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縣大城子遺址
『壹』 山東蒼山縣層山鎮有個叫什麼埠的村莊嗎
層山鎮一共抄有這幾個村 瓦屋庄村 房楊庄村 柏庄村 山西村 街西頭村 山後村 山東村 前湖埠山村 後湖埠山村 西沙埠村 耿墩村 新吳庄村 東沙埠村 肖姬庄村 卞楊庄村 李楊庄村 王楊庄村 張楊庄村 危屯村 曹屯村 顏圩子村 大城子村 楊元村 新合庄村 前鑾墩村 呂元村村 董墩村 後鑾墩村 小池頭村 東哨村 周庄村 司庄村 凌庄村 北哨村
『貳』 大仲村鎮大吳宅村的建村歷史
大仲村鎮位於魯中南山區南部,北依費縣,西臨抱犢崮,東靠臨沂,總面積146平方公里,8萬人口,轄67個行政村。屬半山區半平原鄉鎮。該鎮屬暖溫帶季風半濕潤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3.2℃-13.4℃,年降水量830-950mm,年無霜期210-230天。土壤為褐土、潮土等。大仲村鎮位於山東省蘭陵縣北部。面積146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轄6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仲村,距縣城18千米。229省道公路過境。古跡有東城子古文化遺址。
大仲村為鎮政府駐地,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因聚落中有一大冢,故名大冢村,清初易名為大仲村。抗日戰爭前分屬費縣、臨沂兩縣。1947年屬蒼山縣,1958年成立仲村公社。1984年設鎮。1996年,面積84.3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轄大仲村、河西、西石曲、東石曲、中石曲、向陽庄、西辛庄、
大仲村鎮(3張)大吳宅、小吳宅、泉汪、陡溝庄、西南哨、吳宅圈、金橋屯、小官莊、馬山、陶主院、車庄、白彥庄、胡家莊、東圩、永安村、梁家屯、石坑、現庄、後嶺、任庄、澇坡、索村、後沂溝、前沂溝、龍泉庄、東辛庄、陶屯、小東湖、西康莊、東康莊、西城子、中城子、東城子、綠庄、念沂庄、廟疃、蘭鳳窩、樂沂官莊、大冶、埠東、林官莊、西寨子49個行政村。2000年末,撤銷流井鄉,並入大仲村鎮,轄81個行政村。原流井鄉位於蒼山縣北部,距縣城21千米。抗日戰爭前分屬臨沂、費縣兩縣,1941年屬蒼山縣、邊聯縣,1950年屬蒼山縣甘霖區,1958年建流井鄉,是年秋與甘霖合並成立甘霖公社,1963年建流井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5.4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下流井、上流井、北邱庄、北劉庄、黃家館、北孟庄、殷家館、黃家館河北、劉家宅、孫家館、勝庄、胡沿庄、代家莊、北韓庄、南韓庄、茶子山、荊山後、立營庄、祖居庄、小徐庄、團結、荊山前、郁家杭、大城子、小城子、南邱庄、後姚庄、前姚庄、保合庄、柳河、粟園、北碼頭32個行政村。
大仲村鎮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境內有吳王漢墓、城子遺址,是山東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山水秀麗,旅遊源豐富,自然景觀眾多,與東晉杭州靈隱寺齊名的朗公寺就坐落在該鎮;該鎮溫泉眾多,柳河、澇坡溫泉東西相依,常年水溫保持在16℃,水質優良,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營養豐富;該鎮淡竹面積廣闊,是江北最大的淡竹基地,號稱江北淡竹第一鄉。以郎公寺為中心的大宗山旅遊風景區已成為魯南蘇北地區的旅遊休閑勝地。
晉代朗公寺位於大宗山,大仲村鎮駐地以東3公里處。大宗山又稱朗公山、驢脖子山,因山體形似驢脖子而得名。山勢呈南北走向,綿延數十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7米,有九座山頭相接,故又稱為「九頂蓮花山」,山勢雄奇,風景獨秀,青山連綿回環,奇峰怪石嶙次櫛比,松生絕壁,泉涌峭崖。山中有轉經山觀日台、九步天梯、紅孩兒橋、宋潢書齋、聚仙閣、賢孝祠等名勝古跡。朗公寺坐落於大宗山腹地,始建於東晉咸康五年(339年),以東晉沙門笠僧朗公卓錫住持修禪而得名。歷經南北朝,興盛於隋唐,元朝中期重建,規模逐漸擴大,至清朝末年廢圮。該寺規模宏大,原有上寺、下寺、塔林。上寺有前殿、二殿、大殿等宏偉建築,下寺為碧雲觀,是琅琊四大古寺之一,香火曾鼎盛一時。在歷史長河中,圍繞大宗山與朗公寺發生了許多傳說,如「王羲之贈匾」「乾隆與尼姑對詩」「賢孝女」「縣長賠樹」「大師懲弟子」等等。這些傳說故事為大宗山朗公寺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鎮西北5.5公里有陡溝庄戰斗紀念碑,南2.5公里有東城子古文化遺址,西北2公里有大吳
宅畫像石墓。大吳宅古墓(大仲村鎮大吳宅村南500米處,東加河上游西岸)。鎮東還有郎公寺風景區,這里的郎公寺地鍋雞很有名。
大吳宅古墓,漢,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大吳宅村東、村東南,東泇河東岸,2006.12月公布為市級重點文保單位。
漢,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大吳宅村東、村東南,東泇河東岸,2006.12月公布為市級重點文保單位。該墓群,又稱「龍王墓」「牛王墓」或「吳王墓」,無確考,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80米,佔地面積約36000平方米,墓群地勢較高,部分墓葬露出,多是石板墓,在墓群東南部,暴露了3座規格較高的石室墓,其中北面一座口徑東西1.6米,南北為3.6米,7米見方,周長約35米,佔地面積81平方米,東西向雙室墓,墓石無畫像及紋飾,但造工精緻,其它兩座結構與其相似。該墓群,是魯南地區發現的一處規模較高、分布密集的東漢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