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詩句
1. 詩中贊頌黃河「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有什麼歷史依據
1、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半坡氏族是我國黃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黃帝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生活、繁衍,構成華夏族的主幹部分。
2、到宋元以前,黃河流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創造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
3、自宋元以後,直至近現代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由於人口的壓力自然條件等因素,經濟重心南移,但黃河流域仍是我國重要
參考一
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幾十萬年以前,這里就有了人類的蹤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及黃河兩岸、大河上下。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有河套文化遺址、仰韶遺址、大汶口遺址、殷墟遺址等建都有唐長安、北宋東京等
參考二
2. 描寫「雙鳳古鎮古詞」的古詩名句有哪些
1、唐代.孟郊《樂府雜曲》
桔槔烽火晝不滅,客路迢迢信難越。古鎮刀版攢萬片霜,
寒江浪起千堆權雪。此時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遠凄切。
2、唐代.項斯《邊游》
古鎮門前去,長安路在東。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風。
塞館皆無事,儒裝亦有弓。防秋故鄉卒,暫喜語音同。
3、唐代.皎然《送秘上人游京》
共君方異路,山伴與誰同。日冷行人少,時清古鎮空。
暖瓶和雪水,鳴錫帶江風。撩亂終南色,遙應入夢中。
4、唐代.張籍《涼州詞》
古鎮城門白磧開,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邊使客行應早,欲問平安無使來。
5、唐代.高適《使青夷軍入居庸》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岩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3. 杭州美景詩句有哪些
杭州美景詩句有: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4. 杭州除了西湖還有什麼古跡沒有啊呵呵~~
杭州古跡遺址一覽:
杭州的歷史遺跡星羅棋布,不勝枚舉,說是「擷英」,試從每一時期(朝代)選一、二處或幾處能尋覓的「精品」,作一簡介。
1.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鎮,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良渚文化」在這里發生,延續了5000多年文脈。現有良渚文化博物館(規劃將要建設國家公園),從博物館陳列的史料以及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為古都譜寫的5000多年神韻,璀璨奪目,堪稱中華文明瑰寶。
2.秦始皇的遺跡
秦始皇曾於公元前210年至錢唐,臨江瞭望,見波濤險惡不敢渡江,西行二十里再過江。秦始皇站立過的那座山頭從此名叫「秦望山」(現錢塘江邊六和塔西面)。還有,西湖寶石山上有塊大石頭,傳說曾是秦始皇的「纜船石」,後來被鐫刻成大佛頭,現在成了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3.漢代石碑 西泠生輝
西湖「湖山最勝處」的西泠印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泠印社有一「鎮社之寶」——東漢《三老諱字忌日碑》,它被珍藏在印社頂巔的「漢三老石室」中。東漢石碑是杭州現存年代最早的碑刻,在秀麗的湖山閃爍著熠熠光輝。
4.湖上仙山 晉代古剎
1600年以前的晉代,宗教文化流入杭州,西湖北山來了一位道家葛洪(284~364),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葯家、煉丹術家,杭州人稱之「葛仙翁」。他在山上結廬(抱朴廬)煉丹,這座山從此稱「葛嶺」,葛洪煉丹的地方即今「抱朴道院」。
東晉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來杭,登靈鷲峰(今飛來峰),嘆為「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峰飛來」,並指為「仙靈所隱之處」,在山下創建靈隱寺。兩年後又在天竺山創建翻經院(後改法鏡寺),即下天竺。
5.隋建杭州 鳳山奠基
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楊堅改錢唐為杭州(從此有「杭州」之名)。隋開皇十一年(591),將杭州縣治由虎林山(後稱靈隱山)下移至柳浦西(今鳳凰山下江干一帶),並依鳳凰山築城,周圍15公里,是為最早的杭州城。美麗的鳳凰山下,依江傍湖的杭州主城格局,一幅杭州的城池變遷圖,還有自隋代開通大運河(自鎮江京口至杭州八百里),從此京杭運河貫通南北,杭州經濟文化大發展。
6.唐代水閘 白傅留詩
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詩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最高行政長官)。任職期間,治理西湖,築堤建閘,放水灌田,重修供民甘泉的六井。他開築 「聖塘三閘」,引湖水灌溉農田,作《錢塘湖石記》說:「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田十五餘頃。」離任時留詩:「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白居易當年築的聖塘閘,至今尚在湖邊。又因有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後人為紀念他,將白沙堤改名「白堤」。
7.雷峰寶塔 吳越遺韻
秀麗的西湖三面雲山,南北對峙兩座寶塔。都是北宋初年(吳越國末期)所建。南面夕照山雷峰上的雷峰塔,演繹了歷史滄桑、民間傳奇。北宋開寶八年(公元873年),在杭州的吳越國最後一任國王錢弘俶決心「納土歸宋」,促成國家和平統一。這時他寵愛的黃妃產子,為了慶賀並祈福,建造了這座寶塔,初名黃妃塔,後因地而名稱雷峰塔。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倒坍。因伴有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故事,又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遐邇聞名。2002年於原址重建,再現「雷峰夕照」佳景。
8.西湖太守 萬古流芳
在杭州建城以後2200多年歷史上,至少有過500多任地方行政長官,其中最受老百姓愛戴,至今還念念不忘的應數北宋時的蘇東坡。
詩人蘇東坡兩次來杭州任地方行政長官。任期內,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在第二次出任時,見西湖淤塞荒蕪幾占面積之半,積葑約10公頃。他向朝廷上奏《乞開西湖狀》,用工20萬,取葑泥築長堤,架六橋,植桃柳芙蓉,人稱「蘇堤」。湖中堆島,外建三塔(座標),即今「三潭印月」。因詩人有絕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從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9.白塔橋邊 故宮遺夢
自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紹興二十八年(1158 年),南宋王朝在鳳凰山築紫禁城,周長4.5公里。又築外城高6.7 米,闊3.3米,城門13座。紫禁城內建起大殿13座,氣勢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內所有宮殿焚燒殆盡。只有白塔橋邊的白(石)塔依然屹立。從白塔眺望鳳凰山南宋故宮遺址,一片蔥綠,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級直達鳳凰山巔。
10.十景題名 古剎駐蹕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首次來杭州,游西湖。以後,康熙又4次南巡來杭州。其間在孤山築行宮(今文瀾閣),疏通市內河道涌金河(浣紗河)以通龍舟。最有影響的是為「西湖十景」題名,改其中的「麴院荷風」、「兩峰插雲」為「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康熙每次來杭,都從城隍牌樓(巷)上吳山進香,當年上山的御道石階尚在。還到西湖晉代古剎靈隱寺駐蹕,題寫「雲林禪寺」匾額,至今猶存。
5.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景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名詩佳句。請你試著寫幾句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唐]白居易《江南憶 》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宋]柳永《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歐陽修《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 狼籍殘紅。 飛絮蒙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宋]林升《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孫銳《平湖秋月》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宋]王洧《平湖秋月》
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明]楊周《蘇堤春曉》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明] 王瀛《麴院風荷》
古來麴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6. 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不要列表,要詩句或文章)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公約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的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它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
目前我國已申報成功世界遺產35處。其中文化遺產22處,自然遺產5處,自然與文化遺產4處,文化景觀1處,口述物質遺產3處,數量居世界第三位。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於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了第十七屆會議,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注意到世界各國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一方面因年久腐變所致,另一方面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造成更加難以對付的損害或破壞現象,而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破壞或丟失都會使全世界遺產枯竭。
考慮到一些國家保護這類遺產的工作不是很完善,原因在於這項工作需要大量投入,而有些國家卻不具備充足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力量,故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考慮到為此有必要通過採用公約形式的新規定,以便為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這些全人類的世界遺產得以留存,於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在1972年11月16日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世界遺產的評定
世界遺產的評定標准主要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第二條規定。遺產項目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和審批程序。
每年舉行一次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對申請列入名單的遺產項目進行審批,其主要依據是該委員會此前委託有關專家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而提出的評價報告。
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的考察,主要由該委員會會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和世界保護聯盟(IUCN)組織專家進行。前者總部設在巴黎,成立於1965年,是國際上唯一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方法、科學技術的運用與推廣的非政府國際機構,有80多個國家會員和4500多名個人會員;後者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成立於1948年,原名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宗旨是促進和鼓勵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永久利用,成員包括分布在120個國家的富方機構、民間團體、科研和保護機構。兩者受世界遺產委員會委託,分別對提名列入《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進行考察並提交評價報告。
世界遺產的標准
兩個前提:①真實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護管理(由相關管理機構,制定法律規章還有經費)
文化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1、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2、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3、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世界文化遺產的具體評定標准共有六個,符合其中任意一條(除了第六條不能單獨存在)就可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A.代表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例如金字塔,長城。
B.在一定時期內或在世界某一個文化區域內產生過重大影響——例如:凡爾賽宮(歐洲建立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布局和規格影響歐洲兩三個世紀)
C.一種文化的特殊證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宮 是波斯帝國時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當時的情況,各國進貢情況,是文化證明。復活節島,只遺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沒有留下,只有靠石雕像來研究當時的歷史。
D.一個歷史時期的典範。區別於第二條,典範是指更多方面的影響,例如梵蒂岡,影響6-7世紀,所有東西都是精華
E.難於保存的突出例證,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區;
F.與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傳統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著直接和實質的聯系。此條款不能單獨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給自然遺產的定義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1、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2、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
3、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並獲得批准:
1、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2、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 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3、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4、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文化景觀及其他
文化景觀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時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
這樣,世界遺產即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即雙重遺產,我國的泰山、黃山、蛾眉山——樂山大佛屬此)和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代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一般來說,文化景觀有以下類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類別:一是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還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3、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 此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跡遺址、自然景觀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經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調查和審議,可列入《處於危險之中的世界遺產名錄》,以待採取緊急搶救措施。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03年10月通過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項目: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公約》並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的非物質性的涵義,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生產相對而言的,是指以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涵義上的非物質性。所謂非物質性,並不是與物質絕緣,而是指其偏重於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
中國世界遺產
中國的世界遺產名單
文化遺產:
長城
北京故宮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孔府、孔廟、孔林
武當山古建築群
西藏布達拉宮
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明清皇家陵寢
澳門歷史城區
龍門石窟
安陽殷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山西雲崗石窟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文化自然遺產
泰山風景名勝區
黃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樂山大佛
武夷山
開平碉樓與村落
文化景觀
廬山風景名勝區
自然遺產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三江並流
大熊貓棲息地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
中國古琴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部分)
雲居寺塔及石經(北京房山) 北京古觀象台(北京建國門)
北海公園(北京西城區) 安濟橋(河北趙縣)
獨樂寺(天津薊縣) 雲崗石窟(山西大同)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縣) 永樂宮(山西芮城縣)
牛河梁遺址(遼寧朝陽市) 元上都遺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閃電河)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牆 漢長安古城遺址(西安)
杭州西湖良渚遺址(浙江餘杭) 路南石林(雲南路南)
客家土樓(福建)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
江南水鄉城鎮(蘇州周庄、同里)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絲綢之路(中國)
程陽永濟橋(廣西三江,即風雨橋) 佛宮寺釋迦塔(山西應縣,即「木塔」)
盧溝橋(北京豐台) 開元寺塔(河北定州)
佛光寺(山西五台縣) 殷墟(河南安陽)
漢大明宮遺址(西安) 桂林灕江(廣西)
7. 浙江的文物古跡有哪些至少6個!!!!!急~~~
浙江的主要景區有:杭州,紹興,海寧,西塘,南潯,普陀山,嵊泗列島,雁盪山,楠溪江,千島湖。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詩句,描述的是浙江。
浙江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緣,與國際大都市上海毗鄰,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化之邦、旅遊之地"的美稱。
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秀麗,物產豐富,尤其是浙江的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山嶽、河湖、海島、溶洞、溫泉、避暑地、自然保護區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浙江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鮮明,可用"清水綠山、絲府茶鄉、書聖佛國、文物之邦"十六個字來概括。浙江有許多名山,如雁盪山,雪竇山、仙都山,爛柯山等。全省湖、河、江、海應有盡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以及中國最大的人工湖--千島湖等都名聞中外。著名的江有錢塘江、楠溪江、甌江等,錢江大潮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也是世界聞名的一大奇觀。浙江海域遼闊,島嶼眾多,著名的有舟山群島。
浙江不僅山水秀美,而且古跡眾多,杭州六和塔、岳飛墓、飛來峰造像,寧波天一閣、溪口蔣氏故居等28處文物古跡被國務院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聖地,歷史上曾出現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浙江自古佛都興盛,名寺眾多,普陀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天台國清寺、寧波天童寺等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佛教信徒前來朝拜。浙江歷史上人文薈萃,名人輩出。著名的文化遺跡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古墓、古塔、古碑刻、古建築等更是遍及全省。
參考資料:網路(浙江概況-網易)
8. 關於良渚文化的古詩
有位作家曾經贊美到:「良與渚的組合,即是美好的水中之小洲!如一首版優美的詩,似一幅權清麗的畫…… 也許是因了她的美好,才逗引史前時代的先民們在這里落腳;也許是因了先民們的耕耘開拓,才使這兒有這么美好!」
四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就是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勞作,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今這片美麗的綠洲上面,仍是青山綠水、紅花金谷。但是這些看 得見的東西,遠遠不及在地層下埋藏著的、良渚先民們遺留下來的無數寶藏更具有價值。 良渚就像一 位身穿綠衣就插紅花的美貌少女,懷抱著許多無價之寶,沉睡了四五千年。直到六十多年前,後人才將這位熟睡的病人喚醒。從此,良渚文化被認為是中國文明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載入史冊。
9. 與杭州有關的名勝古跡\名人\典故\古詩
杭州名勝古跡
西湖風景名勝區
【西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04平方公里。東起杭州城區松木場、保路轉少年宮廣場北,經白沙路、環城西路、湖濱路、南山路至萬松嶺以南及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景點全部;南自鼓樓沿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東側山麓經鳳山門沿鳳凰山路於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錢塘江北岸,轉珊瑚沙貯水庫至留芳嶺以北;西自留芳嶺、竹竿山、九曲嶺、名人嶺至美人峰、北高峰、靈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線以東;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學西圍牆)轉青芝塢路北側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場以南。外圍保護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東起南星橋江濱公園、江城路、鳳山橋、中山南路、鼓樓轉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轉慶春路、武林路、教場路至環城西路以西地區;南至錢塘江主航道中線,杭富路至轉塘以北地區;西為留轉路以東地區;北自留下,經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門以南地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內以西湖為核心,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和風景名勝點100餘處,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又稱明聖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面為市區,三面雲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稱西湖。蘇東坡守杭時有詩: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湖底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處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白堤、蘇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個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島。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龍泓澗、長橋溪。西湖引水工程鑽地穿山,引來錢塘江清流。調節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聖塘閘,經聖塘河流入運河;一是涌金閘,經浣紗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門外的城河。西湖遠古時是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以後由於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斷,在沙嘴內側的海水成了一個瀉湖。所以民間諺語說: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沖洗,又經歷代人工疏浚治理。詩人白居易(772~846)和蘇東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長官時,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而且構成了湖中三島、白蘇二堤、湖上塔影的佳麗景色。環湖山巒疊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樓閣、亭榭、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清漪碧波和綠雲翠谷間,閃爍著無數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中國民間傳誦: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並說西湖之美,古今難畫亦難詩。明正統間,有日本國使者游西湖,曾題詩說: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著工夫。西湖十景題名源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題畫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等來標出自己所畫的作品內容。後來山水畫家競相仿效。公元13世紀,南宋畫家馬遠、陳清波在擷取西湖風景精華所作的畫中,也分別標上柳浪聞鶯、兩峰插雲、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和南屏晚鍾,以後又畫了花港觀魚、麴院荷風兩幅,於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為十景題名立碑,並改兩峰插雲為雙峰插雲,麴院荷風為麴院風荷。西湖十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1985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等單位發起徵集新景點、新景名的活動,有5萬人參加,歷時8個月。結果,遴選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和寶石流霞等十景,人們稱之為新西湖十景。陳雲、劉海粟、趙朴初等10位名家為之題名立碑。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點還有天竺、五雲山、鳳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鶴亭、劉庄、杭州花圃、植物園、南高峰、水樂洞、獅峰、葛嶺、紫雲洞、西溪、靈峰探梅等。
10. 杭州有什麼遺址
1.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鎮,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良渚文化」在這里發生,延續了5000多年文脈。現有良渚文化博物館(規劃將要建設國家公園),從博物館陳列的史料以及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為古都譜寫的5000多年神韻,璀璨奪目,堪稱中華文明瑰寶。 2.秦始皇的遺跡 秦始皇曾於公元前210年至錢唐,臨江瞭望,見波濤險惡不敢渡江,西行二十里再過江。秦始皇站立過的那座山頭從此名叫「秦望山」(現錢塘江邊六和塔西面)。還有,西湖寶石山上有塊大石頭,傳說曾是秦始皇的「纜船石」,後來被鐫刻成大佛頭,現在成了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3.漢代石碑 西泠生輝 西湖「湖山最勝處」的西泠印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泠印社有一「鎮社之寶」——東漢《三老諱字忌日碑》,它被珍藏在印社頂巔的「漢三老石室」中。東漢石碑是杭州現存年代最早的碑刻,在秀麗的湖山閃爍著熠熠光輝。 4.湖上仙山 晉代古剎 1600年以前的晉代,宗教文化流入杭州,西湖北山來了一位道家葛洪(284~364),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葯家、煉丹術家,杭州人稱之「葛仙翁」。他在山上結廬(抱朴廬)煉丹,這座山從此稱「葛嶺」,葛洪煉丹的地方即今「抱朴道院」。 東晉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來杭,登靈鷲峰(今飛來峰),嘆為「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峰飛來」,並指為「仙靈所隱之處」,在山下創建靈隱寺。兩年後又在天竺山創建翻經院(後改法鏡寺),即下天竺。 5.隋建杭州 鳳山奠基 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楊堅改錢唐為杭州(從此有「杭州」之名)。隋開皇十一年(591),將杭州縣治由虎林山(後稱靈隱山)下移至柳浦西(今鳳凰山下江干一帶),並依鳳凰山築城,周圍15公里,是為最早的杭州城。美麗的鳳凰山下,依江傍湖的杭州主城格局,一幅杭州的城池變遷圖,還有自隋代開通大運河(自鎮江京口至杭州八百里),從此京杭運河貫通南北,杭州經濟文化大發展。 6.唐代水閘 白傅留詩 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詩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最高行政長官)。任職期間,治理西湖,築堤建閘,放水灌田,重修供民甘泉的六井。他開築 「聖塘三閘」,引湖水灌溉農田,作《錢塘湖石記》說:「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田十五餘頃。」離任時留詩:「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白居易當年築的聖塘閘,至今尚在湖邊。又因有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後人為紀念他,將白沙堤改名「白堤」。 7.雷峰寶塔 吳越遺韻 秀麗的西湖三面雲山,南北對峙兩座寶塔。都是北宋初年(吳越國末期)所建。南面夕照山雷峰上的雷峰塔,演繹了歷史滄桑、民間傳奇。北宋開寶八年(公元873年),在杭州的吳越國最後一任國王錢弘俶決心「納土歸宋」,促成國家和平統一 。這時他寵愛的黃妃產子,為了慶賀並祈福,建造了這座寶塔,初名黃妃塔,後因地而名稱雷峰塔。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倒坍。因伴有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故事,又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遐邇聞名。2002年於原址重建,再現「雷峰夕照」佳景。 8.西湖太守 萬古流芳 在杭州建城以後2200多年歷史上,至少有過500多任地方行政長官,其中最受老百姓愛戴,至今還念念不忘的應數北宋時的蘇東坡。 詩人蘇東坡兩次來杭州任地方行政長官。任期內,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在第二次出任時,見西湖淤塞荒蕪幾占面積之半,積葑約10公頃。他向朝廷上奏《乞開西湖狀》,用工20萬,取葑泥築長堤,架六橋,植桃柳芙蓉,人稱「蘇堤」。湖中堆島,外建三塔(座標),即今「三潭印月」。因詩人有絕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從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9.白塔橋邊 故宮遺夢 自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南宋王朝在鳳凰山築紫禁城,周長4.5公里。又築外城高6.7 米,闊3.3米,城門13座。紫禁城內建起大殿13座,氣勢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內所有宮殿焚燒殆盡。只有白塔橋邊的白(石)塔依然屹立。從白塔眺望鳳凰山南宋故宮遺址,一片蔥綠,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級直達鳳凰山巔。 10.十景題名 古剎駐蹕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首次來杭州,游西湖。以後,康熙又4次南巡來杭州。其間在孤山築行宮(今文瀾閣),疏通市內河道涌金河(浣紗河)以通龍舟。最有影響的是為「西湖十景」題名,改其中的「麴院荷風」、「兩峰插雲」為「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康熙每次來杭,都從城隍牌樓(巷)上吳山進香,當年上山的御道石階尚在。還到西湖晉代古剎靈隱寺駐蹕,題寫「雲林禪寺」匾額,至今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