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遺址
1. 南京明故宮遺址
詳細信息請到 http://it.sohu.com/20080901/n259302694.shtml
怪象
在明故宮遺址附近屢現
明故宮遺址及其附近,一向充滿神秘色彩。近些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沉睡幾百年的皇家宮闕偶現冰山一角,圍繞這一帶的奇異傳說更撲朔迷離。怪異的交通事故、詭譎的死亡事件,不可思議的奇聞,在民間廣為流傳。
位於大西洋的百慕大地區,充滿了死亡、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被喻為「魔鬼三角地帶」。有人將明故宮一帶比做南京的「百慕大」,夜間不敢涉足,開車繞道而行。
交通事故現場
是誰把路口換掉了
在新街口一家媒體工作的金先生(應本人要求隱去真實姓名),2007年11月某日深夜下班回家,開一輛南汽菲亞特,沿中山東路由西向東,准備出中山門,去東郊的住所。
2. 淮河文化的文化遺跡
由於淮河亘貫抄中國中部,襲歷史上多次南北分裂對峙,絕大多數以淮河流域為界,形成拉鋸式戰場,加上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戰爭頻繁;再由於黃河自東漢以來多次奪淮,借淮入海,水系和植被均受到嚴重破壞,使淮河流域地表文物、古代建築幾乎盪然無存,增加了研究工作的難度。但從地面僅存一些遺址遺跡來看:如以芍陂(安豐塘)為代表的春秋時期孫叔敖(楚令尹)創建的水利工程,古壽縣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及鳳陽明中都城等,就足以顯示這一地區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該地區地下文物仍極豐富,凡發掘出土者,皆光彩奪目。如在渦陽「天靜宮」出土文物豐富,極具研究價值。特別是從1989年發現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經6個年頭的發掘,發現了一個規模宏大聚落遺址,出土文物近5000件,填補了大汶口文化發現30多年來聚落研究的空白,被列為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固鎮又發現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至於豫東、徐海一帶出土文物,數量很多,價值亦高。由此可見,淮河文化研究領域廣闊,是一塊承待開墾的文化躍土。
3. 根據文化遺址列舉幾個黃河流域的歷史景觀
黃河流域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文化,壯麗的河山,各種奇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萬里黃河所獨有的豐富旅遊資源。在國務院批准公布的62座歷史文化名城中,有16座位於沿黃各省,其中黃河流域獨佔13座。黃河流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山峽景觀資源。名山主要有:日月山、積石山、賀蘭山、六盤山、太行山、呂梁山、華山、嵩山、泰山等;名峽主要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桑園峽、紅山峽、黑山峽、青銅峽、三門峽等。(2)河湖瀑布景觀資源。著名的支流有湟水、清水河、沁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涇河等;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等;位於晉陝陝峽谷中的黃河最大瀑布壺口瀑布,是我國的第二大瀑布,它以神奇、壯觀而聞名於世。(3)沙漠草景觀資源。主要有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地、青海河源沙區、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等。(4)生物景觀資源。青海河源地區、甘肅積石山地區、寧夏賀蘭山脈、山西呂梁山等地有各種各樣的奇鳥異獸、奇花異木。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986年底,黃河流域 已建立了22處自然保護區,僅黃土高原地區就繁衍著幾十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5)民族風情資源。如"回族之鄉"寧夏的伊斯蘭風情,鄂爾多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體育況技那達慕大會和音樂歌舞,甘肅康樂縣蓮花山每年6月初的多民族花兒對唱會,以及陝北的信天游、安塞腰鼓等。(6)文物古跡景觀資源。黃河流域藍田猿人的遺跡、大地灣古人類文化遺址、半坡遺址等世界聞名。位於黃河流域的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文壇泰斗」孔聖人之墓,秦始皇陵獨享於全國古墓葬的第一、第二、第三號。驪山秦始皇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古代文化寶庫之一。還有天水的伏羲廟、寶雞的神農祠、西安的碑林、太原的晉祠、大青山的昭君墓遺跡、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墓、米脂縣李自成行宮、登封市嵩陽書院、鞏義市宋陵古墓群等,均聞名於海內外。此外,還有眾多的宗教名勝和革命勝跡。
http://www.chinavr.net/henan/huanghe/index.htm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喇山北麓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幹流和小溪……
黃河全長5464公里,其長度在我國各大江河中僅此於長江。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由地面徑流分水線所包圍的集水區域叫流域。黃河流域位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北界陰山,南至秦嶺,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約1100公里,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若包括鄂爾多斯內流區面積,則為79.4萬平方公里。黃河的河段長和流域面積,因泥沙淤積,河口延伸而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黃河流域的地勢從西到東呈三級階梯下降。最高一級階梯是流域西部的青海高原,位於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大致以太行山為東界,海拔1000~2000米。包括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和盆地等較大的地貌單元。第三級階梯自太行山系以東直至濱海,由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和魯中丘陵組成。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址學家考證,在距今6000萬年至240萬年這段時間里,在"黃河流域"這一地區(當時還沒有黃河),發生了強烈的地質運動,區域地殼遭到破壞,被切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地質塊體。這些塊體有的抬升,有的下沉。抬升者成為山脈,後來多被風化剝蝕,逐漸夷平而成為高原;下沉者則貯水成湖,如華北、汾渭、河套、銀川等沉降盆地陷落成湖。隨後的90萬年裡,這一地區發生了兩次規模較大的冰川活動,氣候寒冷、乾旱,大湖逐步萎縮、分割,全區出現若干大型湖盆及不計其數的小型湖泊與濕地。這些古湖盆成為當地的地表水匯集區,並發育成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古黃河就是在這些獨立的內陸湖盆水系的基礎上初步演變而成的。距今150萬年至120萬年這段時間里,這一地區氣候轉暖,降水充沛,加上中西部高原處於上升階段,流水下切侵蝕作用加劇。於是,橫亘於湖盆間的山地先後被切開。這樣,各個封閉的湖盆有了出口,從西到東被串了起來,原始古黃河由此而誕生了。此時的黃河還是一個內陸河,它就像一個巨大的串珠,由峽谷河道串起眾多的湖泊,最東端為浩瀚的三門湖。 從以上的描述看,黃河的年齡大約是120萬歲以上。
黃河上、中、下游都有洪水災害,但下游是一條地上懸河,洪水災害最為嚴重,是舉世聞名的。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地區由於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脆弱,是該地區生產落後和人民生活貧困的根源,也是黃河下游洪水泛濫成災、難以治理的症結。目前黃河幹流上已建成的7座大中型水電站中有5座在上游。
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在我國古籍中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據統計,黃河下游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平均含沙量約2為每立方米35公斤。其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如果把16億噸泥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堤,其長度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跳進黃河洗不清」的說法,也就是由形容黃河泥沙多而來的。同時,黃河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呈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還真不易洗凈呢! 黃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暴雨頻繁,水土流失極為嚴重,是黃河泥沙的注意來源地。尤其是黃河河口鎮至潼關這一河段,黃河在穿越這一段黃土高原的過程中,眾多支流匯入,把黃河 "染成"了黃色。據測定,這一河段進入黃河的泥沙佔全河沙量的90%。
黃河幹流上最窄的峽谷叫野狐峽,位於青海省同德、貴南縣境。左岸為高四五十米的石樑,右岸為高達數百米的峭壁,河寬僅十餘米,從峽底仰視,僅見一線青天。據說野狐都能跳過,因而得名。黃河河道最寬的河段為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鎮至山東省東明縣高村河段,兩岸堤距寬5公里~20公里。最寬處為河南長坦縣大車集,兩岸相距20公里。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我國的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豫東、豫北、魯西、魯北、冀南、冀北、皖北、蘇北等地區,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沖積扇的頂部,位於沁河口一帶,海拔100米左右。平原地勢大體以黃河大堤為分水嶺,地面坡降平緩,微向海洋傾斜。大堤以北為黃河平原,屬海河流域;大堤以南為黃淮平原,屬淮河流域。
黃河流域現有耕地1.79億畝,佔全國的12.5%。人均耕地約為全國人均的1.5倍,且中低產田佔多數,林地、草原更為廣大,蘊藏著巨大的生產潛力。據1993年資料,黃河流域人均佔有糧食僅361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7公斤;平均糧食畝產207公斤,較全國低120公斤,糧食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小於人口所佔比重。全流域還有宜於開墾的荒地3 000萬畝,主要分布在黑山峽至河口鎮區間的沿黃台地(約 2 000萬畝)和黃河口三角洲地區(約500萬畝),是我國開發條件較好的後備耕地資源。另外,黃河三角洲、中下游灘地和水庫庫區還有大片灘塗地可供開發。隨著流域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基本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今後除加強現有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外,在不加重水土流失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區還要有計劃地開墾荒地。
黃河流域是我國主要產棉區,太原、寶雞、西安、鄭州、濟南已成為我國棉紡工業基地, 90年代初,這里的紡織品產量占我國的比重:紗為41.3%,布為25.7%。目前黃河流域已探明的礦產就是130多種,其中有一半以上儲量居全國之首,是世界上少有的富足資源區。有關專家估計,我國地下資源約值120萬億元,其中黃河流域佔1/3。
黃河流域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文化,壯麗的河山,各種奇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萬里黃河所獨有的豐富旅遊資源。在國務院批准公布的62座歷史文化名城中,有16座位於沿黃各省,其中黃河流域獨佔13座。黃河流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山峽景觀資源。名山主要有:日月山、積石山、賀蘭山、六盤山、太行山、呂梁山、華山、嵩山、泰山等;名峽主要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桑園峽、紅山峽、黑山峽、青銅峽、三門峽等。(2)河湖瀑布景觀資源。著名的支流有湟水、清水河、沁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涇河等;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等;位於晉陝陝峽谷中的黃河最大瀑布壺口瀑布,是我國的第二大瀑布,它以神奇、壯觀而聞名於世。(3)沙漠草景觀資源。主要有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地、青海河源沙區、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等。(4)生物景觀資源。青海河源地區、甘肅積石山地區、寧夏賀蘭山脈、山西呂梁山等地有各種各樣的奇鳥異獸、奇花異木。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986年底,黃河流域 已建立了22處自然保護區,僅黃土高原地區就繁衍著幾十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5)民族風情資源。如"回族之鄉"寧夏的伊斯蘭風情,鄂爾多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體育況技那達慕大會和音樂歌舞,甘肅康樂縣蓮花山每年6月初的多民族花兒對唱會,以及陝北的信天游、安塞腰鼓等。(6)文物古跡景觀資源。黃河流域藍田猿人的遺跡、大地灣古人類文化遺址、半坡遺址等世界聞名。位於黃河流域的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文壇泰斗」孔聖人之墓,秦始皇陵獨享於全國古墓葬的第一、第二、第三號。驪山秦始皇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古代文化寶庫之一。還有天水的伏羲廟、寶雞的神農祠、西安的碑林、太原的晉祠、大青山的昭君墓遺跡、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墓、米脂縣李自成行宮、登封市嵩陽書院、鞏義市宋陵古墓群等,均聞名於海內外。此外,還有眾多的宗教名勝和革命勝跡。
4. 急求!湖州的文化遺址、風俗習慣、主要河流是什麼
湖州,舊稱吳興,位於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太湖南岸,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自古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譽。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域內河流屬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西苕溪、東苕溪中下游、塘、雙林塘、泗安塘等;境邊南接東苕溪上游,北瀕太湖,東聯大運河及黃浦江。平原河網湖盪密布,山區建有山塘水庫,庫容10立方以上水庫149座。域內水面面積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約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積496平方公里。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稱。宋代就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就產於湖州。湖州歷史上人才輩出,人文薈萃,既哺育了唐代詩人孟郊、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明代小說家凌濛初、近現代書畫大師吳昌碩、新文化運動猛將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顏真卿、陸羽、蘇軾、胡瑗等不少名流。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就是陸羽在湖州寫成的。辛亥革命時期的陳英士、被周恩來總理譽為「龍潭三傑」之一的革命烈士錢壯飛,都是湖州人。建國以來,湖州籍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共有18名。「兩彈一星」的23位功臣中,錢三強、趙九章、屠守鍔就是湖州人。「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海空衛士」王偉、公安部一級英模沈克誠更是當代湖州人的驕傲。
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在市郊錢山漾遣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蠶絲織物之一,有4700多年歷史。 湖州絲綢不僅早已「冠絕海內」,而且經絲綢之路獲「湖絲衣天下」的美譽。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兩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5. 酒泉漢唐歷史文化遺址景區簡介
酒泉地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甘肅省張掖地區,西鄰新疆,南望祁連,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並與蒙古國交界。北有北山山地南有祁連山,中部有河西走廊疏勒河谷地;北山山地風高沙大,形成典型的戈壁景觀;中部河西走廊北勢平坦、光熱充足;南部祁連山,終年積雪形成特有的冰川地帶,北山山區冷溫帶乾旱區。年平均氣溫5-8℃無霜期140-160天,年日照時數為 2800 -3300小時,年降水量50-200毫米。疏勒河下游,安西和敦煌一帶,年平均氣溫為8-10 ℃, 無霜期為15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為3200小時,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
酒泉地區轄敦煌市、玉門市、酒泉市三市和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安西縣和金塔縣4個縣、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占甘肅省總面積的42.5%,有漢、回、蒙、 哈薩克等24個民族,1996年全區人口88.9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3.55萬人,該地區是全國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行政公暑駐地在酒泉市。
酒泉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分布廣。現有5個較大的成礦帶, 分布於河西走廊南北兩山中,共有礦點572處,其中經國家儲委認可的礦床92處,有礦種48種。金屬礦藏主要有金、 銀、銅、鐵、鉻、鎢、礬、鉛、鋅等。其中,塔爾溝鎢礦儲量居全國第二位,大道爾吉鉻鐵礦儲量為全國第三。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石油、石棉、煤炭、菱鎂、螢石、芒硝、石英、石灰石、大理石、磷、原鹽等。
其中石棉儲量全國第三。菱鎂儲量為全省第一,已探明酒泉盆地石油儲量2.05-2.34 億噸, 泥炭儲量108.7萬噸,粘土儲量1000萬噸。據所探明礦種儲量分析,全區優勢礦藏有鉻、釩、鎢、金、 菱鎂礦、石棉和水泥灰岩8個礦種,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種有石膏、芒硝、大理石板材及其它建材等。 煤炭資源較豐富,總儲量為5億噸,集中分布在北部驥山、駝馬灘,金屆溝一帶。
酒泉地區河流屬內陸河,有疏勒河、黑河、哈爾騰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15條,水資源總量為53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32億立方米,地下水綜合量為23億立方米。水資源分布不平衡,利用程度中等,河川徑流引用率為59.1%,開發潛力大。全區水能資源蘊藏量為6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8.8萬千瓦。區內熱量豐富,日照充足,太陽年輻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45-154千卡,年日照時數為3033- 3317小時,溫差大,光質好,光能資源豐富。同時,風能是該地區的重要能源之一,安西、驥山、玉門鎮一帶風速大於3米/秒,日數在200天以上,風能利用價值大。
酒泉地區土地總面積為1912.27萬公頃,人均22.2公頃。土地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率很低。 已利用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559.67萬公頃,占總面積29.3%。全區有耕地面積11.13萬公頃, 果園面積1.23萬公頃,林地面積4.86萬公頃,草地面積463.6萬公頃。在末利用的土地中,宜林荒地13.5 3萬公頃,宜農荒地18.6萬公頃,宜牧條件較好,有著巨大的土地可開發資源。
酒泉境內遺留著大量古絲綢之路上獨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古跡,已查明的文物點有1153個,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點11個,省級208個。主要有酒泉市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西漢酒泉勝跡, 魏晉地下墓壁畫,明長城與烽火遂,鍾鼓樓、酒泉公園;花海的干海子候鳥自然保區;安西的榆林窟、漢長城;特別是敦煌市的莫高窟以其燦爛的藝術光華舉世聞名,加之該地的鳴沙山,月牙泉等一系列景點使她成為全省旅遊事業的龍頭。1996年,酒泉地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4.5萬人次,其中海外遊客3.9 萬人次,旅遊收入5368萬元,比往年增長6%。
6. 關於水的歷史故事
和歷史有關的話看下列文章吧:
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
——兼及西安城市水資源安全初探
吳煥良 2007/05/26 西嶽論壇
[摘要]:長安,居關中「天府之國、土膏之地」,孕育周、秦、漢、唐之盛世,亦成就其千年帝都的特殊地位。數千年來,長安盪盪乎分流之八川滋潤著三輔大地,維系著長安的生存,與此同時,歷經千年開發的三輔之地生態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加之現代以來,隨著西安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八水也是滄桑盡變,物是人非。本文就「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作初步探討,重點針對近年西安地區的「水荒」現象探尋「長安八水」與古都供水的演變,以期能為今日西安城市水資源安全問題有所裨益。
關鍵詞]:八水繞長安 河流變遷 城市生態 水安全 和諧發展
一、導語
歷史上,長安地區山環水繞,環境優美,河川眾多,林木繁盛。戰國時期,《荀子•強國》篇贊關中有言:「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此時的關中號稱 「陸海」[1],足見其林木之饒。正是基於這種茂密森林植被所形成的良好生態環境,才有了「終始灞、滻,出入涇、渭;灃、鄗、潦、潏,紆余委蛇,經營乎其內。盪盪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2]*的勝景,「長安八水」這一盛名也第一次出現並為後世沿用不廢。正是這盪盪八川、奔流不止,才成就了關中山川秀麗,物產豐饒,處四塞之內,儼然天府之國。[3]漢初東方朔曾講過:「灃、鎬之間,號為土膏,其價畝一金」[4];唐杜佑《通典》亦有言:「雍州之地,厥田上上。」[5]
長安的建都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代。西伯姬昌率周人自岐下東徙,於灃河西岸新建都城,名之「豐」[6],此為公元前1059年[7],這是長安地區第一個國都。從此,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六個統一的王朝和七個政權建都於此,前後相繼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五年。[8]一個城市作為國都能延綿千餘年,古今中外,唯我長安。個中緣由也非三言兩語即可道明,但關中地利、長安八水不可不謂其重要基礎,長安的運輸、灌溉、以至軍事防衛皆與八水相關,故述及長安,不可不談及「八水」。
天府之地,因山水之利,三千多年前的先民便在這片土地上勤於耕稼創造了燦爛的周文化,《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遠古時代,先民們便引水作渠,以溉農田,也正是在這豐饒的土地上,才會有「文王作豐,武王治鎬」』[9]的出現,周,也成為立國於這片沃土上的第一個王朝,與此同時也開創了長安一千餘年的國都史。
秦立國關中,都渭北咸陽,後因其人多地狹[10],意欲南進,故於渭南上林苑營建新宮,阿房「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尚僅為新宮前殿 [11]。只可惜,始皇帝沒有預見到二世而亡,此構想亦付之東流,未能成真。漢劉邦據關中四塞以制八方,「扼天下之亢而撫其背」[12]。都城亦建於灃、渭、灞三川之間。後雖經亂世,長安屢為戰場,兵火頻繁,城亦殘破不堪都之,即使這樣,隋文帝代周自立後,也僅僅是於「漢故城東南」建新都更名「大興」而已,仍未棄關中而另尋它地。唐承隋制,更「大興」復為「長安」,亦都之。東臨滻、灞,西濱灃、滈,北據涇、渭,南抵終南山下。唐後,長安不復為都,城郭漸廢,漕渠傾圮。但仍舊是西北要地,關中雖不復「天府」之國,仍不失為豐饒之地。
三千多年長安的富足,千餘年的盛世帝都,這盪盪奔流之「八川」可謂功不可沒。可以這樣講,正是有了這奔流不息的「八川」才成就了千年古都——長安。司馬相如提出的這「八川」之名也為歷代所沿用,不獨為漢家所有。但我們今天看到的確另是一番景象,讓我們痛心,更讓我們心碎。這滋潤了廣沃的平原,孕育了偉大的古都,澆灌出燦爛文化的「長安八水」歷經滄桑變化,發生了巨大變化早已今非昔比,當年留連於「灞柳風雪」,漫步於「草堂煙霧」的先人們哪裡會想到他們的子孫會深陷「水荒」之中,當年盪盪並流的八川之水也不復存在,「秦川八水繞長安」的盛況只有通過那冰冷無情的文字進入我們的夢中。
八水今景實出我們意料之外,「天府」之美名早已讓與巴蜀成都,「陸海」勝景亦不復存在,作為借居古城西安的後學者,懷敬畏之情尋「八水」變遷之蹤痕,試圖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探尋八川並流的蹤跡。關於「長安八水」的文獻資料甚多,除去歷代正史中地理志,五行志外,諸如《三秦記》、《關中記》、《水經注》至清人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等,數千年來無有斷絕。相關的今人著述也有許多,但主要集中在以水利、環境等角度探討長安水環境與建都之關系,系統考證長安八水之變遷的著述不多,惟以史念海先生《環繞長安的河流及有關的渠道》[13]等幾篇文章作比較詳細的介紹,筆者所提出的這個問題,「長安八水的歷史變遷與西安今日水環境」,考察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以與當今西安城市發展的水安全關系,學人所作尚不算很多,但由於筆者所學基礎尚淺,囿於學識不足,不當之處敬祈方家指正,為盼為禱。
二、秦川八水繞長安
「秦川八水長繚繞,漢家五陵空崔嵬。」[14]韋應物的這句詩言簡意賅,短短十四個字就將古都長安自然景觀、風土人情高度凝練在這裡面。秦川八水即是自司馬相如所講「盪盪八水」之勝景,足以包含長安之自然形勝;漢家五陵又可窺得長安千年古都那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遍布關中的古跡遺址。長安建城數千年不衰,為都亦有千餘載,如此經歷絕無僅有,屢遭兵火又屢有重建,歷久不息,古跡遺址遍布各處自足無需多言。本文主要就這「長安環繞之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作一探究,功力不足,難免錯誤不窮,還望方家指正。
講到「八水繞長安」,那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先應界定八水是哪八條河流。為我們所熟知的,算是最為權威的自然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上林賦》所描繪的「終始霸、滻,出入涇、渭;澧、鄗、潦、潏。」這也是最早將八川並舉,開歷史之先。我們不懷疑司馬長卿的記述,《上林》一賦氣勢恢廓,景物迷離,所講的「盪盪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亦為史籍所佐證。但畢竟司馬長卿是生活在西漢武帝時期,距今也有兩千多年,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八水也發生巨大變化。但歷代志書對於八水之名仍依司馬相如之言,以「涇、渭、滻、灞、灃、滈、潏、澇」為「八水」,似為不刊之說。順舉幾例:顏師古注《漢書》言: 「霸、滻、涇、渭、灃、鎬、潦、潏,是為八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所引「長安之地,潏、鎬經其南,涇、渭繞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澇合其右。此八川者,蓋灌輸所資也。」[15]盡管如此,但也有不同之言,潘岳《關中記•山水卷》關中八川所列即為「關中有涇、渭、灞、滻、灃、滈、漆、沮之水」[16],此說無潏、澇而增漆、沮。至唐,有滈而無氵皂,明清有氵皂而無滈。最近登在陝西新聞網上的一篇文章中,有:「西安東有灞河、滻河,西有灃河、皂河,南有滈河、潏河,北有涇河、渭河,素有『八水繞長安』之說」[17],此外,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在其網站「走進陝西」中陝西概覽一篇對長安八水的表述為: 「渭水、滻水、灞水、澇水、灃水、滈水、皂水、潏水8條河流,碧波盪漾,環繞其間,即所謂『八水繞長安』。」[18]這其中自是不乏魚目混珠之說,故需探源窮流,以正視聽。
八水之名無疑,但究竟何為八水之實,仍有商榷之地。為行文敘述方便,若無特殊說明,本文所指「八水」以公認的司馬相如「八川」為據,但這並等於筆者完全同一司馬氏之說,在下文中重點敘述此「八水」之變遷過程和現狀,通過古今變遷對比,提出筆者的看法,在此按下不表,以待後續。
一、渭水
渭水,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水經注》載:「出鳥鼠同穴山,東經南安、天水、略陽、秦川、至華陰、弘農,合黃河。」自西向東橫貫關中,流經西安市西北部,於潼關匯入黃河。全長818Km,是黃河最大的一支源流,陝西境內河長502 Km,流經寶雞、咸陽、西安、渭南,流域面積3.38× 104 Km2,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積和82%的工業總產值,被譽為三秦大地的母親河。[19]其中經西安 141 Km,為黃河第一大支流,也是古都長安最大的過境河,是長安水系的主體。從春秋時期到秦漢、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孕育了6000多年的古文化。渭河上的「咸陽古渡」,幾千年來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數千年來,渭水歷經滄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主要表現簡述如下:
其一,河道遷移。渭水穿寶雞峽谷進入平坦的關中平原,水流緩慢,由於上游經隴東黃土高原,泥沙含量較大,河槽寬淺,多心灘和邊灘。[20]由於出峽谷後地形開闊,表現出明顯的游盪性,其河道總體變遷趨勢是向左岸偏移,這種趨勢至今仍在進行,但較緩慢,但這種緩慢的變化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時段背景下,自西漢起至今歷經兩千餘年,這種河道變遷的結果便表現得非常突出,不僅有大量文獻記載,亦為豐富的考古資料證實。
秦、漢、唐三朝均在渭水架設橋梁,以利交通。秦始皇都渭北咸陽,而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於是「架橋渭上,以通南北」;本名「橫橋」。漢承秦制,為「石柱橋」,亦稱「渭橋」。[21]後俗稱「中渭橋」以別東、西渭橋也。以中渭橋址證渭水河道北移,只需考查漢代中渭橋之址即可。據《漢書•文帝紀》注引蘇林曰:「渭橋在長安北三里」,又據《水經註疏》引《雍州圖》:渭橋在長安北二里橫門外」,而據考古發現,漢長安城的橫門在今六村堡相家巷,以此推算,今日之渭水與昔日相比已向北偏移五公里以上。又據記載,灞水東20里左右有東渭橋,此橋最早為漢高祖通櫟陽而造(一說景帝時造[22]),以木為樁,為長安通高陵要道。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耿鎮附近發現東渭橋遺址,與歷史記載基本吻合,但橋址距今渭河已有2500餘米。[23]關於渭水北移,宋敏求《長安志》也有詳細記載:「庫谷水北流二十五里合採水,下流入荊谷水,號滻水,下流二十五里合灞水,號灞水,北流二里入渭。」亦反映渭水北遷事實,原因在於,滻、灞二水本各自入渭,同為渭水一級支流,今灞合滻而後入渭,足以證明渭水北移之事實。秦朝的都城咸陽,在今咸陽市東,當時是居渭河之北的,但今日秦都咸陽城的考古結果卻顯示,這個著名古都的遺址,由於渭河河道向北移徙而遭受侵蝕,古都遺址已有相當大的部分已被水沖走了。
其次,水量的變化。遠在上古時期,渭水的水量比現在大得多。至遲在春秋時期,渭水上的船隻就可以到達現在的寶雞附近。那時候,秦國向晉國運輸糧食,就是從這里裝船下運的。[24]當時秦國的都城在雍,位於現在鳳翔縣南,正在今寶雞陳倉區北。所以由雍運出的糧食,就在現在陳倉裝船起運。到了漢時,從關東運輸的糧食,還可以運到長安城下。當時渭水河道彎曲,路程曲折繞遠且河中漫灘較多水流不暢,為縮短河運路程提高運輸效率,就在長安城東,順渭水南岸,新開漕渠,以事運輸。[25]《水經注》載:「漕渠,漢大司農鄭當時所開也。以渭難漕,命齊水工徐伯發卒穿渠引渭。」[26]這樣的運輸,至隋唐還在進行。隋時,開鑿漕渠的詔書,就曾明白的說過:「渭川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即成阻閡。計其路途,數百而已,動移氣序,不能往復。操舟之役,人亦勞止」 [27]就是按照唐朝人的說法,當時不得不依靠漕渠運輸的原因,也是由於渭河積沙過多,不易行船。[28]長安城以東的關中平原,地勢相當平坦,落差不大,水流緩慢,水中所帶的泥沙容易沉澱,加之地質運動,秦嶺及東邊之驪山一直在緩慢抬升,因而河道容易改變,河面寬且淺,不易行船。長安以西的河道,大致相當固定,河面也不太寬。可是後來也再未看到過有關船隻行駛的記載,只能小船擺渡,不見有上下運輸,可能是由於水流變小,不能行船了。[29]
總體說來,盡管渭水河道出現移徙,歷史時期的徑流量也發生改變,較上古時期水量減少,但在歷史上,就某一時段來說,還是基本保持穩定的,正是由於渭水這一關中長安水系主體的相對穩定,才保持了滻、灞、灃、澇等南岸諸支流長期較為穩定的發展。
二、灞水
灞水,扼長安東大門。原名「滋水」,秦穆公稱霸西戎,更名滋水為灞水,以顯霸功。《水經注》載:「水出藍田縣藍田穀」,今日灞水發源於藍田、渭南、華縣三縣交界的箭峪嶺南九道溝,全長109Km,流域面積2563.7Km2,經白鹿原東,北流注入渭水。主要支流有清峪河、網峪河、滻水。
古代灞水沿岸柳樹垂枝,迎風起舞,河上有橋,名「霸(灞)橋」,為送別親友之地,《三輔黃圖•橋》:「霸(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折柳贈別即來源於此,這段記錄也是有關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此地春日柳絮隨風飛舞,號為「灞柳風雪」,系關中八景之一。
三、滻水
滻水,是灞水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秦嶺終南山東部,藍田縣湯峪,向北在西安市東郊紡織城在廣太廟附近注入灞河,遠在漢時,此地屬霸陵縣,故漢時記載說:「滻水北至霸陵入霸水。」[30]滻水全長70 Km。
今日之滻水匯入灞水,成為灞水的一條支流,但上古時期滻水並不是灞水支流,而是與灞水一樣直接注入渭水,二者均為渭水一級支流。只是隨渭河向北偏移,在驪山斷塊的影響下,灞河由東向西偏轉,在此過程,滻河亦作同樣的變動,但滻河受驪山隆起的影響比灞河小,故在偏轉的過程中,灞河偏轉速度大於滻河,最終趕上滻河並襲奪了滻河,從而使滻河成為灞河的一級支流,而不再獨立北流入渭。[31]灞、滻匯流後,水量增大,洪水季節河口汪洋一片,但主河道比較穩定,只是入渭口隨渭河北遷而逐漸向北推移。
以上所述灞、滻二水居長安東,為長安東門戶
四、灃水
長安城西注入渭水的灃、滈、潏、澇四水中以灃水最大,灃水的源頭,據《水經注》載出於灃溪[32]。《讀史方輿紀要》載:「出戶縣南山谷」。據西周時記載,灃水是一條大川,且得到過禹的治理,[33]關中河流為數不少,為何偏食灃水得到禹的治理呢,可見當時的灃水確是大川;同時,前些年在灃水發現一條沉船的遺跡,河有沉船可見其大,[34]遠較今日灃水水量為大。
六、澇水
澇水,「出南山澇谷」[35]出谷後合美陂水後合甘水入渭。歷史時期河道變遷不大,且主要集中在澇店以下。當灃水東注時,澇河與灃水匯流,自西向東流去。西漢前當灃水改道西注於渭時,澇河亦呈西流態勢,隨渭河的北遷,澇水又沿渭河古道自西南向東北流去,為今形態。[36]由於澇水距長安城尚遠,影響不大,故在此不加詳述。
七、滈水
滈水為「八水」之中略顯特別,為「無源之水」。河出必有源,但史籍中唯獨對灕水的源頭語焉不詳。《水經注》載「水上承鄗池於昆明池北」[37]又言「鄗水又北流,西北注,與滮池合,水出鄗池西,西北流入鄗。」[38]滮池自有源頭,「出鄗池西,而北流入鄗」,但唯獨鄗水源頭未有說明,長安城西一鄗池,充其量是一小型水庫,怎能形成並維持一條大川常年穩定的徑流呢,所以鄗池以上必有源。《類編長安志•卷六•山水篇鎬水》有:「按《長安圖》,本南山石鱉谷水,至香積寺與沉(當為潏)河交,謂之洨河,西北入石巷口,灌昆明池,北入古鎬京,謂之鎬水。」我們恍然大悟,自是出南山谷中的洨水入昆明池為滈水提供水源。今洨水發源於南五台石砭峪,西北流經香積寺南,西流入灃水,又稱「福水」[39]。西漢武帝作石闥堰截入灃之洨水注昆明池,於是才有了滈水上承之鄗池水來源,依此可見,洨水與滈水同為一河,昆明池以上謂之洨水,下部池外為滈水。至唐,昆明池仍存,「唐大和以後,石闥堰廢,而昆明池涸。」[40]滈水亦另渠行之。
八、潏水
潏水,為「長安八水」中變動最大的一條,發展到今天屢有改道,且這種改道多是以人工圍堰築渠的方式表現的。
關於早期潏水天然河道流向問題,至漢初仍沿天然河道獨立北流入渭,漢長安城西側即依潏水而築。《類編長安志》卷六「山水篇」引《水經注》亦有記載: 「潏水,出西義谷、太一谷,經樊川、杜曲、韋曲、至下杜城,為漕河,北經三橋,合於渭」[41]。漢武帝興昆明池,即改潏水西繞神禾塬北於今香積寺西匯滈水入昆明池。從此,潏水失去了獨立北流入渭的河道,故潏水河道成為長安城西的一條人工渠。後,唐經營長安城仍引潏水入城而為清明渠,後引水繞城西為漕渠以供運輸,漕渠故道即今古潏水河道亦為今皂水河道也。而原本單獨入渭的潏水為人工作堰於香積寺南合滈水仍稱潏水而後匯入灃水成為渭水支流灃水的二級支流,以至今日,潏水在秦渡鎮匯入灃水。
以上即為傳統意義上且為現在所多數認同的「長安八水」之簡況,之所以簡要述之,是因為河流歷史變遷的具體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水尚難以理清,其八水可也?除以上八水之外,另附與本文關系較大之皂水,亦簡述之。
氵皂水
至元尚不見於史籍,元人駱天驤所著《類編長安志》獨不見氵皂水一條。書中,盡數長安之水,而無氵皂水。
據雍正《陝西通志》載:「大峪水第三脈為胡公堰與阿姑泉合流為皂。」氵皂水為唐時漕渠亦即明代通濟渠之源,民國以後稱「官河」,在寺坡村入潏水。
今氵皂河自申店鄉局連村起為稻田排水、潏河滲水、韋曲城鎮排水集流而成。經申店、韋曲、杜城、丈八溝北流入渭河,全長33.5Km。氵皂河今主要成為一條城市排水渠,水質污染嚴重。[42]
7. 2014年甘肅省哪兩處遺址學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甘肅省的鎖陽城遺址、懸泉置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鎖陽城遺址:
鎖陽城遺址位於瓜州縣鎖陽城鎮,亦稱「瓜州古城」、「苦峪城」,是集古城址、古墓葬、古墾區等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這里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烽燧信息傳遞系統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範本。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鎖陽城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因出土的漢簡上書「懸泉置」三字而定名。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1987年首次發現了該遺址。1990年至199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發掘面積3000多平方米,出土15000餘枚漢簡和17650件各類實物。
2014年6月22日,懸泉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水系遺址擴展閱讀:
鎖陽城遺址周邊的古代農業灌溉系統,是國內保存完好的漢唐水利遺跡。這一古代農田灌溉系統在鎖陽城遺址方圓2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且被完好保存著。
鎖陽城一帶的古代農業灌溉系統主要包括疏浚工程、攔水壩、乾渠等,其灌溉的水源地是疏勒河上游的水系。從航拍照片的痕跡看,疏勒河水系其中一條古河道流經鎖陽城東側。而且,疏勒河在漢、魏晉、隋唐、西夏時期都是這一代州郡及其縣鄉的主要灌溉水源。
據「唐朝斷碑」和《沙州都督府圖經》的記載以及現存地面遺跡和考古勘探的情況看,大約在漢晉時期,鎖陽城一帶便開始了農業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這一水利灌溉系統。
8. 中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1、隆興寺,在清河古貝州城西南,始建於隋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蔭之,老僧知其異,獻茶啜飲。」太祖即位後,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興寺,並賜御匾。後幾經戰亂,整座寺院已毀損無存。 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歷史的清河縣隆興寺經過近2年的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2、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擴展材料: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9. 廣漢三星堆遺址位於哪個水系 的鴨子河畔
長江的支流,沱江
10. 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分別位於什麼大河流域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流域,半坡遺址位於黃河流域。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前6000年。
半坡遺址,有6000-6700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滻河所屬水系是黃河支流渭河支流灞河的支流。
(10)水系遺址擴展閱讀
1、長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全長6300餘公里,比黃河長8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長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2、黃河
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