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陽原縣商代遺址
① 河北有哪些名勝古跡
河北境內的歷史文物古跡遍布各地,有眾多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是河北千年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淀,也是河北的重要旅遊資源。
河北6大旅遊景點名勝古跡:
1.西柏坡,紅色旅遊區:西柏坡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中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劉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和解放軍總部到西柏坡與中央工委匯合。在這里,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
② 我剛到陽原工作,有誰可以介紹一下陽原的風土人情
陽原的人非常的實在民風朴實,相信你一定會工作愉快很快融入那裡祝你工作順利
③ 河北都有哪些名勝古跡
河北旅遊資源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文物古跡眾多。河北的文物遺存,上至二百萬年前後,下迄近現代,內容豐贍,精品薈萃,門類齊全,沒有時代缺環,許多堪稱全國之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河北這塊土地上陸續建立過一些諸侯國,金、元、明、清四個封建王朝,相繼建都北京。河北作為諸侯國的所在地和拱衛京都的畿輔要地,遺留下許多打有帝王印記的文化遺產,成為全國知名的文物大省。現有世界文化遺產3項4處(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明長城、清東陵和清西陵),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承德、保定、正定、邯鄲、山海關),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七座(秦皇島、承德、石家莊、廊坊、保定、邯鄲和涿州)。全省現有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等不可移動的、具有科研價值的文物12000餘處。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7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處,均位居全國前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北省境內,保存著戰國 (秦、趙、燕、中山)、秦、漢、北魏、北齊、金、明幾個時期構築的長城,河北是我國長城途經距離最長、保存最完好、建築風格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在河北境內,僅明代長城就有2000公里,大小關隘300多處,精華地段20多處。因河北位於明王朝腹心之地北京的周圍,用材講究,建築藝術水平最高,乃明代長城的精華。領略了河北境內的長城,才能真正感受長城之長、長城之巍峨險峻、長城之偉大,以及龍騰九州之蜿蜒氣勢。 文化是旅遊景點常勝不衰的生命基因。河北省飲譽古今的許多名勝古跡,都閃爍著古代燦爛的文化藝術之光,如陽原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武安磁山文化遺址,涿鹿中華三祖(黃帝、炎帝、蚩尤)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皇家古典園林,遵化清東陵和易縣清西陵皇家陵寢,秦皇島金山嘴秦行宮遺址、易縣燕下都、邯鄲趙國故都、鄴城六朝古都、元中都遺址,平山戰國中山王國、滿城中山靖王漢墓、磁縣北朝帝王墓群以及其他繁多的出土文物,邢窯、定窯、磁州窯和近年新發現的井陘窯,還有正定隆興寺,趙縣安濟橋、陀羅尼經幢,保定古蓮池、直隸總督署,曲陽北嶽廟,定州塔,滄州鐵獅子,邯鄲叢台、黃粱夢(呂祖祠),涉縣媧皇宮等等,都充分顯示著中國古代文明的精華
④ 河北省考古所在什麼地方有網站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配合文物行政部門做好文物保管,管理工作;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做好有關區域的文物調查,考察和考古發掘工作
地址:建華南大街82號 郵編:05003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5月,其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後曾更名為河北省文物工作隊、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本年成立後,李捷民、葉俊清、王克光、孔哲生、張志、鄭紹宗、謝飛曾先後擔任所長,現任所長郭瑞海,書記永清,副所長郭太原、任亞珊、段宏振。現有編制76人,其中研究院館員3人,副研究館員10人,館員19人。下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研究室(舊石器、新石器、商周、秦漢以後),資料研究室,技術室,保衛科以及辦公室等部門。
本所是河北省最大的文物考古研究機構,主要負責全省地下文物的保護 、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建國以來,河北省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發現了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和墓葬,出土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文物,其中有不少是聞名中外的重大考古發現。如陽原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文化遺址群,磁山史前文化遺址,邢台葛庄商代文化遺址、藁城台西商代文化遺址、定州商代方國墓群、燕下都遺址、戰國中山靈故城遺址及中山王墓、趙文化遺址、秦行宮遺址、滿城漢墓、鄴城及北朝陵墓、宣化遼墓、元中都遺址以及邢、定、磁州、井陘窯遺址等,均是河北考古工作中的亮點。其中近年發掘的秦行宮遺址、定州北莊子商代墓群、宣化遼墓、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張北元中都等先後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在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的同時,河北省的文物考古研究也碩果累累,至目前為止,共出版了《燕下都》、《墓》、《河北省考古文集》、《河北省出土文物選集》、《北方考古研究》、《安平東漢墓壁畫》、《包山楚簡文字編》、《睡虎秦簡文字編》、《歷代銅鏡紋飾》、《五代王處直墓》等考古專著20餘部,發表報告、論文千餘篇。其中二項專著獲河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地址: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82號;郵編:050031,電話(0311)5056065,傳真(0311)5056065
⑤ 誰能介紹河北陽原縣小長梁遺址
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官廳村北500米,1978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湯英俊和李毅等發現並進行發掘。發現石器1000餘件,屬於小石器傳統;山土的動物化石有桑氏鬣狗、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牛、羚羊等。其地質年代為距今136萬年。小長梁遺址對研究我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
探討小石器系統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長梁遺址作為我國古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被鐫刻在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
1935年,法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步日耶來到中國,目的是想尋找亞洲的古人類化石,在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村被稱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灣組」地層的下部採到一塊石頭。經他研究,確認為石器--「粗糙的手斧」。同時,他還觀察了與石器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他認為其中有些骨骼有人工打擊的遺跡,有些獸骨的額骨也殘留著人工工作過的痕跡,有的鹿角,像是人工有意識地製成匕首。於是他將這些材料整理成一篇論文,發表在法國出版的古人類學雜志上,文章中推斷,當時泥河灣一帶曾經生活過北京猿人,甚至更早的人類。但是,在步日耶研究上述材料的同時,另一位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也在中國看見過這些標本,卻不同意步日耶的論點,認為不是人工的痕跡,寫了一篇發駁的文章,也同時刊登在同樣的雜志上。這兩位專見的爭論,曾引起人們的很大興趣,但由於一時之間找不到更多的材料參加討論,這件公案也就慢慢地被學術界遺忘了。
直到197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兩名年青的研究人員沿桑乾河調查舊石器遺址,在泥河灣之西700米的下沙嘴「泥河灣組」的粗砂層內找到一件具有清晰的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器。與其伴生的動物化石有一件相當完整的納瑪象化石(更新世晚期的象類化石)。此後,又進行核對性發掘,在不遠的同一層位中找到數件小型長薄石片和若干曾經人工打擊但尚未成型的石器,伴生的動物化石有披毛犀,馬,駝鳥,鼠,兔等。這些發現,帶來一場爭論,問題不在於石器的本身,人們肯定這些石塊是真石器,但與石器伴生的動物群時代較晚,無法肯定這批石器是比北京猿人更早的類型。不過,另一些人則認為,在華北地區尋找更早的(比北京猿人還早)人類活動的遺跡,並非出於空想。 1978年8月21日,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第四紀組的研究人員又進入泥河灣盆地考察,於陽原縣官村附近的小長梁找到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泥河灣組"下部的地層中,稱之為小長梁遺址。在這里,共發現了2000餘件石器,若干打擊過的骨片,或留有刻劃痕跡的骨片以及吃剩丟棄下來的三趾馬,馬,羚羊,牛,鹿,犀,虎,象的殘骨和牙齒。從考古學角度鑒定,石器與動物群的時代是一致的,也與泥河灣組地層的時代相同,確實比北京猿人的時代要早得多。
研究者從這個遺址中認為,肯定有人在此活動,只可惜尚未發現人類骨骼的化石。至於遺址的年代,經古地磁的測定,泥河灣組的頂部年齡為150萬年前,底部為300萬年前,遺址的層位定為243萬年--255萬年之間,大體來說,250萬年左右,這就是目前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文化的遺址。根據石器的分析,當時人類已有語言,不然技術傳授會有困難。
⑥ 幾何印紋陶文化和早期印紋陶文化是什麼
印紋陶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南方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出現了一種很有特色的陶器。這種陶器燒制堅硬,猶如瓷器,故名硬陶。陶器表面拍印一些方格紋、圓圈紋、曲折紋等幾何形紋飾。由於它的分布范圍相當廣泛,因此人們把出有這種陶器的古代文化稱為印紋陶文化。它的延續時間也很長,一直到商周時期的遺址還有發現,而且流傳到北方中原地區。它們往往是作為珍貴的器物埋藏在帝王貴族的大墓中。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發展至今,傳統從未被割斷而備受世人推崇與關注。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歷來有種種猜想與說法。最近幾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餘年,中國古人類學和中國舊、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發現與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因而關於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謂近20年中國人文科學獨領風騷的一個領域。
在師輩啟迪和社會需要推動下,我自20世紀80年代初,從東北史地之學和中國民族關系史研究過渡到對中華民族進行整體研究,關於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起源,成為我用力較多的一個方面。1984年,陰法魯教授約我為其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史》撰寫第一章:《中華文化起源和中華民族形成》。1987年我開始就《中華民族的含義與中華民族起源初探》和《中華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區域性發展及其匯聚與輻射》發表文章。這些文章是受蘇秉琦教授關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區系類型理論的啟發,用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對中國舊、新石器時代文化進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對中華民族的結構也提出了「多元集合體」的觀點。不久,費孝通教授召我,說已讀過我關於中華民族含義及中華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華民族是多元集合體」的提法有些模糊,應是「多元一體」。1989年費老發表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這一著名論文。自此,我便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為核心理論,先後協助費老出版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及其修訂本、《中華民族研究新探索》,並出版了個人專集《中華民族研究初探》。在我關於中華民族研究一系列論文陸續發表以來,學術界師友給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費老、蘇老,都是我在大學時期的老師,他們一再勉勵我堅持研究,並指出綜合歷史學、民族學、考古學和古人類學等多學科的材料與研究成果一爐共冶,從而得出自己的體會,這種研究方法也很對頭。這些支持和勉勵,使我在自己學業根底不深且研究條件有種種缺陷的情況下,堅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並以中華民族形成史為專業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學們希望我逐步將自己的研究歸納一下,那我就先從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基本特點說起吧。
總括20年來,關於中華文明以及其早期發展已發了一系列文章,其要點包括:
一、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起源,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
二、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起源,具有鮮明的多元起源、多區域不平衡發展的特點。
三、中國的農業從起源時期起南北不同,最近10餘年的考古發現證明南北農業起源均可追溯至距今萬年左右,與世界農業起源最早的各地區大體同步。
四、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萌芽,可追溯至距今5000餘年以前,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這一個千年紀,考古學界稱為「古文化古國」,我稱之為「王朝前古國」。這個歷史時期,在考古學上大體相當龍山文化期向青銅器時代過渡;在社會發展方面,是從無階級社會向有階級社會過渡;在文化發展方面,是從無文字向有文字文明過渡;在國家和民族發展方面,是從部落聯盟向國家和民族形成過渡;在中國文獻記載方面,是從黃帝至堯舜的五帝向夏商周過渡。因而,我所說的「王朝前古國」時期,是王朝前夜、文明初曙、國家雛型從萌芽至發展的漫長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時代。
五、中華文化的發展在不同區域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導致了不同區域間的互補關系,是中華文化產生匯聚和向一體發展的動力因素。
六、中華文化的發展延綿不絕,連續而未有中斷,與其他任何古老的文明相比都是不同的。但,中華文化又是兼容並蓄的,是一種「和合」的文化,故其「內聚」和「外兼」是對立統一體。正因為中華文化的這些特性造就中華文化的豐富與長久生命力,也是中華民族結構形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因。
應該說,這些關於中華民族起源和早期發展特點的認識,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成就,它凝聚了多個學科數輩學者的共同心血。除了考古學的研究成果外,還有歷史學和民族學的成就。大致說來,對我影響較大的前輩學者除上面已提的老師,還有顧頡剛、傅斯年、蒙文通和徐旭生等先生。若說我自己還有些成績的話,可以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時代在進步,而我們站在前輩學者的肩上,故比前輩看得稍微遠一些;二是新中國的考古學成就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我們有幸看到這么豐富的地下資料,眼界和認識自然會提高一些。
另外,多年來,曾從事歷史地理和民族史研究的經歷對我的幫助也甚大。歷史地理的背景,使我在歷史的研究中時刻關注與空間的關系,考慮空間問題時又會照顧到歷史的時序;而民族史的背景,使我更關注「縱橫時空網路」中族群關系的變化,由歷史事件真實性的探求深入到探討「中國性」(Chinese-ness)諸問題。
我始終相信,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後人必定要超過前人,所以我的這些認識也會隨時代的更替而被不斷補充和發展,我自己也隨時准備更新認識,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一
關於中國人及其文化的來源,長期存在外來說和本土說、一元論與多元論的爭辯〈1〉。以往由於受到當時政治背景和流行學說的局限,科學發現也不充分,因而很難得有說服力的認識。如關於中華文明的種種西方起源說,就帶有明顯的虛構、編撰和假想成分。而且,從18世紀法國人約瑟夫•德•古尼(甚至更早的17世紀)開始,止於20世紀初葉的安特生之前,所有西來說的立論都是站在西方文化中心論的立場之上(包括古埃及文明中心說和西亞古文明中心說等)〈2〉。考古學發展起來以後,有的研究也不免有種種偏見和淺見。
當前,中國境內古人類學的材料已相當豐富和系統,舊、新石器時代(特別是萬年以來)的考古發現在中華大地上已是「遍地開花」。這些系統而又豐富的發現,文化性質明確,內涵清楚,相互關系也易於得到證明,用來與中國文獻記述的遠古神話傳說互相印證,已經充分證明了中華文明起源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和多元特點,以及新石器時代以來由多元向一體發展的特點。
人類起源於何方?是一個中心還是多個中心?古人類學界尚在不斷探討之中。中國古人類學研究有近80年的歷史,在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坎坷中取得了喜人的進展;人類起源各階段的人骨遺骸化石材料,在中華大地上均有所發現,且分布廣泛;人類起源序列各主要環節,在中國古人類學的發現中沒有缺環。從體質特徵方面觀察,早期智人階段已經出現了向蒙古人種(黃種人)方向演化的萌芽;到晚期智人階段,以柳江人(廣西柳江市發現)和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發現)為代表,蒙古人種已出現南北異型的分化現象。
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早期遺存有不同於他處的特點,北京人遺址文化堆積之厚、內涵之豐富早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和矚目。可以說,世界上普遍承認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存在,得益於北京人遺址的豐富文化內涵和鮮明特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盆地小長梁遺址的遺存,其特點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現在石器的製作和加工上,大型球狀石核以外,其它石器普遍較小,一般重約5—10克,最小僅有1克左右,但數量眾多,已發現有2000多件!據其形制可分為尖狀器、刮削器、雕刻器、錐型器等,反映了當時人們過著狩獵的生活。從這些舊石器的精細程度推測,在此以前其文化當有漫長的發展過程,人們必然具有足以保證技術傳授、模仿、改進和繼承的語言交流。長江流域也發現了一系列臘馬古猿材料。將這些材料綜合起來考慮,有理由推斷:人類起源當在四五百萬年以前,中國處於人類起源地區的范圍之內〈3〉。
早期智人及與之相應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分布范圍已明顯擴大,尤其以黃河中游及其支流渭河、汾水流域,所發現的地點為多。晚期智人已幾乎遍及整個中華大地,其相對應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和地點在現今行政區劃的各省均有分布,仍以黃土高原較為密集。
從考古學文化的特徵分析,中國南北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既具有不同的風格和傳統,又具有共同的特點。至遲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北部出現了不同區域類型的發展傾向。
綜上所述,人類起源的問題還會進一步爭論下去,但人類起源僅非洲一個中心之說,過去就已受到一系列新發現的質疑;最近在中國山西曲垣發現的世紀曙猿化石,則已將「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推翻,「夏娃理論」不能成立。因資料的限制,「基因證據」的研究也遠未解決人類起源是一個中心還是多中心的問題。當然,討論人類的起源不能局限一國或一個地區的狹小范圍之內,應該站在全球和全人類的視角來討論和分析問題,實際上,中國人的起源問題正是人類起源問題的一部分。另外,假若「人種」的劃分是可行的,中國人的起源問題還涉及到蒙古人種的起源問題。雖然,目前尚難確斷中國是否是人類起源的中心地區,但已知的材料已經證明中國是蒙古人種的故鄉。誰也無法否認,中華大地上的這些人類化石,從直立人一直到現代人,其體質形態的進化表現有明確的連續性。
將化石材料與現代中國人體質形態的基本特點相比較,也能發現中華民族的歷史連續性。正如吳汝康教授所總結的那樣,中國人具有四大突出特徵:(1)鏟形門齒,中國人為98%,白色和黑色人種相加也僅為5%;(2)印加骨,出現的比率也相當高;(3)面部扁平;(4)下凳圓枕〈4〉。因此,中華民族,包括其主體——華夏/漢民族,從總體上來說,其遠古祖先應來自那些起源於中華大地,並留居於本土繼續創造歷史的人們。
因此,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5〉。
二
對中華大地上萬年以來的考古文化,許多學者都有極其精彩的歸納和總結〈6〉。從這些歸納和總結中,可明顯看出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第二個特點,即由多元起源而向一體匯聚的特點。
傳統史觀認為,中華民族是從黃河中下游最先發端,而後擴散到邊疆各地,於是有了邊裔民族。司馬遷綜合春秋、戰國諸說,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這樣表述:由於共工、歡兜、三苗、鯀有罪,「於是舜歸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這種史觀影響甚大,直至近現代也還有一些學者相信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中下游。過去史家總是用「禮失求諸野」的觀點來推測區域間文化發展變化的關系,把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當作中華文明起源的中心。這就是本土起源說中的一元說。
一元說的論點已被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所推倒,中華文明不是從黃河中下游單源擴散至四方,而是呈現多元區域性不平衡發展,又互相滲透,反覆匯聚與輻射,最終形成為中華文明。我在許多場合都講到過這樣的認識。在《中華民族起源說的由來與發展》一文中,曾對此加以總結,提到中華文明起源研究與近代以來史觀變化之間的密切關系〈7〉。當然,多區域不平衡發展的觀點並非我的發明。1927年,蒙文通先生首先將古代民族分為江漢、河洛和海岱三大系統,其部落、姓氏、地域各不一樣,其經濟文化也各具特徵〈8〉。傅斯年繼之於1930年和1934年提出「夷夏東西」說,認定中華文明來源的兩大系統〈9〉。1941年,徐旭生先生將中國古代民族概括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三大「古代部族集團」〈10〉。徐說晚出,最詳。
上述諸說,對考古研究的促進是非常明顯的。傅斯年是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創辦人,中國學者進行的最早的考古發掘就是由他支持下開展的。他關於「新史學」的主張對古史研究有相當的推動〈11〉。徐旭生先生參加過1927年的西北考察,1959年又開創了「夏墟」調查和「夏文化」研究。後來,考古學界開創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研究的蘇秉琦教授就是他的學生,追溯起來,受他的影響最大。
眾多的考古發現,以及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的研究成果已經昭示:中華文明起源有多個中心,長江、黃河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對於中華文明的多元性特徵,我曾做過如下概括:「中華大地上的遠古居民,分散活動於四面八方,適應各區域不同的自然環境,創造著歷史與文化。舊石器時代已顯出來的區域特點的萌芽,到新石器時代更發展為不同的區系,各區系中又有不同類型與發展中心。而神話傳說中,遠古各部落所奉祀的天帝與祖神及崇拜的圖騰也有明顯的區域特點。考古文化與神話傳說相互印證,揭示了遠古各部落集團的存在,從而成為認識中華民族起源多源特點的科學基礎。」〈12〉
我所以強調考古與神話傳說的「相互印證」,就是為了改變「考古自考古,神話自神話」的兩分局面。中國沒有發達的神話,或者說,中國的神話體系與西方是不同的,它是古史的傳說,即古史的一部分。誠如徐旭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樣:摻雜神話的傳說(legend)與純粹神話(myth)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古史傳說並不是純粹的神話〈13〉。但中國的古史傳說至遲到戰國時期就有了總結和歸納,表明不同來源和世系的各區域文明漸漸向一體發展。
下面就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區系劃分,其與遠古部落集團的對應文化,及各區系間文化的內外互動、融匯等內容,詳為敘說。這是綜合我以往發表的多篇論文而成的,同時針對考古研究的新認識(如碳14重新測年數據),結合最近的考古發現作了相應的補充和修訂。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新發現的考古學文化密集分布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之上,我關於中華民族起源及其發展結構的總體認識也因之日趨精確和完善,這些不斷豐富的新知更細致描繪了中華文明起源的本土特點、多元特點以及由多元向一體匯聚的特點。
由地質學的研究,我們知道公元前一萬年左右進入冰後期,開始了全新世,人類的歷史也由此進入新的紀元。
1987年8月,考古學家在河北徐水南庄頭發現一處距今約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出土了一批陶器、石磨盤、石磨棒等,還發現了一些植物種子,說明農業已經萌芽〈14〉。此外,江西的仙人洞下層和廣東的玲瓏岩和西樵山等地也都發現了萬年左右的文化遺存。雖然我們關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約公元前6500年之前)只有上述零星的發現,但已足以說明中華文明所具有的多元起源特點。就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面貌和我國比較優越的地理自然環境等條件來推測,我相信未來定會有更多的發現,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我國也是探尋農業起源的最佳地區之一。
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有7000餘處。7000年前的考古學文化幾乎已是遍布全國各地,如遼河流域的查海文化、興隆窪文化,山東泰沂地區的後李文化,關中地區的大地灣和老官台文化,中原地區的裴里崗和磁山文化,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長江中游的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和石皂文化,等等。這些新的發現不僅突破了「黃河一元中心論」的傳統認識,更豐富了「滿天星斗說」的內涵。蘇秉琦先生將這些成果歸結為「區系類型理論研究」的必然:「用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學說對中國古文化進行重新認識,大大開闊了考古學家觀察古代各族人民在中華遼闊國土上創造歷史的視野,開始了從文化淵源、特徵、發展道路的異同等方面進行考古學區系類型的深入探索,過去那種過分誇大中原古文化、貶低周邊古文化的偏差開始得到糾正,這就為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的突破,開拓了新的思路。」〈15〉
這與我多年前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和中華民族的形成的角度對考古發現的歸納基本一致〈16〉。我在許多場合又進一步強調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主張中華民族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其族體結構與文化發展是以「多元起源,多區域不平衡發展,反覆匯聚與輻射」的方式作「多元」與「一體」辯證運動的〈17〉。這是我試圖結合區系類型劃分問題,進而對文化發展變化進程的分析和歸納。這個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在具體的細節還會有不斷的反覆,但總的進程應是如上所概括的那樣。
所以,我堅持認為有兩點貫穿了中華文化發展的全過程:一是中華文化的多元區域性不平衡發展,各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各有淵源,又自成系統,分布區域和范圍明確,文化內涵和面貌也無法相互重合,可以明顯地劃分為幾個獨立的文化區系。二是區域性文化呈現向中原匯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輻射的雙向運動。
上述認識不僅來源於對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系劃分,更來自對其相互關系的分析,故不妨將具體的劃分結果及其認識作下列復述〈18〉,並依照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對以往的敘述稍作修改〈19〉:
1.黃河中下游東西相對的兩個文化區
黃河中游區,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為中心,北達河套及長城沿線,南接鄂西北,東至豫東,西抵黃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帶。南頭庄文化以下,有磁山(公元前6100—6100年)——裴李崗文化(前6200—前5500年)、大地灣(下層)文化(前5900—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前5000—前3000年)〈20〉,中原諸龍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繼之。
與這一區域相對應的為炎帝和黃帝兩大部落集團,從中可以追溯氐羌與華夏起源,並且大致可以肯定繼中原龍山文化發展的是夏文化(晉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和先周文化(關中)。炎黃集團起源之地比較接近,無論從文化還是從地理的因素分析,這兩大集團都是有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點的親緣集團。炎、黃同出少典——有嶠氏部落,後世成為異姓的相互通婚的不同氏族與部落。我認為黃帝起源於隴山西側,天水地區為近是。在黃帝集團的發展中,陝北是極為重要的地區。相傳,黃帝死後葬於橋山。黃帝並非具體歷史人物的私名,其陵園所在就表明了陝北在黃帝集團發展中的重要性。黃帝集團另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地區是燕山地區。該集團從陝北向燕山地區遷徙的證據已得到了考古學的印證。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自渭水下游越過黃河後,沿汾河和桑乾河北上,與燕山以北紅山文化在桑乾河及汾河發源的河北張家口地區交匯在一起。兩種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促進了文明曙光的出現〈21〉。
《國語•晉語》說,黃帝有25子,因母不同而別為12姓(實則是11姓)。這11姓顯然不一定出於同一來源,而是不斷融合的結果。故傳說中的黃帝譜系有不同的稱號,如「軒轅氏」、「有熊氏」等,說明這些後加入的群體還有自己的圖騰,但均奉黃帝為共同祖神和天神。「黃帝」既是該集團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該集團大酋長所共享的名號。
炎帝又稱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團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該集團大酋長襲用的稱號。相傳,前後承襲炎帝名號者凡8氏,共530年,最後一位為榆罔氏〈22〉。炎帝集團起源之區當為陝西境內渭水上游和秦嶺以南漢水上源一帶。其後不斷遷移。炎帝的後裔有姜姓諸夏及姜姓之戎,還包括氐羌。後發展為共工、四岳和氐羌三大支系。共工一分為二,即共工和鯀(緩讀),說明炎帝集團又有進一步的分化。共工發展於今豫東及冀南地區,徐旭生具體指出其為輝縣境內,范圍顯然過於偏小。鯀興於崇山(今嵩山),發達於豫晉接壤地區。故此,鯀被認為是黃帝集團的一支系。四岳,或寫作西嶽,又作太岳。其後裔有申、呂、齊、許等國。申在今河南南陽;呂原在陝西,後遷南陽;齊在山東;許即今河南許昌;炎帝都陳(今河南淮陽)。大約四岳一支是炎帝的主流。氐羌則比較復雜,一直處於西北農牧交錯地帶。傳說中,共工與鯀治水失敗後,被天帝殛死,鯀化為黃熊或黃龍;共工化為赤熊〈23〉。這與黃帝集團以猛獸為圖騰有相通之處。可見,炎黃兩大集團分布的地區內,不僅新石器時代文化系列相同,文化特點亦有相當的相似處,差別只是地方類型和文化中心的差異。神話傳說上的共同性更加說明兩大部落集團的文化淵源相通。
今黃河下游,以泰山為中心,南至淮,東至海,北至無棣,實際是先秦時期濟水及海岱地區。其文化淵源和承襲關系比較清楚,發展序列完整。後李文化(前6300—前5600年)〈24〉,青蓮崗•北辛文化(前5600—前4300年)〈25〉,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龍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和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諸文化前後互繼。海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與神話傳說的太昊、少昊部落集團相對應,其中一部分與炎黃集團融合,成為夏人、商人的來源之一,大部分則為夏商周時期的東夷先民。整體上,海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應是三代時的東夷文化。
太昊,分布偏北,時代稍早於少昊,它是東方的帝,又是風姓的祖神。少昊分布與太昊交錯重合而稍偏南,以鳥為圖騰,《左傳》昭公十五年列舉有15個以鳥為氏的部落或氏族。傳說中,少昊的後裔有後益、陶、蚩尤和羿等,今莒縣是其核心區。
2.長江中下游東西相對的兩個文化區
隨著長江中下游考古發現的增多,我們對於這一地區的考古文化面貌和結構關系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長江中游,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南包括洞庭湖,西盡三峽、川東(今渝東),北達豫南與黃河中游的考古學文化相同分布,是一個自成體系的考古學文化區。關於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考古學文化譜系關系,由於兩湖和四川、重慶等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也由於三峽庫區1995年以來的搶救性發掘,有了更新的認識〈26〉。如青年學者孟華平寫的《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結構》一書,對中游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作了很好的歸納,也落實了我原來的一些設想:時代越晚,考古學文化的分布范圍越廣,其文化內涵的包容性也因之越豐富。他說:「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主要表現為以二元為主體的譜系結構……,即以兩湖平原西南側為中心的南方系統和以漢水東側為中心的北方系統的譜系結構。南方系統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由彭頭文化、皂市下層文化和湯家崗文化構成,北支由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構成,他們的絕對年代約在距今8500—5100年之間。北方系統的考古學文化由邊畈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構成,他們的絕對年代約在距今6900—4200年之間。在發展的構成中,南北兩系統的考古學文化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往和影響。約在距今5100年前後,這種以二元為主體的譜系結構被打破,即北方系統的油子嶺文化逐步向西南擴展,到屈家嶺文化時期基本取代了南方系統,實現了空前的統一和繁榮。盡管如此,南方系統的文化出土仍有部分保留,成為北方系統的不同地方類型。石家河文化之後,來自中原的考古學文化逐漸向長江中游地區滲透,形成了後石家河文化,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江中游地區的傳統文化譜系結構,向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進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7〉
傳說中,這個區域有三苗集團。按照《國語•楚語》下及高誘注,三苗是九黎的後裔。九黎的分布,文獻記載不明。三苗則戰國初吳起指出其地望:「昔者三苗所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戰國策•魏策》)。《史記•五帝本紀》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徐旭生和錢穆均作過考證,所說即鄱陽湖、洞庭湖一帶。俞偉超首先從考古學的角度把三苗與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聯系起來,認為長江中游「以屈家嶺文化為中心的原始文化」屬於三苗文化遺存。屈家嶺文化最盛時「向北影響丹江和漢水中游,直抵伏牛山麓,使得那裡的原始文化從以原始因素為主,轉化為以屈家嶺因素為主。在洞庭、鄱陽兩湖間江西修水一帶的南部類型,因自身序列不清,不知始於何時,但至遲到屈家嶺階段,長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因素已達到那裡,並同嶺南的石峽文化結合在一起。在前3000紀中葉以後,這個文化系統發達到新階段,文化面貌發生急速變化,可能進入銅石並用時期,並同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階段諸文化發生更多的接觸。」〈28〉考古學文化的這種發展與三苗集團的范圍與勢力消長大致吻合。從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的譜系分析來看,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有明確的北方因素,故有學者把它們當作「北方系統的考古學文化」〈29〉。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它們的起源與面向海洋的「鼎文化」傳統有內在的聯系。如,石家河文化中的陶規受泰沂地區的文化傳統的影響。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也有明顯的大汶口——龍山文化風格(如玉鳳等)〈30〉。
綜上,長江中游地區,屈家嶺文化時期大致出現了「一統」的局面,相對穩定一段時間後進入石家河文化時期,此時整個長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較大的變化。「後石家河文化」與石家河文化之間已經發生文化的斷裂現象,似乎說明了堯舜禹時期中原對「三苗」的征伐。
另外,有學者指出,黃帝集團在較早的時期有一支發展到長江中游的宜昌地區,與西陵峽一帶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並從考古學上予以證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對大溪文化中心區的影響,也許就有著黃帝與嫘祖傳說的歷史背景」〈31〉。長江以北地區,無論大溪文化,還是油子嶺文化都明顯可見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的影響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漸減弱之勢,至江南則基本不見其蹤跡了〈32〉。
長江下游,以太湖平原為中心,南到杭州灣地區,北以寧鎮地區為中心(包括蘇皖接壤地區),是自有淵源、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區系。自河姆渡文化(前5000
⑦ 講述河北歷史
河北歷史記事
河北省位於中國北部,環抱著中國的首都----北京,它東臨渤海灣,西依太行山,南部是肥沃的華北平原,北部是開闊的壩上草原, 全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史前時期的河北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考古發掘證明,二百萬年前河北陽原縣馬圈溝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在河北西北部的泥河灣盆地發現有距今一百萬年的古人類聚居遺址二十餘處;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為我們揭示了距今五十萬年前中國猿人的生活情景;「許家窯人」(距今十萬年左右)則是從直立猿人向早期智人過渡的類型;「山頂洞人」(距今五萬年左右)屬晚期智人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除打制石器外,其遺址還出土有磨光、鑽孔的石器、骨器及裝飾品。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在河北省分布廣泛,燕山南北、太行山東麓廣大地區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許多原始聚落,尤以位於武安縣的磁山文化遺址最為突出。磁山文化遺址發現有房屋、灰坑、藏粟窖及大量石器、陶器、果核、粟等,這里的人們造屋定居、耕種稼穡、馴養牲畜,過著典型的農業定居生活。
距離今五千年前,河北各氏族、部落相繼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並經歷著痛苦的氏族融合過程;發生在河北的三次激戰:涿鹿之戰、冀州之戰、阪泉之戰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具有奠基意義的三次戰爭,戰爭的主要領袖黃帝和炎帝從此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夏朝(2070 ----1600BC)的開國之君----大禹曾在河北進行治水工程。
夏之後的商王朝(1600----1046BC)即是由曾活躍在河北中、南部的一個部落發展、壯大而來。商朝的文明已達到相當水平,出現了發達的青銅製造業、釀酒業和雕刻業,並有了最初的文字。商朝前期曾在冀南、豫北一帶五遷其都,河北南部是商朝的王畿之地。河北其它各地也分布著許多方國和部落,位於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遺址中房屋、水井、糧倉、酒坊、墓葬坑都有遺存,並出土了青銅器、金器、玉器、卜骨等文物3000餘件。
西周(770---221 BC)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周朝採取分封制,河北境地內的封國有燕、邢、孤竹、軝等,其中燕是西周的北土屏障,邢國是西周重要的諸侯國。
東周時期(即春秋戰國時期770 ----221 BC),經過爭霸戰爭,燕國、趙國、中山國成為河北大地上的三個強國。燕國國家殷富,貿易發達,冶鐵水平很高;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改革成為當時中原地區強盛的大國;燕國的都城燕下都、趙國的都城邯鄲都是當時頗富盛名的大都會,出土的文物數量眾多、造型優美、製作精巧、技藝高超,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中山國是當時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唯一一個可與中原諸國抗衡的國家,其都城及墓葬遺址出土的文物獨特奇巧、斑斕瑰麗,尤其是錯金銀虎噬鹿器座、錯金銀雙翼神獸、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等文物精品,其造型之生動、結構之巧妙、工藝之高超令世人驚嘆不已。
秦代(221 ----206 BC),河北是朝廷的北疆重地。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於河北邯鄲,死於河北沙丘平台,他生前曾三次巡幸河北,並在秦皇島建有行宮,現其遺址有大量建築構件出土。
漢代(206 BC----220 AD),河北沃野千里,農業發達,人口稠密,是當時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冶鐵業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滿城漢墓出土有灰口鐵、脫碳鋼、百煉鋼以及使用淬火工藝製成的鐵器。河北的漢代墓葬眾多,僅發掘的諸侯王陵就有趙王張耳、中山靖王劉勝、中山簡王劉焉、中山穆王劉暢和常山憲王劉舜等封王的墓,其中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出土了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金縷玉衣;竇綰墓出土的長信宮燈造型優美、結構精巧,不僅可以調節燈光的照射角度、照射方向,而且還有吸煙除塵裝置,是世界上較早出現的環保型燈具;錯金博山爐精雕細鏤、精美絕倫,這些文物珍品都享譽海內外。
三國兩晉南北朝(220 ----589 AD),地處軍事要沖的河北,三百多年間先後存在過30多個政權。位於河北南部的鄴城,交通四通八達,城市布局嚴謹,城池巍峨,宮苑壯麗,成為當時的繁華盛都,先後有六個政權在此建都。鄴城近郊眾多王室貴族、豪門望族的陵寢,建造精緻,氣勢宏偉,有大量精美的文物出土,尤以墓室壁畫、陶俑最為突出。灣漳村的北齊帝陵,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的陵墓,陵內墓道、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迅速傳播,鄴城是當時的佛教中心,城內寺廟林立,僧侶雲集,南北響堂寺石窟保存至今,窟內存有眾多精雕刻精美的佛像,涉縣中皇山的摩崖石刻也頗富盛名。
隋唐年間(581 ----907AD),河北是全國重要的農業經濟區,橫貫千里的大運河直穿河北,邢窯白瓷以冰雪之姿留名百世,趙縣安濟橋是現存最早的石拱橋,曲陽修德寺的石佛像精妙絕侖,滄州鐵獅子高大偉岸、雄健挺拔,至今風采猶在。「安史之亂」中,河北地區戰禍連綿,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破壞,並延及五代時期(907----960AD)。五代時期王處直墓出土的彩繪浮雕刻工精湛,彩繪絢麗,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宋、遼、金(960 ----1234 AD)時期,河北一度處於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和女真建立的政權的統治下,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風貌。宋代瓷業昌盛,定窯是當時的五大名窯之一,其白瓷滋潤如玉,黑瓷深沉如漆;磁州窯則是北方最大的民間瓷窯,以白地黑花的釉下彩技術和朴實流暢的紋飾享有盛名,兩處遺址均有大量精美瓷器出土。宣化遼代墓葬中的壁畫內容豐富、造型生動,反映了遼代的社會風俗。井陘柿庄的金代墓葬壁畫則是對金代農村生活景象的描摹。
元、明、清(1271----1911 AD)三個王朝都建都北京,河北拱衛京師,成為畿輔重地,文化遺存非常豐富。位於河北北部的元中都遺址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皇城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明代長城有2000公里穿越河北;長城東端的秦皇島山海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關」;保定蓮池書院曾是清代北方的最高學府;清代皇家陵園東陵和西陵,山清水秀,陵墓壯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代夏都----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以獨特的園林勝景、宏偉廟群成為今日的旅遊勝地。
近代河北曾飽經戰火、歷盡滄桑,自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葉的百餘年間,河北人民反抗侵略與奴役的斗爭風起雲涌,爭取民主與自由的斗爭波瀾壯闊,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徹底的解放。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河北進入了空前發展的時期,今天的河北經濟騰飛、社會安定,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河北這塊有著深厚歷史傳統和悠久文化傳承的土地,將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資料來自 http://www.cncitymap.com/hebei/info06.shtml
⑧ 華夏族的早期歷史
古華夏族源文明概說 周光華(山東淄博社會科學聯合會研究員) 距今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族群形成「大族」的槪念,習慣上古人把「大」的含義稱為「夏」,夏族過種植農業經濟的定居生活。古人稱草木禾穀為「華」,禾穀成為主要的生活來源,這樣夏族逐漸形成傳世的稱呼「華夏族」。 我研究的古籍《山海經》、《史記三家注》為基本文本資料,考古及民俗遺存為研究依據,關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加以綜合研究探索。 一、古華夏族的地域范圍 目前來看,研究上古華夏生活地域的可靠文本資料是《山海經》,總概《山海經·五藏山經》提供的華夏地域,大致包括范圍在渤海灣山東、河北、山西、陰山內蒙古、陝西、河南、甘肅、青海、新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南牽廣東、廣西。以《中山經》記載的河南地域密集較詳細。 二、華夏族產生、遷徙、融合及傳播文明的過程 1、太昊、少昊氏源地及融合。太昊是龍的傳人始祖,這是目前從古籍記載里知道的唯一「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的東方族系,生活在山東魯西南地域,建都城在山東的曲阜。少昊氏進入山東地面在沂、沭流域生活,接納太昊的文化傳統。太昊氏也容納少昊氏
「以鳥命官」的立政官職管理制度(《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最終少昊氏繼承並融入太昊氏,成為龍紀傳人(譙周解說《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的少昊氏)。少昊氏成為龍的傳人,繼續向西發展,成為「金天氏」(《左傳·文公十八年》引譙周的解說、《禮記·月令》鄭玄孔穎達疏解等)邦國的邦族首領,把太昊文化傳播到西部,崇拜鳥的文化,在中國的西部族群融納為民俗。《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說,少昊氏在帝摯時期發展。這個時間在公元前的2222年到公元前的2214年這個期間,正是考古發現的,山東龍山文化迅速往西部擴展傳播時期,以鳥為標識的文物在考古發掘里大量出現。 東北地區的遠古族民是以鳥為族標圖騰的,後來的殷商、秦人,也是崇拜尊奉鳥的族民,所以屬太昊、少昊為代表的東夷族群。考古發現,沂、沭流域距今1萬年前的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往南展到蘇北地區,說明這里是史前山東古文化的重要生源地。莒縣陵陽河考古發現距今5500年的「大汶口陶文」二十多個象形符號,標志著華夏東部奠定著華夏文明的發展基礎。鄒平縣丁公村出土龍山文化的「龍山陶書」11個象形文字,說明華夏東部族系邁入文字文明發展時代。 2、太昊伏羲氏融合。伏羲氏族群源生於今天的甘肅省天水地域。古籍資料載明,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因為在東方的「雷澤」踐踏「大人」的足跡感孕,生下伏羲的。 「雷澤」在濟陰,今天山東定陶縣的東北面,山東省的巨野縣、梁山縣、東平縣到兗州市地域范圍內,這個地區正是太昊氏的生活地域。也就是說,太昊伏羲氏血親融合,在渭河流域、黃河南岸、淮河北岸、山東泰沂山地及周圍地域生活繁衍,建政發展遠古的華夏文明。 3、伏羲女媧氏融合。女媧氏生活在古冀州,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地域。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當時建都在山西省霍縣太岳山地的霍山地域。女媧的巨大陵冢在山西洪洞縣的趙城鎮侯村霍山南麓。《文獻通考·王禮考》記載說:「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女媧用黃土造人是華夏繁衍初母,時間應當在山西汾河流域發生火山、地震頻繁的造山運動後期,這個時間在距今萬年前。 古籍記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而交尾(《昭明文選》中撰王延壽的《青靈光殿賦》),山西趙城鎮幾千年流傳女媧伏羲為夫婦,處在母權統治下。由此,生活在黃河北古冀州汾河流域的女媧氏與生活在黃河南岸的伏羲氏婚媾血脈融合,奠定華夏族發展的血脈根基,華夏族在黃河南北融合發展。考察地域民俗認識到,山東魯西南地區,北自山西、河北的桑乾河流域,南下汾河、漳河,乃至今天崤山以北,河南省三門峽市往西到陝西省的西安市地帶(再往西、往西南),從陝西的寶雞、甘肅的天水南下進入四川盆地的川江流域,特別是今天重慶市的古巴國地域,有大量的關於女媧氏的蹤跡、遺跡和傳說民風習俗,同時伴生著伏羲氏的蹤跡,證明女媧氏的遷徙繁衍地域在這些地方。 4、神農、炎帝氏及遷徙融合傳播華夏文明的過程。《易傳·系辭下》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就是說,伏羲氏之後繼承華夏事業發展的是神農氏。古人和學界研究認為,神農、炎帝不是同時同代的人或事。神農炎帝並稱,是從東漢學者鄭玄和三國時吳國學者韋昭做學問出現的,秦漢時民俗也習慣把神農、炎帝並稱,這些問題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神農炎帝的發展,大致分往南和往東兩個方向。 首先,姜水的神農炎帝南下今天寶雞地域,沿「陳倉」故道進入漢中。民俗流傳和古籍記載,神農氏是以農耕經濟源祖和醫葯學發明家留存至今的遠古華夏偉人。除汾河、渭河、漢中地域,今天的川東重慶地域和湖北省鄂西地區流傳的神農氏遺存蹤跡也繁多,並且南下湘江流域。 其二,神農炎帝勢力繼承伏羲氏傳統往東發展,在今天的寶雞陳倉建立農耕經濟邦域,往東發展到今天淮陽地區和山東曲阜地面建立邦國地域(根據唐朝張守節的《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初都陳,又徙魯」等)。炎帝的後代子孫戲器,他的兒子擔任火正,被稱作祝融,死後葬在湖南省衡山的南坡,被稱為「祝融峰」(《路史·前記八》),後來的湘楚人自稱為炎帝祝融氏的後代。戲器生三個兒子,另兩個兒子在今天山東發展,所以後來的齊魯文化與湘楚文化有扯不斷的聯系,共同繼承發展著炎帝時代的文明。 根據《史記》記載研究認為,神農炎帝歷時530年,起於公元前的3000年,止於公元前的2471年。大致在距今4500年的時候,進入東夷族系的炎帝蚩尤氏時代。蚩尤同黃帝展開長期的戰爭,重要的戰場有河北桑乾河流域北京灣地區的涿鹿地帶戰場,山西運城鹽池地域的晉南戰場,山東魯西南戰場。 炎帝蚩尤與黃帝大戰而敗,同時戰敗的還有同屬炎帝族系的「誇夫」、「刑天」兩大女媧族脈。兩大炎帝的族脈戰敗往南遷徙,大致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南下。今天的苗族把炎帝蚩尤奉為先祖,說苗民的祖先生活在太陽升起黃河入海的地方,蚩尤公被抓囚禁在宋山,刑具化為楓林,在今天河南商丘地域遭到殺害,把苗族的來源始祖說成是從楓木中產生的(《楓木歌》),祖先是鳥蛋卵生的等。可以肯定的說,苗族是華夏先祖炎帝的直系後裔,是華夏同根親族。 5、黃帝族的來源、遷徙及炎黃融合傳播華夏文明的過程。黃帝族民是從雲霧升騰的高原山地來的,被稱為「縉雲氏」(《文公十八年》、《昭公十七年》注),黃帝族系是沿著祁連山地、河西走廊由西往東進入黃土高原的西部族系。 黃帝出生在天水市清水縣城東70里的山門鄉白河村的軒轅谷,母親叫附寶,是女媧族脈的有蟜氏女,在今天的太原地域(《說文解字》)感孕,在天水的軒轅谷生下黃帝的。黃帝起於公元前的2470年,歷時100年。黃帝戰勝炎帝蚩尤後,「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史記·五帝本紀》)說明黃帝族尚處在游牧動遷的時代,因此有多處都邑。根據北京地區的學者研究,與蚩尤大戰的黃帝的真正陵寢,在北京平谷縣的魚子山上。黃帝勢力進入四川,娶涪江流域鹽亭縣的嫘祖為妃往西南發展(王德奎《嫘祖研究》等)。黃帝姬姓,與黃帝同祖系姬姓的遠古北方祖民,有驪戎、鮮虞、嚴允(葷粥)等,後代有獯粥-匈奴等,這些都是中華北方族系的遠古祖先。黃帝把他的兒子玄囂遷居到洞庭地區,把兒子昌意遷居到若水,今天四川的雅礱江流域,從而控制四川並長江流域(參《山海經》、《史記·五帝本紀》、《竹書紀年》)。黃帝時期奠定形成最早的中國華夏地域。 三、華夏族早期文明產生的文化構成原因 1、地域邦族自身發展需要血脈雜交。例如,華胥氏女踐東方雷澤大人跡感孕,促成西部伏羲氏與東方太昊氏的族群融合,汾河谷地的女媧氏與黃河南岸的太昊伏羲氏血親融合,神農炎帝與女媧後裔有蟜氏女血親融合,黃帝族與有蟜氏女任姒、女登血親融合,黃帝與西陵國或蜀山氏女嫘祖血親融合。再例如,周族的祖先與女媧氏後人有邰氏女血親融合等。血親雜交融合的過程,正是先進的經濟文化傳統傳播擴展的過程。不難看出,女媧氏有著先進的經濟文化傳統手段,有著母系社會華夏正統的權威地位,代表著華夏文明的傳承基礎,所以炎帝、黃帝及後來的周族的先祖要與女媧氏後裔血親融合,由此發展本族系,客觀上起到擴大傳播華夏文明,促進華夏融合的作用。 2、黃河流竄阻隔東部與西部邦族,治水把東西部聯為一體,穩定「中原」地域。距今6000年前乃至4000年的黃河,出洛陽後,黃河古渡口孟津——太行山麓以東的華北平原,是黃河橫溢泛濫流淌的地帶,到處是澤窪河道水泊地。魯西南地域及山東半島地域同今天的河南省地域被水澤阻隔,成為東部「孤島」,這是我們今天研究華夏族群生成關系時應該特別注意的(中科院周昆叔等研究、西安碑林中禹跡圖、華夷圖等碑刻、禹貢等)。 到黃帝時代後期的大禹治水,重要的意義是把黃河下游治理好,使河南地成為華夏時期能穩定生活的地域,成為東西部聯系發展的主體地區,華夏族由此融合壯大發展。這樣,治水聯系華夏東西部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孕育著華夏融合的根基。 3、邦域族民需要控制產鹽地,促成民族聯姻、戰爭,促成西部與東部沿海的融合。古冀州的晉南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原因,就是控制產鹽地今天的山西運城鹽池地域。黃帝與炎帝蚩尤大戰,部分學者認為涿鹿大戰的地點在今天的晉南地區,原因就在這里。後來的帝舜主政發展的根據地就在晉南地區,控制產鹽地運城鹽池,擴大華夏文明的傳播。黃帝娶西陵國或蜀山氏女嫘祖為妃的重要原因是,涪江流域的鹽城地區是重要的井鹽產地。華夏中西部大量的食鹽需要從東海上來,所以齊國建政屏周的首當大事是發展鹽業生產,滿足華夏中西部食鹽的供應,這是推動華夏西部與東部融合的重要動力。 四、華夏文明傳播的歷史作用 1、傳播農耕家養經濟和治水安居文化生活。考古發現,距今210萬年前,古冀州地域就是古族民聚居地,典型的代表是桑乾河流域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古文化遺址遺存。距今1萬年時發生種植農業,集中在華夏中部地域,說明華夏中部是農耕經濟發祥地。 山東地區距今9000年時出現農業經濟(後李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時期,耜耕農業占居生產的主體地位。距今四、五千年時,以黑陶文化為主體的山東龍山農耕經濟文化,往西部快速擴散傳播,形成華夏融合文化類型,產生早期的華夏文明。 眾多族系與華夏生源之母的女媧族及其後代血親融合,獲得在華夏地域立政的經濟地位和主導權的資格。這個習俗從伏羲、炎黃時代,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女媧氏後裔,炎帝族系的有蟜姜氏女,一直是宗周的血親婚族。例如建政齊國的姜太公的後代眾多的「姜女」,都是周天子及其宗親的姻親正統婚配。周天子要娶姜女為正妃,宗親例如魯國的國君、晉國的國君等,要娶姜女為正妃,所生子為嫡系長子,要繼承天子帝位或諸侯王的世襲地位,否則就是違犯禮的規定,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治政建設。所以「姜氏」是尊貴有威重的,不可侵犯。這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在周統治陷入「禮崩樂壞」的危難時期,高舉起尊王攘夷的旗幟,屏周稱霸的根本原因。由此發展東西部融合互補的農耕經濟(推動自耕農家庭經濟、擴大使用鐵器農具),促進華夏族系各方全面融合。 《山海經·海內經》說,大約在公元前的2500年左右,炎帝的妃妾聽沃所生的第八代孫噎鳴長到十二歲的時候,洪水泛濫,「噎鳴生歲十有二,洪水滔天」。後來的治水專家夏禹,是今天四川省汶川縣西十三里的石紐山鄉人,疏導河水入海,使古中國中部「中原」地域,成為穩定發展農耕經濟文化生活的安居富庶地,有效地促成華夏地域族群的融合。
2、華夏融合,形成黃河、長江為中心地域的華夏早期文明。神農炎帝時期,相土地,察水源,改善生存環境。造耒耜,種五穀,改善飲食生活。制陶器,作斤斧,改善生活條件。百草,創醫葯,積極治療疾病。後人敬仰神農炎帝在中國醫葯學方面的傑出貢獻及獻身精神,把整理出的中國古代第一部醫葯書稱為《神農本草經》,神農炎帝為華夏醫葯學做出重大的科學貢獻。 到黃帝時期華夏融合,形成黃河、長江為中心地域的華夏早期文明。黃帝娶西陵國女嫘祖,把兒子玄囂遷到江水洞庭地區,把兒子昌意遷到四川的雅礱江,由此往西南方向擴展,控制整個長江流域。黃帝時代進入「禮文法度」的治政管理,做舟車杵(chǔ)臼(jiù)築房宇推廣文字,黃帝做出推廣文字的重大歷史性貢獻。 3、早期華夏文化傳播使中國地域文明形成。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改革稱霸,促進華夏文明的傳播,使中國地域文明形成。當時改革的大事是發展鹽業生產,供應華夏中西部食鹽,這是推動華夏融合的重要原因。齊桓公改革稱霸,首先把人民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確立專業家庭經濟單元地位,由此建立管理專業家庭為社會構成基礎的國家管理體系,同時為土地私有的地主農耕經濟快速孕生提供暖床。這個體系打破井田采邑的血親分封制度,瓦解宗周血親統治體系,從而打破種族隔閡,使地域種族、邦族之間融合聯系加快,促成華夏各族系的融合。其次,齊桓公在救滅國,伐戎狄,阻南楚的屏周過程中,推動自耕農家庭經濟擴散傳播,為華夏社會創建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從而為推動地主經濟做出奠基性貢獻,促成華夏社會融合為不可分的整體。由經濟基礎民俗形成的中華民族認同形成,華夏民族形成。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給於高度評價,認為「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 認為齊桓公用管仲改革成霸,起到完成華夏融合進步發展的重要歷史作用,從而推動華夏文明的傳播。 華夏融合,政治上趨向中國統一發展。這是因為,華夏融合以安居經濟為基礎,社會的經濟政治體系得到一體聯系的協和發展,形成共同的民俗認同,所以華夏民族的同歸性強烈,地域疆土的中國認同性強烈。因為民重安居樂業,華夏族易融為整體,所以從炎帝算起五千年來,華夏族民在世界歷史長河中,能創造出燦爛的人類文明,在中國地域能夠穩定進步的壯大發展。 中國資源貿易市場經濟是以農業為根基發展起來的,所以推動富民養農政策讓農業發展,是保障中華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的基礎。五千年的歷史說明,華夏融合統一才能造就中國,才能使中國發展強大。
------------------------------------------------------------------------------- 孫開泰研究員在「天地生人學術講座」的講話
周光華先生就遠古的華夏文明的研究,在學術界是一件幸事。上古傳說時代好多人不敢問津,好多事情說不清楚,前人的研究也沒有很系統的記載。顧頡剛先生的疑古研究做出貢獻,李學勤先生就夏商周斷代研究工程取得不可磨滅的功績。沒有顧頡剛的研究,沒有李學勤等專家的研究,不會有今天周光華先生的研究。
上古歷史目前在學術界仍然是非常難辦的問題,因為這裡面牽涉到很多問題。周先生許多地方都要親自跑到,他是把中華民族的諸民族有個貫通的說法,是一家之言,是有根據的,不是信口開河。他是根據古文字學、考古學、語言學、民族民俗學等方面做出研究得出的結論。周光華先生的研究是很難得的,是難能可貴的,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問題。他把《山海經》作為史料來看的,他講民族的融合,講民族的凝聚力,講中華民族是整體。他從上古一直拉到春秋的齊桓公,給出比較可靠的結果。是學術界的鳳毛麟角,再在學術界找出幾家,這在目前看來很難。我對先秦諸子及春秋戰國的思想研究,也要溯源到這里。
周先生的研究和我的研究思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所以我提出「中華傳統文化整體觀」的觀點。接受周先生講的上古部分,加上夏商周斷代工程,然後發展到春秋戰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研究,也是華夏傳統文化整體觀的反映。
我們講諸子百家,主要講文獻,就是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西周初周公「制禮作」,中華民族為「禮樂之邦」就是由此而來的,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整體觀的產物。東周以後「禮壞樂崩」,私學興起,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爭鳴的開端是孔墨之爭,不是孔老之爭,爭鳴的根據還是孔子整理出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這里特別強調易在思想領域的地位,所以百家多是從儒家派生出來的。可以這樣說,儒家首先分出墨家。孔子的弟子子夏的西河講學,產生法家的領袖李悝形成法家。思孟學派在稷下講子思的五行說,孟子離開稷下後鄒衍發展成陰陽家。道家也是來源於六經。黃老思想是用道家的哲學論證法家的政治,是道、法思想結合的產物,在齊國得到充分的發展,齊稷下之學的主導思想就是黃老之學。《管子》是雜家,從傳統整體文化觀說,把各家都包括進去。《呂氏春秋》是典型的雜家,把諸子百家都容納進去。百家爭鳴結束,大一統產生,這就是歷史的進步。沒有民族的融合、思想的融合,就不會產生漢武帝時期進步的大一統。我們不應該迴避封建的弊端,用傳統文化整體觀來研究分析。等於說我們的56個民族,離了誰都不行。
中國人的哲學就是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就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發展自我強盛;厚德載物就是包容的精神。即使西方的文化都能容納,通過中華民族的文化改造成我們自己的文化,這就叫厚德載物。研究傳統文化就是要為中華民族自立於民族之林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呼籲搞《中華傳統文化整體觀叢書》,搞中華傳統文化整體研究學會。
⑨ 禹州商周古墓遺址
1995年 江西萬年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 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玉蟾岩遺址 河南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遺址 鄭州石佛鄉小雙橋商代遺址 山東長清縣仙人台國貴族墓地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渤海國遺址 杭州市中山南路趙氏太廟遺址 1997年 陝西秦嶺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山東章丘市龍山鎮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廣西邕寧頂螄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址 香港東灣仔北遺址 河南偃師商城小城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跡 遼寧綏中石碑地遺址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新疆尉犁營盤漢晉墓地 1998年 泥河灣盆地於家溝舊石器遺址 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祭壇和墓地金壇 三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忠縣中壩遺址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 紹興印山越國王陵三峽庫區雲陽李家壩遺址 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建築基址 南京仙鶴觀、象山東晉貴族墓地 慈溪上林湖寺龍口越窯窯址 1999年 江蘇江陰高城墩新石器時代遺址 吉林通化萬發撥子遺址 雲南羊甫頭墓地安徽淮北隋唐大運河考古 遼寧桓仁五女山山城 山太原市晉源區隋代虞弘墓河北元中都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河南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 湖南虎溪山一號漢墓 2000年 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 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城址 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 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山東章丘洛庄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南京鍾山六朝壇類建築遺跡 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2001年 山西吉縣柿子灘舊石器時代遺址 青海民和喇家齊家文化遺址 廣東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 浙江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遺址貴 州赫章可樂墓葬 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窯址 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 河南禹州神鎮鈞窯遺址 浙江杭州南宋恭聖仁烈皇後宅遺址 2002年 廣西革新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簡牘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河北鄴南城東魏北齊塔基遺跡 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 湖北巴東舊縣坪遺址 吉林延邊西古城城址 黑龍江阿城劉秀屯金代大型宮殿 基址 江西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浙江寧波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 2003年 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 陝西扶風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陝西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 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墓 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 江西景德鎮珠山明、清御窯遺址(據國家文物局網站)
補充:
評選出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按時代先後排列如下: 1.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與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 2.雲南元謀人的發現; 3.陝西藍田人的發現; 4.遼寧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金牛山人的發現; 5.廣東曲江馬壩人的發現; 6.河北陽原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7.山西襄汾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8.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調查與發掘; 9.湖南道縣玉蟾岩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掘; 10.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1.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2.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3.湖南澧縣城頭山新石器遺址的發掘; 14.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5.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6.陝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7.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8.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9.山東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地的發掘; 20.重慶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1.湖北京山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2.河南安陽後岡三疊層的發現; 23.河南陝縣廟底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4.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5.上海青浦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6.山東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7.浙江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8.湖北天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9.甘肅臨洮馬家窯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0.青海樂都柳灣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墓地的發掘; 31.遼寧凌源、建平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掘; 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3.廣東曲江石峽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4.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35.香港馬灣島東灣仔北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的發掘;
追問:
暈,我爺爺那一輩啊
回答:
我的第二個補充回答的前幾項應該合適。第一項1930年就已經發現、開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