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舊石器遺址
① 平涼的歷史文化有多悠久
平涼,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華之地。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涇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創造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耕文化,出現了「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牛羊銜尾,群畜塞道」的田園畫卷,從而也開啟了華夏農業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證明,平涼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遊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秦漢以降,由於這里一直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且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曾經在傳遞民族文化傳統、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積淀和一代代人的創造與積累,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兼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領異標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撩去歷史的煙雲,不難發現,漫長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蘊藏並傳承於人的血脈精神而外,總會以一定數量的物質的形式留存在其演進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跡。僅以文物而言,在平涼境內就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其中涇川縣大嶺上距今約20萬年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確認為甘肅之最早;出土於涇川涇明牛角溝距今5萬年前的「涇川人」,比北京「山頂洞人」還早;靜寧治平古成紀遺址,是早於黃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別是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玉質人佣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華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高度,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② 平涼的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庄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台、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台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台縣邵寨原)。另有鹵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庄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今涇川)、陰槃(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台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範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鑒》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安定、陰槃、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並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台縣梁原境內。鹵、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槃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並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並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
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梁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並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庄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台、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
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台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
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庄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
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槃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槃。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
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台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庄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槃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台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台縣境。
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
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槃縣)屬涇州。今庄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台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槃縣改為宜祿縣,今靈台縣東南部屬之。
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台縣,旋即又省靈台並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台縣西梁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槃、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台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槃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庄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槃、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槃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庄浪一部分辟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台省入麟游,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並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采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台縣從麟游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並入靈台縣。改陰槃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
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台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並入良原縣。大歷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台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台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並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台和保定,皆屬涇州。
今靜寧、庄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庄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台,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
今靜寧、庄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歷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志》:「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
真宗咸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庄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
仁宗慶歷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祐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干縣。
涇州,初領保定、靈台、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
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
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後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台、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庄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台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
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
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
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庄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
州治隴干(今靜寧),轄隴干、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
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後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
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並入涇川)、靈台、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台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台縣,同時將良原縣並入靈台縣。
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並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並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
在今庄浪縣境設庄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
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
成宗大德八年(1304),庄浪路降為庄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並入隴干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干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
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
洪武八年降庄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庄浪縣(屬靜寧州)。
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台、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庄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
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台、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庄浪縣。
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庄浪、涇川、華亭、崇信、靈台、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台為二等縣,華亭、崇信、庄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台、華亭、崇信、靜寧、庄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庄浪、靜寧、靈台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台、涇川、崇信、靜寧、庄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庄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並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庄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並入華亭縣;12月20日,庄浪縣並入靜寧縣,靈台縣並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並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並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台、庄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庄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③ 平涼有哪些戰爭遺址和英雄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人類開元第一城———靜寧成紀文化城,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蘊涵著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壇———華亭蓮花台,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台」而久負盛名。
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庄浪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崇信縣境內的4A級景區龍泉寺、千年菩提樹、「華夏古槐王」自成風景,引人入勝。崆峒十萬溝、靜寧仙人峽等森林峽谷險峻幽深,旖旎多姿。涇川溫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隴上名泉貫珠泉等水域景觀獨具魅力。
經過20多年的持續開發,先後開展了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文化名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和景區景點功能配套建設,旅遊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全市星級賓館(飯店)達到18家,旅行社15家。與周邊14個城市建立了旅遊經濟區域聯盟,共同構建了絲路遺珍之旅、尋根朝覲之旅、紅色教育之旅、休閑度假之旅、西北風情之旅五條精品線路,成為甘肅旅遊的重點區域和陝甘寧三省(區)旅遊聯動發展的重要節點。開發出了五大類上百種旅遊商品,發掘恢復的「中國紙織畫」備受海內外遊客喜愛。
平涼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優惠的旅遊發展政策,是您投資興業的熱土。我們在旅遊產業開發上,對全市各旅遊景點門票均常年優惠,對外地旅行社組團來平旅遊進行獎勵,對旅遊招商項目在土地開發、稅費徵收等方面實行全面優惠。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及社會各界前來旅遊觀光、開發建設,共同開創美好未來!古文化遺址平涼市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④ 平涼歷史上叫什麼
平涼先後用過烏氏、安定、月支、都盧、渭州等名稱,但沿用時間最久的,還是平涼之名。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4)平涼舊石器遺址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
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
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
⑤ 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介紹
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哈爾濱市西南25公里處、松花江一級階地上。由於松花江支流運糧河的切割使階地堆積物中的遺物暴露出來。
⑥ 現在的平涼市最早的那個國
平涼歷史來悠久,境內現源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⑦ 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簡介
1982年夏,哈爾濱市文管站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若干具有人工
打擊痕跡的古生內物化石,並在隨容後的試掘中出土一批猛獁象、披毛犀、野牛等古動物化石。又採集到石製品二件、人類頭骨化石殘片一塊。證實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閻家崗一帶有古人類活動。 之後,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了發掘,共出土標本3000餘件,並發現了兩個由大量哺乳動物骨骼圍築成的半圓圈形遺跡,使之成為我國北方一處重要的舊石器遺址。
⑧ 舊石器文化遺址有哪些
在黑龍江省右岸塔河境內的呼瑪十八站有一處舊石器晚期遺址,在遼東半島的復縣有一處古龍山洞文化遺址,在這廣闊的東北大地上,到處都留有東北土著先民原始群體活動的足跡。
在舊石器早期,遼寧省本溪地區就生活著廟後山人,廟後山人與「北京猿人」是同時代的古人類,同屬於舊石器早期的晚期猿人。
廟後山人是東北早期直立人的代表,也是東北地區發現時代最早的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廟後山位於遼寧省本溪中部,南距太子河支流湯河500米左右,古人類遺址在山坡南麓距地面約30米的石灰岩洞穴中,洞口向南,洞高5米。該遺址發現了一顆殘缺一角的古人類牙齒化石。
在舊石器中期,在遼寧省營口永安西田村一帶,生活著金牛山人,他們在距今20多萬年以前,就活躍於東北南部地區,適應了較為復雜的生活環境。
在二三十萬年前至50000年前左右,即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就是早期智人階段。金牛山人和喀左的鴿子洞人是這個時期東北古人類的主要代表。
他們已由直立人進化為了早期智人,建立了以血族群婚為基礎的血緣家族。金牛山人和鴿子洞人的後期,更為進步的族外群婚開始出現,並逐漸發展鞏固了下來,這為向氏族社會的過渡奠定了基礎。
鴿子洞遺址位於遼寧省西部山區大凌河上游的西岸,是一處天然溶洞。在這遺址內出土了300餘件舊石器,有豐富的用火痕跡和3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還有一顆相當完整的小孩第二下前臼齒。據推斷,鴿子洞人約為15萬年前後的古人類。
在舊石器的晚期,在吉林省安圖明月鎮與榆樹周家油坊一帶,就分別生活著安圖人、榆樹人。在黑龍江省哈爾濱西南郊閻家崗地區,生活著哈爾濱人。
在東北地區,還有遼寧省海城仙人洞、大凌河畔鴿子洞等30餘處舊石器文化遺址。這些東北地區的古人類,基本代表了人類起源與進化過程中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大發展階段。
從50000年前至10000年前,這個時期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東北的古人類便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早期階段。這個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和物質文化有了相當顯著的發展,突出表現為壓制石器、雛形陶器、磨製骨器、裝飾品等具有時代特徵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已經出現了。
遼寧海城仙人洞遺址出土了一些鑽孔獸牙裝飾品。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人們掌握了獸骨的鑽孔技術,並且在獲取生活資料的必要勞動之外,開始有了一定的剩餘時間用來生產裝飾品。
裝飾品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意識的發展和對美欣賞觀念的提前,因而創造了粗獷的原始藝術作品。
在這一時期,一些古人類繼續利用天然山洞,保持著穴居狀態,更多的人類家族則走出洞穴,開始生活於山坡或河谷台地了。如扎賚諾爾遺址位於前哨化的蘑菇山山坡上,哈爾濱附近的一系列遺址都分布於松花江的階地上。
原始人按照自己意願選擇更宜於獲取生活資料和靠近水源的地方,並自己動手建造簡陋的居址或房屋。人類開始了半定居生活,除採集、狩獵之外,捕魚業也開始成為原始人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之一了。
海城仙人洞遺址中出土了一件骨制魚叉,這使我國同時代的內容又有了極大豐富,這說明捕魚業在東北古人類生活中開始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這時期,原始群向原始氏族的轉化開始完成,男女之間的自然分工也隨之轉化為社會的勞動分工,於是氏族出現了,私有制由萌芽而產生。在這個時期,是東北古人類蓬勃發展的繁榮時代,是他們進行規模空前的大遷徙、大遠征的時代。
遼寧省葫蘆島市設縣治開始於清光緒年間,始稱江家屯撫民廳治所置於江家屯,後來遷至連山。從這里發掘的文物、遺址、遺物證實;遠在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勞動、繁衍、生息。
1921年6月瑞典地質學家特生博士對境內南票區沙鍋屯二里媳婦山東坡天然洞穴發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進行鑒別,認為遺物為距今7000年以前新石器晚期的人類遺物。
其中紅胎黑彩陶皿與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屬於一種文化類型,而長頸瓶陶片又與甘肅出土的同類同期文物相同。遼寧省綏中縣綏中鎮龍王山區寺兒堡鎮北出土的古墓等,都證明本地屬於「紅山文化」,是古代南下遼西的一種文化類型,是古代人群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體。
這些確鑿的文化遺址都證明東北古人類為了開拓東北古老的活動空間,探索新的未知生活領域。
⑨ 趙庄舊石器遺址什麼重要發現
趙庄舊石器遺址位於新鄭趙庄村北,潩水河東岸3級階地。遺址西部是陘山與具茨山,東臨黃淮平原。遺址地層從上至下分為7層,分別為全新世堆積,含鈣質結核的馬蘭黃土,以及其下的漫灘相堆積即舊石器時代文化層。
舊石器文化層的主體部分為灰白色黏質砂土,有銹黃色斑點,土質略硬,含砂量較大,局部可見黃灰相間的水平層理。大量石製品及動物化石主要分布在厚約10~30厘米的范圍內。
趙庄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置放象頭的石堆與石器加工場。兩者位於同一活動面,是同一時期活動的遺存。活動面由南向北分布著古棱齒象頭骨、大塊的紫紅色石英砂岩塊和乳白色碎小的石英製品。
象頭骨呈豎立狀,臼齒嚼面朝南;由於長期的擠壓作用已明顯變形,但仍保存完整。大多數石英砂岩塊位於象頭骨的下部和周圍,互相疊壓,形成堆狀。
這些紫紅色石英砂岩是直接采自距遺址5000米以外的陘山基岩原生岩層。其搬運至此的主要功能並非加工工具,而是圍成石頭基座,在上面擺置象頭。
石英製品則主要分布於象頭骨的北側,絕大部分是加工石器產生的石核、石片、斷塊與碎屑等副產品,很少見到加工完成的精製品,說明當時人類在這一區域的主要活動是石器生產。
發掘所獲石製品數量超過5000件。石英製品數量占絕對多數,但個體較小,多在5厘米以下。種類主要是石核、石片、斷塊、碎屑以及未加工的石料。還有少量經過修理的工具,類型有刮削器、尖狀器等。
趙庄遺址中哺乳動物化石很少,除古棱齒象頭骨外,僅有一段象門齒、零星象肢骨片,以及個別羊、鹿化石等。亦不見灰燼與炭屑等用火遺存。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斧子
⑩ 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屬於哪個區
雞蛋白色液體我不是不是不是我在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