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山遺址
『壹』 呂雉墓在哪裡
陝西長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咸陽城東北16公里處渭城區窯店鄉漢陵村。漢高祖劉回邦墓。墓為覆斗形,答底部周長600米,高31.94米。東邊不遠處有皇後呂雉墓,與高祖同陵園不同穴位。闕東有功臣貴戚陪葬墓63座,名臣蕭何、曹參、周勃等葬於此。陵北怡魏村一帶有邑城遺址。近年在長陵周圍及其陪葬墓區發現了許多從葬坑,其中周勃父子墓旁1965年出土西漢3000兵馬俑,對研究西漢初期的軍隊編制、雕塑藝術、貴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飾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整個長陵陵區由陵園、陵邑和功臣陪葬墓三大區域組成。陵墓附近曾經出土過屬於西漢時代的「長陵東當」、長陵西當,和「長陵西神」文字瓦當,因此證實了這里的陵墓確為長陵。
呂後陵位於陝西咸陽市渭城區窯店鄉三義村,在高祖長陵東南200米處。陵高32米,底邊東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於陵地建築在渭水北岸的高原邊緣,遠望如同山丘,顯得異常雄偉。呂後陵是中國歷代後妃陵中封土最大的一個。
『貳』 唐代的關隘遺址是哪些
中國古代重要關隘一覽
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後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里適當太行南北要沖,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後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並屠掠延慶諸城,後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代戰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占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後,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佔領了大同以後,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是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餘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馬50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開始後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忱和樹立起必勝信心。
現在平型關戰役舊址已辟為抗日戰爭紀念地。舊址在靈丘縣城西橋溝一帶。距平型關約5公里。這里北依恆山余脈,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巒峻陡,比肩連袂,中通一路,形勢非常險要。遍山松柏疊翠,風光秀麗,常有遊人來參觀游賞。
今從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鐵路通過平型關下,附近還有公路通河北、山西各地,這里仍不失為晉東北交通要沖。
天設居庸險,乾坤此北門。山川通上郡,形勢冠中原」。好一座不同凡響的居庸關!居庸關確實非常雄奇險要,古往今來有過多少吟誦它的輝煌詩篇!它不但形勢險要,而且歷史上或為北國大門,或為京畿要防,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的重要,全國罕有其他關隘能同它相匹的。
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北面的軍都山峽谷——關溝中部。古屬「居庸」地。相傳秦始皇築長城時徙居庸徒(被征發的民夫、犯人等)於此,因稱居庸。其實它早已著名。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就稱居庸為天下九塞之一。漢代開始在此設居庸縣並置關,即稱居庸關。因它處於軍都山內,亦名軍都關。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三國時稱西關,北齊稱納款關,唐代稱居庸或軍都不一,還有薊門關之稱。以後各代都稱居庸關。北魏時期始築關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築,並修築長城,成為長城的重要關隘,以防蒙古亡元殘余勢力侵擾。宣德年間曾加修建,景泰六年(1455)又拆除再建,這就是現存的關城。近年再次進行了重修,使已遍體鱗傷的居庸關城舊貌換新顏。明時居庸關與其西南的紫荊關、倒馬關之間還築內長城相連,合稱「內三關」,構成京都西部的嚴固聯防線。《述征記》等古籍把居庸關所在的軍都陘列為太行八陘中第八陘。
軍都山為燕山山脈的南支。燕山山脈呈東西走向綿延於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山勢峻急,成為南北的大阻。連山中斷,形成關溝,卻可以通南北,便利了當地的交通。北京東部的溫榆河取源於此,沿河的隘道便是軍都陘,古人所稱的太行第八陘。居庸關城跨關溝兩邊的山崖而築。城周長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門及一水門,溫榆河源從城下穿過。今水門已湮沒。城內原有過街塔,今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雲台。古人所稱的居庸關范圍很大,把整個關溝都叫做居庸關,以南口和八達嶺為其南北口。而南口舊稱下口,原有城堡,今已毀。八達嶺城堡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後於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現在見到的城堡。開兩門,東門匾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題「北門鎖鑰」。八達嶺因在高處(海拔約60O米),居高臨下,比居庸關城更險要。所以前人說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整條關溝兩邊,層巒疊嶂,懸崖峭壁,下臨深溝,古稱絕險。居庸關和南北兩口形成重關迭險,真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何況山上還有長城環護。難怪古人說,「燕京之有居庸,擾秦之崤函,蜀之劍門也」。信非虛言。
北京自古為軍事重鎮,後又相繼成為五前京都。居庸關為北京的北門,向為邊地通商場所。居庸關外長期以來是東北方少數民族聚居和活動的地區。少數民族貴族見北京物阜民殷,常存覬覦之心,每思南下侵佔北京城,因此居庸關便成為兵禍不息之地。早在東漢時,鮮卑人就屢犯居庸關。自東晉至唐末,地方割據政權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則天時曾塞斷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紀前期,五代石晉割燕雲十六州結契丹以後,居庸關便成為遼與金、蒙古與金激烈爭奪的戰場。公元1122年,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謀取遼的燕京(即今北京)。遼以強兵守後庸關,不料臨戰時,居庸關兩邊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壓死,遼不戰而潰。這使金兵得以順利度關南下,佔領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強大起來的蒙古軍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關,蒙古軍不能入,乃採用「聲東擊西」之計,留一部分人馬屯守居庸關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荊關,入關後迅速移兵從南反攻居庸關,居庸關遂被攻破。後來蒙古軍卻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關,並在關城駐扎。過了三年,蒙古兵再圍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國,只留下一部分人馬守居庸關。金因受蒙古軍威脅,即於當年遷都開封。次年,蒙古軍便佔領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軍隊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關北走,元亡。明大將徐達派兵守居庸、古北等關口,絕了亡元殘余勢力的南窺之道。
喜峰口關
喜峰口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古稱盧龍塞,路通南北。漢代曾在此設松亭關,歷史悠久。東漢末曹操與遼西烏桓作戰,東晉時前燕慕容儁進兵中原,都經由此塞。後易名喜逢口。相傳昔有人久戍不歸,其父四處尋問,千里來會,父子相逢於山下,相抱大笑,喜極而死,葬於此處,因有此稱。約至明永樂後,訛稱為喜峰迴。明景泰三年(1452)築城置關,稱喜峰口關。今通稱喜峰口。
喜峰口關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縣東北,燕山區大河——灤河出口的東南邊。關城依山靠水,北倚長城,形勢雄壯。城周長1.5公里,關門上有樓高四丈(約合今8米余),名曰鎮遠樓。又削山為壁,豀峪蹊徑,凡人跡可通之處,盡築城牆與萬里長城相接。明嘉靖年間,更在關口處建「來遠接」,據說可容萬人(為都御史胡守中所建,史稱胡出塞盡斬遼金以來松木百萬以建此樓),後為灤河洪水所沖沒。今城與關樓亦俱傾圮,但從遺址可推知其當年之雄要。
喜峰口關周圍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餘米,向北升高至I000餘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難。由灤河所形成的穀道使成為南北往來的天然孔道。喜峰口關處,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趨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遼河上游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遵化和冀北重鎮薊州(今薊縣)可至北京。這條路徑向來是從河北平原通向東北的一條交通要道。喜峰口關扼此要道咽喉,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時喜峰口一帶是漢族與北方及東北方民族交往頻繁之地,歷代有兵戍守,唐時這里叫盧龍塞。
唐詩人高適在《塞上》詩中有「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之句,可見當時統治者對這個地方的重視。明初,喜峰口關是京都與長城外大寧都指揮司聯系的中轉站,也是其後蒙古兀良哈部入貢的必經之路。
喜峰口北面約10公里,今河北省寬城縣西南的灤河東岸有松亭關。大約由喜峰口遷漢松亭關至此。契丹遼時,契丹人來往於燕京與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之間多經此。
明時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寧,舍此道莫屬。這關依山傍水,地勢極險要。古人稱它有「嵯峨虎豹當大關,蒼崖壁立登天難」之勢,易守難攻。松亭關和喜峰口關都鄰近京畿,是明時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樂年間廢除大寧都指揮司後,松亭關亦隨之奔守,這給明朝帶來很大的後患。
『叄』 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的介紹
義和抄團呂祖堂壇口遺襲址位於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始建於明宣德八年(1433年),1719年改建為呂祖堂,成為津門道教名觀,因供奉「純陽呂祖」(呂洞賓)而得名,後來經多次重修,主要有山門、前殿、後殿、五仙堂等。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該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肆』 呂山峰的成功案例
周原遺址青銅器之鄉風水考察;五丈原諸葛武侯廟及古戰場尋訪;扶風法門內寺佛教文容化和地宮風水探訪;渭河環境勘測,秦嶺斜谷、子午谷考察;古長安風水、華山、商於古道研究,陝南丹江風水環境考察;遍訪名山名地,尋龍點穴,勘定墓葬風水和古跡遺址風水等。受西安鳳棲山墓園、西安第二殯儀館墓園、霸陵公墓單位邀請合作擔任喪葬風水策劃。並為陝西省太白山鐵甲道觀、終南山龍泉禪寺做整體生機風水規劃。預計服務過的單位超過20多家。
『伍』 晉陽古城遺址公園的歷史詳情
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氤氳著中華文明的山西大地上,註定會發生一場新的政治變革。於是,在傑出政治家趙鞅(又名趙簡子)心中,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建築一座堅固的城池以圖謀天下,便是理所當然的戰略決策了。趙鞅選定修築晉陽城地址那天,一定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站在自己戰車的華蓋之下,極目巍然起伏的天龍山和龍山山脈,以及嘩嘩遠去的汾水時,就以戰略家的眼光,認定了這里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身為趙氏家臣的董安於當即受命於主人,發誓要為主人在這依山傍水之處,建起一座能幫助主人爭奪天下的根據地。董安於真不愧是趙鞅手下一位足智多謀的股肱家臣。他調集工匠和勞力,先用傳統的夯土版築法,將挖來的黃土層層夯實,修築起高達四丈,周回四里,堅固而結實的城牆,又練銅為柱,豎起了宮殿的廊柱,再用上好的木料,製成宮牆的木架龍骨,外面再抹上泥。在那個時代,這無疑是最具發明創造的先進建築工藝了。公元前497年,董安於終於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在他的指揮下,一座新建成的城池,巍然聳立在天龍山和龍山山脈之下的汾水之畔。這座晉陽城建成後,趙鞅又委派另一位謀臣尹鐸來做「晉陽宰」,即統領這座城池的第一任地方官。尹鐸為政清明,先減輕百姓的稅賦,又在城內建起倉庫,積蓄糧草,使晉陽城成了趙鞅集團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軍事斗爭的根據地。
當時,周王朝的車輪已經在神州大地上滾動了數百年,正趨向頹勢。晉國有過晉文公稱霸天下的輝煌,也有過晉悼公復霸諸國的鼎盛,但到了晉國後期,特別是到了晉國公室設立了六卿分權而治之後,六卿首領必然要採用比奴隸制社會更先進的行為,加快政治上的改革。他們更加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兼並土地,並通過這種兼並,擴大自己的政治權力而最終取代晉國。於是,正如當時的周天子已無力統一號令各地的諸侯國一樣,晉國已無法控制智氏、趙氏、魏氏、韓氏、范氏、中行氏這些擁有重權的六卿了。六卿之間相互爭斗的政治結局,是范氏和中行氏先行被滅,智氏一族隨後也被聯合起來的趙、韓、魏三氏所滅。晉國公室名存實亡,趙、韓、魏三家開始瓜分晉國,中華大地上,戰國七雄的格局開始形成。
1988年,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眾多專家,在晉陽城遺址西北5公里的熱電廠擴建工地上,成功地挖掘了當年晉國首卿趙鞅的大墓。那氣勢宏大、奪人眼球的車馬坑和幾千件隨葬珍寶,以地下的實物佐證了當年晉陽城的輝煌歷史。歷史學家們一致認同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確定奴隸制社會瓦解,封建制社會開始的一個路標。這個路標的確立,就是在晉陽城內和城外完成的。歷史順著這個路標,由春秋時代走進了戰國時代。
有歷史學家總結出了晉陽城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又一個作用:先有晉陽,後有漢唐。正是晉陽城深厚的文化基石,托起了漢唐盛世。馬上得天下的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後,與宮女薄氏生下了兒子劉恆。劉恆在眾皇子中性格謹慎溫良,在眾大臣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經蕭何等多位老臣舉薦,7歲時被劉邦封為代王。代郡的政治經濟中心就是晉陽城,離開皇宮後的劉恆母子,從此受到了晉陽文化的浸染熏陶。人類創造著自身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又會造就人類的傑出人才。劉邦死後,周勃、陳平等老臣誅殺諸呂勢力,一致決定,迎代王回長安以光復劉氏天下。即位後的劉恆史稱漢文帝。由於從小生活在晉陽,了解民間疾苦,漢文帝輕瑤薄賦,廢除酷刑,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成為以德化民的一代帝范。漢文帝死後其子劉啟繼承帝位,史稱漢景帝。漢景帝繼續奉行父親的治國方略,使大漢王朝變得國富民強,為景帝之子漢武帝開疆拓土,七擊匈奴,徹底掃除北方邊患,稱雄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隋末,太原留守、河東撫慰大使李淵鎮守晉陽時,與其子李世民圖謀起事推翻隋王朝。身為隋煬帝的封疆重臣,李淵終於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建立了大唐帝國。晉陽古城,也就成了大唐帝國的龍興之地。李世民創立貞觀盛世後,為發揮晉陽的重要戰略地位,下令擴建晉陽城。擴建後的晉陽城拓展為東城和西城,兩城又與橫跨汾河的中城相連,巍然壯觀之勢全國罕見。其政治地位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幾乎相等,史稱唐代北都。
漢、唐二字,因了這兩個極盛的朝代,成為中國文字中獨特的字眼,這兩個字中,凝結著中國封建社會進程中許多先進文化的元素,而最早的凝結地點,就是晉陽古城。遺憾的是,這座城池在經歷了1476年的風風雨雨之後,竟會在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即公元979年,被宋太宗趙光義以一場人為的大災難,將其變成了一片虛墟而沉埋於地下。趙光義可以下令用無情的水火來毀滅這座有形的城池,卻無法毀滅掉那種無形的文化。晉陽古城作為晉陽文化的源頭,在古城消失後,依舊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至今隨時都可以找到它的印痕。
晉陽古城從建成到徹底被毀,前者距今2500多年,後者距今也有1000多年了。然而,沉睡在地下的這座古城基石猶在,文脈長存。所以,當我們漫步在晉陽古城的遺址上時,雖無法穿越深埋於地下的宮殿和街巷了,但歷史的追思,依舊會讓每一名遊客產生無盡的遐想。而未來的發掘,誰又能料到會出現多少我們意料不到的奇跡呢?
『陸』 古文化遺址的古文化遺址分類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台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牆(似為後世在原牆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一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牆長皆1200米,北牆長1000米,南牆長950米。現存牆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牆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台縣百里鄉達溪河岸二、三級台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一公里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里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庄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志》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牆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庄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一地重鎮。 ? 庄浪古城位於庄浪縣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里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庄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一里一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瓮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台,居中者最高,人稱「將台」。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牆,南面距「將台」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牆,與南、北城牆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牆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干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牆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牆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庄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注》: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志》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一。遺址呈橢圓形,東牆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趙墩鄉一個長300餘米的山樑上。計有4座,其中一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台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一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良邑鄉。殘台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台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樑上,連續有三座烽墩,一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一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一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里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里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
『柒』 河南省境內有那些古代遺址這些地方在哪個城市
1、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科學發掘91年來,考古人員清理過商代墓葬超過2萬座。「婦好墓在單個墓葬中出土隨葬品數量最多,代表了晚商文化的發展水平、思想觀念、活動范圍以及工藝技術水平。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2、河南仰韶文化遺址
位於河南省澠池縣城北韶山腳下,距縣城9公里。遺物中陶片較多,石器和骨器較少。有長條形單刃的石刀和中部鑽圓孔的石紡輪;有骨鏃、骨鑿和骨針等。
這個遺址出土的彩陶較復雜,多先施白色陶衣,然後著彩。彩繪圖案有米字紋、弦紋、x形紋、方格紋和圓點紋等,與廟底溝的彩繪圖案類似,其時代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197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賈湖遺址
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
是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淀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骨笛賈湖遺址共發掘出30餘支骨笛,還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通過賈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附著物發現:9000年前賈湖人已經掌握了酒的釀造方法,這一發現也填補了世界酒文化的空缺。
(7)呂山遺址擴展閱讀:
在賈湖遺址出土的遺物中,共發現十多例契刻符號,分別刻在甲、骨上,專家研究認為這些刻符的筆畫與漢字的筆畫一致,書寫特點也是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與漢字基本結構相一致。是世界上發現的最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實物資料。
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鍵性問題提供了新的佐證,並被認為早於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卜辭4000多年,領先於素稱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紙草文字,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
『捌』 丹東市古廟遺址分布
古廟的遺址,不太清楚,但是丹東地圖中帶廟的地址都在上圖中了,請採納,謝謝!
『玖』 天津遺址有哪些
首先告訴你,大沽炮台遺址還在,大沽口炮台位於天津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是「外接深洋,內系海口」的「海門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防要隘。炮台始建於明代後期,清代多次進行整。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6月,八國聯軍向大沽炮台發起猛烈轟擊,天津軍民不畏列強,浴血鏖戰,終因炮台彈葯爆炸起火,炮台失守。大沽口炮台現存炮台遺址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口炮台已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歷史見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是一座既蘊涵古都風韻,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大都市。悠久的歷史為天津留下了許多極具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勝跡。漫步城中,那堪稱「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幢幢風格迥異的小洋樓、古樸典雅的天津老城、逶迤穿城而過的海河風光帶,異彩紛呈的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領人流連駐足;市郊風光秀麗的山林湖泊、綠樹環抱的深山古剎,世界聞名的萬里長城更是中外客人游覽觀光的好地方。天津還有如下風景名勝區,如果你時間充沛的話,不妨去玩玩,好玩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古文化街
初來乍到,想大致領略一番津味、古味、文化味,那最佳去處莫過於古文化街了。穿過「津門故里」的大牌坊,是600米的仿清建築群,出自數十位書法界名人之手的百塊匾額和楹聯,充滿翰墨氣息,猶如百家書法展覽。在這條街上出售古玩玉器、古舊書籍、傳統手工藝製品和民俗用品,天津的民間藝術品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劉氏磚刻在此設有專店。
天後宮(民俗博物館)
俗稱娘娘宮,座落在天津三岔河西岸、古文化街中心。始建元代(1326年)。這座海神廟與中國沿海一些城市的「媽祖廟」相同,都是供奉一位傳說中的神女。天後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和聚會場所,每逢天妃誕辰(農歷3月23日),舉行「皇會」表演龍燈、戲曲、旱船,百戲雲集,萬人空 巷。現辟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
廣東會館(天津戲劇博物館)
位於天津老城中心,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為四合院式建築,戲樓建造獨特,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1912年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在這里演講。現已辟為天津戲劇博物館。
呂祖堂(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位於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是清代供奉呂洞賓的道觀。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著名的義和團首領曹福田在這里設總壇口,成為當時義和團活動的中心。1985年修復後建立「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石家大院
位於西青區場柳青鎮。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始建於1875年,佔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現辟為楊柳青民俗博物館。藏有大量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磚雕等民間藝術珍品。
文廟
明代廟,是奉祀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位於南開區東門內大街。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為市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李叔同故居及書法碑林
李叔同是中國著名的近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同時也是享譽海內外的佛教高僧。 天津是李叔同的故鄉。他的故居在海河岸邊的河北區糧店後街60號院內。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築距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紀念這位生長在天津的中國近代文化大師,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書法碑林河北區宙緯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園林式建築,鐫刻著大師中晚期書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師銅塑像巍然矗立其間。碑林還刻有眾多著名書法家的詠懷之作。
梁啟超故居與飲冰室書齋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他的故所和飲冰室書齋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第一工人文化宮附近的民族路上。1924年,在他原寓所西側,由義大利建築白羅尼歐設計,建成一幢名為「飲冰室」書齋的灰色兩層洋樓,粱啟超後期許多重要著作是在這里撰寫的。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精武元祖霍元甲,以其精湛的武術技藝和強烈的愛國精神享譽中外。天津西青區小南河村的一座農舍便是霍元甲的故居。這是一個青瓦土坯牆普通農舍式的院落,房屋內陳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拾』 呂祖堂(義和團紀念館)在哪裡
呂祖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芥園道與怡華路交口的呂祖堂內。
歷史發展:
曹福田共商對敵斗爭大計。火燒紫竹林租界、攻打老龍頭火車站和天津城保衛戰的一些重大決策都是在這里決定的。義和團運動史上重要的文獻,向帝國主義宣布的「戰書」等,都是在這里發出的。迄今為止,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是全國唯一保存較完好的一處壇口遺址。1976年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1985年修復後辟為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原是供奉仙人呂洞賓的道觀。原是所在地永豐屯的祠堂。明宣德八年(1433年)始稱為呂祖堂。後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國九年(1920年)、1985年及2003年多次修建。主要建築有山門、前殿、後殿和五仙堂。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歲次庚子,義和團運動興起,各地義和團紛紛進入天津,著名的乾字團首領曹福田率領鹽山、慶雲、靜海等縣數千名義和團戰士到達天津,將總壇口設在呂祖堂內,並將拳場設在五仙堂。團員們日夜在月台上練掌習武。因呂祖堂瀕臨南運河,津西各縣義和團來津時大多在此落腳。義和團著名首領張德成、林黑兒、劉呈祥等經常在此聚義拜壇,與新中國成立後,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受到各級人民政府的保護。1962年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天津市政府批准,於1985年在呂祖堂內建「天津義和團紀念館」,1986年1月1日對外接待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