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隆福寺游記

隆福寺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3-08 17:45:58

Ⅰ 棲霞山游記

挺好的,這個周末去 12月4號吧應該是,先到火車站,往北走,有專門的南棲線,到那先買票後,然後免費坐車,景色特別號

Ⅱ 游記作文1000字

登山游記
人們常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收獲喜悅的季節;而我更想說的是,秋天是出外旅遊的好季節,更是登山遊玩的絕佳季節。於是,在10月4號的這天我們全家和伯父全家,當然也少不了親愛的爺爺奶奶一起向著盼望已久的浮山嶺出發了……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的確是出遊的好季節。也正因為有著這份好心情,一路上有講有笑,妹妹不時哼著快樂的歌謠,灑下了一片歡樂的笑聲,我也時不時探頭向前看,恨不得長出一雙翅膀,馬上飛到浮山嶺旅遊區。
近了,近了,爺爺指著前方對我說,我順著方向覽去,只見映入眼簾的是雄偉壯觀、連綿不絕的群山。我的心情是既激動而又緊張,順著婉延不絕的山路繼續驅車前行,望著不時從山上疾馳而下的小汽車,我真替作為司機的爸爸捏一把汗,還好在前方帶路的伯父找了一個相對空曠的地方,爸爸也跟著把車停泊好,我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沿著婉延的山路,向著浮山嶺的八百多米的主峰,我們步行著出發了,我和妹妹手牽著手,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爸爸和姐姐、弟弟緊跟在旁邊,中間梯隊是媽媽和伯母,後面是爺爺奶奶、伯父「壓後」。走著,走道,忽然前方傳來了一陣嘩啦啦的流水聲,尋聲望去,只見一條清澈見底的山溪水從山上婉延而下。我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和弟弟妹妹一個勁兒沖上前去,捧起一把山溪水,是那樣的清澈透亮,又是那樣的清涼舒服;偶爾撿起一兩塊靜靜躺在溪流懷里的小卵石,捧在手掌心,細細打量這大自然的瑰寶,又是那樣的光滑美麗。還有小溪兩旁長滿了許多雜樹,樹上有幾只不知名的小鳥伴著嘩啦啦的流水聲,不知疲倦地唱著歡快的歌,儼然演奏著美妙動聽的大自然交響樂。聽著這美妙的「歌聲」,呼吸著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我們坐在冰涼冰涼的大石上,心曠神怡、悠然自樂,竟也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了!
很快,爺爺奶奶也趕了上來,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這人間仙境,繼續向著山頂出發了。一路上我們唱著跳著,留下一片歡樂的海洋,也灑下了一路的汗水,竟也不知疲倦。沿著崎嶇不停的山路,欣賞著沿途的美景,我親身體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樂趣,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正思索著,忽然驟見前方出現了幾道閃電,伴之到來卻是轟隆隆的雷聲和不大不小的雨水,真是「人窮一世天變一時」啊!沒辦法出於安全的考慮,我們也只能原路返回了!
回到山腳下,那雨越下越大,我坐在車上,透過車窗遙望著雨中朦朦朧朧的群山,更是神秘而美麗!隨著車輪的滾動,我只能依依不捨向著大山告別,心裡默默地暗下決心,浮山嶺等著我,下回我一定登上最高峰,親手揭開你神秘的面紗!

Ⅲ 作文鎮隆游記(有關於鎮隆的一切)

黃山,以雄奇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游覽呀!沒想到我居然有這樣一次機會和媽媽一起去游覽,多麼令人興奮呀!黃山,我簡直不知道該看什麼好了。起初步入眼簾的就是那飛流直下的瀑布。它就像一條白色的綢帶,從天上的

Ⅳ 余秋雨的游記

余秋雨:行者無疆——瑞士篇
余秋雨
瑞士小,無所謂長途。從伯爾尼到洛桑,本來就不遠,加上風景那麼好,更覺其近。

然而,就在算來快到的時候,卻浩浩盪盪然,彌漫出一個大湖。這便是日內瓦湖,也譯蕾夢湖,它是邊境湖,一小半伸到法國去了,而且又是山圍雪映、波詭雲譎,豐富得讓人們不好意思用一個稱呼把它叫盡。

我和夥伴們看到了湖邊的一座古堡。在歐洲,古堡比比皆是,但一見這座,誰也挪不動步了,於是哐當一聲,槌下如錘,拍板停留。

這古堡真大,猛一看像是五六個城堡擠縮在一起了。一擠便把中間一個擠出了頭,昂挺挺地成了主樓。前後左右的樓體在建造風格上並不一致,估計是在不同的年代建造的,但在色調上又基本和諧,時間一久,櫛風沐雨,更蒼然一色,像是幾個年邁的遺民在劫難中相擁在一起,打眼一看已分不出彼此。

這個古堡最勾人眼睛的地方,是它與岩石渾然一體,又與大湖渾然一體,好像日內瓦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擁有這個蒼老的倒影。

我前幾步後幾步地看清楚了古堡與湖光山色之間的各種對比關系,然後繼續後退,從岸上的各個角度打量它。這才發現,岸邊樹叢間有一個小小的售貨部。

與歐洲的其他風景點的售貨部都一樣,這里出售的一切都與眼前的景物直接有關。我看到一本書,封面的標題是CHILLON不知何意,下方的照片正是這個古堡,連忙抽一本英文版出來問售貨部的一位先生,他說這是古堡的名字,按他的發音,中文可譯作希隆,那麼古堡就叫希隆古堡。

全書的大部分,是「希隆古堡修復協會」負責人的一篇長文,介紹了古堡的歷史,此外還附了英國詩人拜倫的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修復協會負責人在文章中說,正是拜倫的這篇作品,使古堡名揚歐洲,人們紛紛前來,使瑞士成了近代旅遊業的搖籃,而這個古堡也成了瑞士第一勝景。

書上說,這個古堡底部有一個地下室,曾為監獄,很多重要犯人曾關押在這里,拜倫《希隆的囚徒》所寫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內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Bonivard)。

這個地下室氣勢宏偉,粗碩的石柱拔地而起,組成密集的拱頂,壁上、地下卻留有原有的紋脈,氣象森森。這里最重要的景觀是幾根木柱,用鐵條加固於岩壁,扎著兩圍鐵圈,上端垂下鐵鏈,掛著鐵鐐。

拜倫說,波尼伐的父親已為自由的信仰而犧牲,剩下他和弟弟關押在這個地下室里。三人分別鎖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卻不可觸摸……

我想,即使是當初讀了拜倫的作品前來希隆古堡的第一批英國讀者,也不是來紀念波尼伐,而是來領略一種由拜倫營造的悲劇現場。有了拜倫的故事,他們知道這湖山的某個角落,有過一雙處於生命極端狀態的眼睛,湖山因這雙眼睛而更顯得珍貴。

許多詩文的後世效果,並非出自作者當初的期盼。但歷史,還是強硬地把它們的某種精神變奏,融進了人們紛至沓來的腳步間。

為此,瑞士應該永遠地感謝拜倫。一個人即便是天生麗質,如果沒有眾多愛憐目光的濡養,也會無覺無明,自生自滅。瑞士也是同樣,如果沒有那麼多旅遊者,它就會美得寂寞,富得枯燥。拜倫不經意地改變了這一切,但瑞士歷來沉靜寡言 ,不太會感謝人,那我們也不必強求,好在拜倫從不在意。

閑話旅遊

日內瓦的一個夜晚,我們在一家木屋用完餐,正想起身回旅館,卻發現屋外已大雨滂沱。餐廳老闆知道這場雨一時過不去便請侍者搬出一支巨大無比的民族樂器長號,讓我們輪著吹。我們憋得臉紅脖子粗也吹不出音,後來漸漸掌握了一點竅門,才發出一點嗚嗚聲。

我和兩位新近趕來與我們一起考察的記者坐在外間的一角聊天,他們問:考察至今,覺得歐洲有哪一些方面最值得中國學習?

我說,中國在近代化過程中脫了很多課,初一看是科學技術上的課,實際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上的課。但這一路上感受最深的兩點,一在歐洲,傳統文化與創新精神並行不悖,共臻極至;二是在歐洲,個體自由和互相尊重並行不悖,形成公德。相比之下,真不知道我們中國為什麼總是把這些對應性文化范疇看成你死我活的對頭,結果兩敗俱傷。這一傷,幾乎傷及了所有的文化人,使他們全都充滿了沉重失敗感和悲劇感。

對此我們找了很多原因,然後一起感慨:要在這些方面追趕歐洲,將是長期的事情,焦急不得。

「那麼,可以被快速仿效的有哪些事情?能舉出一件嗎?」他們問。

「旅遊。」我回答。

我的這個說法使他們有點吃驚。「旅遊?」他們疑惑地重復著。

所有的旅遊從業人員都知道,各國遊客最嚮往、因此也最有旅遊潛力的地方就是中國。聯合國有關研究部門也已發布了這樣的預測結論。那麼,中國的障礙在哪裡呢?

首先是觀念障礙。雖然中國古人提出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原則,但多數中國人心中仍然存著安土重遷的封閉觀念。中國歷代超穩定的社會生活,確實不主張與外部世界熱情交往,不倡導離家鄉族宗獨自出行。在很多中國人心中,遊山玩水終究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消極命題。

這便與歐洲產生了明顯的對比。在歐洲,旅遊的要領拓得很寬,即使是那些不發達國家,很多普通家庭都有接待外國旅客的能力。

中國現在星級飯店的設備超過外國同一等級,但最讓外國旅客卻步的因素卻是沿途廁所。他們不理解在勞動力豐裕、管理權力有效的中國,為什麼一直做不好這件小事呢?

中國人歷來好客,即使在貧困年代也會盡力把外賓的衣食住行收拾妥貼,但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的日常生活場所也可能是人家的游觀對象。當他們終於明白,一個旅遊大國的任何地方都會出現客人自由的腳步,那麼,他們的待客之道也就變成了待己之道,因為惟一的辦法是改變整體生態。這也正是我們對中國旅遊業抱有厚望的原因。

「蔚藍海岸」作為度假勝地的最早起點,是1934年。一位叫布魯厄姆的英國勛爵途經此處去義大利,不巧因霍亂流行邊界封鎖,只能滯留於當時還只是一個漁村的坎城,滯留期間他驚喜地發現此地風景宜人,決定建造別墅。他的這個戲劇性決定引起了英國上層社會的好奇,後來連維多利亞女皇也來了,一時名震歐洲。於是公共設施也逐漸完善起來,在整體吸引力上形成良性循環。可見,作為旅遊勝地,基礎是風景氣候,而關鍵是現代高層度假生態的構建。這種高層度假生態一旦構建,又成為自然風景之外的第二景觀。今天到蔚藍海岸游觀的旅人,目光總是兼及兩邊,一邊是浩瀚無際的地中海,一邊是多采多姿的別墅群,真可謂在領略一種人化自然。站在蔚藍海岸,我們會對歷史古跡在旅遊中的地位,產生更達觀的想法。

中國文化歷來重苦澀而輕愉悅,因此對自然景物也注意於文化學術層面,而不屑分解它們的審美享受功能,這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瑞士成為世界旅遊事業的主要推動者,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之勝。二是早早的中立使這兒顯得安全和安靜。三是拜倫、雨果等文人的來訪和傳揚。顯而易見還需要增加一個技術性條件,那就是一批經過嚴格訓練的旅館管理人員。這批管理人員的母校,就是洛桑旅館管理學校。

它已開辦了一百多年,在幾十年間一直居於世界惟一的地位。希爾頓酒店系統總裁說過一句話:「在現今這個領域,擁有洛桑就擁有資本。」這所學校的宗旨是為旅遊者提供最合意的居所,也可以說是為尋找「驚人之美」的人們提供「宜人之美」。要使這種打理成功有效,又必須制定一系列能使各色人等普遍喜悅的標准,對從業人員進行訓練,這便是洛桑的使命。

如果沒有這樣的訓練,旅行過程必將遭遇大量的不適和丑惡。世上有很多美景人跡罕至,原因之一,便是缺少一個安全舒適的呵護系統。但是,到了洛桑就明白,只要用心用力,世間任何地域都可能帶給人群歡快。

我想,在洛桑整理一下由旅遊而伸發的人文理想十分合適,便長時間地坐在這所學校的草坡間出神——讓人和自然更親密地貼近,讓更多年輕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詢一遍,讓更多的老年人能以無疆無界的巡視來與世界作一次壯闊的揮別,讓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腳步間交融,讓歷史的怨恨在互訪間和解,讓我們的路口天天出現陌生的笑臉,讓我們的眼睛獲得實證地理課和歷史課的機會,讓深山美景不再獨自遲暮,讓書齋玄思能與荒草斷碑對應。

那麼被我們一貫看輕的旅遊事業,也真正稱得上宏偉。

Ⅳ 給我一個黃果樹瀑布的游記

深秋季節,貴州的氣候還是呈現一片春暖花開的景象。這里氣候宜人,繁花似錦,秀美的山水及奇特的風光吸引著無數遊人來這里觀光旅遊。趁長假,我和家人來這里遊玩。下了火車稍作安頓,便風塵僕僕地坐上了開往黃果樹瀑布的汽車。
進入景區,映入眼簾是一大片蒼勁雄渾、瀟灑飄逸的盆景裝點著園林。清新秀美的園林,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的小橋流水和形態各異的參天古樹,遊人在這里信步觀賞,不僅欣賞了大自然的美妙,也放飛了自己的思緒,真讓人其樂融融。而我更急切地想看到聞名世界的黃果樹瀑布的壯麗景觀,由於遊人太多,我們只好隨人流漫步前行。
不知不覺,我們走去了盆景觀賞區,來到了蜿蜒盤旋的山間小徑,頓感這里的空氣十分潮濕,濕漉漉的地面好似被清水沖涮過。路旁的花草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就像無數只明亮的眼睛向我們微笑,歡迎我們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不遠處隱隱聽見隆隆的悶雷一般的聲音震撼山谷,我們沿著山路快步向前走去。周圍奇峰疊起、樹木蒼郁、溶洞各異、龍潭星羅。下了石階,過了溪流,流水聲越來越大。
順著水流很急的溪水轉個彎,便出現震耳欲聾的聲響。「哇!這里的景觀太美了。」盼望已久的景色終於出現在眼前,這雄渾奇偉的瀑布深深地吸引著我。
只見一條長長的瀑布似銀河決口,從九天崩瀉而下,素有「素影空中飄匹練,寒聲天上落銀河」之壯觀。它的雄姿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磅礴,氣勢如排山倒海銳不可擋。清澈的水流拍打著山石,發出轟隆的巨響,激起的浪花,好似萬馬失蹄,千軍撲地,氣勢磅礴;噴煙吐霧處,萬練倒懸,細如珠簾,粗若冰柱;飛瀑跌落處掀起悍然大波,碎玉四濺,銀珠輕揚,如蒙蒙細雨,似點點飛雪。在陽光照射下,瀑布霎時化作一道絢麗迷人的七彩長虹。這秀美壯麗的山河圖展現眼前,讓人情不自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秋風吹過,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如蒙蒙細雨灑落人間,讓人感到絲絲寒意。天空中燦爛的陽光似懂得人間的冷暖,不時將溫暖的陽光灑向深谷,讓我們感受陣陣暖意。陽光的照射使飛瀉下來的水珠泛起閃亮的光澤,整個瀑布在亮亮的光輝中,閃爍著星光般的神秘與壯觀。
清澈的水流墜落到下游的水潭中,又激起了更大
的水花,飛濺的水珠和巨大的水流讓下游潭中的水盪漾起陣陣波紋,直到流出很遠的地方才慢慢恢復平靜。腳下的石板路因長時間受潮濕空氣的侵蝕,布滿了綠色的青苔,旁邊的山石縫中還不時地流淌著小股的清泉,生長在石縫周圍的花草顯得分外的茂盛,掛在上面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
在谷底,彷彿置身於圓形的樂池中,在雄奇壯觀的瀑布前,我靜靜地聆聽流水奏響的清脆樂聲,它猶如鏗鏘有力、激情飛揚的交響曲。在這人間的仙境里,讓我盡情的享受,彷彿攜帶大自然無限的生機置身於世外桃源,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無限的陶醉。
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攀登,看見蒙蒙的白色水霧在身邊繚繞;橫跨潭面的七彩長虹與白霧相映成輝,顯得格外的明艷迷人;周邊的景物也若隱若現,好似騰雲駕霧漫遊天空,心中不禁油然而生:「萬里晴空拋碧紗,飛雪噴珠耀彩虹」的美妙詩句 。
我們漫步地走到瀑布的後面,只見一條長長的天然岩洞,橫貫整個瀑布。岩壁上有許多裂縫,就像一扇扇小窗。透過洞窗向外眺望,嘩嘩的流水如雄獅怒吼不斷地向下奔瀉,水流形成了如高速穿梭的銀絲,在眼前織出了一道靚麗的風韻。絲絲山風吹來,外面的水珠透過縫隙不斷地飄飛進來,給地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水坑;抬頭仰望,只見岩洞上布滿了千奇百怪的鍾乳石,讓人美不勝收。
走出水簾洞,渾身上下已經濕淋淋了,好像剛從雨中沐浴過,但心中的激情難易平靜,因為這種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真是難得一見。
幾天的旅玩真讓人暢快淋漓。離別景區時,腦海里還不時地閃爍出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景觀;那激揚高亢的吶喊聲,催人振奮,讓人熱血沸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祖國是多麼的燦爛美麗。身為一名中國人深深地感到自豪!

Ⅵ 少林寺游記

久仰少林寺大名,如雷貫耳,如今到此一游,真是幸甚!

少林寺,坐落於少士山,又因在密林之中,故名曰「少林」。遠望少林,霧氣繚繞,頌經念佛之聲不斷;近觀少林,其宏偉壯大之勢,自不必說。當年康熙帝親筆題寫的「少林寺」三個大字赫然懸於寺門之上。

走進少林天王殿,當中彌勒佛手捧大肚,頭枕布袋,憨態可掬。兩邊有金字對聯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彌勒的特點,這副對聯都說了。它背後的鎮寺護法韋馱,身披鎧甲,目光炯炯,手持降魔寶杵,顯得威風凜凜。大殿兩旁,青紅海壽四大天王各持兵器,面目猙獰,讓天下惡人心驚膽寒!

出了天王殿,我看見兩排石碑當中,放著一口大瓮。「不會是放垃圾的吧?」我暗暗尋思,但又不像。「這是供少林武僧練少林棍用的。」導游解釋道。少林棍?聽到這兒,我不禁想起,少林武功,蓋世無雙,每種功夫都有它的特點。就拿少林棍來說,快如行雲流水,讓人眼花繚亂,氣勢咄咄逼人,令我神往。

離開大瓮,我們看見了乾隆皇帝在這留下的真跡。這首詩共60多字,字體瀟灑,雄渾有力。說起來,這里還有段故事呢,當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乾隆來到少林寺,他了解旱情後,便提筆寫下此詩,祈求上蒼降甘霖,以救眾生。果然,當天夜晚便下起了大雨,緩解了旱情!我想:一定是上天見乾隆愛民如子,才應他所祈罷!

在少林寺轉了一圈,我發現少林寺處處有碑,而碑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人像,有詩歌,有奠文,甚至連某一方丈新上任的事也當奇聞佚事刻上去了!

出了少林寺,我們又來到塔林。這里聳立著二百多座寶塔,表示已有二百多位方丈與此安息。這些寶塔分一、三、五、七層四種。我不禁又納悶了:為什麼最高只選七層,而不是八層、九層呢?這時,導游告訴我們,這源於佛門中的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此時再看塔林,它們屹立在風雨中,歷經數百年的滄桑,不屈不撓,令人折服。

少林寺一游,始於天王殿,末於塔林,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但由於天降大雨,無緣見到和尚習武,不禁使我有點遺憾。

Ⅶ 甘露寺一日游作文

甘露寺坐落在湖北省仙桃市區流譚公園內,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寺名,佔地五十餘畝,寺內有嘉慶皇帝所賜御碑,還有印度僧侶所贈金佛,殿堂櫛比,氣勢宏偉。甘露寺幾經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現由廣東六祖寺方丈大願大和尚接管。

00甘露寺是沔陽(今仙桃市)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佛教建築,歷來有老甘露寺和新甘露寺說。對於老甘露寺,史料記十分有限。《仙桃鎮志》上的《仙桃地區寺廟宮觀一覽表》上註明該寺原建於楊家碼頭,毀於雍正十年。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甘露寺都是指地址在原河堤街、建於乾隆年間的新甘露寺。
00佛教約在公元四紀傳入沔陽,明清兩代寺廟最為鼎盛。但新甘露寺建成的具體時間已無從考察。光緒志記載:「甘露寺在仙桃鎮襄河南岸,濱河聳立,屢經興修,為十方叢林。」這里也只交待了建築地點。相傳,甘露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此時的甘露寺名聲在外。仙桃到外地經商的人,常以仙桃的甘露寺諧音「干螺絲「編造一個離奇的故事,在外鄉人面前誇道:「仙桃鎮有古廟,名甘露寺,廟宇很大。庭院中曾喂著一個干螺絲。百年來,這個大螺絲老化了,僧侶們把它的殼存放在廟中,裝上十八擔水。」外鄉人聽了,都感到很奇特。這些不過是用虛構的故事擴大其在外影響。其實,真正的甘露寺也是頗負盛名。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仙桃才子李皋,曾作《仙桃鎮圖十二詠》,其中唱道:「 四月佛生景倍清,甘露寺中多少人,四大金剛威風凜,十八羅漢兩邊分。」當時,該甘露寺佔地約4000平方米,前至解放街(原十全街),後至漢江河堤。寺山門向南,繞寺前集誠書院兩側出解放正街。進山門為彌勒殿,韋馱殿,次為大雄寶殿。大殿前,有藏經閣、鍾鼓樓,兩側品立觀音殿,再後為念佛堂,最後為戒堂、方丈堂,兩側圍屋為僧房客舍。甘露寺西南有個荷花池,面積有50餘畝,花種是印度僧侶贈送,無藕耐霜,立夏開花,紅白色彩鮮艷。屬於甘露寺的還有進百畝廟產,常隹僧侶達數十人。其名聲明在江、浙、冀、豫、湘等省都非常大。可見,滿清時期的甘露寺香火鼎盛,遊人如織。
00民國建立後的20多年時間里,甘露寺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五內依然是香煙繚繞,僧侶滿堂。直到1938年,國民黨支128師師長王勁哉把抗日指揮部設在仙桃,在甘露寺開辦了一個軍事訓練大隊。於是,佛教凈土的安寧環境被告破壞,甘露寺成了部隊駐扎和訓練的營地。
001939年,日寇攻佔沔陽,仙桃淪陷後,甘露寺劃入「日化區」。於是,寺廟遭到日期軍嚴重破壞,寺內金佛被拋入河中,眾僧也四處逃散,甘露寺頓失往日風采。
001945年8月,抗戰勝利,日寇無條件投降。當時,國民黨75軍第6師副師長李幫華受命任仙桃受降指揮所長,全面接受日寇投降。指揮所的受降儀式就在原「日化區」內的小洋樓上舉行。全縣日俘7400多人,徒手進入仙桃鎮。由日軍原第五步兵旅團司令古賀帶領,在儀式上簽字,向中國人民投降。所有武器彈葯及全部軍用物資,一律清點後送入甘露寺封存。

Ⅷ 關於拉卜楞寺的游記

拉卜楞寺在曬佛節前一周就開始了庄嚴的誦經和諸多的宗教儀式,
每天來聽經的人也逐漸增多,到了曬佛節當天,早上10點隆重的曬
佛儀式開始,百十名精壯的喇嘛肩扛近百米長龍一樣的大佛畫卷,在
騎馬衛隊的護送下,喊著號子威風凜凜地跑向大夏河對岸的小山坡上,
將近千平方米的畫卷鋪在半山上展示。一路上,圍觀的群眾潮水般地
湧向長龍,爭搶著向大佛上拋哈達,更多的人撲向佛卷,將自己的頭
或臉貼在佛卷上,祈望能得到佛的保佑。當覆蓋在碩大的佛象上面的
幔帳徐徐揭開時,曬佛典禮進入最高潮,人們將能代表心意的哈達及
禮品紛紛拋向佛像,年老的藏族同胞轉動著經輪高聲誦著佛經。調皮
的孩童在大人的幫助下爬上曬佛台的高台階,企圖觸摸一下那神聖的
佛像……大典持續約兩個小時

Ⅸ 游記作文500字

這次國慶長假,我們一家慕名前來黃山游覽觀光。一路上,人人都在想像著黃山千姿百態的山峰,個個都在想像著黃山清澈見底的小溪。

果然,一走進黃山腳下,我腦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間便都凈化了,單單剩下一個字:美。

我們首先坐車趕往山腳下的翡翠谷。啊!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大約有100多個瑤池,每一個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個池都有自己美麗的傳說。這些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翡翠,這就是「翡翠谷」這個名字的由來。使我驚奇的是,這些水池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可是,如果把它們舀起來看,卻什麼也沒有了。翡翠谷的水真是奇形怪狀,令人贊嘆不已。看,那兒有個「玉環池」,池裡的水有綠的。黑的。還有透明的。水池裡的水大約有10多米深,水面上還有一些怪石樹立在那兒,在一塊高高的石頭上,有一個洞,聽說可以通向另一個地方。這個洞是圓的,像一個環,所以稱「玉環」。人們一到這,都瘋了起來,就像兩三歲的小孩,沉浸在這美麗的山谷中。滿谷的嘻嘻哈哈,滿溪的歡歡笑笑,形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山是美的。我們第二天坐車到達了山腰的雲谷寺。接著,我乘著纜車准備到達白鵝嶺。透著玻璃遠眺周圍的一切。底下雜草叢生,溪水潺潺。左右兩邊,幾百米高的懸崖拔地而起。終於到了白鵝嶺。不久,我們就要向光明頂前進了。我們一邊聽一旁的導游講解,一邊看這美麗的山峰。還要上這一層層的階梯,上著上著,彷彿就要墜入雲端了。光明頂可是黃山的第二大山峰,導游說:「不到光明頂,不看黃山景。」這更加激發了我們「奮發向上」的堅決態度。我們忽然看見了一大群人圍在一塊又大又長的岩石上照相。哦,原來這就是光明頂啊!我們忘記了勞累,爬上了這塊岩石。哇!太美了!我不經發出這樣的感嘆。我想:「沒有比這更美的景色了。」我站在上面,俯視周圍的一切,所有的山峰都盡收眼底。到處都是山,好像我們都被山包圍住了。

這里不僅山水美,樹也是很美的。迎客松就是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久負盛名。黃山的迎客松更是人人知曉。它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峰峭壁上,這些松樹之所以有這些美名,是因為它的造型獨特,具有「奇」的特性。迎客松他托著自己的枝幹,每天堅受這風吹雨打,可是依然長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別。這就是它美在的關鍵!

黃山就是我所期待的夢幻般的仙境,它實在美的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贊嘆!
滿意請採納。

Ⅹ 求一篇關於寺廟的游記,字數不限。

寺院游記
興教寺

興教寺是我一直想去的寺院。據說玄奘法師圓寂後遷葬於此同時建塔修寺,感動於西天取經的故事,我決定去拜祭一下。
沒到寺院便看到紅色的長長的院牆,沿著山道傾斜而上。與山腳下綠油油的麥田相映,分外鮮明。穿過那片田地,走過彎曲的山路,興教寺出現在眼前。
因為一部分大殿正在修建,基本上沒什麼遊人。院子寂靜無聲,淡淡的香火味道漂浮在空氣中,仔細嗅去又什麼都沒了。不由得莊重起來,走路都不敢用力,怕一絲意外的響動,打破了這里的沉寂。好象這種沉寂已維持百年。

(唐三藏塔)
來到舍利塔下,伸手觸摸土黃色的磚牆,時空倒轉,我不禁回到那個遙遠的王朝,回到那個古老的故事中去。
西遊記中,唐僧有三個變化多端本領高強的徒弟一路保護著西行,危難之時,菩薩也會前來相助。真實的故事,唐僧孤單上路,也許一開始也有隨從,但是堅持到最後的只剩下他一個。一切的磨難都要用雙手去擺平,沒有神仙,沒有奇跡,流落異鄉十七年,他只是堅信著一個真理——取得真經。回來後,又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經書的翻譯中去,一譯就是十九年。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佛教,這里,在我的身旁,就是他長眠的地方。忽然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而他,玄奘法師,穿越時空而達永恆。
圍著小小的塔基,走了一圈又一圈,從古走到今,這座小小的幾乎被人遺忘的寺院,在我的眼中在我的腦海里,刻下了不滅的痕跡。
開始崇敬那個柔弱而精神強大的和尚。

(華嚴雙塔)

從興教寺出來,我們決定到不遠的華嚴寺去。
華嚴寺的雙塔是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建於唐代。乾隆年間,寺內殿宇全毀,僅存兩座唐代磚塔,至今完好。很想看看如此保存下來的雙塔到底是什麼樣子,是什麼力量讓它們可以經受歲月的磨練呢?

早春的天氣沒有青草覆蓋的黃土地略顯荒涼,"華嚴雙塔"高高地佇立在山邊,有些孤獨,有些落寞,彷彿兩個青衣僧人無奈地望著遠方......
走近了才發現這里竟然沒有寺院!一座三開間的瓦房陪伴在塔的旁邊,一個僧人正同山下小學的老師聊天。
圍著塔轉了幾圈有些意猶未盡,也有些許失望。因為看到瓦房裡供著菩薩。難道菩薩不應該在金碧輝煌的大殿里嗎?難道連修一座寺廟的錢都沒有嗎?
和僧人聊天,他似乎很高興,也許好久沒有人光顧過這里了吧。聽說我們學外語,他趕忙那出一封信來,他說,那是寄往國外佛教組織的信。為了籌集重修寺廟的經費,他們這里的僧人全都出去化緣了,而他留下來一方面守著這座塔,一方面積極的和各種佛教協會聯系,希望籌得善款,早日重修華嚴。這封信寄往美國,卻被退了回來,而他根本不懂英文......
我們幫他寫好地址,心裡開始酸酸的,明白了這里為什麼沒有寺院,明白了佛像不一定要用金殿供奉,只要佛在心中,供奉的地點不過是個形式。同時也被深深感動,那種不懈努力的精神,從古到今,從來不會泯滅,只會越挫越勇......
離開華嚴寺的時候,僧人站在山邊遠眺山腳,山腳下座座高樓正拔地而起,雙塔顯得有些渺小,似乎被人們遺忘了......希望有一天,雙塔會不再寂寞!

(雙塔遠景)

(後記:在西安去過很多寺院,這兩座不算的上有名,甚至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但我認為那些充滿遊客的寺院似乎早已失去了它的本質,喧鬧、繁華、浮躁怎能與佛有關。這次游歷發生在2000年的三月,幾乎被我遺忘了。翻看以前的日記,當時的那種心情又重新回來。所以修改,再次寫出來,作為紀念。)

轉自「寺院游記(圖文)--艾米的天空」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