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舊遺址
A. 道縣歷代老名字是什麼
湖南省道縣,地處湘桂交界,古稱道州,
B. 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玉蟾岩
時代: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遺址地理位置地點:湖南省道縣壽雁鎮 發掘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入選時間:一九九五年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道縣西北12公里的壽雁鎮。地處瀟水中游,南嶺北麓。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0』,北緯25°30』。是一處文化性質單純、文化內涵豐富的史前洞穴遺址。洞穴高出現在地面約5米,洞口朝向東南,洞廳寬約12米,進深6~8米。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洞廳內。 1986年道縣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過程中發現玉蟾岩洞穴遺址,採集有打制石器、人工蚌製品及螺蚌、鹿類角牙等動物標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專家初步判斷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1988年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再次對玉蟾岩洞穴遺址進行了考察。從而確定玉蟾岩遺址為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 1993年10~11月,進行了第一次發掘。1995年10~12月,進行了第二次發掘。遺址文化堆積厚1.2~1.8米,地層保存基本完好。生產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製品,沒有磨製石器;生活遺跡主要為灰堆,沒有明顯的灶坑,只有平地燒火的灰堆。 玉蟾岩兩度出土距今超過萬年的有人工育化跡象的稻殼和陶器遺存,表現了其在新舊石器過渡方面的重要地位。稻殼被鑒定為一種從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定名為「玉蟾岩古栽培稻」。陶器製作粗陋,陶質疏鬆,火候很低,陶片復原為兩件釜形陶器,是目前中國最早的具有完整形態的陶器。出土超過28種屬的動物,27種屬的鳥類,5種魚類,33種螺蚌類,40餘種植物果核,其中有些種類如獼猴桃、梅的果實是目前世界上人工遺存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標本。 玉蟾岩遺址是農業革命發生之際的代表性文化遺存,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一是對於研究一萬年以前華南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階段的文化特徵、經濟生活、演化規律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二是其出土的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實物標本,對探索稻作農業起源時間、地點及水稻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其出土的陶片對探討中國制陶工藝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要價值。四是玉蟾岩文化遺存不僅反映了過渡時期的經濟形態和人類生活面貌,而且對於研究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的生態、氣候環境和探索生物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C. 在湘南道縣的鬼崽嶺,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石像集聚於此,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鬼崽嶺,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田廣洞村,在該地發現埋在地表層的地下專人物石雕群像(還有大量屬露於地表),規模數千個(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數量還在增加),這也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石雕人物像作為隨葬品的又一個重大發現。
《漢書·地理志》中稱零陵(包括鬼崽嶺)為「信鬼巫,重淫祀」。湖南省文物局老專家謝武經猜測其應為「替罪石人」,其他相鄰地域皆有此習俗。據道縣文管所調查,在道縣清塘鎮境內、江永縣上江圩鄉,回龍圩農場、桃川鎮及廣西富川縣麥嶺鄉等地亦發現過類似石像,大部分堆積於岩洞內,數量較少,一般僅10至50尊左右;種類比較單一,沒有發現將軍像、孕婦像和騎馬(象)像,只有坐像,與鬼崽嶺第三期石像相似,雕琢痕跡清晰,輪廓很分明。
D. 湖南道縣紅軍牆的故事和來歷是什麼
道縣縣城中心的西州公園的一隅,一面牆高十米、面闊四十五米降紅色的牆體版矗立著,庄嚴肅穆。那權就是道州著名的紅軍牆。牆面正面上紅底的白框內寫著粉白色的繁體大字:「工農革命勝利萬歲!工農革命努力奮斗」。牆下還有道縣人民政府1986年立的碑。
這紅軍牆原位於道縣縣委招待所前,即道州文廟舊址內。近臨濂溪河,舊制為文廟照牆,常遭水淹浸泡,1995年文廟改建成道州賓館,也出於對這紅色資源的保護,方便市民與遊人的瞻仰紀念,特遷址於此。
相傳在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過道州城時,一位14歲的小紅軍戰士,冒著敵人槍林彈雨,在這牆上寫下這標語時,尾追的國民黨軍隊就來了,小戰士沒來得及撤走,就被敵人子彈打中,墜入河中光榮犧牲。因此得名為「紅軍牆」。這條標語在紅軍長征經過的十多個省中,書寫在縣城顯眼處而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條。現今已列為縣革命文物加以保護,用來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紅軍牆含有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雙重價值,是縣內最知名的一處紅色景點。
E. 道州的歷史文化
道州自古是歷史抄文化名城,歷史文明資源優勢明顯。自秦朝設立營浦縣後,在2000多年的建制史中,有1500多年的時間為郡、為州、為府、為路治。這里古文化遺有產豐富,1995年玉蟾岩遺址出土了距今1萬年以前的稻穀遺存,經鑒定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人類栽培標本。在這塊土地上,先後孕育出著名的人物,有理學鼻祖周敦頤,草書大師何紹基,宋朝名臣寇公等等歷史中有名有氣節的人物。何寶珍貞節「不畏強暴」為代表的道州女性。道州女性有其剛烈也有溫柔的一面,顧家是道州女性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和性格特點,而道州男性忙裡忙外,追求事業的特點也令人敬佩,所謂男人先有事業,後才有家庭,非常直白的說明了道州男子的事業心極強,專注於每一項屬於自己的事業當中,回家也能做一名溫厚的家庭主男。這就是所謂的男人事業家庭兩不誤!
F. 回復 wq7566598441 :湖南永州市道縣的玉蟾岩遺址出土的稻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
根據所學可知,舜帝陵位於湖南寧遠的九嶷山,分景區和陵廟區兩部分回陵廟為仿清式,兩重院答落,四進建築,由神道、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和陵山(舜源峰)組成.分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舜帝陵廟四大部分.故D表述有誤.
故選D.
G. 湖南發現的最早的古代遺址是哪兒
1993年,在湖南永州市道縣玉蟾岩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14000——18000年,這算不算?
H. 考古學家在湖南道玉縣發現了公元前多少年的栽培稻
1993年和1995年,考古學家先後兩次在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距今約1.4萬年~1.8萬年的古栽培稻穀。
永州市道縣玉蟾岩遺址出土的一粒被證明是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表明,玉蟾岩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關於稻作起源,「印度說」、「珠江上游說」、「長江中下游說」等觀點一直爭論不休。為揭開水稻起源之謎,2004年11月,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中國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聯合考古隊,帶領國內外專家20餘人,在道縣玉蟾岩進行了挖掘。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介紹說,「這次考古發現了栽培水稻和陶片。水稻一共發現了6粒,而陶片只有一小片。大概是2004年11月19日開始發現水稻,兩天內陸續發現了5粒炭化米粒,個別帶有谷殼,地層偏上,接近地表,年代還不敢肯定。2004年11月28日以後,又陸續發現了一些陶片和一枚水稻炭化米粒。這枚米粒出土在陶片下面的地層,距離地面1米多深,可以肯定是古代的稻穀。估計是1.2萬年以前,屬於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期的栽培稻,甚至有可能更早。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標本,是研究農業起源重要的材料。」玉蟾岩遺址發現古栽培稻,是「中國水稻起源考古學研究課題」取得的一項重要考古成果。哈佛大學教授巴爾·約瑟夫稱,1.2萬年以前的古栽培稻的發現對於揭開水稻起源之謎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玉蟾岩遺址被湖南省道縣當地人稱呼為「蛤蟆洞」。這個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洞口離地面5米多高,大廳寬13米,深7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洞穴是1988年發現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先後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文化遺物,如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最重要的是當時發現了栽培水稻的谷殼標本和陶器。據悉,對玉蟾岩遺址的考古發掘在今後還將繼續展開。
I. 湖南道縣鬼崽嶺石像之謎的真相是什麼
鬼崽嶺,鬼崽嶺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田廣洞村,在該地發現埋在地表層的地下人物石雕群像,還有大量露於地表,規模數千個,這也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石雕人物像作為隨葬品的又一個重大發現。這些人物石雕像大的約1米,小的約30公分,人物多為善人面像,人物造型多為陽雕,面部表情卻是陰刻。石刻人物橫跨多個年代,據鑒定,最早的一批石刻比秦兵馬俑早數千年。此外,還有唐代服飾的石刻等。
鬼崽嶺。石像都被圈在鐵絲網里,15000平方米的范圍,當地人給它們的名字是「鬼崽崽」。只有叫小孩子,才會叫崽崽,一網之隔的這些石像,高者不過1米,且數量較少,最多的是50公分以下,最小者僅幾厘米高。田廣洞村村支書陳繼洪說,在我們無法進入的密林中「還藏有一個約1.5米高的」。自2006年始,58歲的陳高月負責看護,這些石像終於不再是誰來都可以揣走幾個。
J. 湖南永州道縣的鬼崽嶺真的是舜帝陵墓嗎
應該不是 如果是的話 為什麼我沒聽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