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寨遺址距今1萬年
❶ 姜寨遺址在中國地圖的哪裡
寨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陝西省的臨潼縣,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年代為距今6400~6600年。
姜寨遺址發現於1972年,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姜寨遺址是一處與西安半坡遺址同時期的原始社會部落遺址,遺址內存在有仰韶和龍山兩種文化遺存。出土有石器、陶器、銅器、骨角器、蚌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1萬余件。陶器紋飾中的「蛙圖」,被稱為中華始祖女媧時代的「圖騰」。此外,在遺址內仰韶文化層中還首次出土了黃銅片。陶器上的刻劃符號對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也有著重要價值。
姜寨遺址是迄今為止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它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社會形態、生產技術、婚姻制度、文化藝術、墓葬習俗和意識形態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❷ 姜寨遺址的史前建築總體布局是怎樣的
陝西臨潼附近姜寨村史前時代聚落遺址,也是近年來所發現的一處很有價值的史前文化遺址。這個遺址的文化層,也屬仰韶文化期。這個遺址總面積達2萬5千平方米。在已經發掘的1萬7千平方米中,已顯露出的房屋基址有一百餘座,還發現有大量的窖穴、墓葬等,它們所反映出的史前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形態,從建築形態來說與半坡的(建築)形態相仿,但從總體布局來說,則更為完整而且典型。整個居住區的北、東、南三面,被一條壕溝所圍,西南端有一條河流。壕溝的東邊及南邊是集中的墓葬區。居住區內四面都分布著許多大、中、小型的房屋。更有意義的是這個居住區的布局,它們的房屋的門都向著居住區的中心開設的。居住區的中央,有一塊大空地(廣場),還有兩片可能是作為牲畜超大型夜宿場的地方。據考證,所有的房屋幾乎都是住人的,每座房屋的室內都設有火塘(灶炕)。大部分房屋形式是半穴居式的,也有少量的是平地建造的房屋。小型的房屋面積約15平方米左右。這種小型房屋也有方形、圓形兩種,可住三至四口人。中型的房屋可住六至八口人。而大型的房屋在整個聚落中只有五座,每座面積約100平方米,若住人,則可容二十餘口人。但這估計不是一個「家」,而可能是老者殘疾者居住的,並有集體的「公共建築」的功能,可在此議事、節慶等活動。從布局(見圖)明顯地可以看出,房屋分為五大組,每組一座大房子。大房子的門也朝向廣場的中心。這里可以看出他們的氏族社會的結構形態已很完善。根據考古學家和民族學家分析,這個聚落遺址的大、中、小型房屋是有不同功能的。小型房屋是作為母系社會中一個家庭里成年女子過對偶生活的住房,好比如今新結婚住的「鴛鴦樓」、一室戶差不多。不過這種家庭在史前時期還只是一個生活上的單元,而在生產和經濟上還不是獨立的,他們僅保存有少量的分配給的儲糧,所以他們沒有獨立的窖穴。中型房屋是供一個家庭使用的,族長是女性,帶領著老人、未成年人的孩子住在一起,好比今天的三代之家。屋內除了灶炕外,還有一處地方用來作為舉行會議節慶活動的空間,這也好比我國民居中的堂屋差不多。室內睡覺的床位往往分成左右兩半,分布在人口兩側,可能是因男女分睡的要求而設置的。在家族中供對偶家庭使用的小房子都圍繞著家族房子布置。大型房屋供整個氏族使用,如上所說,除了有一部分類似集體宿舍那樣的房間,供孤老、殘疾人使用外,大部分的空間供整個氏族集會、議事、慶祝活動。這個已發掘出來的姜寨史前聚落遺址,有五個氏族聚居,他們有共同的陶窯、畜欄、窟穴、墓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由游牧過渡到農業社會。土生土長,世代相承,顯現著中華民族的社會文化。
姜寨遺址史前建築
❸ 高一歷史練習冊答案第二冊
第1課 中華文明的搖籃
找出地圖中重要文化遺址,歸納其分布的主要特點。
重要文化遺址:如湖南玉蟾岩遺址、湖南彭頭山遺址、浙江河姆渡遺址、陝西姜寨遺址等。
主要特點:遍布中華大地,如同滿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最為集中。
練習與測評
1. 農業的起源有什麼意義?對於中華民族歷史的發展有哪些重大影響?
意義:農業的起源,使人類不再單純依靠採集與漁獵謀生,穀物種植、家畜飼養等勞動為人們提供了可以持續供給的食物來源,比較穩定的居住有了保障。栽培穀物,馴養牲畜具有生產性經濟活動的性質,標志著人類歷史實現了第一次偉大的經濟變革。
影響:歷史悠久的農業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文明創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們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農耕聚落,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農業是中華民族古代社會經濟的基礎,中國以農業立國,農業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中國古代的重農政策,重農思想,科學技術(天文、歷法、數學、中醫葯等),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以及田園詩篇等,都緊緊圍繞農業生產而展開。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使中國的血緣親情比較密切,從而形成與之相關的倫理道德。
(本題點到即可,隨著學生歷史知識的豐富,逐步補充你、展開。
2. 為什麼上古時期的歷史記憶常常是以神話傳說的形式傳承下來的?除神話傳說外,還有哪些材料能傳達真實的歷史信息?
原因:(神話)在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對自然的認識是有限的,往往藉助想像去解釋周圍的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這樣就產生了神話。而傳說中許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話的色彩。(傳說)上古時期是一個依口耳相傳所描述的遠古歷史時代。在文字產生之前,歷史靠世世代代的講述而流傳。這些內容後被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文獻中的古史傳說。中國古代文獻里有豐富的古史傳說內容,從中可看出中國原始時代大概的社會面貌和發展變化。
材料:實物資料:遺址、遺物和化石等;文獻資料:圖畫、文獻等。
探索與爭鳴
距今約1萬年前後,我國先民開始了農耕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完全放棄採集與漁獵。此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雖然我國的一些地區早已進入農業時代,但仍有不少地區依舊處在採集與漁獵時代,而在北方草原和西北荒漠地帶,先民們更是長期以游牧為生。
以上說法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它對我們認識祖國的歷史有何幫助?
答案要點:
基本符合歷史史實。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各異,歷史發展並不同步,發展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導致早期文明的特徵和發展的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僅出現北方游牧為主的先民與南方農耕為主的先民並存,即使在中原地區,也出現農業與採集、漁獵並存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早期農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生產還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需要採集和漁獵來補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還受到自然環境和傳統習慣的影響。了解這些情況,有助於我們認識祖國歷史發展的豐富多樣性。
第2課 文獻與考古中的夏文化
練習與測評
1.為什麼說夏朝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根據教材所述文獻和考古資料加以證明。
從文獻記載來看,夏朝已設官分職,夏朝有一定數量的軍隊,設置了監獄,並制定了刑法以鎮壓反抗者。
二里頭遺存中發掘出的兩座宮殿建築,格局嚴謹,堂、庭、廊廡有別,在舉行禮儀的時候可以清楚地表現出高低貴賤的差別。而且,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可以推測這種建築是強制勞動的結果。
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和玉器中大多屬於禮器和祭器,應當是當時「禮儀以為紀」的情況的反映,表現出階級分化的特徵。
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略)回答問題。
(1)從材料一的墓葬隨葬品看,二里頭居民的生活有什麼特色?
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主食為粟、黍之類;家畜飼養「六畜俱全」,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2)結合材料一、二分析二里頭遺址發掘的重大意義。
二里頭遺址時間距今約3900——3500年,地點為豫西偃師,與古代文獻中有關夏人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晉南地區)與時間的傳說最相吻合。且二里頭遺址的內涵較為典型,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例如: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制與骨制的鏟、鐮、斧等農具,能夠說明當時的勞動人民使用這些較原始的工具發展農業生產的狀況;類似宮殿建築遺址說明當時的房屋建築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階級分化情況已經明顯;作坊遺址以及銅、玉等遺物,充分證明當時手工業製作技術和內部分工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青銅器和玉器大多屬於禮器和祭器,與文獻所記載的「禮儀以為紀」相吻合。
雖然有關夏文化的討論尚未定論,但二里頭遺址所提供的考古資料,為研究夏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從而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探索與爭鳴
有學者認為,既然二里頭文化遺存在時間和空間上與文獻記載中的夏朝基本吻合,那麼二里頭文化非夏文化莫屬;也有學者認為,迄今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存中,還沒有找到能直接印證夏朝歷史的文字證據,以二里頭的考古資料來復員夏朝歷史,帶有推論性質。
你同意上述哪一種觀點?為什麼?
同意第二種觀點。
二里頭遺址是中國學者在尋覓夏文化的過程中發現的,此後持續40餘年的田野發掘獲取了豐富的遺存和信息。由於其地處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夏王朝的中心區域,年代也大體在夏王朝的紀年范圍內,所以從發現至今,圍繞它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
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後,「二里頭文化的主體為夏人遺存」的觀點逐漸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學術界也都傾向於認為二里頭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但因為仍缺乏文獻實證,就其族屬和國別而言,目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論的范疇。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問題的最終解明,將隨著二里頭遺址勘察發掘與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有待於帶有較多歷史信息的內證性遺存比如文字的發現而進一步彰顯。
第3課 商朝與青銅文化
觀察、比較兩幅圖片,分析商朝青銅器物在造形和紋飾上的主要特徵。
造型獨特,紋飾瑰麗(結合觀察到的內容分析)。
前者本身是一隻虎,後者有獸面紋飾,都與動物相關。商朝人相信這些動物能幫助他們與祖先或神靈的溝通,以庇護其在世間的權力和財產,賦予青銅禮器以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力的功能。動物造型與紋飾成為青銅禮器的一個重要特徵。
練習與測評
1. 什麼是內外服制?商王為什麼要採取這種制度?
定義:
是商朝的國家體制。內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外服則是商王通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畿外之地。前者大體位於以今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後者是指當時四周數量眾多的方國和部落。商與周邊方國存在鬆散的聯盟關系,商王是方國聯盟的共主,方國則臣服或歸附於商。
原因:
(1)歷史因素:夏朝統治區域內就有直接由夏王管轄的地區和臣服於夏王由屬國首領管轄的地區之分。商原本就是臣服於夏的屬國,後發展壯大,聯合其他反夏盟國,推翻夏朝,取而代之。商代實行內外服制是因襲了夏的做法,只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方擴大,方國對商王的義務更明確。
(2)現實力量對比的結果:盡管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區比夏朝增大,但周邊的方國、部落的數量和夏禹時期相比數量大大減少,方國的力量也在兼並中增強,商王朝的力量不足以攻其城、掠其地,消滅所有方國、部落,直接派官治理。同時方國的力量又不足以與商王平起平坐,不得不承認商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臣服於商,定期朝貢、奉命征伐。
(3)生產力因素:內外服制是與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家體制。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影響,當時交通、通訊尚不發達,維持龐大行政系統的技術因素和經濟基礎尚不成熟。
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略)
(1) 從上述材料看,鼎在中國古代有哪些功能?
A 可作炊具,用於日常生活
B 在一些場合,所用的鼎的數量可用來標識主人的身份、地位
C 鼎成為權力的象徵
(2)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鍾鳴鼎食,鼎足之勢,大名鼎鼎……
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從這篇卜辭中,你能汲取哪些歷史信息?
答: 商朝人常占卜;商朝人用干支紀日;商朝人關注天象,有清晰的方位概念,急切知道雨水的方向,由此可以推測,商朝人重視農耕。
探索與爭鳴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古文字?在文明演進過程中為什麼許多古文字消亡了,而漢字卻存活了下來?
古文字列舉: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美洲瑪雅文字、印度印章文字、愛琴文明的線形文字等。
原因分析:(本題開放,言之有理即可,以下意見僅供參考)
這些古文字大都消亡,原因復雜。大致有如下原因:文字復雜艱澀,掌握的人很少;受到強勢文化的沖擊;由於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文化成果甚至種群被毀滅等。
漢字,從甲骨文發展至今,是世界上少有的存活、發展的古文字。主要原因是我國從商周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持續發展,國力強盛,為文化發展創造條件;秦統一全國後,「書同文」,有利於文化交流發展;中國自古以來重視教育,有利於文字的普及;中國地理環境相對封閉,文化處於獨立發展狀態,古代沒有受到外來強勢文化沖擊,屢屢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本身文明程度不高,往往受漢文化同化。……
(有一種說法,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漢字,比較容易意義識記,有利於文字的普及。)
第4課 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
練習與測評
1、不同點:(1)王直接管轄的地區以外的國土,商朝採取通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辦法,周除了採取認同原殷邦首領統治的策略,還以武力為後盾將同姓諸侯分插到各地方國間;(2)商與周邊方國存在鬆散的聯盟關系,而周的封邦建國體制使王畿地區對地方的控制更為緊密與有效。進步作用:封邦建國體制加強了對新征服地區的有效統治,提高了王權,使王畿地區與地方的關系更為緊密。
2、在西周時期,禮作為人們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規范被周公進一步制度化,禮樂制度是維系宗法關系、政治等級的重要紐帶,禮樂制度形成的文化是西周時期政治文化的核心。隨著西周的衰落,諸侯國並起,周王室的核心政治文化及其制度隨之崩潰,學在王宮的局面被打破,這就是孔子眼中的「禮崩樂壞」。
3、周公總結了商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商朝無德,失去了天命,因此政權的穩固需要用德來維系。隨著西周的建立與疆土的擴大,周公需要用一套實際的禮樂制度維系宗法關系及政治等級制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周公將禮的重心從神事轉到了人事。
探索與爭鳴
提示:引導學生認識文化中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制度和形式的禮對於普通人的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討論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利用西周、春秋的歷史事實立論。
第5課 社會變革與百家爭鳴
練習與測評
1、 以上材料(略)反映了春秋戰國期間的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最終結果是什麼?
西周以來的倫理道德觀念(禮、信)、禮節、儀式、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等在春秋時尚存在,到戰國時期都被破壞了。這些變化的最終結果導致「邦無定交」,「土無定主」,在「封邦建國」體制和「禮樂文化」下的統治秩序、社會規范崩潰。
2、完成下表的填寫,並分析從孔子到孟子、荀子,儒家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了什麼?
主要學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禮」、「仁」, 「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孟子
仁政,「民貴君輕」
荀子
重新解釋「禮」,熔禮、法於一爐
法家
韓非、李斯
「法治」、君主集權,獎勵耕戰、富國強兵
道家
老子
「無為而治」、「小國寡民」;事物恆變、矛盾對立轉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說明: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核心觀念是「仁」,倡導「仁者愛人」,為「禮」輸入新的生命力,造就理想人格,以倫理道德來協調人際關系,規范社會秩序。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希望統治者以民為本,推行仁政。荀子重新解釋「禮」,熔禮、法於一爐。
這些變化說明,在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復雜的社會現實對儒家思想產生影響,儒家思想適應社會的變化而發展;對社會變革的不同應對,也導致儒家內部的分化,產生不同的學術流派。
3、為什麼說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大的社會轉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社會動盪,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急劇的變革。政治上:列國紛爭,大國兼並小國,西周的「封邦建國」體制崩潰,逐漸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權大一統體制;各國以富國強兵為目的進行改革。經濟上:鐵制農具用於農業生產,出現犁耕技術,耕地面積擴大,土地買賣、獎勵農耕的政策,促進自耕農和新興地主的產生;私人手工業、商業活躍。社會呈現追逐利益、實力競爭的新局面。文化上: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學術思想史上留下最為燦爛的一頁。所以說,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大的社會轉型時期。
探索與爭鳴
(該題是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本題關鍵是強調「當時背景」,以及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以下意見供參考)
各家學說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當時的背景來看,「封邦建國」體制崩潰,舊貴族的衰落、新興地主產生,法家正面肯定這種激烈的社會變革,主張實行君主集權制度,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耕戰、富國強兵,受到當政者的歡迎,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因而比較合理。
第6課 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
練習與測評
1、人們常說,先進可以變成落後,後來者也可以居上。試以秦統一為例,說一說後來者居上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①變法圖強,奮起直追: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②政策要穩定、連續:商鞅雖然慘遭殺害,但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繼續;③打破傳統,重用人才:秦打破宗法制的界限,竭力吸收他國優秀人才,委以重任,尊為「客卿」。由於上述原因,秦國後來居上,迅速強大,先後兼並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
2、結合第5、第6課內容,談一談秦朝大一統國家形成的基礎、條件和原因。
政治基礎: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列國紛爭,大國兼並小國,形成「戰國七雄」,七國對周圍小國的兼並和邊地的開拓,完成了區域性的統一,為秦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經濟基礎:鐵制農具用於農業生產,出現犁耕技術,耕地面積擴大,私人手工業、商業活躍,各地經濟聯系加強;理論基礎:法家主張實行君主集權制度。
條件和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國強兵、兼並天下為目標進行變法,廢除井田制度、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等措施,重用人才,國力強盛,兵力強大。各諸侯國間交通便利,秦國民風淳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國。
3、皇帝與中央集權體制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廷尉 治粟內史等諸卿
郡 (守) 郡 (守)
縣(令) 縣(令) 縣(令) 縣(令)
探索與爭鳴:
上述觀點都有正確的一面,但都不全面。必須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評價秦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
中國是農業國,分散的小農經濟無力抗禦自然災害、抵禦外族入侵;且自然經濟也極易導致政治上的分裂。秦朝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強化中央統治,消除分裂割據因素;建造馳道和直道,保證政令暢通;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侵擾;開邊移民,充實邊地實力;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客觀上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對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秦創立的中央集權體制,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在漫長的農業社會具有很大影響。不能因秦二世而亡,而全面否定這一制度,「秦亡於政,而非亡於制」。歷代實行中央集權體制的王朝也並非都是短命而亡的,漢、唐、明、清的統治都長達200年以上。
但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體制的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統治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與皇帝個人的品質、統治經驗的積累,以及統治集團整體的制約力。秦始皇不能適應統一後的社會發展需要,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以致社會矛盾激化;秦二世昏庸,天下大亂,二世而亡,是一個典型的教訓。中央集權體制的致命缺陷導致中國古代社會出現周而復始的治亂交替的局面,對社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到中古後期,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則更導致中國社會發展緩慢。
(本題涉及秦亡的史實,建議放在第7課後討論)
第7課 秦末農民起義
讀圖學史:
圖例從上到下依次是:陳勝吳廣起義地點、陳勝吳廣建立政權的地方、項梁劉邦起事地點、陳勝吳廣進軍路線、項梁項羽進軍路線、劉邦進軍路線、巨鹿之戰地點。
練習與測評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至碣石,令刻碣石門,曰:「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①、刻石上的哪些文字反映了秦統一的積極影響?
初一泰平、夷去險阻、天下咸撫、事各有序、莫不安所……
②、刻石上的歌功頌德是否符合歷史事實?理由是什麼?
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歌頌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統一的國家,消除地區之間的藩籬,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這是符合歷史史實的。
但是,稱民無徭役,天下安撫,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這是明顯違反歷史史實的,因為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朝統治者施行暴政,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而且,秦朝的法律也相當的嚴酷,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加之繁重的賦稅,使得秦朝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2、「指鹿為馬」、「揭竿而起」、「約法三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還有「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與哪些歷史事實有關?這些事實說明了什麼?
指鹿為馬:趙高篡權
說明秦二世時,秦朝統治的危機和衰敗,丞相趙高為了要篡奪最高統治權,不惜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揭竿而起:陳勝、吳廣起義
秦朝由於實行暴政,讓廣大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激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發生,從而加速了秦王朝滅亡的步伐。說明統治者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約法三章:劉邦進關中爭取民心
劉邦在進入關中之後為了取得民心,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並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這也成為劉邦最後能夠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四面楚歌:垓下之戰
在項羽同劉邦進行的楚漢戰爭中,項羽最終敗下陣來,說明項羽因自己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導致自己最後的失敗。也可聯系現實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教育。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鴻門宴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後來人們常用來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3、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是歷史認識的兩個層面。所謂歷史敘事,是敘述以往發生過的事件。而歷史解釋,則是闡明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意義所在。下列材料中哪些屬於歷史敘事?哪些屬於歷史解釋?
歷史敘事: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歷史解釋: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第8課 大一統帝國的重建
練習與測評
1、這一概括很有道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包括皇帝集權、中央政府的組成以及郡縣制)是中國古代中央集權體制的起始,漢統治者從黃帝制度、中央官制一直到地方的郡縣制度都繼承秦朝。
2、採取無為政策的原因:漢朝初年,黃老思想符合人民厭惡戰爭、渴望社會安定的意願;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後幾十年戰亂使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需要「與民休息」,恢復發展。
作用:這些政策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恢復,但也使豪族勢力膨脹,土地兼並、貧富分化等因素凸顯。
3、角度:(1)春秋以來列國爭霸及互相兼並的歷史;(2)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及其在西漢的繼承;(3)漢初布衣將相之局。
讀圖學史
總的探究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圖中的多元信息,教師補充拓展信息,注重利用學過的知識作有效解讀,並注重核心信息的解讀,即參考答案的2與3。
參考答案:
1、反映漢朝制陶工藝的發展。
2、反映漢朝統治者的重農思想。
3、反映禮樂文化中的「事死如事生」的原則。
4、拓展探究:(1)陶制倉廩器物的美學價值;(2)反映了漢朝倉廩建築的形制;(3)其反映了漢朝的建築形制,因為從圖片的器物看,屋頂是廡殿式的。
❹ 我國哪6座城市做過許多朝代的都城
北京 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遠在69萬年前,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北京人」,曾在境內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區繁衍、生息;在距今約1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也在這里生活。考古發現,北京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兼有中原仰韶、龍山文化和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的特徵。約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區已有固定居民點。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南京 江蘇省省會,有「六朝古都」之稱,計有十個朝代建都於此,又稱「十朝都會」。南京古稱句吳,屬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公元229年,孫吳從武昌遷都南京(時稱建業),南京建都自此開始,都城周長十多公里。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及南唐均以南京為都(時稱建鄴、建康)。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才改稱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統一的政治中心。明初,在此建立了南京城和規模宏偉的宮城,稱應天府。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在此建都,稱天京。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在此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稱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夫子廟、明故宮、中山陵、中華門、靈谷塔、明孝陵、總統府等。 西安 陝西省省會。西北五省區最大的城市,又是我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西安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六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 「藍田猿人」和新石器時代的「半坡、姜寨」先人就在灃、渭、滻、灞河流域活動。藍田人遺跡和半坡村遺跡、姜寨遺跡,都分布於此。半坡村遺址和姜寨遺址屬於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在我國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即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區建都,前後歷時一千多年,其中統一的周、秦、漢、唐諸朝,在西安城市歷史中影響最大,文化遺存最多。西安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大明宮遺址、豐鎬遺址、阿房宮遺址、藍田人遺址、華清池、鍾樓等。 洛陽 九朝古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六七千年前,洛陽已發展到母系氏族社會,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發現於洛陽西北的仰韶村。東周、東漢、曹魏、武周、西晉、北魏、後梁、後唐、後晉先後曾定都於洛陽。九朝以洛陽為都近千年,僅次於西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龍門石窟、仰韶遺址、白馬寺、漢魏洛陽城遺址、光武帝陵等。 開封 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宋代東京人口已逾百萬,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宋徽宗時,張擇端的著名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以後,開封曾為金的都城,改名汴京,歷時20年。開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雄寶殿、倉頡墓、鐵塔、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岳飛廟等。 杭州 浙江省會。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活。歷史上吳越、南宋曾定都於此,稱臨安。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靈隱寺、雷峰塔、六和塔、孫權故里、瑤林仙境、西湖等。公元589年,隋朝開皇九年,廢錢塘郡設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公元1381年,杭州為浙江行省的省會,此後杭州一直是浙江省會。公元1912年廢杭州府,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1927年,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隸於省。
❺ 姜寨遺址的遺址結構
聚落遺存保存得較完整,由居住區、陶窖場和墓地組成。居住區周圍有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溝環繞,中心有大廣場。廣場周圍分布著房子100餘座,分為5個建築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與若干中小型房子,均朝向中心廣場。居住區內還有窖穴、牲畜圈欄和兒童若干瓮棺葬等,房屋有圓形和方形的,屋內設有爐灶。此聚落是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居住地 ,反映出當時氏族社會的組織結構。墓地位於居址東邊,共發現墓葬600餘座,以單人葬為主 ,也有合葬墓,墓內有陶器等隨葬品。遺址中出土的彩陶別具風格,陶盆內畫有對稱的魚、蛙、人面等像生性花紋,形象逼真。一件魚鳥紋葫蘆瓶,形式新穎,花紋美觀,極為罕見。一座墓內出土一套繪畫工具,包括石硯、研磨棒與黑色礦物顏料等,對探討彩陶繪畫工藝彌足珍貴。遺址中還有史家、廟底溝和半坡晚期類型的遺存。
沿渭河、黃河流域和其它地區發掘的原始部落遺址有上千處,像姜寨遺址這樣面積之大,氣勢之宏偉、結構之合理、功能之齊全,並且再現了兩個時期文化特點的遺址確實少有。所以,把驪山譽為 「華夏源脈」 是名副其實的。從姜寨遺址平面圖可以看到,整個遺址布局嚴謹、有條不紊。西以臨河為屏障,東、南、北三面為人工挖修的防護溝,東邊圍溝與公墓地分開。居住區的中心是4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廣場四邊各有一座80平方米的中型房子,門均向廣場中心開。每座中型房子附近各有一群小型房子,門也開向廣場中心。這四座中型房子均為四個氏族部落的活動場所。
半坡類型聚落的總體布局分為居住區燒陶窯場和墓地3部分。居住區西南以臨河為天然屏障,東、南、北三面有人工壕溝環繞,輪廓呈橢圓形,面積約一萬八、九千平方米。居住區內有中心廣場,周圍分布著100多座房子,分為5群。每個建築群以一座大房子為主體,還包括十幾座或二十幾座中小型房屋,門均朝向中心廣場。 房屋附近分布有儲藏東西的地窖群、2座家畜圈欄以及許多兒童瓮棺葬。窯場在村西臨河岸邊。村東越過壕溝即為墓葬區,南北分布著3片墓地。就整個村落遺跡特別由5組建築群來看,可能居住著由若干氏族組成的一個胞族或一個較小的部落。房基平面多呈方形或圓形,分大、中、小型3種。有地穴、半地穴及地面建築3類。大型房址只有半坡類型的4座,都是方形,其中半地穴式及地面建築各2座,面積均達80平方米左右,一般都有門道,門內設一個大型深穴連通灶坑。灶坑兩側至牆邊還築有低平的方形土台。中、小型房子面積一般為20平方米左右。有少數居住面用草泥塗抹並經火燒。房屋中央都有一個灶面或淺穴灶坑。半地穴式者下部以穴壁為牆,穴壁四周還有若干小柱洞,地面起築的多以木骨塗草泥為牆。 裝飾器類主要有骨、陶、石等經過精細加工後製成。玉圭1件、牙飾1件,裝飾品385件,陶簪600件、骨簪44件,陶環382件,石環6件,骨珠飾14077顆,這些裝飾品在當時能做出來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隨葬品基本全是生活用品,瓮、缽、棺座內最多放兩件,其它墓道內多少不等。碗、盆、瓶、壺、盂、盤、杯等用具比較普遍。除此,在兒童墓和15——16歲女孩子墓中佩戴骨珠2170餘顆。姜寨遺址僅僅發掘一部分就發現了這么多文物瑰寶。可見其內藏豐富,源遠流長。 衡量一個古遺址價值大小,主要標準是看它的文化內涵。這是因為姜寨遺址對研究人類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歷史文化資料,是從姜寨遺址發現的黃銅片、黃銅管,充分說明了在 6500 年至 7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對銅的冶練、鑄造技術,這是一件多麼偉大的壯舉。
磨粉硯的發現,再次把制硯技術提前了 4500 多年。刻劃符號,充分證明了人類已經向文明大大邁進了一步。那時的先民已經有了用文字的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像陶具上刻畫的不規則 「 十 」 、 「 一 」 、 「 市 」 、 「 巾 」 等符號,是與今天文字的偶合,還是從上古時期就一直沿用下來?值得研究。從姜寨遺址發掘的隨葬品看,兒童特別是女孩要比成人豐厚得多。這說明愛護兒童、少女的美德從母系氏族就開始了。從廣場中心和四個房子的結構用途看,氏族之間交往活動及氏族與氏族共同交往已經開始形成,而且從新石器時期起,人類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更進一步得到了完善。
❻ 六大古都的都城各是哪個朝代建都且各為那些朝代的都城
北京 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遠在69萬年前,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北京人」,曾在境內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區繁衍、生息;在距今約1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也在這里生活。考古發現,北京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兼有中原仰韶、龍山文化和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的特徵。約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區已有固定居民點。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西安 陝西省省會。西北五省區最大的城市,又是我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西安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六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和新石器時代的「半坡、姜寨」先人就在灃、渭、滻、灞河流域活動。藍田人遺跡和半坡村遺跡、姜寨遺跡,都分布於此。半坡村遺址和姜寨遺址屬於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在我國歷史上,先後有12個王朝,即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區建都,前後歷時一千多年,其中統一的周、秦、漢、唐諸朝,在西安城市歷史中影響最大,文化遺存最多。西安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大明宮遺址、豐鎬遺址、阿房宮遺址、藍田人遺址、華清池、鍾樓等。
洛陽 九朝古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六七千年前,洛陽已發展到母系氏族社會,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發現於洛陽西北的仰韶村。東周、東漢、曹魏、武周、西晉、北魏、後梁、後唐、後晉先後曾定都於洛陽。九朝以洛陽為都近千年,僅次於西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龍門石窟、仰韶遺址、白馬寺、漢魏洛陽城遺址、光武帝陵等。
開封 為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宋代東京人口已逾百萬,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宋徽宗時,張擇端的著名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以後,開封曾為金的都城,改名汴京,歷時20年。開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雄寶殿、倉頡墓、鐵塔、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岳飛廟等。
南京 江蘇省省會,有「六朝古都」之稱。南京古稱句吳,屬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公元229年,孫吳從武昌遷都南京(時稱建業),南京建都自此開始,都城周長十多公里。此後,西晉、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及南唐均以南京為都(時稱建鄴、建康)。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才改稱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統一的政治中心。明初,在此建立了南京城和規模宏偉的宮城,稱應天府。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在此建都,稱天京。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在此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稱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夫子廟、明故宮、中山陵、中華門城堡、靈谷塔、棲霞寺舍利塔等。
杭州 是浙江省會。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是一座有兩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上吳越、南宋曾定都於此。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靈隱寺、雷峰塔、六和塔、孫權故里、瑤林仙境、西湖等。
❼ 姜寨遺址的生產狀況
姜寨遺址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有1萬多件,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還有許多骨器,生活用具主要為陶器,彩陶器中有許多件前所未有的葫蘆形魚鳥紋彩陶瓶,表現了精湛的技藝,說明制陶作為一個重要的手工業部門已有相當發展。
生產工具類
生產工具類以石、骨、陶、角、蚌等材料為主,共3811件,與石材加工的生產工具種類不同,形態各異。石斧、石錛、石鏟、石鑿、石刀、石鑽、石球、石敲砸器、石臼桿、石硯、石彈丸、古錐、石砍器、石磨盤、石磨棒、石鏃、石網墜、石紡輪等30餘種,充分突出了新石器時代的石具物品。骨制工具占據第二位。除此,還意外地發現了黃銅片、黃銅管金屬物。
生活用器
生活用器主要以陶器為主,3000餘件,100餘種。最為珍貴的是半坡時期的彩陶花紋和刻劃符號及史家族類型,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形狀、紋飾,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特點是彩繪艷麗、形態奇特、花紋齊全。姜寨先民用各種顏色在石硯上磨成粉拌好,然後在陶器上繪成各種圖案。由此可見,繪畫早在母系氏族就有了,彩繪圖案有人面紋、魚紋、幾何紋、網紋、鳥紋等幾十種飾紋。劃符號陶器102件,這些符號就是當時信息交流語言溝通的文字。陶具類型比較奇特的形狀有凹底、尖底、圈足形瓮、罐,有曲腹碗、缽、雙唇口尖底瓶、雞冠耳罐、雙耳高檔三袋足鬲、釜形三足斝、三耳罐等30餘種。這些陶具在製作上不斷有所突破創新,形成了千奇百怪,既有使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可心用品,一直延長和影響著今天的陶冶發展。
裝飾器類
裝飾器類主要有骨、陶、石等經過精細加工後製成。玉圭1件、牙飾1件,裝飾品385件,陶簪600件、骨簪44件,陶環382件,石環6件,骨珠飾14077顆,這些裝飾品在當時能做出來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隨葬品基本全是生活用品,瓮、缽、棺座內最多放兩件,其它墓道內多少不等。碗、盆、瓶、壺、盂、盤、杯等用具比較普遍。除此,在兒童墓和15——16歲女孩子墓中佩戴骨珠2170餘顆。姜寨遺址僅僅發掘一部分就發現了這么多文物瑰寶。可見其內藏豐富,源遠流長。
❽ 千年古都是哪個城市
千年古都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作為周、秦、漢、隋、唐等12個王朝有都城,歷時11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著名古都。
名勝古跡遍布市區和周邊地區,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譽,其中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西安東臨激流滾滾的黃河,南依巍峨峻秀秦嶺,北臨逶迤如畫的北山,自然景觀雄偉秀麗,名山秀川風景宜人。
西安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著名古都之一,是國際旅遊勝地,本書對西安的歷史變遷、自然環境、民俗風情、
尤其是著名景區景點作了全面而翔實的介紹,並為旅遊者提供了交通、食宿、購物、娛樂等實用通訊,是西安自助旅遊的好向導。
(8)姜寨遺址距今1萬年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歷代名稱「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 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一名的由來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
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古名的廢止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
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
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
❾ 姜寨遺址公園什麼時候方能建成
距今6000多年的姜寨遺址保護規劃已經出台,臨潼區將在遺址上建設姜寨遺址公園。這一遺址是我國目前發掘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存較完整的史前聚落遺址之一。
姜寨遺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今約6400-6600年,遺址內存有仰韶和龍山兩種文化遺存,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內出土的石器、陶器、銅器、骨角器、蚌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1萬余件。姜寨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二十世紀全國100大考古成果之中。
據了解,臨潼區政府委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和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於今年2月初開始編制姜寨遺址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將在這里建設姜寨遺址公園,以保護和展示遺址,用地11.3公頃。規劃確定了遺址的保護措施及環境整治措施。
❿ 有沒有哪個古都千年屹立不倒
北京 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遠在69萬年前,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北京人」,曾在境內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區繁衍、生息;在距今約1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也在這里生活。考古發現,北京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兼有中原仰韶、龍山文化和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的特徵。約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區已有固定居民點。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西安 陝西省省會。西北五省區最大的城市,又是我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西安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六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和新石器時代的「半坡、姜寨」先人就在灃、渭、滻、灞河流域活動。藍田人遺跡和半坡村遺跡、姜寨遺跡,都分布於此。半坡村遺址和姜寨遺址屬於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在我國歷史上,先後有12個王朝,即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區建都,前後歷時一千多年,其中統一的周、秦、漢、唐諸朝,在西安城市歷史中影響最大,文化遺存最多。西安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大明宮遺址、豐鎬遺址、阿房宮遺址、藍田人遺址、華清池、鍾樓等。
洛陽 九朝古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六七千年前,洛陽已發展到母系氏族社會,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發現於洛陽西北的仰韶村。東周、東漢、曹魏、武周、西晉、北魏、後梁、後唐、後晉先後曾定都於洛陽。九朝以洛陽為都近千年,僅次於西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龍門石窟、仰韶遺址、白馬寺、漢魏洛陽城遺址、光武帝陵等。
開封 為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宋代東京人口已逾百萬,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宋徽宗時,張擇端的著名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以後,開封曾為金的都城,改名汴京,歷時20年。開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雄寶殿、倉頡墓、鐵塔、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岳飛廟等。
南京 江蘇省省會,有「六朝古都」之稱。南京古稱句吳,屬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公元229年,孫吳從武昌遷都南京(時稱建業),南京建都自此開始,都城周長十多公里。此後,西晉、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及南唐均以南京為都(時稱建鄴、建康)。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才改稱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統一的政治中心。明初,在此建立了南京城和規模宏偉的宮城,稱應天府。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在此建都,稱天京。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在此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稱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夫子廟、明故宮、中山陵、中華門城堡、靈谷塔、棲霞寺舍利塔等。
杭州 是浙江省會。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是一座有兩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上吳越、南宋曾定都於此。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靈隱寺、雷峰塔、六和塔、孫權故里、瑤林仙境、西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