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郡遺址
A. 三國演義里的地名問題
司州,司隸,治所洛陽。下轄郡縣:平陽郡,今山西臨汾西。
河東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縣北。
弘農郡,治所弘農,今河南靈寶北。
河內郡,治所懷,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陽,今河南洛陽。
二,兗州,治所郡丘,今山東鄆城西北。下轄郡國
陳留國,治所陳留,今河南南開封市東南。
東郡,治所濮陽,今河南濮陽南。
東平國,治所無鹽,今山東東平東。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東泰安東。
山陽郡,治所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東濟寧市東南。
濟陰郡,治所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
濟北國,治盧縣,今山東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下轄郡國:
穎川郡,治所陽翟,今河南禹縣。
陳郡,治所陳縣,今河南淮陽。
沛國,治所沛縣,今江蘇沛縣。
梁國,治所睢陽,今河南商丘南。
譙郡,治所譙縣,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
弋陽郡,治所弋陽,今河南潢川西。
安豐郡,治所安風,今安徽霍邱南。
魯郡,治所魯縣,今山東曲阜。
四、揚州(魏國部分),治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下轄: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廬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魯郡屬豫州,並非兗州。
五、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下轄郡國:
濟南國,治所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北。
樂安郡,治所高苑,今山東梁鄒東。
齊國,治所臨淄。
北海國,治所平壽,今山東濰坊南。
東萊郡,治所黃縣,今山東黃縣東。
城陽郡,治所東武,今山東諸城。
六、徐州(魏國部分),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南。下轄郡國:
東莞郡,不詳。
琅邪國,治所開陽,今山東臨沂北。
東海國,治所郯縣,今山東郯城北。
彭城國,治所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下邳國,治所下邳。
廣陵郡,治所淮陰,今江蘇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縣。下轄郡國:
魏郡,治所鄴,今河北臨漳西南。
廣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雞澤東南。
陽平郡,治所館陶,今河北館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東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東臨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縣。
河間郡,治所樂成,今河北獻縣東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樂陵國,治所厭次,今山東惠民東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寧晉西南。
趙國,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北。
中山郡,治所盧奴,今河北定縣。
八、並州,治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轄:
雁門郡,治所不詳,今山西代縣西南。
新興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樂平郡,治所沾縣,今山西昔陽西南。
太原郡,治所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離石,今山西呂梁市。
上黨郡,治所壺關,今山西長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國薊縣,今北京市西南。下轄郡國:
代郡,治所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懷來東。
范陽郡,治所涿縣,今河北涿州。
燕國,治所薊縣。
漁陽郡,治所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豐潤東。
遼西郡,治所陽樂,今河北盧龍東。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遼寧義縣。
遼東郡,治所襄平,今遼寧遼陽。
玄菟郡,治所高句驪,今遼寧寧沈陽東。
樂浪郡,治所朝鮮,今朝鮮平壤南。
帶方郡,治所帶方,今朝鮮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下轄
隴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肅隴西南。
南安郡,不詳。
天水郡,治所冀縣,今甘肅天水西北。
廣魏郡,治所臨渭,今甘肅天水東。
安定郡,治所臨涇,今甘肅涇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縣,今陝西彬縣。
扶風郡,治所槐里,今陝西咸陽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陝西耀縣。
馮翊郡,治所臨晉,今陝西大荔縣。
京兆郡,治所長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涼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下轄: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肅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肅蘭州東。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寧市。
張掖郡,治所角樂得,今甘肅張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祿福,今甘肅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肅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十二,西域長史府,屬魏國,治所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北樓蘭遺址。
置戊己校尉於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屯田駐防。
主要國家有:鄯善,於闐,疏勒,龜茲,焉耆,車師後部六國。
烏孫不屬於西域長史,定都於赤谷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國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國,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轄:
漢中郡,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
陰平郡,治所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
汶山郡,治所綿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東廣漢郡,治所不詳。
廣漢郡,治所雒縣,今四川廣漢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為郡,治所武陽,今四川彭山東。
漢嘉郡,治所漢嘉,今四川雅安東北。
巴西郡,治所閬中,今四川閬中。
巴東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節。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慶市江北。
江陽郡,治所江陽,今四川瀘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慶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國,下轄:
永昌郡,治所不韋,今雲南保山東北。
雲南郡,治所在今雲南姚安北。
越雋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東。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雲南昭通。
建寧郡,治所味縣,今雲南曲靖。
徉柯郡,治所且蘭,今貴州都勻北。
興古郡,治所宛溫,今雲南硯山北。
十五,揚州(吳國部分),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下轄:
廬江郡,治所皖縣,今安徽潛山。
蘄春郡,治所蘄春,今湖北蘄春。
丹陽郡,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
毗陵典農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蘇常州。
吳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會稽郡,治所山陰,今浙江紹興。
臨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陽郡,治所鄱陽,今江西波陽。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臨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東南。
廬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甌南。
十六,荊州(吳國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荊州。下轄:
建平郡,治所巫縣,今湖北巫山縣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長沙郡,治所臨湘,今湖南長沙。
衡陽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東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陽市東。
桂陽郡,治所郴縣,今湖南郴州。
臨賀郡,治所臨賀,今廣西賀州東南。
十七,交州,吳國,治所南海番禺,今廣東廣州市。下轄:
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廣州。
蒼梧郡,治所廣信,今廣西梧州。
鬱林郡,治所布山,今廣西桂平西南。
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
高涼郡,治所恩平,今廣東恩平北。
朱崖郡,治所徐聞,今廣東徐聞南。
交趾郡,治所龍編,今越南河內東。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鮮卑等部。含鮮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
鮮卑部主要有河西鮮卑,拓跋鮮卑和東部鮮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黃河以內地區。
總地域南至黃河河套一帶,東至遼東,北至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西至西域長史以北。
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
另蜀國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於建寧郡味縣,今雲南曲靖。
B. 武都區人民保險公司
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蜀王本紀》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的記載。
武,「揚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
武都是秦人將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經濟、文化集中之地。遠古時期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w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武都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里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著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跡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武都區部分文化遺址遺址名稱時間所屬文化發現地址點大李坪遺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窪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安坪廟兒坪遺址下層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安坪廟兒坪遺址上層公元前3000年前後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東坪遺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兩水鎮後村東北先秦時期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秦漢時期秦朝: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西和縣洛峪)、上禒(成縣西部)、故道(寶雞南部)、河池(徽縣城西北)、平樂道(康縣平洛)、沮(勉縣西北)、嘉陵道(略陽縣北部)、循成道(成縣東南部)、下辨道(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至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三國時期三國:武都為蜀魏割據區。東漢獻帝建安七年(202年)武都郡歸蜀漢,後又分武都、陰平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派姜維、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屬蜀漢益州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兩晉時期西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南北朝時期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鍾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台階,初建武都城(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今石門境內)、白水(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今角弓鎮境內)、孔堤(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今黃坪鄉草川)三縣。
西魏: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
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隋唐五代時期隋朝: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制。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今舊城山)。領將利、建威(今龍壩秦家河)、復津(今桔柑大岸廟)、盤堤(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鄉之間)四縣。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武州復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占據。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五代十國:約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宋元時期北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今舊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鍾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今舊城山)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
南宋: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佔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元朝: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明清時期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
洪武四年(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1377年)復為階州。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朝: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民國時期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隴南)道。
民國二年(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天水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范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實成為國民黨時期甘肅省最後一個省會。新中國時期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
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並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
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
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九寨溝縣),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縣),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佔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佔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
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歷史上在武都發生人群遷徙多次。最早的是約6000年前因氣候急劇趨向乾燥寒冷,甘青地區人群中的一支開始南下向藏彝走廊遷徙,其中一條路線是從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經甘肅岷縣、武都一帶沿白龍江流域向南發展,從岷山西側進入岷江上游地區。
漢至三國,氐人經歷三次較大遷徙。
第一次,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鎮壓氐人反抗,將部分氐人遷於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萬余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並多次到氐地掠奪糧谷和人口;魏又強迫武都氐﹑漢等族人眾遷於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廣魏等郡。在蜀魏爭奪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漢。至魏晉時,氐人除原在武都﹑陰平二郡以外,又在關中﹑隴右一些郡縣形成與漢人及其它各族交錯雜處的聚居區。其中最著名的如晉略陽氐蒲(苻)氏﹑呂氏,其先人都是從武都遷徙而來。
第三次,據《階州直隸州續志》記載「蜀漢建興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今成都南)」。(另一說法:姜維計劃「移民實蜀」,「建興十四年,准備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但符健與其弟發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戶降魏,……安置到魏的內地」)
元代以前,白龍江和西漢水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已陸續進入白龍江流域落業,但數量少。
明代開始,為了鞏固邊關,教化「異族」,政府開始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遷徙漢人。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和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為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
第二次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同治回亂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武都及鄰縣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霍性氏的由來霍性的歷史由來與發展過程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個兒子霍叔處,屬於以國名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處,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時,管叔、蔡叔勾結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也就是歷史上的"管蔡之亂",失敗後霍叔受到牽連,被廢為庶民,但霍國依然存在,並由霍叔之子繼任國君。直到春秋時期的周惠王姬閬十六年(晉獻公姬佹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國傳至姬求為霍伯,姬求認為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為公爵。此後,姬求的後人指國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國之姓霍者皆為霍叔處之後裔子孫。霍國之地在金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為霍州,是霍氏的發源地,古霍國遺址今白龍鎮陳村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為定論。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發源地,也是霍氏開宗立姓、繁衍、槽遷的地方,史稱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霍字多種寫法出自春秋時期霍陽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霍陽山,是春秋時期非子後裔的嬴姓封國梁國的一個地方。梁國與秦國源出一祖,故址位於今陝西省韓原市附近,霍陽山周圍地區在當時皆稱"霍",即今峴山地區,俗稱鐵頂山。在史籍《左傳·哀公四年》中記載:"襲梁及霍。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記載"會於霍。"當初在晉獻公姬詭諸執政時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國,得到梁國的保護,梁侯還把女兒嫁給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後來的晉懷公。春秋時期的周襄王姬鄭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襲擊霍陽山,吞滅了梁國,把勢力擴張到了黃河岸邊,因此,秦國吞滅梁國,自然引起晉惠公的不滿,引發了晉惠公姬夷吾與秦國的反目。於是,秦穆公防患於未然,不願意樹立晉國這樣一個大敵,便扶持與秦國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
梁國被滅後,其國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霍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霍氏。
出自春秋時期霍山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漢朝時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個古老而傳襲很久的官職。霍山,就是南嶽衡山,亦即古稱的天柱山。史書記載:"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南嶽衡山至所以稱作"霍山",是因為古代以南方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釋:"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在史籍《風俗通義》中也解釋:"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嶽之一的南嶽令,古代在五嶽之上皆設有令尹,以敬畏神靈,維護帝勢,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即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五代時期驍將霍彥威,屬於冒姓為氏。彥威,是五代後梁時期的一名孤兒,被後梁將領霍存收養,因此稱霍彥威。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彥威病逝,當時正在青州打獵的後唐明宗聞訊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舉衷一月之久。贈彥威為太師,官至極品,謚曰"忠武"。在霍彥威的後裔子孫中,皆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據史籍《太平寰宇記》記載,唐朝貞觀時期,武都郡蠻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漢姓為霍氏。另外在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賜歸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齊漢姓名為霍邱。他們的後裔子孫,皆以帝王賜姓為姓氏,世代稱霍氏至今。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霍岳羅氏,亦稱和岳啰氏、瑚岳羅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eyolo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霍羅氏皆冠漢姓為霍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滿族噶爾噶斯氏,滿語為Gargas Hala,世居杭間(今遼寧沈陽),所冠漢姓即為霍氏。
⑵.滿族霍羅氏,亦稱洪駱氏、候勒氏、洪羅氏、洪克羅氏,滿語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羅氏,亦稱輝圖氏,滿語為Huotolo Hala,後多冠漢姓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滿族同胞稱女婿為"Huohehui",漢字即"霍和輝",因此有入贅姑爺乾脆就稱霍和輝氏,滿語為Huohehui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其後裔有改漢姓為霍氏者。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D. 五原郡的沿革
西漢後期,五原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內蒙古包頭市市區、固陽縣、烏拉特前旗、達拉特旗以及准格爾旗東北部。境內有石門水,即今昆都侖河。武帝、昭帝時在臨近匈奴的邊地塞外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五原郡北境有石門障,出石門障向北,有光祿城。光祿城西北一線,有支就、頭曼、呼河、宿虜(受降城)等數座鄣塞,中以長城相接,稱為列城。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五原郡領十六縣。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戶,231328人,絕大部分居民為漢人。
西漢五原郡領縣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所在地 王莽改名 備注 九原縣 郡治 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古城遺址 成平 固陵縣 固調 五原縣 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哈達門溝口東岸古城障遺址 填河亭 與今巴彥淖爾之五原縣地望不同 臨沃縣 包頭市昆都侖區孟家梁古城遺址,在包頭鋼鐵公司廢鋼廠內 振武 文國縣 繁聚 河陰縣 鄂爾多斯達拉特旗昭君墳鎮二溝灣村古城遺址 蒱澤縣 屬國都尉治所 南輿縣 鄂爾多斯准格爾旗魏家峁鎮 南利 武都縣 鄂爾多斯准噶爾旗蓿亥圖鄉 桓都 與今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無關 宜梁縣 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黑柳子鄉三頂村三頂帳房古城遺址 曼柏縣 延柏 成宜縣 中部都尉治所
西部都尉治所 艾虜 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有鹽官。 稒陽縣 東部都尉治所 包頭市東河區古城灣鄉古城灣遺址 固陰 其北境有石門障、光祿城,塞外西北有支就城、頭曼城、呼河城、宿虜城。 莫(黑旦)縣 西安陽縣 鄣安 河目縣 十六國後趙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前秦滅鮮卑代國,復置五原郡。後其地入北魏。北魏太和中,五原郡故地分屬懷朔鎮、夏州、朔州。隋開皇五年(585年)置豐州。仁壽元年(601年)置總管府,大業元年(605年)廢府,三年(607年)改為五原郡,領三縣,有2330戶。唐貞觀四年(631年)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二十三年(650年)置豐州,領九原、永豐二縣。開元二年(714年)遷安北督護府治所於中受降城。天寶元年(742年)改為九原郡,十三年(754年)於九原郡內置天德軍。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豐州。
隋代五原郡領縣 縣名 設置年代 縣治所在地 九原縣 開皇五年(585年) 內蒙古五原縣 永豐縣 開皇五年(585年)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安化縣 開皇十一年(591年) 無考
E. 武都區的歷史
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蜀王本紀》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的記載。
武,「揚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
武都是秦人將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經濟、文化集中之地。 遠古時期 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武都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里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著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跡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 武都區部分文化遺址遺址名稱時間所屬文化發現地址點大李坪遺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 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窪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安坪廟兒坪遺址下層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安坪廟兒坪遺址上層公元前3000年前後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東坪遺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兩水鎮後村東北先秦時期 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 秦漢時期 秦朝: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 (西和縣洛峪)、上禒 (成縣西部)、故道 (寶雞南部)、河池 (徽縣城西北)、平樂道 (康縣平洛)、沮 (勉縣西北)、嘉陵道 (略陽縣北部)、循成道 (成縣東南部)、下辨道 (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至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 三國時期 三國:武都為蜀魏割據區。東漢獻帝建安七年 (202年)武都郡歸蜀漢,後又分武都、陰平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 (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 (229年)諸葛亮派姜維、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屬蜀漢益州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 兩晉時期 西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 (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 (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 (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 (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 南北朝時期 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 (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 (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 (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鍾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台階,初建武都城 (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 (今石門境內)、白水 (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 (今角弓鎮境內)、孔堤 (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 (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 (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 (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 (今黃坪鄉草川)三縣。
西魏:魏文帝大統元年 (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 (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 (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 (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 (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
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 隋唐五代時期 隋朝:文帝開皇元年 (581年),廢郡制。煬帝大業三年 (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 (今舊城山)。領將利、建威 (今龍壩秦家河)、復津 (今桔柑大岸廟)、盤堤 (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鄉之間)四縣。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 (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 (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武州復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被吐蕃占據。唐懿宗咸通八年 (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 (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 (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五代十國:約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 宋元時期 北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 (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今舊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鍾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今舊城山)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 (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
南宋: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 (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佔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元朝: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 明清時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
洪武四年 (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 (1377年)復為階州。
明穆宗隆慶元年 (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 (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 (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朝: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 (隴南)道。
民國二年(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天水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范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實成為國民黨時期甘肅省最後一個省會。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
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並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
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
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 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九寨溝縣),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縣),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佔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佔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
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 歷史上在武都發生人群遷徙多次。最早的是約6000年前因氣候急劇趨向乾燥寒冷,甘青地區人群中的一支開始南下向藏彝走廊遷徙,其中一條路線是從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經甘肅岷縣、武都一帶沿白龍江流域向南發展,從岷山西側進入岷江上游地區。
漢至三國,氐人經歷三次較大遷徙。
第一次,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鎮壓氐人反抗,將部分氐人遷於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萬余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並多次到氐地掠奪糧谷和人口;魏又強迫武都氐﹑漢等族人眾遷於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廣魏等郡。在蜀魏爭奪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漢。至魏晉時,氐人除原在武都﹑陰平二郡以外,又在關中﹑隴右一些郡縣形成與漢人及其它各族交錯雜處的聚居區。其中最著名的如晉略陽氐蒲(苻)氏﹑呂氏,其先人都是從武都遷徙而來。
第三次,據《階州直隸州續志》記載「蜀漢建興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今成都南)」。(另一說法:姜維計劃「移民實蜀」,「建興十四年,准備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但符健與其弟發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戶降魏,……安置到魏的內地」)
元代以前,白龍江和西漢水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已陸續進入白龍江流域落業,但數量少。
明代開始,為了鞏固邊關,教化「異族」,政府開始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遷徙漢人。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和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為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
第二次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同治回亂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武都及鄰縣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
F. 尋找《三國演義》中的地名
一司州,司隸,治所洛陽。下轄郡縣:
平陽郡,今山西臨汾西。
河東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縣北。
弘農郡,治所弘農,今河南靈寶北。
河內郡,治所懷,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陽,今河南洛陽。
二,兗州,治所郡丘,今山東鄆城西北。下轄郡國:
陳留國,治所陳留,今河南南開封市東南。
東郡,治所濮陽,今河南濮陽南。
東平國,治所無鹽,今山東東平東。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東泰安東。
山陽郡,治所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東濟寧市東南。
濟陰郡,治所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
濟北國,治盧縣,今山東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下轄郡國:
穎川郡,治所陽翟,今河南禹縣。
陳郡,治所陳縣,今河南淮陽。
沛國,治所沛縣,今江蘇沛縣。
梁國,治所睢陽,今河南商丘南。
譙郡,治所譙縣,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
弋陽郡,治所弋陽,今河南潢川西。
安豐郡,治所安風,今安徽霍邱南。
魯郡,治所魯縣,今山東曲阜。
四、揚州(魏國部分),治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下轄: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廬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魯郡屬豫州,並非兗州。
五、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下轄郡國:
濟南國,治所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北。
樂安郡,治所高苑,今山東梁鄒東。
齊國,治所臨淄。
北海國,治所平壽,今山東濰坊南。
東萊郡,治所黃縣,今山東黃縣東。
城陽郡,治所東武,今山東諸城。
六、徐州(魏國部分),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南。下轄郡國:
東莞郡,不詳。
琅邪國,治所開陽,今山東臨沂北。
東海國,治所郯縣,今山東郯城北。
彭城國,治所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下邳國,治所下邳。
廣陵郡,治所淮陰,今江蘇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縣。下轄郡國:
魏郡,治所鄴,今河北臨漳西南。
廣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雞澤東南。
陽平郡,治所館陶,今河北館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東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東臨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縣。
河間郡,治所樂成,今河北獻縣東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樂陵國,治所厭次,今山東惠民東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寧晉西南。
趙國,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北。
中山郡,治所盧奴,今河北定縣。
八、並州,治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轄:
雁門郡,治所不詳,今山西代縣西南。
新興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樂平郡,治所沾縣,今山西昔陽西南。
太原郡,治所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離石,今山西呂梁市。
上黨郡,治所壺關,今山西長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國薊縣,今北京市西南。下轄郡國:
代郡,治所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懷來東。
范陽郡,治所涿縣,今河北涿州。
燕國,治所薊縣。
漁陽郡,治所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豐潤東。
遼西郡,治所陽樂,今河北盧龍東。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遼寧義縣。
遼東郡,治所襄平,今遼寧遼陽。
玄菟郡,治所高句驪,今遼寧寧沈陽東。
樂浪郡,治所朝鮮,今朝鮮平壤南。
帶方郡,治所帶方,今朝鮮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下轄:
隴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肅隴西南。
南安郡,不詳。
天水郡,治所冀縣,今甘肅天水西北。
廣魏郡,治所臨渭,今甘肅天水東。
安定郡,治所臨涇,今甘肅涇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縣,今陝西彬縣。
扶風郡,治所槐里,今陝西咸陽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陝西耀縣。
馮翊郡,治所臨晉,今陝西大荔縣。
京兆郡,治所長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涼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下轄: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肅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肅蘭州東。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寧市。
張掖郡,治所角樂(這是一個字,打不出來,只好分開)得,今甘肅張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祿福,今甘肅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肅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十二,西域長史府,屬魏國,治所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北樓蘭遺址。
置戊己校尉於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屯田駐防。
主要國家有:鄯善,於闐,疏勒,龜茲,焉耆,車師後部六國。
烏孫不屬於西域長史,定都於赤谷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國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國,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轄:
漢中郡,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
陰平郡,治所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
汶山郡,治所綿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東廣漢郡,治所不詳。
廣漢郡,治所雒縣,今四川廣漢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為郡,治所武陽,今四川彭山東。
漢嘉郡,治所漢嘉,今四川雅安東北。
巴西郡,治所閬中,今四川閬中。
巴東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節。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慶市江北。
江陽郡,治所江陽,今四川瀘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慶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國,下轄:
永昌郡,治所不韋,今雲南保山東北。
雲南郡,治所在今雲南姚安北。
越雋(「雋」字上面還有個「山」,打不出來)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東。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雲南昭通。
建寧郡,治所味縣,今雲南曲靖。
徉(這個字也打不出來,先找一個代替,具體見圖中)柯郡,治所且蘭,今貴州都勻北。
興古郡,治所宛溫,今雲南硯山北。
十五,揚州(吳國部分),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下轄:
廬江郡,治所皖縣,今安徽潛山。
蘄春郡,治所蘄春,今湖北蘄春。
丹陽郡,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
毗陵典農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蘇常州。
吳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會稽郡,治所山陰,今浙江紹興。
臨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陽郡,治所鄱陽,今江西波陽。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臨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東南。
廬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甌南。
十六,荊州(吳國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荊州。下轄:
建平郡,治所巫縣,今湖北巫山縣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長沙郡,治所臨湘,今湖南長沙。
衡陽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東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陽市東。
桂陽郡,治所郴縣,今湖南郴州。
臨賀郡,治所臨賀,今廣西賀州東南。
十七,交州,吳國,治所南海番禺,今廣東廣州市。下轄:
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廣州。
蒼梧郡,治所廣信,今廣西梧州。
鬱林郡,治所布山,今廣西桂平西南。
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
高涼郡,治所恩平,今廣東恩平北。
朱崖郡,治所徐聞,今廣東徐聞南。
交趾郡,治所龍編,今越南河內東。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鮮卑等部。含鮮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鮮卑部主要有河西鮮卑,拓跋鮮卑和東部鮮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黃河以內地區。
總地域南至黃河河套一帶,東至遼東,北至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西至西域長史以北。
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
另蜀國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於建寧郡味縣,今雲南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