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人遺址河南
① 周口店是猿人的發源地嗎現在有哪些遺址呢
周口店並非猿人發源地,中國猿人發源於雲南元謀縣。猿人發源地究竟在哪裡,眾說紛紜,史學屆尚未有定論。有人認為在歐洲,因為歐洲奧地利那裡有距今1500萬年中新期地層的森林古猿人化石;也有人認為在非洲,20世紀20年代,非洲發現了南猿化石,並且,非洲還發現了許多中更新世的人科化石,歷史價值極高;但近年來也有觀點認為人類發源於亞洲,因為類人猿靈長類動物的進化源自亞洲,後來才向非洲擴散。人類究竟源於何方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且待他日史學統一觀點。今日,我們還是把目光投向中國一些神秘的人類遺址吧!
今日之人類,足跡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我們可以把海洋填成陸地,也可以把沙漠變為綠洲,我們能做很多的事情,我們似乎無所不能。可是,我們依然不知道我們來自何方。探究古猿遺址也好,爭辯人類發源地也罷,我們都只是想要一個歸宿,為心靈找到故鄉。
② 河南是否有遠古人類遺址
對河南鄭州西山遺址同期山麓洪積成因的自然沉積剖面樣品的有機碳、炭屑含量、碳氮比值和孢粉進行了分析,根據其實驗結果,結合平原地貌與物質組成特點,分析了該地區7000a B.P.古代人類生存的氣候與環境特徵,得到如下結論:1)7300a B.P.以來氣候變化大約以2900a B.P.為界,在此之前以暖濕為主.當時當地的氣候大體與今日的江淮地區的氣候相當,台地上宜旱作,有機碳反映出暖濕期內至少存在5個乾旱時段。到2900a B.P.以近,氣候旱化趨勢明顯,與當地現今氣候接近。2)當地的地貌條件是洪積成因的向東向南傾斜的寬闊平原,雖有枯河穿過,因其具有沖溝性質而無泛濫之苦,又平原的組成物質下部是更新世洪積黃土層,頂部為全新世黃土層,很適合古代人類居住和進行旱作農業耕作活動。3)以土地氮量供應不足為標准進行判斷,至少在7300a B.P.前後這里已開始了旱作農業活動,這種判斷與本地區以草本花粉為主的孢粉分析結果是吻合的。在炭屑濃度上,表現為早期D(炭屑長軸直徑)<50μ的具有n×10^2片/厘米^3,D>50μ的只在近5000a B.P.才斷續出現,這種變化與耕作施肥技術的進步不無關系
③ 猿人遺址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現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於1974-1975年在內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容的拉托利地層發現的。發現物主要是上下頜骨和牙齒,經測定,其年代在380-360萬年前之間。但在同地層中未發現石器。1972年,在東非肯亞特納湖東岸的庫彼弗拉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化石頭骨。編號為「KNM-ER1470號人」(肯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化石登記號)經測定約在300-270萬年前之間。1470號人的腦容量約為725毫升,顱骨形態與現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沒有明顯突出的眉脊等等。1968年,在其上層35.5米處曾發現打制的石器,其地層年代經測定為261萬年前。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有人認為,這是1470號人製造的。從1960年起,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奧都威峽谷陸續發現了一些化石人類,定名為「能人」。其年代經測定為距今180萬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對握。在發現能人的地層里還發現不少礫石打制的石器,能人的腦量比1470號人小(估計約為560-680毫升之間)。而時代比1470號人晚,這一矛盾目前還沒有解決(有人估計是計算上的錯誤)。
④ 周口店的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50公里。1929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此發現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一塊完整的頭蓋骨。並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獵及使用火的遺跡,證實50萬年以前北京地區已有人類活動。考古學家開始在這里發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個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為北京猿人。以後陸續在龍骨山上發現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遺址。這一發現和研究,奠定了這一遺址在全世界古人類學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遺址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人類化石材料最豐富、最生動、植物化石門類最齊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類遺址。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脛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發現10萬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燼遺址和燒石、燒骨等。
通過對這些考古資料的研究,證明北京猿人距今約69萬年,其創造出頗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北京猿人的發現,還將用火的歷史提早了幾十萬年,他們居住過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燼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1987年12月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為世界文化遺產。
周口店-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48公里處,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然在進行中。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跡。 北京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英學名為Homoerectuspekinensis。中國的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遺址發現地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北京猿人大約在60萬年前來到周口店,在這里斷斷續續地生活了近40萬年。到約20萬年前,北京猿人才離此而去。
北京猿人的顴骨較高。腦量平均僅1532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約156厘米,女性約144厘米。腿短臂長,頭部前傾。
在北京猿人住過的山洞裡有很厚的灰燼層,表明北京猿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頭蓋骨卻在1941年時下落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團。現存唯一真標本是1966年從頂部堆積層發現的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的模型。後來又發現了石製品、骨角製品。當年參與挖掘的中方人員包括後來的院士賈蘭坡先生,隨著他的去世,一批當年挖掘的照片無人整理保管。
中國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稱為北京猿人、中國猿人。出自北京市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一處洞穴堆積中。這處堆積是1921年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在這里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骨,此後又發現石製品、骨角製品和用火遺跡。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周口店發掘中止。50年代後又出土若幹人類化石。把前後的發現都計算在內,已經出土屬於40多個個體的人類化石,10萬多件石製品和骨角製品,近百種哺乳動物化石,上百種鳥類化石,以及用火留下的大量灰層。這些發現使這里成為世界上材料最系統、最豐富的直立人遺址。北京人的發現意義重大,證明了直立人的存在,明確了人類發展的序列,為「從猿到人」的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1991年,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人在人類進化歷程中已走過很長的路,但其外貌仍保留了不少原始性狀。如頭骨低平、眉嵴突出、面部短而吻部前伸;腦量平均僅1000多毫升,大約只及現代人的2/3;身材粗短,男性高約156厘米,女性約144厘米;腿短臂長,頭部前傾,給人以似乎站立不穩的印象。實際上其四肢骨已與現代人接近,能夠步履穩健地直立行走。北京人從居住地附近的河灘、山坡上挑選石英、燧石、砂岩石塊,採取以石擊石的方法打制出刮削器、鑽具、尖狀器、雕刻器和砍斫器等工具,用來滿足肢解獵物、削制木矛、砍柴取暖、挖掘塊根等種種需要。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燒焦的朴樹籽在洞內成層地發現,美洲的印第安人至今還食用這種野果。鹿、羚羊,也許還有野豬、水牛等大動物,偶爾也會成為北京人的獵物,它們的骨頭常常在洞內出現,上面往往有清楚的砍切痕跡。北京人會用火,成堆的灰燼說明當時已能很好地管理火。科學家根據出土的動物和植物化石,得知昔日周口店一帶森林茂密、水草豐盛,氣候一度比今日華北溫暖。隨著全球性的氣候波動,這里在幾十萬年間也曾發生冷暖、干濕的頻繁交替。北京人會用火則大大提高了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
研究發現,北京人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壽命很短,大多數人在14歲之前就夭亡了。 北京猿人頭骨的最寬處在左右耳孔稍上處,向上逐漸變窄,剖面呈拋物線形。這與現代人頭骨的最寬處上移到腦顱的中部不同,和尼安德特人相比也低一些。北京人的頭蓋骨低平,額向後傾,雖已比猿類增高,但低於現代人,比尼安德特人也稍低。北京人的腦量平均為1043立方厘米,介於猿和現代人之間。他們的頭蓋骨比現代人約厚一倍。眉嵴粗壯,向前突出,左右互相連接。顱頂正中有明顯的矢狀嵴,頭骨後部有發達的枕骨圓枕。北京人面部較短,吻部前伸,沒有下頦。有扁而寬的鼻骨和顴骨,顴骨面朝前,這表明他們有寬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頜骨的內面靠前部有明顯的下頜圓枕。他們的牙齒,無論齒冠或齒根都比猿類弱小,齒冠的紋理也簡單,但比現代人粗大、復雜得多。另外,犬齒和上內側門齒的舌面,有由底結節伸向切緣的指狀突;上內側和外側門齒的舌面為明顯的鏟形。北京人的頭部保存的原始性質和爪哇人相似,因而它們同屬於直立人發展階段。北京人的門齒呈鏟形,有寬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頜骨內面靠前部有下頜圓枕等,又表明他們具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徵。北京人的下肢骨髓腔較小,管壁較厚(股骨的髓腔只佔骨幹最小直徑的三分之一,現代人則佔二分之一;脛骨的髓腔更小),但在尺寸、形狀、比例和肌肉附著點方面都已和現代人相似,這證明他們已經善於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上肢骨除了髓腔較小管壁較厚外,和現代人的接近程度更甚於下肢骨,說明他們的上肢已能進行與現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動。北京人的身高,從發現的一條比較完整的股骨長度推算,約為1.56~1.57米。
北京猿人用的石器
北京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製品、骨角器和用火遺跡。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石核石器較少,且多為小型。原料有來自洞外河灘的脈石英、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礫石,也有從兩公里以外的花崗岩山坡上找來的水晶。北京人用礫石當錘子,根據石料的不同,分別採用直接打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打制石片。其中,用砸擊法產生的兩極石核和兩極石片,在全部石製品中佔有很大比重,並構成北京人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第二步加工多用石錘直接打擊,以一面打制為主,並且絕大多數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
北京人的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錘和石砧等多種類型。他們挑選扁圓的砂岩或石英礫石,從一面或兩面打出刃口,製成砍斫器。這類石器的尺寸較大。「刮削器」系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盤狀、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等形狀,是石器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尖狀器」和「雕刻器」數量不多,但製作比較精緻,尺寸小,有的只有一節手指那麼大小,製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術水平。(見彩圖「北京人」的尖狀器)在世界上已知的同時期的遺址中,還從沒有聽說過精緻程度堪與相匹的同類石器。石錘和石砧是他們製作石器的工具。從石錘上留下的敲擊痕跡可以看出,北京人善於用右手操作。此外,在一些未經第二步加工的石片上,往往也發現使用過的痕跡。 北京人穴居,從事狩獵和採集。在灰燼中發現的敲破的燒骨,表明他們已經知道熟食。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北京人依靠群體的力量進行著艱難的生存斗爭。季節變化、自然災害、猛獸侵襲、疾病困擾,無一不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威脅。從化石測知的數十個北京人個體的年齡告訴我們,他們的死亡率極高,這也可反映出他們的生活條件相當惡劣。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斐文中先主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考古遺址,是「北京人」的發祥地。 1.在天橋長途汽車站或者六里橋東乘917(閻村高速)路、836路到周口店路口下車,換乘房38路抵達周口店猿人遺址。
2.地鐵房山線到蘇庄站換乘房15路、31路到周口店路口下車,換乘房38路抵達周口店猿人遺址。
3.沿京港澳(G4)高速至閻村出口,走京周路抵達周口店。
景點門票:30元、學生15元
景點位置: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
開放時間:8:30—16:30
住宿餐飲:設招待所、餐廳
土特產品:桃、杏、梨、蘋果、核桃、柿子、棗等
周圍景點:庄公院
⑤ 周口店猿人遺址。解答!
位於北京西南48公里處,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然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科版學家已經發權現了中國猿人屬北京人的遺跡,他們大約生活在中更新世時代,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跡。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⑥ 中國有幾個類人猿遺址
1、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寧波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是中國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實例。
2、周口店遺址
周口店遺址是70萬年-20萬年前的「北京人」、20萬年-10萬年前的第4地點早期智人、約4.2萬年-3.85萬年前的田園洞人、3萬年前左右的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
民國七年(1918年),周口店遺址被發現。周口店遺址考古發現各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地點27處,出土人類化石200餘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跡及上百種動物化石。
3、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4、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化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
5、丁村遺址
丁村遺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距臨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長約11千米,是含有古人類化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⑦ 周口在哪聽說那裡好多猿人!
周口是河南的一個市。周口店在北京,那是猿人的遺址。
⑧ 南召猿人的中原人類的發祥地
中原人類的發祥地——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距南召縣雲陽鎮北3公里處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是中原人類的發祥之地。1978年,科學工作者在此採集一顆猿人牙齒化石及大量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定名為「南召猿人」,為距今約5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類遺址,
與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時代大體相當。南召猿人的化石地點,是國內發現的重要的古人類遺址,在河南省尚屬首次。它填補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
擴大了猿人在秦嶺地區的分布范圍,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因此,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國家和河南省科學工作者在杏花山附近的小空山和大空山上,發掘出約1-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會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小空山猿人洞穴內有厚約1米的殘余灰燼層、300餘件石製品和一大批哺乳動物化石,標志著人類走向新的歷史文明。在大空山西半坡,有漢代嚴子陵隱居地空山洞,洞門高丈余,內有圓廳,洞深不可測,內有深潭,蝙蝠成群。科學工作者考證這里亦為古人類棲居之洞穴。杏花山、小空山和大空山,三座山相距甚近,展示了南召縣洪荒時代的古文化,形成一座系列化的猿人博物館。
⑨ 河南周口是什麼遺址
周口市,河南省轄地級市。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農氏播種五穀,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周口古屬陳國,《詩經.陳風》赫然在目。戰國末期,為楚都所在地,史稱郢陳。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在此建立張楚政權。兩漢時期,陳為皇子領地,繁榮昌盛,富甲一方。魏晉以來,以淮陽為中心歷次設郡置府。
周口,古屬陳國。戰國末期,一度為楚國都城。陳勝吳廣曾在此建立張楚政權。兩漢以來,歷代以淮陽為中心設郡置府。明清時期,周家口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曾被稱為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明朝初年,隨著沙潁河漕運的開通而開始發展,最初的集鎮也逐漸由沙河北岸擴展到南岸。為了滿足兩岸商賈往來的需要,一戶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匯區老街)開辟了第一個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⑩ 南召猿人遺址的介紹
中原人類的發祥地——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南召猿人與北京猿人是同時代的,1987年南召猿人遺址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