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遺址
⑴ 漢魏洛陽故城的歷史沿革
文物工作者通過對漢魏故城城垣的解剖、試掘,發現漢魏洛陽故城現存規模和形制不是某一時代的產物,而是經過長期的修繕和增築活動才逐漸形成的。
漢魏洛陽故城由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組成。在內城,即漢至晉代洛陽城的中部,發現了時代最早的城址。其規模基本為方形,大致合當時的東西六里、南北五里,從掌握的材料看,其具體時代不晚於西周中晚期,這是漢魏洛陽故城建城的開始。時代稍晚的城址位於漢至晉代洛陽城的中部和北部,約為春秋晚期築造,除北部為新擴部分外,南部沿用西周時期所築之城,並略有修補或增築。時代最晚的城址則是沿用西周、春秋晚期城址並向南擴大而成,其築造年代約晚於東周,早於漢代。前期城址仍被沿用並有所修補。這時期的城址約南北九里、東西六里,已達到並形成了漢晉時期洛陽城的形制和規模。此期城圈在西漢至北魏歷代均有修補或增築,並被各代所一直沿用。由此可知,在漢晉洛陽城的城址上,至少有三個規模不同、時代各異的古代城址疊壓在一起,而且每一時代較晚的城址都是在沿用前代的基礎上,向北或向南擴大而形成新城的。 文獻中關於在洛陽在周代的營建,其間有兩次大的城市建設高潮。一 次在西周開國之初,另一次則在春秋戰國之際。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和考古勘查發掘工作,已經確認,早在西周時期,這里已涌現出一座規模可觀的城址,為漢魏洛陽故城建城之始。
關於西周初年營築洛邑一事,《尚書》、《逸周書》、《史記》等文獻資料及出土青銅器銘文皆有記述。周武王滅商以後,產生在黃河以南、伊洛一帶的「有夏之居」建都的想法,並初步「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二年後,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繼位,周公輔政。據《尚書·召誥》記載,為了實現武王在洛邑建都的遺願,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體規劃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個月,三月初五到達洛邑。初七日,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規度城郭、宮室、郊廟、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規劃完成 。第二天,周公到達洛邑,全面視察了新邑,並且進行了占卜,在澗水東、湟水西之間和德水東的洛水之濱營建新邑,皆卜兆大吉。於是周公便把營建洛邑的地圖和卜兆呈送給成王,得到成王的贊許批准後,於十四、十五日,殺牛、羊、豬等犧牲,在新邑立廟祭地。又過了七天,周公向各諸侯國民和殷民頒布命令,之後命令殷民開始大舉動工,經過八九個月的興建,年底成周城便告建成。
東周建都洛陽王城,周敬王為避王子朝之亂遷都於成周城,因其城小,晉率諸侯擴而大之,稱為「成周」,共歷經周敬王、周元王、周貞定王、周哀王、周思王、周考王、周威烈王、周安王、周烈王、周顯王、周慎靚王11帝,合205年。 秦有天下,封呂不韋「文信候」,食洛陽10萬戶,再次擴修洛陽城 。
秦時在河南設三川郡,洛陽為三川郡的治所 ,也是秦都咸陽通往東方各地的要道。因呂不韋扶立秦王子楚有功,被封為丞相,又加封為文信侯,食洛陽十萬戶。呂不韋再次擴大了洛陽城 。這與考古勘探發現的城址南部的增築擴建情況相符。這次擴建在漢魏洛陽城形制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城市的形制又一次發生變化,達到了東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規模,俗稱「九六城」。東漢、曹魏、西晉國都洛陽城以及北魏洛陽都城的內城,即是在這個城址基礎上修建沿用的。也就是說,漢晉洛陽城形成規模是在秦代。 東漢從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光武帝定都洛陽後,開始了165年的統治經營。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於郁(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沿用漢的國號。同年冬十月,劉秀定都於洛陽。漢崇火德,劉秀定都洛陽後,認為「洛」字的三點水不利於他的火德,因火遇水則滅,於是他把「洛」去水,洛陽』變成「雒陽」。劉秀在洛陽大興土木,起高廟,建社櫻,修官室,立太學、明堂、辟雍、靈台於南郊。劉秀還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特別是連續6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記令,部分解決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改善了農民的處境。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社會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光武中興」。東漢自光武帝定都洛陽,先後有光武帝(秀)、漢明帝(庄)、漢章帝(旭)、漢和帝(肇)、漢殤帝(陡)、漢安帝(訪)、漢順帝(保)、漢沖帝(炳)、漢質帝(績)、漢桓帝(志)、漢靈帝(宏)、漢少帝(辯)、漢獻帝(協),共13帝,達196年之久。
考古發現的晉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夯築城牆厚14~25米。西城垣長約3500米,北城垣長2523米,東城垣長3895米,南城垣早因洛河
改道而沖毀。12座城門中夏門保存最好。城裡的大街與城門相通,據鑽探結果,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大街各有5條。城內主要建築是坐落在城南部的南宮和北宮,南宮是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1000米的長方形。北宮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此外,北宮東北靠近上東門處還有永安宮,城西北則有皇家的宮苑濯龍苑。最高的行政機構如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在南宮的東南,靠近旄門和開陽門;而儲存糧食和兵器的太倉、武庫則建在北宮的東北。城內東北角即上東門附近居住著達官貴族,平民百姓多生活在城外靠近城門的地方,工商業區有金市、馬市、羊市。禮制建築辟雍、太學、明堂和靈台位於城南。辟雍平面為方形,邊長170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是邊長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南曾出土晉辟雍碑。辟雍遺址東北的一處遺址,曾出土過漢魏石經殘塊,可能是東漢以來太學的遺存。明堂遺址在辟雍遺址西側,平面亦呈方形,邊長240米,中心為直徑60餘米的圓形夯築殿基。靈台在明堂西側,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跡,邊長220米,中心是邊長50米的方形夯土台基。南郊還發現了東漢時期被征調到都城洛陽來服役的刑徒墓地,數十人骨骸留有被砍擊和刺殺的創傷。墓中用廢磚刻寫姓名、部屬和刑名,是研究東漢的法律和刑徒問題的重要資料。 東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焚洛陽宮廟及人家,繁華的洛陽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建魏,定都洛陽,魏主土德,水得土乃流,土遇水則柔,故改「雒陽」仍為「洛陽」。土乃黃色,因此定年號為黃初,由此開始了對東漢雒陽城的新建與重建。魏文帝曹丕時修復了北宮的部分建築物,魏明帝曹叡大興土木,在東漢南宮崇德殿的舊基上建太極、昭陽諸殿,又增飾芳林園等。 曹魏政權重點修復北宮,起太極殿,採取了單一宮制,即宮城位於全城中軸線北端「居中建極」。居中建極的宮城上應北極星,這是中央集權得以強化的表現。單一宮制意在樹立中央皇權的絕對威信,改變了中國歷史上兩宮並置的模式。
曹魏又將東漢舊城北城牆加厚至30米左右,並在西城牆北段、北城牆外側增築馬面,改建大夏門,其意恐在於加強宮城的防衛。而城內高台、城牆、馬面、護城河等完備防護體系的形成,則標志著它的成熟。
最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在洛陽城西北隅興建百尺樓,隨後魏明帝曹散擴建成軍事堡壘——金墉城。金墉城由南北排列的3個小城堡組成,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150~255米。城牆版築而成,牆外側築有城垛。城東、北、西三面有護城河環繞。最新發掘表明,金墉城的3個小城堡是不同時期建造增擴的產物,只有南面的城堡才是魏明帝創建的金墉城。
曹魏歷魏文帝(丕)、魏明帝(睿)、齊王(芳)、高貴鄉公(髦)、魏元帝(奐),共都洛46年。
西晉也以洛陽為國都,但洛陽城的形制和布局沒有大的改變。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的劉聰率軍攻入城內,洛陽城再次成為灰燼。 180餘年後,洛陽城為北魏的國都。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遷都後即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宮城、內城、外郭城組成的都城使這里達到輝煌的頂峰。宮城位於東漢北宮故地,在內城偏北部的中央位置,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除北牆不甚明確外,其他三面宮城城牆尚存。發現宮門4座,正南門閶闔門門洞寬達46米,足見規模之宏偉。宮城內夯土台基密集,宮廷建築均集中於此。閭闔門正北東西100米南北60米的長方形宮殿基址,是宮城正殿——太極殿,為全城的中心。內城沿用漢晉洛陽城的城垣,城門略有變更。城內街道更加規整,東西大道基本貫通內城,其中東陽門至西陽門的大道是內城的重要分界,道路以北地勢較高,分布宮城、園囿、武庫、太倉等;道路以南主要有衙署、廟壇、寺院和貴族宅邸等。宣陽門內通達官城正門的銅駝街,位於全城中軸線上,寬約42米。街道兩側是中央官署以及太廟、太社、國子學遺跡。自宮城的太極殿,經閶闔門沿銅駝街抵宣陽門,過洛水上的永橋至南郭城外圜丘,構成了北魏洛陽城的中軸,雖在內城略偏西處,但基本上使宮城處於居中位置。所以北魏洛陽城總體布局體現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極、官府外設、左祖右社的封建都城建築原則。 外郭城內主要由普通百姓居住,劃分的區域整齊嚴密,稱為里或坊。考古發現外郭城東、西二垣各距內城3500米,北垣距內城850米,至此洛陽城的東西寬度和南北長度皆達10公里,成為我國古代史上規模宏大的城市之一。文獻記載北魏洛陽城有佛寺1300餘座,經過考古探查的只有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的永寧寺1處。寺院遺址位於宮城南門西南,平面呈長方形,周長1060米,方形塔基出土的遺物主要是與佛教有關的泥塑。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王朝瓦解,這里再次淪為一片廢墟,從此告別了都城的輝煌。漢魏洛陽城留下的四朝都城的遺跡,再現了隨著城市范圍的擴大,城市布局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東漢至晉代,宮殿區經歷了由相對分散的南北宮制向集中於城區北中部的單一宮制轉化;北魏時城區擴大,漢晉洛陽城變成了內城,大部分被宮城、宗廟和中央衙署所佔據,已具備了某些後世皇城的性質,外郭城內則成為主要居民里坊區和工商市場所在地。這種宮城、內城、郭城三重城垣的布局成為此後歷代都城的宮城、皇城、郭城布局的祖型。就這樣,漢魏洛陽城如同在烈火中涅檠的鳳凰,隨著「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朝代更迭,歷經修建、焚毀、重建、焚毀、再重建,形成了古代都城的基本格局,對隋唐時代及以後的都城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相繼定鼎的數百年裡,漢魏洛陽故城在發展過程中有兩次引人矚目的變化:一是三國魏時修建洛陽官,並在大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具有離宮性質的小城——金墉城;二是在北魏宣武帝時興建外郭城並築坊320。這兩次建設尤其是後者,不但在我國都城建設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大意義,而且奠定了漢魏洛陽故城今天的規模: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10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如此規模,使漢魏洛陽故城成為我國甚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北魏歷孝文帝(宏)、宣武帝(格)、孝明帝(詡)、孝庄帝(子攸)、節閔帝(恭)、孝武帝(修),以洛陽為都共42年。
此後,在北周宣帝時,以洛陽為西京,又調兵大修洛陽宮、常役使4萬人。將鄴城六府遷於洛陽,又將原遷鄴的太學石經遷回洛陽。據《周書·宣帝紀》記載:「其規模壯麗,逾於漢魏遠矣。」但因時間短促,皆未完成。
至隋統一全國,隋煬帝在洛陽另闢新址,大規模營建東都洛陽。歷史上曾經輝煌的漢魏洛陽城失去了往日悠久的正統地位。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洛陽縣與河南府的治所從金墉城遷到東都毓德坊。從此,數百年錦綉帝都漢魏洛陽城逐漸淪為廢墟。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文物古跡的保護、發掘和研究。1961年,國務院公布漢魏洛陽故城及白馬寺同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確定了漢魏洛陽故坡的文物保護重點,並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堆。洛陽地區文物部門和偃師、孟津文物部門在重點保護處豎立了標志牌。
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開始對漢魏洛陽故城作全面的鑽探、勘查、發掘。通過40餘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已基本弄清了漢魏洛陽故城的城市布局及規模,對一些重要遺址進行發掘或試探,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科研資料,也為研究中國城市建築史,探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王朝乃至西周、東周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和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依法劃定了漢魏洛陽故城的保護范圍,並予以公布。漢魏洛陽放城保護范圍,東至堰師市首陽山鎮的後張襯到白村間南北一線,西至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的分金溝村到潘材間南北一線,北至孟津縣平樂鎮的上屯襯東西一線,南至腥師市佃庄鄉的工屹擋材東西一線。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從1992年開始,首先著手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的保護工作,並制訂上報了永寧寺塔基遺址的保護方案。
經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撥專款進行塔基保護的征地圍牆工作。
1999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了永寧寺塔基的保護方案,東漢靈台遺址的保護方案,也已上報國家文物局。該方案在保護靈台遺址的前提下,注重了展示的功能。
2014年6月,漢魏洛陽城遺址作為絲綢之路項目中中國境內的22個遺址點唯一的都城遺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⑵ 最久國都的漢魏洛陽的遺址有哪些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郊區與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該城始建於西周初年,廢棄於唐初,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
此外,西漢及新莽末年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也曾建都於此。後趙、北周曾以此為南都、西京。
如包括這些,漢魏洛陽故城無疑是我國所有都城遺址中定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遺址。
漢魏時期的都城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140年,洛陽人口達100萬以上,當時中外交流頻繁,這里不僅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也是東方文明向東傳播的源頭。
北魏時,洛陽城有里坊320個,城內外有佛寺1300多所。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鞏縣石窟寺也是北魏時期開始開鑿的。當時的洛陽不但經濟繁榮,商業發達,而且文化昌盛,人才薈萃。
洛陽故城今存遺址內城城牆皆夯土版築而成,周長約14千米。
漢魏洛陽故城分別有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遺址區地上和地下遺跡、遺物十分豐富。重要遺跡由內到外主要有:宮城、內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寧寺塔基遺址、太學遺址、東漢靈台遺址和金村大墓等。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
宮城位於內城中北部,位置適中略偏西,是都城裡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四面牆垣保存尚好,牆基雖已埋沒地下,但尚能連接起來。
在南牆的偏西處,有門址一座,形制宏大,當是宮城的正門,按文獻記載北魏時叫「閶闔門」。閶闔門是在魏晉宮門舊址上建造起來的。它是以柱網構成的殿堂式城門樓建築,面闊七間,進深四間。
整個門址位於宮牆後側,門前兩側分別有巨大的子母土闕與宮城南牆及兩側院落南牆相連接。該城門是目前國內考古發掘出的時代最早的都城宮城的正門。
宮城的西部,應是漢北宮和北魏宮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傳說的「金鑾殿」,即北魏太極殿遺址。南對閶闔門,呈長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築地基厚達6米以上,其周圍有密集成組的夯土基址。
內城即東周、東漢、曹魏、西晉時期的洛陽城,平面略作南北長方形,古稱「九六城」。內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沖毀外,東、西、北三面牆垣,斷斷續續依然留在地面上,內城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至9米。
城牆寬約14至30米,系夯土版築,細密結實,牆垣上一排排的版築夾棍眼的痕跡,仍清晰可見。探見城門闕口10座。城內一共發現東西橫道四條,南北縱道四條。
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始建於公元29年,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0000餘人。175年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通,史稱熹平石經。至241年,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
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
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發現於偃師東大郊村內的西晉辟雍碑,碑文詳細記載了西晉武帝司馬炎及其太子到太學視察,並親至辟雍行禮的情況。
東漢靈台是我國古代用來觀察天象的高台建築。遺址在內城南郊,創建於公元56年,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址。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
靈台遺址范圍達40000多平方米,每面牆垣各開有門,四面共開12門。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兩層建築。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設計製造的「渾天儀」、「地動儀」等精巧絕倫的科學儀器,當時都安放在靈台之上。
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實為洛陽城的軍事要塞。
金墉城由南北毗連的3個小城構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築,共有城門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門,中間一城西垣二門,南面一城四面各開一門,遺址內有夯築台基、磚砌基址多處。
史書記載,當年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足見其豪華壯麗。1956年,河南省將漢魏洛陽故城列為保護古跡之一。從1962年開始,我國考古工作者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底,洛陽市完成了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保護工程,這是漢魏洛陽故城保護展示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漢魏洛陽故城對外展示的第一個窗口和平台。2006年,《洛陽市漢魏故城保護條例》出台,為漢魏故城遺址的保護提供了法律武器。
⑶ 金墉城的城池結構
金庸城南北成長方形,東、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幾處曲折,保存狀況較好,回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毀,西城垣殘答長4290、厚約20米,北垣全長3700,厚約25 -30米,東垣殘長3895,厚約14米。南垣長度以東西垣的間距計算約2460米,城垣周長約14345米。
西、北、東垣共計城門12座,其中西垣3座。從南到北依次為廣陽門、西明門、閭闔門;北垣二座,從西至東依次為大夏門、廣莫門;東垣3座。從北至南依次為建春門,東陽門、清明門;據文獻記載,南垣應有4門,自東至西依次為開陽門、平昌門、宣陽門、津陽門。
城西北隅仿鄴城三台建金庸城,為軍事防禦設施。洛陽城仿鄴城的設計,將宮城集中於城內中部以北,將官署、居民區置於城區南部。城南設立國學、明堂、靈台、此靈台為東漢時所建,魏晉沿用,漢晉靈台遺址是我國發現的最早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跡,距今已有1900多年。
⑷ 北魏的都城在哪裡
北魏時期一共有三個都城,分別是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洛陽。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4)金墉城遺址擴展閱讀:
1、盛樂
盛樂或稱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時的北都。具體地址由年代久遠而無法確定,經考古證明,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之北的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為盛樂城遺址。
拓跋鮮卑遷居盛樂,由游牧民族崛起,建立代國和北魏,盛衰延續長達將近300年。自始祖拓跋力微以下,有十幾位首領和皇後在盛樂去世。
盛樂城延續使用時間長達一千多年,到隋朝築起為突厥民族居住的大利城,唐朝先後改置為雲中都護府、單於大都護府、振武軍城。遼置振武縣,金改鎮。
盛樂古城穿越多個朝代,承載著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2、平城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七月遷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共建都於此97年之久。
前後經歷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另有山西同名古鎮和朝鮮同名城市及日本歷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漢語」平成「,因其古代處於漢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帶,而以「平」命之。
3、洛陽
北魏洛陽城,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都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
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
1954年開始就已經對漢魏洛陽城進行勘察與發掘。基本查明了城垣、門闕、街道格局、護城河、金墉城、宮城區、永寧寺、靈台、太學遺址和刑徒墓地等。北魏洛陽城的規模堪稱中古世界之最。
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10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餘萬。
北魏洛陽城形制布局在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它也是鮮卑族漢化、多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魏
⑸ 洛陽城的各朝代遺址
主詞條:二里頭遺址
夏代洛陽稱斟鄩,其遺址在今洛陽市東。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二里頭遺址發掘確認的宮城面積為10.8萬平方米,中心區道路縱橫交錯,宮牆基址方正有矩,建築基群排列有序,這些都表明了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過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創了中國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把雙輪車的發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該遺址的宮殿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主詞條:西亳
西亳,洛陽古稱,又作亳,商朝的立國之都,今河南洛陽偃師西偃師商城遺址。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稱西亳。
1984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隊在河南偃師縣城西發現了一處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規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條叫「屍鄉」的溝橫穿城址。經過對考古發掘資料和古文獻的研究,初步斷定這座古城址就是商湯所都的「西亳」。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古城遺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經過15年的勘察、發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兩面較直,北垣東段向東南斜收,為避開城址東南一個陂池,東垣中段偏南部位的牆體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牆南北最長1700餘米,東西最寬1200餘米,南端僅寬740米。可確認的城門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東、西垣對應部位各2座。
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740米。牆寬6~7米。其南牆、西牆和東牆的南段同大城城牆重合,大城西牆北段、北城牆全部、東城牆的大部則為新建。宮城位於小城縱向軸線偏南部位,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寬約2米的宮牆。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現已發掘的有4號、5號、6號、2號、7號等宮殿建築。
洛陽偃師商城是商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標。國家有關部門已投資在此建設商城遺址公園。 主詞條: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營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後成為國都。春秋稱王城。城址在今洛陽市區王城公園一帶。據1954年勘查,平面長方形,東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牆為夯築。東城門名鼎門,為滅殷後九鼎遷入之門。 主詞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現存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城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伊洛平原中心地區,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關中。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京城,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周漢晉魏風雲際會,40餘位帝王之家,是中國古代到中世紀的社會形態及文化形態轉變的重要時期。羅馬帝國與古中國的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來到了漢魏洛陽故城中,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路過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曾經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漢晉洛陽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秦、西漢、新莽皆在此置宮室。東漢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於此,歷經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挾獻帝西遷,洛陽宮廟官府民家被燒毀。曹魏黃初元年(220)於東漢舊城建都,西晉時亦都於此。永嘉之亂後洛陽再度毀於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漢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1962年起進行勘察與發掘。漢魏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里,俗稱「九六城」。東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毀於洛水。周長約13千米。共設12個城門 ,東西各3門,北有2門,南面4門。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復道相連。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為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著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北宮建於東漢明帝時,大於南宮,為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太倉、武庫建在城東北隅。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台、太學。曹魏時在洛陽城西北角興建了三座南北相連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門道相通。又在洛陽城西、北兩壁及金墉城外側增築馬面,以加強防衛。金墉城為軍事制高點,西晉永嘉之亂時,成為交戰雙方必爭之地。
北魏洛陽城
北魏遷洛後,在金墉城南的洛陽西垣上增開承明門,廢漢魏以來南宮,將宮苑集中於城中部以北。北魏宮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長方形,正殿太極殿位於宮城中部。宮城東有太倉、洛陽地方官署等,西有馬廄、武庫、寺院。宮城南門閶闔門正對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社稷、宗廟、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兩側,著名的永寧寺(見永寧寺遺址)在大街西側。景明二年(501),以漢魏洛陽城為內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圍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東漢以來的洛陽城,經北魏重建,僅作為其內城,它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 坊四面築牆,每面開一門,設門吏,每日定時啟閉里門,具有軍事管制性質。工商業區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陽城內建寺1367所,列剎相望。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規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變了兩漢以來宮殿區占據都城主要空間的傳統,對北齊、隋、唐的都城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 隋大業元年(605)營建東都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抵伊闕之口,洛水貫穿其間。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廢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陽稱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毀洛陽宮闕,廢隋東都。至顯慶二年(657)恢復東都。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位,復稱東都。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史思明等先後在洛陽稱帝,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復三年(903)昭宗遷都洛陽,曾修繕城郭宮室。五代時梁、唐、晉以洛陽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陽城毀於戰亂。隋唐洛陽城遺址在今洛陽市區及近郊,1954年起進行勘查發掘。 郭城平面接近長方形,周長約28千米。設8個城門,東、南各3門,北面2門,西面無門。宮城位於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長方形。城垣夯築,內外包磚。城中發現有大片夯土基址,發掘出武則天明堂遺跡。東宮在宮城之東。皇城繞宮城東西南三面修築。宮城北部有曜儀,圓璧二城。皇城之東又有東城,東城之北有儲存糧食的含嘉倉城。
郭城內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形或長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門的定鼎門大街寬121米,為全城最寬的街道,其餘連接城門的街道寬41~59米。里坊有坊牆,四面設門,內設十字街。據考證,洛水北有28個坊、1個市,洛水南有81個坊、2個市,共109個坊 、3個市.洛陽城的工商業區在隋唐之際有所變動:隋代的豐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遠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間又在禁苑之東,皇城西南建上陽宮,高宗晚年及武則天時期為聽政之所。
定鼎門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發掘工作結束。據參加發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負責人介紹,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中國古代都城城門。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繼續沿用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陽城曾一度作為陪都,稱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陽城的平面布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主要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組成,定鼎門為外郭城的正門。
史料記載,定鼎門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後,該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郭城正門,其作為郭城正南門的時間長達530年。
這一記載得到了此次考古發掘的證實。發掘顯示,定鼎門城門建築可分為5期至6期,最早建築為隋代,最晚的為北宋末年,說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定鼎門一直在使用。定鼎門遺址發掘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3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目 前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中國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
洛陽市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情況下,依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成果,對定鼎門進行原址展示,再現定鼎門在鼎盛時期的恢宏氣勢。
明堂遺址
主詞條:明堂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於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陽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發現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系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
天堂遺址
主詞條:天堂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
天堂遺址遺跡可分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遺跡由東西步廊、東西向水渠和隔牆,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天堂基址僅存台基基礎,其東面與宮城西步廊相連,北面與東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磚鋪散水並有寬4.33米的東西向步廊與其他建築相連。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台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和一周碎石塊建築基礎。柱礎石兩圈,內圈礎石12個,外圈礎石20個,礎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並為由一層夯土、一層礎石層層疊加而成。夯土基礎一周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礎一周,為由殘石塊組成的圈形帶狀建築基礎,寬約0.5米。
金明洛陽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陽為中京,在隋唐洛陽城的東城舊基上築新城,規模只有隋唐東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礎上築磚城,挖壕塹。其平面為正方形,邊長1400米,四面各設一門。該城即今天的洛陽老城。
⑹ 洛陽故城現存遺址有哪些
洛陽故城今存來遺址內城城牆皆夯土源版築而成,周長約14千米。漢魏洛陽故城分別有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遺址區地上和地下遺跡、遺物十分豐富。重要遺跡由內到外主要有:宮城、內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寧寺塔基遺址、太學遺址、東漢靈台遺址和金村大墓等。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
⑺ 金墉城的規模如何,有什麼作用
位於漢魏抄洛陽故城內城西北角襲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實為洛陽城的軍事要塞。金墉城由南北毗連的3個小城構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築,共有城門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門,中間一城西垣二門,南面一城四面各開一門,遺址內有夯築台基、磚砌基址多處。史書記載,當年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足見其豪華壯麗。
⑻ 漢魏洛陽故城的遺址簡介
現存漢魏故城的規模與布局,基本上就是北魏時期所遺留,由內到外分為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在現今的遺址區地上、地下,可清晰看到當時的宮城、內城、外郭城、永寧寺塔、東漢太學、靈台遺址和金村東周大墓等。
城牆遺址
現存平面為長方形,南城牆因洛河北移被水沖毀。北、東、西3面城牆保存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內,北牆全長約3700 米,寬約25~30米;西城牆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牆殘長約3895米,寬14米。全城周長14公里。城牆夯土版築,版築夾棍眼的痕跡尤存。在部分城牆上還發現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牆北段有4座,北牆東段有3座。墩台間距為110~120米,類似後世城牆所築的「馬面」。在城牆外側均發現有護城河遺跡。北魏外郭城破壞殆盡,現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牆殘段。
城門遺址
西城牆探出5座城門,除北起第二門為一門二洞外,皆為一門一洞。最北一門是北魏的承明門,向南是北魏的闔閭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再南是北魏的西陽門,再南是東漢的雍門,北魏時廢,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廣陽門。北城牆探出2座城門,西面的一門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門,即東漢的夏門,東面的門洞已破壞,有一條路土通過,應是北魏的廣莫門,即東漢的谷門。東城牆探出3座城門,皆為一門一洞。北起第一門是北魏的建春門,即東漢的上東門,與闔閭門相對。第二門是北魏的東陽門即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旄門(又稱望京門),與西明門相對。文獻中所載南城牆的4座門,自西向東為北魏時的津陽門(東漢津門)、宜陽門(東漢小苑門)、平昌門(東漢平城門)、開陽門(東漢同名),沒於洛水已無跡可尋。 閶闔門 閶闔門是北魏宮城的正門,其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閶闔門始建於曹魏明帝時期,西晉、北魏時沿用。
閶闔門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大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作為象徵帝王威儀的禮儀性建築,閶闔門是舉行帝王登基、接見四方朝貢者等重大活動的地方,極少用於通行。洛陽市閶闔門遺址是目前為止考古發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宮城正門,閶闔門的左右雙闕也是迄今為止發掘所見最早的宮城門闕。
宮城遺址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東、西三面城門已找到,南門也稱閶闔門,門洞闕口寬約46米,門兩側有厚大的夯築土闕,形制雄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內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應是北魏太極殿遺址。在宮城其他地方還發現夯土台基20餘處,亦為宮殿遺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時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為255米。3城之間有門道相通,城牆寬約 12~13米,殘高6米左右。城內也發現有20多處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陽全城,是進攻和防守的制高點,在城牆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見這里應是一座軍事要塞 。
太極殿
太極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宮殿名稱。自三國時期,魏明帝始建太極殿後,直至唐朝歷代皇宮正殿(類似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皆為太極殿,之後北宋西京洛陽的大內正殿亦為太極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極殿。
太極殿的建造,確定了漢魏洛陽城的建築布局中心,而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布局形態,標志著中國古代都城布局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
永寧寺遺址
永寧寺塔為北魏永寧寺佛塔,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國都洛陽城內,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310國道與隴海鐵路交叉口處。
永寧寺塔塔基遺址
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里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一說為13重之誤),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里外都可聽見。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綉,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
太學遺址
太學遺址范圍很大。經勘探和試掘﹐主要遺跡有兩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00米﹐附近曾發現石經碎片﹐可以認為是東漢太學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東北約100米處﹐遺跡保存較好﹐平面亦成長方形﹐南北約200米﹐東西約150米﹐四周築牆。據記載﹐東漢的太學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後屢經擴建﹐至順帝陽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學生多達3萬餘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經於太學﹐稱「熹平石經」。漢末董卓燒洛陽宮廟﹐殃及太學。魏文帝黃初五年﹐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太學﹐正始中又新立石經﹐稱「正始石經」。西晉初年﹐依漢魏之制興太學﹐而咸寧二年(276)又另立國子學﹐與太學並存。
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范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余。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 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跡。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
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1954年,北京大學閻文儒對漢魏洛陽故城進行調查。1962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長期的勘探和發掘,基本探明了城牆、城門、主要街道、宮城的范圍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圍和布局,發掘了城內永寧寺遺址、城南靈台、辟雍、明堂等禮制建築和太學遺址及刑徒墓地。
漢魏洛陽故城的形制自東漢到北魏變化不大。東漢雒陽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共有城門12座。其中西門3座,南門4座,東門3座,北門2座。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北宮,東北隅有太倉、武庫,中部西側為金市。城外東郊有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晉的洛陽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時在洛陽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時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和城門,只是把西城牆中間的雍門向北移了約 500米並改稱西陽門;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墉城處又開一門,稱承明門。在城內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街道也有些變更。宣武帝景明二年 (501)增修外郭城,號稱「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個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業區,范圍極廣,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 有永寧寺、白馬寺、靈台、明堂、辟雍、太學、刑徒墓地等。永寧寺是北魏洛陽城內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於宮城西南 1公里處。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周圍有夯土牆,總長1040米。已發現南門、東門、西門和西南角的角樓。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為夯土版築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礎,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壘砌的方台,台的南、東、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龕,供奉泥塑佛像。永寧寺塔於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 (534)時被雷電所擊起火焚毀,1963年發掘時塔基表面及其周圍尚有很多灰燼、燒土塊和木炭等遺存。
靈台位於南城牆東漢平城門外大道西側,是漢晉皇室用來占星雲、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氣象的專門機構。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20米。經發掘中心建築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與今農田地面同高,四周環築迴廊,迴廊外用卵石鋪成散水,散水外有磚砌的排水溝。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層平台,四面各有五開間的建築。中心台頂現存殘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長11.7米、東西寬8.5米的橢圓形。靈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曾在此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為我國古代天文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明堂為「天子太廟」,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覲的地方,位於靈台之東。圍牆平面近方形,南北長400米,東西寬 386米,圍牆內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體建築。辟雍是封建統治階級「行禮樂,宣德化」的地方,位於明堂之東。圍牆平面方形,每邊長約 170米。圍牆內偏南處有一座大型長方形夯土台基,應是辟雍的主要建築。遺址出有西晉咸寧四年(278)所立「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即晉辟雍碑),碑文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跡。
太學創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國最早的大學。遺址位於辟雍的東北,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部是一組長方形夯土建築群,其范圍東西長約 104米,南北寬90餘米;東部為一組密集成排的夯築房基,圍以3米寬的夯土牆,南北長 220米,東西寬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就先後鐫刻在這里。
在靈台西南 1.5公里處,發現有一處東漢刑徒墓地,其范圍東西長 250米,南北寬200米,已發掘出522座刑徒墓。經鑒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顯的勞損痕跡。出土刑徒墓磚 820多塊,都是利用各種殘缺廢棄的磚來寫刻的,銘文為隸書,有的草率,有的規整,是除碑刻、簡牘之外,數量最大的一批漢代書法資料。刑徒墓磚上一般均刻有獄名或郡縣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這些刑徒是從全國各地的獄所押送到司隸校尉、將作大匠等管轄的工地,替封建統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宮苑、築城、挖河、開鑿棧道、漕運、伐木、采礦等重體力勞動的。許多刑徒在刑期未滿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發現和墓磚的出土,是研究漢代刑獄制度和階級關系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⑼ 漢魏洛陽故城考古遺址公園有沒有開
2013年抄12月底,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洛陽市的漢魏洛陽故城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於日前正式對第二批入選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
「正式獲得授牌後,漢魏洛陽故城將開始按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標准來進行規劃建設。」目前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的漢魏洛陽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方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報批。待得到批復後,洛陽市將嚴格按照規劃對漢魏洛陽故城進行文化保護和建設。同時,漢魏洛陽故城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授牌,意味著今後其保護工作將更加規范全面,將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知名度、文化品位和社會影響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還沒有完成規劃復建。
⑽ 洛陽故城遺跡的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洛陽故城遺跡宮城位於內城中北部,位置適中略偏西,是都城裡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四面牆垣保存尚好,牆基雖已埋沒地下,但尚能連接起來。在南牆的偏西處,有門址一座,形制宏大,當是宮城的正門,按文獻記載北魏時叫「閶闔門」。閶闔門是在魏晉宮門舊址上建造起來的。它是以柱網構成的殿堂式城門樓建築,面闊7間,進深4間。整個門址位於宮牆後側,門前兩側分別有巨大的子母土闕與宮城南牆及兩側院落南牆相連接。宮城的西部,應是漢北宮和北魏宮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傳說的「金鑾殿」,即北魏太極殿遺址。南對閶闔門,呈長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築地基厚達6米以上,其周圍有密集成組的夯土基址。內城即東周、東漢、曹魏、西晉時期的洛陽城,平面略作南北長方形,古稱「九六城」。內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沖毀外,東、西、北三面牆垣,斷斷續續依然留在地面上,內城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至9米。城牆寬約14至30米,系夯土版築,細密結實,牆垣上一排排的版築夾棍眼的痕跡,仍清晰可見。探見城門闕口10座。城內一共發現東西橫道四條,南北縱道四條。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始建於公元29年,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0000餘人。175年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通,史稱熹平石經。至241年,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
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在遺址上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發現於偃師東大郊村內的西晉辟雍碑,碑文詳細記載了西晉武帝司馬炎及其太子到太學視察,並親至辟雍行禮的情況。東漢靈台是我國古代用來觀察天象的高台建築。遺址在內城南郊,創建於公元56年,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址。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
靈台遺址范圍達40000多平方米,每面牆垣各開有門,四面共開12門。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兩層建築。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十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設計製造的「渾天儀」、「地動儀」等精巧絕倫的科學儀器,當時都安放在靈台之上。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實為洛陽城的軍事要塞。金墉城由南北毗連的3個小城構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築,共有城門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門,中間一城西垣二門,南面一城四面各開一門,遺址內有夯築台基、磚砌基址多處。史書記載,當年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足見其豪華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