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遺址怎麼樣
1. 河姆渡遺址是怎樣被挖掘的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2.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怎樣生活的
半坡原始居民
在我國陝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原始農耕村落遺址。6000年前生活在陝西西安半坡村,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原始農業有了發展,開始有原始畜牧業,主要飼養豬、狗等。會製造色彩鮮麗的彩陶,並使用陶器,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以經營原始農業為主,使用的石器為比較精緻的磨製石器。
使用石器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用磨光的石器開墾土地,用石刀收割莊稼。
居民主食
他們的主要糧食有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半坡原始居民飼養豬狗等動物,還用骨制箭頭、魚叉、魚鉤打獵捕魚。食物大大豐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魚、肉、蔬菜。
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遺址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原始農耕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稻桿,稻穀,稻桿出土時竟然還是黃綠色的,稻穀外形完好。據統計,出土的稻穀,其數量之大,世界罕見。
3. 河姆渡遺址的地質結構是怎樣的
杭州灣寧紹平原的南緣有一處十分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4.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怎樣生活的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已經挖掘水井,飲水比以版前方便了。權他們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干欄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通風防潮,這是建築學上一個重大成就。河姆渡遺址的陶器上刻畫有動植物圖形,還出土了作為耳飾的玉器以及幾十件骨哨
5. 餘姚怎麼樣
1、風景區:四明山、四明湖、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丹山赤水、天下玉苑等內等。
便宜好吃的店:不容知道你是哪裡人,所以對你的好吃和便宜沒有概念。一般來說餘姚沒什麼便宜的東西。
2、特產:首先當然是楊梅拉!相當好吃哦!還有榨菜。
城市經濟很發達,東西都很貴,路上名車很多。城市建設很差勁,路很擠,紅綠燈對二輪三輪基本無效,外地人很多,比本地人凶。治安和經濟發達程度成反比。城管是僱傭HEISHEHUI(自己拼)的,見到請繞著走。總之一句話,除了這里的人錢多,似乎沒什麼其他特點。歷史上是文獻名邦,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等。
3、餘姚本地女生比較高傲,而且基本不嫁外地人。沒房可能不會考慮。哈哈
4、特別提醒一條,餘姚房子大概城市邊緣,如城東開發區,6-7000一平方。
6. 河姆渡遺址怎麼樣
遺址內十分好玩 有很多河姆渡人當時生活的復刻場景 很適合帶上孩子們去園內一游~
7. 河姆渡干欄式建築是怎麼樣的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餘姚河姆渡村而得名,距今7000——5300年。河姆渡村位於風景如畫的寧紹平原,杭州灣南側,四明山北麓,流經平原的姚江把村莊一分為二,主要的考古發現也集中在江畔一帶。
河姆渡遺址的重要發現非常豐富,有房屋、水井、農具、稻種和大量原始藝術品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是一種下部架空的住宅,主要為防潮濕而建,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建築形式之一。它的屋頂是長脊短檐式的,以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建築底部不是房基,而是許多成排埋在地里的豎立木樁,木樁頂部用橫梁連接,構成高出地面的木質底架,在底架上鋪設木板形成平面,再於木板上構屋建房。河姆渡文化中干欄式建築已非常盛行,技術也相當成熟,所以留下遺物甚多。遺址中發現了與建築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若干件,其中不少構件的端部帶有榫頭與卯孔等結構,有的還相當復雜,如雙層榫頭、燕尾榫、企口板等,表現了建築材料之間接合方式的新奇創意。最完整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有200多根,整齊的排列成互相平行的4行,長約23米,寬約7米,室內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建築的室內可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並且帶有廊道等設施,顯然不是一般的房屋,不是公共住宅,就是氏族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這樣的干欄式建築,河姆渡遺址內還有好多處,形式、大小各不相同,往往是集中在一起連成片狀,有明顯的布局,呈現聚居的狀態。在建築遺跡范圍內,還出土有蘆席殘片、陶片以及人們食用後丟棄的大量植物皮殼、動物碎骨等,證明人們在這些建築里居住生活的時間相當長久。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了最早的木質結構水井,井口呈方形,邊長約2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一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井口外圍有28根柵欄樁。排列成一個直徑約6米的圓圈。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蘆席殘片等,這些是與井上建築有關的材料。由此可見井上還應當有井亭建築。
骨耜河姆渡居民的農業已相當發達,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作遺存。主要栽培晚稻型秈稻。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1米多厚的堆積層,據資料統計總量達到150噸之多。由於長期埋藏於土壤之內,與空氣隔絕,遺物出土時色澤光潤、外形完整、有的稻殼上陛脈、稃毛仍然非常清晰。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在一件陶盆上還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使人能夠想像出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對於水稻有多麼深的情結。連製作陶器時也沒有忘了將它們的形象刻畫上去。為了更好的耕作,河姆渡人發明了很多農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骨耜,僅在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了上百件。它們採用鹿、水牛等動物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向的孔,或者是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兩側各鑿一孔。柄用分杈的樹枝和鹿角加工而成,呈曲尺形,杈頭部分砍削出榫狀的捆紮面,下端嵌入槽內,橫孔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這些農具的發現表明,河姆渡人的耜耕農業是非常先進的耕作形態。
除農業生活以外,河姆渡人還兼營採集、畜牧和漁獵。遺址中出土許多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都是人們從自然界中採集回來食用的。這時期已有家畜,主要有豬、狗、牛,破碎的豬骨和牙齒到處可見,並有較多的水牛骨頭。野生動物骨骼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0多種。絕大多數是鹿科動物,僅鹿角就發現400多件。鳥、魚、龜、鱉遺骨數量也不少。還發現有極少的亞洲象、蘇門犀等溫熱帶動物遺骸。發現數量較多的骨哨,可能是狩獵時用以誘捕動物。大量骨鏃和魚骨表明漁獵活動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很重要。
河姆渡遺址內出土了大量夾碳黑陶,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陶器的胎泥純凈。但以大量的稻殼及稻莖、葉碎末為摻和料。工藝技術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盛行在釜類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畫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谷穗狀等幾何圖樣,器形多為平底器和圜底器,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支腳、寬沿淺盤、垂囊式盉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炊器。
原始藝術中也有不少精品,象牙製品中有刻畫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與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木器中有瓜棱狀斂口圈足木碗,外表有一層朱紅色生漆塗料,雖歷經幾千載,仍微顯光澤,是中國迄今最早的漆器。此外,還有憨態可掬的陶豬雕塑、刻畫於陶缽上的豬紋和稻穗紋等圖像,表現了河姆渡人樂觀的心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是中國考古學的重大突破。大量干欄式建築和人工栽培稻穀及農具的發現不但顯示了河姆渡人穩固的定居生活與先進的農耕技術,而且以最具說服力的實物標本表明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繁榮,它的發現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8. 河姆渡先民有著怎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隨著耜耕農業和家畜飼養業的發展,河姆渡先民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改變。但是,盡管耜耕農業和家畜業為河姆渡先民增加了產品,仍然還要靠漁獵和採集作為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
河姆渡遺址出土動物遺骸數量巨大,其中僅能鑒別屬、種者達六十一個門類,還有許多骨骸是不知其名的。如果把這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加在一起,其數量肯定居國內外已發掘的同時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之首。這表明河姆渡先民漁獵活動是非常頻繁的。
河姆渡遺址北面有廣闊的水域,沼澤湖泊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水生動物資源。南面有深山密林、灌木叢林和茵茵綠草,也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豐富的陸生動物資源。總之,優越的自然環境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資源。
《屍子·廣澤》記載:「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庖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漁獵是原始社會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有關遺物推測,河姆渡先民利用彈弓發射陶彈丸擊落飛鳥,也有的用弓發射骨鏃擊落飛鳥。河姆渡第一期文化有一種C型Ⅱ式骨鏃。圓柱形長鋒,鋒尖多圓鈍。一些研究民族學的學者告知,在一些少數民族中有這樣一種習慣,為了獵取有美麗羽毛的鳥,怕傷它的身子,就用類似河姆渡這種箭鏃。強弓可以發射箭鏃擊倒野獸。河姆渡出土了各式各樣的箭鏃一
千七百件之多,這與河姆渡先民廣泛使用弓箭狩獵有密切關系。像鹿一類的動物抵抗力弱且數量多,喜成群結隊外出覓食游閑,容易成為河姆渡先民的首選目標。這可以從河姆渡遺址出土大量的鹿類標本中可得到證實。而且鹿類的下頜骨大都十分殘缺破損,意味著確實曾被食用。從出土的動物標本來分析,犀、象、虎、熊一類大型動物骨骼標本數量很少,說明這些動物的確兇悍無比,不易捕殺。
……
9.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建築風格對後世產生怎樣的影響
河姆渡聚落位於長江流域,屬於南方,房屋是干欄式的,這是為了易專於空氣流通和排水。因為屬氣候緣故,河姆渡居民的這種房屋樣式便被保留下來,成為南方原始房屋的典範。現在,如傣族的竹樓,就很有河姆渡干欄式房屋的特點。
10. 河姆渡居民過著怎樣的生活懂得什麼技術出土了中國最早的什麼
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長江下游。他們建造房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使用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養羊、鹿、猴子等牲畜。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稻桿,稻穀,稻桿出土時竟然還是黃綠色的,稻穀外形完好。據統計,出土的稻穀,其數量之大,世界罕見。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