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湯陰白營龍山文化遺址發掘報千
Ⅰ 河南龍山文化的經濟
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種植粟類作物。生產工具多用石、蚌、骨料製造,常回見穿孔石刀、石鐮、蚌鐮、骨鏟答等;也有木耒一類工具。居民飼養豬、狗、羊、牛等家畜 ,以養豬最為普遍。制陶業進步,大量使用輪制技術。多灰色陶,常見鼎、鬲、斝、豆、甑、盆與雙耳罐等陶器。房屋多是塗抹白灰地面的建築,一般10~20平方米,適合小家庭居住。房子周圍有儲藏東西的窖穴。在湯陰白營發現有方形水井,內有加固井壁的井字形木架,這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早的水井。
Ⅱ 韓姓追根求緣
「韓」,古時又作「涵」,《說文解字》解釋為井垣之意,就是水井周圍的欄圈。韓的姓氏來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 黃帝傳承
這是韓姓起源各種傳說中最古老的一種。黃帝時代是我國父系氏族社會的鼎盛時期。黃帝族從陝北的黃土高原開始,沿渭河 黃河向東發展勢力,與炎帝族合二為一,消滅東夷族首領蚩尤,建立了以黃帝族為首的部落聯盟,黃帝因此被稱為我國的人文初祖,中國人也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世本》記載,黃帝娶了西陵氏的雷祖(嫘祖),生了青陽和昌意,昌意又生了顓頊。《山海經》記載:昌意後來被貶謫到若水,生子韓流;韓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生了顓頊。顓頊是五帝之一。
韓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稱。韓流氏族是從昌意族中分化出來的,這個氏族便以韓為姓,第一批韓姓人由此產生。
韓流所處時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考古學者在龍山文化時期的河南湯陰白營等遺址內發現了水井。井的四壁用井字形的圓木棍自下而上,疊壘而成。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處都有榫扣合。韓字從韋,韋在古代寫作「韋」,韋字形狀與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結構十分相似。韓流族有可能是因為發明了水井而被稱為韓流,「韓」字的古義為井垣就說明了這一點。
二 以國為姓
公元前11世紀中葉,西周滅商,平定管叔 蔡叔與武庚的叛亂後,實行大分封。周公旦分封周成王之弟於韓,為姬姓之國,地處今山西河津東北。但韓國國力太弱;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韓國亡國之後,國人便以韓為姓。
三 韓武子之後
韓國為晉國所滅以後,出了一位韓武子,其名萬,字武子,他因侍奉晉獻公立下大功,被晉獻公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西南。韓武的子孫便以韓為姓。
四 曲沃桓叔之後
西周晉穆侯娶齊女為妻,長子為太子「仇」,次子為「成師」。晉穆侯死後,穆侯的弟弟殤叔自立為君。4年後,太子仇攻殺殤叔,繼位為晉文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的都城在冀(今山西冀城東南)。文侯的兒子昭侯在位時,把文侯的弟弟成師封在曲沃(今山西聞喜東),號為桓叔。
曲沃桓叔廣招人馬,擴張勢力。從曲沃桓叔受封開始的六七十年間,翼地昭侯和曲沃桓叔兩派勢力之間沖突不斷。曲沃桓叔死後,世子繼位,為曲沃 伯。 伯襲殺昭侯之子孝侯,晉人又立孝侯之子鄂侯為君。鄂侯死後,子哀侯繼位。第二年(前716年),曲沃 伯去世,其子繼位,即曲沃武公。晉哀侯九年(前709年),曲沃武公發兵攻打翼城,俘獲晉哀侯,晉人又立哀侯之子繼位,稱小子侯。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掉晉哀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設計誘殺小子侯。又經過二十多年的斗爭,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盡並晉國之地。 殺掉晉哀侯的韓萬即韓武子。有人認為韓萬是曲沃成師之子,分封采邑於韓,因以韓為姓,代為晉卿。
五 亡國後國人以韓為姓
曲沃桓叔之子韓萬的玄孫韓厥,曾為晉國正卿,幫助韓姓在晉國逐漸擴大了勢力。春秋晚期,晉國由韓氏 趙氏 魏氏 知氏 范氏 中行氏六卿專權。公元前490年,范氏 中行氏滅於趙。公元前453年,韓 趙 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地。從此,晉國為韓 趙 魏三國瓜分。前403年,韓厥的七世孫韓虔(景侯)時,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戰國時期,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起初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後來遷至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到韓哀侯時,攻滅鄭國,遷都於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疆域包括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介於魏 秦 楚三國之間。 韓哀侯的曾孫宣惠王開始稱王。到宣惠王的玄孫韓王安時,韓國勢力日衰。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俘韓王安,置穎川郡(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市)。韓國滅亡後,國人以韓為氏,穎川成為韓姓的第一個郡望。
六 出大汗氏改姓為韓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為韓。 由於譯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書還有步大汗氏 步六汗氏 步汗氏 潘奚氏 破六韓氏 破六汗氏 破落汗氏 破落韓氏等多種譯法。北魏末年,有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韓撥陵領導的農民起義。
Ⅲ 湯陰縣的歷史沿革
湯陰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就有先民居住,經考古發掘在白營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木構架水井,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是人類群居極其重要的標志。夏代,夏帝廑(胤甲)、孔甲把都城定居在今縣東16公里的西河村。孔甲在這里作了《破斧之歌》,成為「東音」(東方音樂)的開山之作。商代,這里屬於商都的畿輔之地,紂王在商都拒諫的故事時時傳來。紂挖比干心之後,比干負傷從商都逃到今縣東16公里的高崗上死去,高崗因名枉人山,今存廟宇紀念。接著,紂囚西伯姬昌(周文王)於今縣北4公里處羑里城,周文王於羑里城七年著述出《周易》,今存羑里城(文王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景區。西周時期,周武王滅商建立起周王朝之後,「封紂子武庚於邶」 ,遺址在今縣東16公里處邶城。 管叔和蔡叔勾結武庚舉行叛亂,周公旦率兵平定了叛亂,殺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和霍叔。自此,西周得以安定。春秋時期,相傳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來到今縣東16公里處邶城一帶,聽到人們傳唱著許多或激情亢奮、或委婉含蓄、皆悅耳怡人的詩歌,便囑咐弟子們悉心收集起來,整理成《邶風》19首,融入了《詩經》之中;孔子和弟子們來到今縣城東南3公里的孔村一帶,一群沿路玩耍的孩童阻擋了他們前行的車輛,孔子留下來在這里講學,至今五個孔村裡還傳頌著孔子當年講學的趣事。鄉人女詩人嫁給許穆公,因稱許穆夫人。許穆夫人提出聯齊抗狄以救衛,齊桓公聞知,即發兵復衛,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一生詩作很多,由於戰爭頻繁多有散失,僅存《詩經》中《泉水》、《載馳》、《竹竿》三首四言詩,文辭清新,膾炙人口,倍受歷代文人推崇。齊桓公在阻止狄族進攻中原援救邢、衛戰中,曾率兵於今白營、胡營一帶安營紮寨。其媵(yìng,妾)衛女愛兵惜將,深受擁戴,由於過度操勞,病逝於軍中。因戰事緊張齊桓公只好將衛女葬於此地,將士們以槍、戈、鉞、斧等兵器挑起鎧甲、衣衫作幡祭祀衛女。由祭祀衛女而衍生出的大型舞蹈跑帷子傳承至今,已被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戰國時期,湯陰屬魏。公元前350年,盪陰地名開始出現。公元前259年(即秦昭王四十八年,魏安厘王十八年),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竊得虎符,於湯陰縣南9公里處今將城椎殺了晉鄙,奪取兵權,率兵救趙。名醫扁鵲(秦越人)行醫至此,湯陰縣東南7公里之伏道被秦太醫令李醯所派力士殺害,當地民眾請求扁鵲弟子們同意,以隆重禮節將扁鵲安葬在此地。今存扁鵲墓廟,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秦屬邯鄲郡。西漢高祖二年(前205)置縣,屬河內郡;東漢建安17年(212)改屬魏郡;縣令張遷,字公方,東漢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人。累任郎中、谷城縣長、湯陰縣令。張遷敦厚純朴,垂愛在民。在他的治理下,社會風氣良好,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種地之後露宿在野外,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臘月行祭之日,他將囚徒放假回家,囚徒們感念他的恩德,都能按時歸來。遇到計算人口賦稅等問題,他也不麻煩鄉人。黃巾起義後,許多地方都被燒毀,惟獨他治理下的縣城完好無損。張遷改任時,境內民眾奔走相告,送別者多如雲涌。後人撰書《張遷碑》記錄他的事跡,成為當代書法界彌足珍貴的瑰寶。三國,屬魏。「魏文帝幸洛道病,有巫師以水飲之,立愈」,遂賜名宜師溝(今宜溝);曹植到羑里城祭祀,賦詩一首《詰紂》:「崇侯何功,乃用為輔?西伯何辜,囚之囹圄?囹圄既成,負土既盈。興立炮烙,賊害忠貞。」西晉,屬汲郡。永興元年(304)七月,戰事逼近盪陰,雙方在城南展開大戰,惠帝司馬衷部因長途跋涉,加上酷暑難熬,於七月二十四日在今下扣一帶敗了下來。混戰中惠帝司馬衷頰中三箭,隨從百官侍衛看到戰爭打敗,紛紛逃散。在今雲村一帶,亂兵向晉惠帝舉刀時,侍中嵇紹用自己的身體緊緊地護衛惠帝而慘遭殺害,鮮血濺染了惠帝的衣服。惠帝被擒後,行至今光村時,左右兵士看到惠帝血衣,勸他洗去,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後人因建嵇紹祠紀念,今存相關村名十多個。隋,屬汲郡。開皇六年(586)復置湯陰縣,於縣東17里(今之古賢)置縣城,十年(590)並入安陽;十六年 (596)再置於縣西南30里(今鶴壁市故縣村),改曰盪源;鄉人趙孝逸 ,官四門助教,書法與北周名家趙文深齊名。趙文深學王羲之,孝逸效法王獻之,都非常有建樹。平涼之後,王褒入關,舉國上下皆學習王褒的書法,惟有趙文深、趙孝逸他們兩人堅持學習二王書法。隋朝建立後,臨二王之作品,往往被人們爭相購買。鄉人堯君素曾為隋煬帝鷹擊郎將,李淵起兵後,派人到河東浦坂城下招降堯君素。堯君素斥退說客,後被叛逃所殺。唐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下詔說:「隋故鷹擊郎將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唐,貞觀元年(627),改名湯陰。置今址為縣城。大約在廣德二年(724)大詩人杜甫過湯陰,察看了「八王之亂」古戰場,瞻仰了嵇公祠,作下《傷春》詩。其中之四寫道:「再有朝廷亂,難知消息真。近傳王在洛,復道使歸秦。奪馬悲公主,登車泣貴嬪。蕭關迷北上,滄海欲東巡。敢料每危體,猶多老大臣。豈無嵇紹血,沾灑屬車塵。」唐代文學家韓愈針對「文王拘羑里」的史實,感慨良多,寫下《拘幽操》贊頌周文王:「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肅肅兮,聽不聞聲。朝不見日出兮,夜不見月與星。有知無知兮,為死為生。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宋,屬相州。紹聖初(1094),蘇軾自定武赴嶺南,一路風塵,來到湯陰吃到一種豌豆大麥粥,不由得詩性驟發。因此賦詩一首《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朔野方赤地,河壖但黃塵。秋霜暗豆莢,夏旱臞麥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時珍。青斑照匕筋,脆響鳴牙齦。玉食謝故吏,風餐便逐臣。飄零竟何適?浩盪寄此身。爭勸加飲食,實無負吏民。何當萬里客,歸及三年新。」宣和初(1119),改屬浚州;後仍屬相州。北宋崇寧二年即1103年,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年誕生於湯陰縣東永和鄉孝悌里。金(1127~1234)湯陰屬彰德府。元(1271~1368)湯陰屬彰德路。鄉人許有壬(1287~1364), 字可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登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至治二年(1322)轉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劾治不法官僚豪家。次年升中央監察御史。向英宗上疏強國富民十條建議,多被採納。許有壬歷官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惠宗(順帝)七朝,政績顯著,累官左司郎中、兩淮都轉運鹽使、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左丞、集賢殿大學士。為政近五十年,他曾多次針對科舉制度、漕運、軍隊建設等國家大事,直言不諱地向朝廷提出批評和建議。有壬善筆札,工詞章。著有《至正集》和《圭塘小稿》,曾為《大元大一統志》作序。明(1368~1644)湯陰屬彰德府。鄉人李鐩(1448~1529) 字時器,今湯陰縣五陵鎮鎮撫寨村人。明成化八年(1472)進士,初授都水主事。累官鴻臚少卿、工部侍郎、工部尚書。成化年間任刑部郎中時,奉命赴山西賑災,在救災同時,廣開水渠,澆灌農田上百萬畝,成績卓著。弘治初年奉詔上書,條陳治理朝政十事,並精將簡政,加強軍備,制定防禦策略,對穩定邊防局勢起到重要作用,深得弘治帝贊許。後,鐩遭宦官排斥,被迫辭職。清(1644~1911)湯陰屬彰德府。鄉人王伯勉(1618~1677) 字子健,號東皋。今湯陰古賢村人。清順治三年(1635)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清廉自守,聲望頗高。著有《東皋文公集》,曾為康熙《湯陰縣志》作序。乾隆十五年(1750),清高宗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南巡返京途中過湯陰,分別到岳飛廟、羑里城(文王廟)祭祀,留有七言詩二首與祭文。光緒二十八年(1902),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光緒皇帝愛新覺羅? 載湉與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逃至西安,返回北京途中,在湯陰縣宜溝鎮下榻,今存行宮;到岳飛廟祭祀,光緒皇帝賜題「百戰神威」,慈禧太後賜題「忠靈未泯」匾文,懸掛於岳飛廟至今。中華民國時期,湯陰1912年屬河北道;1924年屬河南省。1932年8月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10月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8年屬豫北道;1945年秋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1947年3月,解放軍為打亂蔣介石的戰略部署,扼住中原重地,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軍區:「在晉南反攻的同時,向平漢線實施進攻,專打王仲廉集團(長期守候在新鄉、汲縣、湯陰、安陽等地,約10萬人),進行連續作戰,以便和晉南作戰一起,給陝北和山東我軍作戰以有力配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連同地方部隊,於3月下旬發起了豫北戰役。4月5日,兵臨湯陰城下,圍城打援。5月1日下午4時,開始總攻。5月2日拂曉,解放軍佔領縣城。接著於湯陰縣城東南石家莊村接受了國編三縱總部司令孫殿英、副司令劉月亭、參謀長鄧喧甫等殘部的投降,解放了湯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湯陰1949年10月屬平原省安陽專員公署;1952年屬河南省安陽專員公署。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主席考察黃河返京途中,在湯陰火車站停留,接見了湯陰縣的黨政領導幹部,察看了站台上的岳忠武王故里碑,稱贊岳飛是一個大好人,指示要保護岳飛廟。1954年9月,淇縣並入湯陰;1957年鶴壁、鹿樓兩區從湯陰縣分出,建立鶴壁市;1958年湯陰屬新鄉專署;1959年11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前來湯陰考察,參觀了岳飛廟。1961年屬安陽專署;1962年淇湯分設;
1983年11月安陽行政公署撤銷,湯陰縣劃歸安陽市管轄。
Ⅳ 井欄的最早的水井
從考古發現來看來,中國最早源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河南湯陰白營發現的一口龍山文化早期的水井,木井欄高2.65米,井壁有木架有46層11米高。(註:《河南湯陰白營龍山文化遺址》,載《考古》1980年第3期。)而中國最早的水井是距今6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水井,井由200多根底部削尖的樁木和長圓木構成,井架呈方框形。(註:林華東《河姆渡文化初探》,第146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Ⅳ 韓姓的來歷和淵源
「韓」,古時又作「涵」,《說文解字》解釋為井垣之意,就是水井周圍的欄圈。韓的姓氏來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 黃帝傳承
這是韓姓起源各種傳說中最古老的一種。黃帝時代是我國父系氏族社會的鼎盛時期。黃帝族從陝北的黃土高原開始,沿渭河 黃河向東發展勢力,與炎帝族合二為一,消滅東夷族首領蚩尤,建立了以黃帝族為首的部落聯盟,黃帝因此被稱為我國的人文初祖,中國人也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世本》記載,黃帝娶了西陵氏的雷祖(嫘祖),生了青陽和昌意,昌意又生了顓頊。《山海經》記載:昌意後來被貶謫到若水,生子韓流;韓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生了顓頊。顓頊是五帝之一。
韓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稱。韓流氏族是從昌意族中分化出來的,這個氏族便以韓為姓,第一批韓姓人由此產生。
韓流所處時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考古學者在龍山文化時期的河南湯陰白營等遺址內發現了水井。井的四壁用井字形的圓木棍自下而上,疊壘而成。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處都有榫扣合。韓字從韋,韋在古代寫作「韋」,韋字形狀與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結構十分相似。韓流族有可能是因為發明了水井而被稱為韓流,「韓」字的古義為井垣就說明了這一點。
二 以國為姓
公元前11世紀中葉,西周滅商,平定管叔 蔡叔與武庚的叛亂後,實行大分封。周公旦分封周成王之弟於韓,為姬姓之國,地處今山西河津東北。但韓國國力太弱;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韓國亡國之後,國人便以韓為姓。
三 韓武子之後
韓國為晉國所滅以後,出了一位韓武子,其名萬,字武子,他因侍奉晉獻公立下大功,被晉獻公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西南。韓武的子孫便以韓為姓。
四 曲沃桓叔之後
西周晉穆侯娶齊女為妻,長子為太子「仇」,次子為「成師」。晉穆侯死後,穆侯的弟弟殤叔自立為君。4年後,太子仇攻殺殤叔,繼位為晉文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的都城在冀(今山西冀城東南)。文侯的兒子昭侯在位時,把文侯的弟弟成師封在曲沃(今山西聞喜東),號為桓叔。
曲沃桓叔廣招人馬,擴張勢力。從曲沃桓叔受封開始的六七十年間,翼地昭侯和曲沃桓叔兩派勢力之間沖突不斷。曲沃桓叔死後,世子繼位,為曲沃 伯。 伯襲殺昭侯之子孝侯,晉人又立孝侯之子鄂侯為君。鄂侯死後,子哀侯繼位。第二年(前716年),曲沃 伯去世,其子繼位,即曲沃武公。晉哀侯九年(前709年),曲沃武公發兵攻打翼城,俘獲晉哀侯,晉人又立哀侯之子繼位,稱小子侯。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掉晉哀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設計誘殺小子侯。又經過二十多年的斗爭,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盡並晉國之地。 殺掉晉哀侯的韓萬即韓武子。有人認為韓萬是曲沃成師之子,分封采邑於韓,因以韓為姓,代為晉卿。
五 亡國後國人以韓為姓
曲沃桓叔之子韓萬的玄孫韓厥,曾為晉國正卿,幫助韓姓在晉國逐漸擴大了勢力。春秋晚期,晉國由韓氏 趙氏 魏氏 知氏 范氏 中行氏六卿專權。公元前490年,范氏 中行氏滅於趙。公元前453年,韓 趙 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地。從此,晉國為韓 趙 魏三國瓜分。前403年,韓厥的七世孫韓虔(景侯)時,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戰國時期,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起初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後來遷至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到韓哀侯時,攻滅鄭國,遷都於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疆域包括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介於魏 秦 楚三國之間。 韓哀侯的曾孫宣惠王開始稱王。到宣惠王的玄孫韓王安時,韓國勢力日衰。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俘韓王安,置穎川郡(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市)。韓國滅亡後,國人以韓為氏,穎川成為韓姓的第一個郡望。
六 出大汗氏改姓為韓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為韓。 由於譯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書還有步大汗氏 步六汗氏 步汗氏 潘奚氏 破六韓氏 破六汗氏 破落汗氏 破落韓氏等多種譯法。北魏末年,有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韓撥陵領導的農民起義。
Ⅵ 古代湯陰是現在的哪裡
湯陰縣隸屬安陽市,是被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是著名的「三聖之鄉」[1] 湯陰縣交通便利,在其方圓250公里范圍內,有鄭州、石家莊、濟南、太原4座省會城市,所以湯陰成為輻射豫、冀、魯、晉4省的商品集散地。便捷的交通是湯陰的主要特點。京廣鐵路與湯鶴支線和湯台鐵路連接南北西東,使湯陰成為豫北地區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和鶴台、湯上省道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湯陰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農富產品資源和旅遊資源,同時湯陰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縣,是歷史名人岳飛的故鄉。境內有岳飛廟、羑里城、扁鵲墓廟、岳飛故宅、夏都西河遺址、邶城遺址等文物古跡。
Ⅶ 在河南湯陰白營發現了一口約4500年前的古井有什麼特徵
在河南湯陰白營發現了一口約4500年前的古井。此井深達11米,可稱得上是深水井了。井壁用木棍自下而上層層疊起,累計有46層。木棍交叉處有榫,使兩根木棍之間能固定起來,對保護井壁起了很大的作用。從上往下視,木棍層層相壓,成「井」字形,由此可見當時井字造字時是像實物之形的。
Ⅷ 歷代井田制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安陽小屯商代甲骨卜辭中已出現「井」、「田」兩字,井之原意為井水,後引申演化為對同飲一井之水的居民聚落(包括其所耕田地)之稱。直至鄭玄注《周禮》,方有以古時田制「似井之字」,故稱「井田」之說。田字已具古時田制之形,並不需要以井字再加修飾。後世又有以井字為模擬占時田制之形而造者,更屬望文生義。今解井田,當取其古時原有之義,即同井者所耕之田。古時「耕」字有作「阱」者,當是反映了古時人們以同井之人為一個耕作單位的史實。
中國古代農業起源甚早,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已開始實行定居耕作。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河北邯鄲澗溝、河南湯陰白營、洛陽矬李、山西襄汾陶寺等龍山文化時期聚落遺址和長江下游地區的江蘇吳縣澄湖、崑山太史淀、嘉興雀幕橋等良渚文化時期聚落遺址中,均已發現有井,與「黃帝穿井」的傳說相印證。可見中國古代鑿井技術發明之早。此一時期鑿井,主要為飲水之用,隨之形成了人們聚井而居的居住方式和以同井之人為一個耕作單位的勞動和管理方式。漢武梁祠石室黃帝畫像左題雲:「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宮宅。」杜佑《通典》卷三雲:「昔黃帝始經土設井,以塞爭端;立步制畝,以防不足。使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鑿井於中。……夫始分之於井則地著,計之於州則數詳。迄乎夏殷,不易其制。」其說雖晚出,當有所本。據此可推測井田制的起源之早。《論語•泰伯》雲:禹「盡力乎溝洫」。《左傳•哀公元年》載,夏少康失國,逃奔有虞,「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其「一成」,為方十里;百井之田。據此可知,夏代確曾實行過井田制。商、周兩代的井田制當因夏而來。井田制在長期實行的過程中,從內容到形式均有所發展和變化。
井田制大致可分為八家為井而有公田與九夫為井而無公田兩個系統。記其八家為井而有公田者,如《孟子•滕文公上》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榖梁傳•宣公十五年》載:「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韓詩外傳》卷四載:「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為一井。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其田九百畝,廣一步,長百步為一畝。廣百步,長百步為百畝。八家為鄰。家得百畝。余夫各得二十五畝。家為公田十畝,餘二十畝共為廬舍,各得二畝半。」記其九夫為井而無公田者,如《周禮•地官》小司徒條載:「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考工記》匠人條載:「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司馬法》載:「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方百里,萬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
Ⅸ 關於我國原始農業興起的考古發現
看這篇論文
關於農業起源,古籍中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經常要歸功於偉大的神農、後稷和黃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決中國農業的起源,僅憑古史傳說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豐碩成果。近半世紀以來我國的考古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們能夠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的基本面貌,而近幾十年來的民族學,又使這個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動。
一.農業的發明
農業是在採集基礎上產生的。產生的時間大約是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末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人們在長期的採集野生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終於將它們栽培、馴化為農作物,從而發明了農業。當農業在人類經濟生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時,就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曾在山西省朔縣峙峪和沁水縣下川等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石刀、石鋸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採集野生穀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質年代上屬於更新世晚期,當時處於冰期和間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氣候乾冷,狩獵不易,植物減少,人們的食物匱乏,迫使人們努力去採集野生植物充飢,也加深了對野生植物的觀察和認識。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考古學家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江西省萬年縣吊桶環遺址和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的1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稻作遺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階段。玉蟾岩遺址發現3粒稻穀,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餘屬栽培古稻,其年代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環遺址的植硅石鑒定結果,表明12000年前人們已採集野生稻為食物。大約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經出現。牛欄洞遺址的植硅石年代為距今11000—8000年。(3)這3處遺址都沒有發現典型的農業工具,可見當時的種植水稻的方式是與上述雲南獨龍族類似。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大約到了8000年前,原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突出的標志是出現了農業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由於穀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擴大種植面積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壓力。但是天然的適宜種植穀物的土地畢竟有限,必須開辟新的耕地。人們除了用火焚燒地面上的野草雜樹之外,還要砍伐荒地上的樹木和刨掘樹根,平整地面,以便於播種,使莊稼順利生長。而這些作業僅憑雙手是無法完成的,必須依靠工具來進行。於是就出現了用來砍伐的石斧、石錛,用來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於收割的石刀、石鐮,用於脫殼加工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農業工具。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野生的穀物逐步進化,品質得到改良,初步脫離了野生狀態,產量相應提高。農業也就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了。但是,當時還不可能會對土地進行施肥,因此種植幾年之後,地力衰退,產量下降,就將土地拋荒,另闢新地種植。稱之為拋荒制。
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大體上是屬於這一階段。如在黃河上游的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7300年),黃河中游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距今7000多年),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距今7868年左右),淮河下游的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多年),長江中游的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遺址,湖北省宜都枝城北遺址(均距今8000年左右),長江下游的浙江省浦江縣渠南村遺址(距今9700—8200年)、浙江省蕭山跨湖橋遺址(早於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桐鄉縣羅家角遺址(距今7100年左右),等等。
在這些遺址中都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石耜、骨耜、木耒(痕跡)、石刀、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等一整套農業工具,發現了炭化的粟、黍、稻(籽粒或殼),屬於人工栽培的糧食作物,此外,還有豬、狗、牛、羊、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或模型,說明原始農業已經脫離了火耕階段。特別是耒耜等翻土工具是典型的農具,而整地又是農業生產中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這一階段的原始農業也被稱為「耜耕農業」。
大約從距今6000多年開始,原始農業進入了時期。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農田的開辟,產量的提高,有了更多的糧食可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可以比較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定居,村落規模逐漸擴大。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們去耕種更多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和飼養更多家畜,導致原始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農具的種類增加,石質農具通體磨光,製作得更加精緻、實用,提高了勞動效率。農田得到進一步整治,修整溝渠等排灌措施,對田裡的莊稼加強保護管理(如鏟鋤雜草,驅趕糟蹋莊稼的野獸等)。這些都是這一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晚期遺址,都屬於這一階段。考古學家不但在這些遺址中發掘出大量木、石、骨、蚌質地的農具和數量眾多的糧食作物遺存以及畜禽骨骼,更為難得的是發現了農田遺址。如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和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遺址都發現了6000年前的水田遺址。特別是草鞋山遺址的水田是由小塊水池狀的水田串聯而成,小者幾平方米,大者十幾平方米,互相間有水口串聯,並有水井、水塘、水溝等配套設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稻作農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表明原始農業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拋荒制進步到熟荒耕作制,而南方則可能已是連續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大約從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這段時間里,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達時期。農具的製作更加精緻實用,種類增加。如石鋤、石钁的普遍使用,石鏟更為扁薄寬大,精工磨製,出現了有肩石鏟、穿孔石鏟、穿孔石刀,石鐮的製作也較以前進步,糧食加工工具杵臼的出現和推廣,晚期還出現了石犁,標志著生產力有顯著的提高。農作物的種類增多,粟、黍、稻、麥、豆、麻已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種植已擴大到黃河流域,糧食的產量有較大的增長。畜牧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代稱為「六畜」的馬、牛、羊、豬、狗、雞等均已飼養,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顯著下降。水井的開鑿並被使用到生活和生產上,給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們可以向距離河流和泉水較遠的地區擴展。發達的原始農業不但可以養活較多的人口,開始有了剩餘產品,為積累了財富,而且為制陶等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創造了條件,也為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物質基礎。處於這一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有: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華南地區的石峽文化,福建的曇石山文化等為數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我國的原始農業已形成三大經濟類型,即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粟作農業,以黃淮地區為中心的粟、稻混作農業,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稻作農業,基本上已奠定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大體格局。二.作物的栽培
農業的產生是以糧食作物的栽培為標志。考古發掘中出土的農作物標本,說明黃河流域的先民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經種植粟、黍、稷等旱作穀物,在5000年前已經種植小麥。而長江流域的先民則早在1萬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
粟 粟是屬於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國北方,一直是黃河流域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它是從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的。何時馴化,尚不清楚。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遼寧、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出土了炭化粟粒、粟殼或谷灰。其中最早的為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省新鄭縣沙窩李遺址,前者距今8000年左右,後者距今7000多年。磁山遺址共發現了88個存有糧食的窖穴。腐朽的糧食均堆積在窖穴的底部,十分疏鬆,出土時略為潮濕,顏色顯綠,風干後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狀。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殼,顆粒完整,外部形態圓隆飽滿,直徑約2毫米,與粟粒基本相同。經灰象法鑒定證明是粟。有些窖穴的底部糧食堆積中發現有完整到陶盂,可能是盛取糧食的容器。有些窖穴在糧食堆積的底部整齊地擺放著豬、狗等家畜(骨架),可能是存放糧食時舉行某種宗教儀式而放人的。新鄭沙窩李遺址也發現一片面積約o.8—1.5平方米比較密集的粟的碳化顆粒。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大量粟的遺存。這些粟粒有的是存放在窖穴里,厚達18厘米。有的是放在陶瓮、陶罐或陶缽中。其中有的可能是作為種子而保存的,也有的是放在墳墓里作為隨葬品,可見粟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膠縣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距今4800多年的粟粒,體積達1立方米多。說明至遲在距今5000年前後,粟也成為黃河下游的主要糧食了。
黍、稷 黍稷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溫暖、抗旱力極強,特別適合在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種植。黍稷本是同種作物,農學界一般將圓錐花序較密,主穗軸彎生,穗的分枝向一側傾斜,稈上有毛,子實黏性者稱為黍;將圓錐花序較疏,主穗軸直立,穗的分枝向四面散開,稈上無毛,子實不黏者稱為稷。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了公元前5850年的碳化黍粒,說明黍在中國的栽培也有近8000年,與粟一樣古老。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和山東省長島縣北庄遺址也都發現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黍殼。在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的窖穴里,還發現了堆積達1.8立方米的稷穗,是捆紮成束堆放在一起的,也可能是作為種子貯藏的,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此外,在新疆、青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的黍稷遺存。它們和粟一樣都是當時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
麥 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較晚,目前只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發現麥的遺存,其中最早的是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小麥和大麥的碳化籽粒。距令5000年左右。其次為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中出土了數百粒小麥,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哈密市五堡鄉克孜爾確卡古墓中發現大麥的植株和穗子,距今3200年左右。看來麥子在新石器時代還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稻 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草本作物,喜溫暖、潮濕,是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最主要糧食作物。栽培稻是從野生稻馴化來的。馴化的時間大約在1萬多年前。考古學家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文化層中,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物蛋白石,但已具有人工干預的痕跡,說明當時人們不但已經採集野生稻作為食物,而且可能已嘗試人工種植。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也發現了3粒半1萬年前的稻粒,其中一粒是野生稻,其餘屬古栽培稻。在廣東英德市牛欄洞遺址也發現了1萬年前的水稻植硅石。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也發現了9000年前稻作遺存。這就證明我國栽培水稻的歷史已有萬年之久。到了8000年前左右,水稻的種植在長江流域中游和淮河上游都頗具規模。考古學家在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李家崗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殼和稻穀遺存,有的保存極好,出土時如同新鮮稻穀。在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也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穀遺存。經鑒定都屬於古栽培稻。說明已經越過選育、馴化階段,形成了早期稻作農業文化。大約到了7000年前,我國的稻作農業已進入發展階段。淮河流域下游、長江中下游都已發現很多稻作文化遺址,如湖南省的臨澧縣胡家屋場、岳陽市墳山堡遺址,湖北省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以及秭歸縣柳林溪遺址,浙江省桐鄉縣羅家角、餘姚市河姆渡遺址,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等,都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這些遺址的年代距今7300—6800年。說明這一時期,稻作已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到普及,並且水稻品種也得到了初步的改良,已有秈稻和粳稻兩個品種。到了6000年前,我國的原始稻作開始進入發達階段,水稻種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稻田的整治已初具規模。到了5000年前,水稻的種植已經遍布長江流域各地以及華南、閩台地區,甚至連黃河流域(如陝西、河南、山東)都已開始種植水稻了。水稻的馴化、培育成功,是我國原始農業的巨大成就之一。
蔬菜瓜果 原始居民除了食用主糧之外,還要吃蔬菜瓜果。根據資料,商周時期我國種植蔬菜瓜果的園圃業已經相當發達,推測其起始年代應有可能早到新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發掘中已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葫蘆、菱芡、甜瓜子、蓮子、桃核、梅核、棗核、栗殼以及菜籽等實物,年代最早可達7000年前。但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野生植物,看來當時人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培育糧食作物方面,同時採集一些野生果實充飢,不可能有人工種植。不過,在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曾出土過距今近7000年的油菜籽,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一座房子遺址里發現一件小陶罐,口很小,內盛碳化了的菜籽,經鑒定是屬於白菜或芥菜的種子。將菜籽裝在不易取出的小陶罐里,顯然不是為了食用,應該是供來年種植使用。由此可見,我國人工種植蔬菜的歷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白菜、芥菜和油菜的起源地正是中國,至今仍然是民間最主要的蔬菜。
纖維作物及蠶桑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獸皮夏穿樹葉,以後逐漸學會利用野生葛、麻的纖維紡織布料製成衣服。當原始農業發展以後,人們在種植糧食的同時也嘗試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與此同時,人們也從採集野生的蠶繭進而學會養蠶繅絲紡織衣服。這個過程可能要晚於糧食作物的栽培,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發展起來的。首先被馴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為糧食,被列為「五穀」之一。雄株的纖維細柔,可作為紡織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採集雌麻籽粒過程中發現了雄麻纖維可做衣料,從而逐漸加以栽培種植。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出土過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內出土過4000年前的大麻纖維,遼寧省北票市豐下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殘跡,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另一種纖維作物薴麻是雌雄同株,大約與大麻同時被種植,浙江省吳縣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了一些薴麻布和薴麻繩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葛是野生纖維植物,但是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遺址發現過6000年前的葛纖維紡織品殘片,說明當時原始先民可能已經有意識的加以保護利用,甚至也可能嘗試種植它。原始先民在採集野生桑椹充飢過程中,會發現桑樹上野蠶所結的繭,從而逐漸利用野蠶繭絲,繼而有意識地保護、飼養,終於將它馴化成家蠶。河北省正定縣南楊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兩件5400年前的陶蠶蛹,錢山漾遺址也出土了4700多年前的家蠶絲帶、絲線和絹片。可見至少在5000年前,我國原始先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這是紡織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說明黃帝「淳化……蟲蛾」的傳說並非毫無根據。
三.家畜的馴化
在舊石器晚期,由於狩獵工具的改進和狩獵經驗的積累,人們捕捉野獸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有可能將一些暫時不吃的活的野獸或小動物放在天然地洞內或圈以柵欄養起來,以備日後捕捉不到野獸時食用。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洞養或圈養的野獸也越來越多。天長日久,部分野獸的性情開始漸漸溫順起來,進而馴化為家畜。這樣就開始了原始的畜牧業。這一過程,大體上是與農作物的栽培同步的。從考古資料得知,至少在距今8000年左右,已經開始飼養狗、豬、牛、羊、馬、雞等家禽家畜。
狗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早在狩獵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作為狩獵時的助手。進入農業時代,狗會有一部分成為肉食對象。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等遺址,都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狗骨骼,說明至少在8000年前狗已成為家畜之一。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狗骨,頭骨較小,額骨突出,肉裂齒小,下頜骨水平邊緣彎曲,與華北狼有很大區別,已具備家養狗的特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陶狗鬶造型生動逼真,使我們得見新石器時代家狗的形態特徵。
豬 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廣西桂林市甑皮岩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家豬骨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發現了8000年前的豬骨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7000年前的陶豬模型,其形態處於亞洲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屬於原始家豬階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豬鬶,其形態則屬於典型的家豬。在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豬的數量最多,而且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經常以豬作為隨葬品,說明豬已成為財富的象徵。可見豬在我國原始畜牧業中已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羊 羊是從野羊馴化而來的。羊一直是北方居民的主要肉食對象。因此北方的遺址中發現的家羊遺存較南方為多。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出土過一件陶羊頭,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也出土過一件陶塑器蓋把紐,呈羊頭狀,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過羊骨骼。在南方,最早的發現是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的陶羊,其形態屬於家羊。看來,至少在7000年前,羊的馴化已經成功。到了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各地已普遍養羊,因此,各地的遺址發現羊骨骼也較多。
牛 作為肉食的牛,主要是黃牛。耕牛則包括不同屬的黃牛和水牛,它們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出土過黃牛的骨骼,河姆渡遺址出土過牛的殘骨和牙齒,半坡遺址也出土過牛的牙齒,江蘇省邳縣劉林遺址還發現30多件牛的牙床和牙齒。說明牛的馴養早在8000年前就已開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飼養黃牛。水牛的飼養在南方可早到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了16個水牛頭骨。江蘇省吳江縣梅堰遺址也出土了7個6000年前的水牛頭骨。在北方,山東省的大汶口、王因遺址,河北省的邯鄲澗溝村遺址,陝西省的長安客省庄遺址,都發現過水牛骨骼。可見至少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水牛已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了。
馬 馬的馴養比較晚,在我國一些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未發現馬的遺存。我國家馬的祖先是生活在華北和內蒙古草原地區的蒙古野馬,最早馴養馬的也應該是這一地區的先民。只在半坡遺址發現2顆馬齒和1節馬趾骨,未能肯定是家馬。在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如山東省歷城市城子崖、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吉林省扶余市長崗子、甘肅省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出土過馬骨。
雞 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就發現原雞的遺骨,西安半坡遺址也發現原雞屬的鳥類遺骨,說明原雞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各地都有條件加以馴化。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山東省滕縣北辛等遺址都有家雞遺骨出土,說明家雞的馴化年代可早到8000年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北地區都已飼養家雞,成為主要的家禽。總之,古代所謂的「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在新石器時代都已經馴養了,除了馬較晚之外,其它畜禽馴養的都早到七八千年前,遠遠超過傳說中黃帝「淳化鳥獸蟲蛾」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