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安邊門遺址

安邊門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7 18:09:28

Ⅰ 安德門的城門考古

小安德門被毀的年代,在十八個外城城門中算是比較早的,可能在清專代就沒有小安德門了。
根據屬史書記載,小安德門在華嚴寺和小門里之間,華嚴寺和小門里兩個地名,根據史書里記載的方位描述,確定小安德門的門址在雨花南路東側,快到與雨花西路交界的地方;在雨花南路東邊,有一個老百姓傳說的地名小北門,就是小安德門;在雨花南路東頭,還留存一小段土埂,就是明代應天府城的外城土牆遺址
南京小行路上有大安德門,小安德門確定了,大安德門的位置也就確定了。從雨花南路龍福山莊後面一條小路向安德門地鐵站走去,路過一個名叫安德門村的城中村,城中村裡房屋的牆上有很多明城磚,就是從明代大安德門城門樓上拆除下來的,上面的有明代初年質量追蹤制度的雕刻銘文,大安德門的遺址方位確鑿無疑。大安德門的具體位置在江蘇省警官學院、南京警犬研究所與安德門民工市場之間。
外城城牆的門口都是用城磚砌的,這里距離最近的內城城牆也有好幾里路,因此這些明城磚的來源只有一個可能性:是大安德門和小安德門被毀時留下來的,老百姓竊取來蓋私房。

Ⅱ 安第斯高原的太陽門遺址規模有多大

蒂亞瓦納科文化最傑出的象徵,美洲古代最著名、最卓越的古跡之一——太陽門就座落在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東南21公里、海拔4000米高的層巒疊嶂的安第斯高原上。

1548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發現了這個被印加人稱作蒂亞瓦納科的小村落、並向外界報道後,以精美的石造建築特徵的蒂亞瓦納科文化從此就著稱於世了。自那以後,圍繞這個遺址是什麼時代建造的,由何人建造的,究竟是什麼所在等問題整整討論了4個多世紀。

這是一個星散在長1000米、寬400米的台地上的大遺跡群,地處太平洋沿海通往內地的重要道上,遺址被一條大道辟為兩半,大道一邊是佔地210平方米,高15米的階層式的阿加巴那金字塔,另一邊是由長118米、寬112米的檯面組成的卡拉薩薩亞建築。該建築至今仍完好無損,四周圍有堅固的石牆,裡面有階梯通向地下內院,太陽門就座落在該建築的西北角。

蒂亞瓦納科文化是公元5世紀到10世紀之際影響秘魯全境的一支文化。作為該文化的代表太陽門,由重達百噸以上的整塊巨型中長石雕鐫而成,造型莊重,比例勻稱。它高3.048米,寬3.9629米,中央鑿一門洞。門楣中央刻有一個人形淺浮雕,人形神像的頭部放射出許多道光線,雙手各持著護仗,在其兩旁平列著三排48個較小的、生動逼真的圖像,其中上下兩排是面對神像的帶有翅膀的勇士,中間一排是人格化的飛禽,浮雕展現了一個深奧而復雜的神話世界。這塊巨石在發現時已殘碎,1908年經過整修,恢復舊觀。據說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縷曙光總是准確無誤地射入門中央。

在印加人創造蒂亞瓦納科文化年代,尚未使用有輪子的運輸工具和馱重牲畜,因此在這雲霧繚繞、峭拔高峻的安第斯高原上建造起如此雄偉壯觀的太陽門,確實不可思議。16世紀中葉,西班牙殖民主義者見到這座庄嚴的古建築時,曾認為是印加人或艾馬拉人造的。但艾馬拉人不同意此說,認為太陽門遠為古老,是太陽神維拉科查開辟天地,建造了太陽門和蒂亞瓦納科其他各種動人心魄的建築群。歐美大網路全書敘述了兩種傳說,一個傳說說是由一雙看不見的手在一夜之間建造起來的;另一傳說說是那些雕像原是當地居民,後來被一個外來朝聖者變成了石頭。長期定居在拉巴斯的奧地利考古學家阿瑟波南斯基則在20世紀上半期提出一個假想,認為該文化年代可上溯到13000年前,它建在一個巨大的甜水湖岸上,湖水來自融化了冰河期的冰川,由科拉族,阿拉瓦族締造了史前期的城市,太陽門是個石頭日歷,後來火山爆發或其他自然災禍毀滅這古老城市和文明。但是這些說法僅是神話而已。

為弄清蒂亞瓦納科文化的來歷,美國考古學家溫德爾貝特用層積發掘法證明該文化最早年代為公元300~700年,太陽門等建築在公元1000年前正式建成。這里原是宗教聖地,朝聖的人群跋山涉水去那裡舉行朝拜,可能就在朝拜同時運來了建築材料,建造了這些宏偉建築物。前蘇聯歷史學家葉菲莫夫、托卡列夫也贊同這一觀點。但問題是,在當時生產力極為原始,怎麼把重上百噸的巨石從5公里外的採石場運到指定地點,要完成這任務至少每噸要配備65人和數英里長的羊駝皮繩,這樣得有26000多人的一支龐大隊伍,而要安頓這支大軍的食宿,非得有一個龐大的城市,但這在當時還沒出現。另有不少人認為,當初是用平底駁船從科帕卡瓦納附近採石場經過的喀喀湖運去石料的,據地質考查,當時湖岸與卡拉薩薩亞地理位置接近,後來湖面降低才退到現在位置,如這一說法成立,那使用的駁船要比幾個世紀後的殖民主義者乘坐的船還要大好幾倍,這在那時也是不可能的事。

玻利維亞著名的考古學家、蒂亞瓦納科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龐塞桑西內斯和阿根廷考古學家伊瓦拉格拉索用放射性碳鑒定,蒂亞瓦納科始建於公元前300年,公元8世紀以前竣工,一般認為在公元5~6世紀。建造者可能是安第斯山區的科拉人。他們都認為太陽門是宗教建築。不過前者認為蒂亞瓦納科是當時舉行宗教儀式的中心場所,太陽門是卡拉薩薩亞庭院的大門,門楣上的圖案反映了宗教儀式的場面。伊瓦拉格拉索認為,太陽門很可能是阿加巴那金字塔頂上廟堂的一部分,因為把它看作凱旋門或廟堂的外大門,顯得過於矮小,尤其是中間的門道,稍高的人非得彎腰才能通過。美國的歷史學家艾巴托馬斯也認為遺址是科拉人建造的,但不是宗教活動場所,而是一個大商業中心、文化中心,階梯通向之處是中央市場,太陽門上的淺浮雕,其輻射狀的線條表示雨水,兩旁的小型刻像朝著雨神走去,以象徵承認雨神的權威。

至於有人將蒂亞瓦納科說成是某一時期外星人在地球上建造的一座城市,太陽門是外空大門,這無疑是更沒有科學根據的一種說法。

400多年來,對蒂亞瓦納科文化,對太陽門的真相依然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相信有那麼一天,太陽門的本來面目終會揭示於天下的。

Ⅲ 舒州的遺跡景點

薛家崗遺址
薛家崗古文化遺址,即薛家崗新石器文化遺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位於潛山縣城南7.5公里處的河鎮鄉利華村與水崗村交界處。該處已出土的一千多件古文物可供參觀憑吊,對研究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場所。
該遺址坐落在潛河邊上,高出附近農田3-7米,為一橢圓形台地,總面積約有六萬多平方米。在已經開挖過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們從土質結構上可以看到五個自然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唐、宋文化層,第三層為殷商文化層,第四、五層為新石器文化層。從四、五層疊壓關系和隨葬品的組合變化來看,新石器時期的潛山人,已經脫離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漸走向定居,並且創造了相當進步的生活、生產用具。
這里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於飲水、耕作、養殖,也便於上山避災。這一具有獨特環境的定居點,被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命名為「薛家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為我國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活和生產活動之狀況,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此外,在舒州(潛山縣城)內的天寧寨,亦發現了一處新的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證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個氏族,在潛山定居了。
從已經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來看,其石器大都經過通體精磨,刃部非常鋒利。有一把石挫,光澤晶瑩,可以照見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數刀孔,更屬國內罕見。石器有盆、碗、壺、杯等,大都為當時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為精美,有泥質和夾砂兩種,外表為素麵磨光,少數有弦紋、刻劃紋、針刺紋、堆紋等。折腹壺、雞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樣,製作甚為精細。
在這些陶器中,還有數十個球,小的中空有丸,搖之叮哨作響,大球鏤有十四個對稱圓孔,內有七個小丸,亦搖之有聲。這些珍貴的陶器,告訴了人們,早期的潛山人已經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藝。出土的玉器多為裝飾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環、玉管、玉瓊等。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紅色花果圖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構圖嚴謹、線條勻稱,布局優美,是薛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層中出土了許多具有殷商時代特徵的青銅器,如箭鐮等,為研究安徽省及長江北岸青銅器文化造型藝術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致於唐、宋時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磚、瓦、當,宋代的瓶、碗、紡錘等許多生活用品,這說明此時的潛山人己具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產技能。
天柱山
位於古舒州(潛山縣)境內天柱山是安徽之源,中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2011年5月5日批准)、國家級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最早五嶽之南嶽(古南嶽)。
天柱山東臨長江,西連大別山,雄峙江淮。風景區面積82.46平方公里,境內山奇水秀,古跡眾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因主峰雄偉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古為皖山、皖公山, 安徽簡稱皖即源於此。據《史記.封禪書》載,公無前106年,漢武帝南巡,登臨天柱,封為「南嶽」。至公元589年,隋文帝開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嶽,天柱山仍以古南嶽而受人仰慕。天柱風光,雄秀兼備,四十五峰各有千秋 。 這里處於南溫帶和北亞熱帶的交匯地帶,動植物種類豐富 ,珍貴植物有香果樹、紅豆杉、天女花,特別是成片的珍珠黃楊與雲錦杜鵑 ,伴生於海拔千米地帶,形成高山特殊的景觀。珍貴動物有花面狸、琴鳥、四聲杜鵑、娃娃魚等。天柱山有很多文物古跡。
山谷寺(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稱乾元禪寺,坐落在舒州西北9公理處的谷口鳳形山上。鳳形山,唐宋以來人們習慣稱之為三祖山,這里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的南大門,環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獨秀,翠黛蒼郁,東西兩側崗巒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對三祖寺呈環圍合抱之勢,使山前形天一個天然谷口。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從三祖山西側谷底潺潺流出,滾珠嘎玉,泠泠有聲,向南經谷口匯入潛河。寬闊的潛水河像一條潔白的玉帶,自西向東輕盈舒展,系於山前。河水清漣,波光粼粼,映現著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渾作一體,構成了谷口的獨物風貌,成為天柱山風景名勝的重要一景。
山谷寺始建於梁武帝時,為高僧寶志禪師首創。相傳:南朝梁時,白鶴道人、寶志和尚兩人都想在此建道場,梁武帝命他兩各施法寶識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鶴,和尚拋錫杖,鶴飛在前,將落地時被錫杖飛來聲所驚,止於他處,錫杖卓立此地,寶志即在此建寺。大同二年(536年)武帝蕭衍賜名為山谷寺,佛教二祖曾在此駐錫,境內三祖寺系禪宗三祖祖庭,佛教禪宗在中國的第三代祖師僧璨禪師在此圓寂,肉身葬於寺後小丘上,後人又稱為三祖寺。 寺院內覺寂塔俗稱三祖塔,建於唐玄宗時,塔下藏三祖舍利百粒,代宗大歷七年,賜號曰覺寂,塔高六丈,七層八面,結構精巧,壁雕佛像栩栩如生,北有石級可登,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層有四門相對,兩虛兩實,虛實分設。遊人登塔,常被虛實所迷。
建寺1500年來,這里道教、佛教文化幾度輝煌,鼎盛時期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現今寺門上高懸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的「山谷寺」匾額。佛道寺觀達3600餘間,現為全國重點對外開放寺廟。
石牛古洞
石牛古洞位於天柱山腳下、三祖寺西邊的山谷里 ,谷中大石累累,溪水潺潺,蒼松翠柏,紫峰白雲,風光秀麗。山谷腹部有個露天巨洞,洞前有一巨石,重約百噸,狀如一頭水牛卧於溪澗邊,在石牛旁有兩崖相接,蔥蘢植被填補了其間的空隙,構成了不是洞的洞門,從石牛後面看似石牛歸洞,故稱「石牛古洞」。據《潛山縣志》記載:如牛的大石有兩處,一在上游,巨石如牛伏溪底,借流水為浴,僅留腹背在外,水經其腹側,人行其肋上,有兩只天然牛蹄印嵌於近脊背處。一處在下游數十米,大石酷似牛的全身,頭、背、腹、腿,線條分明,單個地跪卧溪畔,狀如飽飲清洌泉水之後,昂首醉賞松竹交翠美景,諦聽三祖寺里鍾鼓之聲。
相傳,很久以前的一個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牛郎把牛放在銀河岩上,就迫不及待地和織女到天柱山上幽會去了。神牛看見風光秀麗的天柱山下,地曠人少,男女老少墾荒耕種,十分艱辛,頓現勤勞本性,就悄悄下凡,來到天柱山幫助人們墾荒耕地。由於牛郎織女十分迷戀天柱山的景色,一連幾天樂不思蜀,王母知道後,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將將牛郎織女押回天庭。然而神牛眷戀人間美景,不願重回天庭,於是遁跡山林,沒入千年古洞,變成了石牛。神奇、勇猛、倔強的石牛便被傳為千古佳話。
古往今來,維妙維肖的石牛令南來北往的遊客嘆為觀止,寫下了許多贊美石牛的詩篇。明代詩人羅庄贊曰:「天生好景在人間,閬苑蓬萊奚足貴」。清代詩人丁珠在《石牛古洞》一詩中贊美石牛是「一品神仙」:「古洞悠然小洞天,石牛得此本無全。誰迎紫氣誰能杖,不糞黃金不受鞭。齒潔無勞臨水漱,心閑唯愛枕雲眠。千秋山谷真知己,信是煙霞一品仙。」
石牛經過風風雨雨,走過了數千年,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愚昧無知的山民把石牛當做「牛鬼蛇神」,炸去了石牛的頭,只留下了殘缺不全的牛身。
唐宋以來,李白、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柬之、留正、張同之等都酷愛潛山山水。李白在詩中表達了「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的意願。在舒州(今潛山縣)任團練副使的蘇東坡想定居潛山,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卜居為終老之計」。黃庭堅更是把自已當成潛山人,他特別喜愛石牛古洞的林泉之勝,自號山穀道人,常騎在石牛背上讀書,讓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為他畫「黃山谷坐牛圖」,刻於崖壁之上。他在山谷築室讀書,寫下了十幾篇歌頌潛山山水的名篇詩作,在《題潛山》一詩小序中滿懷深情地寫道:「余家潛山,實為名山福地」。後人為紀念他,在其讀書處建起了「涪翁亭」。
黃庭堅游歷潛山過程中,最令他流連忘返的是「石牛古洞」。
置身「仙境」的黃庭堅,面對詩崖,感慨萬千,寫下了《題山谷大石》、《題山谷石牛洞》、《書石牛溪大石上》、《題青牛篇》等多篇詩文。他在詩中抒發了當時的心情:「鬱郁竊竊天官宅,諸峰排霄帝不隔。六時謁天開關鑰,我身金華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間,高真眾靈思我還。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駕我山谷路。」陶醉於石牛古洞的黃庭堅,雖身處世間,卻已思接千載。人生的痛苦、仕途的艱辛、旅途的勞頓都已統統拋開,石牛古洞就是心中唯一讓他快樂的世外桃源。他經常騎著青牛,像仙人一樣優游在山谷林泉之中。
孔雀東南飛舊地
在舒州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千百年來,流傳著許多迷人的傳說,發生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1000多年前,我國最早的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從舒州府(今安徽潛山縣梅城)出發,沿梅河西岸向東南行4.5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鄉-----焦家畈。焦仲卿為漢末建安年間廬江府內一小吏,娶聰明美麗的民女劉蘭芝為妻,夫妻恩愛情深。兇狠的焦母不容蘭芝,以種種借口逼迫焦仲卿將劉蘭芝休棄,焦、劉二人被迫分離。離別時,兩人發誓生死相愛,不復嫁娶。於是,蘭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時投水自盡,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縊於庭中樹上。後來焦劉兩家將二人合葬於華山,墓旁種有松柏、梧桐。樹木間枝枝相蓋,葉葉相連,常常有鴛鴦鳥飛落其間,仰頭相啼,如泣如訴達五更。在今小吏港老街東側的華山崗上可見新修焦仲卿、劉蘭芝合葬墓,人們習慣稱之為孔雀墳。
如今的焦家畈,早已不見當年小吏的蹤跡,但從一些老人娓娓的講述中,從孔雀台、小吏港及一些民間習俗里,仍強烈地感受到人們對焦、劉的懷念,焦劉二人名字早已溶入了這片山川、河流。盡管焦家畈已沒有焦家後代,但焦家畈的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小吏港也是因焦仲卿曾是府中小吏而得名。孔雀台更是紀念焦、劉二人的建築。在今小吏港的下街,可見當年孔雀台的遺址。據史料記載,這座孔雀台始建於唐朝末年。初建時為土台,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規模最大時有幾十間房屋,佔地百餘平方米。台為上下二層,磚木結構。台內側門上有焦仲卿、劉蘭芝畫像。逢年過節,常有外地名班名角來此演出,唱唱「仰頭相對鳴,夜夜達五更」等有關焦仲卿、劉蘭芝忠貞愛情的戲文。在焦、劉的故鄉習俗里,人們把折磨媳婦的惡婆婆叫「焦八叉」,把受苦難的媳婦稱作「苦芝子」。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一古老的愛情悲劇千百年來感動著無數讀者,這凄麗的故事曾被改編過越劇、彈腔、黃梅戲等多種劇本,深受人同喜愛。遙想當年,潛山何等繁華。縣城為廬江府府治和皖縣縣治所在地,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今日潛山,在改革開發的新形勢下,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紀的到來。城內高樓林立,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孔雀東南飛的故鄉正在皖西南崛起。在今城區東南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雕塑-------《孔雀東南飛》。這座造型優美的雕塑,為古老的文明縣城增添了艷麗,同時也在向後人訴說著那震撼世人的千古絕唱。
古愛情絕唱《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最偉大的長篇敘事詩,被譽為「長詩之聖」。我縣小市港就是故事的發生地。古鎮小吏港,歷史上曾名焦吏港、曉市港、小市港,舊志載「以漢廬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漢代就有其址。 小吏港位於皖水中游,距安慶市5 0 公里,抵天柱山風景區8 公里,與潛山縣隔河相望。舊時分上街、中街、下街。今稱舊時的三街為老街,新建的區域為新街。 古時,小吏港為水運港口,又是官道驛站。設有各種商行、貨棧、店堂、飯鋪、旅館、賭場、澡堂、作坊五百餘家,白天車水馬龍,夜晚燈火輝煌,常年人聲鼎沸,喧囂熱鬧。最具盛名的是竹簟行,上達三江,下抵蘇杭,客商雲集,把外埠的貨物帶到小吏港,把小市的特產斑竹簟銷往全國各地,日成交額高峰達數萬條。
小吏港遺有大量《孔雀東南飛》遺跡,鎮東一華里有一個村莊名劉家山 ,是《孔雀東南飛》女主人公劉蘭芝娘家所在地。劉家山有一口古井曰「苦水井」,相傳劉蘭芝作姑娘時,在此井汲水,井水清澈甘甜,蘭芝死後,井水變苦,無法飲用,故稱苦水井,後百姓將其填平。古鎮西,一河之隔是焦家坂,焦家坂內有一村莊名焦家園,是焦仲卿家所在地。漢時,小吏港、劉家山焦家園同是廬江郡轄地。今小吏港、劉家山屬懷寧縣,焦家園屬潛山縣。 小吏港鎮東有一山崗,曰花山。「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旁」。古時「花」、「華」通用,花山即華山。焦仲卿、劉蘭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劉合葬墓,當地群眾稱為「孔雀墳」。三十年代初期,墓前還曾有古青磚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節和臘月都有大批群眾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懷寧縣人民政府對此墓進行了修繕,用大理石製作了墓碑,碑文曰「漢焦仲卿劉蘭芝之墓」。 距「孔雀墳」不遠有「望雀墩」,墩上原建有「望雀亭」。相傳劉蘭芝死後,當地人們築墩建亭,逢年過節,攜老帶幼,攀墩登亭,祈盼孔雀歸來。 . 古鎮東有一廟,名「相公廟」,為紀念焦仲卿焦相公所建。有一座橋名「蘭芝橋」,為懷念劉蘭芝所建。 小吏港還有一個名聞遐邇的古建築——孔雀台,與南京鳳凰台、武漢黃鶴樓並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精靈」。「到安慶必登塔,到小市必登台」。孔雀台亦名萬年台,相傳是焦仲卿、劉蘭芝定情的場所,後人為歌頌紀念這一對對愛情忠貞不二的男女青年,築台以示懷念,故而得名。據碑文記載,此台始建於唐末,為一土墩台。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蓋竹簟。明朝永樂年間,台基用石條砌築,台身是磚木結構。到清朝,則修繕成氣勢恢宏的古戲台。各行業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戲班在孔雀台演出,少則幾日,多則十天半月,這也是小吏港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 孔雀台四周有一組古建築群,台右是振風亭,又名化紙亭、字紙亭,系磚砌五層寶塔,塔心是焚燒字紙的場所。小吏港遺風,凡寫有文字的紙張,不可隨意扔,街道上有專人拾起丟棄的字紙,虔誠地送到字紙亭焚燒,表現出當時人民對文字的尊重和敬仰。遺憾的是「孔雀台」及周圍古建築毀於「文革」期間。 距小吏港東一華里地,是著名的新石器遺址「王家山遺址」。距小吏港北三華里地植有著名的「乾隆牡丹」,年代久遠,花盤碩大,最著特色的是一株枝上盛開幾種不同顏色的花,每年牡丹盛開之時,觀賞遊客數以萬計。
當地政府和人民正抓緊恢復《孔雀東南飛》遺跡原貌,旅遊部門將小吏港列為安慶——天柱山旅遊線路中一個旅遊景區。不久的將來,《孔雀東南飛》將以其獨有的文化底蘊,成為皖西南又一亮麗的旅遊景點。
三國時期南國佳麗——二喬故里
大、小二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因遣人禮聘,得邀喬公允許,送入一對姊妹花。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而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Ⅳ 南京目前有哪些六朝建築遺址

1.劉裕初寧陵石刻在南京麒麟門外的麒麟鎮。陵前現存雙翼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長高各3米,天祿胸、腹部剝蝕嚴重,缺四肢,股殘尾斷;麒麟頂、齶殘缺,腰、四肢均有裂紋。石獸造型穩健莊重,與漢代石刻的風格相似,是南朝最早的石刻。
2.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在江寧區高橋門外上坊鄉的石馬沖,今存天祿、麒麟各一。北石獸較完整,長2.60米、高2.57米,南石獸長 2.72米、高2.28米,從頸部斷裂,胸部碎裂,殘缺較嚴重。二獸均有翼無角,張口垂舌,須拂胸際,身上的紋飾比較簡練,造型朴實,風格獨具。
3.陳倩永寧陵石刻在南京棲霞區甘家巷東南、北象山下獅子沖。陵墓前有天祿、麒麟二石獸,東西相對。東邊天祿頸及腰部曾斷裂,現已修復。西邊的麒麟比較完整,長3.10米、胸寬1.45米、高2.85米,獨角雙翼,環目張口,舌尖上翹,須髯下垂,雙翼刻鱗紋,襯以羽翅紋,遍體飾捲毛紋。
4.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坐落於東北郊仙鶴門外張庫村。現存石辟邪二、龜趺二、碑、石柱二,東西對立。東辟邪原倒埋溝中,底座破缺,臀部殘損,後修復。辟邪雙翼圓轉,肌豐骨勁,體態肥壯,顯出一副矯悍兇猛的神態,是南京地區現存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上乘之作。
5.蕭秀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小學內,是南朝墓石刻中遺存最為豐富、規模最為完整的一處,現存有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礎一、石碑三、碑座二。二辟邪東西相對,相距18米。東辟邪完整,西辟邪稍有微殘,均軀體極大,遍體刻毛飾紋。神道碑有三,二立一倒,碑文為南朝書法家貝義淵書寫的,對書法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6.蕭譫墓石刻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西,墓前現保存有石辟邪二、龜趺一、石碑一。其中東辟邪長3.75米,高2.95米,腹下還有一小辟邪,造型生動。另蕭譫墓石碑高大完整,雕刻精巧,裝飾華麗,碑刻為當時的大書法家貝義淵所書。
7.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位於南京江寧區淳化鎮劉家邊村農田中。墓前現存石刻2種4件,其中石辟邪兩只,一雄一雌,蕭正立墓現存兩個神道石柱皆嚴重風化,柱身上下粗細不一,柱頭圓蓋及小辟邪均無存。
另外據我所知棲霞寺還有一些六朝遺跡,棲霞寺始建於南朝。白馬公園遷移保護了一批散落在南京各地的六朝石刻,此外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東南大學內有一棵六朝松

Ⅳ 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遺址在哪裡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裡?
蒙古帝國的創始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生拉弓拔箭、戎馬風雲,不僅創建了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中華版圖,也給後世留下無數的猜想與謎團。尤其是成吉思汗之墓,更是霧中之謎,幾百年來,後人到處探究至今一無所獲。最近,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在國內媒體出現:日本和蒙古聯合考古隊宣布在蒙古首都烏蘭巴託附近發現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消息一出,學者大驚,可靠嗎?許多懷疑的目光集中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的」迷團中。

四個版本演義成吉思汗之死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公元1162年出生於蒙古部乞顏孛兒只斤氏的一個貴族家庭。經過多年征戰,鐵木真統一了漠北草原各部。公元1206年,他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蒙語意為「像大海一樣偉大的領袖」。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征討西夏時死於軍中,時年66歲。如今,西方很多崇拜者稱其為「全人類的帝王」。

對於成吉思汗的死因,歷來說法很多,主要有四個版本。據《蒙古秘史》記載,在出征西夏前1年,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已經出現問題。一次打獵時,從馬背上摔下受傷,並發起高燒。當時進攻西夏的計劃已定,因成吉思汗身體不適,考慮退兵。但在使臣交涉過程中,西夏將領出言不遜,致使成吉思汗大怒傷身而一病不起,他抱病出征。最終雖然滅亡了西夏,成吉思汗也死在軍營里。

此外,曾經於13世紀40年代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普蘭諾·加賓尼,在其傳世的著作中說成吉思汗是被雷電擊中身亡。而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留下的記載中稱,成吉思汗是在攻城時中箭而死。最離奇的一個說法見於清朝成書的《蒙古源流》,該書中又說成吉思汗俘虜了美麗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這位王妃在侍寢時刺傷成吉思汗,然後投黃河自盡,成吉思汗也因傷重不治而亡。目前,史學界和考古界對於成吉思汗的死因,大多傾向於《蒙古秘史》上的記載。

四種說法盛傳陵墓位置

對於成吉思汗墓地的具體位置,多年來大致有四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700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實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點不立標志、不公布、不記錄在案。

在蒙古國肯特山的依據是,有關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後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里。」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西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里。所謂獨木棺,是截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獨木棺下葬後,墓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的依據將在後文中詳細表述。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所在的清和縣三道海附近的依據是有考古專家在該地發現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測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證之一是馬可·波羅在他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

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則是,有記載說,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時,攻打西夏時死於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3天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後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富翁考古隊敗走麥城

一位蒙古學專家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著大量奇珍異寶,裡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著他東征西討,從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

據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2000年8月,美國的探險家、億萬富翁穆里·克拉維茲率領他的由科學家、考古教授和翻譯組成的考古探險特別小組,信心十足地來到烏蘭巴托尋找成吉思汗陵墓。克拉維茲的計劃起先遇到蒙古政府的抵制,後來他幾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在蒙古生活了6年,才說服了蒙古政府並吸引了兩位著名的當地歷史學教授加入探險。

2001年8月16日,克拉維茲的考古隊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里處的森林中發現了一個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麵包括幾十座沒有打開過的陵墓。探險隊由此向外界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後來被證明是匈奴墓。

2002年4月,這個考古隊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東北322公里處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鎮(音譯)發現了一個由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面至少包括30座沒有打開過的陵墓。這個古墓被稱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然而,4個月後,考古隊突然放棄挖掘行動並撤出蒙古。有傳言說,在考察過程中,美國考古隊的一些工作人員被陵墓牆壁中忽然湧出的許多毒蛇咬傷,並且他們停放在山邊的車輛也無緣無故地從山坡上滑落,所以考古隊決定放棄挖掘。

因此有傳言說是成吉思汗顯靈了。不過,真實情況據說是考古隊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間的阻止。因為按照蒙古的傳統觀念,挖掘土地會帶來壞運氣,而觸動祖先的墳墓會毀滅他的靈魂。所以,當蒙古國民眾得知這一消息後,紛紛強烈反對挖掘,蒙古國政府也勒令考古隊停止挖掘並撤出那個地區。因此,主要投資者克拉維茲不得不宣布停止考察活動。

蒙古貴族死後密葬的傳統

傳說,成吉思汗下葬時,為保密起見,曾經以上萬匹戰馬在下葬處踏實土地,並以一棵獨立的樹作為墓碑。為了便於日後能夠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處,當著一峰母駱駝的面,殺死其親生的一峰小駱駝,將鮮血撒於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綠草發芽後,墓地已經與其它地方無任何異樣。在這種情況下,後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時,便牽著那峰母駱駝前往。母駱駝來到墓地後便會因想起被殺的小駱駝而哀鳴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駱駝哀鳴處進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駱駝死後,就再也沒人能夠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皇族下葬後,先用幾百匹戰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後派人長期守陵,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由此可見,這種傳說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潘照東指出,從六盤山到日蒙聯合考古隊發現墓地的這個地點,路程相當遙遠,盛夏季節,幾千里路,要保證遺體不腐爛,同時過山涉水,還要穿過沙漠,這些問題3天之內很難解決。

潘照東說,按照記載,成吉思汗去世時,拿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氣了,說明靈魂已經附著在這片白色駝毛上,這時遺體就可以處理掉,而把這團駝毛保存在衣冠冢里。據潘照東介紹,上世紀50年代成陵落成時,曾經打開過銀棺,發現了這團駝毛。

朱耀廷說,按照蒙古族的傳統,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讓後人發現,對於後人來講,應該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孫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發掘。

潘照東更是語出驚人,「我們以後也很可能找不到確鑿的埋葬地點,也許成吉思汗什麼都沒有留下。我們的思路一直是錯誤的。」當時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認為人的肉身來自於大自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早日安葬,靈魂方可升天。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銀棺靈樞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時的靈魂吸附物———白公駝頂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遺骸。

「也許我們後來者一直思路有問題,總是希望挖掘出什麼東西,而實際上根本沒有。」潘照東不贊成大規模挖掘成陵,按照蒙古族傳統,打攪死者靈魂,是對死者的不敬,遺體沒有保存價值,關鍵是靈魂不滅。大規模的考古,已經違反了草原祭祀文化,遭到反對,實際證明,一直也沒有弄出什麼來。

前不久,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水均益采訪時說:「根據成吉思汗傳承下來的一個遺囑,也就是他去世時所說的一段話,他說,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因此,我們遵循成吉思汗的這一遺囑。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處在那個方向、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這一問題,應該就像你問的那樣,使它永遠成為一個謎底似的問題,使那些願意猜謎底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Ⅵ 中國現存的古城牆有哪些

西安城牆
陝西省西安市城牆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唐 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的。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里。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 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城樓與箭樓之間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這是我國現存唯一 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現已將城牆辟為環城公園。
南京城牆
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於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牆 內側周長33公里,現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寬8----12米,磚石結構。有13座城門,現存4座。城牆與水道相通處設有水門、水閘或涵 洞。城牆上建有垛口13616個。南京城牆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一。
荊州城牆
即湖北省[荊州古城城牆,據傳為三國時關羽守荊州時所築。原為土城牆,南宋改建為磚牆。 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牆整體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高8.83米,底部寬10米,周長11.3公里,底部為大條石、糯米石灰 漿灌縫堆砌而成,城牆、城門、堞垛等,現在都保存較好,古色古香,呈游龍之勢。
襄陽城牆
位於湖北小襄陽縣。原城牆在元末被毀,現城牆為明初重建。城高8米,周長6公里,四面六門,四角都有角樓。登小北門城樓可北眺漢水南望峴山,憑弔古戰場。
興城城牆
即寧遠衛城城牆,位於遼寧興城。城牆保存完好,屬明代建築,南北和東西各長800多米,高10米,上寬4.5米,現存西、南兩座城門樓。城牆內至今還有許多明清時的鋪面和街道,整個城市像一座明代建築博物館。

平遙城牆
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周長6公里,高8----10 米,底寬8----12米,頂寬3----6米,牆身素土夯築,外壁城磚,白灰包砌。環城辟城門6道,門外築瓮城。平遙城牆馬面多,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 備,為中國歷代築城之僅有,並以築城手法古拙著稱於世。現北、東、南三面城牆及東西隅的魁星樓,經修整而更加完好。
北京城牆
北京的城牆現在還有幾處遺存:
1、東南角樓附近城牆:位於崇文區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內城城牆,外加一處箭樓——內城東南角樓。
2、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於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
3、德勝門箭樓:位於西城區北二環德勝門橋北。
4、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北京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位於天安門南側。以前的北京城門包括:城樓、箭樓、瓮城三個部分,只有正陽門保持著城樓及箭樓。
可惜的是,由於修建二環路,大部分的城牆都被拆除。
商丘古城牆
是現在保存較好的四大古城牆之一。現存商丘古城始建於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五年(1502年),建成於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1511年),由城牆、城湖、 護城堤三部分組成,城廓大致呈方形,南北略長,南北長1200米,東南長1000米。外圍周長4476米。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 獨特。牆體由土夯實,外鑲青磚,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共3600個城牆垛口,為一座易守難攻的古代堡壘。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 行相生相剋理論,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這一特點是中國古城中的惟一。如今商丘古城內街道仍保持著古代的建築風貌。
開封古城牆
開封城牆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開封城牆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寬5米,周長14.4公里,青磚結構,與東京內城規模大體相近。雖不及宋城之宏大,但仍為僅次於西安城牆的國內第二大城垣,並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傣族文化古城
始建於一二八九年的娜允古城,現保存面積為三十六公頃,由「三城兩鎮」組成。其中保護完好的建築群落傣族土司衙門――孟連宣撫司署,是研究傣族古典禮制、 建築、文化的「活化石」。但由於消防設施、文物保護等方面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這座中國境內現存唯一保存完整的傣族文化古城,目前處在瀕危邊緣。
內蒙古黑水古城
黑水城位於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東南25公里處的弱水河東岸的戈壁上,是「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的古城。
雲南省孟連縣娜允傣族文化古城
始建 於一二八九年的娜允古城,現保存面積為三十六公頃,由「三城兩鎮」組成。其中保護完好的建築群落傣族土司衙門――孟連宣撫司署,是研究傣族古典禮制、建 築、文化的「活化石」。這座中國境內現存唯一保存完整的傣族文化古城,目前處在瀕危邊緣。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 彝、藏各民族精華,井自具納西族獨特風采。麗江古城從城鎮的整體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築用材料、工藝裝飾、施工工藝、環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風 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維持原狀,五花石路面、石拱橋、木板橋、四方街商貿廣場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採用傳統工藝和材料在修復和建造,不論是古城的街道、 廣場牌坊、水系、橋梁還是民居裝飾、庭院小品、檻聯匾額、碑刻條石,無不滲透納西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無不充分體現地方民族宗教、美學、文學等多方面 的文化內涵、意境和神韻,展現歷史文化的深厚和豐富內容。尤其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東巴文化、白沙壁畫等傳統文化藝術更是為人類文明史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平遙古城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 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 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 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 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 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 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進行擴建後的模樣。擴建後的平遙城規模宏大雄偉,城周長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國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 一座縣城城牆。
興城
從山海關出了關,沿著遼東灣一直北行,第一個到達的城市就是興城。興城市地處遼西走廊中 部,遼東灣西海岸,依山傍海,景色秀麗,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素有「渤海明珠」之美譽。全市總面積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5萬。 興城是渤海之濱的古城,雖然風景無限,但是興城「城小言微」,養在深閨尚不為人所識。興城遼時開始建縣,未遭戰火,遠離工業,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 座.

瑪多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轄縣,位於州境西北部。 縣府駐瑪查里(黑河鄉境內),距西寧市497公里,距州府駐地289公里, 人口1.1萬,以藏族為主。瑪多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氣候惡劣,海拔4000多米,然而卻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為中華文化的搖籃──黃河的源 頭就位於此縣境內,自古以來人們就紛紛來此尋根溯源。


澤當
澤當鎮位於拉薩東南雅魯藏布江南岸,海拔3551米,現為山南地區行署 駐地。澤當是藏民族的發祥地。這里有約2000年歷史的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藏王墓以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曾經居住的昌珠寺。 這個被稱為「猴子玩耍的壩子」,位於雅礱河與雅魯藏布江的交匯處。周圍被高山環繞,東面有貢布日神山,山上有傳說中的藏民族初衍之地——猴子洞。相傳在西 藏的神山「貢布山」上有三個仙洞,分別住著一位菩薩、一隻因犯了戒律而由神仙變成的猴子和一位美麗的妖女,後來猴子在菩薩的授意下娶了妖女,生下了六隻猴 子,猴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而進化成為今日的藏族。貢布山的猴子洞是藏族的發源地,而它的具體位置就在拉薩東南約200公里的澤當。在澤當,不僅有刻滿經符 的猴子洞,而且還有藏族的第一塊田和第一間屋。 第一塊田座落於澤當的北面,相傳這塊田是天神送給猴子種植食糧的,所以每逢播種時,人們都會在神田裡抓一把土撒在自己的田上,祈求豐收;第一間屋位於澤當 附近的乃東縣,相傳是藏民為他們的贊普修建的第一座房屋「雍布拉崗」,也是第一代贊普的王宮。


憑祥
憑祥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友誼關下,是我國連接越南及東南亞最大的陸地邊境口岸城市,是通 往越南及東盟最大、最便捷的陸路通道。全市面積65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0萬,其中少數民族佔85%。 憑祥市西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市區距離越南諒山市32公里。我國322國道貫穿市區向南延伸至友誼關與越南一號公路連接。友誼關始建於明末, 時稱鎮夷關,明末為鎮南關。清時老將馮子才曾於此抗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解放後,中越交好,鎮南關改名睦南關、友誼關;70年代末,因為越南不自量力 入侵,中越交惡,友誼關又成鎮南關;80年代後,中越恢復邦交,鎮南關又成友誼關。
如今,憑祥成為中越邊境貿易第一大站,走在憑祥炎熱而狹窄的街道上,隨時都可以見到些頭 戴草帽、身材矮小、面龐黝黑的越南人,他們或者兜售越南土特產和走私品,或者大肆搶購中國物美價廉的日用品。憑祥多壯族人,口嚼檳榔如嚼口香糖,食五色 飯,並以檳榔和五色飯招待客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憑祥,這個昔日的軍事重鎮,如今商業氣氛濃郁,充滿異國情調,甚至有點光怪陸離。

吐魯番
吐魯番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烏魯木齊以西、中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中央,因「唐 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而聞名於世。古稱姑師,自明代改稱吐魯番,意為「富庶豐饒之地」,這里盛產瓜果,尤其是葡萄,在風景秀麗的葡萄溝 里種植著各種優質葡萄,遊人可以一邊游覽,一邊採摘品嘗葡萄。

吐魯番的自然景觀神奇而獨特,大名鼎鼎的火焰山、雄奇壯美的土峪溝、浩瀚壯觀的庫姆塔格沙漠,世界第二窪地艾丁湖、神秘莫測的托克遜雅丹景區等都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吐魯番歷史悠久,曾是東西方文化和宗教錯綜交織與相互融合的交匯地,境內有交河故城、高 昌古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克爾鹼岩畫、蘇公塔、阿斯塔娜古墓、吐魯番烽燧、台藏塔等歷史人文景觀……此外,吐魯番還是維吾爾族文化兩大中心之一,在這 里,納孜爾庫木(吐魯番面具舞)、麥西來甫(維吾爾族傳統歌舞)、吐魯番木卡姆(維吾爾族民族樂曲)、鮮艷奪目的花裙、古樸典雅的建築……足以令遊人體驗 到經典的維吾爾民俗風情。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入吐魯番市,隨處可見頭戴四楞小花帽、著長袍的男子和著西裝上衣裙子的女子,並向你打招呼「牙克西姆斯孜 (您好)」。

湘西鳳凰
湘西鳳凰縣位於吉首市與懷化市之間偏西的地方,城區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樓 就如美人醉酒一樣憨態可掬。城內大街小巷中辣子與熏肉的香味四季飄香,多情湘女,婆娑而過。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對歌聲可驚醒每一扇臨水的窗戶。出了 城,見一山如利劍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
鳳凰歷史悠久。春秋時屬楚國,唐設渭陽縣,清改鳳凰廳,民國初定名為鳳凰縣,距今已有 4000多年的歷史。境內古跡眾多,有建於唐代的黃絲橋石頭城,明萬曆年間的南方長城,清康熙時的鳳凰古城牆和古城樓。楚巫文化在這里張揚,多元文化交織 沉澱。是一個名聲遠播的歷史文化名城。
鳳凰風景秀麗。東嶺迎暉、南華疊翠、奇峰挺秀、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山寺晨 鍾、蘭徑樵歌並稱鳳凰八大景。清亮的沱江水、翠綠的南華山、成排的吊腳樓、古樸的石板街、雄壯的「天下第一大石橋」、溶洞景王「奇梁洞」與中國南方長城、 黃絲橋石頭城、熊希齡故居、沈從文故居、虹橋風雨樓以及濃厚的民俗風情等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風景畫,一道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的獨特旅遊景觀。是湖南省著名 的風景名勝區,有「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譽。
鳳凰紅曬葉、柑桔、獼猴桃、板栗等土特產品馳名全國。民族扎染、蠟染、紙扎、石雕、服飾、獅頭乳豬、湘西黃牛、山野菜等在省內外享有盛名。

西昌
西昌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南方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是川、滇結合部人流、物流和旅遊集散地和樞紐。古有「蜀滇咽喉」和「西南重鎮」之稱。
西昌,作為中國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已經伴隨著中國衛星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的多次升空而 名聞遐邇。西昌可以說是中國高科技之旅的首站,在那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架,而且能了解衛星發射的全部過程。走出市區,城南約5公里的瀘山 上有「光福寺」。該寺特別之處在於其寺內的石碑記載了西昌及周邊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此確為中國罕見,更印證了西昌是中國的科技城。 感受西昌的科技之餘,輕松一下,可去市東南2.5公里的邛海,邛海為湖,湖水晶瑩,蒲葦苒苒。邛海四時美景各異,秋冬尤佳,秋有明月推波若白鵝,冬雪皚皚 邛海暖,候鳥至;或去螺吉山原始森林,林中小熊貓噙竹,獐麂飛馳,有飛瀑,有海子。

平遙
平遙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文物古跡甚多,有國家級3處(雙林寺.鎮國寺、 古城牆),省級2處(文廟大成殿、慈相寺)。「走進平遙,就如同走進一座大型的歷史博物館。」小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距 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較為完好地保留了中國明清時期縣城的風貌,可以說它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
人稱平遙有三寶,其中由青磚砌成的古城牆便是其一。在建城之初,此城牆僅為夯土築成,規 模較小。到明洪武三年(1370年)才擴建成現在的規模,至今雖歷經600餘年的滄桑風雨,其雄風猶存。這座周長約6公里的古城牆,有3000個垛口、 72座敵樓,據說這象徵孔子的三千子弟及七十二賢人。平遙古城以市樓為中心,由四大街、 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經緯交織在一起,它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條。城內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特別是磚砌窯洞式的 民宅更是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城池內還建有一些大小廟宇,老式鋪面亦是鱗次櫛比,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時期市井繁華的風貌。
出古城北門向東北有鎮國寺,它是古城的又一寶。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十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最珍貴木結構建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殿內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古城的另一寶則是位於城西南方向、重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的雙林寺。在該寺 的10餘座大殿內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事實上古城之寶不勝枚舉。像重建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在 中國現存很少的文廟大成殿和始建於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虛觀,它們無一不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的博大精深。

麗江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具有800多年歷史,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於南宋末年。
麗江古城選址獨特,形成依山坐靠西北,放眼東南的整體格局。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 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石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 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主威尼斯」、「高原姑蘇」。充分利用城內湧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 納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徵,是當地民眾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傑作,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古城心臟四方街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 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置身其中,令人彷彿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 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布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 居博物館」。麗江古城文物古跡眾多,文化蘊含豐厚獨特,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國首批受人類 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延安
延安市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夏朝時延安屬雍州之域,隋朝始設延安郡,唐宋後為延 州或延安府。延安一直是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為陝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1935年10月至1947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 央的所在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延安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一 頁。延安的寶塔山成了當時年輕人朝聖的地方。
雖然延安在中國早已婦孺皆知,並且名聲在外,但直到今天,延安人口還不過20萬,說它是小地 方實不為過。今天,延安還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盡管許多人已經對楊家嶺的燈火、棗園的燈光、王家坪的舞會耳熟能詳,但歷史畢竟在這寶塔山、鳳凰山、清涼山 環峙的延河中轉了一個彎,親臨其境,觸摸每一片厚重沉實的黃土,穿越老人家們的舊居和窯洞,然後沉思,你會感悟到一種別處無法得到的東西。

荊州古城

5月19日,武 漢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考察了荊州古城。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荊州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 的歷史文化遺存。荊州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秦時,置南郡設江陵縣。漢時,沿習秦制,漢武帝劃全國為十三州,荊州是其一,為當時全國 的十大商業都會之一。三國時,荊州是爭霸的要津。此後,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時的後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 等,先後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餘年。唐代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元代時,曾是荊湖行省省會。明代洪武年 間,是湖廣分省的省會。明以後,一直是州(府、署)、縣的治所。
荊州歷史文化深厚,在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 荊州古城牆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荊州古城牆是我 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 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 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范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 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盤石,世所罕見。
荊州現存的古城牆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之一。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 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制有文字。在東門城樓 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採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鄂豫陝三省交 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
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瓮城。為緩 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瓮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東門又 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瓮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 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里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 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牆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築。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可登臨其上居高臨 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瓮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 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 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

Ⅶ 玄武門之變具體發生地現在在哪裡

玄武門之變具體發生地在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7)安邊門遺址擴展閱讀

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世民功勛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

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劃,並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李世民。

然而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曾懷疑關於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實性。司馬光認為:建成、元吉雖然是頑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殺,關於他們的記載,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衊。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隨著李世民在外屢立戰功,威望日高,李淵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乃至無可再封時,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且擁有眾多支持者。

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李世民的支持者們一起形成了秦王黨,與太子黨相抗衡。20世紀後,有很多歷史學家懷疑高祖欲傳位李世民、建成謀害李世民等傳聞可能是李世民掌權後製造出來的,為的是使自己的政變和即位合法化。

Ⅷ 安慶歷史遺跡

倡議安慶文化人沿著皖河行走

---探尋古皖文化的遺跡

在當今火熱的皖江開發開放中,皖西南大地上皖河靜靜地流淌,顯得格外冷清。遙想當年可不是這樣,在近代及其以前,皖河流域是皖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古老的潛山梅城鎮(古稱舒州)到古皖口,再到安慶城,政治、經濟中心從皖河中游到皖河下游。

皖河水道不僅是經濟紐帶更是文化紐帶,皖河流域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濟盛,文物豐富。唐宋時期即形成區域性物資集散中心,蠶絲、茶葉、生漆、桐油、竹木器等多經此運銷外地;明清之際,徽商雲聚,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時至今日皖河兩岸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歷史遺跡和傳說眾多。

現整理了大觀區與懷寧縣境內皖河沿岸的一些歷史遺存姿料。

皖口,即今山口鄉山口鎮,為古城址,是古代軍事要地,三國吳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大將諸葛恪在此屯兵。南朝陳武帝為抗禦玉琳作亂,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四月,遣鎮北將軍徐渡駐守,六月,臨川王陳倩(陳文帝)在南皖口築城,使徐州刺史錢道戢守之。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遣將由採石架浮橋過江伐南唐。南唐朱令贇自湖口以戰艦、木筏東下,企圖以斷浮梁以援金陵。行至皖口。宋將行營步兵都指揮劉迂揮兵阻擊,火燒戰艦,朱令贇大敗。
皖口,今為山口鄉漁業村。自漢末至今1700餘年,歷經興廢,當年城池已不可辨認。自漢代以來的歷代墓葬,大片成堆瓦礫、柱礎、瓷片、古錢、民房牆壁上帶有文字的城磚, 皖口遺存著大量文物勝跡,距岸十多米的河床上有古城牆遺址,枯水期可見古城牆基腳,當地百姓早年挖起的古城牆磚上刻有「懷寧縣」「太湖縣」「桐城縣」「潛山縣」等縣捐制字樣,有的城牆磚上,還刻著人名。鎮西塔嶺上可見古時戰壕,還有宋代房屋遺址,古錢製造廠,清代古井。皖口,背臨百子山,面對石門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百子晴嵐」「石門秋泛」為舊時懷寧十二景中著名二景。

皖口曾先後兩次作為懷寧縣縣府所在地。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懷寧縣分為四個縣:皖城、安樂、梅城、皖陽,其中皖陽縣縣治設在皖口,設置時間一年左右。第二次是南宋嘉定十年(公元 1217 年),到南宋景定元年(公元 1260 年),設置縣治時間 43 年。皖口又是懷寧縣古代一座文化重鎮,歷代文人墨客紛紛來此巡遊,吟詩作賦。唐代的李涉曾作七絕詩《井欄沙宿遇夜客》「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相逢不用相迴避,世上於今半是君」。宋代的王安石曾作《別皖口》《過皖口》《渡長安嶺至皖口》等詩作,黃庭堅曾作》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明曹學全詩作《皖口阻風二首》,劉基詩作《江行,為余庭心》。清汪宗周詩《舟過皖城》,施潤章詩《李陽驛至皖口》《侯風皖口》等等。

楊汝谷墓 位於山口鄉百子村石門湖畔獅子口大橋左側的紗帽山之巔,為夫婦合葬墓,海拔400米,有墓壙、墓碑(無字),正前墓壙石上浮雕舞鶴。距墓2米處立方形華表1對,高近2米,寬0.3米,左側碑文:故光祿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都御史加之三級湓勤恪楊公漳汝谷大人之墓;右側碑文:故誥封一品夫人楊母劉太夫人之墓。兩碑均同樣署:「經廷講官太得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三等伯加十級張廷玉頓首拜題。」時間兩碑均署「大清乾隆十一年歲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即1747年)。兩碑同署其兩孫、曾孫、玄孫名。

雪山洞、普陀寺 普陀寺位於洪鎮鄉冶塘湖東南長安嶺的半山腰間,寺後有洞曰雪山洞,懷寧縣人民政府1982年3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雪山洞,為寒武紀石灰岩溶洞,深50米,最高5米,曲折下行,寬廣處如大廳,可容百人。洞內有依石壁雕佛象1尊,前置香爐供案。洞門面北,高4米,上有磚砌牌樓,高出洞口4米,3層磚制斗拱,正身橫額楷書石刻「岩脫金身」4字。普陀寺依洞而建,為1座約300平方米的硬山式建築。南北合面,兩個3開間的佛殿,中隔天井,正殿背後直通山洞,寺門在兩殿之間轉折向西,門頭橫額「普陀寺」為清咸豐二年(1852年)所制。
雪山澗牌樓、普陀寺,傳說始建於明,但無文字可考。民國4年《懷寧縣志》僅雲「雪山洞,有寺」。在已發現的碑刻中,最早為洞內石供案上刻有「雍正八年」字樣,另有乾隆二十五年殘碑上有「建洞門以建石樓」之句,寺內和門前壁上嵌的10餘塊重修碑記,最早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最遲為同治四年(1865年),因此,雪山洞牌樓與普陀寺的始建時間應在清初康熙至雍正年間。乾隆至同治百餘年間,曾屢經重修,民國年間也進行過修整,並在東側新建佛殿1座,已毀。此寺早年香火旺盛,百里香客雲集。

石庫道光水文碑 碑立於洪鎮鄉石庫村馬家樓田畈上,高0.5米,寬0.33米,碑文直式楷書陰刻「道光二十九年潮水至此」。左下方署款「斐輔仁立」。立碑者身份不詳,石庫一帶多裴姓,應為當地人士。
石庫地處皖河下游,皖河經此而下15公里於安慶入江,南岸為跨湖北、安徽兩省的長江干堤——同馬堤。此碑系長江水文史的重要資料。1973年長辦復查時發現碑已被人挖走,當即查出,復立原址。1974年3月5日,長江流域規則辦公室水文處曾來函安慶行署文化局索取了該碑的拓片資料。

冶塘湖冶鐵礦遺址 位於洪鎮鄉石庫村冶塘湖畔。地形屬小山環抱的盆地,東側為獅象二山,稱獅象把口,其間開口處水運連接皖河直入長江。遺址當獅象把口之內沿湖畔相連的蛇形嘴、汪家嘴、王家嘴等大小五個山嘴的山坡、灘地,面積約兩平方公里。地面暴露物有鐵渣、鐵礦石和繩紋磚塊,以王家嘴最為密集,文化層堆積0.5~1米厚。傳說有公冶長墓在此。在遺址東面的東山和龍泉嶺尚有鐵礦坑遺跡,民間傳說是秦始皇挖龍脈的坑,近年鄉鎮企業也在老坑附近開挖鐵礦。漢時中國冶鐵業高度發達,懷寧漢屬皖縣,《漢書·地理志》載「皖有鐵官」,漢對皖縣已設官專掌冶鐵,冶塘湖是皖縣的重要冶鐵基地,是屬漢代冶鐵遺址。

金雞碑 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金雞碑的立碑時間最晚應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或者上到明代。金雞碑是戲神碑,是研究我國戲曲史的一項重要資料,是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電影金雞獎」名源於此。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猖神廟碑 在金雞碑南側3米處。高0.9米,寬0.6米。碑額楷書橫行「五猖□碑」(原註:「□」應為「廟」字)。正文4行,記述建廟立碑之緣由,後為捐款建廟名單20餘人及款額。下款「大清慶□□年大呂月立」,部份字跡不清。

太平軍石牌城遺址 位於石牌貓山,皖河北岸,與上下石牌隔河相望。城址為相連的四個丘崗,中間一條狹長的窪地縱貫南北,面積約0.8平方公里。現存的遺跡為環城兩條寬約2米、深1.5米的壕溝。群眾傳說西部有「金鑾殿」(即指揮部),北部有炮台,中部有水井、兵工廠。據近年發現的房屋、兵器、炮彈等遺跡遺物,基本上可資印證。
石牌是安慶西部要隘。太平軍三河大捷以後,西南戰場失利,九江失守,危及安慶。保衛安慶,保衛天京西大門的戰斗,猛烈展開。當圍攻安慶的清兵多隆科被擊退縮至宿松後,英王陳玉成布兵鎮守石牌以及太湖、潛山,遏制清兵,保衛安慶。據史料記載,石牌城異常堅固,「上下均開炮眼,周圍深壕3道,外護木城6道,樁簽密布,駐軍數千」。當英王在此布置守兵後,統兵攻往六安時,多隆科乘機襲擊石牌,於咸豐九年(1859年)9月24日夜由茶棚嶺潛至城下,「乘守軍陷於疲憊,越濠爬溝,施放噴筒火箭」。守軍奮起炮擊,英勇抵抗至次日晨,城內起火,守軍數千人犧牲,守將霍天燕榮、石廷玉被俘,石牌城陷落清軍之手。
廣王廟 坐落在小市鄉良湖村。背負山巒,面向皖水,古樸雅靜,別具風韻。建築年代不洋,面積約300平方米。中殿設有廣王大帝神龕,廣王神像居於正中,右為二廣王,三廣王,左為小廣王。廣王神像頭戴皇冠,身著龍袍,足履朝靴,儼然一副帝王偶像。
解放前廟內香火極盛,常住僧2至3人。每年農歷2月間,廣王大帝要到方圓百里內巡狩一次,農民稱為廣王會。足跡所至,涉及潛懷兩縣的小市、梅城、油壩、三祝等6個鄉。廣王所到之處,都要設台,陳列香幾接駕,盛會3天,參加者數以萬計。
據傳,廣王乃是後梁皇帝朱全溫之長兄朱全昱,原系安徽碭山午里溝人。朱全溫參加鎮壓黃巢起義的部隊,戰功顯赫,被唐朝封為魏王,任四鎮節度使,一躍而為晚唐後期獨攬朝政的新貴。朱全溫准備篡唐時,接長兄全昱到京師,委以重任,朱全昱不接受,回到碭山隱住山林。朱全溫即位太祖後,有一次生病,很想長兄全昱來看他,派人到碭山請全昱,錯傳皇帝派人來捉拿全昱。全昱於是隻身向南逃亡,來到皖水東岸的崗巒地帶,定居下來,為當地百姓看病植樹,做了不少好事。以後,他回到碭山,被太祖封為廣王,死後又加封為帝,稱為廣王大帝。後人知道了這段逸事,特在朱全昱的棲身之所立廟,歲時享祀。廣王神龕兩旁有副對聯,可資為證。聯日:身隱碭山,生恥封王死作帝;靈昭皖水,功名及物德嘉民。當地文人謝鴻斌早在20年代也曾為廣王廟題寫一副對聯,亦可作證:寄跡煙霞,碭山一角帝王賊;功垂民社,皖水千秋俎豆馨。

另外馬廟鎮孫家城遺址、小市鎮王家山遺址、《孔雀東南飛》遺址等在這不一一羅列了,至今皖河兩岸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古墓葬等遺存眾多。喜歡探險尋奇的朋友還可到安慶市郊與懷寧縣交界處柏子山區寒武紀溶洞群探險尋奇。近年來在總面積60平方公里的山區發現了大量溶洞群「水晶洞」、「梅花洞」、「麻姑洞」、「蝙蝠洞」、「雪山洞」等,洞景精奇。該區集山秀、洞奇、水美於一體,生態環境優美。

Ⅸ 洛陽城的各朝代遺址

主詞條:二里頭遺址
夏代洛陽稱斟鄩,其遺址在今洛陽市東。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二里頭遺址發掘確認的宮城面積為10.8萬平方米,中心區道路縱橫交錯,宮牆基址方正有矩,建築基群排列有序,這些都表明了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過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創了中國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把雙輪車的發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該遺址的宮殿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主詞條:西亳
西亳,洛陽古稱,又作亳,商朝的立國之都,今河南洛陽偃師西偃師商城遺址。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稱西亳。
1984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隊在河南偃師縣城西發現了一處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規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條叫「屍鄉」的溝橫穿城址。經過對考古發掘資料和古文獻的研究,初步斷定這座古城址就是商湯所都的「西亳」。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古城遺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經過15年的勘察、發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兩面較直,北垣東段向東南斜收,為避開城址東南一個陂池,東垣中段偏南部位的牆體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牆南北最長1700餘米,東西最寬1200餘米,南端僅寬740米。可確認的城門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東、西垣對應部位各2座。
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740米。牆寬6~7米。其南牆、西牆和東牆的南段同大城城牆重合,大城西牆北段、北城牆全部、東城牆的大部則為新建。宮城位於小城縱向軸線偏南部位,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寬約2米的宮牆。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現已發掘的有4號、5號、6號、2號、7號等宮殿建築。
洛陽偃師商城是商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標。國家有關部門已投資在此建設商城遺址公園。 主詞條: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營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後成為國都。春秋稱王城。城址在今洛陽市區王城公園一帶。據1954年勘查,平面長方形,東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牆為夯築。東城門名鼎門,為滅殷後九鼎遷入之門。 主詞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現存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城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伊洛平原中心地區,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關中。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京城,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周漢晉魏風雲際會,40餘位帝王之家,是中國古代到中世紀的社會形態及文化形態轉變的重要時期。羅馬帝國與古中國的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來到了漢魏洛陽故城中,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路過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曾經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漢晉洛陽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秦、西漢、新莽皆在此置宮室。東漢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於此,歷經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挾獻帝西遷,洛陽宮廟官府民家被燒毀。曹魏黃初元年(220)於東漢舊城建都,西晉時亦都於此。永嘉之亂後洛陽再度毀於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漢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1962年起進行勘察與發掘。漢魏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里,俗稱「九六城」。東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毀於洛水。周長約13千米。共設12個城門 ,東西各3門,北有2門,南面4門。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復道相連。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為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著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北宮建於東漢明帝時,大於南宮,為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太倉、武庫建在城東北隅。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台、太學。曹魏時在洛陽城西北角興建了三座南北相連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門道相通。又在洛陽城西、北兩壁及金墉城外側增築馬面,以加強防衛。金墉城為軍事制高點,西晉永嘉之亂時,成為交戰雙方必爭之地。
北魏洛陽城
北魏遷洛後,在金墉城南的洛陽西垣上增開承明門,廢漢魏以來南宮,將宮苑集中於城中部以北。北魏宮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長方形,正殿太極殿位於宮城中部。宮城東有太倉、洛陽地方官署等,西有馬廄、武庫、寺院。宮城南門閶闔門正對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社稷、宗廟、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兩側,著名的永寧寺(見永寧寺遺址)在大街西側。景明二年(501),以漢魏洛陽城為內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圍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東漢以來的洛陽城,經北魏重建,僅作為其內城,它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 坊四面築牆,每面開一門,設門吏,每日定時啟閉里門,具有軍事管制性質。工商業區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陽城內建寺1367所,列剎相望。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規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變了兩漢以來宮殿區占據都城主要空間的傳統,對北齊、隋、唐的都城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 隋大業元年(605)營建東都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抵伊闕之口,洛水貫穿其間。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廢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陽稱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毀洛陽宮闕,廢隋東都。至顯慶二年(657)恢復東都。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位,復稱東都。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史思明等先後在洛陽稱帝,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復三年(903)昭宗遷都洛陽,曾修繕城郭宮室。五代時梁、唐、晉以洛陽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陽城毀於戰亂。隋唐洛陽城遺址在今洛陽市區及近郊,1954年起進行勘查發掘。 郭城平面接近長方形,周長約28千米。設8個城門,東、南各3門,北面2門,西面無門。宮城位於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長方形。城垣夯築,內外包磚。城中發現有大片夯土基址,發掘出武則天明堂遺跡。東宮在宮城之東。皇城繞宮城東西南三面修築。宮城北部有曜儀,圓璧二城。皇城之東又有東城,東城之北有儲存糧食的含嘉倉城。
郭城內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形或長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門的定鼎門大街寬121米,為全城最寬的街道,其餘連接城門的街道寬41~59米。里坊有坊牆,四面設門,內設十字街。據考證,洛水北有28個坊、1個市,洛水南有81個坊、2個市,共109個坊 、3個市.洛陽城的工商業區在隋唐之際有所變動:隋代的豐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遠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間又在禁苑之東,皇城西南建上陽宮,高宗晚年及武則天時期為聽政之所。

定鼎門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發掘工作結束。據參加發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負責人介紹,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中國古代都城城門。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繼續沿用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陽城曾一度作為陪都,稱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陽城的平面布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主要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組成,定鼎門為外郭城的正門。
史料記載,定鼎門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後,該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郭城正門,其作為郭城正南門的時間長達530年。
這一記載得到了此次考古發掘的證實。發掘顯示,定鼎門城門建築可分為5期至6期,最早建築為隋代,最晚的為北宋末年,說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定鼎門一直在使用。定鼎門遺址發掘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3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目 前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中國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
洛陽市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情況下,依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成果,對定鼎門進行原址展示,再現定鼎門在鼎盛時期的恢宏氣勢。
明堂遺址
主詞條:明堂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於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陽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發現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系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

天堂遺址
主詞條:天堂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
天堂遺址遺跡可分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遺跡由東西步廊、東西向水渠和隔牆,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天堂基址僅存台基基礎,其東面與宮城西步廊相連,北面與東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磚鋪散水並有寬4.33米的東西向步廊與其他建築相連。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台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和一周碎石塊建築基礎。柱礎石兩圈,內圈礎石12個,外圈礎石20個,礎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並為由一層夯土、一層礎石層層疊加而成。夯土基礎一周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礎一周,為由殘石塊組成的圈形帶狀建築基礎,寬約0.5米。
金明洛陽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陽為中京,在隋唐洛陽城的東城舊基上築新城,規模只有隋唐東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礎上築磚城,挖壕塹。其平面為正方形,邊長1400米,四面各設一門。該城即今天的洛陽老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