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石李氏遺址
❶ 誰幫我找幾篇古文謝拉!
《書洛陽名園記後》
□李格非
洛陽處天下之中,挾①崤②澠③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常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先受兵。予故嘗曰:「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
方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餘邸。及其亂離,繼以五季④之酷,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俱滅而共亡,無余處矣。予故嘗曰:「園圃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
《醉翁亭記》
歐陽修(北宋)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石鍾山記》蘇軾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鐃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勸學》荀 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烏鳥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與朱元思書》
作者: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焉。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之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吾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促織》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為人迂訥,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百計營謀不能脫。不終歲,薄產累盡。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憂悶欲死。妻曰:「死何益?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即捕三兩頭,又劣弱,不中於款。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並蟲不能行捉矣。轉側床頭,惟思自盡。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資詣問,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入其室,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問者爇香
於鼎,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少間,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無毫發爽。成妻納錢案上,焚香以拜。食頃,簾動,片紙拋落。拾視之,非字而畫,中繪殿閣類蘭若,後小山下怪石亂卧,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旁一蟆,若將跳舞。展玩不可曉。然睹促織,隱中胸懷,折藏之,歸以示成。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細矚景狀,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後,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見蹲石鱗鱗,儼然類畫。遂於蒿萊中側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
絕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成益愕,急逐之。蟆入草間,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遽撲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逐而得之。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大喜,籠歸,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土於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留待限期,以塞官責。
成有子九歲,窺父不在,竊發盆,蟲躍躑徑出,迅不可捉。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罵曰:「業根,死期至矣!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兒涕而出。未幾成入,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
日將暮,取兒藁葬,近撫之,氣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復甦,夫妻心稍慰。但兒神氣痴木,奄奄思睡,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亦不復以兒為念,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卧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鳴輒躍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而躍。急趁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顧,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斗以覘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拚博一笑。因合納斗盆。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齕敵領。少年大駭,解令休止。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一啄。成駭立愕呼。幸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成益驚喜,掇置籠中。
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訶成。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既入宮中,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悅,詔賜撫臣名馬衣緞。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後歲余,成子精神復舊,自言:「身化促織,輕捷善斗,今始蘇耳。」撫軍亦厚賚成。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異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之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第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涉江>>
屈原(戰國 楚) 名平 字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jia)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虯(qiu)兮驂(can)白螭(chi),吾與重華游兮瑤(yao)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顧兮,唉(ai)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皋,邸(di)余車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陼(zhu)兮,夕宿辰陽。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入漵浦余儃(chan)徊(huai)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xian)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接輿髡(kun)首兮,桑扈臝(luo)行。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zu)醢(hai)。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將董事道而不豫兮,固將然重昏而終身。
亂曰: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卸,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念信侘(cha)傺(chi),忽乎吾將行兮。
❷ 李氏家譜字排輩
在很多李姓都稱是李唐後裔,可李姓有上億,李唐後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聽說江南李姓都是唐憲宗後代李火德的後代,今天又第一次聽說大槐樹李家也是李唐後裔。大槐樹李家後裔現在在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幾省少說也有幾千萬人。那麼李廣後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樹李氏資料
明永樂年間,李姓立村,名李家寨,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遷來,在李家寨東側另立一村,名崔家莊,清乾隆年間,兩庄村舍毗連,遂合稱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樹
神頭鎮的吉庄村,有個叫李樹安的老漢,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樹,五個人也抱不攏。大樹造型奇特,樹身向東南傾斜,在離地三米高處分叉,盤旋扭曲,宛如雄鹿頭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樹梢高15米,寬15米,呈傘狀,氣勢實在不凡。相傳,大槐樹存活已有六百多個春秋了。說起當初,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這個傳說還得從明洪武初年說起。
在12世紀後,北方的蒙古族越過萬里長城攻擊漢民族,最終由忽必烈獨霸中原。而在文化與經濟方面居領先地位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由於不甘受元朝的統治,紛紛揭竿起義,終於由朱元掉滅了元朝,於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寶座,帝號為太祖,年號為洪武。
明太祖為了鞏固統治,於洪武元年(1368)興起了把蒙古族趕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響的熱潮。在有關著作上這樣說:「明太祖是安徽鳳陽的一個貧苦孤兒,因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漢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說明太祖有很多作風與漢高祖相似。話雖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漢高祖討厭學問,尤其是儒學,而明太祖卻尊重儒學,這是因為他需要士大夫階層的人來支持他。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把中國本土內的北方民族趕走,並將他們的文化消除。或許這才是明太祖為什麼要強調儒教是代表國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趕出長城後,山西、陝西、河北北部出現了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現象。為了補缺,於洪武二年(1369以興起了漢民族移居熱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遷家落戶。當時,各地設立許多移民站,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就是一個移民站。這個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來自河南。陝西和山西南部。移民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集中到大槐樹下,又從大槐樹下一批接一批遷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個叫李發根的,年近六旬,妻張氏,下有一子,喚作寶兒,一家三口由河南來到洪洞大槐樹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發報三口遷到北部的馬邑縣落戶。李發根一聽,有些作難,因為他們從河南走到洪洞縣已是精疲力盡了。現在又叫他們從洪洞遷到馬邑,這么遙遠的路途,老倆口年歲已高,且身有殘疾,如何走得去呢?於是李發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爺們,您行行好,讓我們到近一點的地方吧,我這把老骨頭實在是走不動了。」「不行,走得動也得走,走不動也得走,這是皇家規定,違者斬!」官家嚴厲斥責道。李發根三口被嚇得直哆佩,心想,與其在這里被斬首,還不如死在路上。沒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發根讓寶兒從大槐樹上折下一根樹枝,當做拐棍使用。他拄著槐枝,領著妻小離開了洪洞縣大槐樹,向北走去。
二月里的春風,在白天輕輕地刮,暖洋洋的,可是一到夜晚,特別是深夜,卻是寒風刺骨。李發報三口兒沒有感到春天的溫暖,迎著西北風走在大路上,走一會歇一會,歇一會走一會兒。天黑住店,天明趕路,遇水解渴,逢人乞求。走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川又一川,山山川川不知走了多遠。這日,來到寧武關地界,妻子張氏終因飢餓和勞累染病在身,沒幾天就命歸西天。父子倆痛哭一場,只好挖坑將她埋掉。李發根讓寶兒和他一起跪在墳頭,對妻說道:「寶兒娘,你就在這里安息吧,我和寶兒走了,等我們有了著落再來接你。」父子倆又痛哭一場,擦乾眼淚,李發根拄著槐樹枝,領著寶兒搖搖晃晃地又趕路了。
冬去春來,河裡的冰凌都融化了,田野與河灘都露出細嫩的綠苗來,柳條上綴起鵝黃的碎點,大雁在空中排開隊伍,長聲呼叫,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可是,李發根的身板卻越來越衰弱了。他走幾步,歇一歇,歇一歇,再走幾步,靠槐樹枝的支撐,一天也走不了三十里路。當他來到馬邑縣境內吉庄村的時候,就覺得全身發軟,兩腿再也走不動了。李發根把槐樹枝往土裡一插,終於倒在地上,兩眼一合,再也沒能站起來。寶兒俯在爹身上,放聲大哭。大夥兒非常可憐寶兒,找來一塊破席,幫寶兒將他父親捲起葬掉。李寶兒葬掉父親,回到原處蹲著,不知如何是好,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此時,他忽然看到一個奇異的現象:父親插在土裡的槐樹枝,不到三天,竟然生根發芽,長出嫩綠的小葉兒來。李寶兒十分驚訝,心想,從洪洞出發,走了一個月,父母雙亡,槐樹枝卻活了。難道說,洪洞大槐樹有靈性?它的技兒活了,這是我李家紮下的根。李寶兒終於不走了,就在槐樹枝生長的地方住了下來,白天墾荒播種,晚上打坯建窯。
秋天到了,穀子黃了,高粱紅了,李寶兒終於建起了三間窯洞,收獲了十石糧谷。那槐樹枝也長高了許多,翠綠的葉子,在風中搖曳,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有人見寶兒十分勤快,人又老實,便將女兒許配他為妻。又過了幾年,槐樹長得越發大了,樹身粗壯,枝葉層層。李寶兒家象槐樹一樣,繁殖出新的一代,他有了兒女,天真活潑,十分可愛。
春上柳枝,秋掃落葉。槐樹上的槐莢兒長出來了,落了又長出來……李寶兒家一代接著一代,也象槐樹似的越來越旺,人口越來越多,形成了「馬邑縣槐樹院的李氏家族」。
洪洞古槐有千年,千年古槐有靈性。這話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民間這樣說,也有這樣的巧事。李樹安老漢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小的時候,有一年,槐樹院駐下了官兵,他爺爺在槐樹下壘起爐灶做飯。一個月後,官兵走了,大槐樹經煙熏火烤,樹身裂開一條縫。有一個風水先生走來,繞著槐樹轉了一圈,又上下看了一遍,對他爺爺說道:「大槐樹是你家的根,它已有了靈性,要好好保護,快把樹身上的裂縫用泥抹住,讓它癒合。否則,你家輩輩下來有個瞎眼人!」後來,那個風水先生的話果然應了驗。開始是李樹安的姑奶奶有一隻眼看不見東西;到了父輩時,李樹安的母親得了眼病,晚年雙目失明;李樹安這輩時,他的弟媳在打穀場幹活,被谷花刺瞎了一隻眼;李樹安子女輩時,他二女在4歲出麻疹瞎了一隻眼。李樹安的爺爺當時雖然用泥抹住了槐樹上的裂縫,但等到癒合了,他家已過了四代,代代有個瞎眼人。這是巧合,還是大槐樹有靈?就不得而知了。 後來,李家把大槐樹保護起來,不再在槐樹下壘灶做飯,不再用刀隨便砍槐技,讓它自然生長。每當有了干技,就用鉤子鉤掉。現在大槐樹雖然空了心,但它的生命力仍很旺盛。樹下生出一片新綠就會跳上槐枝,再過一些日子,大槐樹就掛滿了墨綠色的葉子,接著開出一串串白中透黃的花朵,散著幽香,象是一個天然大帳篷。
大槐樹從洪武二年(1369倒現在,由一個細枝枝長得樹大根深。枝繁葉茂,李氏家族從李發根到李樹安,經歷了六百多年,人丁旺盛。現在槐樹院的李氏家族多達幾萬人,遍布於朔州大地。
遷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豫東。西漢時,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東漢時,又有李氏族人陸續徙遷西南川、滇一帶,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大姓,中原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利貞56世孫唐高祖李淵為開國皇帝,多賜國姓於民,便使李氏宗族龐大。主要分成兩支望族,一支在隴西(今甘肅),一支在趙郡(今河北),並不斷向全國各地擴展。主要有三次南遷:一次是唐初,河南李氏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又有不少李氏子孫避難南遷。第三次是五代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者。明初始,有李氏遷居海外,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時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者,多有李氏。 據近年人口普查統計,李姓人口近億人,為諸姓之首,世界第一大姓。遍布華夏及世界各地,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並排站在一起,能夠環繞地球一圈半。今單就我李氏一脈,尋根問祖,悠悠歲月,芸芸眾生,又談何容易,好在有一個故事至今流傳大江南北。(二)、大明山西大移民、大槐樹下有祖根「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我國廣大地區祖輩相傳。一棵古大槐樹,魂牽許多代。至今,洪洞縣古大槐樹遷民遺址,被海內外眾多華夏子孫喻為「家」、稱做「祖」、看做「根」,成為眾人心中的故鄉。公元十四世紀中葉,元朝末年,腹里之地,天災人禍,連年不息。或天旱赤地千里,或水患汪洋無際,或蟲蝗逼日,或鼠疫噬虐。義軍蜂起,殘元用兵,殺伐不休。致使人丁銳減,生民百遺一,千里無人煙,尤以華北一帶為甚。史載,明朝大將徐達自河南兵伐山東,一路不見人煙,銀兩置十字大路,一月余無人動。《張北縣志》載: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紅巾軍將領關先生、破頭潘等率義軍出塞,經大同攻上都,將沿途所經興和路、中都及野狐嶺(即今之張北城、白城子、狼窩溝)西路諸驛焚毀。然而,被稱為「表裡山河」的山西,卻因山阻河隔,變亂少及,平安富足,人口稠密達四五百萬之眾(當時全國才六千萬)。待大明江山穩定,朝廷為恢復民生,增強國富,決定從山西移民至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朝廷規定:四口之家遷其一,五口之家遷其二,六口之家遷其三。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有8次,涉及18個省的490多個縣市的882個姓氏。而洪洞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是待遷移民點之一。相傳,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第一代大槐樹距今有800多年,址存樹無。第二代大槐樹同根滋生於第一代槐樹東約5米,也有400多年歷史,但已乾枯。1974年颶風吹倒後,進行了整修和數次防腐處理)。汾河灘上的老鸛在樹上構窩築巢,甚為壯觀。官府在此設局駐員,辦理移民事宜。待各地移民在此聚齊,再分遷外省。移民們臨行前,凝眸古槐,鸛哀人啼萬難割捨,不忍離去。是時,男女老幼用繩索捆綁成串,兵丁押解,一路風餐露宿,悲慘可分。只有在大小便時,方央求解開綁手的繩索,所以至今人們把大小便稱為解手。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是中國歷代規模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大部遷徙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數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後有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等者。這些移民遷居新地之後,或重墾荒田,復甦農桑; 或軍墾戌邊,抵禦外患。經數百年繁衍滋生,不斷向周邊拓展。由大河上下,到長城內外;由平原到山區;由壩下到口外,遍布下山西移民的子孫後代。相傳,中國近代,軍閥混戰。直隸袁世凱兵伐山西,部隊一路西開,兵痞沿途掠搶,揣滿私囊。當行至洪洞縣大槐樹下時,軍兵們停足不前,紛紛將掠來之物,傾囊掛滿大槐樹,長跪叩首,祭奠老祖先人。袁世凱一看,這仗沒法打了,收兵東歸。如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堂,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共800多姓氏。正面供奉著它們的牌位。這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各地,後經搜集整理公諸與榜,以便海內外移民後代到此尋根。今張家口一帶人,無論語音習俗,還是文化愛好,均近同與山西人。以此,張家口人為山西移民之後,應該勿庸置疑。而我李氏家族不正是其中一支嗎?(三)、幾代輾轉長城下,西山底村落腳根在蒙古高原南沿,張北與崇禮以東西蜿蜒的秦長城為界,分成壩上壩下。在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形成的漢諾壩玄武岩台地腳下,集沙壩底路口處,有一小山村---西山底。據《崇禮縣志》記載,該村始建於明初,我李氏族人便在此落腳、生根、發跡、拓展。但究竟是那一代李氏先人何時遷居於西山底村?是始遷建村者,還是後來遷寓者?是直接從山西遷居於此?還是幾經輾轉最後落腳於此?今均不得知。本譜中所稱李氏始祖第一世,乃指西山底老墳立祖之人。據粗推算,其應為清嘉慶(約1800年前後)年生人。遷此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國家計劃移民墾荒,如前述山西大移民為例。二是軍屯戍邊。明時邊關守軍,三分守戌,七分屯墾,以屯養戍,平時種田地,戰時趨胡寇,世襲更替,便留居於此。三是為了拓展生產、生活空間,自行輾轉徙遷於此。原來,從遼、金、宋、元朝,直到明、清、民國,有一條官商驛道,經過集沙壩西山底村。它東南始於大都北京,北出居庸關過張家口大鏡門,上集沙壩,壩口處有一蒙古石堆傲包(上矗旗桿,舊年間,每逢陰歷六月六日,四周蒙人舉家騎馬駕車,牽牛趕羊,一家家,一隊隊,花團錦簇,雲涌而至。搭帳篷,掛彩繩,祭腦包,跳鬼神,賽馬,射箭,摔跤。羊肉香溢,烈酒醉人,商賈叫買,相當熱鬧。平日人們路過腦包,都要扔些銅錢於其上,最差也要扔塊石頭作為祭祀,以求上下壩平安旅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們疑其有古物珍寶,十里八鄉農民將其翻個底朝天)由此傲包道分兩岔:西北一路進張北,過二連、滂江、烏得、叨林,至庫侖(原本中華地,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或直抵中俄邊城恰克圖。東北一路過元山子、什巴爾台、沽源,直抵遼、金、元三朝設都的龍興之地---正蘭旗或巴林左旗。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此道仍絡繹不絕。尤其秋冬季,牛、羊、驢、馬、駱駝趟子,一群接一群南下,沿途大眾熱情遠迎。到六十年代末,隨著當地屠宰、冷藏、冷運能力提高,活畜趕運業消失,此道亦衰落冷僻。考李氏家族前五代,每代均拴趕老倌車,每年一趟來往於張庫大道的長途運營之中。由此來看,上述種種遷居原因,均是有可能的。在西山底村,李氏先人憑著智慧辛勞,艱苦創業,生財發家,田產廣布於西山底、二道邊、黃花坪(該處土地,在日寇佔領時,一因靠近日本據點耕種不安全,二則日本人及偽政權,整天派工攤款,地畝多,負擔不起。土地白送人都無人敢要,只好丟棄不種)。農作之餘,跑老倌車,幾年下來,也算小富一方。(四)、旗人放地前壩頭,李氏遷墾東元山清末,外侵內亂,朝政衰敗,八旗子弟只會吃喝玩樂,不懂經營生計,坐吃山空,開始拍賣老祖宗當年圈佔(滿清入主龍廷後,各旗強行跑馬圈地)來的土地。當時壩上漢人稀少,少作農事,多為滿蒙牧場。光緒二十年(1894)張家口理事同知廳派商人到壩上放地,哈拉溝韓家承買了東至馬良坡,西至夏營盤,南至花蘭井,北至唐貢窪(原屬滿旗寶公府馬廠地)的大片土地,並陸續轉買他人。就在此時,李氏部分族人買下了東至馬良坡,西至狼窩溝路西,南至南梁、啖羊梁,北至村中大道及東河溝的大片待墾地。另外,在其他地方如老鴉河、西元山等處也有部分土地。至此,東元山子開地立村了。初到東元山子墾居者為第四世李選、李倓、李妙、李玉四兄弟。這是一個三世同堂大家族,壩下西山底等處原有土地仍繼續耕種,兩頭產業共伙經營,長門掌家,各得其所。農作之餘,夏跑老倌車,冬開榨油坊。吃飯分大小伙房,幹活雇長工短漢,確曾富甲一時。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老弟兄們相繼過世,小弟兄之中,長門李全忠掌家,但其當家不管事,一切均由其妻張氏主政,里里外外一把手,壩上壩下兩不誤。由於漸漸家大業大,子孫多長,人眾口雜,矛盾漸顯,出力不等,苦樂不均,勞酬失衡,人心思分。二十年代末,終於按老四股分家了。長門李選子李全忠一股。二門李倓子李全吉一股。三門李妙、孫李貴一股。四門李玉、三子(李全旺、李全永、李全發)一股。擲骰子,比點子,分股子。好地塊門口大地、金沙灘及大後背各分得一份。坡地,長門分得南背,二門分得轉山子,三門分得四方克廊,四門分得磨菇圈。每股一頃余(當時畝三百六十步稱大畝,以後畝二百四十步稱小畝)。居房自東至西,長幼排房,一股一院,宅基院各一處。三套騾馬大花車,一股一輛,四門由最幼者李全發擲出黑大門(即三個六點),得了頭份好騾馬車,余不贅述。到三十年代,四門李全旺、李全永、李全發再次三股分家,股均地二三十畝,降為中下等水平,其中長子李全旺子女多,家道更顯貧寒,多給人打長工,渡日艱辛。三十年代末,三門李貴先後連亡二妻,迷信院內開油坊地基硬,攜二幼女與長門族弟李有並家。一家二煙槍(李有妻與李貴均吸鴉片)賣地抽大煙,耕田逐年減少。到四十年代初,李貴亦逝,由侄子李振森(李有子),摔盆引幡,一子兩門,雖仍富,但大不如前。四十年代末,二門李全吉,三子漸大,除本村地外還租種了東營盤兆豐寺(即蒙古小少爺蘇毓秀家廟)腦包窪的廟地。1948年初冬土改前夕,三子四股(父母養老田稱一股)分家,每股得地二十畝,上房一間,宅院基地一處。分家後,土地改革開始。按土改政策,長子李維妻兒女四人,應得地四十畝,現有二十畝,還可再分得二十畝。但當時家長專制,外事一切老子主持,說了算。對外按未分家算賬,八口人(二老三子一媳二孫),八十畝地,不分進,也不分出。對內則按原分家算賬,每股二十畝地。這樣,長子李維少得二十畝地,從此貧困壓身。其他族人亦相繼離開西山底,到壩上發展。李X4(梅丫頭)一門除種地和跑老倌車外,又到西元山子(現今學校址)開起了車馬大店。初甚火,後因丟失住店旗人東西,失主連訛帶詐家底賠盡,攜四子回西山底分家務農。從此家道一蹶不振。後來,長子李全福遷居東營盤清洋溝。李全義一門,其子李富、李美、李彥,亦隨即定居東元山子村,耕種村東南大地及啖羊梁坡地,亦跑老倌車,生活富足殷實。最晚上壩者為其四子李茂,為1957年高級社時期。言而總之,隨子孫繁衍,人丁漸眾,人均土地漸減,子女稀少之家尚保殷實,子女多者,則家道逐漸衰落。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土改時,大部分成為中農,一部分淪為貧下中農。1955年農業合作化後,生產資料統歸集體所有,家無論貧富,口不管眾寡,都一樣憑勞力吃飯。是時,子女多,口糧分得多; 勞力多,工分亦掙的多,分紅亦多,生活倒比人口少合算了。(五)、族旺一根,花開四方止2005年,原籍西山底已無族人,大部分戶籍在東元山子村,部分族人先後遷居他處。李全福一門遷居東營盤清洋溝。其孫李長生死後,已無後代。李玉高遷居曼頭營義哈德。李智遷居花蘭井小西坡,李玉山,李振榮,李成及其子李振枝、李振玉、李振全、李振平、李舉,李明及其子李振瑞、李振江等先後遷居張北縣城。李振武1987年由張北城遷居張家口市。李振富父逝母嫁,隨遷居懷來縣二台村。進入二十世紀末,改革開放,不少族人棄農進城或打工,或種菜或經商。有居市,有居京,但其戶籍未離原籍,故不作考記。至今,李氏家族傳九世歷二百年,至少繁一百九十四口,故五十九口。
❸ 高中必背古文
我是山東的,因為山東和寧夏海南等省一樣都是新課標改革的省份,所以我得說兩句。
從第一冊開始:
一)古文(11篇)
1 《勸學》 荀子
2 《過秦論》 賈誼
3 《師說》 韓愈
4 《阿房宮賦》 杜牧
5 《六國論》 蘇洵
6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7 《石鍾山記》 蘇軾
8 《前赤壁賦》 蘇軾
9 《離騷》屈原
10 滕王閣序 (唐)王勃
11《屈原列傳》《史記》
(二)詩詞曲(35首)
1 《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4 《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5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8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9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 《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11 《秋詞》 劉禹錫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12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嗚。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溢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13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4 《過華清宮絕句》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5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6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7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18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9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0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1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2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3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4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25 《竇娥冤》 關漢卿
【滾綉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26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②,皎皎河漢女③。 纖纖擢素手④,札札弄機杼⑤。 終日不成章⑥,泣涕零如雨⑦。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⑧? 盈盈一水間⑨,脈脈不得語⑩。
27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噓戈
❹ 遂溪縣城月鎮的李姓從哪裡來
要想搞明白:請問月鎮的李姓開基祖是誰?叫什麼名字,是那一朝代人?現發展當地世系有多少代啊? 能否與雷州幫塘李氏有關?
我也是姓李的,是李火德的後裔。我族清乾隆間有(庠生)秀才「李昌後、李秀彥兩父子」遷居雷州半島開基,至今杳無音信。
❺ 自貢又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玩的很多『有恐龍博物館,西秦會館,雙溪水庫,尖山,自貢的夜景』 吃的也很多『特產火邊子牛肉,美食街夜市有沙鍋,燒烤,漁火鍋,串串香,小炒,鹵菜,羊肉湯,牛肉湯,葯善蹄花湯,
❻ 請幫我找到以下所有篇目的原文,
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版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權寒,松柏有本性.
讀山海經 陶淵明 誇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望薊門 祖詠 燕台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致酒行 李賀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暑旱苦熱 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❼ 求汕頭李氏大宗祠簡介
李氏宗祠位於廣東抄省襲汕頭市金平區金砂街道西門居委明煙路草埔園,始建於清康熙壬午年(1702)。坐東向西,二進一天井一拜亭「雙背劍」格局,土木結構。通面闊12.4米,通進深19.5米,建築面積362平方米,祠堂前有陽埕一個,面積2134平方米。該祠外觀為硬山頂、金式屋角、琉璃筒瓦,素胎瓦當,琉璃滴水,屋脊鑲花鳥人物嵌瓷,宗祠左右兩側各有火巷1條,前門上方有一石門匾,陽刻「李氏宗祠」四字,為始建時原物。前門兩側為人物花鳥紋石板浮雕飾壁,屋內為五瓜抬梁式結構,拜亭用方柱,正廳用梭形柱,梁架及鵲替木雕工藝頗為精細。該祠於2001年修建過,它見證了金砂李氏家族在潮汕大地的發展史和創業史,對研究純朴的潮汕風情和民俗文化有較高價值。
❽ 三門峽李氏族譜
李起源於 鹿邑縣
分布:河南、四川、雲南、福建、莆田、晉江、台灣
據抽樣統計結果,李姓約占漢族人口的7.9%,是全國第一大姓。李氏人口眾多,房系紛繁。各地李氏多雲出自隴西,而又各屬不同的支系,遷徙過程復雜。但客家李氏則較為一致——均追溯到福建寧化縣石壁鄉,且大多都認李火德為始祖。
據民國宋森《鶴山縣志(稿)》載:「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黃巢之亂,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石壁鄉,其裔轉徙嶺東循梅之間,所至皆蕃滋碩大,代有聞人①。今縣屬南坑口、龍眠、橫水、白水帶、雲鄉、雙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嶺東而來者也。」為尋宗探源,筆者根據這一線索,搜集了福建和鶴山的客家《李氏族譜》多部,獲得較詳盡的資料。茲據以整理,力求客觀地介紹這一支系李氏輾轉遷到鶴山的過程。
關於李氏起源,資料甚為豐富。李氏得姓前的世系原並無確切的文字記載,現有的資料都是根據傳說記錄的,故此眾說紛紜,當然難免以訛傳訛。然而有一點是相同的,眾多的著作和族譜都記載皋陶是李氏之祖。皋陶,或曰咎繇,為東夷部族首領,活動中心在偃地,即山東曲阜,舜帝因之賜姓偃。皋陶在唐堯、虞舜時為理官,即掌管司法刑獄的長官,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其後裔,歷虞、夏、商,20世為理官,古人習慣以官為氏,故為理氏。
到了商末,傳到理證,因直諫於紂,被賜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幼子利貞逃難於苦縣伊侯之圩(今河南鹿邑縣),當時又飢又渴,見一樹上結有果(木子),便采來充飢,為逃避紂王的追捕,遂以「木子」為姓,改理為李。依此說,以李為姓當始於商末周初。李姓的起源有多種說法,這是最流行的一種。
❾ 宋夏歷史文化創意遺址公園在哪裡
可以這樣講,宋夏永樂大戰的慘敗直接把宋神宗趙頊氣死了。永樂大戰爆發兩年多後的公元1085年4月,年僅36歲的北宋第6位皇帝趙頊病亡。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場把宋神宗趙頊氣死的宋夏永樂大戰,就發生在我們榆林市榆陽區與橫山區交界的無定河兩岸,當年,那可真成一條「血染的河流」。
還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次調研,不是為了議論歷史的孰是孰非,而是想通過深挖歷史,呈現歷史,思考歷史,活化歷史,條分縷析,來說明宋夏永樂大戰與今日我市發展文化產業項目的內在關系。
讓我們的調研就從宋夏永樂大戰爆發的100年前說起吧。
李繼遷叛宋
公元982年,李繼遷19周歲。
公元963年,李繼遷出生在我們榆林市橫山區無定河邊的黨岔鎮。那時,這一帶稱作銀州。
繼遷是個註定要成大事的孩子,史載,他「生而有齒」。
李繼遷是黨項人,唐末,其先祖拓跋思恭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升任夏州定難軍節度使,受賜李姓,受封銀、夏、綏、宥四州地。
銀、夏、綏、宥四州是後來李繼遷三代人創立西夏王朝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黨項李氏創立西夏王朝的發祥地、大本營和總後方。而這四州之中的其中三州,在我們榆林。
銀州,北周置,治所故址在橫山區黨岔鎮北庄村,轄境相當於今天的榆陽區、米脂縣、佳縣及橫山區東部地區。
夏州、北魏置,故址在我市靖邊縣北統萬城。現在的橫山區西北部、靖邊縣東北部及內蒙古烏審旗、杭錦旗屬夏州管轄。
綏州,唐武德三年(620)置。轄境相當於今榆林市綏德、子洲、吳堡、清澗等縣及子長縣部分地區。
宥州,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海市和鄂爾多斯鄂托克旗一帶及我市定邊縣東北部、靖邊縣西北部一小部分區域。
唐末黨項拓跋思恭從青海率部內遷至我們陝北榆林,因鎮壓黃巢起義受封定難軍節度使,經過五代時期50多年的苦心經營,黨項李氏已成為盤據在我們榆林的一支不可小覷的地方割據勢力。中國歷史上,唐、宋王朝之間有過一個大分裂的紛亂時代,即「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50多年間,「定難軍節度使」這一統領銀、夏、綏、宥四州的最高地方行政長官和軍事長官,均由拓跋思恭後人世襲。拓跋思恭之後,第二任:李思??ㄋ脊У埽?壞諶?任:李彝昌(思恭孫):第四任:李仁福(彝昌族父);第五任:李彝超(仁福子);第六任:李彝興(彝超弟),以上歷任定難軍節度使,五代時先後附於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這里反復論述,是要說明黨項李氏與我們陝北榆林這塊土地深厚的歷史淵源。可以這樣講,是陝北榆林這塊土地成就了黨項李氏。黨項李氏深耕我們陝北榆林,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拓跋思恭立足陝北(唐末);第二階段:黨項李氏6任定難軍節度使,四代人世襲我們榆林,並在榆林站穩腳跟,割據一方(五代);第三階段:黨項李氏圖謀建國,並經過三代人在以榆林為中心土地上的殺伐征戰,建立西夏王朝。
而建立西夏王朝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宋夏永樂大戰發生的100年前,公元982年李繼遷的叛宋。
李繼遷這個在我們榆林市橫山區黨岔鎮出生的「生而有齒」的陝北後生(橫山人,原籍青海),是一個有鴻鵠之志、有血性和殺伐之心、有堅定目標(建立西夏國)的銀州少年。他從19歲在榆林抗宋,到41歲戰死,身經百戰,越戰越勇,他所發動和經歷的戰事,百分之八十發生在我們榆林(銀、夏、綏、麟、府州)這塊剛強的土地上。
李繼遷有著怎樣的身世呢?《宋史》記載:他的高祖是拓跋思忠,思忠是拓跋思恭的胞弟,唐末跟著他哥哥拓跋思恭鎮壓黃巢起義,打仗特別勇敢,戰死後唐僖宗追任他為宥州刺史。他的曾祖父李仁顏,官職是銀州防禦使,就是銀州的軍事最高指揮官。他的爺爺李彝景在五代後晉時又繼承世襲了銀州防禦使這一職務。他的父親李光儼在後周時繼續繼承世襲了銀州防禦使這一職務。可見李繼遷與銀州淵源之深。
李繼遷祖上不僅幾代世襲銀州做官,他自己做官也早,他11歲(974)時,就被北宋任命為「定難軍管內都知蕃落使」。
那麼李繼遷這個11歲時就在北宋為官的銀州少年,為什麼要叛宋呢?事情還得從982年說起,當時的定難軍節度使,是李繼遷的叔伯哥哥李繼捧。他沒和他的弟弟李繼遷商量,就舉所轄銀、夏、綏、宥四州八縣實質性歸附宋朝(原來是名義上歸附,獨立性強),繼遷堅決反對降宋,苦勸哥哥繼捧,繼捧不聽勸,乾脆附宋入朝,舉家遷往當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去享受榮華富貴。臨走前還教導他弟弟繼遷說,你在黨岔的銀州老家好好守著,哥到外邊去干一番事業。但宋朝皇帝不放心,隨後又下詔令李繼遷及黨項李氏其他族人也到開封去。血氣方剛的李繼遷豈肯服從?這位「勇悍而有智謀」的橫山後生,當機立斷,立即竄據山野,從此踏上了20多年拒宋自立的曲折道路。
繼遷離開黨岔銀州的一幕十分驚險,皇帝下詔後,銀州已封城,繼遷出城已十分困難,他「偽稱乳母死,出葬郊外,以兵甲??棺中,與其黨數十人奔入蕃族地斤澤,距夏州東北三百里,出其祖彝興像以示戎人,戎人皆拜泣,繼遷自言:我李氏子孫,當復興宗緒」。
這段話用白話說就是,繼遷為了出城,謊稱他奶媽死了,要安葬到銀州城郊外去。他帶著忠於自己的幾十個黨項子弟,披麻戴孝,將兵器藏在棺材中,以給奶媽辦喪事為名,騙開城門,一口氣狂奔到距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當時地斤澤是黨項族人的聚居地。繼遷把他爺爺李彝景的哥哥李彝興的畫像舉過頭項(繼遷爺爺李彝景的官職只是銀州防禦使,而他爺爺的哥哥李彝興則是定難軍節度使,管轄四州,號召力強),哭著向黨項族人數落他哥哥李繼捧的不是,黨項族人齊刷刷跪在李彝興的畫像前,都哭著說要跟著李繼遷復興李氏宗室,干一場建國立業的大事。
從李繼遷立志抗宋自立的982年到宋夏永樂大戰爆發的1082年,100年間,李繼遷三代人前赴後繼,殺伐征戰,從此他們的老家「銀、夏無寧日」。
下面,僅舉李繼遷起兵之初在我們榆林征戰的幾例:
第一例:982年12月,李繼遷攻夏州。尹寬(宋夏州刺史)使請濟師,太宗詔引進使梁迥領兵往護銀、夏諸州事。繼遷聞之,退。
意思是說:982年,李繼遷帶人攻打靖邊統萬城的夏州,宋太宗趙光義高度重視,下詔令梁迥帶部隊支援黨岔、統萬城的銀州和夏州。李繼遷一看打不過,跑了。
第二例:983年,夏5月,李繼遷又帶人來騷擾銀州、夏州一帶。這次又驚動了皇帝趙光義,宋太宗令銀、夏、綏、宥都巡檢使田欽柞與副使袁繼忠率兵巡護。繼遷從??柞嶺引眾拒之,戰於葭蘆川,不勝,棄鎧甲走。
這里需要關注的是「??柞嶺」這個地名。「繼遷從??柞嶺引眾拒之」,??柞嶺在哪裡?應該在今日榆陽區與米脂、佳縣交界處。叛宋初期,李繼遷每次出兵都是從地斤澤(今內蒙古烏審旗烏審召鎮境內的「胡同查干淖爾」)由北向南襲擊,與宋軍「戰於葭蘆川」,必然經過榆陽區、米脂縣到佳縣,所以「??柞嶺」應在這三區縣交界處。
李繼遷叛宋之初,基本是連戰連敗,沒打過幾個勝仗。但他來得快,跑得也快,宋軍很無奈,給皇帝報告時這樣分析原因:「賊居沙磧中,逐水草畜牧,便於戰斗,利則進,不利則走。今五路齊入,彼聞兵勢大,或不接戰,且謀遠遁。欲追則人馬乏食,將守則地無堅壘。賊既未平,臣輩何顏以見陛下。」「羌人剽悍多詐,出沒不時,我師乘銳,見小利小勝,必貪功輕進,往往墮賊計中。第嚴約束,明烽候,堅壁清野,以挫其鋒。」984年,知夏州尹憲和巡檢曹光實向地斤澤發動了一次夜襲,焚燒帳篷四百多,斬首五百級,還俘獲了李繼遷的母親和妻子,繼遷僥幸得以逃脫,就這繼遷仍不屈服,帶著人馬不斷攻宋。
李繼遷以地斤澤為根據地戰鬥了兩三年,實力漸漸壯大起來。這個銀州少年最想念的還是他的老家黨岔銀州,他想奪取銀州,於是問計於眾。他的弟弟李延信說:地斤澤這個地方雖然東鄰麟、勝二州,西接夏、綏二州,軍事位置不錯,但畢竟是個小沙窩,哪裡能做首都?現在銀州一直有人來投奔我們,乾脆我們讓他們做內應奪取銀州!部下張浦也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浦同時提醒繼遷說:銀州都巡檢曹光實是宋朝的一員老將,善於用兵,若不誘之離開銀州,我們不一定能攻克銀州。於是李繼遷令弟弟李繼沖把黨項能動員的部落都動員糾合起來,做好戰斗准備,他自己帶著黨項豪酋破丑重遇貴與張浦、李大信等人趕到銀州騙曹光實。見了面,他誠懇地對曹光實說:我腦子進水跑到地斤澤以來這幾年,吃不上喝不上難以生存,我現在想投降你你樂意嗎?曹光實相信了李繼遷,當即認李繼遷為自己的外甥,並且行了舅甥之禮,商定過幾天在佳縣葭蘆川一帶舉行正式受降儀式。曹光實為了擅功,不與他的手下商量,就輕率確定了此事。到了約定的那天,繼遷派兵在葭蘆川設伏,自己領十幾個人到銀州迎接曹光實出城受降。曹光實令他的干兒子克明護著輜重在後,他自己帶著百騎直奔葭蘆川。李繼遷與他剛認的這個舅舅曹光實談笑自若,並馬前行,從黨岔銀州出發向東北方向葭蘆川行進。到了葭蘆川,李繼遷舉手揮鞭,伏兵起,殺光實,瞬間殲滅了曹光實帶的百騎。李繼遷撥轉馬頭,借曹光實旗號騙開銀州城門,殺入銀州,並且自己任命自己為「定難軍留後」(相當於定難軍副節度使)。李繼遷誘殺曹光實攻佔銀州是985年2月。從此,黨項四州歸附李繼遷的人越來越多。李繼遷殺回他的老家,威名遠播,漸成氣候,實力大增。
李繼遷985年2月據銀州,3月,乘勝攻取宋會州(今陝西靖邊東)、三族寨(米脂西),進圍撫寧寨(今鎮川)。四月與宋軍戰於濁輪川(今神木窟野河邊)。這次,他可遇上了一個真正的對手——北宋名將李繼隆。有人甚至說,李繼隆是「北宋第一名將」,他英勇善戰,敢戰、能戰,其戰功不在楊無敵、種世衡、狄青之下。由此可見,在冷兵器時代,一場戰役能否勝利,主將的英勇無畏,起決定性作用。
濁輪川大戰,李繼隆一戰殲敵五千,並乘勝追擊至銀州,李繼遷帶領殘部棄城而走,銀州被宋軍奪回。李繼遷在窮途末路之時於986年附遼。李繼遷投降契丹後,契丹將公主嫁給他,並幫助他擴大力量。淳化元年(990),他被契丹封為夏國王。淳化二年(991),李繼遷向宋請降。其實,李繼遷這是緩兵之計,為了贏得時間,積蓄力量,以便進一步與宋朝角逐抗衡。但北宋息事寧人,一味遷就李繼遷,授予李繼遷銀州觀察使的官職,並賜名趙保吉。淳化三年(992)正月,李繼遷再次占據銀州。至道三年(997),李繼遷又被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管轄銀、夏、綏、宥、靜(在米脂北)五州。銀、夏、綏、宥、靜五州終於回到拓跋李氏手中。然而,李繼遷並不滿足於此,咸平二年(999)至四年,再次出兵攻掠北宋麟、府、延州。
李繼遷附遼的這一年(986),恰是楊家將的核心人物楊業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戰敗被俘絕食三日而死的一年。
李繼遷與楊業是同時代人,但楊業應該大繼遷十幾歲。為什麼提到楊業呢?主要是想說明北宋這些名將與我們榆林這塊土地的關系。楊業的父親楊信是神木人,擔任過麟州刺史,但楊業在麟州並沒有多少戰績,他弱冠之年就跟著唐末北漢皇帝劉崇到了太原,成為劉崇賬下一名驍將。979年,宋太宗滅北漢,楊業降宋,從此跟著宋太宗征戰。宋太宗任命楊業為代州刺史,駐防山西雁門關宋遼邊境。楊業8年抗遼的主戰場大都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所以,從開發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角度講,英勇無敵的「楊家將」雖然是一優質IP,遺憾的是這一IP在我們榆林沒有太多的故事可挖掘。
而宋夏征戰之主角李繼遷就不同了,他與我們榆林的關系是:生於斯、戰於斯、死於斯。
楊無敵跟著宋太宗在山西浴血奮戰的時候,李繼遷一點也沒消停,在我們榆林跟北宋不停地搗蛋。從982年叛宋到997年,李繼遷16年間一直與宋軍轉戰於銀、夏、綏、宥四州之間。997年,漸漸壯大起來的李繼遷兵鋒指向宋西北重鎮靈州(今寧夏靈武),先襲擊了宋朝運往靈州的芻粟四十萬,又抵禦了宋五路大軍的進剿,於1002年攻陷靈州,殺靈州知州裴濟,徹底打開了北宋的西北大門。李繼遷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遼冊封為西平王,便改靈州為西平府。李繼遷令他的弟弟李繼瑗和牙校李知白等,督領民眾建造宮室、宗廟,於公元1003年正月建都於此。
李繼遷離開榆林到寧夏建都,也有一番宏論,他弟弟李繼瑗起初對他離開老家銀州和夏州並不贊同,對他說:銀、夏繫纍世經營,祖宗靈爽,我們不應該離開這里。繼遷說:「從古成大事者,不計苟安;立大功者,不徇庸眾。西平(寧夏靈武)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繕城浚壕,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齣,關中將莫知所備,且其人習華風,尚禮好學,我將藉此以為進取之資,成霸王之業,豈平夏偏隅可限哉!」
李繼遷建都靈州後,時而向西征戰,時而向東進軍,東沖西突擴大地盤。1003年6月,他帶兵2萬圍宋麟州(今我市神木市),宋真宗急令駐守在佳縣金明寺的北宋巡檢李繼周增援,真宗看著地圖說:「麟州依險,三面孤絕,戮力可守,但城中乏水可憂耳。」當時宋朝麟州知州衛居寶是一員戰將,他不僅做到了宋真宗詔令的「戮力可守」,而且派一支奇兵出城與李繼遷的2萬大軍廝殺。當時的戰況真是激動人心,敢死隊在李繼遷的大軍中冒死廝殺,麟州城上,衛居寶親自上城督戰,令所有守城士兵高聲吶喊為殺入敵陣的勇士助威,同時箭雨和矢石(冷兵器時代的拋石機將石塊拋入敵陣)如注,城上城下合力搏殺,殺傷李繼遷萬餘人。繼遷一看宋軍英勇,只得拔陣而去,敗回靈武。
1003年6月這場「麟州保衛戰」與80年後的「永樂保衛戰」十分相似,除過自然環境、雙方軍力等因素外,戰將是否臨危不懼,是否能夠出奇制勝是關鍵。1003年的麟州保衛戰,就是因為有知州衛居寶這個戰將才獲勝,他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出奇不意派出一支敢死隊殺入李繼遷2萬大軍之中,同時親自在麟州城頭擂鼓助陣,才有了這場勝利。而80年後的永樂大戰,因為沒有衛居寶、包括范仲淹、李繼隆、種世衡這樣的文武全才,遇上徐禧這樣一個不懂軍事又剛愎自用的主帥,所以永樂大戰才輸得那樣慘。
當然,宋夏永樂大戰失敗的原因還有許多,宋軍的冒進也是失敗原因之一。宋軍所築永樂城,距李繼遷幾代人視若生命的老家黨岔銀州隔無定河相望,直線距離只有十幾公里。有一句俗話說,「欺負人欺負到家了」,指欺負到家是不能忍受的。宋軍把前沿堡壘永樂城築到了西夏家門口,黨項李氏怎能容忍?雖然1082年,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已把都城遷到了寧夏銀川,但橫山黨岔的銀州,始終是黨項李氏夢牽魂縈的老家!1082年發生在黨項李氏百餘年苦心經營的老家橫山黨岔家門口的那場永樂大戰,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為什麼要「傾國來爭」「以死相拒」,舉西夏全國之力和你死磕,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李繼遷1003年「東征」麟州失敗後,1004年正月又在「西征」甘肅西涼府時中計大敗,「中流矢,創甚,奔還」。
這次西征西涼府大敗,李繼遷奔而未還,他在掩著創傷奔回靈州途中死,其時41周歲,他的兒子李德明繼位。
李德明遷都
李德明(981-1032),德明繼位之時,正值宋、遼媾和,訂立「澶淵之盟」。為了自立自保,德明一方面堅持與遼聯姻、受遼封賜的方針,同時也與宋通款講和,周旋於兩大國之間,求得一個和平發展的空間,鞏固和發展繼遷所建立的事業,發展農牧業生產,西掠吐蕃,北敗回鶻,奠定了西夏建國的基礎。
一部宋夏史,就是一部戰爭與和平的歷史,如果說,李繼遷以戰爭的手段實現了他與北宋的交流,李德明就是以和平為手段完成其父未竟的事業。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宋夏訂立和約,宋朝承認李德明佔有銀、夏、靈諸州的既成事實,封德明為西平王,仍授德明定難軍節度使。而且每年賜給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
1020年,李德明將都城從靈州遷到了興州(今寧夏銀川),自此,西夏定都於銀川。
李德明統治的28年,宋夏之間以和平為總基調,銀、夏一帶少有戰事。1032年11月,李德明卒,其子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稱帝
用今天的話說,李元昊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元昊1032年繼位後,不願繼續臣屬宋廷,追求與宋廷分庭抗禮的對等國家地位。繼位之後,開始有步驟地實施立國稱帝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元昊刻意突出黨項民族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在「戰」與「和」的建國思想上,元昊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德明去世前,這對父子就曾就此問題展開過討論,德明訓戒他的這個好戰的兒子說:「吾久用兵,終無益,徒自疲耳。吾族近三十年衣錦綺衣,此聖宋天子恩,不可負也。」德明的意思是說,你看我與宋廷近30年不打仗,宋朝皇帝每年給我們那麼多好吃好喝好穿好玩的,這種恩德不能辜負。可元昊則不以為然,回答他老爸說:「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意思是說,吃好穿好算什麼,不過是普通人的訴求,英雄一生,應該稱王稱霸,建功立業,只吃好穿好有什麼意思。
李元昊即位後,立即實施其建國宏圖,採取與其父李德明迥異的治國措施,旋即以一個獨立政權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台。
一是易姓氏,稱吾祖(兀卒)。
元昊首先拋棄了唐賜李姓和宋賜趙姓,認為這二姓都不足貴,他甚至連祖先的姓「拓跋」也不屑一顧,自更姓拓跋氏為嵬名氏,名曩霄。
二是明號令,勒諸部。1033年3月,元昊下禿發令,自禿其發,然後下令全國禿發,三日不從,殺之。於是民爭禿其發,耳垂重環以異之。
三是別服飾,辨貴賤。《宋史》載:「文資則襆頭、?笏、紫衣、緋衣;武職則冠金帖起雲鏤冠、銀帖間金縷冠、黑漆冠,衣紫旋?,金塗銀束帶,垂蹀躞,佩解結錐、短刀、弓矢?,馬乘鯢皮鞍,垂紅纓,打跨鈸拂。便服則紫皂地綉盤?倫踴ㄐ??,束帶。民庶青綠,以別貴賤。」
可以這樣設想:在我們將來建設的宋夏歷史文化創意遺址公園「北宋城」內,僅把西夏元昊制定的這些服飾恢復,讓遊客穿上游園,也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元昊制定的這些服飾,以服飾顏色區分人的職別和貴賤,可謂赤橙黃綠,五顏六色。
西夏文官和武官,大體從頭到腳佔了6種顏色:紫、緋、金、銀、黑、花。老百姓只能穿戴兩種顏色的服裝:青、綠。
元昊還親自主持了黨項族的文字創制工作,創西夏民族文字「蕃書」,後人稱其為「西夏文」。經過四年大刀闊斧的國內改革和周密准備,1038年10月11日,元昊正式立國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元昊稱帝後,與北宋近30年的和平局面再次被打破。對於北宋王朝來講,元昊稱帝不啻是一噩耗。幾十年來,為了阻止西夏立國與稱帝,北宋幾代皇帝嘔心瀝血,委曲求全,給黨項李氏供吃供喝,還是沒能阻止西夏王朝崛起的步伐。
元昊稱帝,使宋夏邊境形勢驟然吃緊,雙方劍拔弩張。
而我們今天榆林市境內的神木、府谷、榆陽、橫山、靖邊、綏德、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吳堡等縣區,即為宋夏邊境爭奪戰的主要區域,宋夏重啟釁端,榆林人民就要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榆林人民的母親河——無定河,憂傷地記下了這一切。
來源:榆林日報
編輯:自在獨行
❿ 李氏起源
二、李姓
姓氏: 李 祖籍: 隴西
祖宗: 利真 郡望: 隴西郡
分類: 以官為氏
李姓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即超過萬人。李姓在國內分布極廣,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幾乎遍及全世界。根據古資料顯示,李姓是嬴(ying)姓顓頊(zhuan xu)的後裔,先為理姓(大理石的理)。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一大姓。
商朝末年因避難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縣定居。為了感激逃難時有木子(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充飢及躲避殷紂王的追緝,改為李姓。
李姓從商末到東周初的二百多年間一直居住在河南。東周時期李姓向甘肅、河北發展,西漢時期,李姓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從東漢開始,李姓陸續遷徙西南,分布於四川、廣西一帶。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在長江以南僅分布部分地區。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統治了將近300年,李姓作為「國姓」,最為顯貴。唐朝李家皇室子孫眾多,另外,凡有功於唐朝的人,均被賜與李姓,這樣大大擴充了李姓人口。經過唐朝的大發展之後,李姓開始南遷,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於唐高宗年間進入福建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不少李姓因避戰亂遷往南方;第三次從唐末黃巢大起義到五代,因中原地區長期動亂,李姓自長安、河南等地方直接進入福建、廣東等地。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王稱帝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大成、西涼、涼、吳、魏 、唐、楚、後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順等政權。
另外,李姓歷代人才輩出。春秋時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創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淵,李世民、大詩人李白、李賀、李商隱等;五代詞人李煜;北宋女詞人李清照,名將李顯忠;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文學家李夢陽、農民起義首領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國將領李開芳、李秀成,戲曲理論家、作家李漁;近代有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地質學家李四光、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現了許多傑出人才。美籍華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為當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學家;祖籍廣東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總理;現代香港十大財團之首、廣東潮州人李嘉誠 中國著名企業家李積斌(青海人)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