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長城遺址
A. 張掖發生過哪些歷史典故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 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
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
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勝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張掖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B. 河西走廊的漢長城遺址是什麼樣的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保存到後來,留下了很多的長城遺址,其中回,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甘答肅省安西境內的漢長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處。
這段長城東起甘肅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甘肅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
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C. 張掖的長城是哪個朝代的
漢朝的土長城,大概坐火車從山丹到張掖的這一段就能看到一節
D. 張掖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名列其中。
目前,張內掖國容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12處,居全省之首。
建國以來,國務院相繼公布了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掖大佛寺、黑水國遺址、高台駱駝城遺址及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肅南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民樂圓通寺塔先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張掖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古跡中,有舉世聞名的漢、明長城;漢、晉時期是屯兵立營之地的八卦營古城址;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反映明、清時代晉商活躍於張掖大地的古建築群山西會館;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的張掖標志性古建築鍾鼓樓及佛教寺院西來寺。
E. 古長城遺址位於哪裡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內周容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
F. 甘肅張掖古城牆和長城烽燧在哪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面積42400平方公里,內人口126萬。漢族為容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G. 簡述甘肅張掖歷史
多了一萬塊錢。她擰著眉,苦思這筆
H. 張掖的歷史遺跡八百字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張掖歷史悠久,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由於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I. 張掖有什麼古跡
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列入國務院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06-14
本報訊 在我國第一版個「文化遺產日」權到來之際,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市張掖鍾鼓樓等5處文物古跡名列其中。目前,我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12處,居全省之首。
建國以來,國務院相繼公布了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張掖大佛寺、黑水國遺址、高台駱駝城遺址及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肅南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民樂圓通寺塔先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我市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古跡中,有舉世聞名的漢、明長城;漢、晉時期是屯兵立營之地的八卦營古城址;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反映明、清時代晉商活躍於張掖大地的古建築群山西會館;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的張掖標志性古建築鍾鼓樓及佛教寺院西來寺。
J. 明長城遺址在哪
明長城遺址西起甘肅嘉峪關市嘉峪關,經酒泉,高台,臨澤,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縣,從五佛寺過黃河,在靖遠縣內沿黃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東至山海關。甘肅境內長度約為1000公里,全用黃土夯築,夯層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層間夾藏木樁,雜草或沙夯實。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牆,設有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台緊靠長城內側,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築,俗稱烽火墩。墩間距約為5公里,連矚相望,十分壯觀。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長城外築有瞭望台。嘉峪關,山丹,永昌,古浪等市縣境內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氣勢雄偉。
中國自秦、漢、隋、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跡,總長度達到1500多千米。故寧夏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明代稱長城為「邊城」,在寧夏境內的主要有西長城、 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城,長度共約400多千米。其中位於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三關口明長城,仍然保存較完整。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里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原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里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千米遠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千米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千米,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明代長城保存較好,也頗具代表性,明代為防禦元朝殘余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在隋長城的基礎上大規模修築長城。但明代不稱「長城」,而稱「邊牆」。「河東牆」始建於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稱「東大邊」、「橫城大邊」。西起橫城以北一公里黃河岸邊黃沙嘴,東經水洞溝、紅山堡、清水營,過鹽池縣至陝西定邊縣鹽場堡,全長約400千米,每隔150米一個墩台。長城高三丈,寬兩丈,牆頂路面非常寬闊,可供五匹馬並行。守望、巡邏的士兵常年在長城頂部道路上往來,軍事物資也在頂部運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寧夏巡撫張禎叔、王詢先後在牆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敵騎靠近邊牆。其中紅山堡一帶,壕溝深寬皆兩丈,所以長城也被稱為「深溝高壘」。像這樣的城堡寧夏一共有150個。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轄區內還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長城線路,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烽火台,將邊防前線與內地連接起來。紅山堡距離水洞溝3千米,佔地20餘公頃,據史料記載紅…堡設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鎮守此地,同時與其他兵營互相接應呈長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