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河遺址
① 浙江西塘有哪些著名景點
倪宅:位於燒香港南來,是已故上海自市副市長倪天增的祖居。
西塘西園:西塘西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1990年3月,在鎮西善興建了總面積16.6畝的公園,為紀念柳亞子來西園,名為「西園」。
廊棚:西塘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水鄉特有建築,西塘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
種福堂:種福堂位於古鎮西塘石皮弄的東側,是王家的宅第。
環秀橋:環秀橋建於1581年(明代萬曆九年),跨當年的小桐、北翠兩圩,是西塘鎮上最早的高橋。
② 廣德湖的歷史
寧波鄞西,從橫街、集士港到高橋鎮,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水帶,它就是今天的廣德湖。千年以前,廣德湖「廣袤數萬頃」,面積比東錢湖要大三倍,曾鞏《廣德湖記》說,「蓋湖之大五十里」。但它就像一條河流,周邊糧田連綿。廣德湖原為海的潟湖,漢晉前就已存在,因湖面形如葫蘆狀的酒器罌脰,所以稱為「罌脰湖」,又稱「鶯脰湖」,南朝時已成大湖。晉代陸雲《答車茂安書》寫道,鄞縣「西有大湖,廣縱千頃」。罌脰湖湖面廣闊,惠德於民,唐大歷八年(773),鄞縣縣令儲仙舟加修治之,命名「廣德湖」。唐貞元元年(785),明州刺史任侗又治而大之。北宋建隆年間,明州知州錢億集萬人浚修,成為鄞西「驕陽礫石無旱澇之患」的水利工程。北宋大中祥符年間,蘇耆為守,又補復而浚之。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築堤十八里,確定湖界。康定元年(1040),鄞縣主簿曾公望主持浚湖。熙寧元年(1068),鄞縣縣令張峋親自主持施工方案,「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這是廣德湖的極盛時期,可灌農田2000頃。宋王庭秀《水利記》記載,「西南鄉之田所恃者廣德一湖,環百里,周以堤塘,植榆柳以為固,四面為斗門碶閘。方春,山之水泛漲時,皆聚於此,溢則泄之江。夏秋交,民或以旱告,則令佐躬親相視,開斗門而注之……雖甚旱亢,決不過一二,而稻已成熟矣。」明州知州曾鞏以《廣德湖記》記其盛,鄞縣「西七鄉之田,水注之者,則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廣德湖北通姚江,統灌溉之利,領舟楫之便,可通京師杭州,廣德湖之地位,可見一斑。
廣德湖湖域涉及今橫街、古林、集士港、高橋四個鄉鎮。《四明談助》記載,「廣德湖也,自望春橋西南即是。其東,自東港口抵望春橋,西自西港口抵林村,南自南港口抵清墊蔣山湖後,其北則自北港口出至高橋之南」,「望春橋南舊湖堤,人稱夾塘,桃源水由此抵西塘河」。古林鎮的五港交匯處,有碶閘橋的遺跡;集士港與高橋鎮接壤的清墊自然村,也有夾塘遺址,因此不難想像當年的煙波浩渺。「四明狂客」賀知章《廣德秋泛賦》盛贊,「澤國秋晴,天高水平,遙山晚翠,極浦寒清……」宋代杜模《秋過廣德湖》詩中則盡顯湖畔田園風光:「一望湖皋滿月秋,西風吹雨稻花收。憑誰訴與均田使,澤國來年是沃疇。」廣德湖底淤泥較厚,容易辟為水田,因此歷代一直有廢湖與興湖之爭。北宋至道二年(996),明州知州邱崇元告諭宋太宗下詔禁止廢湖為田。但後來,宋真宗卻賜沿湖之沼給官吏作職田,即官吏的祿米田。《廣德湖記》記載,「咸平中賜官吏職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頃為之,既而務益取湖以自廣。」但是歷屆守令都不肯輕易廢湖。遺憾的是,廣德湖最終還是隕落了。
北宋末年,宋徽宗治國無能,內憂外患,「蔡京當國,詔天下守、令能增賦者得優擢」。政和七年(1117),明州人樓異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樓異不想去隋州做官,就在西去辭謝徽宗之際,奏請將廣德湖開墾為田,「廢鶯脰湖為田,可益賦四萬石」,宋徽宗一聽正中下懷,將樓異改任明州知州。一年以後,也就是1118年,浩渺的廣德湖消失了,這一年距張峋治湖僅僅50年。廢湖為田後,得農田800頃,歲入租米2萬石,徽宗很滿意,樓異官運亨通,直至升任平江(蘇州)知府。樓異廢湖之舉歷來褒貶不一。朝廷及得田者極力支持,並賜「豐惠廟」,因此經樓異之孫樓鑰奏請,追封樓異為太師,祠於望春山靈波廟,後又另建樓太師廟,「豐惠廟」位於集士港豐成村。2008年5月,廟內宋徽宗趙佶親書的御筆碑被轉移到廣德庵予以保護。宋徽宗書體飄逸灑脫,自創「瘦金書」,雅稱「鶴體」,因此御筆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但這也如同恥辱碑,記錄了廢湖的罪過。萬斯同《鄮西竹枝詞》寫道:「湖開鶯脰匹東錢,誰把長陂決作田?卻恨宣和樓太守,屢教西土失豐年!……樓公本意媚權臣,遂使千秋遺跡湮。何事還留豐惠廟,高牆大屋坐稱神?」全祖望也大加指責:「莫師樓異,有靦我祠宮。」
廣德湖被廢後,水患旱憂加劇,《四明談助》記載,「湖水盡泄,自是歲有水旱之患」,廢湖僅三年就「下流湮塞,有妨灌溉,致失常賦」。「鄞西七鄉之田無歲不旱,異時膏腴,今為下田」,高橋鎮岐陽一帶則「爛腐岐陽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鄞西水利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應嶴、陸尚書、藤嶺等水庫先後建成,特別是2006年,廣德湖主流莊家溪上建成了溪下水庫,廢湖後的危害終於得以根除。
僅存的狹長水帶是廣德湖的縮影,支流縱橫,湖上多橋,湖畔多寺,湖光山色,沃野連綿。睹湖思古,令人慨嘆滄海桑田。踏訪廣德湖,可從橫街鎮的桃源溪開始。桃源溪發源於大雷武陵山下,上游叫武陵溪,流經千年古堰泥峙堰後,支流沙港河流向東北;主流在橫街村又向北分出一支,名叫新河,新河與沙港河匯合為湖泊河,湖泊河在桃源村與大江河匯合而成現在的廣德湖,經集士港鎮湖山村、岳童村,最後在高橋鎮內流入西塘河。《四明談助》記載:「其水上承武陵桃源,一入湖泊,繞白鶴山後,抵西塘河,歷高橋東行達郡城。一出林村大溪,注十字港,亦抵西塘河,東行過郡城。」
③ 西塘河邊是不是建立一個大運河(浙東運河)遺址公園
在西塘河建立浙東運河遺址公園,目前還只是民間的倡議和呼籲,而這個選址地點也與寧波地鐵建設線路規劃產生沖突,寧波市規劃局尚未就此提案做出實質性規劃研究。
④ 建湖有那些名勝古跡
建湖名勝古跡
一、朦朧塔
朦朧古塔位於江蘇省建湖縣寶塔鎮境內,射陽河、北塘河、西塘河等重點航道交界處,她始建於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系蘇北地區目前唯一的原貌保存較好的千年古塔,文化歷史底蘊相當豐厚,被烈為鹽城市重點保護文物。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夜巡軍營,信馬由韁無意闖入敵營後被追,催馬逃逸途中,跳入一枯井藏身,隨即有蜘蛛在井口織網覆蓋,敵軍追至枯井,見井口蛛網,料定井中無人,致使李世民獲救。後李派人在井口建塔,取名「朦朧塔」,即「月下蒙龍」之意。
朦朧塔地處重要航道交匯處,位置得天獨厚。明清以來,四周十分繁華,一直是鹽阜地區乃至蘇北的重點水運交通中心、宗教文化活動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朦朧塔邊有凈慧寺(毀於「文革」)遺址,東有三官殿,南有毗蘆閹,西有關帝廟,北有朦朧院,常年香客不斷。周邊的「一河兩水雙流月」、「一里不到九座橋」等十大奇景更是唯此獨有,引人入勝,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廟會節,盛況空前。緊鄰寶塔的朦朧街店鋪林立,商賈如雲,至今仍是古跡斑斑,遺風回盪,每年到此觀光敬香者數萬人次。由於朦朧古塔與周邊的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又處於水陸交通的樞紐位置,加之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厚,因而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近年來,先後投入巨資新建了「肉身堂」和「菩神殿」,「觀音殿」和著名書法家曹志桂書法作品館正處緊張籌建階段,不長時間,朦朧塔將會成為集觀光、休閑、開展宗教活動為一體的旅遊區。
二、九龍口
九龍口位於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湖影,盡收眼底。2011年年初,依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由建湖縣商務局(旅遊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九龍口日出
暮靄中的九龍口
三、晉東海王墓
碑亭
東海王墓位於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收成村。當地群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厘米,寬14厘米,厚5厘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有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隻、銅鏡半片等物。
四、漢古墓群
新建的墓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草堰口漢墓群位於江蘇省建湖縣上岡鎮,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
五、五穀樹
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五穀村,有一棵蒼勁古老的五穀樹,約有十多公尺高,粗可合抱,春天開花,夏天結果,葉形似榆錢,花開如飛雪,所結果實年年形狀各異,有時像小麥,有時像水稻,有時像高梁,有時像穀子,有時像蕎麥,"五穀樹"便由此得名。此外,有些年份結出的果實,還有象魚蝦的。更為奇特的是,五穀樹還有預報當地年成豐欠的功能,當年果實形似水稻,則水作物豐收,形似高梁,則旱作物豐收,1991年結的果實似小魚,夏季就遭了災,頗為靈驗。
六、陸秀夫紀念館
大門
江蘇省建湖縣的建陽鎮是南宋宰相、抗元英雄陸秀夫的誕生地。1279年2月,元軍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敵國所浮,先驅妻兒入海,後背幼帝從容投海,譜寫了一曲抗敵禦侮、愛國忘家、捨身為國的愛國主義悲壯樂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懷念和忠心敬仰。明萬曆47年,欽賜陸秀夫為「忠烈公」。清咸豐8年,奉旨各地孔廟皆配祀陸秀夫。明清時,其故里建陽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陸秀夫讀書處、景忠書院、南戲樓等紀念性建築。2002年9月成立鹽城陸秀夫研究會,同時以明萬曆年間一塊「宋陸忠烈公讀書處」石碑為依託,在原忠烈堂的遺址上興建了陸秀夫紀念館。目前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七、喬冠華故居
喬冠華故居位於江蘇省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1984年,慶豐鎮政府對其進行修繕,並由當時鹽城市市委書記曹興福同志為故居題字。1997年,慶豐鎮政府派專人赴京運回喬冠華同志生前用過的辦公桌、衣櫥、沙發等用物及文稿,布置陳列於室內,供人參觀。喬冠華故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間)暗四(間),東廚西廂,為清代所建。喬冠華在這里度過了人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院子門額上方鐫刻著「喬冠華故居」五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八、華中魯藝烈士陵園
位於江蘇省建湖縣慶豐鎮境內矗立著一座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殉難烈士紀念碑。華中魯藝於1941年2月8日在鹽城創辦,劉少奇兼任院長,丘東平任教導主任,共有師生500餘人,是華中地區培養抗日文藝人才的最高學府。同年7月23日,魯藝師生隨軍部活動,在慶豐北秦庄遭到100多日偽軍的包圍襲擊。手無寸鐵的師生們臨危不懼,英勇突圍中,有30多人獻出年輕的生命,60多人被抓走,其中有傑出的文學家丘東平、戲劇家許晴、新安旅行團總幹事張平、新旅蘇北分團團長張傑等。1984年,慶豐鎮人民集資,在烈士犧牲地東方村,塑碑建陵園。碑高13米,頂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紅旗,象徵著在黨的指引下,革命文藝大旗千秋萬代永遠飄揚。
九、雙湖公園
雙湖公園位於建湖城南新區,東臨湖中路、西靠建寶路、南接鎮南路、中間區塊與秀夫路和輪窯路銜接,公園佔地面積約115公頃。
雙湖公園以蘇北水鄉風貌為特點,以建湖特色文化為內涵,圍繞水的主題,做好綠色文章,崇尚自然景觀,著力營造具有生態性、文化性、參與性的景觀優美、功能合理、管理便捷、養護經濟的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城市綜合性生態公園。公園分「一心、兩片、六區」。一心:中心水體區。利用現有磚場挖掘形成的低窪地帶,蓄水形成開闊湖面。兩片:以秀夫路為界,公園分東西片,即:生態體驗片、文化休閑片。東片為生態體驗片,重點強調多樣化的植被、水體景觀,強調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生態體驗,包括大眾的休閑健身、垂釣、賞景、青少年植物科普等,也包括面向高端客戶和商務洽談、接待。整體空間氛圍以靜為主。西片為文化休閑區,強調將建湖文化特徵融入公園環境之中,包括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產業文化等,同時將文化的表達與居民休閑、節慶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空間氛圍以動為主。「一心、兩片」的布局結構,綜合協調了公園的整體性、差異性之間的關系,使公園在總體結構上渾然一體。六區:指分布於兩片之間的六大區塊,包括康體活動區、民俗休閑區、佛教文化區、商務接待區、自然景觀區生態遊憩區。
十、西陽村
西陽村古剎是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新陽村泰山寺的俗稱,因位於新陽村之西,故名。泰山寺,亦稱東岳廟,為道教崇祀東岳大帝之觀院,後被僧徒所居,改為佛教叢林,稱「泰山禪寺」。相傳新陽村泰山寺與鎮江金山寺為姊妹寺,均為江北居士馬良所修建。該寺與中國四大名山同宗,是臨濟宗派在江北創立的最大道場,曾多次受權放戒,聲譽遠播,故有「不是名山的名山」之稱。
西陽村古剎創建於唐代,發展於明清時期,曾有過一段顯赫的歷史。自明萬曆間戛糧河、建港溝疏浚後,周圍有五條河流呈扇狀匯聚而來,成「五龍抱珠」風水寶地,八方香客,紛至沓來,香火日盛。全寺原佔地50多畝,建築宏偉,分左、中、右三大部分,廟宇300多間,大小天井二十多個,徑數參差有別,多組殿閣,布局和諧。寺內供奉道教的神仙帝君、佛教的菩薩、羅漢等天地神祗大小偶像近千尊,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具有很高的雕藝水平。文昌宮除供奉文昌帝君外,還崇祀儒家祖師孔子及四聖十哲。寺內同供三教偶像,這種儒釋道「三教混同」現象,是一般寺院所少有的。抗戰前成書的《續修鹽城縣志》曰:「縣境寺廟香火之盛,以西陽村為最」。平時來此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的香期內,每天要接待上河和下河州縣香客數萬人之多。據古老相傳,揚屬和淮屬地區的子民壽終正寢時,都要到西陽村閻羅殿過堂,方可進入地府。就由於這類神話影響,高(郵)、寶(應)、興(化)、泰(州)地區的信佛群眾,每年都趕來敬香禮佛,致使西陽村香火久盛不衰。此外,西陽村還有六個下院,分布大江南北,共有僧徒300餘人。其規模之大,輻射之廣,江北僅此一家,故被譽為「江北第一寺」。
改革開放以後,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宗教部門的關懷下,泰山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正式批准立點開放。原西陽村籍的旅外和尚,紛紛回歸,參與重建,在舊址上陸續建成了觀音大殿、誦經堂、地藏王殿和其它配套設施,佛像全部裝金,面貌煥然一新。近幾年,每年「三月三」香火節,來此敬香禮佛的群眾達數萬人之多。
⑤ 西塘哪些景點
推薦景點: 卧龍橋、五福橋、送子來鳳橋、安境橋;石皮弄;煙雨長廊
西塘古內鎮河流縱橫,橋梁眾多,其容中著名的有卧龍橋、五福橋、送子來鳳橋、安境橋等。西塘古橋的建造也是從宋代開始的;明代,隨著商業繁榮,商旅雲集,石橋也就越造越多。目前,小小的西塘鎮竟有各式各樣的橋近百座之多。西塘古橋工藝精湛,至今保存完整,有很強的觀賞價值,石橋見證了西塘古鎮的歷史,也為這座江南水鎮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和雋永的文化意味。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
煙雨長廊:大多為臨河而建,總長有1000米,其實是帶頂的街,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外出旅行做好攻略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什麼地方好玩,不知道當地特色美食特產你可以試試袋鹿旅行,這些信息都可以查到。
⑥ 嘉興西塘古鎮旅遊攻略
西塘簡介: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里,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從上海乘火車到嘉善下車後,乘中巴到西塘3.5元。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西塘主要景點
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贏得廣大遊人們的青睞,其中西塘旅遊公司開發的景點有11個, 從逆時針方向走:由古鎮中部的葉家弄進入,入西街右轉,經「根雕館、瓦當館、薛宅鈕扣館」;---到雙橋處,直走過安境橋右轉,在燒香港,游「倪居、聖廟、木雕館」;---延西塘港東邊古街北上,過獅子橋,可見「黃酒館」;---沿細長的煙雨長廊,經送子來鳳橋,一直往西,來到「醉園、七老爺廟」;---返回環秀橋,右轉進「種福堂」;沿西街往東,最終游覽「西園」。
西園
西塘西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系明代朱氏別業,後出讓給孫氏。園內有樹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風景優美。東側假山上有「聽濤軒」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鬆1株,高數丈,風來稷稷有聲,故名。1920年冬天詩人柳亞子來西塘,曾住西園並與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園攝影留念,題名為「西園雅集第二圖」。1990年3月,在鎮西善興建了總面積16.6畝的公園,為紀念柳亞子來西園,名為「西園」。入園處小橋流水,石獅門廳,園內環繞磚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橋、假山、涼亭、人工瀑布。有好幾家建在該景點旁邊的客棧也以此而命名,如:西園雅居、西園客棧、西園驛站等等。
醉園
初建於明,現在庭院房屋保存完好。園設三進,廳堂迴廊,碧池青石,迴廊翠竹,秀色醉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院子里那座僅容一身過的磚制袖珍小橋,玲瓏剔透,具觀賞性又有實用性。王氏世代詩書傳家,祖父精於書法,父子痴迷版畫藝術創作。園內書廳「藝香齋」 設有王氏「水鄉風韻」版畫系列陳列。
廊棚
西塘古鎮中最著名的風景線是一道長達近千米、造型古樸的廊棚,所謂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歇息。廊棚以磚木結構為主,一色的墨瓦蓋頂,沿河而建,連為一體,俗稱「一落水」。既可遮陽避雨,又可駐足觀景,沿途還有別致的小販賣各種物品,漫步其中,一種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陸墳銀杏
陸墳銀杏在西塘鎮郵電路墳浜弄口,共兩棵,雌雄一對。種植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銀杏老乾婆娑,枝葉茂盛。雄銀杏高13.5米,圍抱3.92米;雌銀杏高9.35米,圍繞3.08米。墓主人陸邦出身西塘,做過都堂,為官清正,知識淵博,曾做過明朝通政御使趙文華的老師。傳說陸邦的住宅是趙文華用監造嘉善城牆時所多餘的城磚建造的,遺址即是現在西塘南棚下的俞家弄。墓現已無跡可尋,只留下了墓周圍的石人石馬與這兩棵老銀杏樹,依舊屹立於此印證著這段歷史。
石皮弄
古鎮在明代以前大戶人家有唐、王、趙、陸四姓,明以後又有倪、蔣、朱、卜、陸等大戶,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長長的弄,鎮上現仍長短不一的弄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處。在西塘鎮122條長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寬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全長68米,由166快石鋪成,弄面平整,下為下水道。石皮弄左右兩壁梯級狀山牆有6-10米高,至今完整地保留著古老而又獨特的風姿。
種福堂
種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營司都統制王淵,王淵護駕宋高宗趙構南渡後遭明受之變,其子孫隱沒於杭嘉湖一帶。清順康年間,其中一脈子孫移居西塘,興此宅第,前後七進加一後花園,為典型的明清民居風格。其第三進為正廳,廳堂正中央懸掛有康熙年間翰林侍讀學士海寧陳邦彥題名為「種福堂」的匾額,以告誡後人「平日多行善積德,日後定能使子孫得福」。
民間瓦當陳列館
瓦當是一種材質簡陋的建築裝飾配件,由於它不易保存,年代久遠,具有一定歷史價值。該館內有花邊滴水、筷籠、步雞、磚雕、古磚、陶俑六大類300多個品種,其中有及富美好願望的傳統瓦當;有帶宗教色彩的寺廟瓦當,有表明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圖案瓦當。
中國酒文化博物館
古鎮西塘在歷史上就是個酒鎮,「酌好酒,吟好詩」,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學士的兩大追求。明代初年,大詩人高啟乘舟過西塘,特地停下來尋問酒家。在清代,鎮上名酒「梅花三白」聞香百里,民國初年的柳亞子多次醉飲鎮上,西塘的酒文化,可以說與古鎮同步,與古鎮齊名。西部的釀酒世家劉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鎮西塘,將他幾輩人收藏的酒文化實物在這里陳列展示,在原有黃酒陳列館的基礎上新開了「中國酒文化博物館」,從一個酒文化的側面,用數百件實物對中國酒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融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於一體,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國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內涵,涉及到民俗學、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醫學等多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尊聞堂
尊聞堂建於元末明初,其中堂內的百壽廳堪稱一絕。廳內的樑柱、廊窗都有圖案,形態逼真,刀法細膩,雕刻精湛。
鈕扣博物館
西塘是中國紐扣之鄉,紐扣博物館館位於西街上,共有六個展廳:古代紐扣展示區、近代紐扣展示區、現代紐扣展示區、貝殼紐扣生產工藝流程展示區、紐扣應用區、中國結展示區。
嘉興西塘古鎮旅遊攻略:特色小吃
黃酒、荷葉粉蒸肉、八珍糕、臭豆腐、汾湖蟹、粽子、麥芽塌餅、鮮肉燒賣、薰青豆、蜜汁大頭菜、白水魚、蟬衣包肉均為西塘的特產。
嘉興西塘古鎮旅遊攻略:飯店
除了小吃,西塘的飯店也是多種多樣,從高檔到低檔應有盡有,作為4A級的旅遊區來說,西塘的餐飲價格是便宜的,但是便宜不代表實惠,因為多數飯店的味道實在是不敢恭維,這里我給大家盤點一下現在西塘仍在營業的,比較靠譜的飯店:
1.錢塘人家:
錢塘人家是西塘最著名的飯店,位於永寧橋下,店面在西塘算比較大的,生意非常火爆,由於是老房改建而成,衛生條件比較一般,不過他有一圈沿河的陽台,風景非常優美。價格也不是很高,文章的最後會有他們的菜單貼出,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可能是人氣實在太高,他們家的菜都是事先做好的,上菜速度超級快,從點菜到上菜不會超過3分鍾,而且晚上7點半以後就不點單了,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錢塘人家的服務態度是非常非常差的,點菜慢,點菜少都會遭到服務員的白眼。菜的味道在西塘整體水平之上,還是可以接受的,從環境,菜價,服務綜合來看,錢塘的性價比還是挺高的,只是沒什麼菜能讓我印象深刻。比較適合那些只為風景,其他都是浮雲的朋友。
2.送子得月樓:
送子得月樓,位置非常顯眼,就在酒吧街的中心區域,鬧中取靜,在當地很有名,壞境好,價格很實在,味道好,也不缺斤少兩,如果在酒吧街附近,到這家用餐是非常好的選擇,就在安境橋下。這家店的其他西塘特色菜餚都令我印象深刻,我認為是我西塘吃的最滿意的一家飯店了。
3.鄉影坊
聽到這個名字,有些朋友可能比較陌生,其他這就是開在船上的那家大飯店,位於環秀橋西面,是較大的那艘船。既然飯店都開到船上去了,那麼風景肯定是一流的,上次去西塘的時候有幸去品嘗過一次,由於服務員就站在我旁邊,沒有臉皮去拍照,不過菜價相對於錢塘人家來說還是非常高的,舉個例子來說,清蒸白水魚這個菜,錢塘人家賣28元,這里是68元。不過這家店的味道還是比較好的,菜品相對而言也比較精緻,有個茶樹菇做的非常好吃。這家店比較適合不在乎菜價,只在乎情調,特色的朋友。
4.老品芳
西塘人氣不錯的飯店,位於北柵街。但是我去的那個星期,他們家休息,沒有營業,非常遺憾,爭取下次去的時候品嘗一下。
嘉興西塘古鎮旅遊攻略:穿衣
1、記得提前查好氣溫,客棧裡面倒是都有空調的,春天早晚外面會冷些,記得適當添減衣服。
2、西塘有很多賣民族服飾的,有人建議不要買,但是我覺得吧,最近幾年反正是流行民族風,有的衣服還是挺有特色的,而且長裙什麼的,賣的也是不算貴的。注意砍價的時候就對半砍差不多,好一點的全身長裙什麼的大概能砍到6、70吧,帽子好一點的20+也差不多了,普通的十幾塊錢就能搞定。
⑦ 廣德湖的故事
寧波鄞西,從橫街、集士港到高橋鎮,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水帶,它就是今天的廣德湖。千年以前,廣德湖「廣袤數萬頃」,面積比東錢湖要大三倍,曾鞏《廣德湖記》說,「蓋湖之大五十里」。但它就像一條河流,周邊糧田連綿。廣德湖原為海的潟湖,漢晉前就已存在,因湖面形如葫蘆狀的酒器罌脰,所以稱為「罌脰湖」,又稱「鶯脰湖」,南朝時已成大湖。晉代陸雲《答車茂安書》寫道,鄞縣「西有大湖,廣縱千頃」。罌脰湖湖面廣闊,惠德於民,唐大歷八年(773),鄞縣縣令儲仙舟加修治之,命名「廣德湖」。唐貞元元年(785),明州刺史任侗又治而大之。北宋建隆年間,明州知州錢億集萬人浚修,成為鄞西「驕陽礫石無旱澇之患」的水利工程。北宋大中祥符年間,蘇耆為守,又補復而浚之。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築堤十八里,確定湖界。康定元年(1040),鄞縣主簿曾公望主持浚湖。熙寧元年(1068),鄞縣縣令張峋親自主持施工方案,「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這是廣德湖的極盛時期,可灌農田2000頃。宋王庭秀《水利記》記載,「西南鄉之田所恃者廣德一湖,環百里,周以堤塘,植榆柳以為固,四面為斗門碶閘。方春,山之水泛漲時,皆聚於此,溢則泄之江。夏秋交,民或以旱告,則令佐躬親相視,開斗門而注之……雖甚旱亢,決不過一二,而稻已成熟矣。」明州知州曾鞏以《廣德湖記》記其盛,鄞縣「西七鄉之田,水注之者,則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廣德湖北通姚江,統灌溉之利,領舟楫之便,可通京師杭州,廣德湖之地位,可見一斑。
廣德湖湖域涉及今橫街、古林、集士港、高橋四個鄉鎮。《四明談助》記載,「廣德湖也,自望春橋西南即是。其東,自東港口抵望春橋,西自西港口抵林村,南自南港口抵清墊蔣山湖後,其北則自北港口出至高橋之南」,「望春橋南舊湖堤,人稱夾塘,桃源水由此抵西塘河」。古林鎮的五港交匯處,有碶閘橋的遺跡;集士港與高橋鎮接壤的清墊自然村,也有夾塘遺址,因此不難想像當年的煙波浩渺。「四明狂客」賀知章《廣德秋泛賦》盛贊,「澤國秋晴,天高水平,遙山晚翠,極浦寒清……」宋代杜模《秋過廣德湖》詩中則盡顯湖畔田園風光:「一望湖皋滿月秋,西風吹雨稻花收。憑誰訴與均田使,澤國來年是沃疇。」廣德湖底淤泥較厚,容易辟為水田,因此歷代一直有廢湖與興湖之爭。北宋至道二年(996),明州知州邱崇元告諭宋太宗下詔禁止廢湖為田。但後來,宋真宗卻賜沿湖之沼給官吏作職田,即官吏的祿米田。《廣德湖記》記載,「咸平中賜官吏職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頃為之,既而務益取湖以自廣。」但是歷屆守令都不肯輕易廢湖。遺憾的是,廣德湖最終還是隕落了。
北宋末年,宋徽宗治國無能,內憂外患,「蔡京當國,詔天下守、令能增賦者得優擢」。政和七年(1117),明州人樓異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樓異不想去隋州做官,就在西去辭謝徽宗之際,奏請將廣德湖開墾為田,「廢鶯脰湖為田,可益賦四萬石」,宋徽宗一聽正中下懷,將樓異改任明州知州。一年以後,也就是1118年,浩渺的廣德湖消失了,這一年距張峋治湖僅僅50年。廢湖為田後,得農田800頃,歲入租米2萬石,徽宗很滿意,樓異官運亨通,直至升任平江(蘇州)知府。樓異廢湖之舉歷來褒貶不一。朝廷及得田者極力支持,並賜「豐惠廟」,因此經樓異之孫樓鑰奏請,追封樓異為太師,祠於望春山靈波廟,後又另建樓太師廟,「豐惠廟」位於集士港豐成村。2008年5月,廟內宋徽宗趙佶親書的御筆碑被轉移到廣德庵予以保護。宋徽宗書體飄逸灑脫,自創「瘦金書」,雅稱「鶴體」,因此御筆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但這也如同恥辱碑,記錄了廢湖的罪過。萬斯同《鄮西竹枝詞》寫道:「湖開鶯脰匹東錢,誰把長陂決作田?卻恨宣和樓太守,屢教西土失豐年!……樓公本意媚權臣,遂使千秋遺跡湮。何事還留豐惠廟,高牆大屋坐稱神?」全祖望也大加指責:「莫師樓異,有靦我祠宮。」
廣德湖被廢後,水患旱憂加劇,《四明談助》記載,「湖水盡泄,自是歲有水旱之患」,廢湖僅三年就「下流湮塞,有妨灌溉,致失常賦」。「鄞西七鄉之田無歲不旱,異時膏腴,今為下田」,高橋鎮岐陽一帶則「爛腐岐陽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鄞西水利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應嶴、陸尚書、藤嶺等水庫先後建成,特別是2006年,廣德湖主流莊家溪上建成了溪下水庫,廢湖後的危害終於得以根除。
僅存的狹長水帶是廣德湖的縮影,支流縱橫,湖上多橋,湖畔多寺,湖光山色,沃野連綿。睹湖思古,令人慨嘆滄海桑田。踏訪廣德湖,可從橫街鎮的桃源溪開始。桃源溪發源於大雷武陵山下,上游叫武陵溪,流經千年古堰泥峙堰後,支流沙港河流向東北;主流在橫街村又向北分出一支,名叫新河,新河與沙港河匯合為湖泊河,湖泊河在桃源村與大江河匯合而成現在的廣德湖,經集士港鎮湖山村、岳童村,最後在高橋鎮內流入西塘河。《四明談助》記載:「其水上承武陵桃源,一入湖泊,繞白鶴山後,抵西塘河,歷高橋東行達郡城。一出林村大溪,注十字港,亦抵西塘河,東行過郡城。」
⑧ 台灣是建湖的名勝古跡嗎
一、朦朧塔
朦朧古塔位於江蘇省建湖縣寶塔鎮境內,射陽河、北塘河、西塘河等重點航道交界處,她始建於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系蘇北地區目前唯一的原貌保存較好的千年古塔,文化歷史底蘊相當豐厚,被烈為鹽城市重點保護文物。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夜巡軍營,信馬由韁無意闖入敵營後被追,催馬逃逸途中,跳入一枯井藏身,隨即有蜘蛛在井口織網覆蓋,敵軍追至枯井,見井口蛛網,料定井中無人,致使李世民獲救。後李派人在井口建塔,取名「朦朧塔」,即「月下蒙龍」之意。
朦朧塔地處重要航道交匯處,位置得天獨厚。明清以來,四周十分繁華,一直是鹽阜地區乃至蘇北的重點水運交通中心、宗教文化活動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朦朧塔邊有凈慧寺(毀於「文革」)遺址,東有三官殿,南有毗蘆閹,西有關帝廟,北有朦朧院,常年香客不斷。周邊的「一河兩水雙流月」、「一里不到九座橋」等十大奇景更是唯此獨有,引人入勝,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廟會節,盛況空前。緊鄰寶塔的朦朧街店鋪林立,商賈如雲,至今仍是古跡斑斑,遺風回盪,每年到此觀光敬香者數萬人次。由於朦朧古塔與周邊的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又處於水陸交通的樞紐位置,加之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厚,因而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近年來,先後投入巨資新建了「肉身堂」和「菩神殿」,「觀音殿」和著名書法家曹志桂書法作品館正處緊張籌建階段,不長時間,朦朧塔將會成為集觀光、休閑、開展宗教活動為一體的旅遊區。
二、九龍口
九龍口位於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湖影,盡收眼底。2011年年初,依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由建湖縣商務局(旅遊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⑨ 杭州新文村
20多個吧,有名的有杭州一洲紡織助劑廠,等
新文村位於樣符鎮最北端,與杭州回餘杭良渚遺址管理答委員會工業園區相接壤,西鄰西塘河與104國道隔河相望,面積約1平方公里.全村分5個自然村,總戶數295戶,總人口約(在冊)1013人,2005 年末全村擁有集體資產6252萬元,實現人均集體分配收入1300元,可用資金突破400萬元.自1995至今,分別由上城、拱墅科技經濟開發區來我新文村征地,累計征地已超過730畝.現存土地約350 畝(其中:農用地約120畝,宅基地約215畝).本村現有工業廠房 30000餘平方米,其中村工業園區佔地約41畝,建有工業廠房20000 余平方米。
⑩ 西塘河邊是不是建立一個大運河(浙東運河)遺
浙東運河的南側運河又名「四十里河」,自曹娥江至通明壩匯入姚江,另有後新河內、十八里河並行。此後主河容道進入自然河道,在丈亭鎮分出支流稱「慈江」,在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大西壩分出支流稱「西塘河」。西塘河向東到達寧波老城望京門,連接護城河和城內水系,並與奉化江相連。
浙東運河在西塘河附近修建遺址,問了寧波同事,都沒聽說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