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馬鞍山遺址

馬鞍山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3 09:45:18

❶ 馬鞍山有哪些風景

1、濮塘自然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絹綉,飛泉叮咚,環境幽雅,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

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這里竹海蒼茫,一碧萬頃,山風徐來,竹影婆娑,竹葉沙沙,如鳴天籟,徜徉其間,寵辱皆忘,心曠神怡,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

景區有大小山峰49座,峽谷53條,水庫8座,塘壩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畝,竹林5000畝,茶園350畝,各種植物300餘種。

2、採石磯風景名勝區

採石磯,又名牛渚磯,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採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三磯」,而採石磯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內涵獨領風騷,被譽為三磯之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3、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

雞籠山,舊名亭山,一作歷山,又名鳳台山。位於和縣西北25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240米。1978年後,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將山麓至山頂道路,用石條重鋪,並加鋼管欄桿。

鳳林禪寺,亦修葺一新,內塑佛像七尊。現存有民國13年(1924)《鳳林禪寺碑記》碑刻一塊,每年接待來山香客遊人甚多。已被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森林公園

4、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處,與南部新城接壤,北距南京80公里,南鄰蕪湖18公里,處於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寧蕪高速、寧安城際鐵路穿境而過,寧蕪高速太白出入口可直達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屬國家風景名勝區採石風景名勝區青山片區,境內有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安徽省首批宜居村莊——桃花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白墓園,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桃花村、萬山村、詹村。[23]

5、褒禪山風景區

褒禪山風景區地處含山縣城以北7.5公里,東臨和縣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接伍子胥過昭關的昭關山,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81米。是國家AAA級風景區、全國少先隊輔導員基地、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❷ 安徽省馬鞍山市有哪些古人遺址

這個馬鞍山還是歷史非常長的古城,當地的文化古跡是非常多的,比如著名的採石磯,很多文人墨客都在這里留下詩篇

❸ 安徽有哪些文化古跡

1、醉翁亭

景區內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關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獨厚。境內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層巒起伏,溝谷深邃,溪流潺潺,林茂深秀。

午間時分的醉翁亭,在陽光的襯托下,熠熠生輝,古樸優雅,給人一種智者陷入沉思之中的奇妙之感。

❹ 馬鞍山抗日遺址的介紹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口頭鄉大口頭村南,是淄河上游的一座馬鞍形險要山峰。抗日戰爭時期,它是扼沂蒙山區通往清河區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

❺ 尋求馬鞍山抗日紀念館,戰斗遺址等與抗日戰爭有關得資料,他們得 具體位置與聯系方式,謝謝

第2問,顯然是國軍指揮八路軍,工農紅軍在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改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第3問,蔣顯然不是真心實意的不抵抗嗎。日本想滅亡中國,如果中國滅亡了,蔣上哪兒去獨裁?上哪兒當總裁,當委員長?他不過想先滅中共,再抗日。
第1問,
被擊斃於中國境內的侵華日軍將領名單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時間內,死於中國境內的日軍將領名單。

一.被國民革命軍擊斃

1.林大八,陸軍 少將,1932/03/01,斃於上海。

2.倉永辰治,陸軍 少將,1937/08/29,斃於上海吳淞。

3.家納治雄,陸軍 少將,1937/10/11,斃於上海。

4.淺野嘉一,陸軍 少將,1937/11/14, 戰傷斃命天津。

5.加藤仁太郎, 海軍少將, 1938/07/ 31 斃於長江下游。

6.杵春久藏,陸軍 少將,1938/08/02 斃於山西運城。

7.飯冢國五郎, 陸軍 少將,1938/09/03斃於江西德安。

8.小笠原數夫, 陸航中將, 1938/09/04 坐機於湖北孝感被擊毀。

10.飯野賢十,陸軍 少將,1939/03/22 斃於南昌。

11.山田喜藏,陸軍 少將,1939/05/12 斃於湖北 大洪山。

12.田路朝一,陸軍 中將,1939/06/17 斃於安徽南部。

13.小林一男,陸軍 少將,1939/12/21 斃於內蒙古安北。

14.中村正雄,陸軍 中將,1939/12/25 斃於廣西昆侖關。

15.秋山靜太郎, 陸軍 少將,1940/01/23 斃於山東。

16.左藤謙,陸軍 少將,1940/03/02 斃於江西潘陽湖。

17.木谷資俊,陸軍 中將,1940/03/20 斃於江西。

18.水川伊夫,陸軍 中將,1940/03/22 斃於內蒙古五原。

19.前田治,陸軍 中將,1940/05/23斃於山西晉城。

20.藤堂高英,陸軍 中將,1940/06/03 斃於江西瑞昌。

21.大冢彪雄,陸軍 中將, 1940/08/05斃於晉東南。

22.井山官一, 陸軍 少將,1940/10/16 斃於湖北宜昌。

23.大角芩生, 海軍大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4.須賀彥次郎,海軍中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5.上田勝,陸軍 少將,1941/05/13 斃於山西中條山。

26.山縣業一, 陸軍 中將,1941/12/25 斃於安徽。

27.酒井直次,陸軍 中將,1942/05/28 斃於浙江南溪。

28.冢田攻,陸軍 大 將, 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29.藤原武,陸軍 少將,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30.淺野克己,陸軍 少將,1943/05 斃於廣東東江。

31.仁科馨,陸軍 少將,1943/ 06/01斃於湖南。

32.黑川邦輔,陸軍 少將,1943/06/28斃於雲南。

33.布上照一,陸軍 少 將,1943/11/23斃於湖南常德。

34.中畑護一,陸軍 少 將,1943/11/25斃於湖南常德。

35.下川義忠,陸軍 中將, 1944/04/19 斃於湖北應城。

36.橫山武彥, 陸軍 中將, 1944/06/11斃於浙江龍游。

37.木村千代太,陸軍 中將,1944/06/11斃於河南。

38.和爾基隆,陸軍 少將 , 1944/07/21斃於湖南衡陽。

39.大橋彥四郎,陸軍 少 將,1944/07/25 斃於湖南長衡會戰。

40.左治直影,陸軍 少 將,1944/07/27斃於湖北荊州。

41.志摩源吉,陸軍 中將, 1944/08/06斃於湖南衡陽。

42.藏重康美,陸軍 少將 , 1944/08/16斃於雲南騰沖。

43.南野豐重,陸軍 少將 ,1944/09/08斃於雲南芒市。

44.與野山壽,陸軍 少將 , 1945/02/09斃於華中。

45.山縣正鄉,海軍大將, 1945/03/07 斃於浙江椒江。

二.被共產黨軍隊擊斃

1.沼田德重,陸軍中將,1939/08/12,被八路軍擊傷斃命於山東。

2.阿部規秀,陸軍中將,1939/11/07,被八路軍斃於河北淶源。

3.吉川貞佐,陸軍少將,1940/05/17 被共產黨員刺殺於河南開封。

4.飯田泰次郎,陸軍中將,940/11/28被八路軍斃於華北。

5.吉川資, 陸軍少將,1945/05/7 被 八路軍斃於 山東 半島

以下是被認為陣亡,但並沒有死亡的日軍將領:

常岡寬治 少將 獨立第2旅團長 1938.10.28 山西 重傷

赤鹿里 中將 第13師團長 1943.11.23 常德 後任122師團師團長

滋田賴四郎 中將 1943.11.28 常德

佐久間為人 中將 第68師團長 1944.7.21 衡陽 中炮受傷,後任84師團長

雖陣亡但缺少明確資料表明追晉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騎兵第13聯隊長 1939.12.20 斃於綏遠

長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師團第103聯隊長 1938.9.29 斃於江西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團聯隊長 1938.9.30 斃於山西五台

缺少詳細資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將(?)綏西警備司令 1940.3.22 斃於綏遠

在日軍方面的資料中,沒有關於水川伊夫的情況

被擊斃於中國境內的侵華日軍將領名單

來源:軍盟中文網 等級:默認等級
發布於2005-06-24 10:02 【字體:大 中 小】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時間內,死於中國境內的日軍將領名單。

一.被國民革命軍擊斃

1.林大八,陸軍 少將,1932/03/01,斃於上海。

2.倉永辰治,陸軍 少將,1937/08/29,斃於上海吳淞。

3.家納治雄,陸軍 少將,1937/10/11,斃於上海。

4.淺野嘉一,陸軍 少將,1937/11/14, 戰傷斃命天津。

5.加藤仁太郎, 海軍少將, 1938/07/ 31 斃於長江下游。

6.杵春久藏,陸軍 少將,1938/08/02 斃於山西運城。

7.飯冢國五郎, 陸軍 少將,1938/09/03斃於江西德安。

8.小笠原數夫, 陸航中將, 1938/09/04 坐機於湖北孝感被擊毀。

10.飯野賢十,陸軍 少將,1939/03/22 斃於南昌。

11.山田喜藏,陸軍 少將,1939/05/12 斃於湖北 大洪山。

12.田路朝一,陸軍 中將,1939/06/17 斃於安徽南部。

13.小林一男,陸軍 少將,1939/12/21 斃於內蒙古安北。

14.中村正雄,陸軍 中將,1939/12/25 斃於廣西昆侖關。

15.秋山靜太郎, 陸軍 少將,1940/01/23 斃於山東。

16.左藤謙,陸軍 少將,1940/03/02 斃於江西潘陽湖。

17.木谷資俊,陸軍 中將,1940/03/20 斃於江西。

18.水川伊夫,陸軍 中將,1940/03/22 斃於內蒙古五原。

19.前田治,陸軍 中將,1940/05/23斃於山西晉城。

20.藤堂高英,陸軍 中將,1940/06/03 斃於江西瑞昌。

21.大冢彪雄,陸軍 中將, 1940/08/05斃於晉東南。

22.井山官一, 陸軍 少將,1940/10/16 斃於湖北宜昌。

23.大角芩生, 海軍大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4.須賀彥次郎,海軍中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

25.上田勝,陸軍 少將,1941/05/13 斃於山西中條山。

26.山縣業一, 陸軍 中將,1941/12/25 斃於安徽。

27.酒井直次,陸軍 中將,1942/05/28 斃於浙江南溪。

28.冢田攻,陸軍 大 將, 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29.藤原武,陸軍 少將,1942/12/18 斃於安徽太湖。

30.淺野克己,陸軍 少將,1943/05 斃於廣東東江。

31.仁科馨,陸軍 少將,1943/ 06/01斃於湖南。

32.黑川邦輔,陸軍 少將,1943/06/28斃於雲南。

33.布上照一,陸軍 少 將,1943/11/23斃於湖南常德。

34.中畑護一,陸軍 少 將,1943/11/25斃於湖南常德。

35.下川義忠,陸軍 中將, 1944/04/19 斃於湖北應城。

36.橫山武彥, 陸軍 中將, 1944/06/11斃於浙江龍游。

37.木村千代太,陸軍 中將,1944/06/11斃於河南。

38.和爾基隆,陸軍 少將 , 1944/07/21斃於湖南衡陽。

39.大橋彥四郎,陸軍 少 將,1944/07/25 斃於湖南長衡會戰。

40.左治直影,陸軍 少 將,1944/07/27斃於湖北荊州。

41.志摩源吉,陸軍 中將, 1944/08/06斃於湖南衡陽。

42.藏重康美,陸軍 少將 , 1944/08/16斃於雲南騰沖。

43.南野豐重,陸軍 少將 ,1944/09/08斃於雲南芒市。

44.與野山壽,陸軍 少將 , 1945/02/09斃於華中。

45.山縣正鄉,海軍大將, 1945/03/07 斃於浙江椒江。

二.被共產黨軍隊擊斃

1.沼田德重,陸軍中將,1939/08/12,被八路軍擊傷斃命於山東。

2.阿部規秀,陸軍中將,1939/11/07,被八路軍斃於河北淶源。

3.吉川貞佐,陸軍少將,1940/05/17 被共產黨員刺殺於河南開封。

4.飯田泰次郎,陸軍中將,940/11/28被八路軍斃於華北。

5.吉川資, 陸軍少將,1945/05/7 被 八路軍斃於 山東 半島

以下是被認為陣亡,但並沒有死亡的日軍將領:

常岡寬治 少將 獨立第2旅團長 1938.10.28 山西 重傷

赤鹿里 中將 第13師團長 1943.11.23 常德 後任122師團師團長

滋田賴四郎 中將 1943.11.28 常德

佐久間為人 中將 第68師團長 1944.7.21 衡陽 中炮受傷,後任84師團長

雖陣亡但缺少明確資料表明追晉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騎兵第13聯隊長 1939.12.20 斃於綏遠

長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師團第103聯隊長 1938.9.29 斃於江西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團聯隊長 1938.9.30 斃於山西五台

缺少詳細資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將(?)綏西警備司令 1940.3.22 斃於綏遠

在日軍方面的資料中,沒有關於水川伊夫的情況

❻ 馬鞍山風景區的革命遺址

馬鞍山的主峰來上有五個在岩石上自鑿出的石坑和石洞,製成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守山人員為了抵抗山下敵人的攻擊,用來掩藏身體的。掩體內可容納2-3 人,有射擊孔,人在裡面非常安全。東峰上的兩個掩體,下面對著陡峭的天梯,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馬鞍山抗日保衛戰中,王鳳麟副團長就是在這些掩體中指揮作戰,將日軍師團參謀長山田大佐擊斃的。
英雄碾
在馬鞍山東峰的腰部有一處平地,在平地的中央有一盤石碾,該碾除石滾外,碾盤和地座是一塊整體的石頭鑿制而成,碾盤直徑1.5米,高0.7米建於清朝咸豐年間,是在山上居住的人員用來碾壓糧食的器物。戰爭年代,八路軍和軍屬用石碾軋米及軋制火葯。1942年石碾被日軍飛機炸壞,1999年重新修復。
戰斗指揮所
在馬鞍山主峰的頂端有一處岩洞,洞高2.5米,寬2米,深1.5米,此處視野開闊,居高臨下,在馬鞍山抗日保衛戰中,是王鳳麟副團長的指揮所。

❼ 驚動整個日本的馬鞍山文物,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1984年6月,考古隊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鄉發現了一座古墓,經考證,該古墓是三國時期吳國著名將領朱然的墓。

經過考察和測量,朱然墓的墓穴為雙室磚墓,全長8.7米。該墓雖曾被人盜挖過,但仍就從中挖掘出了140餘件葬品,其中絕大部分為漆木器,而在眾多的葬品中,有一件文物雖在當時沒有引起國人的注意,但卻在我們的鄰居——日本的國內引發了轟動。

可以想像到的是,被拿到日本巡展的這雙木屐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發日本人的嫉妒心理,這是出於對木屐過於熱烈的喜愛使然。不得不說,雖然有時候覺得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的所作所為還是值得稱贊的,但勿忘歷史,也是我們必須牢記的。

❽ 馬鞍山介紹資料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統一時,屬丹陽。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1956年馬鞍山建市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當我們以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為榮的同時,還要自豪地強調:地處「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還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歷史悠久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通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3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00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准確地展示了馬鞍山地區悠久的歷史。
(一)馬鞍山地區早期遺址豐富多彩,文化信息豐富。
煙墩山、七畝塘、高個山、鄭家等新石器時期遺址表明,馬鞍山地區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發達的農業文明。煙墩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證明了馬鞍山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顯赫。五擔崗、鄧家、船墩、荒廟墩等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時期,馬鞍山地區手工業文明已達相當高度,人們開始使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物品,根據五擔崗遺址出土的文物類別和遺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斷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馬鞍山市的源頭可以上溯到三國的姑孰城和東晉的牛渚誠。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三)採石磯為群雄逐鹿之地。
馬鞍山市與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採石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時成為著名的古津渡、古戰場,此地曾發生過數十次戰爭,史冊中載有許多劍影刀光、金戈鐵馬的採石大戰故事。
(四)館藏文物類別齊全。
馬鞍山文物管理部門珍藏著豐富多彩、類別齊全的珍貴文物,其中經過鑒定的珍貴文物1028件(套),這些文物絕大部分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確,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春秋勾連紋大鐃,三國青瓷雞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誌磚、季扎掛劍圖漆盤等一、二級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馬鞍山地區勞動、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這一地區以太白墓、朱然墓為代表的墓葬,廣濟寺為代表的寺廟,太白樓為代表的樓台亭閣等古文化資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轟動全國。
馬鞍山地區曾先後出土大量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為目前已發掘的300多座三國東吳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結構與墓中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世人矚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繪畫作品,填補了漢代至三國時期漆器工藝及美術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間,曾引發「三國熱」。此墓的發掘,被列為8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二)廣濟寺名冠江南。
位於翠螺山南麓的廣濟寺,又名資福院,始建於三國時間,後毀於戰火。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山門、大雄寶殿和觀音閣,氣勢壯觀,為江南名剎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譽。
(三)黃山塔鎮守市口。
此塔位於寧蕪路東側的黃山之頂,為當塗進入市區的標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劉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後有懷古亭,為武帝避暑離宮,李白有「長嘯倚天梯」詩句贊其雄姿。
(四)謝公宅爭輝青山。
謝公宅位於當塗青山,為南朝宣城太守謝脁故宅。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謝脁詩、書、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詩,有山水詩祖之稱,李白對其推崇備至,曾明確表示死後要與謝脁結為「異代芳鄰」,留下了文壇千古佳話。
(五)太白墓古樸典雅。
太白墓園位於當塗青山西麓,佔地6公頃。李白逝後初葬龍山,後人遂其「與謝脁為鄰」之願遷葬青山。園前立挺拔的牌坊,園內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蓮池、十詠亭等古跡,其古樸典雅的布局與李白曠達的情懷、浪漫的詩風相得益彰。啟功、趙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書畫大師的題額更使墓園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餘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資料。
(六)謫仙樓輝煌壯美。
謫仙樓,太白樓別稱。因李白人稱「謫仙人」而得名。此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長江三樓一閣」,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鍾情。李白祠、清風亭,同風閣等建築與太白樓相互呼應,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太白樓古建築群。
(七)昭明閣遺跡猶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謚號。蕭統博覽群書,編纂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昭明閣,系昭明太子讀書處,位於慈姥山,原有閣、廳、樓和碑刻,現留殘碑一塊,上刻有昭明讀書的形象。
(八)三元洞臨江欲飛。
三元洞原為採石江邊懸崖絕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間,一僧人依崖造屋,設天、地、水三官神位於內,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後的三元洞,三面臨江,躍躍欲飛。遊人入洞後,可直達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極目遠眺,也可俯視江流。三元洞的有關傳說,折射著中國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價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盡攬。
峨眉亭與三元洞緊鄰,因亭飛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詠其「雙峰秀山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此外,文天祥、趙孟兆頁等人均登亭攬勝,留下佳作名篇。現亭內存碑五塊,元碑《過采江詩》尤為珍貴,郭沫若稱其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跡薈萃。
翠螺山一面臨江、三面環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齋、赤烏井、懷謝亭等文物古跡隨處可見,尤其是與李白有關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韻味。更值得一說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觀十分幽美。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稱,是如今長江下游唯一的岸蝕景觀。歷代文人孟浩然、劉禹錫、王安石、陸游、蘇軾……均到此漫遊。李白曾多次登磯游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等不朽詩章。
(十一)明皇窯遙傳輝煌。
當塗青山有兩座窯場遺址。南窯專制琉璃,北窯專制磚瓦,是明洪武年間為燒制鳳陽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窯場。現此窯已廢,但透過窯址隨處可見的琉璃瓦碎片及斷磚,不難發現其昔日的輝煌。
(十二)古詩文爭奇斗艷
馬鞍山地區的山水為歷代文人雅士推崇備至。著名南齊山水詩人宣城太守謝朓迷戀當塗青山,稱其為「山水都」並築室鑿井,作《治宅》《游山》詩作,當為名人為馬鞍山地區留下的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愛山水,尤其鍾情馬鞍山地區,給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詩文。其中的《登天門山》、《姑孰十詠》、《橫江詞六首》、《夜泊牛渚懷古》等成為千古絕唱,廣為傳誦。李白逝世後,劉禹錫、白居易、賈島、李紳、杜牧、韋庄、梅堯臣、杜荀鶴等一大批詩人即到馬鞍山拜謁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華章佳句。其中劉禹錫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詩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馬鞍山地區已積淀了贊詠李白及其勝跡的詩文1100餘首(篇),楹聯130多幅,各類碎文、序文、祭文數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將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豐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鄉各地。其中太白墓內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華《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墓誌》、劉全白《唐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碣記》和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以及范傳正撰寫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為考證李白生平創作與思想提供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採石峨眉亭內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稱之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橫山「石門、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樓內的重修太白樓記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極高的文化價值。馬鞍山麓的「江東第一城」雖然為當代人所刻,但其社會價值也絕不可小視。

❾ 馬鞍山抗日遺址的歷史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6米,是一個由粗獷雄偉的山巒疊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麗多姿的田園山莊及馬鞍山革命抗日遺址組成的自然風景區。其山勢峻峭,峰頂突兀,四周懸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條石鑿的132級的石階小道能通往峰頂,易守難攻,實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故為兵家必爭之地。 山巔石峰高數十米,東西兩頂相連,成凹形,遠望狀似馬鞍,故名馬鞍山。石峰四面懸崖峭壁,西南角有條石階,狹而陡,似天梯,直達南天門,是通向峰頂的唯一險道。馬鞍山周圍峰巒起伏,山上林木蒼蒼,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縱橫交錯,曾為歷史上南北交通咽喉。抗日戰爭時期,它是扼沂蒙山區通往清河區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
1941年八路軍佔領此山,並控制周圍地區。在日偽軍對魯中區進行「大掃盪」時,部隊分散活動,馬鞍山成了安置傷病員和家屬的小後方。
1942年11月,日偽軍掃盪沂蒙。1942年11月9日,千餘日、偽軍,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向馬鞍山發動進攻。當時,山上只有魯中軍區二團副團長王鳳麟、中共魯中區黨委組織科長李成式和抗戰軍屬馮旭臣老人等30餘名傷病員和家屬。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斃傷敵軍二百餘人。王鳳麟、譚克平等30餘人壯烈犧牲。這就是淄博抗日戰爭史上有名的「馬鞍山保衛戰」。
為紀念在保衛戰中獻身的英雄,1945年博山縣政府在馬鞍山建立了「馬鞍山抗日烈士紀念碑」, 碑通高210厘米,呈六棱形,刻有介紹馬鞍山戰斗的碑文,魯山區專員徐化魯題寫的「氣壯山河」4字、博山縣長毛梓材的《馬鞍山抗日烈士贊》題詞,以及27名烈士姓名。整個紀念園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建成面積8000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紀念館、戰斗遺址、怪石林、鍾鼓樓、華光寺等。
1977年12月,省革命委員會公布馬鞍山抗日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政府為紀念碑加築了水泥結構的護碑亭,整修了登上山峰的台階、護攔及山峰的掩體、指揮所遺址。1985年,在主峰的多處懸崖石壁上鐫刻了廖容標、馮毅之、錢鈞、李伯秋、吳瑞林的題詞和詩詞。
改革開放後,淄河鎮投資近百萬元開通了攀山公路,恢復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閣、華光寺等建築,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門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雲閣等景點,安裝了風力發電機組,將其建成了融革命傳統教育與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馬鞍山風景游覽區。一年四季,遊人如織。已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風景名勝區。
奇跡盛世出。人們又在山上陸續發現了多處新的自然景觀:2001年在馬鞍山兩側的山樑上發現了100多間石屋和烽火台;在山東峰百米高的懸崖上有一個十餘米高的八路軍頭像,浩然正氣,形象逼真,象徵了馬鞍山戰斗中犧牲的烈士的不屈靈魂,被稱之為「英雄魂」;在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個熟睡的大佛,莊重自然,活靈活現,被人們稱之為「三泰卧佛」;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猶如一尊靜坐修行的彌勒佛,神情專一,泰然自如,線條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❿ 馬鞍山市歷史古鎮

運漕鎮位於含山縣城南端約份公里處,形成於三國東吳,發展於東晉時期,鼎盛於明清時代。 明代以來便是含山首鎮,商業發達。運糟柯上碼頭相連、欖桿林立、商船綿延數里。如今鎮上還保留了眾多的古民居、深宅大院。如東問街的程家大屋, 上大街的陳家大院, 西大街黃家大屋、何氏民居等。
古鎮保留下來的, 不僅僅是深宅大院、古民居,還有一些其他古建築, 同樣承載著古鎮的記憶。鎮上最有名的建築當屬明代嘉靖年間的三台閣,民國三年十二月,由運潛紳士曹靖夫、張韶等人捐資重修。此閣臨擁而立,共有蘭層六面, 高約12米,蔚為壯觀。登閣遠眺,運糟古鎮的喧鬧與 繁華,山水的靜謐與秀麗盡收眼底。 自古以來, 文人墨客,社會賢達, 也常常流連於此, 品若飲酒、高談闊論、吟詩唱和、潑墨丹青, 留下了一批詩詞、槌聯和書畫作品
歷陽鎮, 為和縣縣治所在地, 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芸萃的歷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前, 項羽封范增為歷陽侯,始建歷陽城, 又名亞父城, 自古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居縣境中部,東靠南京, 與馬鞍山市區一江之隔, 已有馬鞍山跨江大橋相連, 境內有長江黃金水道和三條通江河流,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歷陽鎮有春秋時期伍子胥渡江的 「漁邱渡」 和 「浣紗祠」,三國時孫權為其母做壽而建的萬壽塔,唐代劉禹錫的居所 「陋室」 及其千古名篇 「陋室銘」 ,唐代詩人張籍讀書的 「桃花塢」 ,宋代建造、朱元璋登臨賦詩的 「鎮淮樓」 ,明代建造的 「文昌塔」 、 和陽橋」 等諸多名勝古跡和遺址 位於其中,境內中部為一西向長墟,東北、南部均為平原和湖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