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底遺址
A. 郯城地震的地震遺跡
地震遺跡,是對歷史地震最直觀的記錄,可以通過它們對地震進行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然而1668年地震距今已三百餘年,隨著歲月流逝,人口繁衍,人類的建設和資源開發,加上洪澇和戰亂等天災人禍,地震遺跡的保存已廖廖無幾,雖然地震專家通過野外考察和開挖,發現了不少這次地震的地表破壞和開挖揭露的地震時地面震害遺跡,但在地表找到震時留下的遺跡卻很困難了。極震區的都城幾乎沒有保存三百年前的古建築,現時所見「莒國古城」的土基城牆,也遭人為挖土破壞,剩餘殘跡不顯當時特色。在極震區的外圍和低烈度區,還保存一些古代建築群,當時雖遭到損環,有時又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如臨沂的簧學大殿、莒縣浮來山劉勰故居、曲阜的孔廟、孔府和鄒縣的孟祠等[8]。
1、天然遺跡 在郯城特大地震史料中,有二三十餘州縣記載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關自然面貌破壞現象。然而,隨著歲月流逝,人口繁衍,農田開發,人類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礦設施建設等,郯城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滑坡、噴沙冒水等自然景觀逐漸消失。多年來雖有不少人曾到過有歷史記載的地方去尋查山崩滑坡等遺跡,但都渺無蹤跡。然而幸運的是,由於2000年春棗庄山亭鎮熊耳山大裂谷的發現,1668年郯城地震在這里造成山崩現象被發現了。據刁守中撰文介紹,熊耳山在棗庄市以北約25千米處,主峰南麓山腳附近為毛宅村,海拔483米。山雖不高,卻十分險峻。2000年3月初的一天,一個農民上山打獵,因追趕獵物發現一個大溶洞,此事傳開後,當地政府十分重視,馬上組織有關專家開展科學考察,發現並確認了熊耳山溶洞群。其後,於5月間又進一步發現「山東僅有,全國罕見」 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及山崩遺跡。現場保留有完好如初的山崩石堆,石塊斷面較新鮮,石堆中壓有一個石碾槽,與當地傳說的一個故事有關。傳說山腳下原本有一個五六戶人家的小村莊,三百年前的一天夜裡,忽然地動山搖,隨著一聲巨響,山崩地裂,整個村子被埋在大石堆下, 除了一個外出串鄉的貨郎和一隻貓倖免外, 村內其他所有生靈全部遇難,這個石碾槽就是當時這個村子的村民碾米用的。這個傳說的時間與1668年郯城特大地震年代相符,也與康熙《嶧縣志》記載相符。大裂谷兩壁岩石稜角較新鮮清晰,易於風化破壞的鍾乳石石壁現在仍然基本完整無損,甚至岩石頂部覆蓋的黃土厚度也大體相當,說明大裂谷形成年代不長,且是一次形成的。大裂谷兩壁錯動方式復雜,以張性開列為主,也有垂直下滑,還有水平左旋錯動,說明裂谷形成的動力學過程復雜。這些都被認為劣裂谷和山崩為1668年郯城大地震所造成的證據。
2、地震碑跡 現在可以找到的較多的遺跡主要是一些古建築遺址和經地震損壞後更新修聾時所立的碑銘志,其中很多記載了地震當時的情況和所更新修聾的建築物當時的破壞情況。這次地震碑跡分布很廣,最北莒縣最南到江蘇邳縣。至今發現保存的數量僅存12幢,事實上這是大大縮小了的數字,但是在近二.三十年的農田水利、農業生產、道路建設中都已當作「四舊」被破壞了,例如郯城縣塔上鄉新村紅石崖古廟曾有一碑,現被新村小學當作石料砌壘在教室牆基內,許多地方的地震碑敲碎作修橋鋪路或另作他用,如沂南縣新興庄的碑被鑿了個洞作為架井台轆軸。臨沂城西的太山行宮東獄廟碑,被博物館收藏。從這些碑跡分布來看,在震害嚴重的高烈度區和低度區內都有分布,但大多數碑在重破壞區,反映重破壞區的數量多,如太山行官碑,重修子孫殿三義碑,都憲祖墓誌文,趙氏碑,李貞毅碑,閻君殿碑,玉皇殿觀音堂等。碑銘除了震時破壞情況的記載,對於發震日期有較多的記錄,也有記錄時刻的,也有記錄餘震的。如奶奶廟碑記載了山東同時地震,房屋倒塌,壓死人民不可勝數,較之嘉靖年壓死王槐野韓苑落馬伯循之變更甚焉 「三聖堂序」……六月間,地震百餘日初震時平地裂泉,深井冒水,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從這些碑刻分布和碑文記述,可以看出當時地面建築物遭受地層不同程度的破壞。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庄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范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涌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凄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里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范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涌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志》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涌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當走在郯城麥坡地震遺址紅褐分明岩石上的一剎那,你後腳還沒離開1億年前的土地,前腳就會踏上了200萬年前的紅砂岩。在這里,一次次的地質活動,使兩組相差約億年的地層重見天日,並奇跡般地並排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處神秘的自然奇觀……
文/片 本報記者 張紀珍
二十年後恐消失遺址亟待保護
麥坡地震遺址的地質地貌原始而神奇,它是渺渺遠古留在地球上的一條印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片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年代的地震遺址,正在風雨侵蝕和
人為的破壞下逐漸縮小,「如果不加以保護,大約二十年後這片遺址就會消失」,任郯城縣地震局局長的陸軍對此憂心忡忡。
「下一場雨就能沖掉不少」,17日,在遺址附近為花生除草的村民徐芝芳說,以前這些「紅土山」都是連接在一起的,而現在許多山丘都從中間斷開了,零零散散地卧在溝底,規模小了很多。
溝底下,紅色山丘周圍的一些空地,被附近勤儉的農民開墾成為田地,種上了花生、西瓜、大豆等農作物,不時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在這一片紅色中晃動。
世代在此居住的農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身邊的這片「紅土山」有著多麼重要的價值。相反,因為這斷層的砂土適合做上好的翻砂,以前曾一度有村民偷土賣錢。如今雖然村裡加強了看管,但由於在戶外,佔地面積又大,仍然難以阻止偷土的人。
社會上許多有識之士對這片遺址的保護也開始關注。去年以來,紀錄片《 大地震1668》的製片人王峰,和攝制組成員一起,在實地拍攝麥坡地震遺址並查閱大量資料後,對該遺址的重要價值和亟需保護的現狀高度關注,並在片中發出了「讓麥坡景觀在人們的視線里永遠不要消失」的呼籲。
陸軍說,郯廬斷裂帶是與東非大裂谷齊名的兩條世界巨大斷裂帶,而南北長約2600米的麥坡地震遺址,是郯廬大斷裂出露條件最好、剖面最典型的一段,也是景色最壯觀、最神奇、最具科研價值的一段。保護好這一處珍貴的自然遺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保護麥坡地震遺址大體有兩個設想,一是進行棚護,就是將斷層劃出重點保護范圍,建造大棚進行保護。再就是膠護,即用一種特製的膠水將斷層固定,以防止風雨無情的剝蝕。但因為缺少資金,這些設想暫時還無法付諸實施。
「紅土山」蒼涼而神秘
17日,記者來到位於郯城縣高峰頭鎮麥坡村馬陵山西坡,那個舉世聞名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即便是有心理准備,但在那一望無垠平整的田地中間,忽然看到一大片溝壑縱橫、色彩艷麗的「火焰山群」拔地而起,仍會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馬陵山西坡的高處俯視,那一片層層疊疊的像神秘古堡一樣的山丘,呈現出與別處截然不同的紅色。在這一大片溝壑中,這些岩石呈東西方向排列,形態各異。雖說是岩石,但它卻並不堅硬,隨手一抓便可以抓起一把,原來經過多年的風化,這紅山丘的表層已成為麵粉一樣的砂土,當地人因此將其稱為「紅土山」。
更讓人奇怪的是,別處山上、溝邊都長滿荒草,唯獨「紅土山」上不長,就那樣赤裸著,置身其間,滿目的紅色,很有些蒼涼厚重、神秘莫測的感覺。在附近翻地的村民張大爺說,這「紅土山」上不長草,即便有一些長草的地方,那也是風把別的地方的土刮到了這紅土山上,所以才長出來的。
在「紅土山」的東端,與其「並肩」而立,且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是一片褐色的岩石山體。兩者緊密連成一體,卻又可以明顯看出一條刀切一樣直的分界線,分界線東面略高呈褐色,西面略低呈紅色,兩種顏色涇渭分明。「一步跨億年」地震留奇觀
麥坡地震遺址奇特的自然景觀讓人驚嘆,但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緊緊依偎在一起的紅褐兩種山丘,其形成年代竟然相差大約1億年。
郯城縣地震局局長陸軍說,紅色的砂岩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距今約200萬年,褐色的砂頁岩形成於中生代白堊紀(距今約7000-14000萬年),也就是恐龍生活的時代。按年代推算,那褐色的砂頁岩應該注視過恐龍消亡的悲慘情景,也經歷了人類進化的全部過程。
當我們從紅褐岩石相交的地方邁動腳步時,後腳還在200萬年的土地上,前腳已經踏進了「億年之前」,這就是當地人相傳的「一步跨億年」之說。如今,凡是到此參觀、游覽的人,無不在這里走上一走,感受「一步跨億年」的神奇,感受一番歷史的滄桑。
這來自久遠歷史的地層,為什麼會沖出地面,裸露在我們面前呢?一億多歲的"老祖宗"褐色砂頁岩,為什麼會和"後代"紅色砂岩"並肩"而立?造成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是自遠古以來一次次的地質活動。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每一次地質活動,都會使地層斷裂、錯動、逆沖,終於讓兩組不同年代的地層"重見天日",並巧合地緊挨在一起。根據麥坡地震活斷層的形態,這並不是一兩次大地震就可以形成的,而是經過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終形成。
「曠古奇災」成就地震活斷層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背後,卻是人類的災難。麥坡地震活斷層是經過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終形成。目前,我們能有史可查最早發生在郯城的特大地震記載,就是在300多年前的那次「郯城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郯城發生了8.5級地震,波及中國東部十餘個省,有震害記載的地區達 19 萬平方公里。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一次最為強烈的地震。「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舉頭不見眼前人,舉頭不見當時屋。」時任郯城知縣的馮可參,所寫的《災民歌》真實描寫了郯城大地震的慘狀。
那次地震造成了至少數萬人喪生,也使「山川易景」、「河流改道」,據考證原來沿北向南流的沭河就是這次地震中,在馬陵山東坡遽然拐向西坡。陸軍說,1668郯城大地震對麥坡地震活斷層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正是類似這樣的數次地震,最終形成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麥坡地震活斷層。
除史料記載外,從古建築遺址、地震損壞後重修的碑誌銘、地面震害遺址等,也側面反映出大地震的破壞情況。
原郯城縣史志辦主任徐敏超說:「極震區的郯城由於破壞嚴重,幾乎沒有保存300年前的古建築。」在極震區北端、外圍和低烈度區,雖然保存了一些古代建築群,如浮來山定林寺、校經樓等,由於當時遭到破壞後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臨沂境內臨沂市博物館《重修泰山行宮碑記》、莒南縣板泉鎮白常村王氏墓《都憲祖墓誌文》、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安靜村《重修子孫殿、三義殿碑記》等,這些或完好或殘缺的石碑,均對郯城大地震有所記述。
此外,從近幾年野外考察和開挖發掘的地震跡象可看,閆洪朋說:「形變帶延伸長度達120公里。其中強破裂帶大致北起莒南縣的板泉,南到郯城縣的茅茨村,在長約70公里的地段內發現有地震斷層、構造裂縫、軟層理揉皺、砂土液化、噴水冒砂和山體滑移等形變類型。」
地震斷層裸露明顯,從臨沭縣岌山附近的七級山到郯城縣的茅茨,地表出露近30公里的斷層,是1668年郯城地震所形成的地震斷層,它是沂沭斷裂帶內一次最新的破壞。地裂縫也是郯城地震造成地面形變的主要形式之一,沿沭河河漫灘及階地呈帶狀分布,北起莒縣,經莒南、臨沂東部,南到臨沭岌山,形成一條長約80公里,寬5至15公里的構造裂縫形變帶。通過形變帶本身現象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郯城地震對地面的破壞由南向北逐漸減弱。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庄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范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涌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凄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里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范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原郯城除史料記載外,從古建築遺址、地震損壞後重修的碑誌銘、地面震害遺址等,也側面反映出大地震的破壞情況。
史志辦主任徐敏超說:「極震區的郯城由於破壞嚴重,幾乎沒有保存300年前的古建築。」在極震區北端、外圍和低烈度區,雖然保存了一些古代建築群,如浮來山定林寺、校經樓等,由於當時遭到破壞後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臨沂境內臨沂市博物館《重修泰山行宮碑記》、莒南縣板泉鎮白常村王氏墓《都憲祖墓誌文》、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安靜村《重修子孫殿、三義殿碑記》等,這些或完好或殘缺的石碑,均對郯城大地震有所記述。
此外,從近幾年野外考察和開挖發掘的地震跡象可看,閆洪朋說:「形變帶延伸長度達120公里。其中強破裂帶大致北起莒南縣的板泉,南到郯城縣的茅茨村,在長約70公里的地段內發現有地震斷層、構造裂縫、軟層理揉皺、砂土液化、噴水冒砂和山體滑移等形變類型。」
地震斷層裸露明顯,從臨沭縣岌山附近的七級山到郯城縣的茅茨,地表出露近30公里的斷層,是1668年郯城地震所形成的地震斷層,它是沂沭斷裂帶內一次最新的破壞。地裂縫也是郯城地震造成地面形變的主要形式之一,沿沭河河漫灘及階地呈帶狀分布,北起莒縣,經莒南、臨沂東部,南到臨沭岌山,形成一條長約80公里,寬5至15公里的構造裂縫形變帶。通過形變帶本身現象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郯城地震對地面的破壞由南向北逐漸減弱。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庄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范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涌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凄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里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范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涌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志》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涌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郯城-臨沂大地震,郯城-莒縣大地震,郯城麥坡地震。
郯城縣、臨沭縣部分地區烈度達XII度,其它地區烈度達XI度。震時如舟覆,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城郭、公廨、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山崩為塹,地漩為淵,沙涌井湮。郯城城樓垛口、村落寺觀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噴高達二、三丈,地裂或縫寬不可越,或縫深不敢視,李家莊一鎮數千家並陷;沂州人無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涌水高數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無存屋,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崮山劈裂一半,閻家崮、旋風朵、馬齊山大山個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區內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疏散。
X度區北至諸城,南至新沂南,西至蒙陰、費縣,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斃居民無數,山崩,地裂涌黑沙水,平地水涌數尺。
IX度區北至濰坊、益都,南至江蘇省邳縣、沭陽,東至日照、膠縣,西至兗州、鄒縣,壞官民房無算,人畜死傷甚多,地裂山崩,涌水出沙。
VIII度區北起濟南至昌邑、即墨一帶,南至江蘇省鹽城、漣水一帶,西至微山、濟寧、泰安,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城垣官舍傾倒無數,人畜多為壓死,地陷裂山崩。
VII度區北起膠東半島至惠民、德州一帶,南至安徽省淮北、蚌埠到江蘇省盱眙、寶應、大豐,西至菏澤、河南省商丘,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城垛廬舍多壞,人民有壓傷及死者,地裂出黑水。
VI度區北起黃河口北,南至安徽省安慶、宣城到上海,西至河北省冀縣、丘縣到河南省安陽、鄭州一帶,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一般記載房屋多傾倒或撲屋傷人。
沂水縣志記載「倒房數千間」,章丘縣志記載「龍山山崩」。
2.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二《地震》一文中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以下引述《地震》中的相關內容: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余適客稷下(編寫者註:今臨淄),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側不可汲,某家樓台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3.當時郯城知縣馮可參(清代邵武縣人,康熙進士)震後積極撫恤災民,時任縣令馮可參寫作《災民歌》詳細的記述了震後百姓的生活:
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 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 或如奔馬走危坡,又如巨浪搖輕軸, 忽然遍地涌沙泉,須臾旋轉皆干沒。 開裂縫坼陷深坑,斜顫傾欹難駐足, 陰風颯颯鬼神號,地慘天昏蒙黑霧。 逃生逃死亂紛紛,相呼相喚相馳逐,舉頭不見眼前人,側身不見當時屋, 蓋藏委積一時空,斷折傷殘嗟滿目。 頹垣敗壁遍荒村,千村能有幾村存,少女黃昏悲獨宿,老嫗自首撫孤孫, 夜夜陰磷生鬼火,家家月下哭新魂, 積屍腐臭無棺殮,半就編蘆入冢幡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庄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范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涌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凄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里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范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涌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志》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涌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B. 東坡遺址今何在
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自號「東坡居士」,寫下了700多篇詩詞文賦,為黃州留下了大量的東坡勝跡。但920年後,東坡雪堂、定惠院、臨皋亭等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專家們也陷入了無盡的爭論。帶著一些疑問,我和幾位黃州蘇學愛好者,帶著明、清黃州府城地圖踏上了尋找東坡的歷程。
北宋黃州城
北宋初年黃州刺史王元之在《黃州謝上表》中說:「黃州地連雲夢,城倚大江。」蘇東坡《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黃州小郡夾溪谷,茅屋數家依竹葦。」蘇門四學士、北宋文學家張耒在《明道雜志》中記述說:「黃名為州,而無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有藩籬,城中居民才十二三,余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
另據明弘治十四年《黃州府志》記載:「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許,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淹沒。本朝甲辰年指揮黃榮於此展築,洪武十七年指揮曹奉、永樂六年指揮郭顯,前後修理高二丈一尺,周圍一千八百二丈八尺五寸,繞以壕塹,為門四,東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西北曰漢川。」由此,我們得出四條結論:
1、宋城隨山就勢而建。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北部的赤壁山、聚寶山是非常好的屏障。
2、宋城很簡陋。特別是北宋時,主要是垣壁和藩籬,還不具備戰爭防禦功能。城的西邊倚江而建,東邊傍湖泊,南邊比明城多二里。
3、宋城很落後。城中居民和建築物不多,很多地方還是農田和池塘。
4、現存黃州古城遺址是明城。
明代黃州城
由於資料的缺失,宋城的范圍,我們只能尋找明城牆遺跡,再推算宋城的大致范圍。
從漢川門出發,沿著古城牆,來到沙街,在清源門居委會院子,幾位老市民熱心地告訴我們,黃州區裝卸公司與東坡足療堂之間、橫跨沙街就是當年的清源門所在地。在黃州區裝卸公司院內,我們還發現了殘存一段30餘米的古城牆。
清源門外是濠溝路,過去是古城牆外的濠溝,即護城河,現在是一個菜市場和小商品市場。沿著濠溝路走到盡頭,就是位於考棚街口的市衛生防疫站,一字門舊址就位於市衛生防疫站大門口與區教育局宿舍區之間。繞到八一路,我們在市三醫院房子後面看見一段高高的岸牆,這就是位於市中心醫院內的古城牆遺跡。
穿過勝利南村,在市郵政局宿舍區,兩位老人告訴我們,清淮門(俗稱東門)位於銀海商場與市郵政局宿舍之間、橫跨勝利街。清淮門向北是勝利北村和市政府宿舍區,市政府宿舍區東邊是一段高高的磚岸,高岸下是市體校田徑場。站在這里,我們豁然明白,市政府位於龍王山脈,對面的黃岡師范學院老校區位於聚寶山脈,兩山之間是山谷,也就是現在的七一水庫和市體校田徑場。
對照古今地圖,我們發現現在的黃州老城區實際上還是明城的格局,主要是沙街、青雲街、考棚街和勝利街,城北是龍王山,城西是長江,城南是濠溝路和八一路,城東是體育路。
我們認為,宋朝限於經濟條件,只能依山就勢建城,城的范圍可能比明城略大。而明朝雖修建了高大的城牆,因為經濟原因,它只好收縮范圍,比宋城要小。因此,黃州府志記載,宋城在明城南二里,估計宋城南牆處在八一路和西湖一路之間。
柯山和黃岡山
接著,柯山和黃岡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
明弘治《黃州府志》記:「定惠院,在府治東南。蘇子瞻嘗寓居,作《海棠》詩以自述。」施元之注《東坡八首並敘》雲:「東坡,在黃岡山下,州治東百餘步。」
建築物易毀,山形難以改變。我們穿過八一路,實地勘察了黃岡中學老校區、市工商局宿舍區、火神廟、安國寺、落星台小區、市自來水公司、市繅絲廠、八一小區、定花園小區等地,發現這一帶有兩座山崗,一座位於寶塔大道的東邊,一座位於寶塔大道的西邊。對照明清黃州府地圖,我們判定東邊的是柯山,即市自來水公司至定花園小區;西邊是黃岡山,即黃州區八一小學到安國寺。
實際上,整個黃州城就坐落在山上,城北是赤壁山、兩耳山、龍王山、玉磯山、聚寶山,城南是柯山和黃岡山,城中有十八坡、十三坡等等。黃岡之所以得名,府志記載就是因黃岡山而得名。
定惠院
定惠院是一個小廟,非常破落。
蘇軾遭貶,剛來黃州時心情非常落寞,也怕惹是生非,經常白天睡覺,夜晚出行。「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首名作就是他寓居定惠院,夜晚出遊而作。
至於定惠院的地址,蘇軾曾述:「柯丘海棠吾有詩,獨笑深林誰敢侮。」文中的海棠詩是指《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由這兩首詩可知,海棠長在柯山,定惠院就在柯山的西側。
經過我們現場勘察,柯山大約在市繅絲廠內,定惠院應該在現在的市自來水公司院內。
臨皋亭
臨皋亭又名回車院,宋時為驛站。元豐三年五月底,蘇軾的家眷二十多人來到黃州,由定惠院遷居臨皋亭。
蘇軾在《臨皋閑題》載:「臨皋亭下不數十步,便是大江。」《答秦太虛書》:「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記赤壁》:「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由此可知:臨皋亭在黃州城西、長江主幹道邊,亭下是江水,對岸是武昌的西山,離赤壁大約一里路。
北宋許端夫在《齊安拾遺》中記載:「夏澳之側,本水驛,有亭曰臨皋。」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記載:「東坡故居,即今之臨皋亭及臨皋館,後又居雪堂。……臨皋館,在朝宗門外,元名瑞慶堂,以故相秦公檜之父艤舟其下,秦公於是乎生。又有臨皋亭,東坡曾寓居焉。」這與蘇文所載完全相符,又有赤壁和長江為參照,我們在詳細考察了黃岡中學老校區後,亦認為臨皋亭應該在黃岡中學東側圍牆所在的高阜上。
東坡、雪堂
東坡原址,眾說紛紜。
陸游在《入蜀記》中寫道:「(八月)十九日早,游東坡。自州門而東,岡壟高下,至東坡則地勢平曠開豁。東起一壟頗高,有屋三間。一龜頭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頗雄,四壁皆畫雪。堂中有蘇公像,烏帽紫裘,橫按筇杖,是為雪堂。堂東大柳,傳以為公手植。正南有橋,榜曰『小橋』,以『莫忘小橋流水』之句得名。」
蘇東坡在《東坡八首並序》中說:「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余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與章子厚二首》:「仆居東坡,作陂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與子安兄》:「近於城中得荒地十數畝,躬耕其中。作草屋數間,謂之東坡雪堂。」也由此得出:東坡在城中,不是在城外;東坡是故營地,營地一般也應該在城內;東坡是荒地,面積為五十畝。
弘治《黃州府志》所載:「東坡故居在今縣學東,宋元豐三年蘇軾為吳興守,謫黃州三年,故人馬正卿為守得地,立雪堂居之,自號東坡居士」、「東坡書院,蘇子瞻去後以雪堂付潘大臨、陳慥,開學教生徒,名曰書院,今之縣學,即東坡故址。」明黃州知府盧浚所編《古黃遺跡》所載:「東坡,在府治東南縣學前,宋蘇子瞻先生謫黃築居於此,因以為號。有洗墨池尚存,後人思之為建祠塑像,在赤壁山。」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中記載:「東坡,在州治之東百餘步。」
這些記載表明,東坡在府治東南縣學處,而縣學就在一字門西側,剛好也在州治之東百餘步。
陸游、蘇東坡、王象之、盧浚和弘治《黃州府志》的記載完全吻合,再參照清代《黃州府志》和現場調查,我們認為縣學(即雪堂)大約在市煙草局宿舍區和市商業局一帶;東坡應該就在十三坡,大約是市商業局至勝利街派出所。
黃州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但現在的黃州除了漢川門和赤壁外,絕大多數歷史名勝都已經煙消雲散。筆者認為,在黃州城市建設中,適當加入古城黃州的文化因子,有計劃地恢復或重建東坡遺勝,將會大大提高黃州城市品位。
C. 蕪湖的有什麼戰爭遺址和本地的英雄人物。
褚磊,呵呵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啊!我是王峰哈哈?我幫幫你把。
1、澛港河畔戰妖兵
澛港鎮襟江帶河,地勢險要,是蕪湖太平軍的西南屏障。1858年(咸豐八年)11月,清軍水師提督楊載福率總兵李成謀、副將丁泗濱及陸軍千總尹景昌、韋以琳等合攻澛港一帶太平軍,經過多次激戰,沒有得手。直到1862年(同治元年)4月18日,清軍攻陷繁昌縣城,嚴重威脅澛港太平軍的防務。因此,太平軍在澛港擴大集兵屯糧,加強澛港營壘的軍事防禦措施。曾國藩四月初四日奏疏說:「蕪湖賊援,潛在澛港,增黨屯糧,以圖抗拒。」四月十八日太平軍匡王賴文鴻、佐將林有志等率軍撤出繁昌,屯紮澛港,為蕪湖前衛。曾貞干會同水師總兵李成謀、李濟明於4月24日水陸來犯。曾貞干親率恆營及晏恭山的陸師五營駐扎螃蟹磯。李成謀正右營及左光培等水師三營、李濟清副中營及羅世賢水師二營分泊於囗磯與螃蟹磯之下。曾貞干命令清軍多備船筏,搭好浮橋,以便渡河,並命令江口決堤,以便水師用木船從決口駛入港內。李成謀令戴德祥領陸兵南渡,與入港水師炮船相呼應。次日,曾貞干領帶陸兵渡浮橋進攻北岸太平軍的營壘,晏恭山的陸兵沿著澛港大堤前進,陶寶堂領陸兵沿江邊大道進攻,彭楚漢水師復從港內飛槳而出,太平軍水師船二百餘號被消滅。由於清軍水陸進撲澛港河南北營壘,水軍失利,腹背受敵,太平軍最後撤出澛港,退回蕪潮大營。
2、血戰金柱關
清軍攻陷澛港鎮以後,又根據曾國荃的計劃:「必從金柱關入手,則蕪湖與金陵老巢橫中截斷,賊勢乃孤」的戰略,彭玉麟於1862年5月3日會合各營水師船,由針魚嘴駛進來石磯,焚船毀壘,率師登陸,突襲金柱關的太平軍。這時,東梁山的太平軍援師至,敵軍乃退。彭玉麟接受了失敗教訓,認為:金柱關地險城堅,非水陸並進不可。於是將上游水師調至裕溪口以下,曾國荃率馬步十五營自西梁山南渡,逼近金柱關下,沿堤結營數十里。為了防止太平軍的侵擾,特派李朝斌帶領外江新右營及喻俊明等內河水師三營猛攻太平軍後方。又派成發翔、鄧萬林內河左右營及王明山、萬化林、外江水師四營黃翼升、淮揚水師八營,從下游環擊太平軍前陣。曾國荃大營既立,於5月19日率軍繞出三叉河、上泗渡,水師分為三隊,一隊守江路,一隊沖入內河,直逼塔下,一隊抬炮登陸,環城轟擊。金柱關內太平軍居高臨下,矢石如雨,蔽空而下,兩軍激戰到午夜,清軍黃翼升等明火執杖地匍匐前進,後來西門城樓被清軍火箭射中,引起大火,清軍趁勢攻進金柱關。東梁山營壘也同時失守。曾貞干率軍沿江向蕪湖逼近,並約李成謀決堤放水,駛進小船,向蕪湖四面合圍,黃翼升率內河水師也飛槳而出。其先,曾貞干令知州黃潤昌與蕪湖太平軍守將陳星斗、沈萬國、陳太和、王品來有舉眾內應之約,5月20日在曾貞干水陸圍攻之下,太平軍守將沒有舉眾內應,卻放棄蕪湖城,向官陡門、卜家店方向退卻,在南辛圩、三里埂一帶築營結寨,堅持戰斗。
3、血染青弋江
1863年(同治二年),彭玉麟督師蕪湖,派周萬倬、吳坤修進攻南辛圩太平軍李世賢營壘,同時派水師任星元、左光培駐扎清水河,為蕪湖城的外圍水上屏障。3月13日,李世賢軍從三里埂沿河而下,進攻清水河任、左兩水師。清軍水師將領王三錫登堤督戰,被太平軍槍彈擊傷。後因太平軍死傷過多而退回三里埂。3月21日羅逢元、朱南桂領水陸軍攻萬頃湖(今萬春圩)邊南辛圩,李世賢軍失利。3月22日,太平軍又自灣沚奔襲清水河,清軍萬化林與水師任星元、左光培趁灣沚兵力空虛,從青弋江下游駕船潛往,五更到達,一時萬炮齊發,青弋江上游清軍霆營又剛剛破了西河鎮太平軍,清軍水師從青弋江順流而下,上下夾攻,當天晨霧彌漫,清軍登上灣沚街口,點燃柴草,火光沖天,太平軍被迫退至竹塘、灣沚後山。(這可是我給語文課代表的哦)
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D. 交城縣的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06-2010年,交城縣共投入資金5億元,實施了迎賓大道、新開路中段拓寬改造工程、舊307國道城區拓寬改造工程、卦山生態園一期工程等重點市政工程42項,涉及拆遷個戶500餘戶、院落250餘處、建築面積8萬余平米。 交城縣累計硬化道路568公里,栽植各類苗木720萬株,改造、新建科技文化活動室81個,農民休閑健身廣場73個,便民連鎖店167個。
路網結構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共投資7.84億元,完成了經濟開發區路網一期工程、307國道縣城段改線工程等30項重點公路建設。
電力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共投資3.49億元,對交城縣主網、農網、主幹線路及變電站進行了新建、改造。
水利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投資9.86億元的柏葉口水庫工程完成大壩封頂,2012年底全部完工;龍門渠供水工程已奠基將開工。
環保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累計投資10.5億元,實施環境污染治理項目200餘個,增加和改造治理設備1080台(套),關停取締違法排污企業100餘戶。 舊石器時期遺址
本縣舊石器文化遺存分布在西冶河和瓦窯河之間及瓦窯河東岸一線。在瓦窯、坡底、鄭家莊、西嶺、高家圪台、木槽、細曲、橫頭、馬嶺、野則咀以及偏交等村,共49個地點。遺存區東西約15公里,南北約30公里。屬舊石器時代中期。1957年,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賈蘭坡教授鑒定,相當於山西丁村文化期。
文化遺存主要是打制石器。計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核器4種,石器原料以角頁岩為主,火石、石英料很少。石器由兩面用交互方法打擊者為多。舊石器文化分布范圍很廣,除打制石器外,未發現灰層。
新石器時期遺址
(一)瓦窯遺址
瓦窯遺址位於瓦窯村,分布於瓦窯河兩岸的斜坡及台地上。瓦窯河東呈梯形:北至卦山西頂,東至文昌宮,南至馱煤道,西至瓦窯河;瓦窯河西呈彎月形:北至碌碡坪,西至神頭凹,南至村,東至瓦窯河,總面積70萬平方米。1962年,發現其北部遺址2000平方米。1982年春縣發現西東部大面積遺址,報告國家文物局。1983年,經山西省考古所王克林等專家鑒定,分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
遺址文化遺存豐富,有陶窯、墓葬、白灰面土窯洞居室、大量灰層。較典型的彩陶有尖底瓶口沿及各類彩陶器皿殘片。灰、黑陶有鬲、盂等炊具,三足瓮、甑等殘片及紡輪、刀等工具。石器有刀、斧、錛、鑿、鋤、紡輪等生產工具,環、璧等裝飾品。玉器有黃玉璧殘段。骨器有刀、環、鹿角器。發現的白灰面居室有5處,穹頂圓形或長方形,四壁施以白灰。
石器的製法為琢制、磨製,石質為石灰岩及少量砂岩。陶器多系拍制,兼有部分輪制。彩陶原料為第四紀黃土質陶土,飾有幾何形花紋。灰陶、黑陶質地分為細泥陶、夾砂陶、紅土陶,紋飾為籃紋、繩紋、附加堆紋、幾何形刻紋。器形以平底、三足居多。
除上述遺存外,灰坑內還有許多豬、犬、馬等遺骸。
(二)廣興遺址
廣興遺址發現於1983年春,該遺址位於廣興村西和開柵磚廠東,北至新公路北,面積約為2 500平方米。屬仰韶晚期文化,龍山初期文化。
遺存文物為石器、陶器、骨器。石器有石斧、石球、石刀、圓形刮削器;陶器全部為紅陶殘片,飾以繩紋、籃紋;骨器有骨針、蚌殼等。石器質地為石灰岩、頁岩,前者居多,磨製、琢制而成;陶器質地為細泥陶,表面磨光,拍制、輪制而成;骨針通體打磨,一端鑽孔。文化層厚度達2米。除石、陶器具外,還保留了一部分魚骨。
(三)南堡遺址
1957年,發現四聖宮後小面積遺址,1985年春,發現大面積遺址,該遺址位於南堡村文峪河東岸武元城。北至武元城北,南至黃崖溝,東至黃土坡頂,西進入水庫區。遺址沿文峪河東岸成帶形,分布在三個黃土丘上,總面積達98 000平方米。屬仰韶晚期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以龍山文化為主。
地面揀拾文物分陶器、石器、骨器三類型:陶器有彩陶、黑陶、灰陶3種。彩陶質地為細泥陶、夾紅泥陶、夾沙陶,繪以幾何紋等圖案,以紅陶黑彩、桔黃陶紫紅彩為主。器型有斧、缽、盆、罐等炊器盛器,底部勒有繩紋。黑、灰陶質地為夾砂、細砂、細泥夾胎3類,器形有袋形三足器、平底器兩種。從殘片分析,有甑鬲等炊具,盆罐等盛器。紋飾為繩紋、籃紋、刻紋附加堆紋,製法主要為拍制,兼少量輪制。
石器遺存豐富,除石斧、石鏟、石刀等常見石器外,還有因材而用、造形獨特的靴形石器。石質為石灰岩。製法為打制、磨製。
骨器地面散落不多,有鳥翅骨、蚌殼兩種,弧面略加打磨成刃,非常鋒利。
此外,還有泥壁陶窯一座。遺址面散落有燒結石。
(四)洪相遺址
洪相遺址北部發現於1956年,東西部發現於1982年。位於洪相村東石壁溝口兩側,總面積合11 000平方米。相當於龍山文化時期。
遺址地表散落有灰陶殘片及石器。陶器以拍制為主,施有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器形為三足器與平底器;陶器遺存有缽、盆、雙耳罐、鬲等炊、盛器。石器以磨製、琢制為主,偶有打制。陶器土質一般為黃土,石質為石灰岩、砂岩。石器有斧、錛等砍砸器。骨器有磨製三棱骨簪。
(五)坡底遺址
坡底遺址發現於1982年春,位於坡底村東楊家洞山坡上。東至磁窯河西岸,西至村東磚廠,南至交嶺公路,北至黃土坡頂,呈斜梯形,總面積達7 500平方米。屬龍山文化。
遺址文化層有的厚達3米,文物內涵豐富。遺存文物主要為石器、陶器兩類。石器有打制刀形器、尖狀器、圓形刮削器,磨製石斧、石鑿、石錛、鬲足。石質為石灰岩、砂岩;陶器有陶刀、鼎、缽、罐、盆等炊器具。飾以籃紋、繩紋、附加堆紋。器形以平底、三足為主。陶色為磨光黑陶、灰褐陶。陶土以黃土為主,兼有少量紅土。拍制器皿居多。
(六)磁窯遺址
磁窯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磁窯村南黃土坡,呈不規則梯形。東至果園,西至磁窯河東岸,南至沿山大道,北至磁窯村南,總面積為3 600平方米。時期與河南龍山文化相當。文化層出露很少,地面僅有少量磨光石器及籃紋灰陶殘片。保存較好的是8座「白灰面」土窯洞居室,分築於3處。屋頂穹形,座向朝南、朝西,穹頂及地面抹一層厚度O.5厘米的白灰。居室中間有圓形火灶。石器比較精緻,石質為石灰岩。
(七)覃村遺址
覃村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覃村村北山坡上,呈梯形。北至雲夢山下梯田頂部,南至縣陶瓷廠東北,東至黃土沖溝,西到小河溝。總面積為14 0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遺址地表散落有石器及陶器殘片,石器有石斧、石鑿、石刀等生產、生活用具,琢制、磨製而成,石質為石灰岩。陶器紋飾以籃紋為主,大都為罐、甑、鬲、杯等炊器、儲器殘片,以灰陶為主,製法以拍制為主。灰坑內,還發現松樹芯殘段,直徑約20厘米。
(八)水峪貫遺址
水峪貫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水峪貫村,由南至北分為3段:南段地處村南河灘東,呈方形;中段地處村東山樑,呈帶形;北段地處村北山坡上,呈不規則方形。總面積3 5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遺址文物中無完整器皿,地表散落殘陶片很多,器形有鬲、甑等三足器,盆罐等平底器。飾以繩紋、籃紋、附加堆紋。陶色以灰陶為主,偶有黑陶。陶質為夾砂陶、細泥陶,原料為紅土、黃土質陶土以及其它粘土,大部分拍制。石器有斜刃石斧、石球等器具,上端琢制,刃部磨製。間有個別打制石器,石質為石灰岩。
(九)會立遺址
會立遺址發現於1984年,位於會立村。遺址東臨文峪河,西靠山,呈C形環繞會立村。面積為85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地表出露有一定數量的殘陶片,多數為三足器及平底器的口沿耳腹底等殘片,紋飾為繩紋、籃紋。陶質為粗泥陶,胎壁一般較厚。顏色為灰陶,拍制多,輪制較少;石器散落不多,石質為石灰岩,刃端磨製;骨器以鑽孔骨刀為代表,用大型蚌殼磨製。
(十)東坡底遺址
東坡底遺址發現於1984年,位於東坡底村南西葫蘆川道,北至東坡底糧站南,東至東葫蘆河,西至東坡底村邊,面積2 5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地面散落石器很少,陶器殘片豐富,為三足器、平底器口沿耳足部分殘片,無完整器皿。泥質為粗泥、夾砂泥。顏色為灰陶,飾以繩紋、籃紋。拍制為主,偶有輪制。 哺乳類動物化石遺址有1956年發現的覃村花果山黃土坡遺址,1959年發現的范家莊遺址,1979年發現的西冶村遺址,1980年發現的廣興北坡遺址,1982年發現的瓦窯塔兒坡遺址。
脊椎類動物化石遺址主要為1982年發現的坡底村西駝鳥蛋化石層。
植物化石遺存點目前發現的有覃村龍眼溝,瓦窯漢池溝北坡。瓦窯村北石井壁尚有一直徑40厘米的古樹化石裹在二迭紀砂岩中,已炭化。
此外,縣境東南平川段村、梁家莊等村均在地面以下20~300米的地層中發現海蚌、田螺等動物化石。西嶺窯兒頭村山溝亦發現有屬劉家溝組古動物化石。 交邑冶鐵始於戰國,宋代初期,立大通鐵冶監於狐突山西側義泉社,名日西冶。之後歷數百年到明代中葉,冶煉經久不衰。據查,宋元遺址現存的主要有7處。
西冶村遺址:位於村西鐵爐地、村後大爐溝。遺址內鐵渣堆積層最厚處達3米多。明代冶司府舊址一片廢墟,僅剩高1.7米青石雕獅一尊。附近建有一安置歷代刻石之碑亭,已毀於兵火。
陳台溝遺址:位於陳台溝東口,舊名砧台,系冶煉與鍛造之地。遺址大堆殘渣,建西冶鐵廠時處理殆盡。
水峪貫遺址:位於水峪貫村南。遺址出露面積約400平方米、鐵渣堆積層約2米,間有刀劍農器殘片。
東、西孟家山遺址:位於鐵爐梁。梁畔殘片堆積多處,逐年被河水沖刷,今僅遺殘跡。
席麻遺址:位於席麻村南小爐溝。
野則咀遺址:位於野則咀村西溝側,今遺址尚有殘鐵可尋。
寨立遺址:位於寨立村路側,遺存殘爐為豎爐,高1.3米,內徑1米,呈瓶狀底大口小。 交城鼓書
交城鼓書是流傳民間的一種說唱形式,新中國成立前演唱者多為盲藝人。1956年,縣文化館成立了「交城縣盲藝人宣傳隊」,對交城鼓書進行了整理革新,交城鼓書由十字句或七字句組成。鼓書音樂舊以板鼓為主,輔以三弦、胡琴等弦樂,六十年代始加入大眾琴及板胡、響鈴。傳統長篇書目有《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傳》等。1980年9月,由張有洛創作、李學成演唱的交城三弦書《會安排》,參加了山西省曲藝會演大會,分別獲得創作獎和表演獎。
交城蓮花落
源於太原蓮花落清代以前即在交城縣境內流傳。光緒二十九年(1903),祁縣著名蓮花落說唱家畢者山收交城縣成村呂著為徒,傳授蓮花落藝術。光緒三十一年(1905),呂著自立書攤,成為清末民國時期交城縣藝術造詣較高的蓮花落藝人。由於呂著亦精通晉劇、碗碗腔,將蓮花落融進了戲劇藝術,自成體系。1962年,縣文化館系統整理了蓮花落藝術,並聘請呂著收徒傳藝。
交城叮叮嗆
源於「拉洋片」。1972年,縣文化館張有洛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叮盯嗆為坐架腳踏式。坐架內裝置木梆、手鑼、小鑔、小鼓、木魚5件打擊樂,用雙腳踏動踩板表演,表演者坐於其上演奏弦樂,文場武場,說、拉、打、唱集於一人。由他創作並與武秀蘭合演的叮叮嗆《呂梁人民學大寨》,1973年推選出席山西省曲藝調演,獲表演第一名;1974年參加了華北曲藝調演。
交城順口溜
交城縣民間很早流行一種「四六句」口頭藝術,句式可長可短,押韻順口。用方言土語演說,風趣幽默。張有洛的叮叮嗆本世紀六十年代,「四六句」經縣文化館張有洛整理改革,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交城順口溜」。初期,順口溜沿襲民間傳統,以方言土語入韻,題材多以農村生活為主。1978年以後,逐漸以普通話入韻,擴大了聽眾范圍。有張有洛創作的《怕茶壺》、《胡批》、《雙送子》等一批順口溜小段。
交城雜則
亦稱快板書,七字句句式,上下旬連續反復演說。有張有洛創作的《二奴子避孕》、《破除迷信》等段子。1964年,收集整理了以雜則為主的專集《交城曲藝》。「文化大革命」之後,雜則小段除盲藝人繼續表演外,已逐漸被順口溜取代。
美術書法
交城美術主要有繪畫、版畫、剪紙、木雕、泥塑等。交城書法屆頗有建樹的有任傑生、任利生、韓學武先生等。
民歌
交城方言屬於以太原話為代表的晉中方言的一個次方言。清代中葉,悲愴哀怨的民歌《交城山》流傳於交城縣,成為清末秧歌《割莜麥》主調。交城縣流傳民歌有:《交城山》、《刨洋芋》、《要死要活相跟上》3首。新中國成立以來代表性民歌主要為《交城是個好地方》。
E. 中國四大佛山是哪四個
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
五台回山,文答殊菩薩道場,山西省五台縣境內,由五座山峰環抱合成,峰頂平坦寬闊如石壘之台,故稱 「五台山」。漢唐以來,五台山設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與中國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 :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龍虎寺。
F. 太原市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1,雲頂山
婁煩縣雲頂山,海拔2789米,是太原市境內最高山峰,因山勢險峻、山頂直插雲際而得名。山頭平坦廣闊,奇花異草遍布,是一片茫茫草原,沿途林海壯觀。
車程110公里。駕車路線一:上繞城高速轉太佳線婁煩出口下高速—婁煩縣城—省道 S217—安家溝—S104—米峪 鎮。路線二:興華西街向西頂頭,上太古高速,古交下—鎮城底—天池店方向至景區,大門口停車徒步上山,大約兩個小時登上山頂。
特色美食:當地土豆沙綿,用土豆泥和白面和起來蒸熟搓成魚魚再炒的麵食叫「圪搓搓」。當地的豆腐有嚼頭。
出遊提示:山上較冷,多備衣服,5月份下雪是常有的事。因車不能上山,徒步距離長,老人和孩子不宜前往。下山可順便去汾河水庫。山上不能起火,只能冷餐。
2,凌井溝
凌井溝位於陽曲縣西凌井鄉,北起陽曲縣凌井村,南至關口村,兩側高山對峙如門,稱「天門山」,自古就是晉西北通達太原的交通要道。凌井溝全長30里,溝深處河道屈曲,山巒起伏,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共有「七十二景」。凌井溝自然保護區是我市四大自然保護區之一,面積很大。該景區里有三郎洞,是指這里曾有三郎廟,現還留有遺跡。廟旁有潺潺溪水,是孩子戲水的好地方。
路程78公里。駕車路線一:太原—柴化路-康西公路至西凌井—北小店鄉—六固村—進村—進山就到。路線二:太原西環繞城高速轉太佳線西凌井出口下至北小店鄉六固村。
特色美食:陽曲縣小雜糧很有名,尤其是小米,叫「太後香」。六固村口有農家樂,有莜麵、黑豬肉。
出遊提示:康西公路沿途風光不錯,路況不好,因有森林,注意防火。
3,雲竹湖
榆社縣雲竹湖是華北地區少有的高山湖泊,四面環山,景色宜人。湖邊蜿蜒曲折,湖水碧波盪漾,遊客可休閑垂釣、體驗水鄉風韻。當地大力發展旅遊,尤以向陽村岩良村農家樂出名。岩良村還種植了大片荷塘,夏天有江南水鄉的味道。
行車路線:濱河東路上太長高速,榆社北轉和汾高速魚頭出口下即到,車程80公里。
特色美食:來雲竹湖要吃水庫魚、水庫蝦嘍,當地農家樂、水上餐廳很多。當地特產有「榆社笨蛋」、河峪小米。
4,龍棲湖
龍棲湖位於壽陽縣境內南燕竹鎮蔡庄村附近。湖心小島卧龍崗油松茂密,風光秀麗;湖周圍灘塗地上濕地植物生長茂盛,引來大量鳥類棲息繁衍,一派秀美風光。遊人來這里,可湖邊垂釣,或湖上泛舟,或島上休憩,感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駕車路線:太舊高速晉中出口下,轉省道 S216, 蔡庄村即到,路程60公里。
特色美食:當地有壽陽豆腐乾,此外,還有壽陽油柿子。傳說壽陽以前產大柿子,後來氣候變冷柿子減少,人們就發明了麵食油柿子來代替。建議遊客品嘗南燕竹鎮的老頭肉夾餅。
出遊提示:湖邊太安驛鎮有五峰山,據說,傅山在山上的龍泉寺修煉過。寺里過去有一眼泉,由於水位下降,現為井,水質甘甜。
5,定襄南庄
定襄南庄位於縣城東南方向,四周山谷縱橫,大山林立,周圍生態環境極好,滹沱河水經此流過,人稱「小桂林」。此外,小溪潺潺、飛鳥啼鳴,林草豐茂,群峰竟秀。所屬村莊村貌很具農家特色:石板路、夯土牆。溝里有柿子、花椒和核桃三大特產。。
駕車路線:原太高速轉忻阜高速建安出口下,轉東坪線,沿路進山即到。
特色美食:花椒核桃都是綠色無污染的特產。山裡的紅薯味道甘甜。
6,盂縣梁家寨大汖村
大汖村位於盂縣北部梁家寨鄉,整個村莊群山環繞,圍合封閉,附陰抱陽,松柏罩頭,清泉繞村。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鱗次櫛比,被稱為小「布達拉宮」。大汖村現存百餘間老房,房屋基本由黃黏土與石頭的混合材料構建而成。最有特色的是三層石樓。沒有任何地基,單純憑借石頭和黏土蓋在光滑的岩石上,石樓一般一層是廁所,二層住人,三層是存放物品的地方,風格接近南方建築。因千年古村保留原貌,來此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駕車路線:太原繞城高速,轉太陽高速盂縣出口下,轉省道 S314, 轉石陽線,沿滹沱河北上,至梁家寨見路牌右轉進山即到,路程167公里。
特色美食:梁家寨盛產花椒、核桃。黑棗已很少見了。溫泉水養的羅非魚也不錯。盂縣鹵土豆很有特色。
出遊提示:滹沱河上現有漂流,全長47華里,可順流而下,終點正好在梁家寨。梁家寨溫泉是山西省五大溫泉景區之一,山環水繞,景色優美。水溫63攝氏度,水質極佳,含有鈣、鎂、鈾、鐳、氡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7,馬川溝
馬川溝位於忻州以西20公里處。淺淺的一條小河從溝中穿過,河兩岸開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河裡有林蛙,草里到處飛著一種藍翅膀綠身子的蜻蜓,不時有松鼠跳來跳去。小朋友可以在林子里采蘑菇,大人可在河中嬉水,老人可在河邊喝茶……這里適合全家或者朋友們踏青聚會。
駕車路線:太原上東環高速,向北到忻州口,下轉 S313 忻黑線,向靜樂方向至三交鎮,見第一個山洞口左轉,向前200米右手邊就是河灘了。路程114公里。
特色美食:高速忻州口去靜樂和奇村叉路口「天外天」農家樂有當地土飯。
出遊提示:這里不允許起火。近年去的人多了,看到一些隨意丟下的塑料袋和啤酒瓶。記得一定要帶走垃圾。
8,文水蒼爾會
倉爾會位於文水西30公里呂梁山脈中,區內山高林密,溝谷交錯,沿路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木,滿眼綠色,景色優美。與公路相伴的是一條清清的河流,坐在小河邊上,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比較愜意。倉爾會景點並不集中,沿途風光很美,邊走邊看,到倉爾會鄉官帽山行程結束。
駕車路線:從太原繞城高速,轉大運高速,再轉到呂梁的 G20 高速,文水開柵收費站口下,左轉上307國道,右轉去西社和龐泉溝的路,一直順著山路走,到了野則河有岔口,循路標,左轉一直就會到達,路程160公里。
特色美食:大村有虹鱒魚養殖場,村西有飯店。飯店特色就是虹鱒魚。
G. 如何判斷南坡北坡,陰坡陽坡
判斷南坡北坡:朝北的坡面為北坡,朝南的坡面為南坡;
判斷陰坡陽坡:陰坡也就是沒有太陽光照射的一面,陽坡就是有太陽光照射的一面。由於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所以在北半球,朝南的坡為陽坡,朝北的坡為陰坡;在南半球,朝南的坡為陰坡,朝北的坡為陽坡。一般的,陽坡熱量條件較好,所以同一自然帶,位置高的為陽坡,位置低的為陰坡。
(7)東坡底遺址擴展閱讀
坡向對於山地生態有著較大的作用。山地的方位對日照時數和太陽輻射強度有影響。輻射收入南坡最多,其次為東南坡和西南坡,再次為東坡與西坡及東北坡和西北坡,最少為北坡。
向光坡(陽坡或南坡)和背光坡(陰坡或北坡)之間溫度或植被的差異常常是很大的。南坡或西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東北坡最寒冷,同一高度的極端溫差竟達3~4℃。在南坡森林上界比北坡高100~200m。永久雪線的下限因地而異,在南坡可抬高150~500m之間。東坡與西坡的溫度差異在南坡與北坡之間。
坡向對降水的影響也很明顯。由於一山之隔,降水量可相差幾倍。來自西南的暖濕氣流在南北或偏南北走向山脈的西坡和西南坡形成大量降水;東南暖濕氣流在東坡和東南坡造成豐富的降水。
H. 贛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贛州有很多好玩的旅遊景點,這里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幾個:
第一個旅遊景點是通天岩。通天岩是一個國家4A級風景區。通天岩石窟開鑿於唐朝時期,興盛於北宋時期,時至今日,這里仍然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稱為「江南第一石窟。值得一提的是,通天岩還有一處荷花潭,如果是夏季的話,還可以去賞荷。通天岩距離贛州火車站17公里,距贛州機場約1小時40分鍾,非常方便。
第五個旅遊景點是關西新圍。關西新圍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客家建築,位於贛州市龍南鎮新圍村,始建於1798年,於1827年完工,歷時將近30年的時間,系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
總而言之,以上五個旅遊景點都非常好玩,非常值得一去。
I. 廣州旅遊的歷史遺址
1、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
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 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
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義上講,即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3、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
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4、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大布鄉官祿布村。故居始建於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間泥磚、瓦頂木結構平房,石砌牆基,總面闊16.5米,進深5.5米。
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單間小屋,泥牆,無間隔。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餘年,青少年時期在此度過。故居的附近還有洪秀全讀書和教書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築曾被清政府焚毀,新中國成立後重建。現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紀念館,洪氏宗祠辟為紀念館輔助陳列室。
5、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
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
J. 交城縣東坡底鄉最高海拔多少米
交城縣東坡底鄉位於交城縣北部山區,東與交城縣水峪貫鎮為鄰,西與交城縣會立鄉相接,北與太原市婁煩縣接壤。全鄉面積368.5平方公里,其中森林佔地300餘平方公里,山地50餘平方公里,公路佔0.5平方公里,村莊及道路佔1.2平方公里,耕地12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積為山地,最高海拔1700多米,是一典型的山區鄉鎮。 全鄉有行政村14個,系在2003年底前在行政村合並中重新確定。原有行政村35個,其中東葫蘆17個,西葫蘆18個。全鄉1785戶,7541人,農民人均收入646元,是全縣兩個貧困鄉之一。 東坡底鄉由東西兩道葫蘆川構成,東葫蘆自逯家岩村始至魚兒村結束,一座大山阻隔了北上婁煩縣的交通,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胡同;西葫蘆川自游家坪村開始到大塔村,北上可到達婁煩縣,潘岔線貫穿西葫蘆川並延伸到婁煩縣潘家莊。 東西兩葫蘆川河屬文峪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們分別自魚兒村、大塔村森林之水源,流至東坡底村會合,到達岔口村後匯入文峪河。東葫蘆川河流域面積5.5平方公里,長為35公里;西葫蘆川河流域面積6.5平方公里,長40公里。 東西葫蘆川相比,西葫蘆川面較寬,但最寬不足300米,東葫蘆川最寬不足250米。最窄處均為50餘米,平均寬度在120至200米之間。由於近年來的持續乾旱和過渡放牧,以及多年來的濫砍亂伐導致兩條河流量銳減,河流流量的減少已嚴重威脅到全鄉的農業生產。 鄉政府及鄉轄村東坡底鄉於2002年鄉鎮合並時由燕家莊鄉和惠家莊鄉合並而成。鄉政府現有幹部、職工31名,其中行政幹部17名,事業人員13名,臨時工1名,離退休人員3人。 農業、副業及特產.全鄉總耕地面積12300畝,全鄉群眾主要以農業為主,由於氣候的原因,東坡底鄉的主要農作物有馬鈴薯、莜麥、大豆、美國豆、蕎麥等,作物品種較少,但由於其屬於小雜糧系列,因此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2004年,全鄉種植玉米3170畝、穀子3060畝、土豆2800畝、莜麥930畝、豆類1200畝、油料1240畝。 隨著各大城市對無公害蔬菜的大量需求,東坡底鄉杜里會——大塔村、橫嶺——魚兒村一帶農戶已自行同市場取得一種默契,每年種植大量的返季節豆角,由於其屬純天然綠色蔬菜故受到社會的親賴,每畝純收入超過2000元。 由於東坡底鄉盛產馬鈴薯,且澱粉含量高,其加工成粉條後同離石粉條屬同一系列,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惠家莊村有一粉條加工戶,其產品供不應求。每年東坡底鄉馬鈴薯產量達3000餘噸,除去很少部分自用外,決大部分需外運或加工,但由於農民市場意識不強,觀念落後,又沒有掌握加工技術,因此仍然停留在過去坐在家裡等用戶上門的層次上,導致每年有大量的馬鈴薯因不能加工或外運而白白爛掉。 東坡底鄉70%以上的地表被森林覆蓋,且有大量的榨樹和山楊樹林,因此每年有大量的羊肚菌、木耳和蘑菇生長,其生長期正逢農閑季節,採摘羊肚菌、木耳、蘑菇成為全鄉農民的一項重要的副業,光這幾項每年可為東坡底鄉群眾增加200萬元以上的收入。同時,采中葯材也是全鄉群眾的一項副業,在森林和坡地中生長著大量的貢芩,柴胡、竄地龍、沙參等名貴中葯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群眾已初步掌握了部分中葯材的生長特性,開始進行人工培植中葯材,上葯材收入每年在100萬元以上。 牧業方面 東坡底鄉的大量森林資源給全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農戶大多均有相當數量的羊和大牲畜,全鄉大牲畜存欄數在3470頭,羊14310隻,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歷屆黨委政府也十分關心畜牧業的發展,全鄉牲畜存欄數正以相當快的速度增長,畜牧業收入已成為50%以上農戶的收入主要來源,畜牧業已繼農業之後成為全鄉的支柱產業。 其 他 東坡底鄉除具有農業、畜牧業和一些小副業外,還有儲量相當的石英礦、鉀長石,鐵礦,石綿礦、雲母礦、硅礦和其他礦藏。去年以來,鄉黨委、政府響應縣委「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的戰略決策,積極引進了兩個年產5萬噸的石英石礦和鉀長石礦加工企業,目前正在建廠期間,預計可望在今年十月份投產。這兩個工礦企業的投產將成為東坡底鄉的龍頭企業。對全鄉的相關產業和服務業將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徹底改變了東坡底鄉沒有企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