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河南王城崗遺址是什麼文化

河南王城崗遺址是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3-08 12:32:07

1. 王城崗遺址的簡 介

王城崗遺址是一處以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為主,兼有裴李崗文化、二里頭文化以及商、周時期文化遺存的遺址,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龍山文化晚期的兩座小城堡以及奠基坑、窖穴、灰坑等遺跡。遺址內還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銅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為砂質或泥質,灰陶較多,此外還有棕陶和黑陶等。

2. 關於中原文化

在古代中原與中國、中州是同意語。如《禮記·王制》就記載說:「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太平御覽》記載:「王者受命創始,立都建國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也。」(《太平御覽》卷一五六)身處南方之地的楚君就曾自己聲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史記·楚世家》)由於中原適中的地理位置,讓人意識到「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得中原者得天下,成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的信條。古人劃分天下曾將中國分為九州,何謂九州?古籍所記,各不一致。《禹貢》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爾雅》九州是: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周禮》九州即: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呂氏春秋》九州為:豫、冀、兗、青、徐、揚、荊、雍、幽。考之舊說,《禹貢》九州說乃是根據黃帝割地布九州之說。(見孔疏)《漢書·地理志》亦明白記載說:「昔在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關於豫州的方位,《禹貢》雲:「荊、河惟豫州。」荊即荊山,北至黃河。《呂氏春秋》雲:「河、漢之間為豫州。」河指黃河;漢指漢水。高誘註:『河在北,漢在南,故曰『之間'。」 《爾雅》:「河南曰豫州。」由此可見,豫處河、漢之間,乃中原之地,九州之腹心。

中原以其居中的地理位置,自古視為帝王州。早在五帝之時都是活動在中原這塊土地上。如黃帝都有熊在新鄭,顓頊都帝丘在濮陽,堯都平陽在臨汾,舜都蒲坂在運城地區,為締造中華文明建立了豐功偉績。逮至夏商周三代,如夏都陽城、陽翟、斟鄩、原、老丘,商都亳、隞、相等,均在河南境內。周王朝建都在豐、鎬,地望在廣義的大中原內,但周滅商後,武王便提出要把政治中心轉移到中原。《史記·封禪書》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這是說河洛地近中嶽,為天下之中,故三代之君皆宅京於斯。不僅三代之君都中原,而且自西漢至北宋正統王朝建都也全在中原,所以說中原地區一直為帝王都,是幾千年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逸周書·度邑解》記載:周武王伐紂滅商後,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岳,丕願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天室就是中嶽嵩山。為什麼要在中嶽附近營建帝都?《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這里文意很清楚,營洛邑遷九鼎,主要是這里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遠近皆宜。《尚書·康誥》中說:「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周洛,四方民大和會。」孔注說:「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於東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悅而集會。」《康誥》還說:「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孔注說:這是去王城千百里之外的「五服之百官,播率其民,和悅並見,即事於周。」《疏》里也說:「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於東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悅,而集會言政治也。」、因此說河洛地區不僅是「四方入貢送里均」,而且也是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
中原除了位置居中之外,還有它優越的地理形勢。清人顧租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說:「自天下而言,河南為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顧租禹《讀史方輿紀要》,卷 47 ,河南 2 )又說:「河南閫域中夏,道里輻輳。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范雎亦雲:『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秦氏觀曰:『長安四塞之國,利於守;開封四通五觀之郊,利於戰;洛陽守不如雍,戰不如梁,而不得洛陽,則雍、梁無以為重,故自號為天下之咽喉。'夫據洛陽之險固,資大梁之沃饒,表裡河山,提封萬井。河北三郡,是以指揮燕、趙。南陽、汝寧,是以控扼秦楚。歸德,足以鞭弭齊、魯,遮蔽東南。中天而立,以經營四方,此其選也。」(同上注)讀此,可以知道作為中原地區的河南的地理重要性了。

中原居九州之腹心,中天而立。地勢西高東低,關山險厄,勢利形便。東據芒碭之險峻,西依連綿之秦嶺,南亘蜿蜒之大別,北依太行之巍峨,巍巍嵩岳,屹踞中立,奔騰澎湃的黃河浩浩盪盪橫貫期間。名山大川,交相輝映;平原沃野,人民殷富。《管子·乘馬篇》有言:「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山川水土是定都者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農的民族,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不考慮農業經濟的發展。正是基於此種原因,中國絕大多數政治家、軍事家都看中中原,逐鹿中原,建都定鼎於中原,決定中原在中國歷史上的中心地位,其實是中原得天獨厚的中天而立的優越的地理形勢。
關於中原文化的特點,不少學者曾作過不同的探討。本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點粗淺看法,以抒己見。

(一)創造性。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中原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就發揮出了偉大的創造能力。他們依據自己的生存方式,創造了獨特的文化。《易經》記載有這樣一段話:「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易經·系辭下》傳第二章)在中原地區靈寶黃帝鑄鼎原,發現了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時期建築面積達 500 多平方米具有宮室性質的大房子,四周有迴廊,的確是上棟下宇。其他同時期的房子,都是木骨泥牆牆倒屋不塌的地面建築。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夯築技術、出現了原始水泥和人造輕骨料等建築材料。仰韶時期的房屋建築為中國五千年民族建築風格打下了基礎。大概在一百多萬年以前,或者還要更早時期,人類祖先已在中原繁衍生息了,那時的人們沒有固定住處,冬居穴窟、夏棲橧巢,群居生活,為了生存,與自然抗爭,跟野獸格鬥。不知經過多少萬年,他們終於把堅硬的石頭琢磨成粗獷的石器。如石斧、石矛、石刀之類的工具,用來狩獵、宰割肉食,甚至征戰。早期人們不知用火,茹毛飲血,飢則求食,飽則棄余,不媒不娉。神農之世,教民耕而陶,始有農業,人們能夠蒸煮熟食。相傳到了黃帝時代,《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集解》曰「藝,種也,樹也。五種即五穀也。」引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在中原地區的確考古發現了粟類和稻穀。原始人赤身裸體,夏披樹葉,冬穿獸皮,到黃帝、堯、舜時期人們學會紡織有了衣服穿,與他們相對應的考古學文化中發現了麻織品和絲織品的衣服原料,這與黃帝正妃嫘祖教民養蠶繅絲可能要有一定關系。中國天文歷法發現很早,《史記·歷書》中說:「蓋黃帝考定星歷。」《索引》引《世本》及《律歷志》均說:黃帝的天文官容成子著《調歷》。《路史·疏仡記·黃帝》中說:黃帝「設靈台,立五官以敘五事,命諛區占星,計苞受規;命羲和占日,尚儀占月,車區占風,隸首定數,伶倫造律,大橈正甲子;命容成作蓋天;命大容作承雲之樂,大卷著之椌楬……乃命沮誦作雲書,孔甲為史;命俞附、岐伯、雷公、巫彭、桐君處方。」這段話說天文、歷法、數律、甲子、音樂以及作書、作史、醫葯等都是在黃帝時代發明創造。特別是「容成作蓋天」一句,正與濮陽仰韶文化 45 號墓「蓋天說」形狀相符合。《韓非·五蠹》、《呂氏春秋·君守》等都提到「倉頡作書」,作書即造字。《世本》說:「沮誦、倉頡作書」。宋衷注說:「倉頡,黃帝臣。」《世本》還說:「史皇作圖」,宋衷註:「史皇,黃帝臣也,圖為畫物象也。」張澍粹注引《易卦通驗》說:「軒轅子苗龍,為畫之祖。」上述諸多發明創造,後代文人都把它歸到黃帝身上,黃帝是中原地區的盟主,黃帝族團一直是中原的領袖,他開創了中原文化創新的先河。除此之外,在考古發現中證實,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中都發現了象形文字或符號文字,到了商代的甲骨文形成為比較成熟的中國文字。中國的青銅器最早出現在仰韶文化中,到了商周時發展為高度的青銅文明。鐵器的出現,最早也是在中原地區。銅與鐵的出現都是劃時代的發明創造。以上只是簡單舉一些例子,足以說明中原文化具有強大的創新特點。人類需要創新,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禮記·大學》)這里的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其命維新,都是告誡人們不要保守,要創新,要進步。中原人民一向重視創新,中原文化具有明顯的創造性特色。

(二)延續性。中原文化如果從河南裴李崗文化算起,已綿延 8000 年之久。它從一開始就踏著強健的步伐走來,中間雖經歷了時盛時衰的曲折過程,但始終沒有中斷。從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再到河南龍山文化以至三代的夏、商、周文化,以及秦漢及其以後,各朝代文化始終延續發展。即使鮮卑族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蒙古族的大元帝國在中原建立政權,不僅沒有使中原文化中斷,反而使他們自身受到漢化。在優勝劣汰的自然原則支配下,使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自覺接受中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只有中原文化始終自成體系,向來不曾被異化、被中斷。這一點,在中國所有地域文化中恐怕是最為突出的。再以龍山文化為例,與中原龍山文化時代大體相同的考古學文化有:海岱地區的龍山文化、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江漢地區的石家河文化等。這三個地區的古文化,從發掘資料的實際情況看,它的水平與中原的龍山文化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三個地區的古文化最後有的徹底中斷,有的走向低谷。如海岱地區的龍山文化,它的繼承者是岳石文化,其文化水平明顯地衰退;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是我國東南地區最燦爛的一支文化,但是它的歸宿不知所終,成為學術界不能理解的謎團。石家河文化最後融入中原龍山文化之內。在中原龍山文化的基礎上,出現了堯舜聯邦王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以上這些情況就有力地說明中原文化它呈現出來的極強的生命延續性特點。

(三)兼容性。中原文化乃至中華文化都有吸收外來文化成就藉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的優良傳統。中原文化之所以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中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在於它善於自我繼承並不斷吸納其外來文化,從不拒絕外來文化,並善於將外來先進文化與本身固有傳統融合起來,使之更加輝煌燦爛。如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在黃河流域實際上是多種文化並存,通過戰爭、通婚、聯盟,使各族團之間不斷融合。如在中原地區是以黃帝族團為主體的早期華夏族,當時有萬諸侯,圖騰信仰也是不同,最後黃帝的龍圖騰形成了主體。聞一多《神話與詩·伏羲考》中說:「這個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並了、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知道的龍了。」傳說中龍的出現就是兼容的典型例證。黃帝族團雖然以龍圖騰為主,但是在族團內仍容有許多其他圖騰信仰。如電、星、風、雲、雕、鶡、鷹、鳶、大鴻、熊、羆、貅、虎、狼、豹、豸、犬、馬等 21 個圖騰族。(見許順湛《中原遠古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黃帝戰勝蚩尤後,並沒有驅逐或殺絕,而是採取了兼容的態度,他把蚩尤族的領袖吸收到政權的領導層內,如《管子·五行》說:「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管天時)。」蚩尤是黃帝的敵人,能夠任為六相之首,發揮他的長處,的確難能可貴。黃帝族的兼容性為華夏族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歷經堯舜和夏商周三代多元一體格局的華夏族形成,在華夏族的基礎上,於漢代之後形成了漢族,它繼承了兼容的優秀傳統,使漢族如滾雪球一樣不斷強大,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反映在考古學文化上,如仰韶文化的分布縱橫數千里,西達甘青,東到魯西,北至內蒙古,南到江漢地區,都有仰韶文化的出現,但是海岱的大汶口文化、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也發展到中原地區,中原文化兼容了其他地區文化的精華,使它增加了活力,最後發展為獨樹一幟的河南龍山文化、夏商周三代文化。進入秦漢以後,中原文化吸收外域文化的能力更強,使中原文化光芒四射,從來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干擾。正如孟子所說的「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孟子·有為神農之言者章》)中原文化在其成長發展過程中以其恢弘的氣度、開闊的胸襟、不斷從周邊地區文化中吸取營養,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促進自身發展。這是中原文化又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
中原文化雖屬地域文化,但它不同於一般區域性文化,它以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人文精神,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居於正統主流地位。

(一)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和核心

在五帝時代邦國林立,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的文明。如江漢地區文明、太湖地區文明、海岱文明、甘青文明、燕山地區文明以及中原文明。中華文明的源頭在中原地區。許順湛先生在《再論黃帝時代是中國文明的源頭》文章中,把這個問題已經說的很清楚。他提出:農業生產社會化、手工業專門化、腦力勞動階層化、部落酋邦化、禮制規范化五條標准,與中原文化都能夠對應,黃帝族團活動的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區。關於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會形成的標志,國內外學者提出了許多不同標准,匯總起來有:文字、會對自然物進一步加工、一夫一妻制、城市、第三次分工、階級和國家、禮儀建築、宮殿廟宇、巨型建築、青銅等。這些標准或稱之為要素,與黃帝時代的中原地區文化相對應,基本上都很吻合。即使退一步說,把中華文明源頭認定在堯舜時代,與它對應的考古學文化是中原龍山文化,近來文明探源工程確定了四個要點,即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河南鄭州市轄區的登封王城崗遺址、新密的古城寨古城遺址、新寨古城遺址。這就是說從考古學角度來看,學術界也把中華文明的源頭鎖定在中原大地。

國家文明多在國都中體現的比較突出。五帝時代屬於邦國文明,夏商周三代屬於王國文明,秦漢以後屬於帝國文明。這些文明就是中華文明不同歷史階段的文明,它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全過程。但是中華文明不僅它的源頭出現在中原地區,而且從它幾千年發展史來看,其核心地區也在中原文化圈內。前邊已經作了介紹,從五帝到三王再到秦漢以後,其邦國、王國、帝國的國都基本上都在中原地區。如《史記·封禪書》 : 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正義》引《世本》和《帝王世紀》,不僅具體的介紹了夏禹、商湯、盤庚之居在河洛間,而且指明「周文、武都豐鎬,至平王徙都河南,」也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記載:「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岐山在關中,丕山在滎陽,崇山即中嶽嵩山。進入封建帝國時代,其國都基本上是在西安、洛陽、開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深刻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7 頁)。國都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也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國家的國都文化,是中原文化區別於其他地區文化的最大特點,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在一定意義上講,它也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二)中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關於史前中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許順湛先生在《黃河文明的曙光》一書中對氏族部落時期,即裴李崗文化時期歸納為八大貢獻:第一,發明了耒耜,使農業跨入鋤耕農業新的歷史階段;第二,發明了地下糧倉;第三,發明了半地穴的房屋建築;第四,發明了編制和紡織技術;第五,發明了燒陶窯;第六,發明了糧食加工工具;第七,發明了樂器;第八,發明了符號文字。從部落聯盟到酋邦出現,即仰韶文化時期,中原文化對人類社會文明做出了十大貢獻:第一,發明了犁耕農業,為古代文明奠定了經濟基礎;第二,制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率先走向專業;第三,冶鑄青銅的火花照亮了文明社會的道路;第四,家畜的馴化奠定了幾千「六畜「的基礎;第五,建築科學的發展奠定了民族建築風格的基礎模式;第六,衣著裝飾是社會文明的風貌;第七,繪畫藝術的發明,為社會文明穿上華麗的衣衫;第八,文字的出現是精神文明的催化劑;第九,度量衡是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領域活動的標准;第十,天文、律歷、易學的出現是古代文明中科學技術的高峰。酋邦聯盟到世襲王朝,即中原龍山文化到二里頭文化時期,對社會文明也做出了十大貢獻:第一,農耕技術進一步發展;第二,建築技術的新成就,出現夯築、高台建築、石灰、土坯等;第三,製造陶器普遍使用快輪;提高了效率和質量;第四,青銅技術大有提高,並發明了鑲嵌工藝;第五,發明了木漆器;第六,制玉工藝飛速發展;第七,文字的發展和樂器的新發明;第八,出現了絲織品;第九,發明了水井;第十,發明了釀酒技術。(見許順湛《黃河文明的曙光》,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以上均系中原考古學文化的反映,其實與史書記載也基本吻合。

中原文化中的「河圖」、「洛書」、《易經》集中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哲學思想,「陰陽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及「和合」思維理念,一向被學術界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水源頭。文字萌芽於五帝時代,到商代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它是中國漢字的鼻祖。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直到楷書一脈相承,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對中國的漢字進行了規范。天象歷法出現在五帝時代,到夏商周大有發展,進入秦漢以後更加成熟,以張衡為代表的科學家首先在東漢國都營建了靈台,這是有遺跡作證的中國最早的天文台。中國最早的鑄銅技術和冶鐵術的發明,對社會發展起到劃時代的作用。漢代的球墨鑄鐵技術早於西方國家一千多年。漢代的疊鑄技術、造紙技術、水利機械、製造技術,以及後代活字印刷技術等,都是首先出現在中原。東漢在國都興建太學,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學生最多時能達到三萬多人,歷經曹魏、西晉給全國培養了大批人才,揭開了中國教育史上輝煌的一頁。先秦諸子百家形成了不少學派,影響後世最大的是儒、道、墨、兵、雜諸家,他們活動的地域大多在中原地區。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出生在魯,祖根在豫,他尊崇周公,入周問禮,向李耳求教,周遊列國十四年,足跡遍布中原。道家鼻祖李耳,出生鹿邑,在東周王朝為柱下史,在靈寶函谷關寫下《道德經》五千言經典。墨家的鼻祖墨翟,毛澤東稱他為平民聖人,他的老家在魯山。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它的釋源是洛陽白馬寺,禪宗祖庭是登封少林寺。有影響的漢學、玄學以及北宋的理學都是在中原發跡。

典章制度形成於中原。關於典章制度,在早期實際上就是禮樂制度,或稱禮儀制度,它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美國有一位學者說:「制度通常包括一套習慣和傳統,一系列法規和准則,以及物質的延伸,如建築、懲罰手段、溝通和訓誡機構。由於認識社會的人,這些成分有些大概從很早的時代開始即已存在,但完整形態的制度看來是新石器時代的一項成就。」(美·伯恩斯、拉爾夫合編《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 1988 年版)這里所說的制度就是中國史書上說的禮制。禮儀制度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現。在國家出現後的 ,它是宗法等級秩序、政治體系和全面的倫理道德規范。禮制是古代國家機器正常運行的法則,是人們言行的標准,國家賴以生存,社會賴以安定。《周禮》、《儀禮》、《禮記》的中心思想是:「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制,以民為極。」(《周禮·天官家宰第一》)其實這「三禮」便是當時的典章制度。早在堯舜時期,《史記·五帝本記》記載的很清楚,如說:『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辯於群神。」「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復。」「歸,至於祖禰廟,用特牛禮。」「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烖國,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靜哉。」夏商周直至秦漢以後的典章制度,即禮制不斷完善以至更加成熟,成為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肯定地說,反映高度文明的禮制,都是在中原地區歷代國都中制定的。
參考資料:http://www2.zztc.com.cn/zywhyjs/zhongyan.htm

3. 王城崗遺址距今多少年

王城崗古城
公元前2469~公元前1543
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都邑新石器代城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鎮西北約0.5公處土崗群眾稱望城崗土崗現存面積約1萬平米處豫西龍山文化類型晚期主、兼新石器代早期裴李崗文化相於夏代二文化與商周文化遺址

4. 焦作的主要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是什麼

以焦作地區為主體區域的歷史文化,雖然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具體、權威的稱謂,可是,在其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卻有不同的稱呼和說法,如「山陽文化說」、「覃懷文化」、「懷文化說」、「懷川文化說」、「河濟文化」、「河內文化說」等。盡管眾說紛紜,然而,焦作地區歷史文化獨特的地域性、發展的根源性、文化的原創性、轄域的一致性、史實的重大性、內容的豐富性、廣泛的包容性、思想的基礎性、影響的輻射性、延續的長期性等特性,彰顯著文明輝煌,卻不容置疑。下面,擇要述之:

一、獨特的地域性

焦作特有的地理環境,決定著其有獨特的歷史文化。今焦作地區,位於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北部父親般的大山----太行山和西北部的王屋山(二山一脈相承,前者是南北走向,後者是東西走向)抵禦著西北風的狂暴勁吹,是為「山陽大地」;南部是母親似的大河----黃河和偉岸的邙山,故稱「河陽之地」。

太行山,在我國的史籍中有諸多名稱,《列子》謂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經》謂之「五行山」、「盤古山」,《隋書地理志》謂之「王母山」,《太平寰宇記》謂之「皇母山」、「女媧山」等。《括地誌》載:「太行數千里,始於懷而終於幽,為天下之脊。」

太行山是我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立於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山勢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從華北平原西望,山勢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勢非常險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經太行山流入華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橫谷,當地人稱其為「陘」。著名的「太行八陘」在河南省境內有軹關陘、太行陘、白陘,自古為河南地區進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今焦作境內的太行山地區,在古代歷來被視為兵家爭奪之要地。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直對北岸武陟縣嘉應觀鄉御壩村)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偉人毛澤東說:「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可見,黃河之偉大,黃河在人們心目中位置之重要。

焦作地區,地處黃河中下游,是黃河走出高原、走出大山塑造的第一座城市。黃河在焦作市境內流經孟州(最西端是西虢鄉)、溫縣、武陟三縣市,境內河道長98公里,現年均流量1440立方米/秒。在焦作市境內沁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沁河流經沁陽、博愛、溫縣、武陟四縣市,在武陟方陵匯入黃河),境內河道長80公里。

太行山層巒疊嶂;母親河淵源流長。焦作地區,自然風光,秀美壯麗。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氣,成就了焦作文化之大勢。

《史記》中說,中原指的是「三河」一帶,即夏都河東、商都河內、周都河南,明確是指洛陽黃河段的南邊、北邊、西邊,即在今河南西北部,豫、晉兩省交界一帶。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帶,而焦作正初於這個核心之中。

二、發展的根源性
樹有根,水有源。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多有論爭,但無論是「一元論」還是「多元論」,中原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的地位在學術界歷來是不爭的事實。河南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中華文明史中具有發端和母體的地位。
犄角懷川,雙陽大地,氣候溫和,水源豐富,土質肥沃,得天獨厚。這里良好的地域環境適宜人類生存、發展。

中華大地上的遠古人類很早就在太行山系中活動,繁衍生息。汗牛充棟的史籍記載,考古調查及發掘的1092處文物點和50000多件文物有力地證明:焦作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三河文化(河東、河南、河內)的發祥地之一;無論是焦作市城區,還是焦作轄區的邊緣地帶,焦作歷史文化連綿延續、發展不斷。目前已經發現的沁陽邘邰祖先洞、博愛漢高城和六堆峪、濟源王屋山4個地點的舊石器文化,說明距今5—3萬年前先民已在這里生息。據1960年《博愛縣志》記載:在漢高城村西山發現面積為1300多平方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曾發現有石片、化石等。距今9—8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有孟州子昌、沁陽捏掌和紫趙、焦作九里山、濟源長泉和邵原,不落後於全國同時期的考古文化,從遺址里出土了石耒、石鏟、石磨盤等。從這些工具來看,當時焦作地區的農業生產已有了較大的發展。之後的距今7—5千年前的30多處仰韶文化遺址和更多的龍山文化遺址的數量和水平於全國同時期的文化是齊頭並進的。特別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發現的博愛縣金城龍山文化中期古城址,為全國獨一無二;溫縣徐堡龍山文化中晚期古城堡,面積之大、保存之完整、內含之豐富、築城技術之先進在全國少見。為研究龍山文化向夏文化過渡、城市等級制度和發展歷史、史前城市形態、我國文明的起源、國家的起源和形成、築城技術、古氣候、古環境、水利史(沁河和濟水的變遷)等諸多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這表明黃河和濟水孕育的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已率先進入文明時代。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時代里,這里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歷史劇,留下了豐富的遺跡。從母系社會轉型為父系社會的三大部落的活動區域,是以黃帝為首的部落在濟源太行山西段的王屋山、天壇山地區(如黃帝祭天戰蚩尤等),以炎帝為首的部落在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和河南省沁陽市神農山地區,以蚩尤為首的部落在河北省的太行山一帶。太行山是中華文明的始祖地,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當黃河水經過大禹治理,順流入海後,濟源、焦作的懷川大地逐漸乾涸,人類先祖開始由山區到今華北平原活動、定居。原始社會末期,這里的「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這里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從中華文明史之源看,學術界關於人類文明形成的標志,主要有原始農業、城邑、金屬器具、文字以至國家的雛形,最能反映社會組織進化的就是城邑。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斷代工程都不約而同把重點鎖定在中原,經考古研究後發現,「黃帝」創業活動的重點地域即今靈寶西坡遺址、「禹都陽城」即今登封王城崗城址、「夏啟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遺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師二里頭遺址、濟源原城遺址等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焦作地區有新石器時期--漢的博愛縣西金城龍山文化城、溫縣徐堡龍山文化城、早商的府城古城址、夏商時期的溫國故城等等。這些考據證明,由黃帝開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點就在中原地區。在此前後,生活在這里的先民們最早擺脫了蒙昧和野蠻,選育、栽培、收割和加工農作物,發展了原始農業;煉銅、製造工具,發明了冶金術;使用契刻符號圖畫文字記載表意,創造了文字;開啟了大規模城垣建築規制的先河,建立了城市;為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初現了文明曙光。

從中華民族發展史之源看,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動,或者在河南建都立業,經過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華夏族,成為中華民族主體。由中華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數以千計的姓氏,流布全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其中大姓的絕大部分源頭在中原,據考證起源於河南的大姓有72個,而這其中起源於焦作的姓氏有46個。如:溫、覃、蘇、雍、鄂、於、樊、鞏、苟、蔣、卜、安、程、晁、陸等,甚至日本的板上、大藏、原田三姓也來源於焦作,系漢獻帝劉協的後代避難到日本後發展成的姓氏。

三、文化的原創性

焦作歷史文化對構建整個中華文明體系起到了一定的開創作用。無論是遠古神話、黃河水利文化,還是古老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文明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發明與中醫葯學的重大發現,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里是人類始祖和神話傳說的發源地。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共工堙水、鯀障洪水、大禹治水等,在這里起源並廣為流傳。

先民們用石器「刳木為舟」,創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禹治水已「陸行載車,水行載舟」。焦作,是大禹治水建立功勛的第一座豐碑;焦作,有萬里黃河千里長堤的第一個堤頭;焦作,有黃河河工引吭高歌的第一支號子。黃河北岸,一馬平川,草長鶯飛,揚柳堤岸,故渡人家,淳樸風情,展現出古老神秘的黃河文化、水利文化。

焦作地區與黃河南岸的鄭州至洛陽一帶,自古就是溝通大半個中國的水上運輸中樞。黃河、洛河、沁河、丹河、衛河、汴水等自然河流和隋唐大運河等人工河流交匯於此,發達的水路漕運為各地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條件,也譜寫了無數華麗的篇章。

這里,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是以陰陽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焦作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四、轄域的一致性

文化的發生、發展、繁榮,自然地理環境是其客觀條件;經濟發展和行政管理是其根本基礎和主觀要件。今焦作地域在夏朝禹分九州時,為冀州覃懷之地。這里不僅為國都所在地,而且還以此為大本營,積極向外發展,國力逐漸強盛。殷商時期,覃懷地區為其畿內地,而祖乙也曾都邢邱,即今溫縣一帶。盤庚遷殷後,該地區仍為其政治和經濟中心。在殷商甲骨文中,有「覃」的地名。覃地是商王來往和重要的田獵地,卜辭所記甚多,如「甲申卜:王其於覃」、「甲辰卜:翌日乙,王其於覃無災吉」。《尚書·禹貢》中說:「覃懷底績,至於衡章。」意思是說,覃懷這個地方治理的范圍,到橫著的漳河那裡。

西周時,這里為畿內地,是王室直接統轄的行政區域;東周時期稱南陽,先為畿內,後為晉所得,當時的范圍大概指今天的浚縣以西至濟源、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地區。戰國時,這里屬魏、韓,置陽樊、溫、攢茅、向、懷、州、盟、扈、寧、卷等縣;秦實行郡縣制,這里屬三川郡,置懷、武德、波、山陽、州、溫、河陽、平皋、修武、野王、沁水等縣;歷代均有建制,且置縣大同小異。自東周至隋代,這里均置有懷縣;自唐至金,這里置懷州;元、明時,設懷孟路、懷慶路;清朝時,置懷慶府。從行政建制和歷史沿革來看,焦作地區自夏建制以來,轄區內曾有諸多縣制;「懷」由縣制為州制、為路制、為府制。從空間地域來看,轄區范圍逐漸擴大,超出了現代焦作地區的范圍,但焦作地區是其核心地帶。因此,焦作歷史文化的主體區域,是在北依巍巍太行、南臨滔滔黃河、西接逶迤的王屋山、東連廣闊的華北大平原這樣的一個范圍內。

五、史實的重大性
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歷史舞台的中心,戰亂時期是必爭之地,和平時期是首善之區,許多史實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標志性和引領性作用,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就是生動的寫照。古代,焦作地區曾是洛陽王都轄區;當代,洛陽是焦作地區西南的緊鄰。五千年文明史中,各路英豪「你方唱罷我登場」,既有決定王朝更迭的重大戰役,也有奠定宏圖霸業的諸侯會盟;既有牽動天下的治國方略,也有關乎興衰的重大改革;既有儒釋道法的思想巔峰,也有為推動經濟發展、加強政治統治開鑿的大運河;無不濃墨重彩地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

如:大禹臨終時將職位傳給伯益,他的兒子啟出兵殺死伯益並建立夏朝,開創了以後歷代王朝由一家一姓世襲統治的先例,禪讓制由此被世襲制所替代,「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清的2000多年中,這里經常烽火連天、干戈不息。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春秋末戰國初,諸侯在這里會盟,留下溫縣盟書(沁陽盟書)。公元前263年,秦伐韓,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新莽軍的河陽大戰。東漢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漢安帝為防外敵侵犯洛陽,下詔在太行山南端36處要沖屯兵。曹操圍臨漳,袁尚輕易率軍東出太行,結果大敗於曹軍。晉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後燕慕容垂進伐西燕,屯軍於臨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進入,滅了西燕。隋末,李世民與竇建德相爭,李世民進據虎牢,使竇不能越過太行,李乘機佔領上黨,盡收河東之地。唐朝中期的河陽戰亂。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劉福通率起義軍越過太行山,火燒上黨。元將察罕粘木兒塞井陘、杜太行,遏制起義軍向北發展……

這些重大史實,對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意義,不僅左右著中原地區的發展,也事關全國的發展,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重大作用;對歷史發展具有長遠意義,不僅決定著古代中國的發展軌跡,也推動著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成為中華文明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對歷史興衰具有轉折意義,不僅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也反映著中華文明的曲折演變。

六、內容的豐富性
優越的物候和區位條件,長期的中心地位,使中原大地成為古代中國社會萬千氣象的折射鏡,使中原文化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萬花筒,焦作歷史文化作為中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出了內容豐富、涵蓋廣泛的特性。

焦作歷史文化里有人類的起源、物種的發生、社會的演變,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具有標志性、關鍵性的重要內容。從遠古人類到現代人的演進和形成,都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這里是人類演變的一個縮影;從將野生植物培育成農作物到將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家禽,與人類文明密切相關的動植物品種大多最早在中原地區選育成功。博愛縣西金城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陶罐里儲存的小麥,對研究小麥在我國的出現和傳播路線,以及中原地區文明起源階段的人地關系演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夏代建立以前,善於養殖的雍人遷居焦作一帶,從事畜牧業生產;夏代初年,善於種麥的麥人遷居沁陽一帶,從事農業生產;井人在帝堯時代就開始了「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生活,夏末他們遷居懷地邢邱一帶,從事農耕生活,開創了灌溉農耕文化。殷商時期,焦作地區為商王朝重要的經濟中心。周時,覃懷地區為「邦內甸服」,其「甸服」之「甸」,乃是指收取租稅供給衣食之地。文獻中還有「天子之甸」的記載。因此,覃懷地區乃是供給天子衣食以及祭祀所需物品之地,是周王室的主要經濟支柱。焦作地區出土的西周銅犁頭,有力地證明了這里農業的發展水準。東周時期,該地區夏收小麥秋熟禾,一年之中,既有夏熟,又有秋收,表示土地已過渡到了連種制,並且創始了輪作復種制。輪作復種制的推行,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使該地區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不僅如此,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產品的日益豐富,手工業發展,商業也異常繁榮起來。焦作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柄鐵劍和一些銅鏡,映照出這里當時先進的工藝技術。《舊郡志》說:「太行北峙,沁水東流,近帶黃河,遠揖伊洛,舟車都會,號稱陸海。」《史記·貨殖列傳》說:「河濟之間千樹荻,坐以致富。」《鹽鐵論·通有》記載焦作:「富冠海內,皆為天下名都。」正因為如此,古代的焦作曾經成為洛陽向西北、東北聯系山西、河北的地區性大都會。《史記·貨殖列傳》說:「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三河」地帶締造了華夏文明。「三河」地帶乃是國家的經濟中心,而其中的「河內」地區也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的糧倉、國家的經濟中心。農業的發達,手工業的進步,商業的繁榮,為該地區文化的發生、發展、繁榮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原地區最早跨入先進社會形態的大門。無論是政權更迭、制度創新,還是新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產業形態的產生發展;無論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藝術品種形式的豐富,還是重要軍事戰爭的發生、軍事理論的孕育和軍事人才的成長;無論是科技發明、科技巨擘,還是官辦的教育機構、民辦的著名書院、世人敬仰的教育大家,都可以在中原找到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

我們參觀博物館,看到藏品顯示的特點是「多、全、土」等。「多」就是多種多樣,藏品極為豐富;「全」就是囊括各個發展階段、各個朝代;「土」就是在本地挖掘出土的最多。其它地方很多博物院、博物館,沒有像焦作這樣,其藏品都是「土生土長」的。

七、廣泛的包容性

通過經濟交流、戰爭討伐、人口遷徙、宗教傳播等眾多渠道,焦作歷史文化。吸納了周邊多種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實現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全面融合與不斷升華,形成了兼容眾善、合而成體的特點。新石器時代,文化交流頻繁,文化融合深化。夏代建立以前,善於養殖的雍人遷居焦作一帶,從事畜牧業生產;夏代初年,善於種麥的麥人遷居沁陽一帶,從事農業生產。夏商周三代,洛陽以成為國家的都城、權力的中心,焦作地區成為聯系山西高原、伊洛盆地和華北平原的通道和門戶,是拱衛洛都的屏障。太行山羊腸坂道上的天井關、白陘關、王屋山上軹關,黃河邊上的孟津渡口成了軍事要塞;黃河、濟水、沁河、丹河(衛河上游)成了攻防天險,這種獨特地理環境的軍事戰略位置異常重要。夏文化就是越過孟津渡口北上,在沁河西岸建立都城---原,積聚力量,再通過軹關和天井關進入晉南擴展地盤的;先商文化就是從太行山東路南下至新鄉地區,商人看著奔流的黃河水(當時黃河未改道)無法通行,西折到沁河東岸長期定居下來,並在與夏人隔沁河對峙時建立了商軍事重鎮---府城。商人壯大實力後西渡沁河和濟水,跨黃河孟津渡口南下進入伊洛盆地滅夏。

商周之際,武王伐紂,從孟津渡黃河,在焦作地區整軍備戰(修武),焦作人民簞食壺漿迎侯明主(待王)……至今,焦作地區的許多地名都還見證著歷史文化的交融。

自春秋戰國以來,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經蒙古高原、山西高原向南遷移,北邊緊鄰山西的焦作,是北方少數民族到達平原的第一站。漢朝時,胡服、胡樂、胡舞、胡人食品已傳入這里,融入文化之中。

世界其他地區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傳入中原後,卻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納,成為中原文化和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焦作地區和白馬寺隔黃河而望的東漢千載寺、北魏凈影寺、月山寺、圓融寺、萬善寺等等,都歷經風雨,長期興盛。

八、思想的基礎性

焦作歷史文化中的突出思想,如老子在溫縣東口悟的「道」、柳下惠的後人承繼的「和」、孔子的高徒卜商(子夏)闡發的「仁」,漢魏以來形成的孝道思想(24孝中焦作佔4例),魏晉南北朝形成的「玄學」等,都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內容; 焦作歷史文化中的重大節氣、民俗活動,如自夏歷頒布形成的歲時節日、長期形成的婚喪嫁娶習俗等,都繁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活動。例如:我國傳承已久的九九重陽節登高遠眺、遍插茱萸、觀賞菊花的習俗就源於雲台山茱萸峰周邊地域,後來被國家定為「老人節」、民間稱為「孝道節」。一名著名考古學家說:中原以外的文化區都緊鄰或圍繞著中原文化,很像一個巨大的花朵。這些外圍的文化區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斷綻放,才形成了中華文化這朵絢爛的文明之花。

九、影響的輻射性

焦作歷史文化有著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漢獻帝、山陽公劉協的後代遠渡日本,在那裡產生了三個姓氏。隋唐大運河永濟渠從焦作流向涿郡(今北京),過往的不僅僅是客商行人和船隻貨物,還有思想文化和遠征高麗的軍隊。著名的唐代思想家文學家韓愈,貶居潮州的時間僅7個多月,卻因驅鱷除害、關心農桑、贖放奴婢、延師興學等積極作為,贏得當地士庶的永久懷念,一代文豪,官名落而文名顯,潮州人甚至神化了的韓愈,以韓愈的姓命名事物在潮州比比皆是,古代命名的有「韓山」、「韓江」、「韓木」等,現今潮州市區仍有昌黎路、昌黎小學等,它們反映出潮州命名者特定的文化心態,以韓愈的姓和號命名,反映出潮州人至今對韓愈的懷念與崇敬。在潮州昌黎路中段,潮州博物館前,有一巍峨的石牌坊,建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坊額題著「昌黎舊治」、「嶺海名邦」八字,流露出潮州人自古就有的因文化名流韓愈治潮而產生的自豪之情。潮州西湖公園內,涵碧樓後面山坡上,有一「景韓亭」,亭內正壁中有據說是韓愈所書而由清代潮州知府龍為霖主持摹刻的《白鸚鵡賦》石碑。潮州北郊韓江北堤旁有「祭鱷台」,潮州韓文公祠,始建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遷至韓山,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被潮州人視為潮州城的標志。韓愈極大地影響了潮汕文化。唐宋時期興盛的瓷都當陽峪,聚集數萬名工匠,因戰火變亂,一些工匠避難南逃到江西、湖南,技藝在當地逐漸流傳。明清時期興盛的「懷商」,足跡走到哪裡,便把精神面貌和經營理念展現在那裡,給世人留下了「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 、「南京到北京,不如懷川精

5. 如果將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復原,除了城堡宮殿外,還有什麼國家機構

天蚨園是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庄公到嵩山潁地出行時安營紮寨的行宮,後賜名天蚨園。歷史上著名的潁考勸孝,掘地見母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天蚨園,又是「天蚨六德」經商思想和春秋時期「尊國強略」爭霸思想的發源地!當年一席「天蚨對」話,天蚨園走出兩個相國,一個潁考叔,一個管仲,輔佐了兩個君主,成就春秋霸業!在「天蚨對」中潁考叔提出 「尊國強略」思想,從此視天子權威如兒戲,強者為尊,以實力爭霸的時代開始了,鄭庄公選賢任能,勵精圖治,開創鄭國之極盛,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任霸主!二十年後,天蚨園又走出了一位偉大的人物--管仲,受「天蚨六德」經商思想的影響,在齊國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齊國很快強盛起來。管仲又向齊桓公提出了實現在中原稱霸的謀略,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開始了兼並諸侯、統一中國的霸業,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潁考叔是引子,管仲則把爭霸引入了高潮!

二百多年後戰國初期,鬼穀子又走進了天蚨園,自稱「王禪老祖」,創立鬼谷門。鬼穀子,穎川陽城人(即今登封市東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具有通天之智,鬼穀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穀子是一位奇才、全才。史載:卻說周之陽城,有一處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雲鬼谷。內中有一隱者,但自號曰鬼穀子,相傳姓王名詡,晉平公時人,在嵩山與宋人墨翟,一同采葯修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那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此時嵩山天蚨園儼然成了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第一軍事學堂,當年鬼穀子曾在天蚨園教出了幾個牛B的學生: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這4人運用鬼穀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

天蚨,始於億萬年前,天蚨園,縱情於嵩山的春秋戰國第一庄園,今天在少室山前還有黃泉遺址,登封告成北溝村還有鬼谷洞,登封還有「智管子不智管子」的方言,2008年鄭庄公在嵩山少室山南麓,構築天蚨人文精神命脈,終打造成隱士仙居,帝王離宮,羲之蘭亭,世外桃源之風格經典庄園,並復原了當年鬼穀子授課的講堂,講堂中高懸天蚨神像,前有王禪老祖的坐椅,潁考叔和管仲則位列兩邊,香火不斷,此後政商領袖,文人墨客,名門貴胄,學子精英,多流連於此,雲游嵩山,品味天蚨!

古人雲:孟軻膺儒以磬折,莊周述道以翱翔,墨翟執儉確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野老治國於地利,騶子養政於天文,申商刀鋸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勛,屍佼兼總於雜術,青史曲綴以街談,春秋一席天蚨對,潁管二相霸業擂,鬼谷授徒天蚨園,縱橫戰國傳美名。

6. 河南有那些文化遺產

古建築
第一批
太室闕
少室闕
啟母闕
嵩岳寺塔
祐國寺塔
白馬寺
觀星台

第二批
修定寺塔

第三批
社旗山陝會館
風穴寺及塔林
凈藏禪師塔

第四批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濟瀆廟
南陽武侯祠
歸德府城牆
太吳陵廟
比干廟
開封城牆
周口關帝廟

第五批
內鄉縣衙
寶輪寺塔
山陝甘會館
康百萬庄園
天寧寺三聖塔
妙樂寺塔
嘉應觀
小商橋
南陽知府衙門
潞澤會館
大明寺
奉仙觀
荊紫關古建築群
慈勝寺
湯陰岳飛廟
安陽天寧寺塔
明福寺塔
會善寺
永泰寺塔
法王寺塔
中嶽廟

第六批
百泉
法行寺塔
三蘇祠和墓
閻庄聖壽寺塔
乾明寺塔
泗洲寺塔
尉氏興國寺塔
兩程故里
商水壽聖寺塔
鄂城寺
柴庄延慶寺塔
勝果寺塔
寶嚴寺塔
崇法寺塔
郟縣文廟
百家岩寺塔
沁陽北大寺
葉縣縣衙
洛陽周公廟
關林
白雲寺
新鄭軒轅廟
千佛閣
陽台宮
許昌文峰塔
望京樓
倉房香嚴寺
悟穎塔
福勝寺塔
河南府文廟
祖師廟
洛陽山陝會館
汝州文廟
朱仙鎮清真寺
開封東大寺
陳元光祖祠
太康文廟
長城(河南段)

石窟寺及石刻
第一批
龍門石窟

第二批
鞏縣石窟

第四批
靈泉寺石窟

第五批
千唐志齋石刻
鴻慶寺石窟
小南海石窟
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
受禪碑與受禪台
大唐嵩陽觀
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第六批
青天河摩崖.
西明寺造像碑
升仙太子碑
崇唐觀造像
元次山碑
雲夢山摩崖
彼岸寺碑
劉碑寺碑
唐兀公碑

古遺址
第一批
仰韶村遺址
鄭州商代遺址
殷墟
鄭韓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含辟雍碑)

第三批
平糧台古城遺址
二里頭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
北宋東京城遺址(含繁塔、延慶觀)
鈞台鈞窯遺址

第四批
西山遺址
王城崗及陽城遺址
羑里城遺址
蔡國故城
酒店冶鐵遺址
戚城遺址

第五批
裴李崗遺址
賈湖遺址
八里崗遺址
北陽平遺址
廟底溝遺址
大河村遺址
孟庄遺址
古城寨城址.
府城遺址
番國故城遺址
城陽城址
古滎冶鐵遺址
黃冶三彩窯址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鹿邑太清宮遺址

第六批
織機洞遺址
楊台寺遺址
瓦店遺址
石固遺址
郝家台遺址
王油坊遺址
李庄遺址
王灣遺址
鹿台崗遺址
新砦遺址
唐戶遺址
蒲城店遺址
大師姑城址
小雙橋遺址
宋國故城
衛國故城
黃國故城
共城城址
滑國故城
葉邑故城
軹國故城
下河灣冶鐵遺址
望城崗冶鐵遺址
瓦房庄冶鐵遺址
三楊庄遺址
山陽故城
段店窯址
大周封祀壇遺址
扒村窯址
當陽峪窯址
張公巷窯址
榮陽故城
神垕鈞窯址
鞏義窯址

上蔡楚國貴族墓地
韓王陵
古墓葬
第二批
宋陵

第三批
張衡墓
打虎亭漢墓
張仲景墓及祠

第四批
虢國墓地
漢梁王墓群
潞簡王墓

第五批
邙山陵墓群
恭陵
後周皇陵
朱載墒墓

第六批
應國墓地
許慎墓
韓愈墓
范仲淹墓
歐陽修墓
李誡墓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第三批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

第四批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第五批
焦裕祿烈士墓

第六批
鄧穎超祖居
劉青霞故居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
呂潭學校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洛陽辦事處舊址
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
喳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
紅旗渠
鄭州二七罷工紀念塔和紀念堂

7. 王城崗遺址距今多少世紀

王城崗古城
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新石器時代城址,位於中國河南省的登封市告成鎮西北約0.5公里處的土崗上,當地群眾稱「望城崗」。土崗現存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一處以豫西龍山文化類型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最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8. 王城崗遺址考古報告

et 就兒童節人事科就認識客人卡

9. 王城崗遺址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王城崗遺址現存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一處以中原龍山文化類型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10. 河南登封時期的王城崗遺址距今多少年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制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谷、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庄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 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系。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