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遺址
㈠ 沒空的石器時代石器是什麼年代的
氣候特徵編輯
此時,更新世最後一次冰期已經消退,氣候由嚴寒轉為比較溫暖。
3人類活動編輯
經濟生活仍然基本上是漁獵和採集。因原來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動物消失,人們面對現生的動物群,改以獵取中小型野獸為主,其中大宗的獵物是鹿類。狗已成為家畜,在歐洲和西亞的一些地方,可能已開始馴養豬或山羊。隨著人們採集活動經驗的積累,在西亞一些地區,採集目標逐漸集中於大麥、小麥等野生禾稼,這可看作是農業起源的前奏。人們還從水域獲取更多的魚、貝類,以豐富食源。此時繼續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佔主體地位、間接打制的細石器工藝更為成熟,出現用細石片鑲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進步的復合工具。鏢、錐等骨器也較為精良實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獵效率大為提高。總之,整個漁獵採集經濟比舊石器時代有了長足進步。人們除依舊利用自然洞穴棲息外,還有了季節性的窩棚居址。埋葬死者的習俗比舊石器時代也更加復雜。
4各大洲人類文化編輯
歐洲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突出特點,是盛行幾何形細石器。這種細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規則四邊形等形狀。在西歐南部 和南 歐地區 , 先後分布有阿齊爾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國的同名遺址而得名。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濱河口居民點中,有些堆積層含有人們食剩的大量貝殼和魚骨等,形成為最初的貝丘遺址。在西歐北部和北歐地區有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麥的馬格勒莫瑟遺址得名。該文化分布很廣,在英國的斯塔卡遺址發現有木槳、家狗等重要遺存。
西亞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凱巴拉文化和納吐夫文化等。
5中國文化編輯
文化遺存
對中國的中石器時代考古薄弱, 有待進一步探尋研究。有較重要的發現,如陝西省大荔縣沙苑的30餘處地點,或直接稱為沙苑文化。但也有人認為這里的遺存文化性質尚難確定。中國中石器文化也以發達的細石器為特徵,它繼承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工藝的傳統,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圓錐形石核,並多從這些石核上剝離下規則的長條形石葉,鑲嵌成刀刃直接使用。在嶺南地區,除細石器 傳統 的遺存外,還在眾多洞穴遺址中,與現生動物群遺骸伴出打制的大型石器、局部磨製的切割器和穿孔的礫石等。因年代早又無陶器共存,有些學者認為它們也屬於中石器文化的遺存。
許多學者從年代、環境、動植物群、經濟、技術、文化特徵、地層關系等方面論述,堅持在世界大多數地區應當劃分出中石器時代。也有的學者認為中石器時代並無普遍性意義,或另劃續舊石器時代、先新石器時代、前陶新石器時代等,而不接受中石器時代的概念。
分布
中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遺存,已知有陝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許昌靈井(中石器時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 (舊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時代)等。歐洲從公元前10000~4000年屬於中石器時代,以英國和德國北市的阿齊爾(Azili- an)文化為代表。
6經濟發展編輯
下川,是山西省東南部中條山主峰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20 世紀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里進行了發掘,在階地上層晚更新世末期的亞粘土層中出土了大批細石器,未見陶片、磨製石器和其它農業生產工具。據碳 14測定,年代為距今 2.4 萬至 1.6 萬年。由於這個遺址表現出既區別於舊石器時代,又不同於新石器時代的特殊面貌,考古界定名為下川文化。
下川文化的石製品包括細石器和較粗大的打制石器兩類,而以細石器為主。石器的原料多為燧石,細石器的類型達 40 多種,有錐狀、半錐狀、柱狀、楔狀和漏斗狀等各種類型的典型細石核,還有細石葉和各種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以及琢背小刀、箭鏃、鋸、錐、鑽等。這批石器的製作技術,承襲了峙峪文化的傳統,又有突出的進步,為其它遺址所少見。
最能體現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的,是這個遺址發現的一批石鏃。石鏃用壓製法生產,有明顯的銳尖和周邊,分成圓底和尖底兩種,與其它舊石器時代末期遺址零星發現的相比,不但數量多,而且製作技術相當進步。
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輕敲琢,使其變得厚鈍,成為刀背,另一邊緣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切割的刀刃。鋸是在石片的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尖齒,有的鋸還帶有短柄。雕刻器分成幾種不同類型,其中斜邊雕刻器數量較多,製作精細,尖刃明顯,器形很固定,頗具使用價值,其工藝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各遺址的同類器所不及。有一種扁底三棱尖狀器,是用較大的厚石片製作的,向背面修整出通體三棱銳尖,底端兩面或一面修理成扁薄形便於裝柄,這種三棱尖狀器實際上就是狩獵的石矛頭。
在下川文化中,粗大石器仍佔有一定數量,原料主要為砂岩、石英岩。除石核、石片外,工具類型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礪石、磨盤等。其中的石磨盤,可能用來加工採集收獲的植物籽實。
下川遺址地跨山西省南部垣曲、沁水、陽城三縣的各一角。從縱橫二三十公里的范圍內,已發現這類細石器地點 16 處。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帶在中石器時代曾是獵人經常活動的地區。出土的大批細石器說明,當時已較普遍地使用了復合工具,包括鑲嵌於木柄、骨柄而成的刀、鋸、短劍及裝柄的弓箭和長矛。由於這批新式工具和武器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
中石器時代的下川人,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為新石器時代的到來准備了條件。
至 20 世紀末,從中國東北到西南的新月型地帶內,發現的類似下川文化遺存的遺址已經有數十處,其中比較重要的除下川外,還有山西蒲縣薛關、懷仁鵝毛口、陝西大荔沙苑、內蒙古海拉爾松山一帶和呼和浩特附近若乾地點,西藏聶拉木、申扎、雙湖地區、河南許昌靈井、青海貴南拉乙亥、雲南元謀大那烏若乾地點和保山羊邑新寨、廣東陽春獨石仔、封開黃岩洞和南海西樵山等等。這些遺址的年代大體上從距今 12000 年左右到七八千年前後,經歷了四五千年的發展過程。青海貴南的拉乙亥遺址,是中國中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距今約 7000 年。當時黃河流域已基本上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繁榮階段,拉乙亥氏族的遺存仍保持著濃厚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這一事實表明各地的經濟發展是有很大區別的。
雲南省西部的怒江、瀾滄江流域,地處橫斷山脈險峰峻嶺之間,山川緊逼,缺少較大的河谷平原。怒江中游兩岸岩溶洞穴密布,崖廈發育頗多,為古代人類的棲息提供了條件。由於交通閉塞,又缺乏農耕條件,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前,這一帶仍生活著一些以採集和狩獵經濟生活為主的氏族。保山市西南的塘子溝村小山頂留下了他們的遺跡和遺物,發掘出土的 400 多件石器全系打制;動物骨骸都是全新世的品種;遺址中未見陶器;工具器物群中未見用於耕耘、播種、收割、加工的任何器具,只是琢孔石環表現出比舊石器時代的進步性;骨角器也比舊石器時代遺址所見數量更多、製作更精。事實表明,在黃河、長江流域進入新石器時代後,這里仍處於中石器時代。
㈡ 中國有那些著名遺址
史前時期的小南海洞穴遺址、下川遺址、裴李崗遺址、北首嶺遺址、半坡遺址、廟底溝遺址、柳灣遺址、屈家嶺遺址、青龍泉遺址、興隆窪遺址、王因遺址、西朱封遺址、三里河遺址、北陽平遺址、頂獅山遺址等;對探索中國文明起源和夏文化問題有重要意義的陶寺遺址、二里頭遺址、東下馮遺址等;商周時期的偃師商城、安陽殷墟、豐鎬遺址、周原遺址、琉璃河遺址、洛陽東周城遺址和銅綠山遺址、大甸子遺址、前掌大墓地等;漢唐及其以後時期的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曹魏北朝鄴城遺址、隋大興城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隋唐揚州城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中都遺址、元大都遺址,以及漢杜陵陵園遺址、滿城漢墓、馬王堆漢墓、大葆台漢墓、廣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宮城遺址、磁縣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龍泉窯遺址、南宋官窯遺址、靈武窯遺址、福建建窯遺址等
㈢ 中國文化起源的代表性遺址有哪些
東谷坨地點
舊石器時代早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東谷坨村許家坡。據古地磁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0萬年,地質時代處於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小長梁地點
舊石器時代早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官亭北側小長梁。地質時代屬於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藍田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位於陝西省藍田縣。「藍田人」包括公王嶺和陳家窩兩個地點的人類化石,據古地磁斷代,公王嶺化石年代約為距今100萬年至75萬年,屬中更新世早期,陳家窩化石年代約為距今65萬年至50萬年。
匼〔ke柯〕河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匼河村一帶。其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早期。
北京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北京人」又稱「北京中國猿人」、「北京中國人」或「北京直立人」。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堆積中。據鈾系法斷代、裂變徑跡法斷代和古地磁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
金牛山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遼寧省營口市田屯村金牛山遺址命名。金牛山文化指遺址A點的下部堆積,屬中更新世。
大荔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於陝西省大荔縣解放村附近。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年代約距今10餘萬年。
許家窯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晚段或中期早段的文化。發現於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和河北省陽原縣侯家窯村之間。據鈾系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萬年,屬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
丁村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中期文化。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丁村。屬晚更新世早期。
峙峪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現於山西省朔縣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8945±1370年或28135±1330年。
閻家崗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西南部運糧河北岸。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2370±300年。
虎頭梁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虎頭梁村附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500年,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
下川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山西省沁水縣下川遺址命名。主要分布於中條山主峰及附近地區。其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末期,下限進入了全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4000—16000年。
山頂洞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8865±420年,其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末期。
小南海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河南省安陽小南海洞穴遺址命名。其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1000年±500年。
元謀人及其文化
元謀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化石。發現於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據古地磁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70萬年,亦有人認為不應超過73萬年。
觀音洞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貴州省黔西縣沙井觀音洞命名。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
湯山遺址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雷火山。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
和縣人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石灰岩洞穴中。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屬直立人。
馬壩人
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屬早期智人。
富林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遺址命名。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
左鎮人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台灣省台南縣左鎮萊寮溪,屬晚期智人。其年代距今大約30000—20000年。
長濱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台灣省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5000年。
雞公山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位於湖北省江陵縣荊州鎮郢北村雞公山。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遺址分上、下兩層,上層文化年代約為距今 一至二萬年,下層年代當更早。
盤縣大洞遺址
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位於貴州省盤縣大洞。文化堆積物上層年代約距今數萬年至30餘萬年,地質年代跨經整個中、晚更新世。
銅梁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四川省銅梁縣張二塘村附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1550±310或25450±850年,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
貓貓洞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貴州省興義縣貓貓山。據鈾系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4600±1200年,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
柳江人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縣通天岩旁的洞穴中。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
㈣ 誰知道中國古代遺址(詳細描寫一個)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瓮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圍為不規則圓形。居住區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布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有濠溝環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具,鏃、矛、網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發現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現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後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發現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 2個男子和4個女子 ,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多採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緻豐富,有木板葬具,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遺址佔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致形狀為南北稍長、東西略短的不規則橢圓形,分為大圍溝圍繞的居住區、圍溝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東的制陶區三部分。在發掘的大約100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和出土了豐富的遺跡和大量的遺物。
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1953年發現,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5次發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文化遺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等。以半坡類型豐富而典型,是遺址的主要堆積,據碳14測定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還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大廳。 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館於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
[編輯本段]【簡史】
1952年,半坡遺址被發現。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半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半坡博物館被確定為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將半坡博物館評定為「西安旅遊十大景」之一,半坡遺址為國務院頒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3月,半坡遺址進行回填保護。
2006年,半坡遺址重新開放。
[編輯本段]【特徵】
具有原始村落風格的大門裝飾,魚池中聳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遺址大廳正面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半坡遺址」四個遒勁雋美的大字,都為半坡博物館的文化氛圍平添了一種情趣,使人們產生一種回歸自然、回歸歷史、回歸藝術的真情實感,此情此景,常使許多觀眾留戀忘返。
半坡遺址分為居住、制陶、墓葬三個區,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人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制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該館現有陳列室三個,遺址大廳一個。在這里,您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朴,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館陳列的有機延伸。它以積極保護遺址為前提,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將珍貴的遺產從地下搬到地上,立體地再現人類母系氏族社會。它豐富博物館的內涵,弘揚華夏悠久文化歷史,薈萃了黃河流域史前藝術、風俗人情、民居田園的生活。它發揮了文物的優勢,集科研、考古、教學、旅遊、娛樂於一體,被中外遊客譽為「華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遺址大致分為 3個區,即居住區、墓葬區和制陶作坊區。居住區在聚落的中心,周圍有一條人工挖掘的寬6~8米,深5~6米的大壕溝圍繞,中間又有一條寬2米、深1.5米的小溝將居住區分為兩片,形成兩個既有聯系,又相區分的兩組布局。大壕溝外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制陶作坊窯址群。
半坡類型的房子發現46座,有圓形、方形和長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築,有的是地面建築。每座房子在門道和居室之間都有泥土堆砌的門坎,房子中心有圓形或瓢形灶坑,周圍有1~6個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牆壁都用草拌泥塗抹,並經火烤以使堅固和防潮。圓形房子直徑一般在4~6米,牆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編籬笆並塗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長方形房子面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達160平方米。儲藏東西的窯穴分布於各房子之間,形狀多為口小底大圓袋狀。家畜飼養圈欄兩個均作長方形。
燒制陶器的窯址發現:6座,分布集中,可分為豎穴式和橫穴式,窯室較小,直徑只有 1米左右。
半坡類型的墓葬發現: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區內房子周圍,以缽、盆與瓮或兩瓮相對扣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蓋的底部有意識鑿一小孔,似為靈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並有較豐富而精緻的隨葬品。這是半坡遺址中發現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為淺豎穴墓坑,多為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向西北,也有少數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隨葬品多為日常生活實用器及裝飾品等,到了晚期已有專門為死者做的明器隨葬。
㈤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關系緊密的文化遺址分為在哪幾個區域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同時或關系密切的文化遺存還有幾個分布區:
汾河流域:已發現地點有古交石千峰,榆次大發和襄汾丁村。細石器文化內涵同下川一致。
黃河流域:分布於呂梁山西麓和黃河東岸。已知遺址為蒲縣薛關、吉縣柿子灘和山西西北部若干採集點。這個區域代表性的器物有楔狀石核、船底形石核、長型雙尖尖狀器、卵圓形弧刃刮削器。
桑乾河流域:陽高神泉堡遺址群含豐富的細石器文化,文化內涵與年代與其下游不遠的虎頭梁文化一致。
上述細石器遺存除丁村與下川遺址外,其餘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或者已進入新石器的時代范圍。
㈥ 下川文化是什麼時候在哪裡開始的
繼峙峪文化之後,晉先人又在下川創造了燦爛的下川文化。下川遺址是山西境內最後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2.4萬年至1.6萬年。下川位於晉南沁水縣中條山主峰歷山的東麓的垣曲、沁水,陽城三縣境內。
㈦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㈧ 翼城古居村遺址是屬於啥時期的遺址,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中條山東北,黃河支流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條三大山系銜接處,西臨翼城縣,東連高平市、澤州縣,北和浮山、安澤、長子縣接壤,南與垣曲、陽城縣搭界,總面積2676.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5°24′-36°04′,東經115°55′-112°47′。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岳神山與高平、晉城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曲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全縣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2655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03年)。 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海拔高度511—2358米,年平均氣溫6.5℃—12.5℃,年平均降水量560—750毫米。 縣人民政府駐龍港鎮。郵編:048200。行政區劃代碼:140521。區號:0356。拼音:Qinshui Xian。 2003年,行政隸屬晉城市,全縣分設龍港、中村、鄭庄、端氏、嘉峰、鄭村、柿庄7個鎮和樊村河、土沃、張村、蘇庄、胡底、固縣、十里7個鄉。下轄239個建制村,9個居民委員會,1378個村民小組。 沁水地勢西高東低,海拔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1838米。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西長約150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歷山、鹿台山、大尖山等十大山脈森林茂密,風光秀麗;沁河、縣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清澈見底,常年不斷;白雲洞、嘯天洞、三仙洞等岩溶洞穴北方旱見,各具特色;紅豆杉、連香樹、梅花鹿等數十種受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珍貴奇特,秀麗動人。這些雄山秀水,仙洞良田,構造出了優美的生態環境,孕育了一代代的沁水人民。 沁水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動人傳說。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沁水人的先祖們就創造了燦爛的「下川文化」。現存的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庄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庄夫人城等,映證了沁水歷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