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管委會會長
❶ 良渚人出現時間
根據考古發現,良渚人出現5300前後。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對「良渚遺址」出土的人物,經基因鑒定確認,良諸人是駱越後裔。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致。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❷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所帶來的更大責任是什麼
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 3300 年至公元前 2300 年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同時期分等級墓地(含祭壇)。同時,一系列以象徵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
在去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之後。從學術上證明了中國5000年的文明是對我們帶來的更大的責任,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去保護以及如何去開發利用。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曾指出:「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尤其是作為中華第一場一定要好好的。分析其價值。做好對其的保護。
❸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為什麼能申遺成功
之所以它能夠申遺成功肯定有他的道理的。良渚古城距今4000多年,文化底蘊深厚,有很深的文化研究價值,符合申遺規定。總之申遺成功我們應該感到驕傲。
❹ 浙江良渚古城遺址正式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了嗎
浙江良渚來古城遺址已經於北京源時間2018年1月26日正式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
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2019年的申報項目,必須在2018年2月1日格林威治時間17:00前,遞交到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為確保萬無一失,在國家文物局郵寄申遺文本的同時,良渚遺址管委會派了3名工作人員,專程飛往巴黎,當面遞送文本。
按照申遺規則,收到《申遺文本》後,世界遺產中心會委託世界文化遺產的第三方專業評委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對《申遺文本》進行項目評估。
❺ 良渚遺址是怎樣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的
2019年7月6日,我國的良渚遺址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宣告了多年了相關人員的努力成功。
後來,在清理良渚遺址的時候,考古人員與北大碳14研究所合作,對良渚古城的城牆年代進行了測定,得出的結論是,良渚古城的年代在距今4300到4500年前,這樣,良渚文明與夏朝的歷史就正式對接上了,中華五千年歷史也得到了證明。
❻ 良渚遺址限流原因
良渚遺址的限流是因為目前的人流量太大,超過了他的接待量
❼ 浙江良渚古城遺址正式申遺是真的嗎
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不斷被揭開,不但讓國人欣喜和自豪,也吸引到了許多外國人士的目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格塔丘·恩吉達都覺得,能夠參觀良渚遺址是一種榮耀。此次申遺,中華兒女的心聲正如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當年揮墨寫下的那樣:「華夏文明五千年,偉哉,良渚!」
經調查發掘和分析,確認良渚古城外圍存在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水利系統,整個水利系統在古城西、北方向形成12.4平方公里儲水面積,出水量超過6000萬立方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具有防洪、運輸和灌溉等綜合功能。
這一系統的非凡意義不僅在於證明了良渚古國擁有遠超酋邦的生產、組織能力,更在於它是中華文化多源頭理論的具象。在它被發現以前,長江中下游文明古國只是猜測和假說;在它被發現之後,復合形態的中華古文明將是整個學術界不得不正視的歷史。
❽ 誰發現了良渚遺址誰命名了良渚文化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鎮一帶發現並發掘了多處史前遺址。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稱。
遺址特點:
1、良渚遺址空間布局上以城址為核心,分等級墓地分布於城址東北約5公里的瑤山以及城址內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圍內則分布著外圍水利系統。
2、城址是良渚古城遺址的核心,北、西、南三面被天目山余脈圍合。長命港、鍾家港等古河道逶迤穿過這片城址,與城址內外星羅棋布、縱橫交錯的河流湖泊,共同形成了山環水抱的選址特徵。
研究價值:
1、良渚遺址所反映出來的「良渚精神」,是中國文明傳統的部分之一,開創了曾經盛極一時的「良渚社會」。
2、良渚遺址可實證中華文明的發展特徵—多元一體,並真實、完整地保存,它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傑出代表性的東亞地區史前大型聚落遺址。
(8)良渚遺址管委會會長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1、良渚文化以神人獸面紋為代表的紋飾和成組使用的固定形器、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畫符號所反映的文化形態,對後來中國社會意識和思維的發展影響深遠。
2、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認識,標志5000年前的良渚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3、良渚文化規模農業和大型營建工程顯示當時社會剩餘勞動空前增多。社會財富的非平均分配導致社會分化日益加劇並成為普遍現象,使顯貴者階層、准國家制度形成,露出後來中國宗法政治之端倪。
參考資料
網路-良渚遺址
網路-良渚文化
❾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了,成為世界遺產有什麼用
良渚古城遺跡的申遺成功,於國家起源層面,於國家文化層面,於當地地域層面,於世界文化層面,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情。
在地域層面上,它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從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國家也會每年撥很多錢用來保護她,這些錢也可以用來當地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強當地居民的自信程度,想起來就可以說我們可是擁有著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
在世界文化層面上,它讓世界的文化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擁有與之前不一樣的厚重感和歷史感。
❿ 4個故宮大的良渚遺址公園
遺址公園一期以良渚古城為核心,面積10.65平方公里,已被浩淼蔥郁的果園所覆蓋,與良渚古城牆的千年遺跡共存。良渚遺址管委會國土與規劃建設處副處長張齊達介紹,一期規劃范圍東至安溪路和良渚博物院,南至新104國道,西至華興路,北至東苕溪,形成「一軸一核兩心三片」的結構形態。一軸即從良渚博物院沿良渚港河至古城的文化景觀軸;一核即良渚古城核心保護區;兩心即良渚廣場、良渚博物院;三片即西部保護區、南部保護區和北部保護及傳統村落區。而由東南西北四周的城牆以及雉山、鳳山圍合而成的良渚古城,是整個良渚遺址保護的核心。「整個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有4個故宮大。」良渚遺址管委會副主任吳立煒說,遠期目標是利用公園綠地、濕地,建設成為生態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