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寧陽縣西蜀遺址
Ⅰ 西蜀子雲亭的子雲指的是誰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雲,漢族,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 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
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為已處於崩潰前夕的漢王朝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故後世有揚馬之稱。
希望樓主滿意
Ⅱ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雲亭子雲是誰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雲亭子雲是揚雄。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雲,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人。
揚雄少年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於辭賦。年四十餘,始游京師長安,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雲亭」的西蜀子雲即為揚雄。
(2)山東寧陽縣西蜀遺址擴展閱讀: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贊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思想。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余韻悠長。
Ⅲ 誰有「春節的習俗」今天就要
春節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春節的來歷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暑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復始從頭來。
革木枯榮分四時,
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見此,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窮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建歷法而得寵,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把天神的主意。於是,他陰謀策劃,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斗,便張弓搭箭,准備射死他。誰知,刺客被衛士發現,被當場緝拿。祖乙得知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 ,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歲時之事,先要由歲首說起;而歲首之事,則先應由歲前說起。
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城鎮鄉村,一般臘月過一半,就開始有年終的氣息了,人們開始籌辦「迎春」的年貨。各地年前的市場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年貨店攤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滿目,有打上紅戳的「年糕」,還有年畫春聯、煙花香燭等喜慶用品。年前的市場是一年中最為豐富齊全的,男女老少都爭相購買一些稱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們,每當買到鞭炮後,往往等不到過年,便開始零散著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將至的氣氛。
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終的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滿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來熱一熱。
歌詞描繪了人們在年終的忙碌情形。內容與此相似的民謠,在中國各地方普遍流行。
回答者: 蜂見花 - 同進士出身 七級 2-15 09:18
修改答復: 蜂見花,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則 關閉
春節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Ⅳ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河南南陽人如果不是那古人說的「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又該作何解釋
諸葛亮不是河南南陽人。諸葛亮是徐州琅琊陽都,是當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此句中的諸葛廬就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而子雲亭是指西漢著名學者揚雄住過並寫作《太玄經》的亭子。
東漢時,「南陽」是郡名,又是郡治宛縣的代稱。因此,諸葛亮《出師表》中「躬耕於南陽」的「南陽」既可理解為南陽郡,也可理解為宛縣,
諸葛廬,南陽諸葛廬的簡稱,是諸葛亮躬耕隱居南陽時的草廬。南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是他成才的搖籃。
西蜀子雲亭,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一環路西段西側,西南科技大學西山校區南側,在西山(鳳凰山)風景區內 。西山風景區面積約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雲亭"為中心,集名亭、古墓、寺觀及秀山、碧水於一體。
(4)山東寧陽縣西蜀遺址擴展閱讀:
諸葛亮紀念建築:
1、武侯祠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亮庵」,位於河南南陽市卧龍區卧龍崗,始建於魏晉時期,是投魏之蜀國故將黃權在諸葛亮躬耕地卧龍崗上修建而成的是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陝西省漢中市武侯祠,位於勉縣(沔縣),始建於公元263年,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約50年),故而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2、隆中
隆中風景區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距襄陽市區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里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里。
Ⅳ 西蜀紫雲亭在哪裡
子雲亭
開放分類: 文學、旅遊、四川、綿陽
子雲亭位於綿陽城區的西山風景區內。西山又名鳳凰山,景區佔地0.3平方公里,景區內茂林修竹、丹桂飄香,清泉淙淙,景色優美。以子雲亭為中心,還有古仙雲觀、蔣琬墓、蔣恭侯祠、揚雄讀書台、玉女泉及隋唐時期的道教摩岩石刻等。
子雲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揚雄而建造。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雲,蜀郡成都人。漢成帝時期曾出任黃門侍郎,是皇宮內侍從皇帝,傳達皇帝詔令的官職。揚雄少年用心專注,博學多才,「博覽無所不見」,曾經「專精大《易》、耽於《老》《庄》」。精通訓詁和文字學,喜好辭賦,仰慕司馬相如,有相如遺風。早年曾有《反離騷》、《廣騷》、《蜀都賦》、《成都城四隅銘》等作品,中年時期被詔入宮,有《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和《長揚賦》等作品成為其代表作,「把司馬相如開創的勸百諷一」的大賦傳統,推向極至,此後再無人能繼續下去了。
揚雄對探討宇宙人生真諦的哲學研究貢獻十分突出:「先是作《太玄》,融儒道為一體。」又作《法家》融儒、道、法三家學說於一體,對《易經》《論語》等經典著作也作出他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文心雕龍》有「揚馬」並列的提法。他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大的辭賦家。揚雄的賦是學者之賦,知識淵博,技巧嫻熟,但有「做作」之感。揚雄對辭賦的貢獻,主要在於他拓展了這種宮廷藝術的題材和表現手法,使其超出宮廷,詠物敘事,立志抒情,使之更加散文化。
揚雄是在40多歲離家往京時,曾經滯留涪縣。現在,在綿陽市西山和涪城區永興境內的古鍾陽鎮遺址,兩處有「揚子雲讀書台」和「洗墨池」遺跡。
據記載:子雲亭在歷史上四川有三處,一處是成都揚雄故居的「子雲亭」,此亭早已不存,遺址亦眾說紛紜;另一處是修建在郫縣城郊揚雄故鄉的子雲亭,清代乾隆年間遷建於揚雄墓側,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土台一座。至今猶存的就是綿陽西山景區的子雲亭。在這個景區內有一大一小、一新一舊兩座子雲亭,由此可見綿陽人民崇文尚藝,禮拜先賢的市風和醇厚民情。
子雲舊亭在揚子雲讀書台上,讀書台位於鳳凰山左翅膀端之山畔,為一上面平坦的堅硬碟石。岩石前端有摩岩浮雕「揚子雲真像」和揚雄傳略,據民國版《綿陽縣志》記載為宋代鐫刻。岩石右側摩岩浮雕大龕90多尊,均為唐懿宗威通十二年鐫刻的道教石刻。子雲舊亭就修建於盤石之上,不知最早建於何年。《綿陽縣志》記載民國6年(1917年)重修的子雲亭是木結構的長方形亭台,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毀。到20世紀70年代,綿陽縣城建局在原址上又重建了一座磚混結構的六角亭,至今猶存。
1987年,綿陽市人民政府在鳳凰山鳳頭上新建子雲亭,佔地10餘畝,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高23米,共三層,集樓、台、亭、閣於一體,外形典雅,雄偉壯觀。在子雲亭景區庭院入口處由成都著名書法家方濱生書寫的劉禹錫《陋室銘》鐫刻於此,以彰顯西蜀子雲亭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文化影響。庭園中是揚雄巨型花崗石雕像,一代辭賦大家的風采栩栩如生地展示在遊人面前。子雲亭下的陳列室中,陳列著揚雄的《太玄》、《法言》等哲學、漢賦作品。子雲亭的楹柱上楹聯中,有一副由高顯齊先生撰聯白允叔先生書寫的長聯,最能體現揚雄的華章與綿州新貌,與子雲亭勝景相得益彰,組成西蜀又一著名景區的盛況:
八百里飛天大道,袖拂雲霞,高歌過劍門,翠廊連新市。看旗山雄,鼓嶺峻,寶塔秀,神龜靈,西蜀名亭,蓬蓽輝新,須知銘陋劉郎早向先生深致敬;
兩千年吐鳳奇才,胸羅宇宙,余韻騰涪水,書台仰古風,想長卿賦,子安文,少陵詩,永叔史,中華賢哲,詞章卓古,尚有賞心介甫猶令後進倍傾城。
附:歷代詩人詠西山作品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七律·游西山
明·蘇民望
賞花時節近清明,策馬涪西一步瀛。
仙花芝香春不老,龍池魚躍水常清。
出塵風景追三島,入畫書台勝五城。
到此頓令心慮息,欲從禪侶學長生。
七絕·游西山
明·蘇民望
遠騎西山訪隱論,
洞門深鎖鳥聲頻。
采芝何處未歸得,
滿院落花空自責
游西山
明.尹袞
昨日東山今日西,西山遙望北山齊。
仙雲台殿歸塵土,岩石猶存姓字題。
揚子仙游不可從,涪西山下訪遺蹤。
山靈不記千年事,回首東風勸力農。
左綿竹枝詞
清.文筱農
有誰提筆怕題糕?載酒邀游意自豪。
偶向西山深處去?子雲亭上共登高。
西山觀硯石壁所刻揚子雲真像歌
清.李調元
西山冤鳥清晝聞,攀藤覓路松顛分。
中有石像須眉古,擘窠書題揚子雲。
嗟公吾蜀詞壇祖,前無相如竟誰伍?
惜未抽身居攝年,至今後人稱黨羽。
笑公口吃談非便,我為公辯當雲然。
當年石牛符命起,井邊鬼夢呼天子。
市上小兒皆王侯,獨君三世官不徒。
可憐閉戶真泊如,可憐著述甘窮居。
倘使鼠名緣獻匱,肯教投閣為校書。
君不見虞帝匕首竟無憑,漸台美人呼不應。
銅人夜徒悲長樂,罘曉望哭延陵。
奸雄氣焰空復爾,藏熱收聲正如此。
早知一躍能赤族,悔不來參太玄理。
始作虯螭騰九閽,龍蛇不蟄必湛身。
眼前垣子真知己,身後侯芭是解人。
今過西山讀書處,令我流連不能去。
拜罷雲祠宿鳥吟,似訴長歌明我心。
君不見佐命劉甄何其荼?禍至猶看太白星。
(註:此為李調元十六歲時所作)
Ⅵ 西蜀子雲亭的揚雄(子雲)簡介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雲,蜀郡成都人。漢成帝時期曾出任黃門侍郎,是皇宮內侍從皇帝,傳達皇帝詔令的官職。揚雄少年用心專注,博學多才,「博覽無所不見」,曾經「專精大《易》、耽於《老》《庄》」。精通訓詁和文字學,喜好辭賦,仰慕司馬相如,有相如遺風。早年曾有《反離騷》、《廣騷》、《蜀都賦》、《成都城四隅銘》等作品,中年時期被詔入宮,有《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和《長揚賦》等作品成為其代表作,「把司馬相如開創的勸百諷一」的大賦傳統,推向極至,此後再無人能繼續下去了。
揚雄對探討宇宙人生真諦的哲學研究貢獻十分突出:「先是作《太玄》,融儒道為一體。」又作《法家》融儒、道、法三家學說於一體,對《易經》《論語》等經典著作也作出他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文心雕龍》有「揚馬」並列的提法。他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大的辭賦家。揚雄的賦是學者之賦,知識淵博,技巧嫻熟,但有「做作」之感。揚雄對辭賦的貢獻,主要在於他拓展了這種宮廷藝術的題材和表現手法,使其超出宮廷,詠物敘事,立志抒情,使之更加散文化。
揚雄是在40多歲離家往京時,曾經滯留涪縣。在綿陽市西山和涪城區永興境內的古鍾陽鎮遺址,兩處有「揚子雲讀書台」和「洗墨池」遺跡。 據記載:子雲亭在歷史上四川有三處,一處是成都揚雄故居的「子雲亭」,此亭早已不存,遺址亦眾說紛紜;另一處是修建在郫縣城郊揚雄故鄉的子雲亭,清代乾隆年間遷建於揚雄墓側,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土台一座。至今猶存的就是綿陽西山景區的子雲亭。在這個景區內有一大一小、一新一舊兩座子雲亭,由此可見綿陽人民崇文尚藝,禮拜先賢的市風和醇厚民情。
子雲舊亭在揚子雲讀書台上,讀書台位於鳳凰山左翅膀端之山畔,為一上面平坦的堅硬碟石。岩石前端有摩岩浮雕「揚子雲真像」和揚雄傳略,據民國版《綿陽縣志》記載為宋代鐫刻。岩石右側摩岩浮雕大龕90多尊,均為唐懿宗威通十二年鐫刻的道教石刻。子雲舊亭就修建於盤石之上,不知最早建於何年。《綿陽縣志》記載民國6年(1917年)重修的子雲亭是木結構的長方形亭台,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毀。到20世紀70年代,綿陽縣城建局在原址上又重建了一座磚混結構的六角亭,至今猶存。
1987年,綿陽市人民政府在鳳凰山鳳頭上新建子雲亭,佔地10餘畝,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高23米,共三層,集樓、台、亭、閣於一體,外形典雅,雄偉壯觀。在子雲亭景區庭院入口處由成都著名書法家方濱生書寫的劉禹錫《陋室銘》鐫刻於此,以彰顯西蜀子雲亭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文化影響。庭園中是揚雄巨型花崗石雕像,一代辭賦大家的風采栩栩如生地展示在遊人面前。子雲亭下的陳列室中,陳列著揚雄的《太玄》、《法言》等哲學、漢賦作品。子雲亭的楹柱上楹聯中,有一副由高顯齊先生撰聯白允叔先生書寫的長聯,最能體現揚雄的華章與綿州新貌,與子雲亭勝景相得益彰,組成西蜀又一著名景區的盛況:
八百里飛天大道,袖拂雲霞,高歌過劍門,翠廊連新市。看旗山雄,鼓嶺峻,寶塔秀,神龜靈,西蜀名亭,蓬蓽輝新,須知銘陋劉郎早向先生深致敬;
兩千年吐鳳奇才,胸羅宇宙,余韻騰涪水,書台仰古風,想長卿賦,子安文,少陵詩,永叔史,中華賢哲,詞章卓古,尚有賞心介甫猶令後進倍傾城。
Ⅶ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子雲亭是不是趙雲的家
不是。
子雲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揚雄而建造。
子雲亭在歷史上四川有三處,一處是成都揚雄故居的「子雲亭」,此亭早已不存,遺址亦眾說紛紜;另一處是修建在郫縣城郊揚雄故鄉的子雲亭,清代乾隆年間遷建於揚雄墓側,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土台一座。至今猶存的就是綿陽西山景區的子雲亭。在這個景區內有一大一小、一新一舊兩座子雲亭,
Ⅷ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是不是說明諸葛亮是河南南陽人呢
諸葛亮不是河南南陽人,而是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意思是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雲的草屋。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陋室銘》,原文如下: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雲的草屋。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這里的南陽指的是南陽郡而不是現在的河南南陽市。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設南陽郡。當時的南陽郡,除現今南陽市域外,還有河南省的魯山、葉縣、舞陽、欒川的一部分和湖北的襄陽市,隨州一帶。而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
(8)山東寧陽縣西蜀遺址擴展閱讀: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關於諸葛亮的故居,今南陽市與襄陽市有了較大的爭議。根據原始史料記載,《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諸葛亮在《出師表》文中說道,自己當初還是平民的時候,是在南陽耕種的。 東晉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提到,諸葛亮的家在南陽郡所屬的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
史書中記載的南陽在古代是為郡治,而現在的南陽和襄陽都是市,古代郡的疆域范圍大於如今的市,南陽市在古代是個縣,名叫宛,屬於南陽郡管轄,諸葛亮所在的鄧縣離襄陽縣只有二十里。如今,現代南陽市的卧龍崗和襄陽市的隆中形成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