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遺址城
① 盱眙的泗州城是怎麼回事,真有這么一著城市嗎是哪一年代的怎麼沉到洪澤湖底的哪位能介紹一下嗎
千年古城,萬年遺恨。歷史上的泗洲城歷經繁榮與滄桑。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在現在的泗陽縣鄭樓鄉建制設州,因城倚泗水而建,故稱"泗洲",也即歷史上的第一個泗洲城,當時的泗洪屬泗洲治。 唐開元23年(公元735年),為加強漕運管理,唐玄宗決定將泗洲城和泗洲治合並重建,並將新城址移至汴河與淮河入口處,也即今泗洪縣的最南端,與今盱眙縣隔淮河相望。 泗洲城自唐朝初建,經歷代擴建,至明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泗洲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牆高二丈五尺,城內另建有里城一座、輔城45座。城內共有十五條街,三十四條巷,住家近萬戶。當時泗洲城的城鎮建設相當繁華,鼎盛時僅有歷史記載的寺、廟、塔、樓、觀、庵、祠、壇等建築就有幾十處。因交通發達、商賈雲集、經濟、文化繁榮,泗洲城成了歷史上的一座名城。 泗洲城多水。城內河溝交縱,可通舟楫,城內建有橋梁十六座,後世有人將當時的泗洲城比作東方的威尼斯;城外是護城河,環城皆水,將整個泗洲城完全圈在當中。城牆上共開有五處城門與外界溝通,但進出城均需通過吊橋。因為到處都是水,為方便交通,古泗洲城還設有三處渡口。 也許是冥冥中註定,泗洲城因水而興盛,但最終也因水而毀滅。 因地勢低,泗洲城自建城以來,一直沒能擺脫洪水侵襲的困撓,幾百年間,黃河水多次決口淹城,淮河上游的洪水也一次次肆無忌憚地侵犯州城,圍城護堤屢修屢毀,城牆門樓也多次受損,城內多次全城淹沒。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冬,洪水再一次淹沒了泗洲城,以後連年洪水不退。康熙35年(公元1696年)夏,又一次特大的洪水再度侵襲,整個泗洲城全部沒入水中並再也沒也露出水面,千年古城從此夢幻般地消失了。 現在,逢降水較少年份時,原泗洲城舊址處的淮河裡能顯露出一段古泗洲城的殘存城牆,矗立水中;遇乾旱年份,洪澤湖水全面降落時,湖底還能找到很多整塊的古泗洲城的城牆磚.
② 想知道: 淮安市盱眙盱眙大雲山遺址在哪
盱眙大雲山遺址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
頂上有個水塘,當地人稱之為內「龍塘」。就在容這龍塘下數十米處是一處極為壯觀的陵園式諸侯王級別的西漢古墓群,墓園內發現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車馬坑1座,各種等級的陪葬墓13座。
③ 古泗州城的考古成果
2004年以來,在江蘇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和盱眙縣文化局開展了古泗州城遺址的調查勘探工作。至今,考古人員在調查區內做了近7000個探孔,並利用當地農田水溝、魚塘等斷面做探溝解剖工作,相繼發現了埋藏於地下的古泗州城內、外城垣,內城垣的5座城門、1座馬面,城內的東西幹道和3條南北大路、流經城區的古汴河河道等,同時在汴河以西和東西向主要街道以北的范圍內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
此次勘探發現的古泗州城內城垣平面布局大致呈橢圓形,呈東北—西南走向,其中東北一端稍寬大。另外,各城門位置突出於城牆牆體,尤以北門處突出更為明顯,同時在西垣的南部發現有一轉折彎點,香華門處有一「S」形彎。城址平面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0米。牆體寬約10米至15米(城門處除外),現殘存高約4米(1680年洪水淹沒前的地面之上高度)。牆體橫斷面形狀呈底寬頂窄的梯形。牆體採用內、外砌磚石包牆並中部填土的建築方式。部分地段的城垣打破或利用了宋時期的夯土城牆。磚、石之間採用石灰與糯米汁摻拌作為黏接材料。城牆中部的填土一部分是由較遠地方運來的灰黃土夯築而成,一部分則為取之於附近的淤泥土。夯土中夾築多層碎磚石。
外城垣的平面布局形狀近似內城垣形狀。從目前已探明的結果分析,內外城垣之間距離約40米至330米,外城垣牆體寬約2米至4米。外城牆體是用較大的條石砌築而成,牆體黏接劑仍是用石灰、糯米汁,非常堅固。
鑽探發現的東門位於東城垣的中部,距現地表深約3.5米,平面由主城和瓮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瓮城平面呈月牙形,南北徑約50米,東西最大徑約22米,牆體寬度約4米。牆體同樣為內外兩側砌築磚石包牆、中部填土的結構。磚石包牆採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黏接砌築。南門遺跡距地表深約3.2米,從鑽探結果看,該處地下埋藏著大片磚石建築遺跡,在東西寬約75米,南北長約93米的范圍內均有分布。西門位於馬面與城牆轉折點的中部,距地表深約2米至2.5米。北門距現地表深約3米,平面由瓮城和主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達22米,而且呈外凸現象,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60米,南北最大徑約33米。牆體寬約3米,同為塊石所築。香華門(該名稱據歷史文獻記載)位於南門的右側,地處古汴河旁,距現地表深約1.2米。該門的平面結構仍由瓮城和主城垣組成,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40米,南北約28米,瓮城牆體寬1.6米,仍是採用塊石砌築。據勘探資料可知,它們的建築關系為先築主城,後築瓮城。此段主城垣較為彎曲,城門設在較為凸出的部位。鑽探結果和文獻記載相吻合。
目前能夠確認的泗州城馬面遺跡僅有一處,分布於西城垣的中部偏北處,平面約呈長方形,與主城垣組合成一個「凸」字形平面結構。馬面凸出部分南北長約26米,東西寬約20米,其南、西、北面砌築石條包牆,中部填築灰黃色夯土,與主城垣連為一體。
古汴河遺跡位於北城門西側和香華門西側之間,呈南北走向。河道平面呈長條形,南北分別穿越南、北城垣,河面開口東西寬約50米,開口距地表深5.5米,河內堆積之上部3.5米主要為晚期沙土沉積,鑽探最深深度在11.5米以上,其中3.5米以下堆積有黑色泥炭層,含大量腐殖物;或為灰色淤積層,質地細軟,內含少許貝殼、腐殖物以及少量破碎的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殘片。
街道共探出4條,其中東西向1條,南北向3條。東西向街道為連接東、西城門的主要街道。此路東部以石塊鋪築為主,西部以碎磚石鋪築為主。
2條南北向街道分別位於汴河的東西兩岸,距地表深約5.5米。其中汴河東岸的道路(L3)為穿越香華門與北門的主要幹道,路面寬約8米,為土路,質地緊硬,土色變化較頻繁,有百葉狀層次感,上部路土內含砂粒較多,鑽探至8米深處因土層過於堅硬而無法下鑽。
南北街道(L4)位於古汴河西岸,路面距地表深約8米。道路寬約8米,由於該路為石塊鋪築,故厚度無法探出。另外,在此道路的上部、距現地表深約5米處遺有一條晚期道路,寬約5米。
在古汴河以西、靠近東西向主要街道北側范圍內鑽探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這些建築區分別分布於現沿河村4組村莊東、西兩端及中部,編號由東向西分為1號、2號和3號。1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東端,平面東西長約171米,南北寬約134米,總面積約230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2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中部,距1號建築區西約195米。建築區平面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56米,面積約6100平方米,此范圍的四周遺有石砌牆體,牆體保存最高2米,寬約1米,距現地表深約2米。該區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其中在中部偏北的范圍內深約2米處有一大片磚石遺跡。3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的村莊西端,距2號建築區西約55米。建築區平面東西長87米,南北寬約83米,面積約71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鑽探發現的這些建築區與明萬曆年間《帝鄉紀略》所附「古泗州城圖」中的建築分布比較吻合。據有關跡象推測,2號建築區有可能是「大聖寺」所在位置。
在泗州城遺址的鑽探和探溝試掘過程中,出土了一批陶瓷片和磚石標本。陶瓷標本的年代最早為唐代,最晚為明末清初,與泗州城的建造及使用年代大體吻合。陶瓷片類型包括青花瓷、青白瓷、白釉瓷、青釉瓷、醬釉硬陶和紅陶片等。
依據鑽孔及探溝試掘資料分析,與城垣相關的遺跡主要分宋代和明代。從探溝中的夯土堆積被後期磚、石包牆打破的跡象及夯土中出土遺物的時代最晚到宋代的現象看,被磚、石包築的夯土城垣大部分應為宋代時期所築。而磚、石合砌的包牆既打破宋代時期的夯土城垣,其用磚的規格又與南京明代城垣用磚規格基本一致,兩者使用的黏接劑和黏接方法也大體相同。根據出土遺物最晚為清代早期分析,該城廢棄的准確時間應為清康熙年間泗州城被洪水淹沒之後。
盱眙古泗州城遺址是我國罕見的保存完整城市形態和結構的中古時代的城市遺存,其考古工作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城市生活、淮河文化和運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價值。本階段調查勘探的最大收獲是:一、通過考古學方法,較為准確地肯定了古泗州城的結構布局,為將來進一步開展泗州城考古及泗州城遺址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二、古汴河河道的發現及城垣勘探中發現的早於明代的遺存,為研究古泗州城的歷史變遷及唐宋時期南北大運河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對今後進一步探明古泗州城的結構和古汴河與淮河結合區的歷史演變具有重要意義。三、城址范圍內發現的街道遺跡、3片大型建築區等,為今後進一步尋找泗州城內的重要建築空間提供了工作基礎。
④ 盱眙傳統文化遺產或遺跡
明祖陵 八仙台 老子山
⑤ 盱眙縣古城鎮近幾年會拆遷嗎
盱眙縣古城鎮近幾年應該是不會拆遷
節日快樂
合家歡樂
⑥ 盱眙的歷史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盱眙郡,考城、直瀆、陽城三縣並入盱眙縣,屬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於縣治置西楚州,轄盱眙一縣。武德八年(625年)廢西楚州,盱眙改屬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屬泗州臨淮郡,隸河南道。
五代時,盱眙入於吳。大和三年(931年),吳國升盱眙縣為招信軍。後入南唐,盱眙屬楚州。周顯德中(954—959年之間),盱眙入於周。
宋,盱眙初屬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區)。乾德元年(963年),改屬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縣升為軍,隸淮南東路。次年九月廢軍為縣,屬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紹興二年(1132年)復屬泗州。
紹興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長縣為天長軍,盱眙為其屬縣。五月廢天長軍,復升盱眙縣為軍,隸淮南東路,盱眙軍轄天長、招信兩縣。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於金,仍為盱眙軍。金宣宗南渡(1214年)後,盱眙軍改為鎮淮府,不久棄去,盱眙歸末。
寶慶三年門227年),盱眙再次入於金。紹定五年 (1232年),金將以盱眙降宋,宋詔改盱抬軍為招信軍,轄天長、招信兩縣,隸屬於淮南東路。
元,盱眙初為招信軍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撫司事,轄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次年,在盱眙縣。治立招信路總管府。
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為臨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縣劃歸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招信縣,其地並入盱眙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廢臨淮府,盱眙縣歸屬泗州。
明,盱眙為縣,屬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屬臨濠府(今安徽省鳳陽縣),次年直屬中書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屬鳳陽府(今安徽省鳳陽縣)。
清,盱眙初屬鳳陽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沒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隸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為屬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鳳陽府虹縣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縣(今泗縣)。
1952年底江蘇省成立,為加強洪澤湖管理,盱眙於1955年劃歸江蘇省,屬淮陰專區。
1966年,改屬新設置的六合專區(現南京市六合區)。
1971年六合專區撤銷,盱眙又屬淮陰地區。
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盱眙縣屬淮陰市。
2001年三淮一體,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盱眙隸屬於淮安市。
(6)盱眙遺址城擴展閱讀:
盱眙建縣2200多年,但史前文化可直溯五千年前。據對盱眙范家崗、大墩頭、六郎墩等遺址考古成果表明:早在良渚文化時期、大汶口文化時期盱眙就有豐富的史前文化。
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先後在管鎮、官灘、維橋、桂五、穆店、黃花塘、東陽等地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鐮和大量的陶器殘片。
盱眙民間流傳著許多古老的有趣故事,主要有:傳說、故事、神話、笑話、諺語等,其中尤以傳說、故事居多。一是以傑出人物為內容的傳說和故事。
如朱元璋的傳說,戚天官的傳說,徐偃王的傳說,管鮑分金亭的傳說,泗州大聖的傳說,陳嬰的傳說,蘇軾、米芾的傳說,陳毅、羅炳輝、李桂五的傳說等
⑦ 江蘇盱眙有那些名勝古跡
明祖陵 距縣城西北15公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實際歿葬地。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歷時28年之久。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與古泗州城一起毀於洪水。 1953年春旱時,首次露出水面,被當地人們稱為大墓頭;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蘇省專家發現,確認為久已失傳的明祖陵。1996年10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距縣城45公里,佔地面積70.58平方公里,其中61.58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環抱著的9平方公里的無比純凈的天泉湖,構成了極其獨特的小氣候環境。這里繁衍生息著40多種野生動物,170多種鳥類,280多種高等植物,800多種中草葯,其中絕大多數為南北地域邊緣物種,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區域內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鐵山寺森林度假村集休閑、娛樂、保健於一體。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觀測基地已落戶園中,其附屬設施——盱眙鐵山寺天文科普園於2001年7月30日對外開放;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小行星觀測基地已建成使用,並成功發現和命名太空小行星——盱眙星。
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一山位於縣城區,原名南山。北宋書畫家米芾由北宋國都汴京(今開封)經汴水南下就任漣水知縣,一路平川,入淮時忽見清奇麗秀的南山,詩興勃發,隨即吟出千古絕唱《第一山懷古》:「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莫論橫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並大書「第一山」三個雄勁飄逸的大字。從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第一山左擁翠屏峰,右攬鳳坡嶺,背倚清風山,面向長淮水,群山環拱,一峰獨好。山上林壑幽美,人文薈萃,名勝星羅,佳境天成。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黃花塘鎮境內,距縣城35公里。從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國抗日戰爭由相持轉入反攻的關鍵階段和高潮時期,新四軍軍部移駐黃花塘。使華中地區劉少奇、陳毅、張雲逸、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景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八仙台風景區位於穆店鄉西南部,距寧連高速公路10公里,距盱眙縣城僅17公里,佔地面積10.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平方公里。相傳八仙在人間周遊時路過此山,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樹林茂密,環境幽雅,便選准此地作為他們修仙論道的居所,因此後人將此山起名為八仙山,八仙修煉的座台得名為八仙台。景區內山、水、鳥、林、泉、石、洞協調自然,玄武岩山形地貌構成山頂平坦,山坡陡峻,泉水清純,環境優雅,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島的獨特仙境。景區內野生資源極為豐富。
天鵝湖位於盱眙縣縣城西南,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將建成水上游樂園、垂釣休閑中心、生態家園、民俗風情園。1999年,全國第一個縣級女子騎警基地在這里正式成立。基地內有中西式鄉村別墅,果木花卉,水產養殖、騎警展廳、馬廄及水上樂園等等。這里生態環境幽雅,鄉土氣息濃郁,是餐飲、休閑、娛樂及商務洽談的好地方。
泗洲城興於唐代開元盛世,毀於清初康熙年間,是當時淮河流域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宋景德三年(公元1096年)這里成為泗州州治。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 年)州治沉沒,沉睡淮河水下的300多年,古泗州城已被江蘇省十一五旅遊開發重點項目,東方「龐貝」即將重見遊客。。
甘泉山 是盱眙縣沿淮群山之中一枝獨秀,它位於一、二、三、四山和聖人山之間,以山上有甘泉聞名。沿淮山麓有霸王城遺址,相傳為項羽屯兵處和古盱眙縣治。山上有都梁寺,位於甘泉山之巔,因山上盛產都梁香草而得名。該寺佔地4萬平方米,漫山果樹,三面環水,風景秀麗。
發展前景
⑧ 盱眙古城是鄉還是村,有多少人口
是鄉,古城鄉不是村
⑨ 歷史上的四州城現在哪,,它是怎樣被淹沒的
泗州城位於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曾經是歷史上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回都市,它扼答守淮河兩岸及南北大運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埠岸,具有突出的戰略、交通和經濟位置。泗州城始設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汴入淮,泗州城遭沒頂之災,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徹底被泥沙埋沒。1986年以來,盱眙地方的有關部門和學者開始提出古泗州城遺址考古的課題。
2014年12月1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者匯聚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東方龐貝」盱眙縣泗州城,經過三年多考古發掘,已確定了古城遺址范圍,一大批珍貴的文物「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