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墨玉縣古遺址

墨玉縣古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6 06:07:24

Ⅰ 新疆和田墨玉縣什麼時候解封

已經解封了。

新疆的全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是「新」,首府烏魯木齊市專,位於中國西北地區屬,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2019年底常住人口2523.22萬人 。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現有55個民族成份,主要居住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Ⅱ 有關和田的資料,了解它的位置、物產等

和田位於新疆南隅,南抵昆侖山與西藏交界,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克蘇相連,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喀喇昆侖山為界,同克什米爾接壤,和田地區轄1個縣級市、7個縣,2012年末,總人口212.34萬人。
野生動物主要有21種。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野駱駝、野氂牛、藏野驢、雪豹4種;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藏羚、馬鹿、盤羊3種;屬國家三類保護動物有石貂、鵝喉羚、北山羊、岩羊、青羊、雪雞6種。
野生植物有53個科,193個屬,348種。其中大部分為牧草飼用植物,也有部分特殊經濟植物、固定植物、食用植物、工藝植物、農葯植物等。如:管花肉蓯蓉、甘草、黨參、麻黃、大黃等。
礦產:能源資源6種,有煤、天燃氣、石油、油頁岩、熱泉、鈾;金屬礦產15種,有鐵、錳、銅、金、銀、銻、汞、鉛、鋅、鎳、鎂、鋰、鈹、銣、鍶;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9種,有硫、鹽、硼、硭硝、含鉀岩石、蛇紋岩、重晶石、黃鐵礦、磷塊岩;建材礦產18種,有石膏、石棉、石墨等.
冶金輔助原料礦產5種,有菱鎂礦、白雲岩、石英岩、粘土和石灰岩;寶玉石礦產6種,有和田玉、昆侖玉、金剛石 、瑪瑙、石榴石和綠柱石。優勢礦產及特色礦產主要為和田玉、稀有金屬、銻礦、金礦及汞礦。主要礦床有布雅煤礦、杜瓦煤礦、阿其克水泥石灰岩礦、石膏礦、阿拉瑪斯和田玉礦、黑山和田玉礦、玉龍喀什河庫麻特一帶和田玉仔玉礦、黃羊嶺銻礦、長山溝汞礦、帕西姆金礦、大紅柳灘稀有金屬礦、康西瓦鉛礦、康賽音砂金礦等,各類礦產礦床27個,礦點168個。

Ⅲ 墨玉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Ⅳ 我想了解一下和田的墨玉縣

和田墨玉縣
墨玉縣史稱喀拉喀什,漢、唐時期屬於闐國,是"絲綢路"古道上的交通要沖,1919年喀拉喀什正式建縣。墨玉縣位於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地處東經79°08′-80°51′,北緯36°36′- 39°38′。東與和田縣隔河相望,西臨戈壁與皮山接壤,南抵喀喇昆侖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瓦提縣相鄰,縣城距烏魯木齊公路里程1961多公里。

墨玉縣截止 2001年底總人口為41.2萬人(含兵團人口4041人),居民以維吾爾族為主,其中維吾爾族40.6萬人,占總人口的98.6%,漢族人口5504人,占總人口的1.33%,其它民族占總人口的0.037%。全縣轄1鎮15個鄉、364個行政村,1631個村民小組,縣境內駐有兵團十四師47團場。

墨玉縣總面積 2.5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佔8.5%,平原綠洲佔5.9%,沙漠佔85.6%。全縣東西寬45—112.5公里,南北長319.5公里,地勢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餘米之間,地形分三個地貌單位:南部為山腰起伏山區;中部為洪水沖積扇平原,是主要的農業種植區;西北部是沖積沙漠平原,生長著大面積原始胡楊林、紅柳。

墨玉縣的氣候屬暖溫帶乾燥荒漠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乾燥少雨,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快,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 11.3℃,1月平均氣溫—6.5℃,7月平均氣溫24.8℃,極端最低氣溫—18 . 7℃,年平均降水量為36 — 37 毫米,蒸發量 2239毫米,無霜期177天,年日照時數為2655小時。

全縣土地總面積3465萬畝,宜農土地面積為694.5萬畝,占總面積的20.03%,其中:可耕地總面積97.16萬畝,現有耕地面積54.5萬畝,園地6.9萬畝,林地467萬畝,天然草場128萬畝,水面積35.2萬畝,其它2.9萬畝。野生葯用植物、畜禽種類繁多,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生長和種植白榆、楊、柳、桑、杏、蘋果等60餘個樹種,境內野生植物有甘草、大芸、蘆葦、胡楊、紅柳、沙棗、羅布麻等,礦產資源有黃金、金剛石、玉石、石英、石灰石、石膏、鹽、雲母、水晶、鉛等,據有關資料,黃金與石膏儲量較多,黃金在境內分布廣,具有一定的開采價值。此外, 現已探明儲藏天然氣 600多萬立方,石油儲量也十分可觀。

墨玉縣屬典型的灌溉型農區,年均從喀拉喀什河引水9—10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達3億立方米,可開采量2億立方米,現有水庫7座,蓄水總量達5400萬立方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熱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物產資源,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高梁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胡麻、向日葵、紅花、大麻、煙草、小茴香等;經濟林木有核桃、杏、葡萄、桃子、石榴、蘋果等。我縣重點發展四大產業,即:果汁加工業、顆粒飼料加工業、地毯編織業、紅柳嫁接管花大芸特色種植業,積極歡迎外地有實力的企業、集團來墨玉縣搞合作開發,進行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墨玉旅遊資源豐富。距縣城16公里處的夏合勒克封建庄園,始建於19世紀中葉,有縱橫溝渠、密密層層的防護林帶及星羅棋布的農家住宅和農奴主的豪宅園地,記載著農奴主的歷史沿變和興衰,可供人們旅遊觀賞,更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距縣城18公里的千年古法桐樹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該樹佔地面積914平方米,7人方可環抱。 目前,千年法桐樹枝繁葉茂,長勢良好。以千年法桐樹為特色,並種植圓柏、丁香、夏橡、五角楓等觀賞樹種40餘種,建成聖樹園旅遊景點,供旅遊觀賞和節假日休閑;距縣城200公里的紅白山,位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膜地,紅、白二山相互映襯,山上廟宇古建築的殘骸仍然依稀可見,目前因石油天然氣開發而鋪設的柏油路已經貫通,為沙漠旅遊、探險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是一個具有較高考古價值和休閑度假之地.

Ⅳ 墨玉縣的風景名勝

封建庄抄園
封建庄園距襲墨玉縣城16公里,屬自治區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形成於19世紀中葉。
古代城堡
古代城堡位於和田河上游西側麻扎塔格紅山嘴上。麻扎塔格當地人亦稱紅白山。《宋史·於闐傳》稱通聖山。
法國梧桐樹
法國梧桐樹位於墨玉縣城南阿克薩拉依鄉古勒巴克村,距墨玉縣城18公里。是墨玉縣林業局管轄的文物保護區之一,樹高 30 多米,主桿直徑達3米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Ⅵ 和田地區的名勝古跡

和田佛文化遺址和出土文物較多。其中:尼雅遺址、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爾古城、阿西、阿薩古城堡以及約特干遺址、熱瓦克佛塔、庫克瑪日木石窟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古遺址。
策勒小佛寺
達瑪溝鄉小佛寺遺址於2000年3月被一牧童發現。佛寺面積為4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小的佛寺。從佛像的製作技法判斷,系南北朝遺跡,距今1500-1800 年。該佛寺周圍是一個龐大的佛寺群,曾出土千手觀音手托帶有老鼠圖案的法器,是世上首例印證「萬民崇拜鼠王」這一典故的重要文物。它的發掘被考古界列為2005 年中國考古七大發現之一。
烏魯瓦提風景區
烏魯瓦提景區位於昆侖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處、和田縣浪如鄉境內。距和田市71公里。2007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核桃王景區
核桃王位於和田市西南15公里的巴格其鎮境內,2007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據考證,核桃王樹植於唐代(公元644年),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堪稱果樹中的老壽星。
昆侖湖公園
昆侖公園是和田地區最大的公園,佔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園內以昆侖湖為中心,水面面積28000平方米。昆侖湖東部、南部岸線平直,東北角狹長。湖中有一湖心島,湖的西北角為荷花池;東部有三個魚池,其中靠北的兩個較大,兼有水上劃船等娛樂功能。
其娜民俗風情園
其娜民俗風情園位於墨玉縣城南,阿克薩拉依鄉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 公里。2007年底被評為自治區級3A景區、全國工農業示範點、五星級農家樂。
白玉河(玉龍喀什河)景區
白玉河亦稱玉龍喀什河,自古因生產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產地,主要有青玉、青白玉、黃玉、碧玉、白玉等36種和田玉,其中最為名貴的是在河中採到的羊脂玉。白玉河發源於昆侖山北坡,全長504公里,年徑流量22.6億立米,灌區有7萬人受益。白玉河自南向北流經和田綠洲,在闊什塔什與墨玉河匯流成和田河後,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
英艾日克水庫
英艾日克水庫位於和田市18公里處的沖積扇扇緣窪地中,屬平原水庫。庫容4225萬立方米,調節庫容250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庫西側為英爾艾力克沙丘地,組成金色沙灘游泳區和沙療、沙漠駱駝游、滑沙等游樂區;北岸出水口兩側為魚塘和園林地。
夏合勒克庄園
夏合勒克封建庄園位於扎瓦鄉,距縣城 20公里,佔地20畝,維吾爾語為「很多的樹枝」之意,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夏合勒克封建庄園形成於19世紀中葉,夏合勒克庄園形成於19世紀中葉,較完整全面地反映當時封建地主的生活狀況,是墨玉縣歷史上殘酷剝削農奴,魚肉百姓的封建地主奢靡生活的地方。現存1座住所、1座清真寺,佔地1.3公頃。
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位於民豐縣境內,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在古絲綢之路的南道上。尼雅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Ⅶ 新疆的古遺址都有哪些

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約7公里處, 東距庫車城約60公里,北靠明屋達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間蜿蜒流過,隔河屹立著雀爾達格山。在綿延數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鑿出的石窟。

(蘇巴什古城)蘇巴什遺址也稱昭怙厘大寺.位於庫車縣城東北20公里卻勒塔格山的南麓,目前是一座大型的建築群體遺址。這座寺院早在公元5世紀初便已存在,當時稱為「且厘大清凈」.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西10公里的雅爾乃孜溝中,為唐代文化遺存,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三處的圖片網址http://www.zhguw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7&id=1350

1906年至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奧雷爾.斯坦因第二次對中亞新疆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本人根據斯坦因考察和發掘後出版的《西域考古圖記》、《沙埋和闐廢墟記》、《古代和田》等書為參考,對其第二次西域(新疆)考古調查和挖掘的古代遺址做一綜合,以為喜歡新疆歷史遺跡的人提供簡單的線條。

斯坦因是西域(新疆)考古史上的江洋大盜,他卑劣地利用各種手段對新疆等地的古代遺址進行挖掘、剝取壁畫、搬走佛像經書,凡能拿走的全部席捲一空,實為強盜,但他又是一個專注的西域研究專家,他的研究成果為後人研究西域(新疆)奠定了基礎,後人當辨證地看待斯坦因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1906年--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開始了他的第二次中亞(新疆、敦煌)的考古和研究。

他行進的是一條他自認的新的線路,有別於他的先輩們的足跡:從印度出發,經白沙瓦附近的印度控制區邊境,經斯瓦特帕特汗部族領地進入吉拉德爾,由此穿越興都庫什山的主脈到達阿姆河上游谷地和阿富汗所屬的帕米爾地區,再由帕米爾高原的中國的塔什庫爾干進入喀什噶爾,去了和田綠洲、羅布荒漠、敦煌,再返回吐魯番......

1900年--1901年,斯坦因第一次在我國新疆地區進行考古和發掘,並著有《古代和田》一書。而這次(第二次)考古研究後所著的《西域考古圖記》既是《古代和田》的續集,又是一部巨著。

這部巨著涉及的地域包括了今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蘇、巴音郭楞、吐魯番、哈密和河自走廊等地區,調查和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阿克鐵熱克、喀達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爾遺址、米蘭佛寺、吐蕃城堡、樓蘭古城及附近遺址、焉耆錫克沁明屋及其附近石窟寺和遺址、甘肅西部漢長城和烽燧遺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和藏經洞等。在上述其發掘的遺址中,發現的遺物主要有雕塑、繪畫、簡櫝文字(包括漢文、梵文、佉盧文、和田文、龜茲文、吐蕃文、突厥文、粟特文和回鶻文等),織物(絲、毛、麻、棉等)、錢幣、碑刻、佛經殘卷以及大量的陶、木、石、金屬(金、銀、銅、鐵等)、玻璃、料器等生活用品、生產工具、裝飾品和兵器等。

這部巨著研究涉及的范圍有:新疆考古學、河西地區考古學、佛教考古學、建築考古學、古民族文字學、簡櫝文書學、銘刻學、錢幣學和體質人類學等新疆、河西古代歷史學、古文獻學、歷史地理學;新疆、河西古代民族史、古代民族文化史;佛教、摩尼教、景教和襖教;雕塑、繪畫、音樂、舞蹈;地理學、吐魯番敦煌學、古代社會學、絲綢之路史、東西方經濟文化藝術交流史、古代國際關系史、古代服飾史和有關農業、手工業、商業、軍事等諸多領域。

斯坦因盜掘的遺址中的文物如壁畫、塑像等對我國的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他自己也在這部著作中直言不諱地描述過,給他不光彩的研究留下了歷史的、真實的記錄,也為後來的中國研究敲響了警鍾。

一、塔什庫爾乾地區

1、克孜庫爾干遺址(即今公主堡遺址)。在今塔什庫爾干縣達布達爾鄉以南10餘公里的山崖上。

公主堡為玄奘西行取經返回時在羯盤陀國(今塔什庫爾干縣地域)聽到的傳說所記載的。公主堡位於卡拉其古峽谷一座海拔約4000米的高峻崎嶇山岡東側,由土坯及夾雜樹枝和灌木層組成,牆壁堅固。斯坦因判斷該遺址建於漢代,但遺址內無任何漢時淘片等物,該地「可能僅僅被用作一處在危急情況下的臨時避難所,而不是一個長久性占據的地方」。斯坦因還在遺址下的山谷緩地發現有墾殖過的田地痕跡。

1972年,新疆考古學家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察,認為該遺址的城牆歷史只有300多年,即為清朝所建。

公主堡因玄奘所記載的塔吉克族祖先關於「漢日子孫」的傳說而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斯坦因對公主堡遺址有詳細介紹。

2、阿克塔木遺址。位於塔什庫爾干縣城附近,,由一圈圍牆構成,上部為土坯,下部由粗糙的礫石建成。該遺址修建年代不詳。

3、其其克里克遺址。(即玄奘記載的福舍遺址),位於塔什庫爾干縣北的峽谷中,已為廢墟,為古絲路為過往行人和商旅提供休息和供給的驛站。

二、喀什阿圖什地區

4、可汗沙爾遺址。位於喀什市北,坐落於阿圖什河北岸一座約高20米的黃土墩上,有殘留佛塔。

5、三扇洞遺址(即玉其買爾萬遺址,今稱三仙洞)。位於喀什市北10公里的今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半山腰中,為佛教洞窟,開鑿於東漢時期,為今喀什地區保留最完整的一處佛教遺址。洞窟內繪有大小不等的各種佛像70餘尊及1尊立佛。

三、莎車葉城地區

6、克孜爾加依遺址。位於葉城南部提孜那甫河岸,曾發現有回鶻文寫卷。遺址已不存在。

7、闊依魯克阿塔遺址。在克孜加依遺址北約3公里處,現已不存在。

四、和田地區

8、八喇瑪庫木塔提。塔提,即占據古代遺址的風蝕地。該遺址位於今墨玉縣喀拉喀什鎮南側通往和田市區的沙漠中,有紅陶碎片散布。塔提已不存在。

9、那戛拉哈納土墩遺址。即玄奘記載的「鼓池側伽藍」廢廟遺址,位於和田縣約特干古城遺址附近,已不存在。

10、約特干遺址。位於今和田縣巴格其鎮艾拉曼村田地中,疑為古和闐王國的國都。現僅殘存很短的城牆,出土有各種陶器、銅器、古文書、古錢幣等。

11、熱瓦克佛寺遺址。位於今洛浦縣吉亞鄉北約35公里處的沙漠中,面積約3600平方米,主要由佛塔和寺院組成,四周牆壁內外側至今仍保存大量佛像及壁畫。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遺址,以一組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築為主。

熱瓦克佛寺遺址是我國現保存較好的一座具有典型健陀羅佛教藝術特徵的寺院遺址,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出土文物除壁畫外,還有五珠錢、佛珠和各種陶器等。

斯坦因對約特乾和熱瓦克遺址有詳細介紹。

12、闊克庫木阿里斯遺址。在熱瓦克佛寺遺址附近,為一佛教寺院遺址,為公元4-7世紀遺存,其木製建築圖案與尼雅遺址建築圖案一致。

13、基內托克瑪克遺址。在熱瓦克佛寺遺址附近,為一佛教寺院遺址,出土有泥塑裝飾物、木雕碎塊等。

14、阿克鐵熱克遺址。為一佛廟遺址,在熱瓦克遺址附近,現已不存在。

15、斯也克遺址。為一佛廟遺址,在阿克鐵熱克遺址西3公里,已不存在。出土有泥塑像、陶片等。

16、喀達里克遺址。為一漢唐時期的寺廟遺址,在今策勒縣達瑪溝鄉境內的沙漠中,出土有壁畫、泥塑飾板殘片、陶質飾物、木浮雕、泥浮雕、梵文及古吐蕃文文書木犢、彩繪木板殘片。斯坦因對喀達里克遺址有詳細介紹。

17、巴拉瓦斯特遺址。在喀達里克遺址附近,為喀達里克遺址系列居民居住區,出土有陶器碎片、絲綢、漢文及婆羅米文木簡等物。

18、闊克吉格得遺址。在喀達里克遺址附近。已不存在。

19、達拉布贊遺址。位於喀達里克遺址南,為一寺廟遺址,出土有泥塑佛頭像、彩繪板等。

20、麻扎托格拉克遺址。在達瑪溝遺址附近,為唐代遺存。出土有婆羅米文、漢文文書木簡、紡織物等。

21、尼雅遺址。尼雅遺址位於今民豐縣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閭、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腹地。

尼雅遺址為漢晉精絕國都城,斯坦因曾兩次發掘廢址53處,掘獲佉盧文木簡721件,漢文木簡、木牘數件以及武器、樂器、毛織物、絲織品、傢具、建築物件、工藝品和稷、粟等糧食作物。繼斯坦因之後,美國人亨延頓、日本人橘瑞超等先後涉足此地,此後,斯坦因於1913年和1931年又來過兩次。新疆博物館1959年發掘的東漢夫婦合葬墓出土有2具干屍和一批珍貴文物,其中藍底卉染棉布殘片和棉布褲,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所見的最早棉織物。

尼雅遺址以佛塔為中心,南北延伸25公里,東西5-7公里,附近有眾多房屋遺址、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渠系、池塘、陶窯和冶煉遺址等各類遺址70處。經學者考證,尼雅遺址即《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精絕國故地。斯坦因對尼雅遺址有詳細介紹。

22、比勒爾孔汗遺址。在今民豐縣牙通古孜河尾閭的沙漠中,為古代民豐地居民的居住地,現已被沙漠埋葬。

23、安迪爾古城遺址。傳為唐代西域毗沙都督府所屬的蘭城鎮遺址,位於民豐縣安迪爾農場東南約25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爾河下游東南,由佛塔和寺院組成,始建於漢代,於公元11世紀逐漸被廢棄。出土有吐蕃文、婆羅迷文、佉盧文和漢文文書及其他文物。遺址現存環形城址(居址)、佛寺、佛塔、墓地等。唐代中後期隨著安迪爾河流量減小逐漸廢棄。唐玄奘抵達這里時,曾記載這里為「睹貨邏故國」,並稱其為「國久空曠,城皆荒蕪」。斯坦因對安迪爾遺址有詳細介紹。

五、若羌地區

24、瓦石峽古遺址。位於若羌縣西80餘公里的瓦石峽鄉博孜也爾村西南沙丘中,曾被稱作「弩支城」、「凹石峽」,是古樓蘭國的經濟重鎮,殘留冶煉金屬和燒制器皿的土窯,遍地陶片、磚塊和玻璃碎渣,出土有隋、唐、宋時期錢幣、絲織品及元代漢文文書、玻璃器皿等。

瓦石峽古城建城可追溯到公元前77年。漢昭帝時因樓蘭「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乏水草……又數為吏卒所寇懲艾不便與漢通」,多為「匈奴反間」(《後漢書.西域傳》),於是,漢昭帝令樓蘭王都遷至鄯善(今新疆若羌縣附近),改國名為「鄯善」,並屯田移民,目的是不受匈奴控制,以開辟西進之路。鄯善國形成後的公元5世紀,北魏派將鎮守,唐初,中亞康國首領康艷典在鄯善郡屬地築新城,即「弩支城」,隸屬當時的沙州都督府(府治在今敦煌),粟特人多來此地居住,8世紀,這里和米蘭一同成為吐蕃控制地,元後,這里又成絲路南道人類活動的中心。

斯坦因對瓦石峽遺址有詳細介紹。

25、米蘭古城遺址。

米蘭古城處於羅布泊東南的極小綠洲邊緣,為漢唐屯墾基地,主要由古戍堡、東大寺、西大寺三部分組成。

古戍堡是吐蕃時代的一座軍事堡壘,南北寬56米,東西長70米,呈不規則方形。城垣最高殘存7米多,用黃土、柳枝、麥秸相間夯築而成,牆外積滿流沙。戍堡東北角有一400平方米的大建築物,戍堡南牆有一個高12米的土台,長寬各為20米和12米,土台頂部立木桿,好象是烽燧。戍堡四角有角樓,高度在6-9米間。堡內建築物集中在北部,多已坍塌。古堡東西側排列著眾多的佛塔和規模宏大的寺院遺址。當年法顯、宋雲、惠生、玄奘等著名的高僧在西去天竺或東歸故國的途中都曾在這里拜佛講法。

東大寺高約6米,分上下兩層,四周有高院牆;西大寺則與東大寺相對,外繞基座置走廊。

米蘭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築式樣和藝術風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簡及兵器、漆皮甲片、糧食及毛、絲織物。古城范圍東西綿延約7公里,南北寬5公里,其間有多處佛寺、佛塔分布,還發現了漢代的水利工程和屯田遺址,這里灌溉渠系縱橫,布局合理,體系完整,屯田規模廣達3000公頃。在吐蕃古戍堡的東南2公里處還發現了漢代居住遺址,遺址中拋散著青、白玉料,陶片遍地。

米蘭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築式樣和藝術風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有大量吐蕃文木簡及兵器、漆皮甲片、糧食及毛、絲織物。在吐蕃古戍堡的東南2公里處還發現了漢代居住遺址,遺址中拋散著青、白玉料,陶片遍地。斯坦因對米蘭遺址有詳細介紹。

26、樓蘭古城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

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至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幾成邊遠代名詞。

遺址發掘有晉代手抄《戰國策》,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一具30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衣飾完整,面目清秀,後被稱為「樓蘭美女」。其它文物有漢錦(其上有漢文)、漢五銖錢、貴霜王朝錢幣、唐代錢幣、漢文、佉盧文殘簡等。 斯坦因對樓蘭遺址有詳細介紹。

27、居盧倉遺址。為漢唐後形成的絲綢之路樓蘭道上的給養站。

六、

28、阿拉塔木遺址(即今哈密市廟兒溝白楊溝佛寺遺址)。位於哈密市柳樹泉農場白楊溝村東1公里的白楊河上游,當地維吾爾人稱為「台藏」。為唐代佛教遺址,伊斯蘭教傳入哈密後, 該院逐漸廢棄。

29、拉普喬克遺址。位於今哈密市三堡鄉四堡村白楊溝河中游,有南北兩城,四角有殘存瞭望台,城內有土墩和房屋殘牆。古城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據《後漢書》記載,公元72年,東漢明帝拜竇固為奉東都尉,屯兵涼州,竇固分兵四路北征匈奴戰於天山,呼衍王敗逃,東漢政府在四堡設「宜禾都尉」城。城內有佛寺遺跡。

斯坦因對上述兩遺址有詳細介紹。

七、吐魯番

30、大阿薩古城遺址。在今吐魯番市恰特卡勒鄉南的沙漠中,當地人稱「阿薩協海爾」。根據黃文弼1928年考察,大阿薩古城為唐時駐守官署所在地,北部有晉-唐時期的墓葬群。

古城地當絲綢之路大海道要控,大海道早在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時就已存在,為中原掌控高昌、柳中的一個重要戍堡。大阿薩古城有佛殿遺址,出土有佛教蛋彩壁畫、泥塑坐像殘片、絲織殘片、回鶻文書等。

斯坦因對大阿薩古城有詳細介紹。

31、小阿薩古城遺址。在大阿薩古城附近,當地人又稱克其克阿薩。與大阿薩古稱為同一時代。出土有木雕坐佛等。

32、交河古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兒乃孜溝懸崖平台上,地勢險要,四面環水,狀如柳葉、為一河心洲。曾是車師前部王國的國都,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約2000-2300年。

交河古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古城中有佛教寺院等。

斯坦因對交河古城有詳細介紹。

八、和碩焉耆地區

33、曲惠古城遺址。位於今和碩縣曲惠鄉西北,相傳是漢代危須國故地。遺址僅存夯土築城基,城內建築基址尚存,有一土墩,紅土築,頂部砌土坯,地面散布紅泥陶片,出土開元通寶等古幣。

34、硝爾墩舊城,位於今焉耆縣西北。遺址分內外兩城,外城城牆斷續,城中有夯土所築的高大建築,已殘破,地面上有粗厚紅陶片。估計該遺址為古代耆耆、危須兩國時期的糧倉遺址。中國學者黃文弼認為是危須國的危須城。

35、博格達沙爾遺址。今稱四十里城子古城,位於今焉耆縣城西12公里,是漢代焉耆國都員渠城,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古城現存城垣、小城、護城河等,周圍許多防衛建築是用巨型土坯壘砌的堡壘狀建築,內有高台、住房、外有圍牆。博達沁古城經漢、南北朝、隋唐而後衰落。遺址出土的陶器屬北朝和隋唐遺物,銅鏡、包金鐵劍、金帶扣和裝飾品等屬漢代物品,另有唐代錢幣和飾品出土。

36、碩爾楚克遺址。即今錫克沁古城遺址,在焉耆縣七個星鎮境內。為唐代寺院遺址,是當時西域較大的伽藍之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離寺院不遠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南大寺曾發現具有不少犍陀羅風格的泥塑彩繪佛頭,為公元6-7世紀的作品,而北大寺的彩繪佛頭有東方風格,約為公元8-9世紀的塑像,另發現有木製殘片、彩繪木板、浮雕組像菩薩像方磚、泥浮雕、建築構件殘片、彩繪壁畫、漢文、回鶻文等文書殘片等。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37、霍拉遺址。位於焉耆縣七個星鎮霍拉村南偏東一處山頂、山樑和坡地上,為唐宋遺址,分為南北兩區。南區遺址較多,坡地處有佛塔、大僧寮、禪房、龕式建築等,北區距南區約300多米,山腰處有一座佛塔和一些建築遺跡。1928年,黃文弼發掘有瓷磚、木雕佛像、瓷磚花紋等。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圖:錫克沁古城出土的文物 圖為轉載 九、庫爾勒輪台地區

38、烏孜干布拉遺址。即玉孜干古城遺址,位於今庫爾勒市西南約10公里的英下鄉玉孜干村附近,現僅存城垣幾段,夯土而築。可能是漢代捷枝城址。無資料可考。

39、央塔克沙爾遺址。位於烏孜干布拉遺址附近,形制也相似,僅有城牆殘留,其他無從考證。

40、沙喀蘭達遺址。位於庫爾勒市西南,僅有城牆殘留,其他無從考證。

41、烏壘古城遺址。即野雲溝遺址,在今輪台縣野雲溝鄉和策大雅鄉之間,為漢代西域都護府烏壘城所在地,是當時西域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遺址已不存在。在野雲溝鄉附近還有兩處古城遺址,一為一座方形小城池,被水流沖刷過,城垣僅存1米,夯土築,周長約百米,城內散布著青灰色陶片,城東似有一城樓,南有城門。另一為當地人稱的「白土墩」,有城垣、田埂殘跡和一個高約3米的土墩烽隧。黃文弼在此發掘出一些存貯的陶罐,估計是西域都護府設立時期士卒在這里屯守的用物。

九、於田策勒地區

42、喀拉墩古城遺址。位於於田縣城北240公里處的克里雅河下游沙漠腹心,距和田市440公里。古城堡城長方形,邊長60米,現存土城牆高8米。出土有陶片、氈殘片、漢代古錢幣等文物。遺址為漢代-南北朝時期,是當時於闐國境內「小城數十」中的城堡之一。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43、法哈特伯克亞依拉克遺址。在今策勒縣達瑪溝鄉境內,斯坦因發掘過8處遺址,出土有梵文、婆羅米文經書,寶石封泥泥塑佛像殘片、蛋彩壁畫、希臘風格的凹雕等,疑為公元6世紀宋雲西行所提的「末城」遺址。

44、喀拉央塔克遺址。位於今策勒縣達瑪溝河東岸一片開闊的灌木叢低沙丘地帶。為佛寺遺址,斯坦因考察時已被破壞,但他採集有壁畫及木雕佛像碎片、乾元年間的錢幣等物。

45、瑪依拉遺址。在今策勒縣西的沙漠中,發現有泥塑碎片,斯坦因判斷此遺址為一座寺院,建於唐代,毀壞年代已久。

十、和田地區

46、瓦依斯喀拉木遺址。位於洛浦縣杭桂鄉北的沙漠中,為一古代佛教寺院,但僅剩殘存的台座,保留有白陶浮雕。

47、杭桂塔提遺址。位於洛浦縣杭桂鄉北的沙漠中,為一古代佛教寺院,無殘存。

48、喀拉薩依寺院遺址。位於和田市以北的沙漠中,無建築遺存,但有小塊佛像碎片。現已不存在。

49、瑪亞克里克遺址。位於玉龍喀什河北左岸的灌木叢中,有蛋彩壁畫、灰泥彩繪佛像、錢幣、古代和田養蠶像等,斯坦因疑為唐代以前就已廢棄。

50、奇里古勒烏格勒遺址。在玉龍喀什河北尾閭處沙漠中,當地人稱「契丹烏里克」,即漢人城,地面有大量粗糙的陶片,其他無任何遺留。

51、麻扎塔格古堡遺址。位於墨玉縣境內和田河下游西岸,為古代古堡遺址,分為三重,判定建於不同時期,上部已全塌陷,只殘留牆體。出土有古代文書、錢幣等物。

麻扎塔格古堡當古代龜茲至於闐必經之地,始建於東漢時期,延至唐、宋,為漢唐時期塔里木盆地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為古代和田重要古城之一,廢棄於十一、十二世紀的宗教戰爭。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52、烏什堡壘。位於今烏什縣通往山口地段,為一巨大天然堡壘。

53、瓊梯木遺址。位於柯坪縣城南沙漠中,泥土夯制建築,有陶片、錢幣等物,廢棄於唐代末期。

54、托庫孜薩來遺址。位於今圖木舒克市附近的托庫孜薩來山南麓。遺址城牆為三重,夯土築成,有寺廟遺址,為漢至北魏的尉頭國、唐據史德城,也稱郁頭州城。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55、阿薩遺址。在今策勒縣努爾鄉喀拉塔什河源頭,發現有毛織物,為一古代人類居住地。

斯坦因第二次對西域(新疆)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持續近3年,路線是:經今阿富汗瓦罕走廊進入中國,途經塔什庫爾干、喀什、阿圖什、莎車、葉城、皮山、和田、策勒、於田、民豐、且末、若羌(、敦煌、安西、)哈密、吐魯番、和碩、焉耆、庫爾勒、輪台、於田、策勒、和田、墨玉、烏什、柯坪、巴楚、和田、昆侖山北等地。其完成考察後的成果被撰寫成100餘萬字的文字,轟動歐美學界,學術價值極高,可讀性強,為至今研究西域(新疆)歷史遺跡的第一手基礎資料或惟一資料。

歷史上的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匯聚的東西方交流中樞地,歷史文化和宗教民俗極為豐厚,帶有對新疆燦爛文明興趣的人,對斯坦因考察的眾多佛教遺址的研究會有更多收獲。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