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澧縣彭頭山遺址

澧縣彭頭山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09 17:26:37

A. 與河姆渡遺址一起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彭頭山遺址、城頭山遺址位於: A 臨澧縣 B 石門縣 C 澧縣

C 澧縣

B. 彭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哪裡

彭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澧陽平原中部,是一處高出四周地的圓形丘崗,東南是澧縣縣城。周圍地勢開闊平坦,西面和南面有一些澧水的支流涔河的小支流。

C. 彭頭山遺址距今約多少年

城頭山遺址發現於來湖南澧縣,距今源約6000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城址,號稱「中國第一城」.城址東牆下發現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還有配套的灌溉系統.號稱「中國第一城」的不是彭頭山遺址.
故答案為:
×.

D. 說一說彭頭山遺址和城頭山遺址展現的農耕文化有何相同之處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也是迄今中國唯一發現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城市

E. 在歷史教科書中出現的是城頭山還是彭頭山

城頭山位於湖南常德澧縣城頭山鎮〔原車溪鄉南嶽村〕境內,是中國目前發現內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容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古城遺址。古埃及建城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城頭山古城的發現將人類建城歷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不少考古專家認為城頭山古城可能還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

1992年、1997年,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兩度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城頭山遺址的發現,表明在洞庭湖平原出現1000多年前,這里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表明長江流域古文化發展的高度與素稱中華文明搖籃的黃河流域足相媲美!

1997年,在城頭山附近的彭頭山等地的古河道里,出土了幾萬粒稻穀和大米,在城頭山又發現了古老的水稻田和配套的灌溉設施。考古學家推斷這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水稻田,距今約6000多年,當時城頭山人栽種水稻的技術已十分成熟。

2001年,城頭山遺址又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新發現」,其發掘成果被載入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上,寫進了大學和中學的歷史教科書。

F. 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哪裡

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僅發現於澧縣境內。被確認為屬於彭頭山文化的遺址有彭頭山、八十壋、李家崗等10多處。

G. 彭頭山文化的簡介


長江流域最早來的新石自器時代文化,距今約9000—8300年(質譜法測得)。得名於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分布於長江中游地區。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在彭山頭,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H. 長江流域南方最早新石器彭頭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是怎麼樣的

彭頭山文化處於長江流域,位於湖南省北部澧縣大坪鄉孟坪村境內,其年代距今9000年至7500年。它是我國南方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我國史前文化的代表。

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僅發現於澧縣境內。被確認為屬於彭頭山文化的遺址有彭頭山、八十壋、李家崗等10多處。

澧陽平原屬於河湖沖積平原,是湖南境內最大的平原之一,是一個介於武陵山余脈與洞庭湖盆地之間的過渡地帶,它東連湖區,西北鄰近山地。

彭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澧陽平原中部,是一處高出四周地的圓形丘崗,東南是澧縣縣城。周圍地勢開闊平坦,西面和南面有一些澧水的支流涔河的小支流。

彭頭山文化為距今9100年至8200年,因此其年代范圍肯定超出8000年很遠,而可能到達距今9000年。

彭頭山古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遺址大致呈長方形,經研究發現,遺跡有地面式、淺地穴式建築遺跡和以小坑二次葬為主的墓葬18座。

彭頭山文化遺址城內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其中有我國最早的高台建築,城外有一圈壕溝環繞。這座城址可能是我國後來夯土城址的雛形。

彭頭山文化分7個文化層。發現了一批居住房址,出土的文物有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打制石器和細小燧石器,以及夾炭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陶。

彭山頭遺址出土的幾件陶器比較原始,製作工藝古樸簡單,器坯均使用了原始的泥片貼塑法,胎厚而不勻。

彭頭山文化遺址中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器類不多,主要是深腹罐與缽,普遍裝飾粗亂的繩紋、刻畫紋,器形有圓底罐、缽、盆。而且紅陶已飾有太陽月亮紋,其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極高。

彭頭山文化遺址的石器由大型打制石器、細小燧石器、磨製石器三大部分組成,並以打制石器占絕對多數,既有大型礫石石器,也有黑色細小隧石器,另有少量石質裝飾品。與本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傳統區別不大。

大型打制石器製作粗糙,沒有固定的形狀,作用多是用來砍砸東西,型制有石核、砍砸器、穿孔盤狀器、刮削器和石片石器等;細小燧石器也缺少正規的樣式,功用應該是以切割和刮削為主,器形有石片和刮削器。

彭頭山文化遺址石器中的磨製工具不僅數量極少,且種類單純、體型偏小,常見一種既可以叫做斧又可以叫做錛的器形,雙面刃。還有個別石杵和石棒,懷疑是食物加工工具。

在彭頭山文化的晚期,磨製石器有了明顯的進步,一是數量有所增加,二是出現了較大型的斧。

彭頭山文化遺址骨木器發現的數量和種類都十分稀少,而且造型簡單,製作加工粗糙原始。骨器有小型和大型斜刃錐形器,前者為掌上型工具,功用為採掘和開挖小洞坑;後者可以捆縛上木棒而構成復合工具,可用於取土或開溝。木器有鑽、杵、耒等。

在彭頭山文化遺址中,首次發現了超過9000年至8000多年的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稻作農業資料,陶器泥料中也普遍發現稻作遺存,在顯微鏡下,可清楚地看到陶器胎壁中有大量的炭化稻穀穀粒和稻殼。將稻殼作為陶胎的主要摻和料之一,是彭頭山文化陶器的一大明顯特徵。

廣泛流傳於洞庭等地的系列神話,暗示了生活在彭頭山文化遺址的原住民三苗率先發現野生稻並進行人工栽培。從農業起源的角度看,它們都應是早期形態栽培稻,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我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從遺址邊緣古河岸坡下含古生活垃圾的淤積土中發現了數以萬計形態完好無損的稻穀和米粒,許多穀粒上還帶有芒;另有蓮藕、菱角、稻米。

彭頭山文化家畜遺存的發現並不是特別普遍,只發現有水牛的頭骨。

總結起來,彭頭山文化時期,經濟生活中特別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首推水稻種植。其經濟特徵為: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居主導地位,兼有水稻種植與家畜飼養。

1988年秋,發掘彭頭山遺址時,在出土的器物陶片及紅燒土中見到眾多的炭化稻殼。當年,有學者發表《彭頭山文化的稻作遺存與中國史前稻作農業》一文,在簡要介紹彭頭山文化稻作遺存與經濟生活的基礎上,探討我國稻作農業的若干問題。

從彭頭山文化的稻作農業與經濟生活、關於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我國史前稻作農業的發展階段幾個方面闡述證明了彭頭山文化中的稻作農業對中國史前農業研究的重要價值。

1989年冬,試掘李家崗遺址時,又在陶片中觀察到大量炭化稻殼;1990年夏小面積試掘曹家灣遺址時,在出土的陶片中發現稻殼遺痕;在下劉家灣遺址採集到的陶片中也發現稻穀遺痕;1993年至1997年,發掘八十壋遺址時,不僅在出土的陶片中觀察到炭化稻殼,還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炭化的稻草、稻殼和稻穀。

彭頭山文化陶器復原圖

I. 彭頭山文化的特點

彭山頭出土的陶器比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貼而成,胎厚而不勻。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器類不多,主要是深腹罐與缽,普遍裝飾粗亂的繩紋。胎泥所夾的炭屑中明顯有稻穀與稻殼的痕跡,是中國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穀。 澧縣八十檔發現了該文化的城址,遺址大致呈長方形,南北殘長一百一十米,寬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內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國最早的高台建築。城外有一圈壕溝環繞。這座城址可能是中國後來夯土城址的雛形。
考古發現遺跡有地面式、淺地穴式建築遺跡和以小坑二次葬為主的墓葬。出土遺物中石器大多數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礫石石器,也有黑色細小隧石器,與本地舊石器時代晚期傳統區別不大。陶器製造古樸簡單,全部為原始的貼塑法製成,胎厚而不勻,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J. 彭頭山文化分布在哪裡

彭頭山文化處於長江流域,位於湖南省北部澧縣大坪鄉孟坪村境內,其年代距今9000年至7500年。它是我國南方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我國史前文化的代表。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僅發現於澧縣境內。被確認為屬於彭頭山文化的遺址有彭頭山、八十壋、李家崗等10多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