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毛墩遺址
Ⅰ 誰有宿遷市歷史沿革的文章
宿遷是悠久的,早在5萬年前的下草灣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點燃了人類文明的曙光;關於宿遷在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滄桑變革,本報「民生話題」欄目也曾刊登過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體詳細。
從宿城區博物館搜集到《宿遷的歷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
宿遷,這塊土地相傳上古時候為少昊氏的領地。《禹貢》記載為當時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宿遷歷史悠久,文化層堆積深厚。舊石器時期因年代久遠,有待進一步考證。最早發現的文化遺存為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在駱馬湖以東地區隨處可見層疊的文化層,上層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漢文化層,下為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層。其中著名的有屬於龍山文化體系的黃泥灘遺址(關廟)、井兒頭遺址、黃營遺址(來龍)。商周時期有尖墩遺址(來龍)、青墩遺址(曉店),這些遺址表明,我們的祖先很早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時期,這里產生了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鍾吾和猶國。北有鍾吾,都城在今宿遷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腳下,猶國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區鄭樓附近。而後到戰國,這里的屬地不斷變更,先後屬過魯、宋、楚、秦等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下相縣,屬臨淮郡。下相古城遺址在今市經濟開發區古城居委會。漢朝承襲秦朝的郡縣制,又在原鍾吾國的土地上置司吾縣。至兩漢時,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區的漢文化向這兒輻射,我們能從侍嶺的漢城遺址、洪武墩的漢墓群以及曉店的清涼院遺址看出當時商業發達、城市繁華、人口集中。
西晉太康無年(公元305年),設立宿豫縣、宿豫郡,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宿豫這個名稱。
北魏時屬徐州,東魏時屬東楚州,梁時改屬泗州郡,宿豫為當時的州治所在地。
隋時,宿豫屬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將宿豫改為宿遷,屬河南道徐州彭城郡。五代時與唐朝的隸屬關系相同。
宋時屬河東路淮陰軍邳州郡。北宋時,宿遷縣境包括今新沂、泗陽、睢寧和淮陰縣的漁溝鎮,為歷史最大。南宋時,宿遷為金、宋對峙之地,連年戰爭,城垣毀壞,1193年,黃河水患,宿遷縣城遷到今城南項王故里處。
元、明、清時期宿遷屬淮安府。1576年,黃河決口,今項王故里附近的宿遷縣城地勢低窪,受洪水威脅遷至城北馬陵山附近,築土城,即今馬陵公園南首。清初,宿遷又改屬徐州。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成立,廢除州府制,宿遷先直屬江蘇省政府,後隸屬淮陰專署。
在人民革命斗爭中,成立的泗宿縣、宿遷縣歸華中軍區六分區領導,屬淮海區。
解放後,泗宿縣並入宿遷縣,隸屬淮陰專區,歸仁地區劃歸泗洪縣,洋河地區劃歸泗陽縣,原宿遷北部沂河以北劃歸宿北縣(今新沂市),宿遷縣的規模比以前縮小。1987年12月,宿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宿遷市,轄四縣一區(即泗陽縣、泗洪縣、沭陽縣、宿豫縣、宿城區),宿遷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Ⅱ 東海縣是不是有個叫毛墩的地方
有,就在步行街北大門對面,路北
Ⅲ 尋十個文化遺址或非文化遺址的簡介。
1.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與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佔地面積極分子2萬平方米,現存建築980餘座,有屋8700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傑作。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在山東省的西南部,有一個孔姓人口佔1/5的縣級市,她就是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東方聖城」——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3皖南古村落
西遞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東南部,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26.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坐落於玉龍雪山腳下的金沙江畔,古城東南是數十里良田闊野。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硯與研同音)。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 成都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陵寢。千多年來幾經毀損,屢有變遷。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於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並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築1672年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成都境內除武侯祠外其他三國文化遺跡
5西安3000年前的西安是中國古代王朝的核心要塞。現在很多遊客湧向西安,參觀當時留下來的珍貴兵馬俑。秦始皇陵中埋藏著多達6000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真人一般大小的兵馬俑,讓如今的西安蜚聲世界。考古發現,當年修建陵墓時耗資巨大,大量的人力物力,無法估價的財富和水銀才換來了秦始皇陵 6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碰撞而產生的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朴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並向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豬首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發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的先民應為龍 的傳人。7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兩天兩夜。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現被辟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8廣西白龍珍珠城遺址古珠城曾是令人驕傲的南珠標志,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古珠城殘留下的歷史遺跡,在今鐵山港區營盤鎮境內,距北海約60公里。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位於到城東南36公里營盤鎮白龍村。珍珠城又名白龍城,傳說古時有一條白龍飛到這里上空,落地不見蹤影,人們認為白龍降臨乃吉祥之地,便從那裡建城,稱為白龍城。該城瀕臨大海,離海不遠有珍珠母海多處,尤以白龍楊梅池最大。此地歷代盛產珍珠,質優色麗,以「南珠」之稱聞名於世。流傳多年的民間神話故事《合浦珠還》就發生於此。城為正方形,南北長320米,東南寬233米,周長1107米,牆高6米,城基寬6米,條石為腳,火磚為牆,中心黃土夾珠貝夯築而成。面積七萬多平方米,分東、南、西三個城門,門上有樓,可瞭望監視全城和海面,城內設採珠公館,珠場司、鹽場司和寧海寺等。城牆內外砌火磚,中心每10公分一層黃土夾一層珍珠貝貝殼,層層夯實,珍珠城因此得名。城牆周圍可見古代加工作坊的遺址和明代欽差大臣《李爺德政碑》《黃爺去思碑》等的遺跡。殘貝散落,遍地皆是,可見當年採珠之盛。 9青島山炮台遺址公園坐落在風景秀美的青島山上,為島城最佳觀景點之一,這里曾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洲唯一的戰場,其地下工事保存完好,是一處集教育、休閑、游覽為一體的人文景觀。 10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 黔西沙井觀音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有「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句。因為他的名氣大,文章又很動人,這「不毛之地」便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把莽莽的雲貴高原想像成一片荒漠。一陣陣「蠻煙瘴雨」,把雲貴漫長的歷史湮沒,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找回這「失落的文明」。在此之前,人們研究貴州歷史,翻遍了浩繁的史書,好不容易才尋找到幾條關於牂牁、夜郎的史料。可是,仔細算來,也不過兩三千年的歷史。1964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試掘了黔西觀音洞遺址,揭開了貴州「史前文化」的帷幕。「史前文化」是一部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它彷彿是一座巨大的無字碑,碑上雖然沒有鐫刻文字,但那點點斑痕,卻依稀可見人類童年時代的足跡。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的發現,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極其邈遠的太古,使貴州的歷史線索突然向前延伸了24萬年。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公布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入「國保檔案」。這是貴州「史前文化」的「第一樂章」,是貴州悠久文化的源頭,在此之後,古人類在貴州這塊土地上的活動更廣,創造更多,已發現的古人類、古文化遺址將近百處,在全國佔有重要一席。
Ⅳ 中國境內已確認的三處古人類遺址分別在哪裡
北京周口山頂洞人,陝西西安半坡人,雲南元謀縣元謀人。
1、山頂洞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因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1930年發現,1933~1934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進行發掘。
2、半坡遺址,有6000-6700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遺址於1953年被發現。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主持,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發掘,總計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
3、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化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遺址中還出土有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
(4)來龍毛墩遺址擴展閱讀:
山頂洞人文化遺址是1930年發現的,1933年和1934年進行了發掘,已挖完。山頂洞文化的底層直接堆積在「北京人」遺址的第1層上。山頂洞洞口向北,發掘時被拆除,所見向北的口是人工開鑿的。
山頂洞遺址由四部分組成:洞口,人室、下室和下窨,前三部分都發現有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下窨只發現完整的動物化石。山頂洞人掌握了鑽孔磨光技術,學會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生產活動有採集、漁獵,人死後還懂得埋葬,山頂洞人的群居生活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關系。
山頂洞的洞口高4米,下寬約5米;上室東西長12米,南北寬8米,上室西部有一陡坎,向西傾斜,表面有厚層的石鍾乳,下室在此斜坡的底部。下窨在下室深處。
Ⅳ 圓明園你印象最深刻的文物活著遺址是什麼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於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琅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製品也特別精緻,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緻的東西」。英國女王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琅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英國女王,另一塊獻給法王拿破崙三世。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拿破崙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歐也妮王後於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後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後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後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用名貴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顏色白中透綠,雕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銘文是:「敬願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展品說明顯示,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聯軍劫掠後,在巴黎拍賣會上買來的……
有沒有圓明園文物回歸的一天?
圓明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聽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石刻銅刻文物有了線索。楊來運先生給記者舉例說,北京某單位院內有一對銅獅,據說這里曾是義大利駐中國領事館,1900年前後從西山某地(也有說是從圓明園內)運回這對銅獅。據楊先生了解,這對銅獅為嘉慶年間製作,而嘉慶年間在西山除了建設綺春園外沒什麼大的園林建築。而綺春園正是圓明園的組成部分,綺春園的宮門於嘉慶年間落成,這對銅獅應該是綺春園門口的銅獅子。
一兩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將先人流傳下來的兩個花瓶和一面鏡子捐贈給了圓明園。經初步考證,這兩個花瓶一個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是嘉慶年間的,三件物品都是恭親王被貶到戒台寺清修時隨身帶去的圓明園物品。
但是,遺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畢竟是少數,大量的珍貴文物流失於海外,僅靠出資購買,並非長遠之計。楊先生無奈地說:「關鍵問題是缺少有關的國際法則和公約。」雖然我國已經參加了好幾個文物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但是,各個國際公約的回溯力和締約國十分有限。
「但我們要不斷呼籲,並同相關國家協商,在適當時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各國出台有關法律,將各國非法所得文物歸還原國家。」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在的文史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的資料,希望能為將來某一天文物回家作準備。他們希望,在國外博物館中見到圓明園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紹資料提供給他們。
楊先生最後說,歷史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產地」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離開了文化母體的歷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報成功,那麼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有關規定和「在起源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則精神,有關國家更不該「賴」著圓明園文物不還。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時間,吸收西洋建築的巴魯克形式,於長春園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就是弘歷皇帝命義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的。西式宮殿建築於中國園林中是一個創舉。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幢建築物,樓前有噴水池,沿東西坡道可登上二樓。樓上東西兩側為水車房,呈工字形,中間為蓄水池,可盛水180噸。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進行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搶劫。為了掩蓋他們踐踏人類文明的野蠻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將這座中外罕見的藝術寶庫焚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餘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鍾、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琅、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藝術品亦流落海外。《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倖免於難。
評論
Ⅵ 宿豫區的社會
宿遷歷史上為旱作物產區。居民以小麥、玉米(俗稱大秫秫)、高粱(俗稱小秫秫)、甘薯(俗稱山芋、紅芋或白芋)等為主食。小麥、玉米、高粱、甘薯可磨為麵粉,也可和成稀糊狀物烙煎餅。甘薯除蒸煮食外,可切片曬干俗稱山芋干,可用它下鍋摻和煮稀粥食用,可將山芋干磨粉和成糊狀物烙煎餅,還可將山芋干磨成麵粉做饅頭。新起的山芋洗凈磨碎後,加水漏漿沉澱成澱粉(俗稱粉面),粉面再經加工為粉絲,粉皮等。境內居民早晚以稀飯和煎餅為主,旱改水種水稻後,中午以大米飯為主。
境內居民多喜食蔥、蒜、辣椒。冬季到來之前,多習慣腌制大白菜、醬豆、臘菜、蘿卜干、大頭菜等蔬菜以備冬天食用。
城鄉居民一天吃兩頓飯的習俗。農民在夏季大忙時,增一頓午飯,即食用隨身攜帶的煎餅。此習俗農村仍在沿襲,城市居民逐漸養成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但早餐仍很簡單。 柳琴戲
柳琴戲是宿豫區運西流行的一種民間戲劇,是群眾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柳琴戲原名「拉魂腔」。建國後定名為柳琴戲。柳琴戲與淮海戲有著一定的血緣關系,是從「拉魂腔」發展而來。 大興旱船
「旱船」本意陸地上的船,因其外觀妝扮花俏又常稱「花船」。跑旱船(或玩花船)是江蘇省宿遷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大興旱船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大旱年間當地百姓祭祀求雨的一種形式,同時也蘊含了當地群眾對往日漁民生活的懷舊。大興旱船分單船、雙船和多船表演,以舞為主、說唱為輔,形象地塑造行船時的動作情景。
蘇北大鼓
蘇北大鼓,原名「打鼓說書」,也稱「睢寧大鼓」,「宿遷大鼓」,民間慣稱「說大書」,宿遷地方曲種。流布於蘇北的宿遷、徐州、連雲港、淮陰及皖東北和魯南地區。
蘇北琴書
蘇北琴書亦稱「打揚琴」或「打蠻琴」,是以江蘇宿遷方言說唱的一種曲藝形式。它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間小調,清道光年間(1821年)形成於宿遷一帶,並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和發展,廣泛流布於蘇北宿遷、淮安、徐州、連雲港以及皖東北、魯東南等地區。 古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鳳凰墩遺址(保安鄉鳳凰村鳳凰組)、王墩遺址(來龍鎮西陵園村東500米)、路墩遺址(來龍鎮路墩村西)、陳墩遺址(新莊鎮陳墩村北組)、黃泥灘遺址(關廟鎮長興村西)、吳庄遺址(保安鄉韓集村鳳凰組),西周時期的毛墩遺址(來龍鎮北1000米)、沈墩遺址(來龍鎮西高圩村陸沈組)、斗墩遺址(侍嶺鎮侍嶺居委會街北)、芝麻墩遺址(侍嶺鎮嶺西村西)、後場遺址(保安鄉張圩村後場庄南),戰國時期的後墩遺址(來龍鎮左庄村後屯組西南側),漢代的大破墩遺址(保安鄉黃泥村腰庄組)、邱墩遺址(侍嶺鎮陸宋村北450米)、東大宅子遺址(來龍鎮路墩村東)、東黃林西黃林遺址(來龍鎮黃庄村)、張大營遺址(來龍鎮陵園村南)、東大墩遺址(來龍鎮左庄村北)、徐宅子遺址(侍嶺鎮陸宋村北)、雙蔣遺址(來龍鎮光明村趙庄),清代的仰化行宮遺址(仰化鎮復隆村四組)、順河行宮遺址(順河社區居委會東北)。
古墓葬
漢代的洪武墩墓群(侍嶺鎮程庄北100米)、尖墩墓群(侍嶺鎮變電所南500米)、烏鴉嶺墓群(侍嶺鎮侍嶺村黃庄組)、曹墩墓群(來龍鎮左庄村徐庄組)、孫庄小墩墓群(關廟鎮關廟村孫庄北)、劉庄大墩墓群(關廟鎮關廟村劉庄北),宋代的劉陵墓群(新莊鎮安圩村)。
古井
唐代的陳墩南井、北井、時濟泉井(新莊鎮陳墩村),關廟的南井、北井(關廟鎮董圩村、永平村),侍嶺古井(侍嶺鎮陸宋村北)、康莊井(新莊鎮安圩村);明代的竹城寺井(大興鎮竹城村),清代的十八楞井(宿遷高新區油坊組黃耀中家南)。
革命烈士墓
卓圩戰場遺址(順河鎮沈庄村)、蔡集烈士陵園(來龍鎮陵園村)、來龍庵戰場遺址(來龍鎮來龍居委會)。
Ⅶ 榆林周圍哪裡有遺址,古鎮古城都成,是荒廢的遺址,遍地有殘破的磚瓦嗎,詳細點
陝西榆林
榆林鎮北台遺址:
鎮北台位於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距離紅石峽僅2公里,距離榆林市區僅7公里,所以兩地可以放在同一個上午或者下午游覽。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台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台之各層均青磚包砌,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t望口,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其第一層周圍有屋宇環列,乃當年守台將卒營房,至今基座尚存。緊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磚城,名款貢城,是當年蒙漢官員接待洽談及舉行獻納貢品儀式的場所。 鎮北台建於明代,有「萬里長城第一台」的稱號,屬於萬里長城防禦體系之一的觀察所,是明長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見它的雄偉了。登上鎮北台台頂,可以欣賞方圓幾十里內的塞外風光,沙漠、戈壁、草灘、黃河以及三北防護林,也可以看到距離它不遠的紅石峽。鎮北台是明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磅礴的建築之一,是長城三大奇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紅石峽:
紅石峽又名雄石峽。位於陝西榆林北3公里處。紅石峽紅岩對峙,楊柳成蔭,長城穿峽而過,榆溪河奔騰不息,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勝景。
關於紅石峽的起源,《榆林府志》說:宋朝時,榆林這一帶歸西夏國管。當時紅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湧出南 紅石峽風光流。西夏國王李繼遷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派人障水別流,鑿石為穴,埋葬祖先,復引水其上。因此,在紅石峽水庫的普濟橋東側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繼遷葬乃祖彝昌於此。」現碑已毀。
另一種說法是,1472年,餘子俊任延綏巡撫都御使,准備修長城。當時,紅山北邊,清水河的水汪了個大海子。海子中間的水寨中住著一夥搶奪蒙漢人民牛羊、糧食、衣物的水賊。為消滅這伙強盜,餘子俊便派人在此鑿石為渠,引海子的水從榆林城西南流入無定河。水退後,餘子俊派大軍消滅了這股強盜。當時,把鑿開的石峽叫紅石峽,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兩岸鑿修的灌溉叫廣澤渠。
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行宮位於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稱「新順王」在西安建大順國後,遂命人在這里修建了行宮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來。李自成行宮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後,其侄李過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宮依山據險,前後2層90級台階,將秀麗別致的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巔。在山頂一塊空闊的平地上建有巍峨、富麗的啟祥殿和兆慶宮。其建築雄奇挺拔,氣勢壯觀。
李自成行宮構思精巧,造型別致,主要建築有樂樓、梅花亭、捧聖樓、玉皇閣、慶祥殿和北慶宮等,是陝北別具一格的宮殿園林旅遊區。
李自成行宮內還設有米脂婦女革命史跡展。
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陝北邊境納林河南,無定河北岸原頭上。地理座標為東經109度9分,北緯37度59分之間,城址內外被流沙所淹,周圍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內城構成,,內城又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東西城中間由一道牆分開。外廓城周長約4696米,東西周長2566米,面積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長2470米,面積0.3813平方公里。
統萬城是北朝十六國之一「夏」的國都。建於公元413年,毀棄於公元994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連勃勃於晉義熙三年(407),自稱天王,大單元龍升元年,設置百官,國號大夏,雄踞朔北大漠。義熙九(413)任命工巧殘忍的叱干阿利為將作大匠,征發嶺北各族人民十萬眾於朔方水以北,黑水之南營築都城,取名「統萬」寓「統一天下,君臨萬幫」之意。427年,魏世祖滅赫連昌,夏亡。魏設統萬鎮。487年(太和十一年)置夏州,以統萬城為夏州治所。
隋時統萬城屬朔方郡管轄,大業(605---617)末年賊帥梁師都竊據統萬城,登皇帝位國號梁。唐貞觀二年(682)破梁師都,長澤四縣。五代及北宋時期,黨項羌聚居於這一帶,經常與北宋磨擦沖突,公元994年,宋廷為移民。從此,統萬城夷為廢墟。
統萬城作為夏國都的歷史僅15年,而作為北方軍事重鎮的歷史卻有600多年。
我國古代都城大多為後代建築或現代市都市蓋壓或為古代治者改建。宋太宗統萬城「深在沙漠」為名,下令毀城移民後,統萬城便在浩潮的毛烏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加之營建該城的將作大匠叱干阿利,馭工嚴酷,質量要求極高。據赫連勃勃命人刻石頌功的碑文可知,統萬城的形勝險固,可與秦都咸陽、東周洛陽城媲美。城垣如同石頭一樣堅硬,還建有祖廟、明堂、社稷等祭祀設施,至於該城的「崇台秘室」,通房連閣之屬,更是其他各城少見的。因此,這座歷史上匈奴族所建的都城,在地處塞北,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靖邊紅墩界鄉白城則奇跡般地保存下來了。
統萬城是我國歷史上匈奴族留在人類長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遺址,後來又是黨項羌等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這座統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北方少數和民族史,各民族關系史,古代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城市建築以及地理變遷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價值。
統萬城遺址代表性遺跡有:外廓城城垣;東、西兩城城垣;隅墩、馬面、角樓基座、地面台基、宮殿遺跡,馬面內倉庫建築等。
城址內遺物相當豐富,上至漢唐,下迄唐宋文物均有發現。歷次調查發現的文物有:銅印:駙馬都尉印、「西部尉印」、「文房之印」;肖形印多件,有龜形、葫蘆形、壺形等。銅佛像三件,銅鏡三件,銅錢數枚。石雕藝術品:有圓雕石鳥、石龜座、石武士、石燈等。石殘碑一塊,瓷燈二件,瓷獅一件,瓷痰盂一件。建築材料有:花方磚、條磚,「永隆」瓦當,蓮花瓦當、獸面瓦當、蟬紋瓦當陶范、琉璃滴水,壁畫殘片。日常生活用品有陶撲滿、陶拍等。
西城南垣第一號馬面內的倉儲遺址出土有大量植物標本,種類達十餘種,除常見於沙區的沙蒿、沙柳、檸條、沙打旺外,更有喬木楊、側柏、松、冷杉、榆、棗、椿、楸等以及高梁。這是當時此地植被豐厚的證明。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Ⅷ 焦墩遺址中挖出的6000年前巨龍遺骨,是真正的龍骨嗎
想啥呢,肯定不是真正的龍骨啊,甚至連骨頭都不是,焦墩遺址中挖出來的那個所謂的巨龍遺骨,實際上是用石頭擺出來的龍的造型哦。我國人民自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一直對於這個活在傳說中的生物有著一種探究欲,想要看看龍是不是真的存在。很多人認為,龍其實是真實存在的,還有人認為龍並不存在,就是一個傳說中的生物,但是在1993年,從湖北省黃岡市的一個小村落,居然出土了一頭巨龍的“骸骨”。
而且這個由石子堆砌出來的龍,又和古書當中所記載的龍十分相像。當然,可能也有這種可能,龍是這些原始人想像出來的,由部落的不斷融合帶到了各個部落,最終帶到了華夏部落,成為了一些部族的圖騰。因為當時圖騰崇拜比較盛行,所以龍也漸漸被人集中崇拜,最早就連我們自己,都成為了“龍的傳人”。
Ⅸ 簡述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文化的類型、特徵(由老到新)
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就是馬家濱文化馬家浜文化分布 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興縣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包括浙江吳興邱城、桐鄉羅家角、江蘇吳縣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遺址。墓葬盛行俯身葬,有些屍身頭骨用陶器覆蓋。
馬家浜文化簡介 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省古遺址調查中在江陰護城河北岸發現一處古文化遺址。遺 址面積東西長近300米,南北大部疊壓在黃淤土之下,己暴露的最寬處約30米,文化層距 地表深約1米左右。遺址西部發現紅燒土塊和墓葬。出土有石斧、石錛和表面施紅色綵衣 的紅砂陶鼎以及陶缽等遺物,屬於馬家浜文化。而後來在江陰石庄鄉高城墩也出土有紅 陶鼎足、紅陶殘片等馬家浜文化的遺物,這些都證明了6000多年以前的江陰已經出現了 最早的原始聚落。 馬家浜文化時期,江陰的原始先民處在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期,這個時期,先民們開 始使用磨製石器,開辟農田,種植水稻,並燒制陶器,過著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家畜 飼養和魚獵的經濟生活。 江陰地處濱江,草木豐茂、氣候溫暖濕潤,先民大多選擇在高爽的崗地上營建旁屋 ,周圍有水塘、河流等水源。當時用來蓋房子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擋風避雨的家 有了,先民門也開始定居下來。當時的先民已開始了最早的男耕女織。水稻開始在這片 土地上出現。男人們不只是捕魚打獵,而是開始用經過簡單打磨後的石斧,石錛等原始 農具種植水稻,而女人們除了採集核桃、杏、梅、菱角等野生植物,也開始學會利用野 生葛纖維紡紗織布,做成衣裳,到後來崧澤文化的遺存江陰周庄龍爪墩遺址出土的陶紡 輪就證明先民們已掌握了最原始的織布技術。而這個時期,作為農業的副業,家畜飼養 業也開始出現了,先民們開始飼養豬、狗和水牛。 制陶業是當時婦女從事的一項重要手工藝,她們用手制的方法,燒製成夾砂陶和泥 ,下面生火,用來燒煮食物。當時的陶器製作還較原始,火候較低,陶器表面大多素麵 ,極少裝飾。編輯本段馬家浜文化的特產 馬家浜文化時期,先民們已製造出玉(),呈圓形,周邊有一缺口,用以夾在耳邊作為 婦女的裝飾,稍晚又出現了玉璜。玉磺呈半環形,兩端各鑽有小孔,可系繩掛於胸前作 為飾品,可以推測,那個時候,先民們已有了一種朦朧的愛美的意識。
Ⅹ 江蘇的朋友 有誰知道「宿遷」名字的來歷呢
宿遷原為宿豫縣 唐朝時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宿豫改為宿遷。
宿遷是悠久的,早在5萬年前的下草灣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點燃了人類文明的曙光;關於宿遷在歷史上有文字
記載以來的滄桑變革,本報「民生話題」欄目也曾刊登過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體詳細,近日,記者從宿城
區博物館搜集到《宿遷的歷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宿遷,這塊土地相傳上古時候為少昊氏的領地。《禹貢》記載為當時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層堆積深厚。舊石器時期因年代久遠,有待進一步考證。最早發現的文化遺存為新石器時代,距
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在駱馬湖以東地區隨處可見層疊的文化層,上層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漢文化層,下為
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層。其中著名的有屬於龍山文化體系的黃泥灘遺址(關廟)、井兒頭遺址、黃營遺址(來龍)。商
周時期有尖墩遺址(來龍)、青墩遺址(曉店),這些遺址表明,我們的祖先很早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時期,這里產生了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鍾吾和猶國。北有鍾吾,都城在今宿遷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腳下,猶
國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區鄭樓附近。而後到戰國,這里的屬地不斷變更,先後屬過魯、宋、楚、秦等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下相縣,屬臨淮郡。下相古城遺址在今市經濟開發區古城居委會。漢朝承
襲秦朝的郡縣制,又在原鍾吾國的土地上置司吾縣。至兩漢時,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區的漢文化
向這兒輻射,我們能從侍嶺的漢城遺址、洪武墩的漢墓群以及曉店的清涼院遺址看出當時商業發達、城市繁華、人口
集中。
西晉太康無年(公元305年),設立宿豫縣、宿豫郡,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宿豫這個名稱。
北魏時屬徐州,東魏時屬東楚州,梁時改屬泗州郡,宿豫為當時的州治所在地。
隋時,宿豫屬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將宿豫改為宿遷,屬河南道徐州彭城郡。
五代時與唐朝的隸屬關系相同。宋時屬河東路淮陰軍邳州郡。北宋時,宿遷縣境包括今新沂、泗陽、睢寧和淮陰縣的
漁溝鎮,為歷史最大。
南宋時,宿遷為金、宋對峙之地,連年戰爭,城垣毀壞,1193年,黃河水患,宿遷縣城遷到今城南項王故里處。
元、明、清時期宿遷屬淮安府。1576年,黃河決口,今項王故里附近的宿遷縣城地勢低窪,受洪水威脅遷至城北馬陵
山附近,築土城,即今馬陵公園南首。
清初,宿遷又改屬徐州。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成立,廢除州府制,宿遷先直屬江蘇省政府,後隸屬淮陰專署。
在人民革命斗爭中,成立的泗宿縣、宿遷縣歸華中軍區六分區領導,屬淮海區。
解放後,泗宿縣並入宿遷縣,隸屬淮陰專區,歸仁地區劃歸泗洪縣,洋河地區劃歸泗陽縣,原宿遷北部沂河以北劃歸
宿北縣(今新沂市),宿遷縣的規模比以前縮小。
1987年12月,宿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宿遷市,轄四縣一區(即泗陽縣、泗洪縣、
沭陽縣、宿豫縣、宿城區),宿遷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