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寨古文化遺址
Ⅰ 澠池檯球桌
你好,澠池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一般省會城市賣檯球桌的比較多,所以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澠池(miǎn chí)是仰韶文化發祥地,秦時置縣,[1]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地處豫西丘陵山區,總面積1368平方公里,轄5鎮7鄉235個行政村,總人口36.57萬,其中農業人口25.91萬。東西寬43.5千米,南北長52.8千米,地理坐標在東經111°33′至112°01′,北緯34°36′至35°05′之間。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314旅遊專線、247省道均通過澠池,交通便利。是河南省經濟管理擴權縣、對外開放重點縣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位於"鄭洛工業走廊"的西端,已成為全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建材、耐材基地。
2011年澠池縣生產總值完成182億元,同比增長13.1%,綜合經濟實力現居全省第11位,在全國中部崛起百強縣中,名列第23位。
全縣轄城關、英豪、張村、洪陽、天池、仰韶、仁村、果園、陳村、坡頭、段村、南村12個鄉鎮,共有227個行政村和8個城鎮居民委員會。縣內有漢族、回族、維吾爾族、滿族、苗族、藏族、布依族、壯族、土族、侗族、佤族、高山族、達斡爾族、蒙古族、土家族、彝族、朝鮮族等17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會盟大道中段,車牌代碼:豫M。
3歷史沿革
【主條目:澠池歷史】
澠池之名來源於古水池名,本名黽池,以池內注水生黽(一種水蟲)而得名。黽池,上古屬豫州,西周時為雒都(今洛陽)邊邑,春秋時屬虢、屬鄭。戰國時韓滅鄭,澠池屬韓。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趙會盟於西河外黽池,今縣城西有古秦趙會盟台遺址。 秦時置黽池縣,屬三川郡。此外,秦王還在此地會見過趙王,由此發生了趙王與藺相如在澠池機智地與秦王會見的故事。西漢黽池亦名彭池,屬弘農郡。三國魏始改縣名為澠池,屬恆農郡。晉代屬弘農郡。北魏置澠池郡,轄俱利、北澠池和西新安3縣。置恆農郡,轄崤縣,領有今縣西部一部分。後置宜陽郡,以西新安縣歸屬之,也領有今縣東部。東魏置金門郡(後
澠池縣風光1
澠池縣風光1[1]
改宜陽郡),轄南澠池縣,領有今縣南一部分。西魏恆農郡下,復置澠池縣。北周時,澠池縣先後屬同軌郡、河南郡,改南澠池縣為昌洛縣(後改洛水縣),沿革為今宜陽縣。隋初澠池縣屬熊州,大業二年(600年)改屬河南郡。義寧元年(617年),又改屬宜陽郡。唐初在澠池境內置谷州,轄澠池等3縣。貞觀三年(629年)更縣名為「天池」,移治雙橋鎮(即今縣治)。顯慶二年(657年)廢谷州,天池改屬洛州(後為河南府)。五代時復澠池之名,屬京西河南府。宋屬京西北路河南府。金初屬河南府(後改中京金昌府),興定元年(1217年),澠池改置韶州,轄永寧、宜陽、沔池、利津4縣,其中後2縣均在今縣境內。元代廢韶州,復為澠池縣,屬河南府,後改屬陝州。明、清屬河南府。明代縣名亦稱「沔池」。民國時期澠池先後隸屬河洛道、豫西第三行署、河南省第11行政公署。1944年春,日軍侵佔豫西後,八路軍太岳軍區部隊南渡黃河,在澠池建立抗日根據地。1945年2月,成立澠池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晉冀魯豫邊區豫西二專區。1947年8月,成立澠池縣人民民主政府,屬太岳區第五專區。1948年3月,澠池獲得徹底解放,改屬豫西一專區,又改屬七專區、三專區。1949年3月,屬河南省陝州行政公署。1952年歸洛陽行政專員公署。1986年4月歸三門峽市管轄。
澠池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縣境內仰韶文化實物遺存證明,遠在5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古人類活動足跡,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就是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次發現於澠池仰韶村。秦時置縣,至今已2000多年,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跡。1925年,澠池縣始有中共黨組織的活動,澠池曾建過八路軍兵站、辦過豫西公學,發生過上官子平叛亂(「豫西事變」主體)和馬跑泉事變,縣城先後經歷3次解放,許多革命烈士長眠於此,境內留下很多革命遺址和紀念地。至2000年底,全縣有文物保護單位110餘處。其中,屬國家級的1處:仰韶村文化遺址;省級6處:寺溝遺址、鹿寺遺址、不召寨遺址、馮異城遺址、陳村橋序碑、八路軍兵站;市級5處:秦趙會盟台、劉氏族系碑、黃河水位碑、鄭窯遺址、丈八石佛寺;其餘為縣級。澠池縣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還有:仰韶大峽谷、韶山、雲門寺、大寨溝、瓦廟溝、中關漢柏、白浪索道橋;提水工程、周桓王陵、岱嵋周柏、利津風情園等等。革命遺址除八路軍澠池兵站外,還有劉少奇舊居、中共豫西特委擴大幹部會議舊址、抗日陣亡將士公墓、抗日烈士紀念碑、豫西公學遺址、「小孤山戰斗」紀念地、「馬跑泉事變」紀念地等,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黃河小浪底水庫蓄水後,澠池縣南村出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奇景,為開辟南村黃河游創造了良好條件,成為河南省大黃河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澠池縣委、縣政府還十分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2000年底已完成南村碼頭建設和仰韶文化遺址花園式改造工程。
古老的澠池,吸引了古今中外的眾多文人墨客,古代的王通、杜甫、駱賓王、王安石、司馬光、韋應物、歐陽修、蘇軾、蘇轍等,近代名人章士釗、吳伯簫、姚雪垠等,都曾在澠池留下膾炙人口的詩文佳篇。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胡耀邦等,都曾親臨這片熱土。1938年,劉少奇在澠池八路軍兵站居住近兩個月,在澠池主持召開中共豫西特委擴大幹部會議,並在此起草和第一次宣講《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澠池籍歷史上也不乏出類拔萃者:宋代有抗金民族英雄張玘;明朝大理學家曹端、張信民等;當代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張汝光將軍等。[2]
【次條目:澠池會盟】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欲與趙惠文王在澠池會盟言和,趙王害怕,不願前往。廉頗和藺相如勸趙王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趙王與藺相如同往,廉頗相送,與趙王分別時說:「大王這次行期不過三十天,若三十天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希望。」廉頗的大將風度與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行色,同時由於相如澠池會上不卑不亢的與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擊了秦王施展的種種手段,不僅為趙國挽回了聲譽,而且對秦王和群臣產生震懾。最終使得趙王平安歸來。秦昭襄王曾與趙惠文王在澠池會盟,並築會盟高台。[3-4]
4地理環境
澠池縣基本屬丘陵山地,北部是以東崤山為主的山區,南部是以西崤山(又稱南大嶺)為主體的丘陵地區,中部是澗河盆地。境內最高處為韶山,海拔1 463.2米;最低處為黃河谷地,海拔只有198米。主要山脈有韶山、岱嵋山、熊耳山。境內主要河流有澗河、洪陽河、澗口河等,統屬黃河流域。黃河自境內西北的槐扒村入境,至東北的關家村東1.5千米處出境入新安,境內流程58.5千米。
澠池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6℃ ,年均降水量662.4毫米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冬季最少。年平均日照時數2 362.2小時,有效積溫為4 046.4℃,無霜期216天。2000年,澠池最高氣溫39.3℃,最低-11.6℃,總降水量502.5毫米,降水天數為97天。澠池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於多種農作物和果類的生長。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發生頻率83.7%)、冰雹(發生頻率為32.6%)、乾熱風(年平均1.8次)、大風(年平均21.6天)。
5資源
澠池縣毀綠造田
澠池縣毀綠造田[5]
澠池縣地上、地下資源豐富。縣內耕地既宜於糧、草、牧、林,又是烤煙生產最適宜類型區,隸屬豫西崤山優質烤煙區。1993年澠池縣被評為「河南省優質煙葉生產二級達標縣」。糧食以小麥、玉米、穀子、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煙葉、瓜菜、花生、油菜為主。果類以仰韶黃杏、大牛心柿、蘋果為主,此外還有紅果、桃、李子、核桃等。有野生植物156科1 218種。其中,葯用植物有702種、牧草428種。動物除家畜家禽外,尚有野生動物120種。已探明礦藏有:原煤、鋁礬土、硫鐵礦、水泥灰岩、石英砂岩、重晶石、磁石、硅石、大理石、鑄型砂、耐火黏土等30餘種,總儲量達30多億噸,品位高、易開采。其中,坡頭鄉賈家窪鋁礦石品位居全國之首,石英砂岩、硅石、鑄型砂儲量和品位居全省第1。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達6億噸,縣內的地上(黃河及其支流)和地下水資源,為工業、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仰韶黃杏、仰韶柿餅、煙葉、仰韶酒、中成葯、坻塢小米等為澠池特產,名揚國內外。
6行政區劃
澠池縣轄5個鎮、7個鄉:城關鎮、英豪鎮、張村鎮、洪陽鎮、天池鎮、仰韶鄉、仁村鄉、果園鄉、陳村鄉、坡頭鄉、段村鄉、南村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34平方千米, 67066 人,轄6個居委會、13個村:一里河居委會、東關居委會、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西關居委會、黃花居委會、北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南街村、一里河村、孟嶺村、塔泥村、蘇灣村、峪溝村、李家窪村、十里鋪村、西河南村、班村 。
英豪鎮
89平方千米, 35689 人,轄2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英豪煤礦居委會、英豪鎮居委會、英西村、英東村、東馬村、谷水村、西曲村、槐樹窪村、葦園窪村、姜王莊村、後營村、周家山村、王溝村、翟延村、水源村、寺庄村、寺庄坪村、西英豪村、東七里村、東城南村、王都村、西城南村、王家坪村、富村、吳窯頭村、南馬村、牛王嶺村、上渠村、孟窯頭村、西庵頭村、英新村、仁靈村、槐英村、新嶺村 。
張村鎮
52平方千米 ,21634 人,轄1個居委會(張村居委會)、13個村委會,124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2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張村居委會、曹窯居委會、張村、杜家村、河南庄村、庵北村、漏泉村、蘇秦村、荊村、桑樹坪村、三化溝村、曹窯村、高橋村、利津村、楊家新村 。
洪陽鎮
67平方千米 ,21772 人,轄15個村委會:東洪陽村、上庄村、石盆村、德厚村、北溝村、柳庄村、雷溝村、上洪陽村、劉村、趙窯村、義昌村、崤店村、堡後村、胡坑村、吳庄村 。
天池鎮
137平方千米, 40405 人,轄29個村委會:篤忠村、張大池村、竹峪村、杜村溝村、龍潭溝村、山韭溝村、陳溝村、張呂村、南昌村、藕池村、鹿寺村、南澗村、西園村、賈溝村、桐樹溝村、石泉村、朝陽村、西天池村、東天池村、東坡頭村、陶村、下馬筵村、東楊村、芮溝村、宋溝村、馬溝村、堡南村、楊大池村、水泉窪村 。
仰韶鄉
96 平方千米,34611 人,轄25個村委會:西陽村、高村、崇村、張溝村、天橋村、崔門村、中澗村、甘澗村、後澗村、西天壇村、天壇村、東陽村、賀滹沱村、韶陽村、馬嶺村、莊子村、劉郭村、陽光村、禮庄寨村、裴窯村、樂村、喬嶺村、蘇門村、仰韶村、韶華村 。
仁村鄉
131 平方千米,17408 人,轄13個村委會:仁村、東張村、蟠桃村、楊河村、紅花窩村、雪白村、大水溝村、東段村、南坻塢村、北坻塢村、上西村、高堂村、台口村 。
果園鄉
124 平方千米,35314 人,轄35個村委會:果園村、康窪村、北平泉村、南平泉村、南庄村、趙庄村、峪峒村、蘇庄村、南段村、東安頭村、楊村、耿村、八里寨村、東村、孟村、牛峪溝村、澗北村、澗新村、西村、展庄村、劉窯村、石堆村、孟家溝村、石溝村、下庄溝村、西坡村、毛溝村、李家村、窯屋村、劉頭村、杜寺村、太平庄村、杜家門村、路村、東嶺村 。
陳村鄉
115 平方千米,31564 人,轄1個居委會(陳村居委會)、23個村委會,192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23個村委會:後河村、貫溝村、陳村、石板溝村、范窪村、小口裡村、五愛村、一心村、白浪村、槐扒村、黃花村、魚池村、苜蓿村、滹沱村、萬壽村、上南庄村、池底村、西段村、雍家院村、朱城村、下馬頭村、柳雍村、韶興村。
坡頭鄉
212 平方千米,15496 人,轄16個村委會:坡頭村、嶺南村、西川村、汪墳村、觀吊村、城頭村、泰山村、韶峰村、不召寨村、茹窯村、韓家坑村、土嶺村、楊樹窪村、白羊山村、浪地村、窯地村 。
段村鄉
204 平方千米,9295 人,轄11個村委會:段村、柏隆村、中朝村、宋村、上澗村、中關村、東庄溝村、四龍廟村、趙溝村 。
南村鄉
107平方千米, 6478人, 轄10個村委會:北仁村、南村、青山村、柏樹圪塔村、西山底村、關底村、後川村、南窪村、金燈河村、林場村 。[6]
7經濟
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澠池縣生產總值達19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7.1億元,比上年增長5.0%,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14.3%,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9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增加值138.0億元,增長15.4%,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43.5%,拉動生產總值增長6.0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1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5.6%,工業的較快增長拉動澠池縣生產總值增長4.9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加值38.6億元,增長11.0%,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42.2%,拉動生產總值增長5.8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4:73.1:18.5變化為:8.8:71.3:19.9。第一產業比重與2011年相比上升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4個百分點。
澠池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2.6%,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2.4%。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1.2%。
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32.1億元,比上年增長 15.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8.2%。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7.6%。產品銷售收入4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產銷率達99.7%。澠池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66.9億元,利潤47.4億元,分別增長19.0%和16.7%。
澠池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59565萬元,比上年增長16.8%;房屋施工面積405490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49199平方米。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2.9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0.8億元,增長23.4%;農戶投資2.1億元,增長9.0%。全年共組織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各類投資項目14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55個,計劃總投資347.7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43.5億元。
國內外貿易
201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城鎮零售額達21.1億元,增長21.3%,鄉村零售額12.2億元,增長7.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9.7億元,增長17.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4.2億元,增長20.0%。 2012年,澠池縣實際直接利用外資157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6%;對外貿易出口總額407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8%。
農業
澠池縣千畝玫瑰園
澠池縣千畝玫瑰園
澠池縣農業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有了原始的農業。
澠池地處中原腹地,又通東西官道,從先秦至民國,戰禍連年,災害頻發。當地人民在治平年代,僅能果腹。一遇戰爭和自然災害,人民就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十不存一。從當地眾多家譜反映其始祖多為洪洞縣移民。澠池地處豫西丘陵山區,土地多貧瘠,生產力發展緩慢,農業水平低下。
2012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5037公頃,比上年增加26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9379公頃,比上年增加258公頃;煙葉種植面積3669公頃,比上年增加9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8.4萬噸,比上年增產4.3%。
其中夏糧總產量90402噸,比上年增產3.1%;秋糧總產量93135噸,比上年增產5.5%。
全年油料產量22463噸,比上年增產16.4%;煙葉產量7094噸,增產7.0%;水果產量21.0萬噸,增產8.9%;蔬菜產量18.2萬噸,增產5.8%。
年末生豬存欄27.2萬頭,比上年增長6.3%,肉類總產量3.7萬噸,比上年增長5.6%,禽蛋產量2.3萬噸,比上年增長2.7%。
財貿金融
2012年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2.9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6億元,增長12.8%。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5.1億元,比年初增加11.7億元,增長 15.9%。
其中:個人儲蓄存款余額58.9億元,比年初增加7.4億元,增長14.4%。
各項貸款余額36.6億元,比年初增加5.8億元,增長18.8%。
全年保費收入11560萬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財險公司保費收入2207萬元,比上年增長9.0%,財產險賠款金額1291萬元;人險公司保費收入9353萬元,比上年增長10.16%,人身險賠付金額2671萬元。
Ⅱ 楚長城的位置
楚長城的全線分布情況,此前論者將其分為北線、東線、西線三部分,整體輪廓略呈「∩」形,故稱方城。從遺址的情況看,又較為復雜,楚長城並不是單一的線路,除北面南召至魯兩縣間是單一線路外,東線和西線又各有內線和外線,東西兩線形成四條線路。造成東西兩邊各有內線和外線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楚國向北擴張所佔領的區域由小到大,先佔領的地區修築長城(楚長城內線范圍內基本上是申國地)後,又在新佔領的地區加修長城,形成長城套長城;二是從綜合戰略防禦考慮的,充分重視和加強對於古道、河口、關隘等這些容通行地段的加固防禦,不惜重復建設,層層設關。因為從交通條件上看,從中原和關中到達楚國所屬的南陽,自西北有藍田、武關孔道,自北部洛陽南下有三鴉路孔道和馬市坪孔道,自東北有陘山至方城縣孔道,楚與齊、晉、秦、韓、魏等國都非常重視利用這些古道展開激烈的爭奪,楚更不惜代價修築北部三面頗為復雜的綜合性防禦工程。
南召縣楚長城只是整條楚長城的一部分,但卻是線路最長、關城最多、起的作用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部分,集中反映了楚長城的諸項特徵,不少寨城具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現將楚長城北、東、西三線情況分述如下: 東線為北--東--南走向。其中東內線,自魯陽關南下,沿三鴉路至南端的第一鴉。三鴉路,為洛陽南下經魯山、南召通向南陽的著名古道,《南陽古代史話》稱三鴉路為古「夏路」。三鴉路段均在南召境內,中流魯陽關水(簡稱關水,今名鴨河)。《清一統志》雲:「三鴉路以百重山為第一鴉,分水嶺為第二鴉,魯陽關為第三鴉。」《南召縣志?交通志?古道》稱:「宛洛大道,即古三鴉路,亦稱魯關道,是南陽通往洛陽的一條重要通道。始建於公元前9世紀西周時期,昭王、穆王為溝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第二鴉所在的雲陽關,鴨河、雞河在此會流,會流處兩山並立,三鴉路古道在此通過,故歷史上被稱為「北扼汝洛,南扼荊襄」的咽喉之地,為歷代兵家所必爭。魯陽關水之濱的杏花山下,發掘有五六十萬年前的「南召猿人」遺址,說明此地歷史文化悠久。雲陽關現遺存有「古雲陽」石刻,在雲陽鎮內有楚王行宮遺址,在其周圍有韓信寨、羅圈寨、一峰寨、馮庄寨等石寨城;三鴉路第一鴉亦有曹店寨、東西抬頭寨、白花寨(又稱沽沱寨,今皇路店鎮)等寨城。楚長城的東外線。已多見於史籍,如《水經注.水》稱「葉東界有故城,始 縣東,至 水,達比陽界,南北聯聯數百里」,作了全面勾畫。即楚長城自魯陽關向東南經
縣故城(位在今魯山縣東南50里,與葉縣為鄰),到葉縣故城(位在今葉縣西南30里),再到瀙水。《水經》稱瀙水出舞陰縣東上界山,注文說瀙水所在的陰又作舞陰,今為泌陽縣羊冊鎮、黃山口鄉一帶。由此可知,楚長城沿葉縣、方城兩縣交會地東南行,直達舞陽地,再沿方城、舞陽交會地向東南行至泌陽。方城縣東北獨樹鎮有大關口,又名繒關、方關、仙翁關、方城關,是歷史上著名的南(陽)襄(陽)隘道,南北交通要孔。《呂氏春秋·有始》列天下九大要塞,大關口居其第四。大關口東側為黃石山,方城、葉縣各居其半,方城一側有兩道楚長城遺址和敵台、跑馬道遺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比陽,《古今地名大辭典》稱其亦作沘陽,在今泌陽縣,故可知楚長城又南行到泌陽縣東部。 西線為北---西---南走向。其西內線,
由南召縣喬端鎮的野牛嶺南下,經板山坪鎮的周家寨(古名金斗關),南入鎮平縣,繼向南入鄧州市境內的穰故城。據《南召縣志》記載,與西內線相聯系的古道有兩條:一條是馬市坪古道,由洛陽向西南經嵩縣沿白河入南召縣喬端鎮、馬市坪鄉、李青店(今南召縣城關鎮),南達南陽,中間有著名的灌溝孔道,縣內總長45公里:一條為板山坪古道,由李青店經白土崗鄉、板山坪鎮西入內鄉縣馬山口,遠入武關,縣內總長45公里。另有白河航道,下通漢江,北至板山坪鎮余坪。位於板山坪鎮的周家寨,為楚長城的一座大型關城,位於金斗山(今名華山)上。《明嘉靖南陽府志》稱「金斗山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並稱「明會典有金斗關,關因山蓋置,跨內鄉、南召二縣」;到明代更名為蓮花寨,清初經此地周姓旺族復修後又更名周家寨。此寨緊鎖著板山坪古道。周家寨周圍沿古道分布著黃路岈寨、樓子垛寨、黑溝頂寨、小曼寨、青風崖寨等十餘座石寨城,集群分布;向南入鎮平縣境又有菩提寺寨等有名寨城。《括地誌》稱「故長城在鄧州內鄉縣東七十五里,南入穰縣」,應是指這里的楚長城西內線。楚長城之西外線,自南召縣西北喬端鎮境內的桃花庵寨、八里坡寨向西南,經京子垛寨、老界嶺寨等入內鄉縣境。《水經注》稱內鄉「酈縣有故城一面」、「湍水出弘農農界翼望山---經南陽酈縣故城東」;《括地誌》又雲長城「北連翼望山」。據清康熙《內鄉縣志》載,酈縣故城在內鄉縣西北二十里(一說十二里)酈城堡,此地還有長城鋪、長城河,西峽縣內還有屈原崗等地望名稱。從現存遺址看,西外線長城又由西峽的漢王城南入內鄉縣,沿湍河南行,達酈縣故城,再向東至鎮平、內鄉交界,抵鄧州市西北土谷山,再南行交故穰縣長城。今鄧州市西南隅與淅川縣交界的杏山上,也新發現一段長約30里的長城遺址,其間有軍營石牆基遺址百餘間,有多處烽火台,有的地方長城呈縱橫交錯之勢。長城北部為丹江水庫,即楚始都丹陽所在地。這一發現,為羅哲文先生提出的楚長城西線南起湖北竹山縣提供了依據。
綜合以上所述,楚長城所經之地,其西線,大致自湖北竹山縣起,向西北交於淅川縣、鄧州相毗鄰的杏山,入鄧州市東北的穰縣故城,再轉向西北,逾湍河,經內鄉縣酈故城,連西峽、內鄉兩縣間的翼望山,復折向東行,沿伏牛山脈入與南召縣;西內線循鎮平、內鄉交界北行到南召板山坪鎮周家寨(金斗關),再向北抵達喬端鎮野牛嶺關。其北線,自南召縣喬端鎮沿崇峻的伏牛山脈迤邐向東,經南召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雲陽幾個鄉鎮,入東北皇後鄉之魯陽關,東進到魯山、葉縣。其東線,東內線由魯陽關南下,沿三鴉路經雲陽關和楚王行宮處,至第一鴉所在的白花寨;東外線,自南召縣東北部入魯山縣,轉向東南,經葉縣與方城二縣交界的方城山(一作黃城山,又作黃石山),再向東沿舞陽、方城兩縣間而南入泌陽中部,即
水發源地,又折而西入唐河縣界。楚長城的相對長度約一千六百餘里,絕對長度難以數計。
Ⅲ 偃師縣的鄉鎮
第二節鄉鎮
城關鎮
城關鎮位於隴海鐵路偃師車站周圍,北倚虎頭山與邙嶺鄉為鄰,東、南、西三面連城關鄉,約介於北緯34°43′至34°44′、東經112°46′至112°47′之間,面積4.8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屬半坡半灘地區。
民國25年,縣治遷至與槐廟北部毗連的新城,因槐廟交通便利,商業增加,逐漸發展成鎮。當時僅有五條短而窄的土街。1948年在自然鎮的基礎上成立槐廟鎮,鎮政府駐地槐廟村,歸一區管轄。1953年改屬二區管轄。1956年撤區,改鎮為槐廟中心鄉,轄槐廟、老城、西(寺庄)後(庄)、杜樓4個鄉。後取消中心鄉,改槐廟為大鄉,轄槐廟、西後兩個小鄉。1957年槐廟並入老城鄉。1958年屬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增設老城區槐廟鎮人民公社,轄槐廟、新城兩個大隊和城區。同年又改為槐廟鎮,轄槐廟、新城、新新、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後庄、石硤、窯頭等9個大隊。1962年並入城關公社。1964年單獨設鎮,因轄區靠近縣城,故名城關鎮。1968年撤鎮,並入城關公社。1981年6月恢復城關鎮,鎮政府駐地縣城槐新路南段。1985年,鎮轄縣城和槐廟、新城、新新3個村,39個村民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機械、建築、化工、製鞋、印刷、塑料、傢具、電線、食品等。鎮辦小學2所,初中1所。
山化鄉
山化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東、北鄰鞏縣康店鄉,西與城關、邙嶺鄉接壤,南臨伊洛河同鞏縣回郭鎮相望。約介於北緯34°43′至34°47′,東經112°49′至112°56′之間,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62271畝。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屬邙山嶺,由於山洪沖刷,水土流失,形成南北羽狀溝壑,山地佔全鄉面積的80%;南部沿伊洛河為帶狀沖積平地。該鄉邙山腳下蘊藏有豐富的石灰岩。
山化鄉轄區原屬縣一區管轄。1958年歸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設老城區,轄老城、東寺庄、山化、馬窪、槐廟鎮、牛庄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將山化、馬窪兩個公社和老城公社的湯泉、東屯大隊合並建成山化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社為鄉。1985年全鄉轄石家莊、寺溝、忠義、台溝、山化、王窯、東屯、湯泉、藺窯、關窯、張窯、牙庄、馬窪、光明、游殿、新光、新油17個村,257個村民小組,10459戶,47355人。鄉政府駐地位於山圪垯與化村之間。區內有初中1所,八年制學校17所,衛生院1所,電影放映隊4個。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穀子、紅薯、煙葉、西瓜、蘋果等。工業有機械製造、化工、製鞋、制磚、電線、瓶蓋等廠家。隴海鐵路、偃師——鞏縣公路平行橫穿東西,交通便利。文物古跡有宋「會聖宮」碑和北魏寺溝造像碑,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關鄉
城關鄉因其所轄區域分布在縣城周圍而得名。東接山化鄉,西連南蔡庄鄉,南臨洛河和岳灘鄉相望,北和邙嶺鄉為鄰。約介於北緯34°42′至34°45′,東經112°44′至112°49′之間。總面積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930畝。該鄉北依邙山,南瀕洛河,屬半坡半灘地區。
現城關鄉轄區,1958年分屬老城和南蔡庄公社。1969年城關鎮並入城關公社,劃出虎頭山以北的部分村歸邙嶺公社。1981年又劃出槐廟、新城、新新3個大隊和城區,組建城關鎮。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城關鄉有窯頭、北窯、城西、城南、城北、許庄、齊庄、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塔庄、後庄、石硤、大槐樹、杏園、赫田寨、新寨、前杜樓、後杜樓、潘屯共20個村,207個村民小組,9215戶,41535人。鄉政府駐地位於縣城民主街西段北側。區內高中1所,初中6所,八年制學校3所,小學16所。有電影隊2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寺庄的銀條為偃師縣特產。工業有機械製造、電子電器、傢具製造、石料加工、印刷、製鞋、服裝加工等。隴海鐵路、310國道從境內穿過,交通便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商城遺址、杜甫墓和「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邙嶺鄉
邙嶺鄉因位於縣北邙山嶺上而得名。東接山化鄉和鞏縣康店鄉,南連城關鄉和南蔡庄鄉,西部和北部同孟津縣接壤。全鄉約介於北緯34°45′至34°48′,東經112°39′至112°40′之間,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707畝。該鄉地處邙嶺中段,屬丘陵地區,東西走向,地勢西高東低,南北兩坡坡度為60°,山麓形成羽狀沖積溝;上部平坦,為較厚的黃土層覆蓋。該區屬缺水地區。
1958年,現邙嶺鄉轄區分屬南蔡庄和老城公社。1969年3月始置邙嶺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下轄牛庄、周家山、吉家溝、古路溝、牛庄新村、楊庄、省庄、申陽、蘭庄、東蔡庄、西蔡庄、丁門口、趙坡、劉坡共14個村,164個村民組,7289戶,31198人。鄉政府駐地楊庄。區內有初中1所,八年制學校7所,小學7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中草葯防風為當地特產,俗稱「邙風」。有機械修理、化工、冶煉、壁紙等廠家。區內有偃師——邙嶺公路。文物古跡有伯夷叔齊墓,位於首陽山之巔。
南蔡庄鄉
南蔡庄鄉位於縣西北部,東與城關鄉為鄰,西與洛陽市郊區和孟津縣毗連,南臨洛河,與岳灘、翟鎮、佃庄3個鄉相望,北依邙山,與邙嶺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42′至34°46′,東經112°36′至112°43′之間。總面積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529畝。地勢北高南低,呈北窄南寬不規則形狀。北部屬丘陵,水源缺乏;南部為洛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源充足。
南蔡庄鄉在民國時期稱義井鄉,鄉公所在大冢頭村的呂不韋冢上。1948年偃師解放後劃歸二區管轄。1953年劃歸三區,區政府設在南蔡庄村。1956年撤區,小鄉合並大鄉,南蔡庄為大鄉。1958年,成立南蔡庄公社,因公社機關駐地在南蔡庄村而得名。1961年設南蔡庄區,下轄香峪、杜樓、白村、石橋、西蔡庄、東蔡庄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將杜樓公社所轄大隊劃歸城關公社,其餘仍歸南蔡庄公社。1969年春,將南蔡庄公社所屬邙嶺上的8個大隊劃歸邙嶺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南蔡庄鄉轄南蔡庄、古城、城東、前紙庄、後紙庄、大冢頭、墳庄、香峪、溝口頭、新莊、羊二庄、白村、魚骨、前張、後張、義井、龍虎灘、韓旗、保庄、寺里碑、石橋、寨後、郭墳、邢溝共24個村,205個村民組,10068戶,43553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3所,小學21所。有電影放映隊1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紅薯等。工業有機制磚瓦、鋼木傢具、鑄造、造紙、塑料製品、針織等。隴海鐵路、310國道橫貫東西。有漢魏洛陽故城、北齊平等寺造像碑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佃庄鄉
佃庄鄉位於縣西伊洛河之間。東接翟鎮鄉,西與洛陽市郊區李樓鄉相連,北與洛陽郊區白馬寺鄉和本縣南蔡庄鄉隔洛河相望,南隔伊河鄰李村鄉。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3′,東經112°34′至112°38′之間。總面積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011畝。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面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
該鄉原屬洛陽縣轄區,1955年12月劃入偃師縣。1956年1月設佃庄中心鄉,同年分建佃庄、酒務兩個大隊。1958年歸翟鎮公社管轄。1961年歸翟鎮區管轄。1962年撤區單設佃庄公社。1983年變社為鄉。1985年轄有西馬庄、東馬庄、後石罷、大郎、酒務、西石橋、東石橋、牛王莊、河頭、佃庄、碑樓、王圪垯、相公庄、倪庄、東大郊、西大郊、朱圪垯、關庄共19個村,194個村民組,7861戶,35304人。鄉政府駐地佃庄村。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10所,小學9所。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工業有造紙、紙箱、機械、化工、掛面、服裝加工等。岳灘——安樂窩公路經過境內。文物古跡有東漢、西晉太學遺址和辟雍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翟鎮鄉
翟鎮鄉位於伊、洛河之間,東鄰岳灘鄉,西連佃庄鄉,南臨伊河,北傍洛河。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2′,東經112°38′至112°41′之間。總面積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105畝。該鄉地處伊、洛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
今翟鎮鄉轄區,以翟鎮村為界,其西部村莊(含翟鎮)原屬洛陽縣六區管轄,東部的王七、卧龍、甄庄等村原屬偃師。1955年西部村莊歸屬偃師。1958年成立翟鎮公社,因公社機關駐翟鎮而得名。1961年設翟鎮區,下轄佃庄、酒務、東大郊、翟鎮、岳灘、佛灘頭、喂庄7個公社。1962年撤區,恢復翟鎮公社建置。1983年改社為鄉。1985年轄翟東、翟西、寧南、寧北、田中、田西、田北、大爐庄、東窪、西窪、北許、二里頭、四角樓、圪壋頭、前李、甄庄、王七、卧龍、前王共19個村,196個村民組,7857戶,36067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八年制學校8所,小學9所。有影劇院1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花生、棉花等。工業有針織、糠醛、油漆化工、石油化工、鐵鑄、印染、造紙、乳膠等。岳灘——安樂窩公路橫穿東西,簡易公路成網。著名的夏、商二里頭遺址位於該鄉北部,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灘鄉
岳灘鄉位於伊、洛河之間東部沖積平原上。東濱伊、洛兩河匯流處,西鄰翟鎮鄉,北同城關、南蔡庄鄉以洛河為界,南與顧縣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2′,東經112°43′至112°47′之間。總面積2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291畝。該鄉一馬平川,土地肥沃,但地勢低窪易澇。
1958年,岳灘鄉轄區歸翟鎮公社管轄。1961年設翟鎮區,下設岳灘、佛灘頭、喂庄3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建岳灘公社,因轄區內岳灘村種植小麥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及高產、穩產、低成本而聞名全國,故名。1983年易社為鄉。1985年轄有岳灘、東庄、王莊、前馬郡、後馬郡、寇圪垯、趙庄寨、趙庄街、黃大王廟、周堂、佛灘頭、仝庄、尚庄、喂南、喂北、東谷、西谷、堤頭共18個村,183個村民組,7821戶,35257人。鄉政府駐地寇圪垯。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9所,小學9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工業有造紙、紙箱、電器、化工顏料、塑料、汽車配件、針織等。310國道縱貫南北,岳灘——安樂窩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
緱氏鄉
緱氏鄉位於偃師縣南部,萬安山青羅山峰北麓,白雲嶺以南。東連府店鄉和鞏縣魯庄鄉,西接大口鄉和高龍鄉,南與佛光鄉為鄰,北和顧縣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8′,東經112°45′至112°50′之間,總面積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083畝。該鄉屬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礦藏分布於沿山5公里地帶,主要有:鋁礬土,儲量566萬噸;大理石,主要品種為石墨玉、「虎皮黃」,主要儲藏區在邢村南,長寬各1公里,厚3米,儲量3.3萬立方米;白雲石,含鎂37%左右,儲量4.5萬立方米;煤,儲量豐富,縣在劉庄建有煤礦。
1948年,緱氏鄉屬第四區管轄。1958年,建立緱氏公社,因機關駐地緱氏,故名。1961年改為緱氏區,轄緱氏、官莊、扒頭、柏谷塢、營防口、顧縣、段灣7個公社。1962年撤區,恢復緱氏公社(白雲嶺以北地區另組建顧縣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緱氏、化寨、盆窯、程子溝、崔河、鄭窯、裴村、南家村、雙泉、劉庄、孫坡、邢村、布村、扒頭、官莊、李庄、唐僧寺、馬河、柏谷塢、金屯、王灣、馬屯、賈屯、滹沱24個村,262個村民組,12288戶,55961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8所,小學16所。有影劇院1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煙葉等。工業有油漆化工、耐火材料、鋼木傢具、琉璃瓦燒制、真空鍍膜、皮毛、製革等。偃師——登封公路和顧縣——劉庄公路南北貫穿鄉境。有原始社會灰嘴遺址、唐太子恭陵,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顧縣鄉
顧縣鄉位於偃師縣中部。東接鞏縣回郭鎮,西接高龍鄉,南與緱氏鄉為鄰,北同岳灘、城關鄉隔伊河、伊洛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8′至34°40′,東經112°43′至112°49′之間。總面積4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851畝。地勢南高北低,界線分明。南部丘陵,地面起伏較大,水源缺乏,面積佔全鄉的70%;北部為伊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源豐富。
1958年,今顧縣鄉轄區屬緱氏公社管轄。1962年設顧縣公社,因機關駐顧縣村,故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回龍灣、史家灣、營防口、楊村、木閣溝、中宮底、西宮底、曲家寨、東王村、安灘、顧縣、苗灣、李灣、段東、段西共15個村,255個村民組,11978戶,51448人。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12所,小學3所。有影劇院2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機械、染料化工、大麥芽、礦山機械、彈簧、針織、服裝等。顧(縣)龍(門)公路、310國道穿越鄉境,交通便利。
府店鄉
府店鄉位於偃師縣東南部。東接登封縣城關鄉,西連緱氏鄉,南與佛光鄉交界,北與鞏縣魯庄鄉為鄰。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5′,東經112°48′至112°58′之間。總面積5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571畝。該鄉屬丘陵地區,地勢西高東低。礦藏資源有煤、鋁礬土、大理石、花崗岩、石灰岩等。
府店公社建立於1958年,因機關駐地府店村,故名。1961年改為府店區,轄府店、口孜、管茅、參駕店、朱窯、佛光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牛窯、佛光兩個公社合並到佛光公社,其餘4個公社合並為府店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有劉村、府店、辛寨、周寨、西管茅、東管茅、西口孜、廟前、夾溝、寨孜、雙塔、參駕店、韓庄、唐窯15個村,183個村民組,7549戶,3627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5所,小學10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煙葉、蘋果等。有鋁礦石、琉璃瓦、高鋁耐火磚、耐火水泥、凈水劑、化工、石料等廠礦。境內有營(防口)登(封)和府(店)佛(光)公路通過。文物古跡有春秋滑國故城、唐升仙太子碑,均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佛光鄉
佛光鄉位於偃師縣東南的萬安山北麓。東接登封縣城關鄉,西與緱氏、大口鄉毗鄰,南接登封縣君召鄉,北與府店鄉交界。約介於北緯34°28′至34°32′,東經112°49′至112°56′之間,總面積65.7平方公里。該鄉四面環山,南高北低,溝壑縱橫,石厚土薄,可耕土地14387畝。境內有雞鳴山、香爐寨山、馬鞍山、小槐樹山、青羅山、黃龍洞山等。
佛光鄉轄區原屬府店公社。1962年12月設佛光公社,因機關駐地佛光寺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佛光、東窯、來定、柏峪、安樂、杏溝、楊窯、史家窯、曹窯、牛窯、任窯、車李12個村,91個村民組,7821戶,13428人。區內有初中1所,小學12所,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煙葉等,有林地面積14400餘畝。工業有機械、建材、采礦等。有公路通往縣城。
大口鄉
大口鄉位於縣境南部萬安山北麓。東接緱氏鄉,西鄰寇店鄉,南與登封縣潁陽鄉、伊川縣江左鄉毗鄰,北與高龍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29′至34°34′,東經112°40′至112°46′之間。總面積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380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淺山區,丘陵溝壑交錯;北部為山前坡地,地勢緩平。該鄉南部山區及沿山區丘陵33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蘊藏有大量的大理石、花崗岩、鋁礦石、石灰石和煤,已探明的儲量有:鋁礬土1000萬立方米,大理石2億立方米,水泥灰岩5764立方米。
1958年,大口公社轄現在的大口、高龍兩個鄉及寇店鄉的東半部村莊。1961年設大口區,轄大口、肖村、焦村、高龍、鋪劉五個公社,其餘劃歸寇店區。1962年撤區並社,恢復大口公社。1966年7月,將大屯、郭屯、郜寨以北的16個大隊組建成高龍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大口、張村、溫村、袁寨、韓村、草廟、呂橋、後周、經周寨、經周村、肖村西寨、肖村南寨、肖村、鐵村、東山張、東馬村、焦村、翟灣、董村、宋村、翟寨、引禮寨、郭村、曹寨共24個村,221個村民組,9300戶,41005人。鄉政府駐地大口村。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6所,小學19所。有影劇院1座,文化站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工業有耐火材料、建築材料、石雕、化工等。火神凹通往焦村的公路在境內通過。有清防旱碑一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龍鄉
高龍鄉東與緱氏、顧縣鄉接壤,西同寇店鄉相連,南鄰大口鄉,北和翟鎮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5′至34°39′,東經112°34′至112°44′之間,總面積4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698畝。地勢南高北低,屬山前沖積坡地,多數耕地平坦,土質肥沃。
該鄉因政府駐地高龍村而得名。今轄區1958年屬大口公社。1961年大口區內曾設高龍公社,僅轄8個大隊。1962年撤區並社,仍歸大口公社管轄。1966年7月增設高龍公社。1983年易社為鄉。1985年轄高龍、郜寨、姬橋、石牛、辛村、高崖、趙寨、半個寨、五岔溝、逯寨、陶花店、鋪劉、左村、大屯、郭屯、謝村共16個村,158個村民組,7266戶,3203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4所,八年制學校2所,小學14所。有電影隊4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有鋁鎂不燒磚、鑄造、潤滑油、橡塑添加劑、石油鑽探泥漿稀釋劑、電子原件等廠。高龍小磨香油聞名豫西。顧縣—龍門和火神凹—焦村公路穿越鄉境,交通方便。
諸葛鄉
諸葛鄉位於縣境西南部。東與李村鄉接壤,西鄰洛陽市郊區龍門鎮及關林鄉,南隔萬安山與伊川縣彭婆鄉相連,北與佃庄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4′,東經112°29′至112°34′之間。總面積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478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系淺山區,中部為山前沖積坡地,北部是伊河沖積平原。礦藏資源豐富,主要蘊藏在南部山區,有石灰石、水泥石、白雲石、石英石、大理石、沸石等,儲量之大,可供百年開采。
諸葛鄉轄區原屬洛陽縣八、十區管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歸李村公社管轄。1961年劃歸李村區,設諸葛、王府、楊溝三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建立諸葛公社,因公社駐地諸葛村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康莊、東棘、西棘、方樓、譚翟、王府、梁村、道湛、諸葛、司馬、西馬村、楊堂、劉井、西韓村、劉窯、楊溝、西山張、潘溝、上徐、下徐、蘇溝、白塔、劉溝共23個村,245個村民組,9052戶,43204人。區內有高中1所,八年制學校15所,小學7所。有影劇院、文化站各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有水泥、油氈、澱粉、石英砂、葡萄糖等廠。顧縣——龍門公路東西穿越鄉境,交通便利。
寇店鄉
寇店位於縣境西南部。東與高龍、大口鄉毗連,西同李村鄉接壤,南隔萬安山和伊川縣交界,北與翟鎮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29′至34°39′,東經112°37′至112°41′之間,總面積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022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淺山區;中部為山前坡地,地勢較平;北部為伊河沖積平原。礦藏主要有煤、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已探明花崗岩、大理石儲量為4億立方米。
寇店鄉原屬洛陽縣管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轄區以東沙河為界,河東屬大口公社,河西屬李村公社。1961年設寇店區,下轄寇店、朱窯、封溝、常村、窯溝、龐村6個小公社。1962年撤區,建寇店公社,因機關駐地寇店村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寇店鄉轄朱窯、五龍、水泉、韓寨、楊裴屯、沙溝、寇店、干村、李家村、九賢、新莊、東朱村、封溝、李家寨、舜帝廟、常村、杜寨、劉李、大王、二教塔、東龐村、西龐村、掘山、大庄、趙屯、門庄、草店、窯溝、彭店、彭店寨、軍屯、白草坡共32個村,324個村民組,13497戶,61755人。區內有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13所,小學19所。有電影放映隊5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穀子、棉花等。工礦業有花崗岩開采與加工、石雕、化工、耐火材料、水泥等。掘山至伊川縣呂店的公路在境內通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北魏水泉石窟。
李村鄉
李村鄉位於縣境西南部。南依萬安山,以此山為分水嶺與伊川呂店鄉交界,北隔伊河與佃庄鄉相望,東連寇店鄉,西鄰諸葛鄉。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9′,東經112°33′至112°40′之間。總面積8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139畝。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南部為山麓地帶,中部是丘陵地區,北部系伊河沖積平原。該鄉位於偃(師)龍(門)煤田之腹地,並有豐富的石灰岩、花崗岩和白雲岩等礦藏資源。
李村鄉原屬洛陽縣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建立李村公社,因公社駐地李村得名。轄李村、諸葛及寇店鄉沙溝以西各村。1961年設李村區,下轄李村、諸葛、提庄、王府、楊溝、陳溝、袁付6個小公社,57個大隊。1962年撤區,恢復李村公社,轄25個大隊,其餘分別劃歸寇店、諸葛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李南、李北、李東、李西、南寨、武屯、西李、提庄、上庄、下庄、東柿園、西柿園、石罷、袁付、新民、楊灣、白塔、申明、油趙、偏橋、袁溝、魏村、陳溝、雷溝、老井、耿溝、南宋、東宋、葦園共29個村,336個村民組,12941戶,6218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八年制學校12所,小學17所。有影劇院2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煙葉等。有酶制劑、化工染料、印刷、弧形玻璃製造、造紙、機械等廠家。顧縣——龍門公路橫穿鄉境,有定時班車通縣城和洛陽市。
Ⅳ 潮汕人最早大多是從哪遷移過來的什麼時候
唐末五代,從閩贛地區。
1、唐末五代時期開始從閩贛「舉室南遷」。比如潮汕地區版的黃姓就權是這個時期移民而來的,黃峭山公「上馬詩」就是例證。
2、宋末有大量軍民隨宋帝南逃,在閩粵交界地區和元軍進行最後的抗爭,最後失敗時,部分軍民就留在潮汕地區,另外一部分則繼續逃至崖門等地。
3、元末明初是最後一次「舉室南遷」移民潮,主要來自福建莆田、寧化、邵武、泉州、漳州等地。
(4)庄寨古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潮汕地區最早的土著居民是古越人,1974年發現的饒平「浮濱文化」文化遺址距今約3400—2900年。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潮汕地區屬於南越國管轄范圍,漢武帝滅南越國時,大批南越人逃入江海,浮家泛宅,這就是今天疍族的祖先。
秦漢時期,第一批中原漢人開始南遷進入潮汕,但數量不多,一直到唐代,潮汕地區仍是蠻荒之地,韓愈刺潮後,潮州逐漸成為「海濱鄒魯」。
潮汕人的體貌特徵普遍與北方漢人相似性大,相貌與百越民族差異較大,很多人的腳小趾甲分瓣現象。
Ⅳ 東明旅遊
武廟華陽大佛山 齊王閣 東明縣觀光農業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庄寨古文化遺址 武廟華陽大佛山 齊王閣 東明縣觀光農業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庄寨古文化遺址
Ⅵ 東明縣三春 庄寨
三春抄和庄寨兩個地名,三春集鎮襲在東明西南方向,與河南省蘭考縣固陽鎮搭界。106國道從鎮子中間穿過,距離連霍高速不足20公里,是東明到鄭州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集市發達。庄寨村在武勝橋鄉,是戰國時哲學家莊子的故里。現在是個好地方,庄寨古文化遺址,在縣城北12公里的庄寨村北200米處,北緊靠黃河大堤,西鄰葦地,東部和南部均為耕地。遺址南北長80米,東西寬20米,計1600平方米。遺址北端有戰國時期莊子墓(待考);南端有莊子,"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文化堆積層距地表面1米,堆積厚度2米,距地表1.2~2.7米處為商代文化,距地表2.7~3米處為新石器晚期龍山文化。
這兩個地方在東明一個南一個北,一個是村一個是鎮,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Ⅶ 曹縣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
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庄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庄、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餘公里,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盪」。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庄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
Ⅷ 蕭縣人論壇的蕭縣簡介
蕭縣 郵編:235200 代碼:341322 區號:0557
拼音:Xiāo Xiàn 英譯: County
蕭縣[1]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總面積18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0916人,戶籍人口1418936人。全縣轄18個鎮、5個鄉: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閻集鎮、新莊鎮、劉套鎮、馬井鎮、大屯鎮、趙庄鎮、杜樓鎮、丁里鎮、王寨鎮、祖樓鎮、青龍集鎮、張庄寨鎮、永堌鎮、白土鎮、官橋鎮、聖泉鄉、酒店鄉、孫圩孜鄉、莊裡鄉、石林鄉,共有70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龍城鎮。
全縣地勢由北向南微傾。分為丘陵、平原兩大自然區,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龍城鎮至相山一帶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官海山海拔395米,為全縣最高點。黃河故道以南有10多條季節性河流,屬淮河水系。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氣溫14.4℃。國家商品糧和優質棉花基地。
蕭縣緊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徐州市15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新建的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在蕭縣新建蕭縣北站,並在徐州高鐵站與京滬高鐵相連。新規劃的 徐州-蕭縣-淮北-宿州 城際鐵路 也將從新建的蕭縣北站引出。 蕭縣東臨老京滬鐵路,隴海、符夾鐵路縱橫穿過,G30(連霍)、G3(京台)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紀念地有淮海戰役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在蔡凹的舊址、「蕭宿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名勝古跡有花甲寺新石器文化遺址、白土鎮北宋蕭窯舊址和天門寺,省佛教重點寺院山中瑞雲寺,皇藏峪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等。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Ⅸ 曹縣的由來
曹縣古稱北亳,後稱磐石鎮,建縣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並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塊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家吳起、農學家氾勝之、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家學者。現存的古遺址有10多處約20萬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歷史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山、兩聖、一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廟、箕子墓正在開發修復中。曹縣是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都在這里戰斗過。曹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崔蘭田,亞洲舉重冠軍馬文廣,著名舉重教練馬文輝,書畫名家李榮海、張劍萍等都是曹縣人。
1988年11月24日,撤銷城郊、侯集、青固集、魏灣、孫老家、閻店樓、梁堤頭、普連集、韓集、庄寨10個區;撤銷東李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侯集鎮、孫老家鎮和王集鄉;撤銷溫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普連集鎮和莘冢集鄉;撤銷王呂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倪集鄉和鄭庄鄉;撤銷劉崗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韓集鎮和桃源鄉;撤銷王莊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普連集鎮、青崗集鄉和莘冢集鄉;撤銷秦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古營集鄉和安仁集鄉;撤銷孟樓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蘇集鎮;撤銷袁辛樓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龔樓鄉和安蔡樓鄉;撤銷紅廟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蘇集鎮和龔樓鄉;撤銷祝口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梁堤頭鎮;撤銷北青山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鄭庄鄉和邵庄鄉;撤銷魏庄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鄭庄鄉和大集鄉;撤銷火神台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安蔡樓鄉、仵樓鄉和大集鄉;撤銷望魯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安蔡樓鄉和仵樓鄉;撤銷仲堤圈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朱洪廟鄉和邵庄鄉;撤銷劉尚玉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樓庄鄉和常樂集鄉;撤銷西田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磚廟鎮、魏灣鎮和常樂集鄉;撤銷白茅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庄寨鎮、桃源集鄉和大寨集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