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遺址
㈠ 萬里長城著名的關隘有哪些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萬里長城二百關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馬蘭關簡介 馬蘭關圖片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義院口 又名義宛口,河北省撫寧縣。口東西的長城建築堅固,但今毀壞嚴重。義院口東北的板場峪和西南的花場峪保存有很多明時守戍長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嶺口 河北省撫寧縣,因關隘坐落於界嶺山下而得名。月城雖遭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輪廓猶存。
重峪口 河北省盧龍縣,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僅在上興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磚牆較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關口雙側山坡較平緩,關口建築已毀。城現雖已殘毀但遺址尚存。
冷口關 河北省遷安縣東北35公里, 現關城城牆砌磚被人拆毀,但夯土牆殘址仍可看出原建築規模,城南門磚券拱門洞尚存。
白洋峪關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今除東牆存約200米外,其餘全部被拆毀。
青山關 又稱青山口
河北省遷西縣境內。南門額上有一石匾陰刻楷書:「青山關」三個大字,並題有「萬曆二年(1574)十月,吉旦創建立」。青山口南的長城為磚砌,保存很好。
鐵門關 鐵門關簡介 鐵門關圖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稱盧龍寨。河北省遷西縣場面北60餘公里。今關及關城已完全淪於潘家口水庫。
龍井關 河北省遷西縣。龍井關向西南的長城多為石結構,砌築堅固,保存較好。龍井關向東的長城大部分為石砌,坍毀較嚴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現關隘建築設施已盪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上關 河北省遵化境內。今關口全部淹沒於上關水庫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關口建築設施全被破壞,只存零星的夯土遺址。口南約3.5公里處築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毀,只存部分夯土殘牆。
狼窩溝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狼窩溝口在張家口西北,接近壩上。
新河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坍塌嚴重,關口處長城已破壞殆盡;但漁兒山一帶長城卻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關 河北省淶源縣下北頭鄉白石口村. 關城南門樓在河西側,保存較好,現仍可通行。
浮圖峪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今城堡已毀無存。今除個別地方零星略存遺址外,均已被毀掉。
烏龍溝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內。今城牆城門均保存較好,南、西城門均有瓮城環護,瓮城門額各嵌一匾。南瓮匾陰刻橫書「栩荊門」,西瓮城匾陰刻橫書「鎮朔門」。
飛狐口 河北省淶源境內。飛狐口兩壁陡峭,一線微通,逶迤蜿蜒,形勢險要。
襄城驛 河南省襄城縣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魯陽關 河南魯山縣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頂屯兵城堡遺址依稀可見。建築已廢,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殘片等。
葉邑關 位於河南葉縣舊縣鎮。城垣遺跡今尚殘存,高3米,長2000餘米。
繒關
又名大關口、仙翁關,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村。兩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牆和要賽設的遺跡,1981年出土之銅戈、銅鏃均為上戰國器物,是考證楚長城的可靠依據。
野牛嶺關 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塔灣村野牛嶺。附近墩台為楚方城遺跡。
酈城堡 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仍有一段長200米,高2.5米,寬8米的殘垣和瓦、陶片等遺物。
黃崖關 天津
寡婦樓 天津薊縣境內。
虎山長城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沈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寧遠城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 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後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居延塞故城 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今遺址尚存。
雞鹿塞 內蒙古口市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東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率兵北擊匈奴,由此塞出長城。
高闕塞 內蒙古杭錦後旗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一個缺口。
大同城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
殺虎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北,明稱殺胡口。
威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明稱威虜堡。今城堡毀嚴重,但四周圍牆均有遺址。
金鎖關 位於山西省汾陽市黃蘆嶺。長城遺址尚存石砌關和瓮城券洞。
黃澤關 位於山西左權縣。關城已廢,僅殘存關門遺址和新建的標碑。
黃榆關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因關建於黃榆山上而得名。今關城遺址尚存,關券拱門洞較好。關北依山為障,關南有兩段各長百餘米石砌成牆,坍塌嚴重。
北樓口 位於山西省應縣,為翠微山麓的一個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北樓口樓峪河兩側長城牆體尚存,高約6米以上。
寧武關 寧武關簡介 寧武關圖片
利民堡口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牆殘存,城東磚券拱門完整,門額上嵌有一匾,陰刻橫書「利民塞」。
得勝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磚牆多已不存,僅南關內磚砌券拱尚好,關門洞外十分精巧的磚雕圖案。關門內外各有一匾,分別書有「得勝」、「保障」。門洞內東西各嵌存一塊石碑。
鎮宏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今堡城已毀,由鎮宏堡至邊堡長城尚存黃土夯築牆體高2--5米。
平遠堡 位於山西省三鎮縣境內。今堡包磚已被拆,只殘夯土城牆。
新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堡牆多被毀。堡東門尚殘存磚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磚木結構的鼓樓。
保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
樺門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當地又稱花面牆,居紅土溝村東一里的山頂上.城四周均有殘存的包磚,還有磚券城門,寬9米,高約6米。
瓦窯口堡 位於山西省縣境內。瓦窯口堡今只存殘圮的夯土圍牆。
鎮寧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白羊口長城南500米。今鎮寧堡已廢毀。
鎮口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水磨口長城周歲500米。今已廢毀。
守口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宏堡,破壞較少。
鎮邊堡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出鎮邊堡向西約4公里出陽高而進大同市。這段黃土夯築的長城牆體較為完整。
鎮川堡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鎮川口長城南2.5公里。破壞嚴重,砌磚全部被拆毀,夯土城牆西側、南側已毀為平地,東側牆半毀,僅北側牆多殘存。
宏賜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堡城砌磚早已被拆光,殘土牆亦破壞嚴重,城南側牆基本已平,南門原為磚砌券拱門,今已成豁口狀。
鎮羌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長城外側緊傍長城尚存馬市圍城遺址。
拒牆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已十分殘破。僅磚砌券拱南門尚殘存。
拒門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堡城今已廢毀。
助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牆、東牆有多處殘圮,北牆高大堅固,保存較好。
破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破魯堡城北牆、西牆今尚殘存,南牆,東牆破壞極為嚴重。
保安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西距長城1公里。今城堡包磚早已被拆毀,只有夯土城牆殘存。
寧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原名寧虜堡。城牆包磚雖早被拆光,但整體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原稱破胡堡。黃土夯築牆尚殘存,城南磚砌券拱城門亦存。
殘虎堡口 位於山西少左雲縣境內。今只殘存磚砌券拱南城門,及已殘損的黃土夯城牆。
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毀,只殘存夯土城牆。
雲石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雲石新堡今為一村莊,城堡包磚早被拆毀,僅存夯土牆。
少家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長城內約1.5公里。今城堡包磚已被拆毀,夯土殘牆尚存。
大河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幾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廟碑,僅可辨認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還有一塊石匾,陰刻楷書「湯永固」三個大字。據說原嵌在關門額上。
敗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迎恩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阻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阻虎堡城包磚早已不存,夯土牆亦無城狀,僅零星殘存幾段。
將軍會堡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堡城全部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毀。
丫角山 山名,現廢而不用。位於內蒙古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東。雖殘破,但牆體尚連貫,遠看十分壯觀。
老營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只存夯土。從高大的夯土牆尚可看出城堡原來的規模。
紅門口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東北40公里。紅門口南0.5公里設有水泉堡,今亦毀,僅零星存有夯土殘牆。
老牛灣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東接滑石堡,西臨黃河岸。今堡城尚存。
陽方口 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北約13公里。陽方口堡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著,供行人來往。
白草關口 位於山西省代縣境內。今尚存一座關樓和一個關便門。
廣武城 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尚存夯土牆體和北門磚券拱門洞。
北樓口亦稱碑樓口。位於山西省應縣境內,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城堡破壞嚴重,磚包牆僅西北角部分殘存。從殘存的夯土殘牆尚可辨出原堡規模。
狼牙口
位於山西省靈丘縣龍須台村和河北省沂淶源縣狼牙口村交界處,因建在海拔1700餘米的狼牙口而得名。關兩側建有石砌城牆,今多較好。關門尚存石砌券門,今仍為南北通道。
龍泉關
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部的龍泉鄉,距縣城約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東臨阜平縣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關。遺存北門向南開,磚拱門洞,寬3.5米,深10米,大型條石砌基。
固關 位於山西省平定縣境內。由娘子關南約6公里,有固關(舊關)遺址。尚好
鶴度嶺口 位於山西省昔陽縣皋落鄉長溝村東南約1.5公里的山樑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許圮殘。
馬嶺關 位於山西省昔陽皋落鄉圪瘩店村東南2.5公里處。東西牆砌有券門,今仍存,城牆及垛口大部較好,西城牆長於東城牆。
支鍋嶺口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小董坪村東1.5公里處。關城南側為山澗,深不可越,西側為壁立懸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東兩面築有石牆。
峻極關 位於山西省左權縣城東約60餘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關門北約50米處是一深澗,石砌城牆由陡崖起止臨澗的一座小山頂,現已全坍成堆。
榆林塞 陝西榆林
吳旗秦長城 位於陝西省吳旗縣。牆體、墩台仍保存較好,遺址周圍散布有大量繩紋陶瓦殘片。
魏長城南起點 位於陝西省華陰市華山峪口。
定邊城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高家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今城堡尚殘存,城東北兩面條石牆體較完好,城東門券拱門洞仍為出入城之通道。
鎮北台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紅山最高處,東西有長城相連,為榆林南北往來的咽喉之地。鎮北台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是榆林鎮巡撫為保護紅山馬市貿易設立的一個觀察哨所。鎮北台是萬里長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
統萬城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村。現城址四周不同程度地為流沙所淹沒,但高達24米的西南城角敵樓卻赫然挺立於沙漠之中。
韓城魏長城 位於陝西省韓城市。
黃甫川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居黃甫河下游,西北據山,南北臨川,距長城10公里。黃甫川長城為黃土夯築,保存多較好。磚砌空心敵樓多被拆毀。
清水營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清水河下游。黃土夯築,多保存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余。
孤山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因居孤山川北側山坡之上,故名。今城堡外側包磚及條石基均已被拆光,只內部夯土牆殘存。城東、西、南、北各開有一門,南、北門外還圈有瓮城。除東門已毀外,其餘三門磚券拱洞尚存。
鎮羌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新民堡村。今城堡圍牆包磚及條石基已被拆光。城東牆南部、南牆西部遭較大破壞。其餘部位夯土城牆基本尚存。城開東、北、南三門,均築有瓮城。東北二門已毀,南門磚券拱門洞保存尚好。
永興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今永興堡附近夯土長城圮坍嚴重,但遺跡尚連貫,夯土墩台多存,磚石包砌的墩台已全被毀,個別的只殘存些磚牆石基。
大柏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大柏堡今為小學校舍,四周堡牆尚殘存條石及磚包砌部分。
建安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現存夯土牆部分,基本保存原規模。堡城原東、南、北各七一門,門外均有瓮城。今東、南二座磚券門洞尚存。
常樂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僅南牆保存稍好,城西門已毀,尚存東門及瓮城磚券拱門洞。
波羅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堡城磚石砌築部分,僅西牆和南、北兩城角及北牆稍有殘存。夯土牆除南門以東基本被毀掉外,多殘存。今尚存磚砌券拱同洞及北門洞
懷遠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夯土北城牆保存稍好,其餘三面均成斷續的殘存狀。城南門已毀。東門磚券洞被農民改為窯洞居住。北門尚存,現為農民蓋雜草的庫房。堡內原有鼓樓已毀,僅存樓台。
威武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該堡內全是積沙,城堡磚石已被拆光,僅夯土牆斷續殘存,基本輪廓可辨。
清平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
龍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該堡為龍州村所在地。
鎮靖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距長城約2公里。僅殘存內部夯土。
鎮羅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此城堡已於清同治六年(1867)毀。
靖邊營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寧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寧塞堡傾塌已久。
柳樹澗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遺址在今柳樹澗南的山坡上,堡內辟為農田,磚石早已拆光。所有夯土雖有坍塌,但還保存原堡形狀。
安邊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磚石早已拆光,夯土牆體除北門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規模外,其他均殘塌的七零八落。北城牆中部牆上舊築有「魁星樓」,已毀。今呆存一約30米見方的夯土基座。
磚井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今三門均毀成豁口。
固原秦長城
位於寧夏固原縣張易、紅庄、中河、西郊諸鄉。固原秦昭王長城,保存最好的地段有兩處,一為固原城西南10公里,由孫家莊東側起,至城北6公里石羊窪,分長18公里。另一處為固原城東南茹河北岸長城梁,全長約7公里。
下馬關 位於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鄉。下馬關附近長城是明固原鎮長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
勝金關 位於寧夏中衛縣東30公里。
廣武營 位於寧夏青銅峽市。今已青銅峽水庫淹沒於水中,尚有城附近的108塔保存完整。
橫山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舊名紅山堡。今橫山堡城已廢棄,夯土城牆尚殘存。
花馬池營 即寧夏鹽池縣城關。
三關口 位於賀蘭山中部,在銀川市東北約40公里,銀川至內蒙巴彥浩特公路正由關口穿過。
賀蘭口
位於寧夏賀蘭縣境內。兩側的山崖上,仍保存著明朝摩崖刻記兩方。溝谷北壁石刻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欽差大臣巡視賀蘭山邊防題記,南壁為萬曆三十七年(1609)重修賀蘭口時官兵所刻。
鎮遠關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郊區。鎮遠關遺址尚存,關城居寧夏舊北長城裡側,關城北牆即是利用的長城城牆。
打口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區北,今稱打武口。
興武營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境內。今磚石被拆為民用。存夯土牆。
長城關 位於寧夏鹽池縣城北。今關城建築已毀無。長城關附近長城亦多隻存遺址,成土脊狀。
清水營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今城在清水營村西1公里處,已廢棄無人住。城堡磚石部分早被拆為民用。現僅存夯土城牆。
橫城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砌築橫城堡的磚石,僅城南門及附近尚存一些,其餘多被拆走,殘剩夯土。
固原城 位於寧夏自治區南部。今西北角處仍留有殘垣。城西5公里處有秦長城遺址,部分土城和碉堡仍舊存留。
銀川城 位於寧夏平原中部。老城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西夏朝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跡。
防門 位於山東省平陰縣廣里鄉。
銅陵關 位於山東省沂源縣張家坡鄉。銅陵關及沂源縣齊長城建築已所存甚少,但石砌牆殘跡仍時有可見。轆轤嶺長城較好地段尚存高1-2米,寬6-9米的殘牆。
錦陽關 位於山東省萊蕪市上游鎮。鎮陽關長城,今尚存0.6公里較為完整的石砌牆體,殘存城牆最高為7.5米,最厚為6米。
三岔口 位於泰安市上港鄉的蒿灘村,是泰山山脈長城嶺下一個隘口。其地處萊蕪市、章丘縣和泰安市的交界點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尚有部分遺址殘存。
大關 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大關鎮,穆陵關北10餘公里,有大弁山。
穆陵關 穆陵關簡介 穆陵關圖片
臨淄齊國故城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今臨淄故城地面上仍保留著不少斷壁殘牆。國務院1961年將其公布為國家級保護單位。
齊長城入海處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東北的於家河。今僅在小珠山附近的六汪鎮存有部分長城遺址。
桃林關 位於山東省膠南市黑溜頂北側。膠南縣有齊長城約55公里,多已圯塌,但遺址尚清淅連貫。
繞紫窩長城 位於諸城市桃園縑夜的狹肷希詿嚀厥獾囊歡緯翹澹糠執娓?米,基寬約15米。
黃草關
位於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鎮前長城嶺村,居馬耳山與喜鵲嶺之間,村因長城而得名。長城嶺段殘牆高約1.5米,基寬約6米,東西山上各有一座直徑20米、高5米的峰火台。
東莞長城 位於山東省莒縣東莞鎮九頂蓮花山上。現存遺址高約2米左右,寬近10米,長約8公里。
鄭韓故城 鄭韓故城即現存鄭韓長城的主要部分,始於鄭築,韓滅鄭後,續修沿用,故稱鄭韓長城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㈡ 唐代的關隘遺址是哪些
中國古代重要關隘一覽
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後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里適當太行南北要沖,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後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並屠掠延慶諸城,後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代戰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占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後,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佔領了大同以後,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是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餘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馬50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開始後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忱和樹立起必勝信心。
現在平型關戰役舊址已辟為抗日戰爭紀念地。舊址在靈丘縣城西橋溝一帶。距平型關約5公里。這里北依恆山余脈,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巒峻陡,比肩連袂,中通一路,形勢非常險要。遍山松柏疊翠,風光秀麗,常有遊人來參觀游賞。
今從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鐵路通過平型關下,附近還有公路通河北、山西各地,這里仍不失為晉東北交通要沖。
天設居庸險,乾坤此北門。山川通上郡,形勢冠中原」。好一座不同凡響的居庸關!居庸關確實非常雄奇險要,古往今來有過多少吟誦它的輝煌詩篇!它不但形勢險要,而且歷史上或為北國大門,或為京畿要防,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的重要,全國罕有其他關隘能同它相匹的。
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北面的軍都山峽谷——關溝中部。古屬「居庸」地。相傳秦始皇築長城時徙居庸徒(被征發的民夫、犯人等)於此,因稱居庸。其實它早已著名。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就稱居庸為天下九塞之一。漢代開始在此設居庸縣並置關,即稱居庸關。因它處於軍都山內,亦名軍都關。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三國時稱西關,北齊稱納款關,唐代稱居庸或軍都不一,還有薊門關之稱。以後各代都稱居庸關。北魏時期始築關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築,並修築長城,成為長城的重要關隘,以防蒙古亡元殘余勢力侵擾。宣德年間曾加修建,景泰六年(1455)又拆除再建,這就是現存的關城。近年再次進行了重修,使已遍體鱗傷的居庸關城舊貌換新顏。明時居庸關與其西南的紫荊關、倒馬關之間還築內長城相連,合稱「內三關」,構成京都西部的嚴固聯防線。《述征記》等古籍把居庸關所在的軍都陘列為太行八陘中第八陘。
軍都山為燕山山脈的南支。燕山山脈呈東西走向綿延於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山勢峻急,成為南北的大阻。連山中斷,形成關溝,卻可以通南北,便利了當地的交通。北京東部的溫榆河取源於此,沿河的隘道便是軍都陘,古人所稱的太行第八陘。居庸關城跨關溝兩邊的山崖而築。城周長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門及一水門,溫榆河源從城下穿過。今水門已湮沒。城內原有過街塔,今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雲台。古人所稱的居庸關范圍很大,把整個關溝都叫做居庸關,以南口和八達嶺為其南北口。而南口舊稱下口,原有城堡,今已毀。八達嶺城堡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後於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現在見到的城堡。開兩門,東門匾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題「北門鎖鑰」。八達嶺因在高處(海拔約60O米),居高臨下,比居庸關城更險要。所以前人說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整條關溝兩邊,層巒疊嶂,懸崖峭壁,下臨深溝,古稱絕險。居庸關和南北兩口形成重關迭險,真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何況山上還有長城環護。難怪古人說,「燕京之有居庸,擾秦之崤函,蜀之劍門也」。信非虛言。
北京自古為軍事重鎮,後又相繼成為五前京都。居庸關為北京的北門,向為邊地通商場所。居庸關外長期以來是東北方少數民族聚居和活動的地區。少數民族貴族見北京物阜民殷,常存覬覦之心,每思南下侵佔北京城,因此居庸關便成為兵禍不息之地。早在東漢時,鮮卑人就屢犯居庸關。自東晉至唐末,地方割據政權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則天時曾塞斷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紀前期,五代石晉割燕雲十六州結契丹以後,居庸關便成為遼與金、蒙古與金激烈爭奪的戰場。公元1122年,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謀取遼的燕京(即今北京)。遼以強兵守後庸關,不料臨戰時,居庸關兩邊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壓死,遼不戰而潰。這使金兵得以順利度關南下,佔領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強大起來的蒙古軍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關,蒙古軍不能入,乃採用「聲東擊西」之計,留一部分人馬屯守居庸關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荊關,入關後迅速移兵從南反攻居庸關,居庸關遂被攻破。後來蒙古軍卻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關,並在關城駐扎。過了三年,蒙古兵再圍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國,只留下一部分人馬守居庸關。金因受蒙古軍威脅,即於當年遷都開封。次年,蒙古軍便佔領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軍隊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關北走,元亡。明大將徐達派兵守居庸、古北等關口,絕了亡元殘余勢力的南窺之道。
喜峰口關
喜峰口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古稱盧龍塞,路通南北。漢代曾在此設松亭關,歷史悠久。東漢末曹操與遼西烏桓作戰,東晉時前燕慕容儁進兵中原,都經由此塞。後易名喜逢口。相傳昔有人久戍不歸,其父四處尋問,千里來會,父子相逢於山下,相抱大笑,喜極而死,葬於此處,因有此稱。約至明永樂後,訛稱為喜峰迴。明景泰三年(1452)築城置關,稱喜峰口關。今通稱喜峰口。
喜峰口關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縣東北,燕山區大河——灤河出口的東南邊。關城依山靠水,北倚長城,形勢雄壯。城周長1.5公里,關門上有樓高四丈(約合今8米余),名曰鎮遠樓。又削山為壁,豀峪蹊徑,凡人跡可通之處,盡築城牆與萬里長城相接。明嘉靖年間,更在關口處建「來遠接」,據說可容萬人(為都御史胡守中所建,史稱胡出塞盡斬遼金以來松木百萬以建此樓),後為灤河洪水所沖沒。今城與關樓亦俱傾圮,但從遺址可推知其當年之雄要。
喜峰口關周圍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餘米,向北升高至I000餘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難。由灤河所形成的穀道使成為南北往來的天然孔道。喜峰口關處,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趨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遼河上游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遵化和冀北重鎮薊州(今薊縣)可至北京。這條路徑向來是從河北平原通向東北的一條交通要道。喜峰口關扼此要道咽喉,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時喜峰口一帶是漢族與北方及東北方民族交往頻繁之地,歷代有兵戍守,唐時這里叫盧龍塞。
唐詩人高適在《塞上》詩中有「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之句,可見當時統治者對這個地方的重視。明初,喜峰口關是京都與長城外大寧都指揮司聯系的中轉站,也是其後蒙古兀良哈部入貢的必經之路。
喜峰口北面約10公里,今河北省寬城縣西南的灤河東岸有松亭關。大約由喜峰口遷漢松亭關至此。契丹遼時,契丹人來往於燕京與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之間多經此。
明時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寧,舍此道莫屬。這關依山傍水,地勢極險要。古人稱它有「嵯峨虎豹當大關,蒼崖壁立登天難」之勢,易守難攻。松亭關和喜峰口關都鄰近京畿,是明時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樂年間廢除大寧都指揮司後,松亭關亦隨之奔守,這給明朝帶來很大的後患。
㈢ 中國幾個著名的關在哪裡比如玉門關、山海關、嘉峪關、函谷關……謝謝。
我是山海關人,我來回答你個全的吧:
萬里長城二百關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馬蘭關簡介 馬蘭關圖片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義院口 又名義宛口,河北省撫寧縣。口東西的長城建築堅固,但今毀壞嚴重。義院口東北的板場峪和西南的花場峪保存有很多明時守戍長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嶺口 河北省撫寧縣,因關隘坐落於界嶺山下而得名。月城雖遭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輪廓猶存。
重峪口 河北省盧龍縣,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僅在上興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磚牆較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關口雙側山坡較平緩,關口建築已毀。城現雖已殘毀但遺址尚存。
冷口關 河北省遷安縣東北35公里, 現關城城牆砌磚被人拆毀,但夯土牆殘址仍可看出原建築規模,城南門磚券拱門洞尚存。
白洋峪關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今除東牆存約200米外,其餘全部被拆毀。
青山關 又稱青山口
河北省遷西縣境內。南門額上有一石匾陰刻楷書:「青山關」三個大字,並題有「萬曆二年(1574)十月,吉旦創建立」。青山口南的長城為磚砌,保存很好。
鐵門關 鐵門關簡介 鐵門關圖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稱盧龍寨。河北省遷西縣場面北60餘公里。今關及關城已完全淪於潘家口水庫。
龍井關 河北省遷西縣。龍井關向西南的長城多為石結構,砌築堅固,保存較好。龍井關向東的長城大部分為石砌,坍毀較嚴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現關隘建築設施已盪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上關 河北省遵化境內。今關口全部淹沒於上關水庫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關口建築設施全被破壞,只存零星的夯土遺址。口南約3.5公里處築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毀,只存部分夯土殘牆。
狼窩溝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狼窩溝口在張家口西北,接近壩上。
新河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坍塌嚴重,關口處長城已破壞殆盡;但漁兒山一帶長城卻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關 河北省淶源縣下北頭鄉白石口村. 關城南門樓在河西側,保存較好,現仍可通行。
浮圖峪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今城堡已毀無存。今除個別地方零星略存遺址外,均已被毀掉。
烏龍溝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內。今城牆城門均保存較好,南、西城門均有瓮城環護,瓮城門額各嵌一匾。南瓮匾陰刻橫書「栩荊門」,西瓮城匾陰刻橫書「鎮朔門」。
飛狐口 河北省淶源境內。飛狐口兩壁陡峭,一線微通,逶迤蜿蜒,形勢險要。
襄城驛 河南省襄城縣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魯陽關 河南魯山縣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頂屯兵城堡遺址依稀可見。建築已廢,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殘片等。
葉邑關 位於河南葉縣舊縣鎮。城垣遺跡今尚殘存,高3米,長2000餘米。
繒關
又名大關口、仙翁關,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村。兩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牆和要賽設的遺跡,1981年出土之銅戈、銅鏃均為上戰國器物,是考證楚長城的可靠依據。
野牛嶺關 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塔灣村野牛嶺。附近墩台為楚方城遺跡。
酈城堡 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仍有一段長200米,高2.5米,寬8米的殘垣和瓦、陶片等遺物。
黃崖關 天津
寡婦樓 天津薊縣境內。
虎山長城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沈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寧遠城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 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後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居延塞故城 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今遺址尚存。
雞鹿塞 內蒙古
㈣ 萬里長城著名的關隘有
萬里長城二百關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馬蘭關簡介 馬蘭關圖片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義院口 又名義宛口,河北省撫寧縣。口東西的長城建築堅固,但今毀壞嚴重。義院口東北的板場峪和西南的花場峪保存有很多明時守戍長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嶺口 河北省撫寧縣,因關隘坐落於界嶺山下而得名。月城雖遭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輪廓猶存。
重峪口 河北省盧龍縣,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僅在上興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磚牆較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關口雙側山坡較平緩,關口建築已毀。城現雖已殘毀但遺址尚存。
冷口關 河北省遷安縣東北35公里, 現關城城牆砌磚被人拆毀,但夯土牆殘址仍可看出原建築規模,城南門磚券拱門洞尚存。
白洋峪關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今除東牆存約200米外,其餘全部被拆毀。
青山關 又稱青山口
河北省遷西縣境內。南門額上有一石匾陰刻楷書:「青山關」三個大字,並題有「萬曆二年(1574)十月,吉旦創建立」。青山口南的長城為磚砌,保存很好。
鐵門關 鐵門關簡介 鐵門關圖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稱盧龍寨。河北省遷西縣場面北60餘公里。今關及關城已完全淪於潘家口水庫。
龍井關 河北省遷西縣。龍井關向西南的長城多為石結構,砌築堅固,保存較好。龍井關向東的長城大部分為石砌,坍毀較嚴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現關隘建築設施已盪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上關 河北省遵化境內。今關口全部淹沒於上關水庫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關口建築設施全被破壞,只存零星的夯土遺址。口南約3.5公里處築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毀,只存部分夯土殘牆。
狼窩溝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狼窩溝口在張家口西北,接近壩上。
新河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坍塌嚴重,關口處長城已破壞殆盡;但漁兒山一帶長城卻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關 河北省淶源縣下北頭鄉白石口村. 關城南門樓在河西側,保存較好,現仍可通行。
浮圖峪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今城堡已毀無存。今除個別地方零星略存遺址外,均已被毀掉。
烏龍溝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內。今城牆城門均保存較好,南、西城門均有瓮城環護,瓮城門額各嵌一匾。南瓮匾陰刻橫書「栩荊門」,西瓮城匾陰刻橫書「鎮朔門」。
飛狐口 河北省淶源境內。飛狐口兩壁陡峭,一線微通,逶迤蜿蜒,形勢險要。
襄城驛 河南省襄城縣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魯陽關 河南魯山縣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頂屯兵城堡遺址依稀可見。建築已廢,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殘片等。
葉邑關 位於河南葉縣舊縣鎮。城垣遺跡今尚殘存,高3米,長2000餘米。
繒關
又名大關口、仙翁關,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村。兩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牆和要賽設的遺跡,1981年出土之銅戈、銅鏃均為上戰國器物,是考證楚長城的可靠依據。
野牛嶺關 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塔灣村野牛嶺。附近墩台為楚方城遺跡。
酈城堡 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仍有一段長200米,高2.5米,寬8米的殘垣和瓦、陶片等遺物。
黃崖關 天津
寡婦樓 天津薊縣境內。
虎山長城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沈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寧遠城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 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後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居延塞故城 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今遺址尚存。
雞鹿塞 內蒙古
㈤ 關隘的歷史上的關隘
〖秦之四塞〗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武關
〖太行關隘——太行八陘〗軹關-鐵鈴關、太行關(天井關,雄定關)、井陘關(土門關)、飛狐關、紫荊關(子庄關,宋稱金陂關)
〖洛陽八關〗函谷關(今洛陽市西、新安縣東)、大谷關(今洛陽市東南)、廣成關(今洛陽市南、臨汝縣西)、伊闕關(今洛陽市南龍門)、轘轅關〔huán yuan guan〕,轘轅山一地,在今偃師與登封交界處,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沖、旋門關(今洛陽市東、滎陽縣西)、孟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小平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等八關。
〖義陽三關〗大別山脈主要隘口,指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南豫鄂兩省交界處。
虎牢關:古代關名。又稱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地處東西咽喉,由嶺夾峙,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時因其地險而設關。以後每逢戰亂,多爭此關。
蓬關(西晉豫州地界)、魯陽關
潼關、壺關、雁門關、倒馬關(鴻上關,漢稱常山關)、娘子關
陽關 ,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陽平關
陽平關建於221年。據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第957頁載:「陽平關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漢後皆為重鎮,明末毀於兵。」宋初《元豐九域志》載:「陽平鎮屬玄武六鎮之一。」清代《中江縣志》記載:「陽平鎮,建於漢代。為古五城、玄武北境門戶,去綿州、羅江必經之地。」陽平關在歷史上既是軍事關隘,又是稅務關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號泰始)程道養、清朝的蘭朝鼎和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和安營紮寨的地方。
陽平有懷歸縣遺址;有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第七代後裔自湖南入蜀後,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寵賜」的花碑及龜山上的「正氣堂」遺址;有始建於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說;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園」遺址;有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陽平大佛」……這些,無一不向人們述說陽平關的歷史滄桑。載入中國文學史冊的古綿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陽平關,撒白雨。白雨下,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更是把人帶入遠古的夢境。
清道光年間的中江詩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游覽《陽平關》詩雲:「沔北屯軍士,流傳即此間。密雲排甲仗,新月想刀環。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蒙蒙飛白雨,顧盼一開顏。」作者期盼著總有一天,這奇特秀麗的山河會被重新開發利用,到了那個時候,萬民將會笑逐顏開。
劍門關
三國時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
西元965年,劍門之戰,後蜀軍被宋軍擊敗。
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一詩描述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現在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葭萌關
葭萌關,古關名,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關城今已盪然無存。葭萌關原屬四川昭化縣,1959年並入四川廣元縣,1985年撤縣改稱廣元市,屬省轄市。葭萌關一帶古往今來發生過很多重大戰役,最早是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戰,魏蜀時期「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之戰,使葭萌關名聞遐邇。(參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一灘高一丈,光澤在天上」。從閩江到富屯溪溯源而上,閩北光澤縣地處源頭最高峰,所以古人有這樣的形容之說。然而立於縣境四面高山險道上的「九關十三隘」更是八閩一絕,遐邇聞名,也是山城一道令人矚目的景觀。
光澤縣位於閩贛邊陲,地勢高峻,四面環山,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自古有戰城之稱。縣境四周高山險道都是歷代爭戰留下的關隘。大口為關,小口為隘。關隘相間,遙相呼應。據記載,從北向南有鴨母關、馬鈴關、雲際關、火燒關、山頭關、分水關、鐵牛關、杉關、王際坳關等九座山關和金家隘、蛇嶺隘、台尖隘、孔坑隘、白虎隘、牛田隘、風掃隘、羊頭隘、岩嶺隘、楊公隘、義角隘、毛家隘、仙人隘等13座山隘,如屏障雄立在縣境的四面八方,護衛著光澤大地的安寧。
這「九關十三隘」都設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之處。
這些關隘中,最有名的當屬杉關,位於縣城西面約25公里處的杉嶺要道,歷代都視為「天險可憑,有恃無恐」之地,古有「八閩第一關」和「甌閩西戶」之稱。杉關就山脊建有城堞、樓閣炮台,鎖住這條由贛入閩的主要通道。元末陳友諒、明朝鄧茂七等農民起義將領都以此為根據地,抵抗統治者軍隊的進攻。
鐵牛關,原在大禾山的鐵牛嶺,山形如牛狀,山頂曾有石牛為鎮。關內外岩石嶙峋,峭削直立。關勢兩山中凹成一路,旁扼險灘,且有深澗環護,如鐵桶般堅固,故稱鐵牛關。後遷這位於縣城西北面30公里的牛嶺坑上。關上炮樓立於山頂,逼視關外,素來喻為閩贛北面通道的「咽喉之地」。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所部當年就曾破此關,由光澤進兵而定閩中。
分水關,關口海拔1180米,在關隘中最高,木石關口。山巒疊翠,怪石昂立,峽谷深險,澗溪密分流,山道崎嶇,可謂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牛田隘,位於縣境西北面,海拔925米,險地陡峭,道口扼住由此入閩的要道。
「無限風光在險峰」。九關十三隘大都位於高山絕頂險峻風光奇異處,讓人游覽而贊不絕口。如縣城北面位於司前鄉的雲際關,名字意為「高與雲齊」。這里山巍巍,崖岌岌,林森森,路曲曲,山勢崢嶸,風光秀麗,景緻獨處。而且常年鎖在雲霧中,雲煙滾滾,雲浪不停環繞而過,蔚為壯觀。人在其上,飄飄欲仙。難怪古人有詩贊道:「凌空石蹬三千丈,匝地瑤林百萬花。自有眼來方見此,直疑身已到仙家。」
位於縣西北面的馬鈴關,屹立在兩峰對峙中,下仰為「一線天」。山高峰奇,泉清林秀,關下獅山脫群峰昂首於東,麒麟山怪立於南,象山伸鼻於西,令人忍俊不禁而贊其觀。不遠處的跑馬崗,風中時時傳來聲響酷似馬鈴聲,傳說是當年穆桂英平剿山寇在山頂留下馬鈴,故關以此名,又使關外敵人聞鈴聲而不敢進犯,所以增添了此關神秘的人文色彩。
千百年來,這些關隘還賦予了濃郁的人文色彩。關門、城堞、炮樓、觀望棚等,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機巧,以及一定的建築文化。關名的來歷也各自成趣,豐富了這關隘文化的內涵。有的因傳說而名,如火燒關,山岩石成黑褐色,林木稀少,相傳是北宋楊六郎「安撫南蠻」,放火燒山,林木全毀,木石俱黑,故而至今留其色,也有了這火燒關之名。有的是因形象而名,如鴨母關,關口向西而緩,山形如母鴨伸頸呷水,所以稱其名。有的是依處所在而名,如山頭關,位於寨里鎮山頭村的所在地。金家隘,位於司前鄉金家自然村。歷代文人墨客給這些關隘留下許多詩文,而贊其觀。如仙人隘,有人附托元代閩北著名詩人黃鎮成的詩於此:「霏霏暝色滿山城,隱隱岩扉帶晚晴。試問仙家何處所?數聲樵唱不勝情。」
「九關十三隘」大多是以村莊為依託,民力和一切給養取之於民。關口為內外交通必經之路,兩省民眾往來,商賈互通,親戚互走,文化和生活習性極其相似。平時往來,戰時共同抵抗外侮,起到保護一方安寧的作用。而今,這些關隘已無作用,隨著時間的到遷延,大多關隘已經毀損,殘缺不全,只留下遺址作為名勝古跡於此。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為鞏固邊防,雲南巡撫陳用賓在今盈江、隴川、瑞麗邊境要塞設八關九隘駐兵防守。
八關分上四關和下四關。上四關是神戶關、萬仞關、巨石關、銅壁關;下四關是鐵壁關、虎踞關、漢龍關、天馬關。萬曆二十三年(1595),設蠻哈、隴巴兩守備統領八關。蠻哈守備統領上四關,隴巴守備統領下四關。
八關據險而立,易守難攻。
神戶關
位於今盈江縣盞西老關城,原為控制茶山、古永、威緬、迤西等要道。據《騰越廳志》載:「台周三十丈,高三丈,樓高五丈四尺,公署一所。古關門洞深七丈,寬一丈,高一丈三尺,左右有牆,各高九尺。」今古關遺址磚石猶存。
萬仞關
位於今盈江縣勐弄鄉政府南1.5公里的山頂。據《騰越廳志》載:「台周三十丈,高二丈八尺,樓高七丈三尺。」時關址城垣、石基尚存,台周近110米,用毛石和卵石砌成,中有寬、高約3米多的城門道遺址,仍清晰可辨,城樓台基上殘留鐫刻著顏體大楷書』天朝萬仞關』字樣匾額一塊,已斷裂為數節,經拼接後仍較完整。」
巨石關
位於盈江縣昔馬鄉白岩坡,從昔馬鄉政府步行一小時即到。其關建在山頂石岩上,居高臨下,昔馬壩子盡收眼底。原為控制戶崗、迤西之要道。今遺址尚存部份城磚、瓦礫;山頂幾塊拔地而起的巨石上枕著一面高二丈、長十多丈的土坯牆;有鐫刻著「天朝巨石關」的匾額兩方,已斷裂為數節,經拼接一方較完整,一方殘缺不全。
銅壁關
原設在今騰沖城西南540里的布嶺山頂,是控制芒哈、海黑、芒莫之要塞。據《騰越廳志》載:「城垣台周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樓高五丈四尺,公署二所。」清初向東內移50里,內移後所轄邊境未失。新關址設在戛瀆山,即今盈江縣銅壁關鄉雪梨寨附近。距遺址約200米處,是明萬曆年間所設守備駐防公署故地,其西北側是留守署,有遺井一口,存有石壁一方,上鐫「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右營中軍」和「龍王神位」等字。原城樓東側道旁立有高約一米、寬半米的石碑一塊,上刻「天朝」二字。
鐵壁關
原設在今騰沖城西南540里的西等練山。清道光年間將關址移到今隴川縣邦外鄉壘良村西部的板凳山上。1885年中英會勘時,將西等練山一帶劃入緬境。
虎踞關
設在原隴川地區的邦抗山,今緬境洋人街之西班候山,距隴川縣城章鳳六七十里處。
漢龍關
設在原瑞麗地區南部的芒棒山,今緬境南坎東北部的拱卯山。1885年中英會勘至漢龍關時,在關址掘得「龍關」二字殘石匾額二塊,關之石門猶存。該地後來被英國人佔領。1960年中緬劃界時才與南坎一並劃歸緬甸。
天馬關
設在原瑞麗、隴川交界三角地內的西邦欠山上。明天啟《滇志》卷五載:「天馬關在西邦欠山上,台周二十六丈,高二丈三尺,樓高四丈四尺,有公署一所,控制勐廣、勐密、勐曲等要路。」由瑞麗市弄島出緬境15公里至曼允,再走一天行程,就到「哈布新蚌」(意為石頭為界的地方),即為天馬關關址所在地。據說現在還有一丈多高,周長三個人才能合抱的界碑,頂部有印,還有漢字。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下諭在銅壁關、鐵壁關等關內,擇沿途要地設立比關口小一個等級的隘所,分別在今騰沖、梁河、盈江、隴川境內設置九隘,由北至南分別是古永隘、滇灘隘、明光隘、大塘隘、支那隘、猛豹隘、壩竹隘、衫木籠隘、石婆坡隘。後來又增設了茨竹隘,但時間不長。九隘無永久性建築,立木為柵,定員守衛。前四隘在騰沖境內,後五隘在德宏境內。
我國現僅存盈江縣境內的上四關,1987年盈江縣人民政府在上四關各立一遺址石碑,並上報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㈥ 關山古道的古道關隘
提到關隘,人們經常會聯想到河西走廊一帶的陽關、玉門關,加之古代詩詞里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春風不度玉門關」等詩句的極力渲染,似乎只有它們才可以和人們想像中的關隘相提並論。其實,在關山古道也有不少關隘,不但在古代的軍事地理上頗為重要,而且很有名氣——如固關,如大震關。
出陝西隴縣30里,就是有名的固關。固關也是隴縣西行翻越隴坂的第一站,早在《永樂大典》里就有「固關站,有馬200匹」的記載。固關在陝西省隴縣固關鎮,鎮名因關而起。由於交通上的便利,固關鎮成了關山腳下的重鎮之一。
從固關出發,不遠即到大震關,原名隴關,後改名為大震關。大震關設在汧水之南的重崗之上,關前兩道峽谷,一條通秦家源,一條通老爺嶺。關於大震關之名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元鼎五年10月,漢武帝劉徹在鳳翔祭祀五帝,之後在大臣的提議下翻越隴坂視察民情。漢武帝乘著華貴的馬車西巡,當到達隴坂地界,天氣突變,霎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因此,隴坂被稱為「大震關」。
而與大震關息息相關的,就是安戎關。趙建平撰文介紹,安戎關原名定戎關,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由隴州防亂御使薛逵移築,該關建成後,大震關即廢。而安戎關已於1980年被陝西省隴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立碑示人。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翻越關山時就給宇文判官寫過一首詩。他在這首題為《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詩里如下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出,唐代的關山古道,不但關隘遍野,而且還設有不少驛站。
據史書載,唐代驛站三十里一置,若地勢力險要難行,可不必三十里。據陝西隴縣地方誌載,唐代從長安西行,關山一帶由東向西依次設有大震關驛、分水驛和馬鹿驛等。至今,在關山一帶,即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亦有幾處有名的驛站,遺址尚存,而且,村鎮的名字里,也均有驛站之字。它就是張棉驛和長寧驛。
張棉驛在張家川縣北部,至今,還是一個村子的名字。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據史料載,西漢時期外交家張騫於建元三年(前138年)經匈奴被俘後,匈奴王單於見其一表人才、有膽有識,便將公主許配為妻,但張騫始終秉持漢節。後來匈奴發生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返回中原途中,恐帶妻兒回長安漢武帝以叛逆罪殺掉他,便在途經張家川時,將匈奴公主和孩子安置在張家川。張騫回長安面君復旨,漢武帝見其一片丹心,不但赦免其罪,封張騫為「博望侯」,並欽定張騫長子張綿為亭驛官職,建立驛站在今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石橋村,轄行政、軍事為一體。後因羌人不斷騷擾,張綿便將驛站遷移到今張家川張棉鄉所在地。因驛官名叫張綿,後人稱此為張棉驛(棉是綿的同音),名傳至今。
長寧驛其實離張棉驛不遠,在張家川的馬鹿鎮。據《明史》記載,長寧驛道是明英宗正統年間鑿山開通的。其實,明清時期,長寧驛是隴右一帶直通陝西鳳翔的通道之一。現在,一條不甚規整的山路,在山坡與森林間時隱時現,延伸向連綿不斷的大山深處。而如今的長寧驛村,分上店和下店兩個村落,不足100戶的人家,在這里清貧地生活著,他們也許知道,這里曾經是商賈走卒歇腳的繁華之地。
㈦ 古潼關的關隘遺址在陝西潼關縣的哪個鄉(鎮)是否在緊靠黃河的港口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
古代潼關縣港口鎮東南版的黃河邊上與權崤函古道東口的函谷關遙遙相對,守衛著這條古道要津的西口。
抗戰時期的中條山戰役,就在「風陵渡」口激戰過。
所以緊臨黃河的港口。
㈧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關隘,你知道多少呢
歷史關隘
中原關隘
秦之四塞: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武關。
太行關隘:太行八陘----軹關、鐵鈴關、太行關(天井關,雄定關)、井陘關(土門關)、飛狐關、紫荊關(子庄關,宋稱金陂關)。
洛陽八關:函谷關(今洛陽市西、新安縣東)、大谷關(今洛陽市東南)、廣成關(今洛陽市南、臨汝縣西)、伊闕關(今洛陽市南龍門)、轘轅關〔huán yuan guan〕,轘轅山一地,在今偃師與登封交界處,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沖、旋門關(今洛陽市東、滎陽縣西)、孟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小平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等八關。
義陽三關:大別山脈主要隘口,指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南豫鄂兩省交界處。
虎牢關:古代關名。又稱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地處東西咽喉,由嶺夾峙,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時因其地險而設關。以後每逢戰亂,多爭此關。
共5張
關隘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還有蓬關(西晉豫州地界)、魯陽關、潼關、壺關、雁門關、倒馬關(鴻上關,漢稱常山關)、娘子關等。
蜀道關隘
陽平關:陽平關建於221年。據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第957頁載:「陽平關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漢後皆為重鎮,明末毀於兵。」宋初《元豐九域志》載:「陽平鎮屬玄武六鎮之一。」清代《中江縣志》記載:「陽平鎮,建於漢代。為古五城、玄武北境門戶,去綿州、羅江必經之地。」陽平關在歷史上既是軍事關隘,又是稅務關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號泰始)程道養、清朝的蘭朝鼎和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和安營紮寨的地方。
陽平有懷歸縣遺址;有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第七代後裔自湖南入蜀後,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寵賜」的花碑及龜山上的「正氣堂」遺址;有始建於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說;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園」遺址;有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陽平大佛」……這些,無一不向人們述說陽平關的歷史滄桑。載入中國文學史冊的古綿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陽平關,撒白雨。白雨下,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更是把人帶入遠古的夢境。
清道光年間的中江詩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游覽《陽平關》詩雲:「沔北屯軍士,流傳即此間。密雲排甲仗,新月想刀環。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蒙蒙飛白雨,顧盼一開顏。」作者期盼著總有一天,這奇特秀麗的山河會被重新開發利用,到了那個時候,萬民將會笑逐顏開。
劍門關:三國時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西元965年,劍門之戰,後蜀軍被宋軍擊敗。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一詩描述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葭萌關:古關名,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關城今已盪然無存。葭萌關原屬四川昭化縣,1959年並入四川廣元縣,1985年撤縣改稱廣元市,屬省轄市。葭萌關一帶古往今來發生過很多重大戰役,最早是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戰,魏蜀時期「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之戰,使葭萌關名聞遐邇。(參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福建關隘
古代於交通要塞屯兵把守,設置關隘,一方面是為了軍事防禦和控制交通,另方面也是徵收關稅的重要設施。據《福建通志》記載:全省境內共設有89關、376隘、158寨,其中,僅與浙江、江西、廣東三省交界的福鼎、福安、壽寧、松溪、政和、浦城、崇安、光澤、邵武、泰寧、建寧、寧化、長汀、武平、上杭、永定、平和、詔安等18個縣中設置的關隘寨即達370座之多。《邵武縣志》曾有這樣的記載:「入閩有『三道』,建寧為險道,兩浙之所窺也;邵武為隘道,江西之所趨也;廣漳航海為間道,奇兵之所乘也」。說明,從浙江入閩是險道,從江西入閩是狹道。可見福建古道關隘之艱險。
㈨ 西北地區有一個關隘面對黃河在哪裡叫什麼關
金城關隘
金城關位於市區黃河以北,東鄰白塔山公園,西至金山寺、金城關遺址版,佔地約90畝。
周時明月權秦時關」,金城關始於秦,壯於西漢。漢武帝在黃河岸邊設置的金城津是當時蘭州的四大要津之一,也是通往河西的要地之一。事實上,秦王朝當時能夠控制的實際地域也就是今日的蘭州。蘭州以西的整個河西走廊並不在中央王朝的掌控之下。秦時的金城關西控大漠,南接吐蕃,東臨長安,實為秦王朝在西北最重要的軍事要塞。雄關、雉堞、箭垛、刁樓、烽燧,那時的金城關何等雄偉,在秦王朝龐大的防禦體系中,金城關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拱衛防線。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總是那樣激情而激烈、血腥而悲壯,刀箭相撞,血肉迸濺,對陣的雙方用肢體對話,互相能聽到對方急促的呼吸聲,互相能看到殺紅的血眼中迸放的仇恨,和現代戰爭比起來,那純粹是一種力的較量,血的比拼,要麼關存人亡、要麼人存關亡。人類把天然的屏障應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是戰爭的神聖感和悲壯感。軍事家認為一條大河勝過10萬雄兵,一處雄關可阻百萬雄師止步不前。每次攻守之戰;關隘前血流成河,陳屍橫野啊。金城關這樣的雄關給秦王朝帶來了安寧,使得大漢民族在他的護翼下出現短暫的福祉。
㈩ 問一下蘇州滸墅關古時候真的有這樣一個關隘嗎現在還有遺址之類的嗎
蘇州滸墅關古時候真的有這樣一個關隘,現在沒有遺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