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壽寧遺址

壽寧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8 00:37:00

① 壽寧很好嗎聽說很好!是真的還是假的啊!

真的 好玩的。南山位於壽寧縣南陽鎮,從福州可乘公交車到達壽寧縣城,從壽寧縣城驅車前往南山,只有10公里的路程。 南山頂地處壽寧縣南陽鎮南山山脈,海拔1254米,風光旖旎,名勝古跡薈萃,融人文與自然景觀為一體,集山、水、岩、洞、古剎殿宇於一山。

順著山路拾級而上,首先來到那塊挺立於山前絕壁上的「金雞報曉」石前。山上石景除金雞報曉外,還有金龜爬壁、鯉魚朝天、仙人棋盤等,惟妙惟肖,令人叫絕。

金雞石之上不遠便是黃龍洞,洞前巨石上雋刻著「百洞門」三字,從這塊巨石腹中穿過,方才到達黃龍洞口。洞深三百米許,直逼山巔,內有一線天、天壇口、貼肚石等景,是一個由無數天然巨石疊壘構成的石洞。洞頂洞壁上常有積水沿著微黃石壁滴答而下,匯聚成一股細流,注入洞底,常年汩汩流淌,宛如一條黃色小龍蠕卧其間。

鑽洞需帶手電筒照明,鑽入洞中,果然清涼透骨,舒爽至極。洞中時有巨石橫斜,或如刀劍相搏,或如天鼓懸空,或如擎天巨柱。有的地方寬若廳堂,有的地方卻窄如險梯,有時可直立行走,有時需蹲挪而過,有的地方需抬頭側身,有的地方則要手腳並用,幾乎人體各種運動姿勢均可派上用場,儼然在做健身操。洞中有洞,洞洞相連。

在黃龍洞左側還有一洞曰玉龍洞,相隔五百多米,洞長百來米,與黃龍洞迥然相異,洞體寬且高直,身處其中,也自有一番情趣。

南山頂之巔的龍岩寺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至今有560多年歷史。據考證,自建寺以來,壽寧歷任縣令無不登南山頂游覽的,留下許多墨寶古跡。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公元1638年至1642年任壽寧知縣期間,曾多次登臨絕頂,遺跡尚留。

龍岩寺前有一巨石,岩隙間噴出三泉,終年泉涌,久旱不幹,於石上成一池,臨池幾步,便是懸崖絕壁,一泓池水宛懸太空,世人稱之曰:天池。遠看如一彎掛於秋夜碧空的清冷明月,近觀似出浴少女含羞帶媚的明眸。池前方即為開閩第一進士薜令之讀書處遺址

登臨山巔,但聞松濤陣陣貫耳而來,鳥瞰山下,遠處雙湖公路穿境而過,令人油然而生「一覽眾山小」之感。

② 壽寧南山頂好玩嗎

好玩的。南山位於壽寧縣南陽鎮,從福州可乘公交車到達壽寧縣城,從壽寧縣城驅車前往南山,只有10公里的路程。 南山頂地處壽寧縣南陽鎮南山山脈,海拔1254米,風光旖旎,名勝古跡薈萃,融人文與自然景觀為一體,集山、水、岩、洞、古剎殿宇於一山。

順著山路拾級而上,首先來到那塊挺立於山前絕壁上的「金雞報曉」石前。山上石景除金雞報曉外,還有金龜爬壁、鯉魚朝天、仙人棋盤等,惟妙惟肖,令人叫絕。

金雞石之上不遠便是黃龍洞,洞前巨石上雋刻著「百洞門」三字,從這塊巨石腹中穿過,方才到達黃龍洞口。洞深三百米許,直逼山巔,內有一線天、天壇口、貼肚石等景,是一個由無數天然巨石疊壘構成的石洞。洞頂洞壁上常有積水沿著微黃石壁滴答而下,匯聚成一股細流,注入洞底,常年汩汩流淌,宛如一條黃色小龍蠕卧其間。

鑽洞需帶手電筒照明,鑽入洞中,果然清涼透骨,舒爽至極。洞中時有巨石橫斜,或如刀劍相搏,或如天鼓懸空,或如擎天巨柱。有的地方寬若廳堂,有的地方卻窄如險梯,有時可直立行走,有時需蹲挪而過,有的地方需抬頭側身,有的地方則要手腳並用,幾乎人體各種運動姿勢均可派上用場,儼然在做健身操。洞中有洞,洞洞相連。

在黃龍洞左側還有一洞曰玉龍洞,相隔五百多米,洞長百來米,與黃龍洞迥然相異,洞體寬且高直,身處其中,也自有一番情趣。

南山頂之巔的龍岩寺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至今有560多年歷史。據考證,自建寺以來,壽寧歷任縣令無不登南山頂游覽的,留下許多墨寶古跡。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公元1638年至1642年任壽寧知縣期間,曾多次登臨絕頂,遺跡尚留。

龍岩寺前有一巨石,岩隙間噴出三泉,終年泉涌,久旱不幹,於石上成一池,臨池幾步,便是懸崖絕壁,一泓池水宛懸太空,世人稱之曰:天池。遠看如一彎掛於秋夜碧空的清冷明月,近觀似出浴少女含羞帶媚的明眸。池前方即為開閩第一進士薜令之讀書處遺址。

登臨山巔,但聞松濤陣陣貫耳而來,鳥瞰山下,遠處雙湖公路穿境而過,令人油然而生「一覽眾山小」之感。

③ 崇禎自縊的具體地點在哪

在北京景山公園東麓。

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禎,後世稱之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鏟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次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可惜朱由檢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1644年農歷三月十八日(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城時,崇禎見大勢已去,在走投無路之下,便逼死皇後,砍殺昭仁公主等,然後倉皇逃到景山,以發遮臉,弔死在景山的駝背的老槐樹下,從此明王朝滅亡。

(3)壽寧遺址擴展閱讀: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君王,他不同於一般的亡國之君,明思宗朱由檢有著很強的氣節,同時也將自己一生獻給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終大清入關自縊身亡。

明思宗出生於1611年,朱由檢是朱常洛的第五個兒子,因為明嘉宗朱由校年少早殤,朱由檢臨危受命登基即位。

朱由檢稱帝之後,就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大明朝中的昏聵氣息,很多的宦官得到了報復,但是與此同時,關外的大清也開始覬覦明朝的江山,後來朱由檢刺死袁崇煥之後,大明江山不日而亡,明思宗朱由檢身為亡國之君,無顏苟活於世,於是煤山上自縊而亡。

明思宗朱由檢的生母是劉氏,其父親是朱常洛,朱常洛由於不受萬曆帝的重視,但是朱由檢卻十分刻苦學習,一直隱忍於皇宮之中。

朱由檢起初並沒有登基即位的可能,但是朱由校因為受到了宦官的蠱惑,後來又溺水病重,不得已而服用丹葯,最終中毒身亡。

在朱由校臨死之前,張嫣據理力爭,幫助朱由檢成功登上了皇位。朱由檢深知大明王朝內憂外患,因而在其登基即位初年,就開始致力於國家的整頓工作,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明思宗朱由檢卻依舊未能夠保住大明江山。

明思宗朱由檢一生都是無比悲慘的,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但是他卻要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但是最終卻導致了國內的矛盾不斷激化,同時關外的大清也對明朝虎視眈眈,最終明軍大敗,明思宗朱由檢於1644年自縊殉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景山公園

④ 清明上河圖里虹橋的遺址和大運河遺址有什麼關聯

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在福建還有傳承。就是木拱廊橋,也叫厝橋、疊梁式風雨橋。是純由木頭以榫卯結構架構而成,中間不費一釘一鐵。

木拱廊橋,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足支撐在兩岸的岩石上,底座由數十根粗大圓木縱橫拼接對拱而成「八字結構」,不用釘鉚,完全靠它自己本身的強度、摩擦力和直徑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離等巧妙搭接,結構簡單,卻堅固異常。是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而獨特的橋梁樣式。因形似彩虹,又稱虹橋和虹梁式木構廊屋橋, 因橋上建有橋屋,俗稱「厝橋」。 橋梁專家唐寰澄教授根據其拱架結構特點,在《中國科學史·橋梁卷》中將其定名為貫木拱橋。由於使用短的構造材料,形成了大的跨度,被認為是中國在世界橋梁史上的獨特構造。木拱結構的廊橋曾風行於北宋,是我國木結構橋梁的活化石,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同時具有極高的傳統美學價值。木拱結構的「虹橋」在北宋時代曾風行於中原,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就是木拱廊橋的典型代表。自北宋覆亡後與乾枯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被歷史的塵埃湮滅,900多年後卻在閩浙山區一帶被重新發現。與河北趙縣的安濟橋、泉州的萬安橋、潮州海陽縣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中國科學技術史》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唯中國有之」,對福建的廊屋橋評價為「閩中橋梁甲天下」。
我國木拱廊橋集中在閩浙邊界,主要分布在福建壽寧、屏南和浙江泰順、慶元、景寧等地。目前全國保存下來的木拱廊橋有一百多座,在福建寧德境內有五十四座,其中壽寧縣有十九座保存完整、最具特色木拱廊橋,為「中國之最」。 屏南是中國廊橋現存較多的縣域,現存廊橋六十一座,其中木拱廊橋十五座(十三座為古代木拱廊橋)。在這些廊橋中,三座木拱廊橋已錄入橋梁大師茅以升編著的《中國古代橋梁技術史》,萬安橋、千乘橋、百祥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福橋、廣利橋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安橋為全國現存最長的木拱廊橋,長達九十八點二米;龍井橋還被茅以升稱為東南第一險橋。2008年六月,福建壽寧、屏南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壽寧木拱廊橋年代序列在中國最為齊全,從清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至中華民國,乃至解放後還在建造,這在全國極為罕見;

⑤ 上海市歷史遺跡可參觀的有哪些

1、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 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龍華塔

又稱「報恩塔」,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247年),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系磚木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總高41.03米(自底層圍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龍華塔底層塔心室地面與底層圍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層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以斗拱向外挑出飛檐,出檐甚寬,檐角懸鐵馬(俗稱銅鈴)。龍華塔在自身纖細、輕靈、飄逸的基礎上,融入了吳越文化,是中外建築文化合璧的產物。2006年5月25日,龍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佛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玉佛寺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

玉佛寺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師。玉佛寺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5、靜安寺

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

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⑥ 五峰山的歷史文化遺跡

區域內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清光緒版《續修崞縣志》載:「五峰山,在縣治東二十五里,五峰高聳,松柏萬千,蒼蔚深秀,分域而生,移栽互埴則不榮,根巨末銳,形類犀角,俯臨滹沱,似人俯首而卧。舊志所謂地角枕流,為崞縣八景之一。中峰聖母殿泉水出神像下,禱雨輒應。通志雲:天涯為天涯,五峰為地角。」歷代名士墨客曾游五峰山絡繹不絕,並留有許多詩賦。唐懿宗大中八年,由國子監毛博士出任簡州刺吏的雍陶曾於十年間兩游五峰山,寫下了四言絕句:「每憶雲山養短才,悔緣名利 人塵埃。十年馬足行多少,兩度天涯地角來。」
建在中峰之上的壽寧寺,山門懸匾「五峰聖境」。接官廳面寬三間,內部陳設唐代以來各種佛像45尊。聖母殿亦為三間,有聖母等塑像六尊。傳說,此聖母由原來民間賢淑善良的線姑娘坐化,主管風調雨順,座下一眼山泉,歷史上原平境內逢有大旱,鄉民多來此處祈雨,流傳眾多美妙的故事。而令,這里風景優雅,成為人們欣賞大好河山的旅遊勝地。壽寧寺內,還保存有清康皇帝御筆「五峰化宇」真跡。壽寧寺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十年碑載:「上下左右基址布置咸有條理-----於至順元年重修,洪武十年再度修葺。」這通石碑將有史記載的重修時間追溯到了元代,而去年新修千佛殿時從舊址挖出了隋唐時代碩大的寶裝蓮瓣柱礎石和灰色大板瓦,是當年古廟遇火毀損後殘存的遺物。由此可以斷定,壽寧寺建寺初始時間最遲應在隋末唐初。相傳,清順治帝福臨第四子玄燁出征邊地,戰事失利遭遇飢渴,遇一婦人食物相助。玄燁感其恩德,問其住址,婦答曰:山西五峰山。玄燁即位登基後,派員專訪五峰山,結果在崞縣東五峰山見有一座聖母廟,才知當年相助之婦原來早成神仙。遂頒詔下旨,敕封為「金天聖母」,於四月初六親往祭之。之後,康熙帝號令崞縣知縣於每年四月六日代帝而祭,五峰山壽寧寺便由此建起一座為祭聖母線娘娘而專設的官廳(即今羅漢堂,也叫三聖殿)。
五峰山外圍練家崗村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濟寺。寺廟坐北向南,創建於唐,重修於宋,建築完整,其中正殿為宋代建築。神台上有宋代彩色泥塑10尊,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與五台山中心區宋代彩塑別具一格,跟太原晉祠宋塑屬同一流派,是研究五台山外圍佛像藝術的典型實物。大殿內,還保存有宋、明時期木雕像150餘尊,姿態各異,刻工精細。殿內懸有聯匾,上書:「寶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縹緲,如游九府神宮。」五峰山周圍,是原平市杏子的集中產區。每逢杏熟季節,香飄十里,吸引著許多遠方商賈。

⑦ 三明革命遺址

三明管轄縣市:永安市,大田縣、尤溪縣、沙縣、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轄區內主要革命遺址有:

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3721395.jpg
寧化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非常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1933年9月,中央內務部作出各區設立紅軍後方醫院或分院的決定。寧化把農村土醫、郎中組織起來,經一段時間的培訓,從事救治前線生病、負傷後轉移來的紅軍傷病員,同時還經常替群眾看病。當時,各醫院的條件都很差,通常只有3—5個醫生和十幾個護士,擔負著幾百個傷病員的救死扶傷治療。由於敵人的封鎖,葯品非常緊缺,主要以中草葯為主。寧化共在城關謝氏家廟、湖村石下邱氏宗祠、方田丁氏宗祠、以及泉上、禾口、安遠等地辦起了20多所紅軍後方醫院。

寧化長徵集結出發地: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05-10/13/xin_051002130930370213827.JPG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紅軍長征在福建的集結出發地有長汀、寧化這兩個地方。
長汀: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二十四師約2萬多人守衛在這里。紅一軍團於廣昌戰役後,奉命東進福建建寧、泰寧,爾後抵達長汀;紅九軍團參加廣昌戰役後,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而留在長汀;紅二十四師的前身是閩西地方武裝組建成立的紅十二軍,1934年春在瑞金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直屬總部獨立第二十四師,在保衛連城戰斗後到長汀。
1934年9月30日上午,紅九軍團在長汀鍾屋村觀壽公祠堂門前草坪召開群眾大會,告知紅軍要轉移,要鄉親們做好堅壁清野,並向赤衛隊、少先隊發送槍支、彈葯。下午3時,紅九軍團分兵兩路出發,經河田到長汀,在城內休整4天後,於7日晨抵達與瑞金相鄰的長汀古城,當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曉到武陽。當天,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從中央帶回消息,紅二十四師及於都補充一團劃為紅九軍團建制。10日,全軍團集結在會昌朱子壩、獅子壩一帶,次日向會昌北面的珠蘭埠進發,休整5天後,於16日下午4時許出發,在夜幕中渡過濂江向西疾進,離開中央蘇區。
紅二十四師奉中央軍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丟失」的命令,負責擔任東線阻擊任務,師領導組織地方游擊隊、赤衛隊一起阻擊敵人,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敵佔領。
寧化:有紅五軍團主力,中央縱隊,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約2萬人。1934年10月10日,獨立第七師(紅五軍團34師前身)從寧化湖村出發抵城關後,編入紅五軍團,開始向西轉移;12日,紅三軍團主力部隊根據中革軍委命令,將防務交地方紅軍接管,彭德懷率主力部隊撤出防禦陣地,在鳳凰山進行了短時間休整後,開始向西轉移;同日,紅九軍團後方機關和中革軍委直屬炮兵營奉命從寧化的曹坊、滑石、淮陽等地向集結地出發。中革軍委直屬營和紅三軍團後方醫院從寧化方田出發;獨立第七師、紅三、紅五軍團以及部分後方醫院也於10月12日分別從城關、湖村、方田等地出發,開始長征。

北山革命紀念園: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37955/node37957/node37979/node69470/images/00344870.jpg
寧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縣之一,亦是紅軍長征在全國的四個起點縣之一。現還保存著較多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遺跡,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旅遊的好場所。
北山革命紀念園景區座落於城區的北山公園內,面積5萬平方米,它集古寧化微縮風景和革命歷史文物於一體。現保存為數可觀的革命歷史文物和革命遺跡,如庄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無聲的訴說著當時寧化11萬人口就有1.3萬人參加紅軍,0.33萬人為革命犧牲壯烈故事;氣宇軒昂的毛澤東《如夢令·元旦》銅雕,深動地再現了1931年毛澤東率紅四軍在寧化寫下了光輝的《如夢令·元旦》詞篇時,那戰馬嘯嘯,紅旗獵獵的動人場面;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的梭標長矛、土槍土炮、號角大刀等革命文物和眾多革命烈士英勇業跡的介紹,則無不令人肅然起敬。還有明代"鯉魚跳龍門"壁雕、古寧化微縮景觀壽寧屋橋等。園內湖光山色,樹影婆娑,融古代建築與現代園林於一體,風采別具。

泰寧縣紅軍街:http://www.fjql.org/image/pic/129.jpg
福建省泰寧縣是中央革命根據地21個蘇區縣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紅色政權,並一度成為閩贛省物資供應和經濟文化建設的中心。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就設在這里,朱德和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指揮紅軍作戰。至今在城區老街兩旁仍完好保留著當年紅軍用繁體字書寫的大幅標語、巨幅文告等革命遺跡。為紀念這一段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當地政府將該街命名為「紅軍街」,並列入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泰寧在創建蘇區過程中,經歷了敵我雙方三進三出的拉鋸爭奪的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
第一次是1931年5月31日,毛澤東、朱德指揮工農紅軍攻陷建寧,取得了第二次「圍剿」斗爭勝利之後,於6月4日即派紅三軍團第六師乘勝解放泰寧,在這里建立了泰寧縣歷史上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泰寧支部,並將泰寧正式列入中央蘇區的版圖。
第二次是1932年10月19日,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率部第二次進駐泰寧,迅速恢復了泰寧縣革命委員會及5個區、56個鄉的紅色政權,成立了中共泰寧縣委,在全縣范圍內第一次開展了分田地。

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4613910.jpg
位於寧都縣黃陂鎮排下村上排,1930年12月,以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敵總指揮的國民黨10萬軍隊,採取「並進長追」(亦稱「分進合擊」)的戰略,向紅一方面軍發動第一次「圍剿」。紅一方面軍採取「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備而殲滅」的戰略方針,在分析敵我形勢後,決定將紅軍集結到根據地中部的寧都黃陂、小布一帶向敵軍展開攻擊。1930年12月1日至24日,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朱德同志駐此並居住,研究制定了第一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的作戰方案。舊址原為「佑聖閣」,磚木結構,上下兩棟,均面闊五間,佔地面積400餘平方米。
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亦名"周恩來舊居"。坐落在建寧縣人民政府後院的小白樓民國21年(1932)10月,紅軍再次由江西廣昌進入建寧,周恩來率領的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駐在這里,直到民國22年底。1979年1月,經整修復原,並對外開放,其中陳列了周恩來當年領導的紅軍總政治部在建寧革命實踐的史跡文物,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⑧ 壽寧縣的建制沿革

1987年8月福建省和寧德地區文物普查隊在壽寧縣開展地下文物普查工作中,共查出13處商周時期文化遺址,證明了先民早在3000年前就已活動於此地域。
秦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溫麻並入原豐縣(今閩候),屬豐州。大業三年(607年)屬建安郡閩縣(今閩候)。
唐屬福州連江縣,周長安二年(702年)屬泉州長溪縣,天寶元年至乾元元年屬長樂郡長溪縣,以後又屬福州長溪縣。開成元年(836)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仍隸福州。閩亡,福州歸吳越國。宋咸平三年(1000),寧德縣的關隸鎮升為關隸縣,政和五年改關隸縣為政和縣,紹興三十二年(1162)升建寧軍為建寧府,壽寧的西北部先後分別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長溪縣為福寧州轄福安、寧德兩縣,二十六年升建寧府為建寧路,壽寧的西北部屬建寧路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州路福寧州福安縣。明洪武元年(1368)建寧路改為建寧府,二年降福寧州為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西北部屬建寧府政和縣。
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仍屬建寧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福寧州為福寧府,壽寧劃歸福寧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壽寧屬東路道。民國3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道所在地閩侯。民國14年廢道,壽寧縣屬於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壽寧縣屬閩海省。民國23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壽寧復為福建省直轄。民國23年7月,壽寧屬第二行政區,區治設福安。民國24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民國28年,壽寧改屬第一行政區。民國32年9月,壽寧屬第八行政區。民國36年4月,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三十一軍九十三師解放壽寧,同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壽寧縣隸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福安。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專員公署仍設福安。1971年,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福安專區更名為寧德地區,壽寧縣隸屬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改稱寧德地區行政公署,駐地不變,壽寧縣仍屬寧德地區。2000年10月寧德地區撤地建市,壽寧縣屬寧德市至今未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