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遺址再開發

遺址再開發

發布時間: 2021-03-05 09:20:45

⑴ 開發歷史遺跡的意義

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種精神文明的傳承,需要載體。悠久的文化,是承載於千年文化遺產,例如風俗、習慣、傳統表演藝術、古遺址、古建築等之上的。以建築為例,現代建築以鋼筋水泥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較差,而中國古代多以木質建築為主,它的建造結構使它具有更強的抗震作用。這一建築風格背後,蘊含的是中國「以柔克剛」的傳統文化理念。例如,麗江古城經歷了7級地震還基本無損,後被評為世界遺產。再如,上海市第12塊歷史風貌區——上海市虹口區霍山路的老屋和街區,就是中國人民與猶太人民友好的見證。這個地方得到保護,全世界人民逐漸都會知道,在德國法西斯殘酷屠殺猶太人時,在許多國家拒絕接納四散逃亡的猶太難民時,也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的中國人民友好地接納了3萬多猶太人。相反,如果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載體消亡了,負載在其上的歷史和文化也必然會被沖淡或消亡。

留存文化遺產,其意義也關乎未來。理解文化遺產,應該理解遺產背後蘊含著的深刻歷史文化含義,更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培育出新的現代文化。這種萌發於歷史文化傳統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蘊、特色和生命力。社會文明需要新陳代謝,但更新不能擯棄歷史,而是在歷史基礎上發展,是從舊環境中滋生出新的東西。

⑵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包含哪些內容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

(1)歷史遺址類資源開發的原則

①依法保護的原則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利用首先應該是建立在遺址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不利於保護而損害遺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許的。在開發過程中,應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文物保護法規,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切實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完善各項保護措施,保證旅遊資源的持續利用。

②系統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

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服從於省、市、區的總體規劃,與鄰近地區相呼應,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工程。實行遺址區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全面保護與局部開發相結合、遺址開發管理措施與旅遊景觀建設技術措施相結合、非物質文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旅遊開發相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組合與遺址區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近期開發與遠期開發相結合。重點突出近期實施項目,合理規劃中遠期項目。搞好重點景區景點的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對歷史遺址的系統開發、科學開發和動態連續性開發,促進區域旅遊開發建設的滾動發展。

③恢復原有人文環境的原則

依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將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在不幹涉遺址遺跡本體的前提下,保證原真性及完整性,要盡可能減少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本體的干預,保護文物本體的真實性,保護文物及其環境的完整性。營建改善與遺址類旅遊資源相協調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保存和恢復遺址原有的歷史人文環境和自然風貌,充分發掘歷史遺址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所蘊藏著的歷史人文價值,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④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類型各異,既有居住遺址、工業遺址、軍事商貿遺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遺址。從發展來看也很不平衡,有的發展得比較早,有的仍處於起步甚至完全的保護階段。類型不一樣,開發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外在表現就不盡相同;所處的階段不同,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也不同。開發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各類遺址及遺跡的分布、保存現狀及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對於起步階段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吸引更多的遊人來觀光消費;對發展較早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傳及管理措施。

⑤體驗旅遊開發原則
體驗旅遊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人們學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建博物館、導游解說的層次上,而應通過發掘遺址文化內涵,使遊客融入遺址,增加遊客參與的程度,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戰遺址,在新的保護規劃方案中,將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而在工業遺址或作坊遺址開發中,可以讓遊客親自體驗製作產品的過程。

(2)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理念

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是當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遵從的主要觀念之一。其含義不僅僅是要在利用時保護歷史遺址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動態的保護模式。其動態保護就是將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納入當地的生態保護系統、文化旅遊開發系統以及文物保護系統;把歷史、現實、自然、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整合,從全局的觀念去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歷史遺產。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保護的可持續性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歷史遺址本體及其載體的可持續性保護;一是歷史遺址所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包括實體的可持續保護,也包括價值觀的再認識。

②「生態博物館」理論

生態博物館是指在原來的地理和社會、文化條件下保存人類群體遺存及生存狀態的博物館。即歷史遺址應原狀地、動態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屬環境中,某種意義上講,遺產環境等同於「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換言之,在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將不再從博物架上看結果,而是在房前屋後觀過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是法國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觀念,他主張將一個完整地域以博物館的觀念來思考,將自然生態與歷史古跡統合在現代人的生活整體環境中,整體的展現出來達到自然環境、歷史古跡保存與增進現代人生活整體環境的目的。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現代環境意識和現代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的反映。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區域保護的原則,以及將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同一環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對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通過採用「生態博物館」的模式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將遺址所處的環境、自然景觀、遺存等動態的保護與展示給公眾,用全局的觀念去開發和保護[1]。

(3)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模式

目前,國內關於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種:

①遺址公園

就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這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保護,也通過公園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國現階段的遺址公園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在公園內是有所保留的遺址,成為公園景觀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園的雷鋒塔、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等;第二類是遺址本身可以成為公園,如圓明園遺址公園;第三類是考古型的遺址公園,它強調的是對文物遺存有所展示,並強調文物的真實性展示,如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

②旅遊景區

許多遺址處在風景名勝區之中,在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將遺址作為旅遊景區的一個景點,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展示性開發。如樂山大佛旅遊區內的蘇軾故居,張良廟-紫柏山旅遊區內的張良廟、青島的琅琊台遺址,重慶的合川釣魚城等,擁有豐富的古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利用自然、人文資源綜合開發旅遊產品,形成集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③遺址博物館

遺址博物館是指在由於自然或人為活動的原因形成的遺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館,包括具有博物館功能的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源遠流長,無論地上或地下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址、遺跡和遺物。為了在保護歷史遺址的同時傳播歷史文化我國對歷史遺址採取通過興建博物館的模式來保護展示宣傳其文化內涵。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建立在由於自然原因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原址上,它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通過展示遺址本身的形成和變遷遺址博物館使公眾了解過去,成為鏈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環節。如1925年我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發掘原址上的遺址博物館——陝西半坡博物館。再到今天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家遺址博物館,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國遺址博物館經歷了一個迅猛的發展過程,並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現成為重要的參觀游覽地。

④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中國有許多遺址面積大,遺址區內居民眾多,國家目前難以像發達國家那樣,撥出大量資金,清空區內人口,對遺址資源實施保護。因此在遺址區建設歷史文化農業園區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比如漢長安城面積巨大,居民5萬多人,主要以農業經營為主,為了有效保護遺址,可在遺址區內發展都市農業,建設觀光農園、市民休閑體驗農園、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等。

⑶ 為什麼徐海遺址沒有得到開發和利用

實用、方便、舒服、安全、衛生、美觀就是好風水,用這些標准去衡量,即實在,又便於掌握。
風水就是正確選擇居住地形。本人在上百處遺址中的結論認為:那裡大多數有風水理氣、羅盤用事跡象特徵,應明顯有一定的羅盤文化含義,但基本是一票否決,是地形局限,沒有留下延續的種群。本人在現實中找到的事例是,地形不合法,風水理氣、羅盤用事如同兒戲,毫無意義。所以本人才有:」什麼叫風水?多從科學角度思考更有益」的結論。過去很多地段無法建房,現在有鋼筋、水泥、玻璃、自來水、電、氣,可建、可造,克服了劣質地形的局限。木頭、泥土、紙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和鋼筋、水泥、玻璃牆、自來水、電、氣,決對是兩種風水含義,也代表時代在進步,科學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木頭、泥土、紙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的時代,只能選擇背風向陽的低窪地段,房屋不能高,只能矮。低窪、低矮有一基本缺陷就是昏暗潮濕,通風條件差、潮濕而乾燥性能差和空氣質量差,易霉變,易病變。鋼筋、水泥、玻璃牆、自來水、電、氣,完全有可能使房屋建築向高處走,高大建築成為可能,高大、高處明顯明亮、通風乾燥性能好。比如台形高台地段,過去由於建材的限制,不適合建房,現在有建材的優勢,不僅可以建房,而且從某些方面如明亮、空氣流通和防水患性能的角度考慮,比窪地更好,更有利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一個城市的風水優劣,不決定於某一狹小地段的自然風水,而決定於在整體自然地理風水基礎上形成的、佔主導地位的、主宰這個城市的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和人文地理風水。而其中政府就是最典型的政治風水特徵。比如: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在某地原來有一個鄉級政府在河流的對岸。由於政府機構存在的原因,僅商業網點一項,河流對岸就有十幾家在當地認為是最大的商店,形成一條小小的熱鬧街市。由於種種原因,鄉級政府機構搬遷到別處,那裡立即出現了「驟冷」的狀況,十幾家最大商店,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全部維持不下去,後來留下的三家小店,每家的狀態也僅是保持一個小攤櫃的場面,再無往日的繁華興隆。一個小小的鄉級政府,沒有獨立的財政功能基礎,其影響能力帶來的風水效應就能如此,更何況更大的帶有獨立決策功能和財政功能的政府機構,其影響力的風水效應可想而知就更大。由此事例也可以推論:決定一個城市風水的是那些在自然地理風水基礎上形成的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和人文地理風水。政治地理風水、經濟地理風水、人文地理風水和自然地理風水的緊密結合,才是完整意義上的風水。
城市,明顯在更大層度上已擺脫人類對自然地理風水的依賴。發達的交通,天空、地下、地上,像蜘蛛網一樣密布,已到了無所不及的地步,形成了網路式的交通便利,不存在對單純水力的依賴和利用的局限。自來水的實現,完全克服了逐水草而居的事實。電、氣的實現,克服了對單一自然燃料——柴、草的依賴。如此等等,包括其它因素的人為實現,這些條件的實現,完全擺脫了人類對自然地理風水的依賴,也有力地證明科學更神奇的事實。
什麼叫風水?第一是能供人類生存的條件。第二是更優良的人類生存條件。第三、營利、生意,也就是選擇生意上的優良條件。多用科學頭腦思維。比如:惠州嘉逸園風水如何?——回答是:就是現代科技的看點,也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風水,比如:沒有鋼筋、水泥?能造那麼高的房屋嗎?沒有自來水,那裡有水嗎?沒有水,那裡能住人嗎?沒有水,風水再好,也就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風水,風水,能滿足人的生存、生活條件是關健。又比如:有管道橫穿自家院上方影響風水嗎?——回答是:有管道橫穿自家宅院上方,如果處理不合理,影響視線和美觀。管道經過有妨礙今後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比如房屋再造加高就存在障礙),還有一個管道技術性問題(如管道技術性能不足,有安全隱患),這些都是屬於影響到風水的一種因素。其它意義層面上的風水影響不存在。多用現代科學思考更能說明和說清問題。
風水的實質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創造、選擇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合理利用自然客觀條件和規律;符合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要點;合乎力學、科學原理;合乎常識、邏輯,就是好風水。不存在令人費解的特別神秘風水!古代風水,實質就是正確選擇優越的自然條件,適應人類生存。不適合人類的地方,本人從見過的上百處遺址中的結論是:人類在那裡已被徹底陶汰,沒有再延續種群到今天。風水強調的就是有利、方便、實用,是更好地適合人類生存和生活。用傳統風水理論,切入現代建築設計領域,只怕是盲人摸象,用現代高科技術設計理論切入傳統風水領域應游刃有餘。對風水要有正確認識:比如植物,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這些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也就是植物有旺風水作用。身體健康,精力充佩,能掙大錢,不需要耗費醫葯費用,也就是植物有旺財的效果。從科學、正面認識更能說明問題。比如高層空氣好,衛生好,這是主要的。頂層,防滲漏,防雷擊的措施要有力,當然還存在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項。風水只能提醒從多角度思考,技術層面的事,現代科技更精準。傳統建築是以中心對稱理論為主。現代建築,以實用、功能為主。二者基礎不同。打個比方,在傳統古老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老風水理論,就象老式馬車駕駛技術,能用於指導駕駛現代汽車嗎?古代以自然風水為主,現代城市以人為風水為主,二者基礎完全不同,怎能固守舊教條。如:服裝店收銀台吧台下想接個水管放個水糙便於洗杯子、在風水上不知有沒有什麼講究?——回答是:方便、舒適、衛生、安全就是好風水。反之就是壞風水。
又如:過門磚斷裂影響風水嗎?——回答是:引起房屋牢固性變化和結構性損害,就會影響到房屋風水。房屋的風水,首先就是房屋的實用性和耐用性,也就是房屋的使用壽命。
陽台前放消防水箱會影響風水嗎?——凡是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情,不會影響風水;只有對人類社會無益的事情,甚至有害的事情,才會影響風水。陽台前放消防箱,不妨害各類活動,是對房屋安全起保駕作用的,不可能會妨礙風水,是有益於風水。
用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標准去分別評估考量各類事物。符合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就是好風水。相反,就會壞事,就是壞風水。風水布局再合理,談不上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等條件,那隻能認為是怪論。風水再好,核心必須要更好地適合人類的居住生活和生產活動。如:主卧的門開在背景牆上在風水上有什麼說法?——回答是:主卧的門開在背景牆上寓意、像征性的說法,到了現場可以臨機發揮。正大的道理為:合理、美觀、實用、方便、安全是真理。反之為邪門歪道。又如:風水學,門關應該安門左右邊哪個位置?——以方便、實用為准。如果左邊實用、方便就安左邊,右邊實用、方便就安右邊。如果門關安上不方便、不實用,就不要安裝門關,叫多事,自找麻煩。凡是不方便、不實用、礙手礙腳、自找麻煩的事物,都是風水大忌。
規整:規整的含義是:合理謀劃布局,在繁復中見精神。就是要有統一整齊規范標准,整齊劃一,不能七零八亂。現代城市和農村中,那些混亂建築,相互抵消,互相矛盾,從風水的角度論,零亂無序,從事實上看,哪裡存在更多貧窮和貧困。如:我家原來是東大門,現在改為南大門,但是西邊地勢高,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從門前過流,而且還沖刷西南牆角,這是什麼風水,求解——回答是:地形不整齊、不規范。要對地形進行必要整理,使下雨流水規范有序。現在的狀況是流水似無頭的蒼蠅,亂竄。為水流無序,或為流水亂竄。風水如此,人事會相因如形。
對稱:對稱的核心實質內容是要有中心和重點;由房屋的有中心和重點,誘道人文、行事、為人要有中心和重點,也就是人性要有主心骨,不能是糊塗蒼蠅。傳統風其實就是對稱理論,是受自然和人體美的啟發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風水美學觀。從圓、方、正這些角度思考,人體其實是一不規則的凹凸形體,但人體有一主要美學特徵就是左右對稱,作為天人合一的風水觀,在傳統建築中體現的基本核心就是:左右對稱,前後對稱,在對稱中求取平衡。
必須:一、是指這些結構和設置必須要,不是多餘,是不可缺少的結構和設置。不是可要可不要;有,實質意義不大;沒有,對正常生活沒有影響的事物。這些結構和設置,是人類必須,服務於人類。二、把這些結構和設置換位置也不適合,也就說,必須是這樣。比如,鋪雙席,為什麼要鋪雙席?需要、必須、實用、舒服、喜愛、欣賞,風水必好。
家中磨砂玻璃隔兩間卧室影不影響風水?——回答是:此類問題以是否需要、必須作為衡量風水優劣的標准。家中磨砂玻璃是家中房屋和傢具的必要配置構件,不是有毒、有害物質,安裝牢固、安全,不影響風水。只有磨砂玻璃不是家中房屋和傢具的必要配置構件,是多餘配置構件,是有毒、有害物質,安裝不牢固、不安全,才會影響風水。
實用:比如窗戶只能在哪裡,採光效果好,就是好風水。放別的其它位置採光效果差,或根本就不採光,其實就是壞風水。又如:打井水井位置選取,用風水理氣的方法位置選得再好,但如果不出水,徒勞無功,完全失去意義,因此打井必須首先選擇保證能出水的位置,這就是實用。又如:床頭靠窗,化解掛銅葫蘆、五帝銅錢好嗎?————沒有實用價值。如果沒有防盜安全網或窗,床頭不能靠窗,不安全。把古今中外歷代所有皇帝的錢都找來掛上也不解決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安裝防盜安全窗,可抵除掛一萬個皇帝的風水錢。又如:卧室內放個浴桶風水有什麼不好? 回答是:物品能放在它應該放的地方,肯定最好。卧室內放個浴桶,肯定不是浴桶該放的地方。但事情總是有常就有變,在變通行事更合適的情況下,只要不影響、妨礙正常通行和活動,不影響風水,也可以放在卧室內。又如:坐北向南的兩進鋪位,我想一邊封玻璃,一邊安裝玻璃門,請教大師,封那邊,留那邊做門好?——回答是:我不在現場,不能肯定回答,只能原則回一、方便出入。二、根據房屋空間和房屋用途(也就是根椐房屋准備做什麼),本著合理利用空間、方便實用的原則,二者綜合考慮門安裝那一邊。
最後關於什麼叫風水?還可以從其它不同的方向去理解和定義:
為了不傷害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自尊心,為了不往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傷口上撒鹽,為了不往失敗、受災的當事人的心頭上扎針,給予這些人合理的心理安慰,風水學又可稱為「退步台階學」。很多明顯是主觀失誤造成的悲劇,很多明明是主觀「無可奈何」的悲劇,如果再從主觀上找原因,無疑對當事人的心理是一種再次傷害,而悲劇當事人往往對悲劇的發生總是耿耿於懷,不能釋疑,這時風水術總是會導引人們從客觀外界找原因,就是客觀外界中找不到原因,也可以從「無形的風水術語」定義中找到合理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誘導當事人找一找合理「下台階」的理由,排解當事人心頭的痛傷。
為了將主觀責任歸罪於客觀,風水術又可以稱為「潑皮無奈術」。如明明是貪污受賄而獲罪,風水術可以定義為「財星犯刑沖而帶天羅」;明明是因財而生災,風水術可定義為「財殺並見而遇鬼」。總之,當事人「無過」,而是風水「出錯」。這種把主觀責任導演歸罪於客觀,其有利方面可以從客觀上起到緩解思想包袱、滿足某種虛榮心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思考,它誘使人們不從個人主觀方向找原因,不從個人主觀方向努力,而把責任向其它方向推卸,這也正是風水術的最大缺點、錯誤和軟肋。
由此又聯想到另外別的場景。一個天高氣爽的秋天,一位可愛的母親帶著自己心愛的寶貝在室外遊玩,寶貝不慎,重重跌了一跤,大聲嚎哭,這位可愛的母親迅速將寶貝扶起來,心疼地愛撫著又輕輕拍了拍寶貝身上的灰塵,然後,這位可愛的母親對著地頭,用雙腳狠狠的連蹬帶踏了數次,邊蹬邊說:「這該死的地頭,害得我的寶貝摔跤,回家拿鋤頭來將這塊地頭挖掉,免得寶寶再摔跤」。這時,那位心愛的寶貝睜開淚眼,抽氣了幾聲,也答話了,邊哭邊說:「快回家拿鋤頭來,一定要挖掉」。於是那位可愛的母親帶著心愛的寶貝回家找鋤頭去了。這就是風水的某些作法的真實寫照和縮影。
我家祖墳坐北朝南, 西北方10米內有口井中間有條路 , 這口井影響祖墳嗎?——對於一定能出天子帝皇的風水寶地,墓地西北十米遠有井肯定風水有影響。原因是對於天子帝皇來說,天天處在高危、眾矢之鏑的位置,任何地方少有差錯,都會萬箭穿心,掉入萬世不竭的無底深淵,慘像肯定目不忍睹。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墓地那怕隔二、三米有井或無井都無所謂,因為平民百姓不怕掉入萬世不竭的無底深淵,也從來不耽心怕摔得粉身碎骨,原因是平民百姓本身就身處淵底,再也不怕往更深處掉,因此再也不會發生粉身碎骨的事。所以人們又將風水術稱為「帝皇術」;風水學稱為《帝皇學》。
什麼是最好的風水?——最好的風水是心態平衡,無貪、無欲、無奢望、無意外貪求。
要想真正懂得什麼是「風水」這二字的含義,最好去中國的西北大沙漠和高原去親身體驗一段生活,親身感悟,才能感觸到什麼叫風?什麼叫水?西北大沙漠,千里無人煙,草木不生,找不到水源,氣溫偏低,人類和一切生物均無法生存;對比之下,中國的東南方的濕潤、溫暖氣候條件下,一顆種子放在石頭上都能生根發芽,生長出可愛的植株,你就會知道,什麼是生命成活的真正動力——那隻有水;現在的那些大沙漠,只要水源蓄藏達到一定飽和層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沙漠就會變綠洲,生機勃勃。到了高海拔地區,高原反應嚴重,呼吸困難,就會想到,低海拔地區的空氣是多麼的宜人,也就會想到空氣——即風的存在是多麼的偉大。
風水,也就是某種禁忌。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特定禁忌,外國人有外國人的特定禁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定禁忌。中國人的特定禁忌叫風水,外國人的特定禁忌不一定叫風水,但不等於外國人就沒有特定禁忌。禁忌的起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起因於習俗,起因於對某一事項的看法,起因於對某些動植物的忌諱,起因於某些文字、文化含義、寓意的忌諱……等等,比如由「困」字「囚」字解釋出來的圍牆院內不能有「樹」有「人」就是典型的戲說;門窗要小,不能太大,太大漏財,這是由缺少木材的地方演進出來的一種禁忌習俗;紅色化煞,是源於某些動物對紅色特別畏懼而演進過來的禁例;床頭不能向西,源於佛、道文化的「人死是超度解脫,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是人的死亡歸屬地」等等,其它附會此禁例的說法是圍繞這一禁例,做更進一步的闡釋而存在的……等等;源於神話,如桃木避邪;源於酷暑難熬,西曬房就有許多煞的編排;源於天寒難敵,西北門、窗禁忌頗多……,如此等等,為了能更好地「從客觀外部」找原因和答案,而「不從主觀內在傷痛的心上撒鹽」,門、窗外,視野能見的尖、角、獨豎、交叉、弓射物體,石頭、破碎山體,自然而然就是犯「煞」犯「邪」的實物例證。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門、窗外視野能見的尖、角、獨豎、交叉、弓射物體,石頭、破碎山體,找到一兩處這些特徵肯定十分容易,人們在最困難的時刻,找到了一兩件不屬於自身主觀而屬於客觀存在的危害物,心中的平衡、舒服感是必定有的。
禁忌,有些是合理、科學的,有些是相因成俗,不代表全部是合理、科學。如:迷信的說法,懷孕了不能定做衣櫃?——這種習俗,只能認為在極少數地方和人群中有這種禁例,不能代表普遍。懷孕期間要以安靜為主,家中不宜搬動物件和進行修建等,但不代表在外定做都不可以,定做後不立即搬入家中是可以。有這類禁例,用現代科學常識也能解釋得通。

⑷ 如何保護開發利用歷史文化遺址

國外對遺址保護與開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大遺址保護的基礎上,提倡按發掘原貌就地保存,或者採用博物館進行保護和展示。例如義大利的學者們認為對大遺址保護的原則是不改變遺址文物原貌,採用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等形式保護起來。遺址發掘出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決不搞什麼重建或「修復」。另外對文物古跡的保護通常不是個體保護,而是成片保護,即實行「整體保護原則」,對歷史悠久的城鎮採用法定中心區的形式進行保護,對「歷史中心區」的宏觀保護,法律規定必須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風貌,不準以任何名義進行任何形式的破壞。國內對於遺址保護與開發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眾多學者從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系統的保護思路,郭蜻娟在《試談大遺址的保護與開發—兼析漢陽陵的開發》一文中提出了保護遺址文物、社會、環境資源的措施以及經營管理模式與組織形式。龔良在《論明祖陵遺址的保護利用》一文中提出遺址公園應逐步實施保護,以達到保護與利用的有機結合,其中關鍵是保護與利用「度」的掌握。黃光宇、李和平在《山地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觀念——論重慶黃山陪都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一文中對山陪都遺址提出整體性、真實性、綜合性相結合的保護思想與方法。趙榮、張祖群等在《歷史文化名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理定位研究—以西安為例》一文中定位了西安古都的城市精神,其中由遺址等構成的文化景觀是判別城市精神的四個主要方面之一。

⑸ 歷史遺址到底要不要重新開發和建設為什麼

要,開發和建設能帶來旅遊業的發展,是人們更好的了解歷史,緬懷先烈

⑹ 文化遺址值得開發英文

A site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was found in our city recently.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we could explore it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travel; some thought that the site should be kept in it original appeance,and well protected to avoid the destructive influences of man

⑺ 開發及利用古遺址需要哪些步驟

在第五屆豫商大會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勇和專門從事城市與區域旅遊規劃、目的地管理與營銷、文化產業發展研究的專家學者及海內外嘉 賓就如何立足開封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圍繞依託文化搞旅遊、文化旅遊項目的高端謀劃、文化旅遊資源的深度挖掘等議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本版特將專家們的觀點予以摘要刊登,以饗讀者。

張勇:搭建產業平台 誠邀中外客商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勇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市旅遊資源豐富,宋文化風采獨特,擁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開封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由文化旅遊資源大市向文化旅遊強市跨越」的戰略目標指導下,我市的文化旅遊產業有了飛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抓住機遇,實現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的跨越發展,期待與更多的客商攜手共創,合作共贏,將開封的文化旅遊產業做強做大。

張勇說,開封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素有七朝古都之稱。開封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國優秀文化旅遊城市、全國書法名城、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河南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和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開封還是一個人文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城市,「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都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享 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美譽。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為開封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發展空間。開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名勝古跡,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著名的有北宋東京城遺址、開封城牆、龍亭、鐵塔、繁塔、延慶觀、山陝甘會館、大相國寺、包公祠、開封府等。開封有許多傳承千年的民間藝術,是著名的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木版年畫之鄉、盤鼓藝術之鄉和菊花之鄉。全市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省級23項,著名的有朱仙鎮木版年畫、北宋官瓷、開封汴綉、汴梁花燈、皮影戲、蹴鞠、女子馬球、水上鞦韆、剪紙、風箏等。

最應強調的是開封的宋文化。北宋時期開封人口達150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都城,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世界大都會。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宋代經濟發達,科技領先,政治清明,軍事強大。宋文化是我國歷史上發展最鼎盛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位置。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佔六個大家,宋代書法創造了文化發展史上的又一個巔峰時代,形成了「蘇、黃、米、蔡」四大名家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宋詞更是把中國文化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鼎盛時期,後人至今還在廣為傳頌。另外清正廉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的楊家將、精忠報國的岳飛等歷史名人故事,也都彰顯了宋文化的獨特風采。

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由文化旅遊資源大市向文化旅遊強市跨越」的戰略目標,積極實施旅遊帶動戰略,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開封的文化旅遊產業有了飛速的發展。近年來,開封規劃建設了水系工程和城牆修復工程,復建和擴建了包公祠、開封府、清明上河園、中國翰園、天波楊府等景點景觀,形成了龍亭湖風景區、包公湖風景區、禹王台-繁塔風景區和朱仙鎮風景區等17處旅遊景區(點),其中國家級4A景區7處。以龍亭為代表的宋代宮廷文化,以包公祠和開封府為代表的宋代府衙文化,以清園為代表的宋代民俗文化以及以繁塔、鐵塔、大相國寺和延慶觀為代表的宋金宗教文化,將開封打造成了宋文化特色突出的文化旅遊勝地。在做好景區景點建設的基礎上,開封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活動充實文化旅遊產業的內容。如中國開封菊花花會,作為河南省三個省級節會之一,已經舉辦了27屆;中國收藏文化(開封)論壇是開封市人民政府、中國收藏家協會聯合創辦的旨在打造全國一流收藏文化品牌的重大會展活動,去年已舉辦了第二屆高峰論壇活動;中國木版年畫節已於去年在開封落戶。另外還有禹王大廟會、翰園祭祖廟會、萬歲山春節廟會等大型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年年都紅火熱鬧。再加上大型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和原創歌舞劇《清明上河圖》盛大登場以及朱仙鎮木版年畫、汴綉(宋綉)、北宋官瓷、燈籠、風箏、烙畫、雕畫等規模生產成為全國著名的藝術品品牌,這一切都使開封充滿了宋文化的誘人魅力,凸現了開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巨大前景。

為了進一步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開封作為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制定了新的規劃:以「大宋文化體驗之都,北國水韻休閑之城」為總體定位,以建設「全國知名的休閑文化旅遊產業試驗區」為目標,以挖掘、整合、創新為路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產業園區為支撐,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把開封建設成為「古今文明交相輝映,新老城區各展風采」的現代文化旅遊名城,把開封大宋文化打造成與西安漢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文化品牌。開封文化旅遊產業方興未艾,正值發展的大好歷史機遇。

張勇指出,要抓住這一大好歷史機遇實現開封文化旅遊產業的跨越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謀略和策劃,需要更大規模的投入,需要更多優秀人才的聚集。開封文化旅遊產業是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可以為客商提供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值得大家積極參與和投入,攜手共創,合作共贏,把開封的文化旅遊產業做強做大。

吳必虎:文化+旅遊+商業是河南文化旅遊發展模式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從中國的旅遊市場著手,結合我省的歷史文化特點,對我省旅遊業的發展進行了剖析。他在論壇上提出,河南省文化旅遊資源資源豐富、類型齊全、歷史悠久、文化品位高,具有極大的深度開發潛力。

吳必虎將我省的文化旅遊資源分為三個部分:文化景觀資源、文化風情資源和文化藝術資源。每一種資源的旅遊價值都具有全國甚至世界水平,應該好好利用。吳必虎指出,目前河南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均排在全國第二位,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在全國位列第三,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四位,這些數據都說明我省具有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河南省目前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比較突出的是鄭汴洛都市圈文化旅遊,黃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教文化的開發也有比較好的成績,開封宋都古城、安陽殷墟、鄭州黃帝故里等古遺址和古文化的開發,紅色旅遊開發,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山和大別山等山地文化旅遊等都是河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代表。然而,河南省目前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好說的多、好看的少」,開發項目遍地開花,缺少「眼球」項目的重點突破,而且低投入重復性建設多,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缺乏,整體旅遊品牌與綜合開發影響力未形成全國沖擊力,文化與旅遊、土地開發結合尚未形成綜合競爭力。

吳必虎說,和國外市場不同,目前中國的旅遊市場剛剛起步,大家對旅遊都是集開會、觀光、采購等為一體的混合需求,這就導致景區的開發必須是多種業態、多種組合並存。而在國外,觀光就是觀光,度假就是度假。如今世界性的休閑時代即將到來,旅遊市場也將由觀光向度假轉化,我們必須充分了解休閑度假市場基本特徵,才能將我們的旅遊產業做好。在將來的休閑度假市場里,旅遊不再是單一的觀光產業,每個人都是遊客,會展、運動、康體、娛樂等都將與旅遊產業存在交叉覆蓋,形成復合旅遊產業鏈。

在研究市場定位戰略選擇時,吳教授列舉了北京、杭州、西安、成都四地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北京,東方古都,長城故鄉,具有首都風貌的國內首位旅遊中心城市和具有東方特色的一流國際旅遊城市。西安,揚秦興唐,最具東方神韻的世界古都旅遊目的地城市。杭州,東方休閑之都,人間幸福天堂,最具幸福感和江南個性的國際風景旅遊城市與東方休閑之都。成都,中國人(式)的休閑之都,國際鄉村度假目的地,以世界遺產旅遊、中國式鄉村度假為主導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吳必虎提出,中國旅遊開發要與地產開放雙向並軌。單純旅遊景區開發時代:從西游記宮到錦綉中華。單純住宅產品開發時代:從香港模式到美國模式。地產+旅遊:造景售屋時代。旅遊+地產:居游共享時代。TOLD:旅遊導向型土地發展。旅遊導向型土地綜合發展是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旅遊轉變時代的「三結合」產物,它所具有的特點包括圍繞特定主題,提供多種產品;面向多元市場,允許腹外復制;娛樂功能成主導,房產收益作支撐;資金依賴性強,率先進入者贏。TOLD綜合體開發類型有生態導向型低度開發模式、文化導向型主題開發模式、娛樂導向型多元開發模式。吳教授指出,文化導向型主題開發模式最適合河南,我們應該高舉文化大旗,大做休閑文章,突出綜合產品目的地模式,與原有產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將旅遊地產的地方性與國際性結合起來。

關於河南文化旅遊該如何發展,吳必虎說,文化+旅遊+商業是河南文化旅遊發展模式。欒川現象和焦作模式的成功在於其能夠在文化重負下突圍,以自然山水之道取勝。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是文化活化的典型例子,它讓更多的人愛上古都開封城。吳必虎說,我們要在文化底蘊映照、旅遊品牌擴展、土地效益支撐的基礎上,將文化、旅遊與城市更新、社區發展、土地開發有機結合並綜合推進。

花建:創意為龍頭 文化為靈魂 實現文化旅遊投資效益最大化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特約研究員花建通過專業的研究、權威的統計、生動的事例,指出了我省、我市的文化旅遊發展方向。

如何投資和開發文化旅遊領域來獲取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花建認為,我們應該抓住戰略機遇,發展後危機時代的新型戰略產業。如今我們正處在後危機時代、後工業化時代、後世博時代,各地都選擇了適合各地特色的新型戰略產業。在這個階段,開封要將眼光放遠,根據自身特色,把握住做好文化旅遊產業的良機。目前文化娛樂服務和旅遊服務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兩大服務門類,這對開封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推動。

開封如何抓住機會,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花建說,開封的發展要形成以創意研發為龍頭的產業鏈,通過科技開發和市場運作,引領和推動開封文化旅遊發展。如今的文化創意的「文化」,不再是以前意義上說的文化,它具有擴散性、引領性,可以和其他產業結合成為文化地產、文化房產、創意製造、創意旅遊等新的文化形態。例如一個普通的盛早餐的盤子,市場價只能賣到20元,但是一家公司通過創意設計,將齊白石先生的畫印在上面並加上創意設計,結果一個盤子就能賣到200美元。其實,很多文化瑰寶沒有在旅遊工藝技術方面得到開發,我們要對市場進行分析,在現有條件下,提高我們文化旅遊產業的競爭力。

市場的競爭,其實就是資源的競爭。像開封的歷史文化資源,動輒便是數千年歷史,這是別的地方不能與之競爭的。但是光有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將這些資源放在實際操作上,把資源存量轉化為市場流量,把市場流量轉化為銷量,這就需要對資源進行組合。花建認為資源組合,點石成金需要五個步驟:1.把握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2.把資源里最核心的包含人類智慧密碼的精華部分進行提煉。3.對這些精華進行創意設計。4.進行資源組合。5.投入市場,最大規模銷售,將利益最大化。

由於開封文化資源眾多,隨便拿個幾乎就是國寶,所以一定要將資源選擇好。在其他地區,例如長三角地區,他們沒有這么寶貴的資源,所以只能做技術,發展工業旅遊、培訓旅遊、美食旅遊等。開封要將優勢資源進行創新,把旅遊做成既是商業又是文化,既是人文理想又是產業資源的文化旅遊。

花建總結說,開封要抓住機遇,努力形成以創意為龍頭的產業鏈條,綜合開發宋都特色的文化遺產,要發揮以文化為靈魂的拉動作用,體現文化旅遊投資的效益最大化。按照這樣的方向前進,相信開封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一定會盛開更加燦爛的文化旅遊之花。

⑻ 淹城遺址的開發保護

1985年文物部門對該遺址制訂了總體規劃,劃定了保護范圍,並成立了武進縣淹城管理委員會和武進縣淹城博物館。
長期以來,武進區人民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淹城遺址的保護,不僅成立了武進區「淹城博物館」和「淹城管理委員會」等專門保護管理研究的機構,而且還按照中央提出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和原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淹城遺址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在做好淹城遺址保護工作的同時,武進區政府在淹城的規劃利用上也做了許多工作,並將其納入武進區新城建設的總體規劃。近期武進區建委又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在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同意的《淹城遺址保護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年)的基礎上,著手制訂更全面科學的淹城遺址保護利用總體規劃,進一步促進淹城遺址的保護走上良性的道路。
以「保護、考古、修復、利用」為規劃原則,科學地處理好文物保護與大規模經濟建設、文物保護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文物管理體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謹慎地對淹城進行保護利用。做到城內城外雙向推進,城內立足保護,逐步恢復淹城遺址原貌;城外合理利用,並注意保持遺址固有的環境風貌和歷史文化傳統。 根據規劃原則,以吳越史跡為導線,充分利用考古手段和成果,逐步恢復淹城三城三河形制,展示春秋淹城古文化風貌。認真整治環境、合理綜合利用,使淹城遺址成為集科學、文化、旅遊於一體的「春秋古文化游覽勝地」。
近期保護利用項目為恢復城池形制,復原古遺跡景點。結合考古發掘,疏浚古河道,連通三城河,恢復淹城靠水道進出的原貌,利用疏浚古河道所出之土,修補三道城牆,恢復淹城三道城牆的原貌(子城牆已恢復),子城內的竹木井已經修復。
為了滿足當今社會人們崇尚個性,懷古寄情的精神需求,保護開發淹城遺址旅遊資源的項目正在實施。其原則是:文物區禁止一切永久性建築,力求忠實地反映遺址的歷史原真性;綜合服務區主要關注文化氛圍的體現,在區內設古街市肆、文化廣場、書院、茶樓、戲台等,使遺址公園成為弘揚歷史文化和不斷鑄就新的地域文化的重要基地。
淹城遺址公園效果圖
淹城遺址的保護開發項目,總投資8億元,佔地4350畝,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由入口廣場及1000畝的森林公園綠化組成,森林公園2005年4月份開工,入口廣場5月份正式施工,目前已基本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其中入口廣場佔地12萬平方米,包括廣場、城樓、闕樓、鍾樓、鼓樓、觀景台及淹君橋、龍踞橋、七巧橋等三座橋梁,是遊客的集散地。森林公園一期栽種全冠大樹8000多棵及下層植物綠化。二期工程包括入口三條古文化街及森林公園二期1500畝綠化,總投資53億元。古文化街由淹城酒樓、茶樓、戲台、博物館、商業用房等仿古建築組成。森林公園二期則環繞淹城城池,進行大規模、多品種、高規格綠化防護,形成春、夏、秋、冬四區十二景,並配套人工湖、濕地、野營燒烤、森林浴場、水幕電影、遠古文化通道等文化、休閑性項目。
游覽線路擬規劃成水、陸、空三路,即建造仿古的獨木舟和遊船,通過淹城的三道護城河游覽淹城;陸路,以毛面花崗岩石塊,在城內依地勢建一條仿古道路,可步行,可乘仿古馬車觀光;空中看淹城,擬用飛艇。
春秋淹城,是歷史峰巒中的一座著名景點,從不同的方位看,有不同的感悟,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它又像一部博大精深的歷史典籍,需要我們用歷史的眼光去閱讀,其意義、感悟應該超越淹城本身。目前,淹城遺址已成功地進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目錄」,從長遠角度來看,淹城的目標應是具有國際影響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太湖流域的其他旅遊點共同構成國際文化旅遊景點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
為弘揚常州悠久的歷史文化,突現淹城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和春秋文化景觀,常州市政府規劃對淹城遺址及周邊地塊進行保護、改造,其中對淹城遺址核心區進行保護修復,以反映遺址的歷史原真性;另在遺址周邊規劃建設遺址森林公園。淹城遺址公園以其地域獨有的深厚文化底蘊吸引遊客紛至沓來,必將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景區。

⑼ 開發歷史遺址有什麼好處

歷史遺址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不同時期中各類社會活動所有表現和存在形式遺留下來專的一屬切活動痕跡和遺物,是人類歷史發展階段性的具體反映,是人類歷史活動的真實寫照.能為一種消逝的歷史或歷史文化提供一種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可以作為學習歷史的形象化教材.參觀各種類型的歷史遺址陳列,親臨各種類型的歷史文化遺址現場,可以在領略風光的同時考察歷史文化遺址,不僅可以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還能夠增強、激發人們對歷史事件某種情懷.更是人們認識歷史、理解歷史的可靠媒介之一,能夠化解人們的思古、憶古、懷古之情,更好地促進人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的歷史情結. 開發意義:歷史遺址旅遊資源是指能夠為旅遊業開發和利用的一切歷史文化資源,其在城市地理區域內的集中程度和品位高低往往具有人文賦予和歷史積淀的特點.因而歷史遺址旅遊資源不僅成為城市旅遊發展奠定特色基礎,更容易成為城市旅遊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而使得城市旅遊業在旅遊市場競爭中獲得無法比擬的有利地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