晚上七點,「老爺」先游得回廟,歷時十一個鍾頭左右。蘇村游神,從來都是村民對傳統的一種傳承,村官亦不敢對游神指三道四或加入行政方面的干預。「蘇村游神」,1995年以前保留的傳統節目有舞龍、舞獅、打功夫」「搏拳」(講到打功夫,當初港劇《霍元甲》的熱播,令到蘇村男男女女對功夫達到瘋狂的地步,正是這樣的熱潮,我村每條自然村(共四條),分別建起四個「功夫館」。八十年代後期,外岀務工及經商的蘇村人少之又少,村民們每吃完晚飯,就自發到「功夫館」開始練功,場面相當浩大。學功夫熱潮隨著《霍元甲》的劇終,漸漸被淡忘,用吳川話講:「狗屎冇一陣熱」。時至今日,通曉蘇村歷代祖宗自創的「六凌拳」、「搏拳」(二人快速對打)的,現在只有三四個人,接近失傳。
㈡ 陝西西安市高陵歷史上有幾位皇帝埋葬
並沒有皇帝埋在陝西西安市的高陵。陝西西安市的高陵是一個區的名字,並不一個陵墓的名字。
高陵區隸屬陝西省西安市,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內有奉正塬,塬體高隆,稱塬為陵,故名高陵。建於秦孝公12年;地處關中平原,涇河、渭河兩岸。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
高陵境內有唐昭慧塔、李晟碑、東渭橋遺址等古文化遺跡,是中國建縣歷史最早的縣份之一。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蘇村古遺址擴展閱讀:
高陵區發歷史沿革:
1、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縣。
2、新莽天鳳二年改名千春。
3、更始元年復命高陵。
4、三國魏黃初元年更名高陸。
5、隋大業二年又復名高陵,相沿至今。置縣以來,隨著歷代行政建置的改變,縣境屢有增析,變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趨於穩定。
6、唐高祖武德二年,析本縣涇河以南置鹿苑縣。
7、貞觀元年撤銷,轄地復歸高陵。
8、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析本縣清平鄉以奉庄陵,縣境較前縮小。
9、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涇陽縣並入高陵,次年復立。
10、1958年12月14日,高陵縣渭河南的耿鎮地區割歸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還歸。高陵縣東西長20.55公里,南北寬20.1公里,總面積為294平方公里。
11、2014年12月1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㈢ 蘇村的文物古跡
蘇村有座在來全國獨一無自二的五虎上將關帝廟,年代久遠,因文化大革命期間,關廟被改為學堂,五虎上將雕塑均被破壞,僅存一座大殿,而且年久失修,外觀破舊,房頂琉璃裝飾及霹雷寶塔均以丟失。在20世紀初,在村民的善款幫助下,重新復原,如今香火不斷。
另外蘇村家廟均消失,至今未看到族譜。家族關系均來自老人口頭流傳。
㈣ 秦都咸陽的重要考古發現有哪些
從歷年的調查與發掘看,秦都咸陽遺跡分布最為密集的地方在今咸陽市以東的渭河北岸,其范圍大致是:東自柏家嘴村,西至長陵車站附近,北起成國渠故道,南臨渭河。因渭河北移,估計原秦都咸陽渭北有相當部分已被河水沖毀。在這一大片地域內,戰國晚期至秦代的遺跡分布密集,包括了宮殿基址、手工業遺址、中小型墓葬區等。此外,渭河南岸也有許多秦宮殿遺址(圖一)。
1.宮殿遺址
渭北咸陽原上的宮殿建築群主要分布在西起聶家溝、東到劉家溝之間的廣闊地域,目前探明的夯土遺址多連綿相接,但大體可劃分為二十多處相對獨立的單元建築。經正式發掘的三處宮殿遺址皆位於牛羊村附近,彼此相距較近,似為同一宮殿建築群體中的不同建築單體。
—號建築遺址於1974年3月至1975年11月發掘。該遺址平面呈「凹」字形,地跨牛羊溝,東西長130米,南北寬40米。牛羊溝是後期形成的,正從遺址中部穿過,至今溝的東西斷面上仍可看到殿基的夯土層和預埋的下水陶管道。在「凹」字形遺址的西端即牛羊村西側有一個殘髙6米的大夯土台,略呈長方形,東西長60米,南北寬45米。在溝東相對應的位置上,原來也應有同樣的一個夯土台,只是已經被夷毀經發掘,殘存的夯土台基是一座南北朝向並有上下兩層布局的高台式宮殿建築。這座高台建築與牛羊溝對面被夷毀的那座高台建築之間有長廊連接,構成一組東西對稱、形似雙闕的建築整體[1]。
二號建築遺址也是一座夯土高台,位於一號建築西北,相距93米。基址東西長127米,南北寬32.8?45.5米。基址頂部有三室,其中4位於檯面西半部正中,為主體建築,平面為方形,東西長19.8米,南北長19.5米。台下建築位於夯土台東半部北側的底層,並下深至台基夯土之中,是這座建築的地下室。高台基址底部依台基築迴廊一周。迴廊和庭院地表還發現豎直的陶管18處,可能是插放旗桿的設施。二號建築的基址東西兩端仍向外延伸,東南又與第一、第三號建築有走廊相連[2]。
三號建築位於一號建築西南,相距百米,東北角與一號建築西南角有走廊相連。三號基址南北長,東西窄,中間高,兩邊低,呈魚脊狀。由於基址南部後期破壞及發掘面積有限,僅揭露出基址北部的走廊及1室、2室以及兩室之間的曲尺形迴廊。走廊南北長32.4米,東西寬5米,計9間,東西為坎牆,牆殘高20?108厘米。牆體在夯土牆基中挖制,東、西兩壁飾有大幅彩色壁畫,內容為車馬出行、儀仗及植物、幾何紋等。廊北1室為正殿,東西長13.4米,南北寬6.5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3]。
從基址內出土的大量建築材料及生活用具看,三座高台建築的始建築年代均屬戰國,有人推測為秦孝公遷都後所修的「咸陽宮」的一部分[4]。據文獻記載,建於渭河北岸的宮殿還有很多,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坂上」的「六國宮殿」、秦始皇曾逢盜蘭池的「蘭池宮」等。但由於發掘工作尚少,現在還不能確指咸陽原上每座宮殿遺址的具體名稱。秦都咸陽以渭河北岸為主要政治活動中心,但從秦惠文王、秦昭王時,就已經開始在渭河南岸修建了多座宮殿。至秦始皇時,「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三十五年,……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史記•秦始皇本紀》)。建於渭南的宮殿,著名者如章台宮(故址在漢未央宮前殿處,即今西安西北高低堡子村
一帶)、興樂宮(漢初擴建為長樂宮,遺址在今西安市龍首山北坡)、甘泉宮(漢武帝時建造的桂宮「一名甘泉宮」,大約桂宮是在秦甘泉宮舊址上建造起來的)、阿房宮等。其中,阿房宮做過較多的調查和小規模的試掘。
阿房宮位於渭南秦上林苑中。遺址在今西安市三橋鎮西北之新軍褰、後圍寨、南至王寺村一和平村北緣一線,縱長5公里,東以皂河為界,西迄長安縣小蘇村一紀陽村,橫寬3公里,佔地約15平方公里。在這一區域內,至今保留的地面夯土台基還有二十餘處,其中以阿房前殿遺址最大。據《三輔黃圖》記載,阿房宮為秦惠文王所初創,秦始皇時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按照秦始皇的規劃思想,是要把首都的政治中心由渭北移至渭南,建設以阿房宮為中心的大都會:>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動工修建,僅動工三年始皇死。秦二世「復作阿房」,但不到一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軍攻入關中,工程被迫停工。後被項羽一把火焚毀干凈,現僅存留高大夯土台基。前殿是阿房宮的主體建築。《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其主體工程當已完成。東西五百步約合750米,南北五十丈合116.5米。現存前殿遺址,西起古城村,東至巨家莊,地面上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基,東西寬約1300米,南北進深500米,台高7米,約合65萬平方米。這個夯土台基比《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前殿要大得多,大概還包括前殿的基座、殿四周的迴廊、台階及其他附屬建築在內。此外,在距阿房宮前殿遺址東北、西南約數百米處,地面上都可見到多座夯土台基,並發現建築用筒瓦、板瓦、瓦當、鋪地磚、陶水管、石柱礎及帶
有戳印文字的陶片等[5]。
除以上宮殿建築外,咸陽都城郊縣還建有大量的離宮別館。據記載,當時「關內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三輔黃圖》)。這些離宮別館中,有的迄今仍有遺跡可尋,或是有文字瓦當、封泥、金文佐證,但大多數已湮沒無聞。經調查基本可確定位置的有:望夷宮(今涇陽縣東南界)、步壽宮(今渭南市靳尚村)、林光宮(今淳化縣北25公里處的梁武帝村一帶)、谷口宮(今涇陽縣口鎮)、蘄年宮、橐泉宮(今鳳翔縣西南長青鄉孫家南頭堡字壕村一帶)、梁山宮(今乾縣西關1公里處)等。此外,咸陽附近還有上林苑、宜春苑、甘泉苑等皇家園林3其中的上林苑在漢武帝時大規模擴建,成為漢代皇家最主要的苑囿區~
㈤ 吳川蘇村的介紹
離吳川市區東北面約6公里,有一條自然村——蘇村,自古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乃吳川市十分出名的一條村莊。
㈥ 吳川蘇村的古跡
萬平祖廟是蘇村重要的歷史遺跡,始建於明朝初期,對追尋祖先的遷徙有重大的研究意回義。重修銘文,答摘錄如下:
萬平祖廟位於祠堂之北端,山勢磅礴,地姿深秀。前望金雞出垌,後觀鯉魚躍水。物華天寶,青山環抱;巍巍屹立,凜凜神威。昔廟前樟樹參天,今大榕閉日。四時鳥語花香,景色宜人,黎庶感沾恩澤。人傑地靈,賓公中舉;抗戰勝利,為蘇村榮獲老區立下不殞之功勛。古帶村落屬編萬平里,故廟稱萬平。始建明初,歷今五百餘年,經受漫長歲月之風雨侵襲,雖抗力強勁,也難免天背受傷,桓基傾斜,兆報毀滅。今幸志士仁人倡議喚起萬民鼎力支持,捐資贊助,修建萬平,顏面一新。特刻碑記載 ,以啟後人。千秋志慶,萬福永承 整修中
㈦ 靈寶市蘇村鄉福地村在古代是什麼地方
請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起住定要三室廳或更房能夠互相照應必請
㈧ 烏金山的歷史遺存
流村、峪頭、蘇村古文化遺址:位於烏金山鎮流村、峪頭村、蘇村一帶,為新石器古文化遺址,發掘有紅陶、灰陶、彩陶等。
後溝古文化遺址:位於沛霖以北後溝村東半坡上,發掘有古陶窯、灰陶片等。
四甲坪古文化遺址:位於烏金山四甲坪,東西寬1500米,南北長2000米,屬新石器時期遺址,發掘文物有紅陶、彩陶等。 位於烏金山之卧虎山。唐末,沙陀人李克用進攻太原,與振武軍節度使契芯璋戰於此,這里為著名的古戰場。
孟良古寨,位於烏金山西北,平地泉村正東之佛移山,相傳為北宋時抗金名將楊延昭的部將孟良駐軍的地方,後人稱此山為孟良山。 石碑:烏金山紫金山華嚴寺有青石碑5通,為明清時所立。大洪山鎮壽寺有石碑11通,大都為明、清碑。高壁村資聖寺有青石碑7通,為明代所立。
石雕:大洪山鎮壽寺側有幽冥洞,洞內有宋代造像,現存10尊,3尊完好,7尊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摩崖造像:在烏金山鎮東溝半山腰有驢角大仙摩崖造像,此造像系宋代鐫刻,有兩處損毀較嚴重。 榆次(路北)八路軍工作團舊址:位於烏金山鎮東蒜峪村,設立於1938年4月。現存窯院一處,半溝窯數眼,大槐樹院一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太原戰役前敵委員會舊址:位於烏金山鎮大峪口村,設立於1949年4月,總指揮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敵委員會在該村召開會議。前委副書記周士第、羅瑞卿,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和150餘位師級以上幹部參加了會議。
太原戰役後方醫院舊址及無名烈士墓:位於烏金山鎮西蒜峪村,為一二進四合院,清代建築,保存完好。村東約一里許,有一無名烈士墓,葬有30餘位在太原戰役中負傷經後方醫院搶救無效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㈨ 北蘇村有什麼名勝古跡
如果你說是延安那個那麼寶塔山你說古代的對不起沒有因為。。。
㈩ 西部地區的名勝古跡
1、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也稱驪山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2、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於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3、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塔爾寺院依山勢建築,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等組成,布局嚴謹,建築巍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4、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
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
5、林芝巨柏林
巨柏,又稱雅魯藏布江柏木,特產於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藏語又稱為「桂辛秀巴」。林芝地區八一鎮東南方10多千米處的巴結鄉有一片巨柏保護點,這也是西藏兩個古柏保護點之一,塔形的樹冠以及挺撥的樹干十分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