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遺址怎麼樣
⑴ 介紹即墨古城寫作文100多個字兒
對於明天,你是否有何感想。或許有人會說,明天有多少遠,一年中
有多少個明版天呢?還是先把握好今天吧權!至於明天,等到了再說,而有的
人卻則早早地打算好了。今天的事做好了,就為明天要做的事做准備。
明天是待人去創造的。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去創造和發展。當對與
明天,人們卻有許多預言。
科學家們在一起說起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我國以成為世界上第三
個可以自己發射載人太空梭的國家,接下來會研製「神州六號」運載火
箭,送更多的宇航員上太空。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實現熱門的克隆技
術。
⑵ 即墨故城為什麼在平度市!不是有一個即墨市嗎!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訴說著1400餘年前的故事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位於平度市東南的古峴鎮,遺址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有關專家考證,即墨故城始建於東周,盛於戰國、秦漢,而廢於北齊,前後存在了1300餘年,其繁榮和輝煌時期長達400餘年之久,是當時膠東半島地區唯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自秦朝開始,在膠水(今膠萊河)以東設立膠東郡,郡治即墨城,轄膠東半島全境。至楚漢相爭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封田市為膠東王,定都即墨。從此,即墨故城便開始成為諸侯王國的都城。西漢初年,漢景帝先後封他的兩個愛子劉徹和劉寄為膠東王。劉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帝,而劉寄,就是在平度歷史上留下深遠影響的「康王」。劉寄為王28年,死後謚「康」,因此,至今平度民間仍稱即墨故城為「康王城」。劉寄及其子孫共在這里生活了150餘年,先後有六代膠東王都葬於即墨故城北的六曲山上,加上他們的子孫妃嬪的成百座陪葬墓,形成了至今大體保存完好的六曲山古墓群。
隨著西漢的滅亡,即墨故城也走上了衰落之路,先由郡國首府降格為普通縣城。500年後,縣被撤銷,城遭廢棄。至此,經歷了上千年風雨滄桑的上古名城即墨,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公元596年,重新設立了即墨縣,新即墨縣城就設在今天的即墨城。名字盡管相同,但已和古代的名城即墨沒有什麼聯系了。
城市廢了,可悠悠千載歷史留下來的文物古跡是廢不盡的,那深邃豐厚的古代文物層積更不是風雨所能洗掉的。在城廢以後的歲月里,古城遺址由於遠離了政治、軍事要地,因而避免了許多戰爭的破壞,即墨故城的遺址保留的相對完好。至今,我們仍可在即墨故城的遺址上看到殘留的東城牆,長約3里,殘高4-5米,板打夯築,層次清楚。古城遺址文物極為豐富,雖沒有進行科學發掘,僅憑農耕而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就可以知道,即墨故城遺址有著極高的歷史、考古、科學價值。
六曲山墓群因位於即墨故城北的六曲山上而得名,是我省面積最大的古墓群,也是我國現存的規模較大、等級較高的漢代陵墓。它現存古墓360餘座,上起東周,下迄北齊,分布面積達30餘里。2001年6月,作為即墨故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⑶ 即墨故城遺址的六曲山古墓群
即墨故城是歷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膠東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前後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這些王公貴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遠的六曲山脈上,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蔚偉 壯觀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別在古峴、雲山、麻蘭鎮的十多個村的三十餘個山頭上,共有三百六十餘座,絕大部分為漢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餘座,中型墓六十餘座,其餘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漢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墳,墳頭之大,大於山丘,坐落山頂,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頭砌成,其遺墟尚存,整個康王墳佔地約二、三十畝,整體呈上窄下寬的「凸」字形,墳高四十餘米。通過實地考據,當年修築康王墳時將山頂夷為平地並深挖殯埋後再依山勢堆積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塊,長約百米,寬約八十米。四周整齊,呈方形,有的已被農民種植時令農作物。墳頭坐落山頂,土質堅硬結實,與自然山頭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墳竟大於山丘,足見墳墓之大,地下寶物之豐厚。民間一直有「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之說。
在康王墳山坡前,修有康陵寺,據當代村民講,康陵寺建於漢朝,距今兩千多年。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重修,佛殿門前有壯觀的大匾,宏偉的大山門,有和尚撞鍾的鍾樓,有燒香火的香檀。分東西二廂,東廂住和尚,西廂住尼姑,分前後二殿,前殿三間,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像,惟妙惟肖.後殿五間,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羅漢,形象逼真。此廟興盛於世,聞名百里,前來降香祁福者眾。可惜在一九四一年被土頑李德元部拆毀。
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⑷ 青島平度即墨故城遺址要重建嗎誰知道是什麼時候
我來你回答,第一,假如你說的是即墨故城(平度)的話,很遺憾,沒有重建的規劃,原因很簡單,位於平度而且位置偏遠,原來的遺址可以說是什麼也沒有,所以沒有重建的價值。第二,假如你問的是即墨古城的話(注意故城和古城的區別),很高興的告訴你,已經建了很多了,相信很快就可以建設好了,當時預計的是15年5月竣工。原因也很簡單,位於即墨市市區,位置好,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跡,還有古縣衙,山東省唯一保存下來的三堂老縣衙,即墨古城正是在古縣衙的基礎上建設的。
⑸ 即墨古城的人文介紹
即墨人勤苦耐勞,剛勁不撓;其中英傑代出,卓然為地方增光。即墨這片古老的土地至少說4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居民們在此生息、繁衍,在此播種、耕耘著文明和希望。即墨的山水風土悄然熏陶著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形體、聲音乃至性情;歷史的運動則明顯地為他們的意識形態打上各個時代的烙印。於是,即墨人在自己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或曰:「語聲上,形容大」——即墨,山東之地,自然具有「山東大漢」的特點;或曰:「勤苦耐勞」——這種優秀的品質在即墨勞動群眾身上是顯而易見的;或曰:「人性剛絕」、「剛勁不撓」——這是即墨人最為典型的心態性格;或曰:「朴魯少文」——這種由來日久的民風在近代文化的浪潮中似乎漸次消淡。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則賦予即墨人以新的性格因素,他們反抗壓迫,抵禦侵略,追求真理,前赴後繼。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人們的思想,陶冶一代新風尚,人們熱愛集體,艱苦奮斗,助人為樂。近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人們則視野開闊、思想活躍,發展商品經濟的意識明顯增強。
人民群眾在創造生活、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孕育和培養了優秀的人物。舊志論即墨人物說:「人才之生,鍾靈川岳」,「即墨三齊名區,其間人文蔚興,名賢接武」。這種人傑地靈的傳統觀點未免失之偏頗。其實,對於人物、人才產生和成長更起作用的是社會環境,即使那些所謂的歷史「名賢」也無非如此而已。魏晉之前,即墨或為國,或為都,差不多自成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的體系,所以很有幾位人物應運而生,如即墨大夫、田單、田橫、王吉、童恢等。這其中的王吉算是地道的本地人物,他是漢宣帝時的諫大夫,以敢於忠言進諫,陳述不同意見而頗負盛名。有個典故雲:「王公在位,貢公彈冠」,其中的「王公」即為王吉。他的兒子及孫子後來都名列公卿,但沒有什麼大的歷史作為。假如他們一家後來不遷居到琅琊的話,那麼其後裔、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就會誕生在今天的即墨皋虞這個地方了。漢代以後,封建體制及其觀念日益完善和強化起來,即墨遠離國家的政治中心,因而也日漸荒遠冷落起來,即使較大的社會運動巨瀾波及即墨這個山陬海隅時,也就有些「強弩之末」的勢頭了。所以,這之間竟有10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即墨幾乎是默默無聞,有幾個平庸的人物也寥若晨星。明清以後,封建文化意識終於在即墨得以積淀。這一時期,即墨士紳崛起,人物涌現,頗有一番群星璀璨的景象。周、黃、藍、楊、郭、江、范諸顯姓望族中人才輩出,或以名宦顯赫,或以「勛績」昭著,或以文學聞達,或以忠義流譽,先後有近百位傳諸史志的人物。他們大多起家於科舉,揚名於官場。藍章、藍田父子先後為朝廷御史,皆以剛正敢言著稱,藍田的才華甚至為嘉靖皇帝嫉恨不已。周如砥出任萬曆時的國子監祭酒,「以文章名天下」,一時間「天下士多出其門」。黃嘉善在軍界中飛黃騰達,宮至兵部尚書,並獲得「少保」乃至「太保」的封建殊榮,死後,連皇帝也親自為之輟朝致哀。郭琇是清代康熙年間最負聲望的骨鯁大臣。他任御史,連上三疏,彈劾朝廷大臣名宦十多名,連大學士明珠在他的彈劾之下也立被罷斥。李毓昌這個本來不大的「人物」,但在震驚全國的一起特大案件中充當了光榮的主角,因而名載史冊;他的冤情大白於天下,他的忠正精神受到朝廷大力表彰。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近百年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革命洪流後浪推前浪,萬千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開創新的歷史紀元。在反對和推翻封建帝制的斗爭中,王仁山、呂子人、李卓峰、劉懋德這些國民黨人的早期先驅應運而生。尤為可歌可泣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揭開了無產階級革命最新的一頁歷史,李兆岐早在1926年就南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親聆毛澤東的聲音;192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即墨的第一個組織「中共即墨支部」秘密產生;魏思文、徐達三於1934年從祖國的北方帶來了馬列主義的革命火種;徐子興在處決大叛徒王復元的特殊行動中,大顯身手;劉胡蘭式的女英雄聶仁花在階級敵人的屠刀面前大義凜然。革命青年的卓越代表、即墨人民的優秀兒子周浩然執著追求真理,滿懷愛國熱情,胸懷革命大志,在黑暗的社會里,他以筆為槍,無畏地投擊反動勢力,抗日烽火燃起,他投筆從戎,英勇抗擊侵略者,不幸的是,僅僅才24歲,就被敵人殺害。建國後,劉啟章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本色和傳統,富貴不淫,艱苦樸素,甘為人民公僕,為人民群眾稱頌不已;杜世詢立足實際,真誠正直,敢講真話,忠心耿耿地向黨中央反映真實情況,受到人民群眾的敬重。正是這些有名和無名的英烈構成了一個群體,在即墨大地上寫下了一篇篇壯烈的史詩,演奏了一首首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交響曲。嗚乎!天行健,革命不息,英傑輩出;先天下之憂者而為楷范,後天下之樂者可不繼躅乎?
⑹ 請問即墨古城再什麼地方
不知道你問的是即墨古城(故城)還是 古城村
如果是古城村(壯武古城)的話應當是在蘭村鎮 蘭村鎮政府往北約2公里左右
可以乘坐青島到平度的車 古城車站下車
⑺ 墨故城的建築結構是怎樣的
即墨故城又稱朱毛城或康王城,位於山東省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而得名。古即墨城始建於春秋後期,戰國時代發展成為齊國東部即今膠東半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即墨是當時齊國僅次於臨淄的一大重鎮。《史記》中蘇秦曾稱贊說:「齊有琅琊、即墨之饒。」可見當時即墨故城雄偉壯觀,富庶繁榮。
據《左傳.襄公六年》載:「十一月,齊侯滅萊」,乃建此城於原萊國之中,北依群山,南控芥莒。田齊時候建造城邑,封重臣為即墨大夫。
齊滑王時,燕國大將樂毅破齊70餘城,只有莒和即墨久攻不下,齊將田單離開安平,固守即墨,大擺火牛陣在即墨大破燕軍,收復了所有齊國的失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單破燕」事件。
秦滅六國後,以即墨城為郡治設膠東郡。楚漢戰爭中,項羽分齊地為三,遷齊王田市為膠東王,以古即墨城為都,設膠東國。韓信破齊,齊將田既逃離膠東,曹參於此地殺之。漢設即墨縣,又繼續成為王國都城。
西漢前期三封膠東王,康王劉寄及其子孫傳國直至西漢之末。後歷東漢、魏晉、十六國,直到556年,即墨廢縣,該城逐漸傾圮。
596年,隋重設即墨縣,移縣城於舊不其縣境,即今之即墨市區。
現存即墨故城遺址可能是西漢膠東王城,地面有城牆遺存,即墨故城分內城和外城,全為夯土版築。
內城有金鑾殿、點將台、東西倉、貯貨灣、養魚池、梳妝樓等遺跡。當時的運糧河即今小沽河,通過東南城門洞,可直接駛入貯貨灣內,至今城牆缺口尚存。
即墨故城地下一帶常發現銅器、鐵器等,20世紀早期曾拉出一窟20大車古錢幣。
故城牆一帶一次發現的「燕明字刀幣」達28千克,另有弩機、銅鈁、劍、戈、刀、幣、鐵錢范等。
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臨淄土」之稱。傳說當年建城牆所有的磚瓦,都是人工從臨淄遞過來的。當地「二貞廟」、「洗心河」等類似孟姜女的傳說,反映了當時百姓不堪於苦役的心理。
即墨故城是歷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膠東名城,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前後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這些王公貴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10千米左右遠的六曲山脈上,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蔚偉壯觀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分別在古峴、雲山、麻蘭鎮的10多個村的30餘個山頭上,共有360餘座,絕大部分為漢代墓,其中大型墓20餘座,中型墓60餘座,其餘為小型墓。
其中最大的是西漢景帝之子康王劉寄的康王墳。康王墳墳頭之大,大於山丘,坐落山頂,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頭砌成,其遺墟尚存,整個康王墳佔地約二三十畝,整體呈上窄下寬的「凸」字形,墳高40餘米。
墳頭坐落山頂,土質堅硬結實,與自然山頭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墳竟大於山丘,足見墳墓之大,地下寶物之豐厚。民間一直有「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之說。
在康王墳山坡前,修有康陵寺,距今2000多年。1775年清乾隆下令重修,佛殿門前有壯觀的大匾,宏偉的大山門,有和尚撞鍾的鍾樓,有燒香火的香壇。
康陵寺分東西二廂,東廂住和尚,西廂住尼姑,分前後二殿,前殿三間,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像,惟妙惟肖。
後殿五間,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羅漢,形象逼真。此廟興盛於世,聞名百里,前來降香祈福者眾。
劉寄謚號康王,是即墨故城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曾「私作兵車鏃矢,戰守備」,謀圖配合淮南王叛反,未果,後因此事情傷而死。康王臨死之際,在一處山腳下安好墓穴,因為生前他兒子老喜歡照他的話反著做,所以康王反著自己的意思說,我死後葬在山頂上。
不料,劉寄之子為了盡孝心,照康王說的話做了,將他葬於山頂之上。但山頂上很顯眼,為了防止後人盜墓,又在其旁築了很多的大墓,以此混淆真假,當時曾有民諺說:「康王墳、康王墳,離離落落到京門」。
⑻ 即墨故城好玩嗎
故城分內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尚遺存城牆千餘米,城基寬約40餘米,高約5米,全為夯土板築。內城有金鑾殿、點將台、東西倉、貯貨灣、養魚池、梳妝樓等遺跡。古城一帶常有銅器、鐵器等文物出土。故城北的群山峰上,古墓群蜿蜒30多華里,有400餘座。墓葬之多,墓之高大均屬罕見。當時的運糧河(即今小沽河),通過東南城門洞,可直接駛入貯貨灣內,至今城牆缺口尚存。
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臨淄土」之稱。傳說當年建城牆所有的磚瓦,都是人工從臨淄遞過來的。當地「二貞廟」、「洗心河」等類似孟姜女的傳說,反映了當時百姓不堪於苦役的心理。故城牆一帶常有文物出土,如銅鈁、弩機、戈、劍、刀幣、鐵錢范等。
⑼ 即墨古城的發展問題
人口猛增,土地驟減——當代即墨的嚴重憂患;開發水源,保護環境——舉政利民的長久大計。2000年前,最顯赫的即墨大夫只不過是「萬家大夫」而已,每「家」照5人計,其時才5萬人,還有更為稀罕的年代,16世紀末葉,全部縣境內竟不到3萬人,而其時的縣域版圖比今日則多出900多平方公里;換言之,其時平均每平方公里幾乎找不到10個人。這與當今的人口現象比照起來真是令人驚嘆。近代的即墨人口一直呈增長趨勢。1872年人口為37萬,至1959年達到77萬,1961年人口跌落到66萬,也就是說3年減了11萬,算是人口大潮中的一個小小迴流,此後則洶涌澎湃地上漲不止。1969年,人口步上80萬的台階,1975年登上90萬的新層次,1987年在極大控制中突破100萬大關,人口密度相應地達到562人/平方公里。很明顯,人口增長的速度愈來愈快,令人憂慮;即墨這塊土地究竟最適合載荷多少人口?3萬少了,100萬多了。與人口膨脹一樣使人焦慮的是土地減少。當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的時代,令人奇怪的是人們竟然不能溫飽,而今560多人擠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豐衣足食。這唯一值得我們自豪和驕傲的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而別無其他。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人日多地日少」這個愈來愈嚴重的矛盾。即墨縣歷史上曾開拓到270多萬畝土地,這么多的土地養活著37萬人,每人佔有7畝多地,這是100餘年前的狀況。人口增長,各種社會建設不斷擴大,本世紀50年代以來,大約每年有近萬畝耕地為各種建設佔用,也就是說,到今天消失了幾十萬畝土地,如果按照這種時態速度發展,再過100年,我們將何以立足?千萬不可輕心大意,現在我們靠著100多萬畝耕地養活著100多萬人口,而人口在繼續增長,土地幾乎可以說只能減少而難以再擴大,將來怎麼辦?雖然我們恃仗逐步提高的現代化耕作技術來不斷提高糧食的產量而無恐於吃飯問題,但這是有限度的。今天,即墨的人均耕地已不足1.36畝,而人口繼續在增長,建設繼續在擴大,耕地繼續在減少,這是即墨縣面臨著的一個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即墨歷史上似乎並不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明清兩代凡500餘年,即墨受水澇之害32次,遭乾旱之災11次。顯而易見,水澇多於乾旱。本世紀50年代以來,據20年的觀測資料統計,天然降水年平均約750毫米。但近些年來連續乾旱,旱情非常嚴重,水源緊缺,地下水位下降,全縣幾乎無河、無灣、無溝,甚至連居民飲水也供應不上。究其原因,除了連年少雨乾旱之外,恐怕治水不善也是一個原因。即墨地理瀕海,河流一般湍急勢促,故便於疏泄而難以收蓄。據1980年水資源調查計,我們對水的利用率僅僅是21.7%,對過境河道水的利用率才9%,也就是說老天每年惠賜給我們10桶水,我們只用了一二桶而已,另外八九桶皆付之東流了。宏觀之,32:11也好,750毫米也好,水在即墨好像是足夠的;但由於降水過於集中,常常幾天之內或一場大雨便溝滿壕平,而地近大海,雨過水去,利用不足。因此,即墨治水在於蓄水,蓄水以調豐枯,以均旱澇,「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有水,魚則生,牧可興;無水,稼則憔,林則凋。水為「富民興即」之源,須遠慮長計才是。
環境問題也是置於即墨人民面前亟待思考的一個新課題。自然環境日趨惡化,生態平衡日見傾斜。現代工業飛速發展,企業競爭,如賽龍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各種污染趁機襲來。就拿即墨城中的墨水河而言,歷史上它曾風景如畫,幽雅宜人。集舊說為證:其一景曰「平沙清流」:寬闊的河面水波漣漪,平坦的河底細沙潔凈;其景二曰「鎖龍泉石」:河道忽轉岩壑,湍流跌宕旋轉;浪花進濺,水聲嗡鳴。其三景曰「高堤垂釣」:河堤巋然而起,兩岸林木蔥郁,垂釣堤上樹下,銀鱗跳破碧波。其景四曰「淮涉春浣」:春風曳柳,晨霧籠紗,流水潺潺,搗衣聲聲。而現在這一切都無影無蹤了,代之而來的是污水汩汩,令人掩鼻。水的污染,空氣的污染,土地的污染,正從四面八方偷偷襲來,包圍著現代即墨居民的生活,當代人應為後世著想,應當全方位地大系統地謀劃長治久安之計。欣慰的是,人口、土地、水、環境這些問題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縣委、縣政府正積極推行各種措施,且已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