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丘古城遺址
A. 昌樂營丘古城遺址
昌樂位於山東濰坊市郊。古稱營丘,是姜尚(子牙)的故里,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宋建隆三年始稱昌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聞名遐邇的「藍寶石之鄉」,其藍寶石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四。有全國唯一的和最大的國家級寶石市場-----「中國寶石城」。另外昌樂還是「木魚石」的重要產地。
昌樂更是不可不游的石文化旅遊勝地。昌樂境內有古文物遺址145處。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20處,龍山文化遺址57處,岳石文化遺址7處,商周文化遺址61處。其中營丘古城遺址是周文王十三年姜太公呂望始封於齊的首都。
昌樂政府正在與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石文化專業委員會共同籌辦首屆中國昌樂國際石文化節活動。擁數四十餘座罕見的古火山口、沂蒙山,與著名的山旺化石共著一山。同時毗鄰北方重要的奇石集散地臨朐。
B. 昌樂的歷史遺跡或者名人故居
營丘的石祖林,縣北的玉皇廟 。刻有"文字"的這些甲骨,是肖廣德於2004年春在昌樂縣古遺專址上,採集刻有古文字信屬息載體的古陶片時發現並高價收購的。經分析研究,這些甲骨多為遠古時的獸骨,大者盈尺,小不及寸,石化程度較好。具有刻畫符號的甲骨文,有的在每片(塊)上刻畫一個文字,有的刻畫幾個或多個文字;大部分是專門記事的辭骨,並有少量卜骨;字的位置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內,有的刻在骨臼頭上。筆畫婉轉曲折,刻畫纖細,多為弧筆和曲筆,頗似各種形態的螃蟹狀、草蟲狀和鳥狀。刻寫者手法嫻熟,行筆果斷,整個字體結構層次分明,完全符合文字結構的體式和規律。它與近年出土的丁公、南盪、萊陽等陶文及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單個原始文字和古彝文的圓筆道文字相比較,只是載體的不同,其字型、筆畫、結構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考證,這是古東夷人的遺物,出自古東夷地區,經專家定名為"東夷甲骨文"。
C. 營丘對應的諸侯國名稱
營丘對應的諸侯國名稱是齊國。
營丘是齊國首城,姜太公首專封地,具有深厚的文屬化底蘊,現在河西、營丘、黎家等村尚有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存和原始宮殿遺跡。現古城村外有齊國故都遺址,當年城廓至今依稀可見,碑碣尤存。
昌樂營丘(原馬宋鎮),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D. 山東的古代文化遺址.古建築或革命紀念館
山東省會濟南,因泉水多,有泉城之稱。山東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蓬萊仙閣、東岳泰山、孔子家鄉曲阜。
歷史文化名城
濟南戰國時為歷下城,自晉以來歷為州、府、郡治所。市區有風景優美的大明湖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泉水串流於小巷、民居之間,構成獨特的泉城風貌。文物古跡有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孝堂山漢代郭氏石祠,隋代四門塔,唐代龍虎塔、九頂塔、靈岩寺,宋代塑像、千佛山、黃石崖等名勝古跡。
青島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明代中葉為防止倭寇侵襲,設浮山防禦千戶所。鴉片戰爭後,設總鎮衙門。1897年後,曾被德、日、美列強先後佔領。現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歐式、日式建築。
曲阜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南。春秋戰國時為魯國都城,秦置魯縣,隋改曲阜。有孔子故里,孔府、孔廟、孔林和魯國故城遺址。
聊城位於山東省西部。古為齊國城邑。宋熙寧年間建土城,明清為東昌府治。城中央的光岳樓和城內的山陝會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北宋時建的13級鐵塔,還有運河小碼頭、傅氏祠堂、范築先紀念館等文物古跡。
臨淄位於山東省中部。公元前11世紀,姜太公於齊地建立齊國,都治營丘。後更名為臨淄。西周、春秋、戰國時,為齊國都城,西晉以後,為州、郡、縣治。齊國故城、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臨淄墓群、桐林田旺遺址等古遺址、古墓葬。
鄒城位於山東省南部。是孟子故鄉。秦代始置騶縣,北齊天保年間遷今址,唐代改「騶」為「鄒」。孟廟及孟府和鐵山、崗山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古建築重興塔、傳統街道亞聖廟街和野店遺址、邾國故城、孟子林、葛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州市,蘇祿王墓,明
肥城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東漢
濟南市歷城區,千佛崖造像(包括龍虎塔、九頂塔)
濟寧市,崇覺寺鐵塔,北宋
濟寧市,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東漢
歷城縣,四門塔,東魏
聊城市,光岳樓,明
聊城市,聊城山陝會館,清
棲霞縣,牟氏庄園,清至民國
青州市,駝山石窟,北周至唐
曲阜,孔林,東周
曲阜,曲阜孔廟及孔府,金至清
曲阜,曲阜魯國故城,周至漢
泰安市,岱廟,宋至清
泰安市,馮玉祥墓,1953年
滕縣,薛城遺址,東周
威海市,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1888-1895年
濰坊市,十笏園,明至清
掖縣、平度縣,雲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
益都縣,臨淄齊國故城,周
章丘縣,城子崖遺址,新石器時代
淄博市,田齊王陵,戰國
鄒縣,孟廟及孟府,明至清
鄒縣,鐵山、崗山摩崖石刻,北周
全省共有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39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已被撤銷的1處)。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山、青島嶗山、膠東半島海濱、博山、青州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濟南、青島、聊城、鄒城、臨淄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泰安、濟寧、青州、淄博、蓬萊、濰坊、臨沂、臨清、莒縣、煙台、惠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莊鄉朱家峪村
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泰山是中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時評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名勝。海拔1545米,相對高度1391米,在周圍平原丘陵的襯托下,格外雄偉,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稱號,也是歷代封建帝王登高「封禪」的地方。泰山不僅有雄渾壯麗的自然風光,更有厚重璀璨的歷史文化,泰山上下有20餘處古建築群、以及歷代帝王與文人留下的1400多石刻。泰山是天然的山嶽公園,又是中華歷史與文化的縮影。在泰山極頂的四個方向,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四大景觀。
曲阜 孔廟 孔林 孔府(世界文化遺產)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孔子過世一年後由魯哀公建立。孔林本名「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延續最久、保留最完整的宗族墓地與人造林園。孔府也稱「聖府」,緊鄰孔廟東側,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私人庄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貴族府第。
AAAA級景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依據多項指標綜合評定)
濟南趵突泉公園
趵突泉是「泉城」濟南七十二泉之冠,泉池內立著「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書法家王鍾霖墨跡。位於濟南市內,東鄰泉城廣場,北接五龍潭公園。
大明湖公園
大明湖由濟南眾泉泉水匯流而成,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描述這里的濟南美色。
靈岩寺旅遊區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
青島嶗山風景區
嶗山是道教名山,在黃海海岸拔海而立,風景變幻無窮。海拔約1133米,是中國海岸在線唯一一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稱號。
煙台 蓬萊閣景區
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是傳說中「八仙」過海的地方。
南山公園 位於煙台市內。
成山頭風景名勝區 位於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又名「天盡頭」。距離韓國94海浬。
劉公島風景名勝區
威海衛——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創始地。
淄博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樵嶺前溶洞 開元溶洞
聊齋園
蒲松齡的故居,寫作聊齋志異的地方。
蒙山
海拔1156米,是山東的第二高峰。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相當高,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
E. 你知道北京城的起源資料嗎
北京城的起源
北京是世界上建城最早的歷史名城。商朝的時候,如今的北京地區存在著薊、燕兩個自然生長的古國。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分布於此的燕和薊被納入周的版圖,成為西周王朝的諸侯國。《史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封召公奭與燕」。召公奭與周王室同姓,沿用舊俗建立燕國,此為西周燕國。
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縣琉璃河鎮東北的董家林村一帶發現了規模巨大的商周文化遺址,包括居民住址、墓葬區和古城址。專家通過對墓葬及出土器物的考證以及對古城遺址的考察,斷定這里就是周初燕國始封地,而古城應是燕國的都城。
由於琉璃河遺址被確認為燕國的都城,北京建城的年代被推斷為滅商之年的公元前1045年,1995年,北京市政府正式確認了這一說法。
燕都薊城的地理位置位於今天北京廣安門一帶,原白雲觀以北薊丘台。隨著燕國的強大,薊城被建設成富冠天下的名城,稱為燕京,與趙國邯鄲、齊國臨淄、楚國宛城等齊名。北京城的城址,自薊城迄今,雖歷數千年,但位置一直都在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處。這種溝通華北平原和蒙古、東北交通的樞紐位置,便是薊城崛起的主因。
北京城起源的三種說法 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北京城南廣安門外濱河公園內矗立著一座「薊城紀念柱」,柱身上鐫刻著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院士撰寫的《北京建城記》,仰望這座並不華麗的「薊城紀念柱」,讓人感受到一種背負歷史的使命感,有專家認為,作為古薊城所在地,北京城起源於此。
北京城的發源地真的在此嗎?其實,長久以來對北京城究竟源自何處,期間又如何演進的問題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中代表性觀點有三:一是北京城的源頭應在今房山區琉璃河董家林,其主要依據是這里的故城遺址和考古發掘的大量器物、葬墓、車馬坑等已證明這里曾是西周分封時燕國故城所在。二是北京城發端於今天的石景山區北辛安、老古城一帶。三是北京城肇始於今宣武區廣安門內外一帶。
已故歷史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曾在中國古代史中提到,燕和薊是古代中國的兩個國家,它們是商在北方的屏藩。
據《左傳》、《史記》記載,由於燕和薊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公元前一○四六年武王在伐紂滅商之後,便先後將「先聖王」之後或宗室後裔分封到薊、燕,以鞏固其在中原的統治。
這也是迄今為止所知北京地區最早出現的兩個城邑。
那麼,「薊」和「燕」究竟哪一個才是北京城的源頭呢?
有著淵博歷史知識的侯仁之認為,一個薊丘,一個蓮花池,它們與北京城的起源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他認為:古代永定河渡口附近交通薈萃,似乎應該是最適宜於一個城市誕生和成長的地方,如同現在仍然依傍江河渡口的城市一樣。但是,永定河的泛濫無常,確如猛獸般嚴重威脅著一個城市在這里成長。
因此,盧溝古渡口並沒有發育成為「薊」的都邑之地。相反,在離渡口不遠,地勢較平坦,水源不易受到洪水威脅的地方,卻迅速發展成溝通南北的交通樞紐,並進而誕生出城市。
從自然地理位置上看,現今的廣安門外地區正好處於古代永定河洪水沖擊扇脊背一側。這里地勢平緩,土壤肥沃,其地又正當潛水溢出帶,水源豐富,便於鑿井汲水。那麼,薊城在此而生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多少年來,人們尚未在此發掘出像琉璃河那樣很具有說服力的文化器物,但專家認為,這只是因為「燕」吞並「薊」,並將「薊」作為「燕」都之後,薊城歷經秦、漢、隋、唐、遼、金,直到元忽必烈放棄金中都而在其東北郊,以瓊華島為中心修建元大都城,前後二千三百餘年,屢經戰火破壞,建築更新不斷所致。
當然,要在這一地區發掘燕都薊城以前的文化器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為了左證這一觀點,有專家分析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北京的地質地形勘測圖,從擾動數據中專家發現,廣安門內外的確是北京城近郊區人工擾動最嚴重地區,或者說是人工回填土分布最多、擾動最深的地區。
北京城的起源與變遷
據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滄桑歷史,當時它的名稱叫做薊,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隋朝以薊城為涿郡治所,唐朝統稱幽州。遼朝以薊都為陪都,改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繼遼之後正式遷都到這里,名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創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稱北京。清朝繼續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後崩潰。
「薊」的成長「薊」這個名稱,最早見於《禮記》中的《樂記》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講的是周武王消滅了殷商勢力之後,立即著手分封黃帝的後代於薊的事實。「薊」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諸侯國名,也是當時的國都所在。這就是說,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時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經有一座被稱為「薊」的城市了。
「燕」與「薊」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薊國的時候,還在北方分封了另一個諸侯國,這就是燕國。《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這里所說的北燕就是我們所說的燕國。這樣一來,在西周初年的時候,現在的北京城及臨近的地區,實際上有兩個西周的諸侯國,一個是薊國,另一個是在薊國附近建立的燕國。
那麼,周武王分封時的初封地在哪裡呢?長期以來史學家們爭論不休,一直沒有定論。後來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區琉璃河附近發現了一座西周時代的古城址和大規模的墓葬區,並從中出土了大量隨葬器物之後,歷史上關於燕國初封地的這樁懸案,才最終得以圓滿解決。
到了東周時,北京周圍地區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位於薊國以南的燕國勢力增加,逐漸兼並了北面的薊國,並且將國都遷移到薊城,從此以後就有了燕都薊城的說法。後來北京又被稱做燕京,也是來源於這里。(左圖琉璃河燕國墓地車馬坑)
薊丘和薊城 對我們來說,最感興趣的還是薊城城址的確切位置,它究竟在今天北京城的什麼地方?現今的北京城是否還保留了一些古老薊城的遺跡?北魏(386-534年)時代的大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經注》中,對薊城的由來作了比較可信的注釋,並且還對薊城與薊丘的關系,作了說明。酈道元說:「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按這一說法,薊城這個城市名稱的由來,始於城內西北角的薊丘,如同魯國的曲阜,齊國的營丘一樣,都是由於當地有一個顯著的地理特點,即靠近一個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
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寫過《薊丘攬古》詩,其中有:「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應龍已不見,牧馬生黃埃。」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時,薊丘仍然歷歷可見,如此才可能有陳子昂薊丘懷古的詩句。既然酈道元所說的薊丘的相對位置是可信的,那麼,根據這個重要線索,並參照有關的文獻記載,我們便樂意按圖索驥,來確定薊城所在的位置。從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勢分析,酈道元所記載的薊丘,約在今北京廣安門附近。現在白雲觀西牆外原有一處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薊丘的遺址。北京解放初期,在高丘周圍新開挖不久的土豪里,曾經發現一些戰國時期的陶片,說明這一高丘的歷史是很久的。1957年春夏之間,考古工作者曾有計劃地發掘了這座土丘,發現了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古城牆,和一些從漢代至隋唐間的遺址和遺物。由於種種原因,這次發覺並未能挖到當地文化層的最底部,因此沒有找到早期城址的直接證據,但也沒有發現充足的證據來否定這里不是古代薊丘的故址。薊丘位置最終確定,還需要今後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來證實。
唐時期的薊城 隋唐時期,薊城在我國北方的軍事地位顯得十分突出。隋的涿郡和唐的幽州都以薊城為治所,因此薊城又被簡稱為涿郡或幽州。隋煬帝和唐太宗在全國統一之後,都曾利用薊城做為基地,向東北進行征討,這是漢族中原王朝在勢力強大的時候,往往把薊城作為進攻據點的典型例子。
遼朝的陪都----南京城 遼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契丹族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原來居住在今天內蒙古東部西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契丹統治者在吞並燕雲十六州後不久,便改國號為遼,建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並在幽州城建立陪都(首都以外另建的國都)。因為這個陪都位於它所統轄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又稱燕京。契丹為什麼要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南京城呢?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要利用這里有利的地理形勢,作為向南進攻中原的據點;另一個原因在於契丹占據了燕雲十六州以後,它的統治疆域大大擴展,而且新佔領的地區人口稠密,物產豐饒,自然條件優越,經濟文化和生產發展水平遠遠高於契丹族原來活動的北方草原地區。因此,為了加強對新佔領地區的統治和掠取更多的財富,幽州城自然而然地成為遼在華北的政治中心。
金朝的統治中心----中都城 當遼與北宋沿著塘港灣濼 一線南北對峙的時候,活動在東北松花江流域的一支號稱女真族的少數民族,日漸強盛起來。不到兩年時間,金人在俘虜遼天祚帝、拔掉心腹之患以後,又卷土重來,乘勝南下攻宋。金軍到達燕山府城下時,北宋守軍不戰而降。於是金軍在佔領燕山府後即長驅直入,渡過黃河,直逼北宋的京城汴梁。這時宋徽宗如驚弓之鳥,急忙傳位給兒子趙桓,即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的都城汴梁被金軍攻破,徽、欽二帝以及宗室、官僚三千餘人都成了階下之囚,北宋王朝滅亡了。北宋王朝滅亡以後,金朝的勢力范圍一下子擴大到淮水沿岸,它在華北平原上的統治也就轉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於是金朝的統治者便把首都從遠在松花江上的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白城子),遷移到燕京來了。金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金主完顏亮命梁漢臣、孔彥舟等人在燕京城的基礎上擴建新都,金貞元元年(1153年)完顏亮正式遷都,改燕京為中都。從此,北京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統治中心的歷史,真正開始了。金中都即是在北京原始聚落的舊址上發展起來的最後一座大城,又是向全國政治中心過渡的關鍵;同時在北京城市建設史上還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大漢之城----元大都 在12世紀末葉、13世紀初年,中國北方的又一個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勢力越來越強盛,蒙古族在唐朝時被稱為「蒙兀室韋」,原活動於今黑龍江省的額爾古納河一帶,八世紀時開始西遷,游牧於斡難河和怯綠連河之間(今外蒙古烏克巴托以東地區)。公元1206年鐵木真正式建立蒙古政權,在斡難河上即位蒙古大汗,被各部尊為成吉思汗,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貴族即向南方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公元1211年,蒙古軍隊大舉伐金,兩年之後,又分兵三路南下包圍了中都城,還佔領了中都城以南大平原上的一些地方,當蒙古騎兵攻入金中都城的時候,蒙古的貴族集團還沒有在這里建立都城的絲毫打算。於是兵荒馬亂之中,中都城內金代的皇宮被大火焚燒,一代宮闕竟成一片廢墟。這時的中都城已改稱燕京,只不過是一座殘破的城池罷了。此後又過了四十多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時候成吉思汗已經去世三十多年,它的孫子忽必烈繼承了汗位。中同元年(1260年),忽必烈抱著消滅南宋統一中國的勃勃雄心,從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今外蒙古哈爾和林一帶)來到燕京城,可是此時城中的宮殿已成為一片廢墟,於是忽必烈決定在舊金中都城的東北郊外選擇新址,營建一座新都城,又以「元」為國號,並把新都城命名為大都,至元十一年(1274年)大都城建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大都。
明代的帝王之都 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統治者的農民大起義,如暴風驟雨席捲全國,朱元璋兼並了起義軍陳友瓊、張士誠的勢力之後佔領了江南半壁江山,並於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大將徐達、常遇春帥師北伐,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徐達攻下元大都後,將大都城改名北平。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於北平為燕王,以鞏固北方的守衛,防禦蒙古族的南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文即位,年號建文,這時燕王朱棣擁有重兵,蓄意奪取統治權,並以入京誅奸臣為名,向南京進兵,從他侄兒的手裡奪取了地位 。朱棣即位之後,鑒於威脅明王朝的主要危險仍然是來自塞外的蒙古族殘余勢力,首先遷都北平,並把北平改稱北京。明北京城的營建,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後延續了十五年之久。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都城 清朝的統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沒有什麼變動,就連紫禁城在內,也只是對建築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圍的改建、增建工作。清朝一代在200餘年間為滿足統治者的享受,大規模地開發了北京西北郊的園林風景區,營建了規模空前、華麗非凡的離宮建築群。這就是通常所稱的西北郊「三山五園」,即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和暢春園、圓明園。清代皇帝在這里觀覽山水,處理朝政,成為與北京城中紫禁城並重的另一個政治中心。清代發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 都與這一帶的園林有密切關系。有人稱清代北京是一南一北的「雙城」制,可謂不無道理。
北京城的未來 古老的北京城,已經走過了3040年的滄桑歷程。北京城的發展與整個中國的漫長歷史息息相關,它既飽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又充滿著新時代的勃勃生機,古老的北京城也開始邁開走向第一流現代國際城市的步伐。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在北京城市建設中充分注意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以體現古都傳統文化的風貌,這是我們每一個熱愛它、關心它的人都應該深深思考的問題。
F. 昌樂市有個營丘嗎
昌樂營丘,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河頭鎮營丘村。 據史書記載,「黃帝記方制天下,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爽鳩氏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吳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則(li);湯時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於營丘。」 周武王封輔佐自己滅商有功的姜太公於齊,建都於此。即史書所記:「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然,當時東有萊國襲擾,近有紀國威脅,營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齊「通商工業,便漁鹽之利」(《史記》語),使齊很快昌盛,富強起事,修建了當時頗具規模的營丘城。城類燕京制度,分內外兩城。城垣呈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長約4.5公里,現存部分殘牆,基寬30米,牆高6米,為夾板夯築而成。遺存還有漢隱士逄萌墓碑、竇公渠碑及大量漢磚等。 姜太公治齊,又經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稱胡公,胡公遷都薄姑。周歷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齊哀公的舅父(名山)率營丘人襲薄姑,殺胡公,自立後國君,稱獻公,把國都遷至臨淄。 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 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下面為引用考證資料:齊國古都山東省昌樂營丘 營丘故城,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關。《昌樂縣志》載:「營丘故城,類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廣袤二十餘里。」城垣已塌無跡。據考:東門,即現馬宋鎮古城村東十五里,今坊子區范家莊東北隅里許,原有東門石碑為記;西門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媧廟」處,原廟碑記有:「古城西關西門外,女媧娘娘廟」字樣;南門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東南隅「府君廟」前,現存南門石碑右上一角為記;北門在古城北六里,濰城區張、陳官莊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國,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於今里) 內城:舊雉堞成正方形,廣袤為一千五百米,即古營丘城址。城垣周長十一點二華里,今稱營丘古城遺址。《周禮坊記》雲:「都城不過百雉」。今內城實際為一百五十雉。現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寬十五米之城垣殘跡。位於今河頭村東里許,白浪河西岸,今營丘村西二里處,金釵河北岸,距昌樂縣城東南二十四公里,北緯36°34』,東徑119°02』。嘉慶版《昌樂縣志》古跡考雲:「古營丘城,豈太公之所築。仰漢時,因太公之舊,而築之歟。」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長壽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遺跡。皇城南門外,原有漢朝隱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東南角處。皇城北門外,原有唐朝嗣聖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縣令竇炎鑿渠遺址和竇公渠碑。
G. 濰坊歷史人物有哪些
濰坊是中華民古老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倚山,北臨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不乏對國家和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的英傑。濰坊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歷代一些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如管仲、晏嬰、鄭玄、孔融、蘇東坡、范仲淹、賈思勰、李清照、鄭板橋等出生在這里或在這里生活過. 翻開歷史地圖就可驚奇地發現,濰坊的古國竟象今天的各縣區一樣星羅棋布。
爽鳩 季則 逄國 爽鳩是少昊司寇的名稱,又指他的封國,地處今昌樂縣東南部。少昊是父系社會東夷的首領。至堯。舜時代,爽鳩氏為季則氏取代。商代。季則氏又為陵所來,建立起逄國,因陵的爵位是伯,故亦稱公伯陵。商周之際,博興一帶興起了蒲姑氏。逄國又為蒲姑所滅
斟灌 斟(尋)斟灌,據<<續山東考古錄>>卷16"壽光條'說:斟灌國故城在東北四十里,稱灌亭,一稱東壽光城.今基灌店.今壽不 留呂鄉基灌村一帶,即斟灌立國之處.距今約4000多年.斟(尋).據<<讀史方輿紀要>>--濰縣平壽條說:"西南五十里有斟城,古斟(尋)國. 上述二斟是大禹的後代,是夏朝統治者姒姓部落的兩個氏族.自太康失國的到少康中興.為王室的主要依靠力量,在夏朝上留下了極其重要的一章.
寒國距今約40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濰坊市寒亭鎮.寒國是伯明氏所建的古老部落,寒浞不為國君所用,便投靠了後羿.後羿不修民事,寒浞將其推翻,奪取了王位,建立了寒國,為穩定統治局面,他把兒子澆封在過(今掖縣境),把另一個兒子殪封在戈(今河南境). 少康中興,逐步消滅了寒浞的勢力,現在.濰坊市仍然有寒亭,浞河等古地名,有寒鼎,寒浞家等文物古跡.足以說明這里就是當年寒浞的統治中心
諸國 早在夏代.諸城市境內就建立了諸國.初為姒姓國,到春秋時改為彭姓統治.其統治區域在諸城,安丘一帶.
杞國 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西周末年,由於鄰國的侵逼,杞在河南無法立足,便舉國東遷,回到國君的祖籍(今濰坊市),後來在昌樂,安丘等地建國,現在安丘黃旗堡鎮西南有杞國古城遺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淳於國周武王把安丘縣東北部封給淳於公,建立淳於國.淳於公為姜姓,和當時的菜,紀等國為鄰.春秋初年,從河南搬來的杞國不斷侵逼,淳於無力抵抗,國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難,淳於國亡.
萊國商代以前,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東萊亦被齊國吞並.
紀國紀國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都城在今壽光縣紀台鄉,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到公元前690年,紀便被齊國吞並
齊國周朝建立後,封姜太公為齊候,建都於營丘(今昌樂境內),後來齊國又遷都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國初建時,濰坊西部一些地區便由齊國統轄.隨著勢力的增強,齊國逐步統一了許多鄰國.到春秋末年,今濰坊市所轄各縣區都成為齊國的領土.
秦漢魏晉南北朝秦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度,全國初設36郡,後逐步增至40餘郡,轄1000縣,濰坊分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今濰城,寒亭,坊子三區.昌邑,安丘,高密3縣屬膠東郡,青州市和壽光,臨朐,昌樂等縣屬臨淄郡,諸城屬琅琊郡.西漢除襲秦的郡縣制外,還實行封國制,國越封越小,到西漢末, 全國有130個郡國,1500個縣,僅濰坊市就分屬3郡2國,51個縣.東漢時,濰坊市境內有20個縣,分屬青,徐二州和北海國,樂安國,齊國和琅琊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隨有變動,但均屬青,徐二州.
隋唐五代宋金隋朝濰坊市地屬三郡十四縣,有些縣已與現在各縣相符了,北海郡移治益都縣,原平壽縣改稱北海縣,治所在今濰城,下密縣治所在今寒亭區,壽光縣,臨朐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都昌縣漢所在今昌邑縣城,營丘縣治所在今昌樂營丘,高密郡治所在諸城縣,另轄安丘縣,高密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吾城縣治所在今安丘縣西部,東莞縣在今諸城一帶,唐承隋制,地方行政區劃為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五代十國時期,形成道.州, 縣,基本沿襲唐代.北宋改道為路
H. 戰國時期各國的都城
1、齊國
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
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於齊地,建立周代齊國,都治營丘(今臨淄)。
傳齊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齊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齊癸公姜慈母,至齊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齊獻公即位後,復都營丘。為防備紀國入侵,他加固擴建了營丘城。
因為擴建後的營丘城東城牆瀕臨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齊獻公就順理成章將營丘城改名為臨淄。
2、楚國
郢都,湖北省荊州 。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都。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3、燕國
薊城,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
周王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後,習慣上稱為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東遷後王室衰微,從「天下共主」淪落為託庇於諸侯大國的附庸,經過長期鯨吞蠶食,春秋時幾十個國家兼並成7個大國,歷史上稱為戰國。
是時自公元前475年起至秦統一中國,即公元前221年止。北京地區是七雄之一的燕國所在地。燕國以薊城為都。
4、秦國
咸陽,今陝西咸陽。
咸陽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5、趙國
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
晉陽是中國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會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古城營村、東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窯村、羅城村以及附近區域一帶。始建年代不詳,最早出現在史書中的年代是公元前497年,最先作為趙國都城。
6、韓國
新鄭,今河南新鄭。
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咸林遷到今新鄭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7、魏國
大梁,今河南開封。
大梁,是指戰國時魏(梁)國都城,當時中國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說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國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齊國
網路——楚國
網路——燕國
網路——秦國
網路——趙國
網路——韓國
網路——魏國
I. 關於昌樂營丘的詳細歷史
昌樂營丘(原馬宋鎮),歷史悠久,早在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 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編輯本段昌樂營丘據史書記載,「黃帝記方制天下,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爽鳩氏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吳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則(li);湯時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於營丘。」
周武王封輔佐自己滅商有功的姜太公於齊,建都於此。即史書所記:「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然,當時東有萊國襲擾,近有紀國威脅,營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齊「通商工業,便漁鹽之利」(《史記》語),使齊很快昌盛,富強起事,修建了當時頗具規模的營丘城。城類燕京制度,分內外兩城。城垣呈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長約4.5公里,現存部分殘牆,基寬30米,牆高6米,為夾板夯築而成。遺存還有漢隱士逄萌墓碑、竇公渠碑及大量漢磚等。
姜太公治齊,又經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稱胡公,胡公遷都薄姑。周歷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齊哀公的舅父(名山)率營丘人襲薄姑,殺胡公,自立後國君,稱獻公,把國都遷至臨淄。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下面為引用考證資料:齊國古都山東省昌樂營丘
營丘故城,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關。《昌樂縣志》載:「營丘故城,類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廣袤二十餘里。」城垣已塌無跡。據考:東門,即現馬宋鎮古城村東十五里,今坊子區范家莊東北隅里許,原有東門石碑為記;西門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媧廟」處,原廟碑記有:「古城西關西門外,女媧娘娘廟」字樣;南門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東南隅「府君廟」前,現存南門石碑右上一角為記;北門在古城北六里,濰城區張、陳官莊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國,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於今里)
內城:舊雉堞成正方形,廣袤為一千五百米,即古營丘城址。城垣周長十一點二華里,今稱營丘古城遺址。《周禮·坊記》雲:「都城不過百雉」。今內城實際為一百五十雉。現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寬十五米之城垣殘跡。位於今河頭村東里許,白浪河西岸,今營丘村西二里處,金釵河北岸,距昌樂縣城東南二十四公里,北緯36°34』,東經119°02』。嘉慶版《昌樂縣志》古跡考雲:「古營丘城,豈太公之所築。仰漢時,因太公之舊,而築之歟。」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長壽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遺跡。皇城南門外,原有漢朝隱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東南角處。皇城北門外,原有唐朝嗣聖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縣令竇炎鑿渠遺址和竇公渠碑。
營丘故城,在齊魯境內,屬古老地區之一,據考已有四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唐杜佑《通典》載:「黃帝方制天正是,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公元前2590年)爽鳩氏已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昊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時,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為營丘。」《山東通志》載:「青州,古爽鳩之虛。《禹貢》為青州,周為齊國。」據明嘉靖《青州府志》載:「少昊爽鳩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鳥名命官,司寇主擊盜賊幫名。今昌樂營丘是也。」《續山東考古錄》雲:「古風質朴,以官名、人名為國名耳。」時營丘地,故曰:爽鳩國。
夏朝:《竹書紀年》載:「唐堯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虞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3年,)命禹攝位,遂復九州。」時營丘地由夏諸侯,季萴代爽鳩居之。《青州府志》載:「季萴,虞夏諸侯,代爽鳩者,亦昌樂也。」禹貢海岱惟青州,濰淄其道。青州之域。古爽鳩地:「有季萴(今昌樂縣古城村);斟 (今安丘市杞城村);斟灌(今壽光市斟灌村);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莒,古介根邑,莒故都(今莒縣城陽鎮);紀,(今江蘇省贛榆縣,魯隱公元年遷壽光市紀台鎮處),諸國地。」以上所見,即古青州地域之輪廓。《史記》司馬遷曰:「禹後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夏朝時營丘地稱季萴國。
商殷時代:昌樂營丘地,有逢伯陵氏封國。《路史》載:「逢伯陵,姜姓。炎帝後裔,太姜所出,始封於逢澤,後改封於齊。」明嘉靖《府志》載:「逢伯陵,姜氏,伯爵。漢書謂,湯時有逢公伯陵;齊乘曰,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即晏嬰對齊景公曰:逢伯陵因之是也。亦昌樂也。」可見營丘古城,自少昊時有:爽鳩氏始封國;夏朝有季萴氏代封國;商朝繼封逢國;至周,太公呂望封稱齊國,謂古青州治所,周朝前計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記載。
周朝:《竹書紀年》載:「帝辛(紂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於畢,得呂尚為師。翌年,武王興師伐紂克之。繼命姜太公呂望東征。伐奄國五十,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逐萊人地入於齊。非鷹揚元勛,不足以彈壓東方,故特封之營丘。」又載「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巢伯來賓,逐大封諸侯。」《昌樂縣志》載:「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尚父於齊,都營丘。按:營丘故城,即太公始封之地,歷六世,始遷都臨淄。」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呂望做齊侯,呂尚都營丘,山東省昌樂縣。」司馬遷《史記》曰:「太公封齊,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紀地。《青州府志》載:「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魚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齊始封昌樂、再徙博興、又遷臨淄。傳卅一世,為田氏所篡。太公傳子丁公呂 ;及傳子已公呂德;德傳子癸公呂慈母,慈母傳子哀公呂不辰;紀侯及之於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呂靜,是為故公;胡公徙都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處)。齊哀公少弟呂山怨胡公,與其黨襲殺胡公,而為獻公;獻公盡逐胡公子,徙都監淄。」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周歷王十有九年(公元前856年)齊哀公弟山,率營丘人襲殺胡公,而自立為獻公,徙治臨淄。」《竹書紀年》卷九周記載:「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齊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賜齊侯命。」(及,姜太公之子,丁公呂及)。又見清朝乾隆年間,禮部侍郎閻循觀《西澗草堂詩集》「登木樑台」詩雲:「層台冠西嶺,雲際獨攀登;滄海遙如帶,沂山近可憑;地崩庚戌水,銘記太公陵;欲辨臨淄誤,返周亦缺徵。」並詩後加註雲:「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雲,齊太公之墓,碣旋裂。」史料可見,僅姜太公一人,在昌樂縣營丘,治國修政達五十年,相沿姜姓五世六侯,都治營丘稱齊國,歷時一百八十八年。並非始封臨淄。
關於昌樂營丘與臨淄營丘之爭論,原錯誤出自魏朝酈道元《水經注》,誤定營丘為臨淄。後見清朝全祖望《全校水經注》給予反駁雲:「淄水出其前左營丘,誤也。臨淄城中雖然有丘(稱葵丘),淄水逕南而北,非營繞之意。」又雲:「周成王封師尚父於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萊侯與之爭營丘。太公聞之,夜衣而行,至營丘。陵亦丘也;作者多以丘陵號曰緣陵。又去萊差近,成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經書,諸侯城緣陵是也。」又據《山東古國考》雲:「昌樂營丘屬於萊夷國都。」萊夷部族哪有不爭之理。《濰縣志》雲:「商周濰縣地屬萊國。」可見,姜太公所爭之營丘,並非臨淄城,因為萊國與臨淄相距甚遠。《爾雅·釋丘》載:「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後、左、右名之也。」民國四年版《辭海》解釋:「 丘,謂水在丘之前也(今金釵河);沮丘,背水以為險也,沮同泄字(今官莊河);正丘,水出其右,古人以南為正,故以西為右,則流不遠,當止也,爾雅亦稱丘。(原竇公渫上遊河)。營丘,水出其左,(今白浪河)曰:營丘」。當時昌樂營丘,地處四河中央,故有城處脈中之說。其地形地貌完全與《爾雅》記載相符合,而臨淄古今都不具備這一地理特徵,只見淄河旁其左。今古皇城(古城村)東南隅數步有丘,今稱石埠,長寬里許,因水土流失,今不甚高,標高63.1米。清朝翰林院學士、工部侍郎閻愉《營丘辯》文,肯定此石埠為營丘之丘。
今有金釵河流其古城前;東面有白浪河旁其左;北有官莊河背其後;古城西,竇公渠水出自古城西南「蛤蟆塘」,水自城西側北流,由「皇城」後東折流入後官莊河,當時營丘四水縈繞,故名營丘。而酈道元只依水出其前左,牽強應和臨淄地形,又言:「城對天齊淵,故有齊城之稱。」釋雲「天齊淵,是天之腹臍;漂瓦出木,記有『齊』字等」雲。對臨淄營丘因事附會,遺謬誤於千載。唐朝顏師古早已考稱:「昌樂營丘是舊營丘。」若有新營丘,臨淄城不過是沿襲老營丘名而已。在清朝乾隆年間,據傳有一次營丘之爭的大辯論,最後乾隆御批昌樂縣為「尚父初封地」,做為昌樂城中「保障坊」的匾額。至今殘坊尚存。從太公封營丘至齊桓公改稱緣陵,營丘名稱歷時又三百餘年,加之周朝前一千五百年,營丘名稱歷時一千八百餘年。
春秋戰國時:營丘稱緣陵。嘉慶版《昌樂縣志》載:「襄王六年春,諸侯城緣陵。按:緣陵齊邑,殆因營丘緣陵而得名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緣陵即營陵,古城在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五十里。」《通志》雲:禹「後裔,東樓公九世,成公遷緣陵。至文公又遷淳於(今安丘市杞城)」。《府志·封建表》載:「周靈王廿三年(公元前594年),杞文公名『益』,始遷淳於。」依此計算禹後裔東樓公,在緣陵稱杞國,歷時一百二十九年。嘉慶版《昌樂縣志》載:「敬王時(公元前519年),孔子弟子名『後處』,字子里者封此,唐追封為營陵伯。」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從兄劉澤為營陵侯,都治營陵。《史記》卷十八表雲:「營陵侯劉澤,漢三年為郎中,擊項羽;十年封從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為侯。與高祖疏親劉氏,世為衛尉,封萬二千戶,漢高祖十一年,即營陵侯劉澤元年。」從此緣陵始稱營陵。營丘地自齊桓公元年稱緣陵,至漢高祖十一年改稱營陵,緣陵之稱歷時五百餘年。西漢時,營陵首為北海郡治所。《後漢書·地理志》載:「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公元前148年),戶十二萬五千,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領縣二十六:營陵或曰營丘,莽曰北海亭。劇魁,侯國。都昌。平望,侯國。平的,侯國。斟,侯國。桑犢。平城,侯國。新城,侯國。成鄉,侯國。膠陽,侯國。」以上共廿六侯國及縣,西漢時候國與縣並存。新莽(王莽)天風元年(公元14年)改營陵北海郡為北海亭。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伏恭字叔齊,為營陵侯。光和六年(公元189年)應劭為營陵縣令。」《後漢·郡國志》載:「北海國(治劇縣),領十八城:劇、營陵、平壽、都昌、安丘、淳於、平昌、朱虛、東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膠東、即墨、狀武、下密、挺、觀陽」。建十一年(公元206年)北海國改為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北海郡改為國。三國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北海國改為郡,又營陵縣地。三國青龍元年後,營陵又為北海郡治所。《補三國疆域志》載:「北海郡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觀陽七縣。」晉朝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廢魏立晉。此時營陵、劇縣劃歸徐州部,琅琊國東莞郡。《晉太康地理志》載:「晉因漢制,營陵先屬北海郡,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琅琊置東莞郡,營陵屬之郡下。」《山東通志》雲:「東莞郡統縣人:營陵、朱虛、安丘、益、臨朐、劇、廣。劇、營陵屬焉。」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城陽之營陵等十一縣為高密國。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232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營陵、劇地入後趙,歷時卅三年。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營陵、劇屬南燕十年。南北朝劉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營陵屬膠州平昌郡。北齊承光元年春(公元577年),後周興師滅齊,營陵、都昌兩縣屬後周,歷時廿七年。
隋朝: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公元585年),北海郡為青州治下。《山東通志》載「隋北海郡《時始治益都》。」又雲:「隋開皇十六年,改曰營丘縣,屬北海郡,(治所始徒今濰坊市),大業八年度。唐武德初,於營丘縣權置杞州,二年州度,復為營丘縣,屬濰州。領先年省入北海(今濰坊市)」。隋開皇十六年營陵始稱營丘縣,營陵之稱歷時近八百年(792年)。
唐朝:《舊唐書·地理志》載:「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濰州,領北海等十一縣,析北海縣置營丘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惟留北海、營丘、下密三縣,余並廢。武德八年濰州廢,乃省營丘、下密二縣人北海縣,五代因之。」
唐朝時:爽鳩、季 、逢伯陵、姜太公開國之地營丘古城始廢。
古老的營丘,東方大邑,歷經滄桑,幾經沿革,逐漸演變為農村。今見營丘故城遺址附近,僅存古城村、營丘村、營丘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城角前沿等象徵性村莊而已。華都麗邑,昔日輝煌,已陷湮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營丘古跡,歷史之文明,卻給齊魯文明之邦,留下了光輝的史碑。
註:營丘之「丘」,明初倡儒學,為避孔丘之「丘」字,官令「丘」旁加阝,明後丘字為邱。故屬同一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