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鴻山遺址保護總體規劃
⑴ 無錫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資金雙主體模式之運作實踐
0引言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規劃,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為載體,通過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將農村居民遷移到城鎮,建成大面積、連片的高標准農田,優化區域土地利用布局,實現農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約、效益集顯目標的一項系統工程。「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開展,有效地實現了資源集聚、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無錫新區通過採用雙主體運作的模式,充分藉助市場的力量,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推動了整個工程建設的進展,走出了一條以萬頃良田建設為載體,加快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項目建設及組織領導情況
無錫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項目區位於無錫新區鴻山街道,為望虞河、伯瀆港、飛鳳路所包圍;涉及鴻山街道大坊橋村、梁鴻村、建新村、後中村、東塘街村、南塘村等6個行政村,116個自然村,土地總面積13974畝,分兩個工程片區實施建設。
項目建設由區黨工委、管委會成立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工程領導小組,由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區財政局、國土分局、建設局、地經局、經發局、社事局、鴻山街道、吳博園公司、鴻山遺址博物館等單位主要領導為小組成員。項目由無錫吳文化博覽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吳博園公司)和鴻山街道共同建設,實行公司和政府雙主體運營模式。根據出台的《工作方案》,明確鴻山街道負責拆遷安置、社會保障工作,成立富民合作社等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吳博園公司負責編制項目規劃及實施方案、工程建設、籌措項目資金、高效農業項目招商等工作。各部門在推進「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中相互?本文作者系無錫市國土資源局新區分局戴岳明。配合,密切協同。
2項目的資金籌措渠道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項目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涉及面廣,具有艱巨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建設萬頃良田的核心是如何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其難點是拆遷工作壓力巨大,關鍵是能否籌措足夠資金,使拆遷補償標准與征地拆遷標准同步,保證工程能夠穩步推進。現今,農業生產已經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第一產業,它已經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並形成了產業化、科技化、城市化、市場化有機連接互動的發展模式。因此,在萬頃良田建設過程中我們要用工業的理念指導農業,用市場的手段經營農業,用開發的思維建設農村,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
由於該項目的前期資金投入很大,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資金保障必須拓寬其他渠道。無錫新區採用政府配套和市場運作等多種方式,由區級財政和鎮級財政及吳博園等部門予以共同籌措。
2.1土地整理工程建設專項資金
土地整理建設過程將申報省以上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按每公頃22500元補貼計算,可申請專項建設資金1986.76萬元。
2.2市級土地整理專項資金補貼
以「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區域的土地整理項目申請市級土地整理專項資金補貼,每公頃15000元,扣除用於城鄉建設增減掛鉤面積後,可申請資金整理面積為723.7299公頃,可得資金1085.59萬元。
2.3市級「以獎代補」資金補貼
市級財政對經驗收合格的復墾耕地每公頃獎勵150萬元。市財政局對建設用地圖斑內的建築實測後,按實際面積進行補償,補償面積約為圖斑面積的70%。因此,工程區內159.2737公頃建設用地可得補貼資金16723.74萬元。
2.4區級「以獎代補」資金補貼
新區管委會出台規定,在市級補貼的基礎上,另行補貼。根據規定,可獲區級「以獎代補」資金共11942.93萬元。
2.5建設用地平衡指標收益
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項目形成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平衡指標中,用於農民拆遷安置房建設344.6畝,在充分保障農民安置的很好的基礎上,用於商品房開發等經營性用地1961.3畝。按鴻山街道地區目前商品房項目土地出讓金收益約每畝130萬元,1961.3畝留用指標可籌措資金254969萬元。
2.6啟動融資
為了確保新區萬頃良田項目順利啟動,吳博園公司、鴻山街道藉助萬頃良田項目平台,通過融資渠道籌集資金,擬實現融資分別為18億元、13億元。目前,已有多家銀行與吳博園公司、鴻山街道達成貸款意向,部分貸款進入審批程序。取5億元列入資金籌措,按照融資利率為6.534%,還款期限為6年計算,需還款總額為7.31億元。綜上,規劃期可籌集的資金量約為286708.02萬元。
3項目的資金投入安排
根據無錫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項目建設根據科學測算各項建設資金需求,本著實事求是、突出重點、保證必須、避免重復、注重實效和節約的原則進行統籌安排使用。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進行分類、排隊,建立和完善項目咨詢評估、審議決策,分階段推行,確保重點,保障建設資金投入和使用效益。通過對整個項目區建設的工程量測算,項目的資金安排情況如下:
工程投入包括拆遷安置費和土地開發整理費用兩大部分。其中拆遷安置部分包含搬遷補償費用、安置房建設費用、農民進社保費用、搬遷及遷建過程中的不可預見費、零星費用等近23億元。
拆遷補償的基本原則是保障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活有保障、實現全面小康有保證。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平衡指標收益,應該首先用於被拆遷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費用支出,切實維護農民權益。拆遷安置費用大致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住宅用地拆遷費用4.9億元;
(2)非住宅用地拆遷費用3.5億元;
(3)社會保障費用約5.5億元;
(4)安置房建設9.2億元。從這些費用組成可以明顯看出,為了體現以農為先的精神,安置房建設是最大的一項支出。在拆遷補償上,無錫新區採取靈活多樣的補償方式,主要分為貨幣補償和房屋補償兩種形式,鼓勵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參照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辦法,實行全額補償,統一簽訂貨幣補償協議,自行安置;拆遷戶要求住房補償的,採用集中建房安置的形式。並採用了房權換股權的創新做法,將農民手中富餘房權轉化為可以流通的生產資料———股權,通過引用市場化運作機制,成立富民物業股份合作社,以投資建造、購置和經營公寓樓、社區超市鄰里中心、商業配套設施等所獲經營收益和增值收益按股權分紅。退股,入股效益由政府「托底」,保障前三年有8%的年回報率。三年後按資產經營盈利狀況分紅,股東可以選擇要回房子,也可以繼續入股。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減輕了政府的安置建設壓力,同時節約了土地資源。
土地開發整理費用包括工程施工費、監理費、管理費及不可預見費用等。其中工程施工費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道路橋梁及防護林工程的相關費用,約為5731.63萬元。加上其他費用累計項目區的土地開發整理費用估算為7464.85萬元。上述工程內容共需投資238739.45萬元。由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實施主體吳博園公司和鴻山街道共同承擔。對比估算的項目總投資和銀行融資的利息,可以實現項目建設需求。
4項目的預期效益
無錫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實施後將產生以下經濟社會效益。
4.1新增耕地經濟效益
項目實施後,通過工礦、住宅用地、其他農用地等整理可新增耕地239.2843公頃,根據實際情況,新增耕地部分實行稻麥輪作、部分種植高產經濟作物,經測算工程區畝均可獲得收入2000元,增產效益可達每年733.23萬元。
4.2百姓收益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范圍內的農民通過土地出租,每畝地每年可獲得土地租金900元。同時,所有被拆遷安置的農民均被統一納入社保,每人每月可領取社保金400元。此外,在「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中,將為適勞人員提供大約3000個的就業崗位。「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范圍內的農民可享受優先就業,每個就業機會可獲得每月人均1200元的收入。
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為了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以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節約集約用地為重點,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加快構建和促進國土資源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的重要舉措。無錫新區結合實際,充分運用制度、計劃、政策等手段,採用切實可行的金融措施,創新融資方式、統籌安排資金、加強監督管理,保障了項目的有序進行。
⑵ 鴻山遺址的重要文物
禮器
禮器主要出土於特大型墓邱承墩和大型墓老虎墩、萬家墳,中小型墓中亦隨葬少量禮器。所有墓葬的禮器皆為明器,即仿青銅器的青瓷器或陶器。仿銅的禮器不僅造型與青銅器一致,還貼有青銅器常見的獸首流、獸面耳或鋪首,而紋飾則以戳印的「C」形或「S」形紋模仿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蟠螭紋或蟠虺紋。
邱承墩隨葬青瓷禮器500餘件,包括盆形鼎、甗形鼎、獸面鼎、豆、壺、盒、盆、鑒、匜、罍、盉、冰酒器、溫酒器、吊釜瀝水器、角形器、璧形器和盤蛇玲瓏球等。
出土禮器數量最多的是邱承墩,而且全部禮器均為青瓷製作;其次為老虎墩,隨葬的禮器為硬陶製作;而萬家墳出土的禮器少數為硬陶,大部為泥質陶製作。
鴻山遺址出土禮器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吳越文化系統和中原文化系統。
仿中原文化系統的禮器有鼎、豆、壺、盆、盤、匜、鑒、盉等,基本組合為鼎、豆、壺。
吳越文化系統的禮器有越式鼎。常見的禮器有罐、盆、盤、碗、角形器、璧形器等。而溫酒器、冰酒器、吊釜瀝水器、扁腹壺、炙爐、虎子和盤蛇玲瓏球都是新發現的禮器。
青瓷溫酒器、冰酒器首次發現。溫酒器由爐盤、溫酒器組成,爐盤內置炭,有的底部還有細條形鏤孔,溫酒器內置水,小孔內置酒杯,以火溫水,以水溫酒,科學合理;冰酒器與溫酒器的結構基本相同,其下為承盤,內可置冰,冰酒器內置水,小孔內置酒杯,冰降水溫,水降酒溫。
青瓷吊釜、瀝水器是在吊釜內燒水用以燙碗、燙酒杯的衛生器皿,吊釜的兩耳外有半圓形的立耳,當釜吊起燒水時可擋住上竄的火焰,而不至燒斷吊釜的繩索;釜內的水燒開後,將碗或酒杯倒扣在底部有孔的瀝水器內,置入釜中燙碗或酒杯,瀝水器提起後,碗、杯上的水便自然瀝下,衛生而科學。
虎子為衛生潔具,鴻山遺址出土的青瓷虎子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青瓷虎子,其造型與江蘇丹徒王家山出土的青銅虎子相同,然流上有缺,顯然為溺器。可見雖在蠻荒之地的越國貴族,其生活十分講究。
角形器、璧形器也是越國貴族使用的禮器,以往發現的皆為陶質,但由於所發掘的墓葬多被盜掘,加之陶質易碎,其具體數量不清,也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青瓷角形器和璧形器為首次發現,並單獨置放在墓室中部,且各為18件,這為探討角形器、璧形器的用途提供了可能。
樂器
鴻山遺址已發掘的7座土墩墓中共發現樂器380件,主要出土於大型墓葬老虎墩、萬家墳和特大型墓葬邱承墩。樂器的質地皆為青瓷或硬陶, 1:1仿製青銅樂器,造型逼真,組合完整,可謂是先秦時期打擊樂器大觀,因此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樂器的種類和組合乃至禮樂制度,有著重要意義。
出土樂器中,以特大型墓邱承墩為最,樂器全部為青瓷製作,數量達140件,器形有甬鍾、鎛鍾、編磬、句鑃、錞於、丁寧、振鐸、三足缶、懸鼓座和懸鈴等十類。除磬和懸鈴置放於墓葬西部的後室外,其餘樂器均置放於墓道南側的壁龕內。
其次為老虎墩,出土樂器既有青瓷製作,亦有硬陶製作。共計119件,器形有甬鍾、鎛鍾、編磬、句鑃、錞於、丁寧、懸鈴等七類。
大型墓萬家墳出土樂器全部為硬陶製作,計121件,器形有甬鍾、鎛鍾、編磬、句鑃、錞於、丁寧、懸鼓座和懸鈴等八類;另將出土的一件堆塑的硬陶蜥蜴與邱承墩出土三足缶上的堆塑蜥蜴對比,推測也應有缶。
根據樂器質地分析,特大型墓皆為青瓷樂器;大型墓葬老虎墩中青瓷樂器和硬陶樂器參半,而萬家墳皆為硬陶樂器。因此隨葬樂器的質地也是劃分墓葬等級的依據之一。
出土樂器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即中原文化系統和吳越文化系統。中原文化系統的樂器有甬鍾、鎛鍾和編磬,為常見樂器。吳越文化系統的樂器有句鑃、錞於、丁寧、振鐸、三足缶、懸鼓座和懸鈴。
句鑃放置方式與甬鍾相反,即於朝上,柄朝下,自大至小插於虡架,以枹擊之。「句鑃」之名不見於文獻記載,為青銅器上自名,如浙江紹興出土的「配兒句鑃」、德清出土的「其次句鑃」,江蘇常熟出土的「姑馮句鑃」。
錞於、丁寧在吳越地區常見,往往成組出土,鎮江王家山、丹徒北山頂等春秋晚期墓中皆出土過青銅錞於和丁寧,一般三件錞於配一件丁寧。錞於未見有銘文,更無自名,然多見於文獻記載。《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鄭註:「錞,錞於也。圜如碓頭,大上下小」;《國語·晉語》:「戰以錞於、丁寧,儆其民也」。丁寧又名鐲、鉦,《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鐲節鼓」,鄭註:「鐲,鉦也。形如小鍾,軍行鳴之,以為鼓節」;《說文·金部》:「鐲,鉦也」。除文獻有記載外,鉦還有自名,「徐茜尹鉦鋮」,「余冉鉦鋮」等,均自名鉦鋮。
振鐸為首次發現的越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鄭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賈疏:「此是金鈴金舌,鼓曰金鐸」;《說文·金部》:「鐸,大鈴也。兩司馬執鐸」。《國語·吳語》:「昧明,既陳。王乃秉枹,親就鳴鍾、鼓、丁寧、錞於、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所以,鐸應有兩個不同的系統,即「執柄振之」的中原文化系統和「懸而扣之」的吳越文化系統。
據我國古代樂器八音分類法,缶屬土類樂器。但其在古代早已失傳,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也從未出土或從未確認過樂器缶。樂器缶究竟是何種形狀,已不得而知。無錫鴻山墓群的考古發掘解開了困惑人們千年的謎團。在鴻山墓群邱承墩特大型墓的壁龕中發現了3件青瓷缶。
3件缶均為青瓷質地,內外施以泛青或泛黃的釉,整個器形作深腹盆形,底部還有三個矮蹄形足,造型古拙,色調純朴。其中一件青瓷缶的口下貼有對稱的獸首狀耳,耳上戳印「C」形紋,腹部飾「S」形紋,另兩側有對稱的蜥蜴,蜥蜴匍匐在缶的上腹部至口沿,兩前肢攀在口沿上,口咬住缶沿,頭大目圓,栩栩如生。
缶為扣擊樂器,其扣擊部位為寬沿,寬獸面耳的背面與口沿之間用圓柱形泥條相連,從而使另一半口沿不產生共振;而三足使底部懸空,缶又為深腹,這樣扣擊時底、腹可產生共鳴和共振。
玉器
鴻山遺址出土玉器數量眾多,種類復雜,工藝精湛,紋飾精美,對於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的佩玉制度和喪葬用玉有著重要意義。
鴻山遺址出土樂器共計48件,以特大型墓邱承墩出土最多。
根據玉器出土位置和造型,可分為葬玉和佩玉。
葬玉有玉覆面、帶鉤以及石璧。葬玉的主要特徵為單面紋飾,與佩玉有明顯的差別。
佩玉皆雙面有紋飾,製作精美。根據佩帶的方式和佩帶部位的不同,佩玉還可分為正佩與雜佩。正佩象徵身份、等級和地位,佩帶在胸前,為條形的璜和圓形的璧(環),間以管形或動物造型的佩飾。雜佩主要有削形、韘形等與兵器有關的佩飾,佩帶在腰間或身體的其他部位,或有辟邪之意。
玉飛鳳,共出土三件,造型稍有不同,均作振翅欲飛狀,雕琢工藝精良。其中一件白玉鳳雙目及冠減地成高浮雕,正反兩面均陰刻極淺極細、肉眼幾乎看不出的羽紋,堪稱是精美絕倫的「微雕」作品。2007年,以「玉飛鳳」為造型主體,山水、市花共同構成的文化符號成為無錫城市徽標,喻示無錫人的聰慧靈秀、無錫山水的秀美,以及無錫城市的祥瑞騰飛。
雙龍管形玉佩,雕刻紋飾非常漂亮。中部為方形管,一孔上下貫穿,兩側各有一透雕的龍,龍回首張口,身體彎曲呈「S」形。
五環五璜,代表了墓主的身份尊貴,鴻山遺址出土大小有序的五對璜與一對觿,表明墓主生前使用的是「五璜佩」。龍形璜、龍鳳璜、雲紋璜、雙龍首璜、龍首璜加上雲紋觿組成的五璜佩是成對的,應佩帶在胸前兩側。璧形或環形的佩飾自小而大是蟠螭紋璧形佩、螭鳳紋璧形佩、谷紋環形佩、絞絲紋環形佩和出郭龍紋璧形佩。另有雙龍管形佩一件。璧形、璧形、環形、環形、出郭璧形佩加雙龍管形佩組成的「五環(璧)佩」,應自上而下佩帶在胸前中部,即兩列玉璜之間,與兩側成對的璜和觿組成一套完整的「正佩」。
鎮館之寶
琉璃釉盤蛇玲瓏球形器,鴻山遺址邱承墩特大型戰國貴族墓共出土4件,均位於墓室東部。其質地為泥質灰白陶,總體呈球形,中間鏤空,下部為矮圈足,圈足內側有單向凹槽。整個球身由盤曲的八條蛇互相交叉纏繞組成,有的蛇用口緊緊銜住另一條蛇的尾或身體,有的蛇則上揚著蛇頭,緊睜著圓目,口微微張開,蛇身盤成圓圈狀,生動形象。蛇頭和蛇身飾點狀的藍色琉璃釉,並以紅彩相間。
琉璃釉盤蛇玲瓏球形器不見於文獻記載,在考古發掘中也為首次發現。其特有的造型、紅白藍三色的制陶工藝、點狀琉璃的施釉技法,使其成為中國古代陶器的珍品,為研究中國釉陶工藝的起源和發展、古代琉璃起源、越國貴族喪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至於其用途,有學者根據玲瓏球的器形、置放位置和出土墓葬的等級,推測其可能為王權或神權的象徵。但其究竟有何功用,則還是個謎。
⑶ 鴻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游鴻山
⑷ 趙文斌的完成項目
作為設計主持人完成以下項目
1、天津大沽口炮台遺址公園景觀設計 17萬平方米 方案已完成,初步設計進行中
2、福建廣電景觀設計 4.5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正在施工
3、廣建賓館景觀設計 2.1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4、寧夏賓館景觀改造設計 2.4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5、廊坊南環路景觀設計 32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正在施工
6、鳳陽政務新區市民廣場景觀設計 11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正在施工
7、廊坊新世紀公園景觀設計 21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8、鄂爾多斯烏蘭木倫河下游濱水景觀 103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9、無錫鴻山國家遺址公園總體規劃 750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10、神華集團辦公樓周邊景觀設計 5000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
11、鎮江新區大港片區中心商貿區中央公園方案設計 110萬平方米 方案已完成
12、武當山新區濱水景觀設計 15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13、鳳陽新區生態水景規劃 40萬平方米 施工圖正在進行
14、鳳陽新區辦公區域景觀設計 22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15、寧波植物園景觀規劃 408萬平方米 方案已完成
16、北川新區建設工程 60萬平方米 施工已完成
17、拉薩游樂園景觀規劃設計 30.5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18、拉薩飯店景觀設計 2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19、北大方正國際醫院景觀設計 12.4萬平方米 方案正在進行
20、龍岩商務區景觀設計 13.5萬平方米 施工已完成
作為工種負責人完成以下項目
1、布達拉宮周邊環境整治及宗角祿康公園改造設計35.65萬平米 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2、南京佛手湖國際建築藝術展景觀設計,37.5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已完、已施工完
3、蘇州火車站站前廣場景觀設計,6.4萬平方米,方案、初步設計已完、施工圖進行中
4、無錫鴻山遺址公園景觀設計,23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5、唐山學院景觀設計,13萬平方米,方案、一期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6、地壇醫院景觀設計,7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7、南非使館景觀設計,3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已完成、正在施工
8、南京仙林大學城羊山公園景觀規劃,127萬平方米,方案已完成
9、南京仙林大學城西湖公園景觀規劃,34萬平方米,方案已完成
10、山東廣電景觀設計,2.7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1、北京體育大學景觀設計,12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2、首都博物館新館景觀設計,1.45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3、拉薩火車站廣場景觀設計,6.7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4、北京數字出版信息中心景觀設計, 1.2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5、西環廣場景觀設計, 1.1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6、安徽出版局景觀設計 1.7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7、山東臨朐濱河花園景觀設計37萬平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8、湖南省常德市康橋藍灣小區景觀設計,8.1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19、外研社大興基地景觀設計,2.3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20、回龍觀居住區c06地塊文化公園景觀設計,5.05萬平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21、回龍觀居住區E02、E03、E08小區景觀設計6.5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22、東營金翰家園景觀設計,14萬平方米,方案、施工圖、施工均已完成
23、北京四中景觀改造設計, 3.5萬平方米,已完成
24、角灣小區景觀設計, 6.5萬平方米,已完成
25、東四危改小區景觀設計 3.6萬平方米 已完成
26、華鼎世家景觀設計 6萬平方米 已完成
27、怡錦園小區景觀設計 3萬平方米 已完成
28、北京市外聯辦09培訓基地景觀設計 21萬平方米 已完成
29、青島高新區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40萬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
30、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辦公樓裡面改造 3000平方米 方案、施工圖已完成
⑸ 鴻山遺址公園的重大意義
國家大抄遺址保護項目立項昨襲天,由南京博物館考古研究所和無錫市錫山區文管委協作的《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發掘簡報》已完成。報告稱,已發掘的7座越國貴族墓中僅丘承墩出土的隨葬器物就有1098件,為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江浙一帶以往發掘的所有大型墓中,無論是墓葬規模、墓室結構和隨葬器物的數量、等級,都無法與之相比。同時,該地區現保存著百餘座大小土墩,分布於伯瀆河、九曲河「兩河流域」大約7公里的范圍之內。由眾多貴族墓葬構成的越國貴族墓地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屬首次發現;鴻山貴族墓地的考古發掘也是繼紹興印山越王陵之後最重要的考古發現牞填補了春秋戰國時期越國考古資料的空白。
基於上述重大考古價值,作為江蘇省第一個申報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的大型遺址,鴻山遺址已正式被國家文物局立項。據悉,目前國內僅有36座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其中兵馬俑、殷墟、三星堆等都赫赫有名,而鴻山遺址被認為可以媲美上述任一重量級遺跡。
⑹ 求《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2006年2月18日無錫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
序 言
「十一五」時期,即2006年至2010年,是無錫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是無錫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入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是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提升戰略期,也是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調適整合關鍵期。
《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是根據《中共無錫市委關於制定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的,主要闡明「十一五」期間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發展重點和政策措施,是無錫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也是編制和實施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類專項規劃、區縣規劃、年度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十五」回顧
「十五」以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率先發展統攬全局,以轉變增長方式為著力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統籌協調為基本原則,以富民為根本立足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搶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增創發展優勢,堅定不移地推進「兩個率先」先導區和示範區建設進程,全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綜合實力再上新台階。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05億元,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番有餘,實現了爭先進位,「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4.4%;200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和現行匯率計算)達到6314美元。2005年財政總收入達到421.8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比「九五」期末提高5.7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81.6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4286億元,年均增長30.7%。城市影響力擴大,入圍中國內地城市綜合競爭力十強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經濟城市、最佳商業城市。
產業提升再顯新成效。堅持走集約發展之路,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放上先導位置,實施製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打造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服務業高地。「十五」期末,二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8.3%。積極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設施農業等新興產業,通過培育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工業向集群化和高端化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3.4%,比「九五」期末提升13.4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層次不斷提升,商貿物流業、旅遊業、信息服務業、創意產業、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國家級無錫工業設計園、無錫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啟動建設。「十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6%。
改革開放再獲新突破。著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大力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協議注冊外資、到位注冊外資和進出口總額三項指標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列,開放型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十五」期間,累計分別完成協議注冊外資和到位注冊外資252.6億美元和99.0億美元,比「九五」分別增長近4倍和2.1倍;五年引進超億美元項目48個,海力士-意法半導體項目為全省最大外資項目。2005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291.91億美元,首次躋身全國十強,其中出口總額達到155.46億美元,「十五」期間年均增幅分別為37.3%和35.8%。境外投資步伐不斷加快,2005年新批境外投資項目51個,民營企業成為「走出去」的生力軍。2005年我市與德國勒沃庫森市和義大利維琴察市正式結為友好城市。體制機制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完成了一般競爭性領域654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完成了312家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行財政預算制度改革,343家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編制部門預算。社會事業領域「管辦分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醫院、學校、文化藝術、體育場館與訓練等4個管理中心正式運行,全市71家行業協會完成「政會脫鉤」。資本經營取得新進展,尚德太陽能實現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數從「九五」末的13家增加到32家。民營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22家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十五」期末,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1.2%。
城鄉建設再創新面貌。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市域城鎮體系,構築「一體兩翼、七區一體」的發展格局。實施「工業北移、城市南進」戰略,適時調整了行政區劃,有序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市區建成區面積由2000年的101.5平方公里擴大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積極推進蠡湖新城、惠山新城、錫東新城等重點地區的開發建設,建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工程項目,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八項重點工作,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十五」期間,488個自然村並入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農村公路建設完成480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受益率超過95%。到「十五」期末,城市化水平達到67%,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80.4,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稱號。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大力推進富民工程,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達到小康目標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6005元和8004元,年均分別增長13.2%和8.8%,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4.4%,恩格爾系數降到37.5%。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三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98%、97.4%、97.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98.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7%左右。
社會事業再有新進步。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社會發展指數連續保持全省首位。科技創新工作成效明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1.5%,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專利申請量達到5621件。財政用於社會事業投入持續增長,相繼建成市圖書館、體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設施項目。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05年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達到48%。深入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鴻山遺址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無錫成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全面強化公共衛生功能,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安全生產工作得到有效加強,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推進「活力無錫、富裕無錫、綠色無錫、文明無錫、法治無錫和平安無錫」建設,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都取得顯著成效。審計、外事、僑務、對台、接待、人事、人武、雙擁、民族宗教、氣象、防震減災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史志、檔案、新聞出版、廣電、民政、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有了新的發展。
「十五」時期,是無錫發展史上又一個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全市總體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基本實現了「第一個率先」的目標。這五年,無錫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是極為顯著的,有些是根本性的轉變,有些是階段性的提升。這些歷史性的變化,為無錫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不快,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創新體系和創新機制還不完善;資源和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更為明顯;城鄉之間、經濟社會之間發展還不夠協調;體制機制還不能較好地適應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和矛盾,需要在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中重點加以解決。
……
全文請見http://115.wxfjw.cn/index2.aspx?id=361
⑺ 鴻山遺址公園的介紹
鴻山遺址公園是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吳越地區的墓葬群,入選「2004年度全版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權」、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十一五」期間100處國家重點保護大遺址,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歷史和社會價值。
⑻ 無錫鴻山鎮有哪些景點
鴻山遺址公園
鴻山遺址公園位於鴻山鎮東部,北依泰伯瀆、南抵新宅路,西至規劃道路,東至大坊橋河。《鴻山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規劃面積749.79公頃,規劃結構為九區一帶一中心,主要為遺址管理中心(包括遺址博物館)、九曲河生態展示帶、3個農業生態展示區、3個遺址現場展示區、2個服務區以及1個濕地公園展示區。遺址公園設1個主入口2個次入口,內部游覽沿著3條主軸線:博物館-遺址模擬展示區兩條軸線,濕地公園內伯瀆港-大坊橋河主軸線,公園內利用遊船游覽,設有5個碼頭。公園內除有2個服務區外另設有4個服務點。
鴻山遺址博物館
鴻山遺址博物館功能包括展覽、文物庫房、考古研究、遊客服務、遺址管理與辦公等內容。博物館總建築面積8697平方米,其功能布局體現為「一體兩館」、「三個展示主體」、「四個輔助功能」。即一個建築群體,掛設「鴻山遺址博物館」和「中國(無錫)吳文化博物館」,突出「鴻山遺址出土文物展示」、「丘承墩原址展示」、「吳越文化展示」三個主題,附設四個輔助區。博物館景區,除博物館之外,還配套有一些旅遊休閑的功能項目。為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博物館將採用泥牆、坡頂、草面等簡朴造型,使博物館與環境融為一體。同時,為了突出遺址的平面形象,整個設計就像一把弓箭,用以象徵吳越爭霸歷史、吳地人文所具有的獨特力量和進取心。預計博物館主體建築已經完成,已正式向社會開放,無錫邀請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崔愷先生等一批國內著名專家負責博物館的設計和文物展陳工作。
⑼ 我國大遺址保護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保護格局已經形成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保護自覺性空前提升
盡管大遺址作為學術名詞,進入公共傳播領域時間不長,但是,良渚、牛河梁、二里頭這些大遺址「新貴」的發現、發掘和保護,重新書寫和闡釋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這些中華大地上人類活動的重要遺址、遺跡,不僅應被每一個華夏子孫「耳熟能詳」,也是世界人類文化歷史的驕傲。
除了毋庸置疑的重大歷史文化價值之外,大遺址保護的另兩「大」是規模大和影響大。萬里長城、千里運河不必說了,朝陽的牛河梁大遺址、成都金沙遺址、無錫鴻山遺址等等,無不佔地數公里乃至數十公里,一些大遺址項目甚至跨省跨區域,關於大遺址保護的任一舉措都必然影響深遠。因此,近年來,從長城資源調查到大運河申遺,從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到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關於大遺址保護的每一項活動,幾乎都是「國家行動」。「十一五」期間,我國有100個大遺址項目進入文化發展規劃,即將到來的「十二五」規劃中,大遺址保護已被列為主要內容。
隨著文化傳播和城市職能的轉化,大遺址保護不僅「修正和改變歷史」,也書寫和規劃城市的當代歷史。「縱觀無錫發展歷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輝煌,其背後最根本的動力是文化因素,而這些又都根植於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之中。」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詩意的講述可以說是很多城市共同的體會。
「規劃一塊綠地,可以帶動上百畝土地升值,而建設一個遺址公園,則可以讓整個城市升值;建設一個工業項目,可以服務一個城市幾十年,而保護一處大遺址,可以讓一個城市受益上百年、上千年。」正如洛陽市委書記連維良所說,厚重的歷史給洛陽留下了包括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等6處大型遺址,古老的洛陽因此而名,因此受益。僻居鄉野一隅的牛河梁遺址的發現,使朝陽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舉成名天下曉」,更是典型案例。
如何保護這些「聲名顯赫的文明使者」,為歷史和子孫盡可能完整、安全地傳承這些影響深遠的文明載體?從國家到民眾,大遺址保護的文化自覺性空前提升。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周口店、隋唐洛陽城、唐乾陵等多處大遺址專項管理法規施行,為大遺址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國家文物局已批復了90餘處大遺址的保護規劃。高句麗、殷墟等重要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大明宮、鄭州商城等大遺址拆遷和環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遺址周邊環境,以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新疆段和西安片區、洛陽片區三線兩片為核心,包括100處重要大遺址在內的大遺址保護格局初步確立,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兩年,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大遺址保護理念不斷創新,形成了《西安共識》、《良渚共識》、《洛陽宣言》,提出了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新理念,大遺址保護進入新階段。
三大矛盾有所緩和
「舉政府之力」幾成共識
文化遺產保護千古事,大遺址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鎮,大遺址保護也是難上難。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達到同期世界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兩倍,城市發展將面臨「加速發展期」,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矛盾的焦點是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用地急劇擴張,使許多過去處於城市邊緣的大遺址逐漸納入城市用地范圍。
首先是如何解決大遺址保護與土地城建之間的矛盾。無錫鴻山遺址范圍內的土地,原來都屬於無錫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用地。算眼前賬還是算傳承賬?算經濟賬還是算發展賬?算局部賬還是算大局賬?無錫政府最後將鴻山遺址7.5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用於鴻山遺址公園建設,對遺址規劃范圍周邊的農業用地進行統一規劃和引導,並進行農業結構規劃,形成了省級都市農業生態園;並充分利用鴻山遺址、泰伯墓等歷史文化資源,結合拆遷安置工作,規劃建設了鴻山文化新市鎮。通過配套功能的完善,使鴻山大遺址保護和宜人宜居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具有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其次是如何解決大遺址保護與居民生產之間的矛盾。生活在遺址區的居民守著祖先留下來的珍貴文物大遺址,受文物保護法的限制,他們不能辦工廠、修路、建房,只能眼看著周邊地區的經濟不斷地超越自己,遺址內的生活基礎設施落後,環境臟亂,社會治安也不是很好。
每個人都有享受先進文明發展的權利,不能讓傳承文明成為「落後吃苦」的理由。西安市在大明宮等大遺址保護規劃中,針對不同區域的農民和居民採取不同的措施,如在保護核心區,把農民變成城市居民,對中青年人員安排就業,對文物保護區實行疏散人口的政策,以減輕對文物本體保護的壓力等等。這些做法不一定廣泛適用,但是善意的出發點可資借鑒。
由於歷史原因,大遺址上往往已經「盤踞」著眾多的工廠企業居民住房。拆遷、安置、重建,資金壓力大。巨額的資金單單依靠中央補貼遠遠不夠,如何創新投資營運機制,以地方政府籌集為主中央財政補貼為輔,同時支持和鼓勵社會多元力量參與,順利解決了資金籌集的難題,成為大遺址保護要過的第一關。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融資渠道也不同。以西漢南越國遺跡保護為例,對經濟相對發達的廣州來說,在城市中心發現這一遺跡,全民「狂喜」,城市規劃建設為之繞道,保護資金不成問題。這是發達地區。相對不發達的安陽、朝陽等地區,投入資金雖有多少之別,但「舉政府之力」之魄力之見識令人感佩。
保護成果受惠於民
展示特色和法規制定並重
專家表示,城市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肌理,順之則勝,逆之則敗,遺址各具特色,所以遺址保護的方式也要防止雷同的傾向,要在深化對遺址文化內涵的理解上下功夫,實現遺址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民眾體驗到文化遺產保護好處,才會成為身邊大遺址最有力的守護者。「考古遺址公園是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依託考古成果所建成的考古遺址公園,是以遺址為內容,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相較於單純的遺址保護而言,它更注重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全民所共享,其服務公眾、反饋社會的功能更加突出。」童明康說。
據介紹,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將會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同時,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作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大遺址保護的重要內容得到大力推動和支持。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可建成30處考古遺址公園和50處遺址博物館。對此,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提出針對大遺址保護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國家應該制定《大遺址保護管理條例》,將大遺址保護納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軌道;其次,由於大遺址保護涉及人口調控、征地、移民、拆遷、環境整治、土地利用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等復雜問題,國家應該出台配套政策來協調和處理這些問題。
過去高樓大廈曾普遍被認為是現代城市生活的象徵,今天,文化遺產尤其是大遺址則成為城市生活改善的重要標志。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積極保護下,大遺址正在擺脫「蓬頭垢面」的形象,逐漸成為城市中最美麗的地方,「莫問遺產興廢事,請君只看大遺址」。
⑽ 自行車能進無錫鴻山遺址嗎
別有幽愁暗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