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縣遺址
① 我在江西省泰和縣,有三天假期想要出去玩,請問可以玩到江西哪些景點
泰和自古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明禮儀之鄉,自然人文景觀眾多。「綠色」方面,自然景區達20餘處,國家森林公園白鷺湖山青水秀、風光綺麗;萬畝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錦屏,高紫山、紫瑤山是佛教勝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古塔25座、古橋35座、古祠518棟、牌坊37座、古廟17座。有古文化遺址10餘處、古墓7處。白口城遺址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為廬陵縣治;快閣始建於唐乾符元年,被錄入《中國名勝詞典》,黃庭堅、陸游、文天祥、楊萬里等文人騷客都曾親臨游覽題詠;建於後唐的槎灘陂,為當時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效益。「紅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區之一,革命勝跡遍布全縣各地,白雲山戰斗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讓人心馳神往。
快閣:座落在縣城東隅泰和中學內。始建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舊名慈氏閣,北宋初知縣沈遵更名快閣。快閣歷經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閣被龍卷風摧毀,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佔地約1225平方米(比原擴大2倍),通高約24米(比原加高4米)。為我縣西昌八景之一。它為研究古建藝術及泰和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仙橋:又名迎仙橋,座落在縣城東門快閣東面「望仙門」下。據傳晉代王子瑤、唐代匡智叔侄在東面王山成仙,站在橋上可望見此山而得名。橋東西向,橫跨護城河,為隋唐至清代東達吉州,西至龍泉(萬安、遂川)的必經橋。北宋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本縣蕭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間修。橋單孔單拱,粉紅石並列錯縫砌成,長8.30米,寬3.33米,高3米,橋面鋪青條石。它的保存有助於古建技藝和橋梁的研究。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頭山塔:俗名苟子腦塔。座落在澄江鎮橫田村西南的龍頭山上,東靠京九鐵路,北連丘陵。始建於明代萬曆25年(公元1597年),明萬曆45年知縣王元瑞修,清同治8年塔頂墜。九級八面,塔基周長24米,高約34.5米,呈錐形,塔中空,牆厚2.87米,內徑4.26米。第一層朝南偏東開有券門,二至九層各面開有數量不等的券門、神龕和菱形窗,牆心有夾道,循級盤旋可登塔頂,現樓板已毀。明代列為西昌八景之一,今塔已逾400餘年乃聳立山巔。它為研討古建工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無橋:座落在沿溪鎮瀲溪村委江畔村西南側。為江畔村公建,始建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橋三孔單拱,拱與拱之間建有三角形的護橋墩,橋面鋪石,兩邊立有青石欄桿,欄桿上陰刻「光緒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無阿彌佗佛」。橋長38米,寬3.35米,高3.5米。它的保存有助於考察清代石拱橋的建築技藝。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營盤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1931年7月,蔣介石拼湊30萬軍隊,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敵蔣鼎文師敗退後企圖經老營盤逃往吉安。8月26日,當蔣鼎文師進入老營盤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時,早已埋伏在山頭的紅軍和游擊隊立即圍殲,40分鍾結束戰斗,殲敵一個旅,繳槍炮3千餘,獲全勝。為表彰烈士和紀念此次戰斗,1964年泰和縣人民政府在老營盤鎮敬老院南側建「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碑基方形,二層平台,邊長23.15米,碑身方塔式,高12.5米,該碑為緬懷革命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建築。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十都秋收暴動大會舊址:座落在我縣冠朝鎮下坑村委新西坑村。1927年9月底,康純等赴廣州與黨中央領導成員張太雷取得聯系。10月初迴文塘小學(區委機關)後,立即召開黨支部會,貫徹「八七」會議精神,決定舉行秋收暴動。當晚打了劉訓年的土豪,第二天在新西坑(屬三十都)「善慶堂」召開了一千多人的暴動動員大會,成立了農民自衛隊,掀起了暴動高潮,開展了「三殺」、「五抗」斗爭。與萬安農民軍組成贛西農民軍,11月26日至27日攻下泰和縣城。舊址為撰寫泰和革命斗爭史提供了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山戰斗指揮所:座落在小龍鎮白雲山村。1931年3月,蔣介石糾集20萬兵力,向我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當時我軍僅3萬人,毛澤東同志力排「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干擾,主張「集中兵力,先打弱敵」。與朱德、朱雲卿、黃公略等領導同志,在白雲山下橋頭崗布下「口袋」陣,圍殲敵軍。5月14日,毛澤東同志以白雲山頂西崖下的古廟為戰斗指揮所。16日拂曉,敵28師師長公秉藩率軍進入伯佐坑,鑽進「口袋」。毛澤東同志一聲令下,「飛將軍自重霄入」,五個小時結束戰斗,斃敵2千餘,傷2千餘,俘4千餘,繳槍炮3千餘,敵全師覆滅,公秉藩被浮後潛逃,首戰告捷。毛澤東同志為白雲山戰斗寫下了千秋傳頌的壯麗詩篇《漁家傲·反第二次圍剿》,指揮所(古廟)殘存,1977年,縣人民政府在廟側建白雲山戰斗指揮所陳列室。舊址為第二次反「圍剿」的重要史跡。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萬合鎮梅岡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於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該祠堂座北向南,雖經760多年風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對研究明清的歷史、民俗及建築風格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2000年7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縣委縣蘇舊址:為座落在縣城北門的天主堂。1930年7月24日,紅軍和游擊隊攻下泰和縣城。25日,縣委、縣蘇機關由農村遷入北門天主堂辦公。在此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當時,全縣除三峰、橋頭外,都建立革命政權,有6個區,102個鄉。舊址教堂形式,面積約1500平方米。它為考證我縣革命斗爭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貞節坊:座落在橋頭鎮龍洲村。此石牌坊為嚴略三之妻溫氏守節而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紅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撐而成。全坊四柱三間三檐,平面呈長方形,長4.9米,寬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龍鳳、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細,線條流暢,形態逼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穩重壯觀之感。其製作工藝和裝璜藝術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築技藝和雕刻藝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洲集中營:因抗日形勢所迫,1939年,國民黨江西省政府南遷泰和,為反共溶共,於1940年6月在馬家洲松山村設秘密監獄,叫馬家洲集中營,又稱江西青年留訓所。先後關押我革命黨人、群眾近500人。南方工委領導人張文彬、廖承志等領導人也被關在內。在獄中,革命先烈進行了不屈不饒的斗爭。集中營由一棟祠堂和三棟民房組成。祠堂內關一般政治犯,第一棟民房關重要犯,第二棟民房關女犯,第三棟民房為辦公室和宿舍。它的保存對研究中共黨史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嶺遺址:座落在螺溪鎮黃洲村委槎源村南約200米的丘陵中,南臨禾水河。因燒窯取土,地下的古代遺物都暴露在地面上,採集有殘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紋、米字紋陶片。經考古鑒定,屬戰國遺址。它為證史、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調禪師墓塔:座落在水槎鄉西陽山黃龍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饅頭形堆,封土高約10米,直徑20米。在唐後期調公自桐城(安徽)來水槎西陽山,三年後募捐建「寶藏寺」,轄腳庵108座。甲申調公歿,戊子兵亂,寺盡焚,「黃龍坪」調公墓塔仍在,後人為紀念他,山下二村取名為黃龍村和寶藏寺。其墓於1982年被挖開三層,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幾層不祥。它為考證我縣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證。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飛錫橋:座落在碧溪鎮江邊村西北約1公里處的泰井公路旁。因橋西北建有飛錫閣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間江邊村李氏建,歷代重修。橋跨六七河,三孔單拱,用岩石並列砌置,互相扣鎖而成。橋面鋪條石,橋拱之間附砌三角形的護橋墩。橋長28米,寬3.4米,高5米。它的存在有助於古建藝術的研究。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尹直墓:座落在沙村鎮尹家村北面約200米處,北鄰319國道。尹直(1431-1511),字正言,沙村鎮尹家人。明景泰五年進士,授編修,成化初,任經筵講官,升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禮部左侍郎。弘治間入內閣(副宰相),進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尹直歿於正德六年,歸葬鄉里,謚文和。墓座北朝南,全墓約200平方米。尹直墓的存在為研究我縣的人文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口城遺址:座落在縣城西南郊贛江大橋南岸,東靠贛江大橋引橋和319國道,北臨贛江,城址分內城和外城,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經考古勘探、發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發現保存最好、面積最大、文化堆積最厚的一座漢~晉時期的城址,說明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這里就已成為江南的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2006年6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槎灘陂:座落在禾市鎮橋豐村委張家村西50米。後唐天成二年進士、西台監察御史周矩(螺溪鎮爵譽村委周家村人)在南唐時創築。北宋皇佑四年、元代至正間、明代嘉靖和萬曆間,清代乾隆間。民國4年和27年、解放後1952年和1983年,都有較大的整修。宋、明、清修陂的碑銘尚存。今陂壩長407米(含沙洲105米)壩頂寬7米,平均壩高9米。槎灘陂為主體建築,其附屬建築有碉石減水小陂、南乾渠、北乾渠和石山乾渠及螺溪鎮南罔倒虹管,另還有渡槽249座,分水閘17座,隧洞一個,總長約35公里。灌溉范圍達二縣(泰和、吉安),三鎮(禾市、螺溪、永陽),一鄉(石山),另還有水電站二座,全年供電量為70多萬度。槎灘陂是江西省創築最早規模最大的古建水利工程。它為考察歷代水陂建築工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2006年1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矩墓:座落在泰和縣螺溪鎮爵譽村委周家村北約500米的坡地上,座東北朝西南,高2米,寬8.7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周矩(895—976)字必至,號雲峰,原籍金陵(南京),後唐天成二年(927)進士,官至金陵監察御史。為避唐末之亂,於天成末年(930)隨子婿吉州刺史楊大中徙居螺溪爵譽。約在公元937年經過實地考察,自籌資金創築我縣最早最大也是我省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槎灘陂。該墓於2006年11月與槎灘陂一起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山城遺址:座落在沙村鎮學士里山上。東連319國道和丘陵,西、南臨雲亭河,土城,為南朝(陳)築,「陳置隋廢」(縣志載)。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遺物有石鏟(殘)和回字紋、雲雷紋等陶片。經考古鑒定,屬西周遺址,其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它證實泰和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1984年公布為到縣文物保護單位。
楊士奇墓:座落在澄江鎮桔園村委杏嶺村北山上。墓座西向東,面積約7畝,省政府先後二次撥專款維修。楊士奇(1365~1444)名寓,號東里,清溪(城東)人,一歲而孤,四歲時隨母改嫁東門羅性(字子理),七歲回楊家,「十五歲為童子師」,「貧甚力學,授徒自給」。明建文初修《太祖實錄》時,被薦入翰林院任編篡官。永樂四年入內閣。洪熙元年任少保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宣德間任職如故,並賜「楊貞一銀印」,下聖旨褒功,頌其「與國咸休」。正統間,又升為少師。他為官45年來,為四朝元老,明代名臣,廉吏清官,「三楊輔政」之一。他白身拜相,又成為泰和「三奇」之一。享年80,歸喪營葬,,立御祭文碑,贈太師,謚文貞,英宗先後七次遣官諭祭。其墓和其生前著作與手跡的存在,為充實明史,考察明朝名人墓都具有較高價值。195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肖彥祥墓:座落在冠朝鎮文塘村委耙塘村東300米的山坡上。肖彥祥(1431~1501),名楨,號寅庵,冠朝龍陂村人。明天順八年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湖廣青史司署員外郎,湖廣按察司僉事、副史、按察史,河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陝西巡撫,南京工部右侍郎,刑部和工部尚書。為官40年,以廉干著稱。肖彥祥歿於宏治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諭祭治葬。墓呈長方形,面積約100平方米,墳高2.5米,龍陂村東立有神道碑。其墓和神道碑銘,為考察其高風亮節及佐證、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欽順墓:座落在上模鄉油居村委桃崗村南150米的山上。羅欽順(1465~1547)字允升,號整庵,上模鄉西崗村人,明宏治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嘉靖六年辭官回鄉,潛心研究哲學之中的氣學。著《困知記》四卷和存、續二稿,《中國哲學史》對其唯物思想作了論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羅欽順歿於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歲。諭祭,謚文庄,贈太子太保,葬桃崗,墓朝東北,面積約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郭子章墓:座落在上模鄉謳里村委林川村後井坑山上。郭子章(1542~1618)名相奎,號青螺,冠朝鎮冠朝村人,明隆慶五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善理學,尤精易學,同時工文學、史學,足跡所至,必有著述,著書百餘種,是聞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今《白下記》、《郭子章遺書》(目錄)尚存。郭子章歿於萬曆四十六年,享年76歲,諭祭,贈太子少保,謚文定。墓朝西南,佔地約3400平方米。其墓和其著作的存在,是研究地方史和明人文學的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循墓:位於澄江鎮龍門村委康家組陳家??山上。墓高2米,為合葬墓,墓整排一字型,橫面11米,墳後立有望碑,墓前有御祭文碑。陳循(1385~1462),字德遵,號芳洲,泰和縣城東人,他5歲喪母,10歲喪父,生活艱苦,但少年即以聰慧聞名。永樂甲午年(1414年)鄉試第一(解元),乙未(1415)會試第二(按會試考官拆卷應第一名,因主考官梁潛是泰和人,同鄉避嫌,改以洪英第一),廷試時終以實力獲得一甲第一名(狀元)。他是我縣第一位狀元,深受成祖器重,是重要侍臣之一。遺著有《芳洲集》、《東行百詠集句》。官至少保、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他是明代文學家,富有才學的台閣重臣,在朝廷恭事43年,輔弼五代皇帝,後因土木難興蒙冤受屈,削職為民。成化六年(1470)憲宗賜祭復官。該墓於2005年3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彥墓:位於泰和縣沙村鎮新華村委三山裡村山垇里。該墓座北向南,高3米,寬12.3米。曾彥(1425~1501年),名雅彥,字士美,號南洲,今泰和沙村南坑人。曾彥早年即入縣學,亦發奮苦讀,才思敏捷,答辨應對,隨口而出,然而屢試不第,直到明成化三年(1467)中舉,成化十四年(1478)狀元及第,大魁天下,為我縣三狀元之一,時年五十四歲。初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滿,本當升遷,被人譖毀,出為南京翰林院侍讀。弘治初(1488年),修《成化實錄》,弘治四年八月,進為左春坊左諭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弘治十年(1497年)十月訖歸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年)六月十四日歿,享年七十七歲。該墓於2005年3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② 河北省滄州市黃驊港的鄉土文化有哪些
1、曲藝:黃驊漁鼓、前韓傳統鼓樂。
黃驊漁鼓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屬於板腔體曲藝形式,發祥於河北黃驊渤海灣畔的馮家堡,傳唱於當地沿海漁村。
2、雜技與競技:黃驊五虎棍、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迷蹤拳(高氏迷蹤拳)、柔式八極拳
《黃驊五虎棍》是流行於黃驊市城區北部後街村一種武術技藝。
3、民間音樂:桃園同樂會吹歌、高家口古樂。
(2)乾符縣遺址擴展閱讀:
黃驊的一些歷史遺跡:
大馬庄城址:位於羊二庄鄉大馬庄村南2000米,為漢代遺存。僅殘存一段480餘米的東西向城垣,城址形制及面積不詳。城垣夯土築成,基寬7米、殘高1米左右。採集遺物有泥質灰陶繩紋板瓦、罐等殘片。該遺址可能與西漢柳國城有關。
舊城城址:位於舊城鎮舊城村,為北齊至宋元時期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平面呈方形,邊長約1000米。城垣夯土築成,殘高1—3米。城內散布大量的磚瓦殘片,出土北齊石造像50多件。採集遺物有青釉、白釉、黑釉的瓷碗、盤、罐、瓶等瓷器殘片。該遺址應是北齊移治後的鹽山縣故城址。
乾符古城遺址:位於齊家務鄉乾符村南1000米,隋唐時期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約2000米。城垣夯土築成,基寬9—15米、殘高1一3米。城內採集遺物有青瓷碗、罐等瓷器和瓷器殘片。該遺址可能為隋唐乾符城址。
③ 我們應該怎樣利用文化遺址
億多年前,四川隱居在海水下面,後因地殼運動,改變了東高西低的地勢,海水流走,從此四川盆地變干。大約200多萬年以前,這里有了人類活動。在秦統一之前,四川有巴、蜀兩個獨立的小國,故四川又稱"巴蜀之地"。秦王朝統治四川後,為加強對原住民的統治,往巴蜀地區大批移民,到東漢時,四川人口達470萬。公元初年,成都已是人口僅次於長安的全國第二大城市。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諸葛亮為丞相,四川經濟得到發展。至唐代後期,四川鹽業鼎盛,經濟繁榮,成為唐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宋朝時期,在四川出現了中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元、明朝時期,由於刀兵人禍和天災,四川人口大量減少,以至"千里無人煙"。清朝統治後,由於四川自然條件好,糧食豐產,大批移民進入,四川成了"五方雜處"的移民省份。
原始社會
根據古人類學的發現和研究,四川的史前時代發軔於200萬年以前,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和地質學年代上的更新世早期。1986年十月,在長江南岸的巫山縣廟宇鎮本坪村尤骨坡發現一批包括上內側門齒和下頜骨在內的古人類骨骼化石,經中國科學院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其地質年代為更新世紀早期,距今200萬年~204萬年。人類學家命名為"巫山人"。
在發現"巫山人",之前, 1951年,在長江支流沱江西岸的資陽縣(今資陽市)黃鱔溪,曾經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頭骨化石,具有明顯的蒙古利亞人種的特徵,古人類學家認為屬於新人(晚期智人)類型,其絕對年代距今1萬年~5萬年,並將其命名為"資陽人"。
四川境內迄今已被命名或被提議命名。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有三處:銅梁舊石器地點,位於銅梁縣西北的張二塘村附近,據放射性碳索斷代,年代距今約25150土310年或21450+/-850年;鯉魚橋舊石器地點,在資陽市孫家壩,距今約25100+/-400年;富林文化,在漢源縣宮林鎮,遺址位於大渡河與流沙河匯合處的第二階地上,距今約2萬年。上述五處古人類化石及遺址的發現, 說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在今四川地區從東到西的廣闊地帶就有人類生存與活動。 到距今七八千年的時候,四川地區的原始先民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其遺址分布很廣,至20世紀90年代,發現已經達200 多處,東起長江三峽,西至雅礱江、大渡河,北達廣元、閬中,南及西昌、長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廣元營盤梁。巫山大溪、廣漢三星堆、西昌禮州等遺址。
廣元首盤梁遺址位於廣元市東北川陝交界區的中子鋪附近,其年代距今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是迄今中國長江流域首次發掘的以細石器為特徵的原始文化遺址。巫山大溪遺址、位於夔峽東口大溪與長江交匯處的三級台地上。同類文化遺址在長江中游及其支流的沿岸也有發現。考古學界命名為"大溪文化"。大溪遺址的絕對年代距今5300年~6000年。其早期為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期,晚期則是父系氏族公社的萌芽階段。居民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輔以漁獵經濟,已經有了產品交換關系。廣漢三星堆遺址布於廣漢市南興鎮的月亮灣。三星堆一帶。其第一期文化遺存的絕對年代距今4000 年~5000年。發現有原始的木骨泥牆式房屋。居民己進入定居的農業經濟階段西昌禮州 址位於西昌安寧河東岸第三階地上,相對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居民也是以農耕為主,器物特徵與四川盆地及周邊各地都不相同,屬於金沙江流域的一種典型文化。
上述新石器時代典型文化遺存,具有各不相同的文化面貌,說明居住於四川地區的原始先民,在來上可能分屬於不同的人類群體。他們共同創造了四川地區的人類原始文明,並與黃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區的原始文明交相輝映,構成中華文明起源的曙光。
傳說時期
四川的古史傳說,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上古巴、蜀先王世系傳說,圍繞黃帝系統而展開,包括螺祖傳說、禹生石紐傳說等。二是巴、蜀先王活動傳說。這一類傳說最為豐富、生動和感人,如禹娶塗山、大禹導江、杜宇化鵑、鱉靈治水、凜君化虎等,說明了上古時代居住於四川廣大地區的先民們與大自然英勇斗爭的歷史。在這種斗爭中,他們既得以在四川地區生存、繁衍和發展,又創造了燦爛的四川上古文明。這一時期,大約相當於中原的夏,商、周時期。而三星堆青銅文明則可視為他們所創造的燦爛文明的代表。
廣漢三星堆遺址在第一期文化遺存之上,分布著長約100米、寬40餘米、高3米~6米的"土埂",這是商代早期古蜀人修築的城牆,在南城牆之外的兩個器物坑裡,埋藏著數以千計的大型青銅像、青銅器物、黃金製品、玉石器。象牙、海貝和陶器等,它們的時代相當於殷墟一期和殷墟晚期,即盤庚遷殷後的公元前13世紀和商末周初的公元前11世紀。
成都十二橋遺址的發掘也證明,幾乎與三星堆文明同時,在今成都城西也擁有規模宏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在成都城北羊子山還擁有一座高達10米以上、每邊長103.6米的三級四方禮儀土台。此外,在三星堆遺址的不少陶器上、成都十二橋商代地層出土的陶輪上,都刻畫著類似文字的符號。這說明,至遲在商代,在成都平原上,四川先民已經進入奴隸制文明時代。前面提到的關於四川的古史傳說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與三星堆、十二橋等遺址一道,從口碑傳說與考古發掘兩個方面對這個奴隸制文明時代的存在作出確鑿無誤的印證,盡管史籍無征。
在商周時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蜀國可能與古史傳說中的'三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鬼有關。他們當是地處在岷山與岷江河谷的蜀人部落或部族的首領。在夏商之際,他們從今茂縣疊溪一帶經都江堰市灌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不少學者認為,廣漢三星堆遺址可能就是魚冕王族建立的早蜀王國的都城。
"三代蜀王"之後,便是杜宇王朝。杜宇是從朱提(今雲南昭通)進入成都平原的。他同江源(今祟州中西南)的女酋長梁利結合,取得當地土著的支持,因而逐漸取代魚冕王族,改朝換代,成為蜀國的統治者。這時杜宇氏大約將蜀國的都城遷至汶山下的鄲邑(故址在今鄲縣城北,即民間傳說中的杜鵑城),又在翟上(今雙流縣牧馬山一帶)建立陪都,杜宇氏教民務農,致力於發展稻作農耕,是最早開發成都平原的主要功臣,因而深得人心,後世因之將杜宇奉為農神。
杜宇王朝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時期,採用中原的王位世襲制和職官制,成為當時西南地區的一個強大國家,其勢力范圍北達今漢中,南抵今涼山州、宜賓與雲南、貴州,西及岷山山地和蘆山,天全,東至嘉陵江。商周時期,在今鄂西地區夷水(今清江)流域分布有凜君族的巴國,在漢水中游分布有姬姓的巴國,勢力都很強大。其時在今川東地區雖有巴人活動,卻是多個分散的部落國家,沒有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統一的巴國,所以在杜宇王朝時代,巴地便很容易地成為杜宇王朝的勢力范圍,"亦化其教而力農務";到蜀王升明氏時,競會出現"蜀王據有巴蜀之地"的局面。在杜宇氏統治後期,以"荊人"身份在蜀國為相的鱉靈因治水有功,得到蜀人擁戴,使杜宇氏'禪位,於他,由此建立開明王朝。這時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初,相當於春秋早期。
戰國秦漢三國時期
開明王朝建立後,定都於廣都樊鄉(今雙流縣境)。從開明二世盧帝開始,蜀王室致力於開疆拓土,征伐激烈,一度攻至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東南)。進入戰國以後,又與秦國反復爭奪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地區,終於得手,成為威震西南的霸主。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前後,九世開明帝開始仿效華夏禮樂制度而立宗廟,又把都城從廣都樊鄉遷到今天的成都。
春秋戰國之交,活動於夷水流域的廩君巴人開始進川東地區建立規模較大的巴國,曾先後或同時以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合川市)、平都(今豐都縣)、閬中以及枳(今涪陵市)為國都和陪都。其君主實行世襲制度,太子稱巴王子,省稱巴子。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國為獲取巴蜀地區富足的物質、人力資源,繼而東向伐楚與統一天下,遂遣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從石牛道伐蜀,冬十月結束戰爭,又乘勝攻佔巴國的國都江州。
秦統一巴蜀後,先後設巴、蜀,漢中3郡利縣。郡設郡守,掌郡治;設郡尉,輔佐郡守並典武職甲卒。縣萬戶以上設令,不足萬戶設長,下設丞、尉,輔佐令、長。少數民族較多的縣則改稱'道'巴蜀地區逐步實行秦國的制度、政令,由此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秦昭襄王三十年至秦莊襄王三年(前227年~前247年)之間,李冰擔任秦國蜀郡第二任(一說為第三任)太守,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採取一系列開發蜀地經濟的重大措施,如修建都江堰,開鑿廣都鹽井,疏通成都二江(即檢、鄲二江,今南河、府河),使川西平原日漸富饒,為秦始皇爾後統一天下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秦還將關中地區及關東六國大批懷有異心的;舊貴族等陸續遷人蜀地,以加強控制。其結果給地廣人稀的蜀地手工業、商業帶來了繁榮。如趙國卓氏、山東程鄭在臨邛等地冶鐵鑄銅,煮鹽經商,大力推廣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經營手段。大量移民還使已蜀"民始能秦言"民的同時,從張若起的歷任巴蜀地郡守、縣令,遼仿照咸陽建制興建成都城。鄲城、臨邛城、江州城、閬中城,設置城防、糧倉以及鹽官、鐵官、市官等,又修通道路(如:'五尺道')上述措施,促進了巴蜀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飛躍,入漢以後,繁華程度超過關中地區而被譽為"天府之土"。直至今天,人們還用"天府"或"天府之國"來指代四川。
漢初,封建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並繼續向蜀地移民。蜀地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但文化事業相對落後。漢景帝(前156年~前141年在位)末,文翁出任蜀郡太守,首創官學,將興辦教育列為治蜀首要目標。從此蜀郡學風大盛,可與文化發達的齊魯地區媲美。文翁興學的驗傳到巴郡和漢中郡,"巴,漢亦立文學"。漢武帝時,更'令天下郡國皆立文學'
漢武帝時期(前140年~前87年),在巴蜀地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是開發西南夷,最終將西南的大部分地區歸人漢朝版圖並設益州以統轄,治成都縣(在今成都市)。漢武帝開發西南夷,不僅促進了西南各族人民、各地區問的相互交流與共同進步,而且還有利於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西漢末,公孫述占據益州(今四川),自立蜀王,國號"成家",建都成都這是自秦並巴蜀後今四川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封建割據政權。東漢時四川復歸漢有。東漢末又為劉焉、劉漳父子割據(189年~214年)。爾後,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改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221年~263年)。蜀漢疆域包括今四川、雲南的大部分,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流域的一部分。魏、蜀、吳三國鼎立,但蜀國地域最小、國力最弱。蜀漢丞相諸葛亮勵精圖治,嚴肅法紀:廣 攬人才'下限其方";勸督農桑,推行屯田;平定南中,穩定後方;聯吳抗曹,積極北伐,使蜀國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誠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袁准。諸葛公論》所說:「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凜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兩晉隋唐時期
諸葛亮死後30年,即後主炎興元年(263年)冬,蜀國被曹魏所滅。不久,司馬氏取代魏建立晉朝。西晉後期,四川爆發震撼全國的流民起義。永興三年(306年),起義領袖之一、巴氏族首領李雄在成都即皇帝位,國號"大成",改元晏平。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這是秦以後西南地區出現的第一個少數民族封建割據政權,也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之一,歷5代、43年其全盛時疆土東守三峽,南至南中,西盡岷邛,北據漢中,相當於今四川盆地及陝、滇、黔等省部分地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征蜀,四川地區重歸晉朝版圖。自此至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遣第四子楊秀鎮蜀,在長達23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四川地區先後歷經東晉,前秦,樵縱,南朝的宋、齊、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個政權的統治,當時政治動盪,戰亂頻仍,社會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隋唐時期,四川地區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征伐,社會局面相對比較安定,從而使封建經濟進入一個極盛時期。當時四川 (主要指劍南道,後分為東。西兩川 )經濟和江南經濟同為唐王朝財賦的兩大支柱。誠如武元衡《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序》中寫到:'時號揚、益,俱為重藩,左右皇都。從安史之亂唐玄宗奔蜀起,唐朝君主在關中不能立足時,多南避人蜀,利用四川財力、物力再作恢復,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唐王朝多以重臣、貴戚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節度使等以鎮蜀,如腫書侍良、同平章事陸象先,禮部尚書蘇頒,宰相楊國忠、杜鴻漸、武元衡等。與此相應。在唐後期,朝廷的宰相也主要從劍南三川節度使及淮南節度使中挑選。據統計,自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至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在擔任三川節度使的93人中,先後有40人入朝為相。劍南三川因此被認作是"宰相迴翔之地"。
唐天佑四年(907年春,朱溫取代唐稱帝,建立後梁後,王建、孟知祥便先後憑仗四川財力、人力,建立起前。後蜀政權,分另歷時18年、31年,前期都能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發展農桑,肇興文教,,沒有戰亂,遂使四川經濟繼續發展,戰略地位更顯重要,所以,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即制定出"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將南方各國中經濟最為發達的後蜀列為進取的首選目標,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軍從劍門及三峽兩路人川,於翌年正月滅後蜀,然後將府庫財貨以舟運車載,徑送京師"號為'日進,一直搬運數年才將"盂氏所儲之諸物悉歸於內府矣"。
宋元明清時期
宋、元時期是進入封建社會以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階級斗爭最為激烈、民族矛盾最為尖銳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在四川先後發生以王小波、李順起義為代表的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士兵起義;發生以吳蚧、吳兄弟為代表的抗金戰爭和以余蚧為代表的抗蒙戰爭;發生明玉珍據蜀,建立以重慶為國都的大夏政權割據事件。
盡管"如此,這一時期,與全國其他地區(北方)相比,四川地區仍然維持一個大體安定的社會局面,加之各族人民長期的辛勤勞動和一些地方官員對發展生產的重視,使得社會經濟獲得長足發展,並且超過唐代,成為兩宋抵抗金、蒙的一個財力資源與人力資源充裕的戰略大後方。但蒙古攻蜀,使四川經歷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經濟遭到巨大破壞,以致在整個元代都沒有恢復元氣。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發兵攻蜀,平定大夏政權,將四川地區統一到明朝的版圖。明代,階級矛盾更加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其中以正德(1506年~1521 年)農民大起義和明末張獻忠入川最具典型意義。正德農民起義前後延續五六年之久,縱橫川南、川北,川東及川中數十府、州、縣。起義的參加者,除廣大破產農民外,也有很多鹽工。這標志著四川工業工人開始登上階級斗爭的政治舞台。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農民政權(1644年~1646年),以成都為西京,全盛時領有今四川的大部分。
清代,官制方面的督,撫制逐步規范化。乾隆13年(1748年),規定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駐成都,使行省制更趨完善。清代,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社會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以後,才算步人一個持續穩定時期。到嘉慶元年(1796年),又爆發以四川為中心的川楚陝白蓮教大起義,歷時長達八九年,先後有數十萬農民參加。清廷以耗費2億兩軍晌,損失1 名總督以及提督、副將以下軍官400 余員的代價,才將起義鎮壓下來。從此,清王朝在四川的統治開始走下坡路。
宋末元初、元末明初及明末清初,四川在空前的戰亂打擊下,人口銳減,經濟調敝。封建統治者相應採取的重大對策便是在明初與清初兩次推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歷史上稱為"湖廣填四川"。兩次移民運動的結果,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國性耕地不足的矛盾。又使人口缺乏、田地荒蕪的四川獲得大批勞動力,使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明嘉靖(1522年~1566年)以後,特別是清康熙(1662年~1722年)中葉以後,由於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四川經濟里己孕育並萌生出資本主義的因素,如農業商品化過程的出現(表現蠶絲、棉花、麻、煙,茶等經濟作物的經營上),各類手工業生產的擴大,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工場手工業特別是井鹽業里的出現,多層次區域性市場的逐漸。形成等。但是,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和清王朝政治上的極端專制主義,加之所採取。抑商、閉關和重稅政策,致使四川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十分緩慢,其力量在自給自足的。然經濟的汪洋大海里顯得十分弱小。
近現代時期
1840年鴉片戰爭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但是與沿海沿江地區相比四川資本原始積累仍晚近半個世紀。19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重慶開埠(1891年),外國資本主義打開四川市場大門,四川資本原始積累和與之相應的四川社會近代化過程才算真正開始。而這一過程,則是以對四川自然經濟的破壞,以對四川人民,特別是對廣大農民、手工業者的掠奪,以對四川地區的中國主權如土地使用權、礦山開采權、鐵路修築權的攫取和四川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為代價的。這一方面,加深了四川社會的基本矛盾,如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激化了四川人民與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矛盾,四川各族、各階層人民由此而擔負起反帝反封建,同時又需要發展四川 民族資本主義的艱巨的歷史任務。
鴉片戰爭以後,四川歷史上發生許許多多;引人注目的大事件,19世紀60年代初的李、藍起義與石達開入川, 60年代~90年代的兩次重慶教案和成都教案,特另是以余棟臣起義為代表的反洋教斗爭;20世紀初以"反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起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四川近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崛起和與此相關的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前的一系列武裝起義, 20世紀初地方官推行的包括近代教育、近代實業在內的各項"新政",川省商會的廣泛設立(至1911年達98個,數量居全國第一)與聯合及資產階級立憲運動,資產階級立憲派和革命派領導的四川保路運動與保路同志軍大起義……一波又一波的近代歷史大潮,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個方面向封建主義壓迫與外國資本主義一帝國主義壓迫發起沖擊,最後雖然沒有使四川擺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命運,卻結束了清朝在四川的專制統治,教育並鍛煉了包括近代知識分子在內的各族、各階層人民。
與此同時,四川工人階級也逐漸形成和走向成熟。1919年的"五四"運動在四川促成了以先進知識分子為橋梁的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四川歷史也隨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1926年中共重慶地委成立,使這個革命階段從此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1950年3月人"民解放軍解放西昌,則將這個革命階段推向輝煌的最點。
1919年至1950年的31年間。四川社會發生了許多獨具特點、對自身發展起著重大作用或關鍵性作用而又具有全國意義的重大事件,如川陝革命根據地(時為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八路軍辦事處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動與重慶談判,四川軍閥混戰與"防區制",蔣介石勢力人川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沿海沿江工礦企業及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的內遷,西康建省等。
數千年的歷史進程表明,四川不僅對祖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對人類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且對以漢民族力主體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對近現代國家的統一與進步、繁榮,都做出了無私貢獻。四川社會在做出這種貢獻的同時。也獲得全國慷慨的支援並持續發展自己,終於迎來四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迎來四川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春天
④ 山西省 忻州市 代縣古建築 古墓遺址主要分部情況 歷代出過名人有哪些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 長城第一樓——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 與鸛雀樓齊名的南樓遺址; 中國名塔——阿育王藏式塔, 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 北宋愛國名將楊業祠堂——楊忠武祠及北宋愛國名將楊延興之墓葬——楊七郎墓; 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 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 晉王李克用墓; 明侍郎吳嘉會所築南園遺址、代州馮氏家庭所建知園、東園、西園遺址、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別墅映碧園遺址、明通政使張崇禮所建考盤園遺址、周玳建元寶池花園遺址 代縣歷史名人 1:曇鸞:代縣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14歲出家於五台山,終年誦讀經書,因研究註解《大乘經》積勞成疾,便停筆周遊名山,拜訪名師。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結識名士陶弘景;後至魏,入洛陽,逢印度大法師菩提流支,受教《觀經》,法道大進,從此廣行教化,注釋經義,行醫治病。魏王對他十分敬重,尊為神鸞大師,並敕令住並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縣境內)。因常去介山之陰聚徒講經,此地後稱鸞公岩。著有《往生論注釋》2卷、《略論安樂凈土義》1卷、《療百病雜丸方》3卷等。曇鸞發展了凈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續之(376~423),南朝隱士。字道祀。祖籍代縣。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中原時,晉室南遷,周續之先人南渡長江,定居豫章建昌縣(今江西省建昌縣)。12歲時,在豫章太守范寧門下受教,苦學數年,通五經,名冠同門。後到廬山,拜佛教凈土宗創始人慧遠為師,與當時的劉遺民、陶淵明皆隱居不仕,被稱為「當陽三隱」。劉毅、劉裕數次以高官厚祿請他下山,皆不受職。劉裕稱帝(南朝宋武帝)後,敬重其才,在東郭外設館招徒,請其講學,並數次親臨學館問禮。後患風痹,移居鍾山。著有《喪服注》1卷、《毛詩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傳注》、《公羊傳注》等。 3:楊義臣(?-617),隋末將領。隋末代(今山西省代縣,位繁峙縣西南)人。本姓尉遲,後賜姓楊,為隋末將領。襲父爵,拜陝州。 4:馬三寶,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將,柴紹家童,幫平陽公主收服數支義軍,後為左驍衛大將軍,新興縣公,被稱為唐朝的衛青。 性敏慧,少年時被柴紹收為家童。柴紹娶李淵女兒為妻。隋大業十四年(618),李淵起兵太原反隋,柴紹隨之,馬三寶護柴紹之妻避亂。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馬三寶收撫群雄,兵至數萬,自為總管。後隨秦王李世民入長安,擊敗少數民族割據勢力劉拔真,又與柴紹擊吐谷渾於岷山(今甘肅境內),斬其首領,俘虜數千,以功封新興縣男。貞觀初,授左驍衛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謚「忠」,葬代州南校場橫沖橋。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時期代北(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於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將門,自幼習騎射,事唐末強藩李克用,曾跟從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 6:田琦,〔唐〕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德平之孫。官汝南太守。工書,篆楷八分,無不精詣。嘗書唐魏文候廟碑,善畫人物,有洪崖子橘術圖。兼善裝背。有孫棲梧尤妙其事。 《歷代名畫記》、《唐書藝文志》、《圖繪寶鑒》、《墨池編》、《述書賦注》。 7:史建瑭,生於唐乾符二年(875年),卒於梁龍德元年(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今山西代縣一帶)沙陀人,五代時後唐將領,其父為白袍將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由於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人稱之為「史先鋒」。 代縣白人岩 8:李承嗣,生於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為唐朝戍邊,出生於神武川新城(今應縣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戰功,賜姓李。黃巢起義時李克用在代州組織「鴉兒軍」勤王,立得首功,先後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晉王,逐漸成為唐末亂世的一個霸主。 因他於代州起兵,死後被葬於代州,墓在現在代縣七里鋪村。後其子存勖滅梁稱帝,史稱後唐,奉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舊小說演義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個養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間傳說、戲曲關於他的非常多,演義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敵的人物,有諸如存孝打虎,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十八騎奪取長安等傳說,關漢卿也寫過《哭存孝》。 這個是代縣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韜,代州人,五代後唐大將,曾為李氏父子立下汗馬功勞,被庄宗李存勖任為兵部尚書,樞密使,後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閹宦被庄宗冤殺。 11:張敬達,代州人,五代後唐將領,唐末帝時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圍攻太原,石敬瑭勾結契丹,張敬達兵敗被殺。 12:史儼,生年不詳,卒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先後事晉王李克用、吳王楊行密兩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縣人,五代時後唐大將,被賜名為李紹琛,在滅前蜀之戰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於唐景福二年(893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字繼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趙匡胤諱,宋人薛居正修史時,改為史懿,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15:史匡翰,生於唐天復二年(902年),卒於後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輔,五代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事後唐、後晉兩朝,五代名將。 史匡翰出自將門,其父史建瑭,是後唐的猛將,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將。 16:薩都剌(1272~1355)元代詩人。字天錫,號直齋。代縣人。本答失蠻氏人,因其祖父、父親以世勛鎮守雲代,遂定居雁門。自幼刻苦學習漢族文化,工詩能畫,擅長書法,年輕時已負盛名,但因元初廢除科舉,無法步入仕途。後家道中衰,處於「家無田、囊無儲」的窘境,不得不為生計奔波。 薩都剌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吳楚等地經商,因不諳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棄商歸家,遍結詩友,創作技巧日益提高。皇慶二年(1313)恢復科舉,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進士及第。先後任京口(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照史、閩海福建省道肅政廉訪司知事、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訪使經歷等職。任職其間,秉公執法,勤政愛民,廉聲能績,父老稱道。 一生作詩甚多,「詩才清麗,名冠一時」,雄踞元代詩壇。他對祖國的錦綉河山寄予無限深情,創作出了許多抒寫江南美景、水上風光的寫景詩,詩中有畫,寓情於景。他勇於寫出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鬻女謠》、《大同驛》、《早發黃河即事》等許多詩篇,皆以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筆調嘲諷各級官吏及公侯,寄以憂國憂民的情感。薩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詩作自輯為《雁門集》,禮部尚書於文傳作序,以多種刻本傳世,其族孫薩龍光的嘉慶年間刻本較為詳備,收詩798首。 17:楊繼美,字汝孝,別號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衛(在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嘉靖九年(1530),萬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邊以軍功升旗牌官,遂隸籍振武衛。 18:林春,字孟陽,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領鄉薦,授應天通制。工古文詞,且精書翰。性酷好書,字體清勁遒麗。《分省人物考》。 19:孫傳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書,陝甘總督,長期與起義軍作戰,曾俘虜闖王高迎祥,在潼關與李自成作戰陣亡,墓在代縣。這人在老家名氣也很大。 因為雁門關歷來是邊關要沖,曾經歷大小四千餘戰,所以有關軍事的名人也顯得格外的多,下面說說代縣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張鳳翼,生卒年待考,代縣人,明末將領。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廣寧兵備道副使右參政、右僉都御使、遼東巡撫、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禎三年(1630)總督薊遼保寧軍務,會同馬世龍等將領與清兵作戰,收復四城,進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興起後,他多次謀劃,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將義軍逼近三河(黃河、長江、運河)地帶加以圍剿的計劃。義軍受挫進入湖北北部山區後,又諫崇禎令各明軍加緊圍困,斷絕糧源,以困死起義軍。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賜尚方劍督師迎敵,貽誤戰機,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論前功恢復官職。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樞政錄》10卷。 21: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員。字隱修,號秋水。代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由拔貢授灤州知州,三年遷永平同知。清順治初任永平知府,後遷陝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陝甘浙任內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後辭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後母歿,居喪未滿即入京,終年67歲。工詩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聖賢正帝》10卷。 代縣博物館 22:馮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魯川。代縣人。1836年,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僅21歲。後升郎中。性耿直,篤志於學。當時古文家梅曾亮、漢學家張穆各樹旗鼓,互相爭鳴。他往來於梅張之間,各取其長,盡得兩家之學。尤工於詩,與京都名士董文燦、鄒懿辰等日夜詩酒酬唱,名噪一時,後官廬州知府、調署廬風兵備道,駐壽州(今安徽壽縣)。一生清苦,衣履樸素,但遇古書佳帖,不惜高價購買。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寧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後唯留俸金四兩、書數十箱。賴友朋捐資,方得歸葬祖塋。所遺詩文,由董文燦收集,刊刻《徽尚齋詩集》6卷,《適適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牘若干未刻。 23: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24:馮廷丞,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25:孫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縣人。少年天資聰穎,下筆千言,名噪同輩。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應舉落第。長輩親朋勸他俯就規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載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悅試官。」後矢志不參加科考,以教職為生。 性格剛烈,好打抱不平。當時,代州東路營守備羅某,肆虐鄉里,民怨沸騰,孫演早欲給以懲治,一年祭孔畢,羅某出文廟即徑自上馬,孫演猝然將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頓,並指著廟門兩側所樹牌坊責問:「此系何處,小小守備,不遵上諭,驕橫如此!」原來文廟兩側牌坊刻有皇帝聖諭「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尊孔之意,孫演乃以此為由教訓了羅某。州官道台以毆打上官罪緝捕孫演;孫演得悉後出城躲避。不久,學政來代巡察,當官吏出巡時,孫演登上鼓樓,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將他帶到學政轎前,他從領中取出狀呈,學政閱後笑道:「孫生有膽,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備,有犯上嫌。」隨即將羅某撤職,又命代州教官輕打孫演一手板了案。從此孫演名震代州。孫演工書法,用筆剛健渾厚,遺墨至今尚存。 26:張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縣五里村人。清末賦稅繁重,農民無力交納,凡過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這些差役趁機敲詐勒索,捕人奪物,鄉民只好行賄送禮,以解燃眉之急。張文明對此深惡痛絕,一年,他故意拖欠糧款,當差役登門時,卑詞遜禮,央求寬限,並寫與付條據一張,讓衙役到商號支取,作為賄金,事後上告州官,並以商號支付賬目為憑,上官不得不懲處役吏了案,州人大快。當時地方官員也巧立名目,額外加征,中飽私囊。 光緒十五年(1889),張文明不顧個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與州官李光斗據理力爭。李光斗以勢壓人,誣指張文明蠱惑人心,反對朝廷,欲置張於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憤慨,支持張文明到山西巡撫衙門告狀。開始,巡撫袒護屬下,拖延推諉。張文明不畏權貴,多次呈狀控告,在社會上大造輿論,巡撫恐激起變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處此案,革除積弊,並立簡明稅賦章程,鐫石在堂。此後,苛捐雜稅略有減輕。 27:曹權,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師。代縣峪口村人。咸豐年間生。 貧寒農家出身,14歲到縣城,跟隨教倫武師學習武術,盡得教倫技藝,後又四齣拜訪名師,博採各家所長,武藝日精,被任為鏢師,護送行旅。一次,曹權領車隊前往寧夏運糧,夜宿旅棧,被匪圍困。匪首聲稱要與曹權決一勝負,曹權使人傳話,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車隊上路,群匪來回盤查,卻不見曹權蹤影。車隊驅馳40餘里,仍不見其趕來,正疑慮洌 忽見曹權翻身坐於車上。眾人問其由來,曹權笑道:「我貼在車底板,隨大夥一路到此。」曹權所學武術有花拳、六合槍、春秋刀、羊角刀、盤龍棍、鞭桿等。 28:龐璽,生卒年待考。清代書法家。字次符。代縣赤土溝人。中進士後,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編修。多次到各省主持鄉試,衡文公允。任平涼知府期間,減輕稅賦,並招安了河州回民起義軍。工書法,其字遒勁圓潤,功力深厚,書作廣為流傳。 29: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近代(民國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縣人。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1員、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2.賈久民(1921- ),山西代縣人,歷任中共南平地委書記,福建省交通廳廳長、省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福州大學校長、福建省副省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和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紀委第三書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3.馮苓植,山西代縣人。195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教師、演員、編輯,內蒙古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4.張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縣)人。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設計院院長、副部長,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顧問。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縣人。,財政部工業交通財務司司長、副部長。 6.張國民,男,漢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縣人,大學文化程度。;2005.01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7.張文斌,山西代縣人。大慶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勝利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石油工業部顧問 8.張里,山西代縣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辦公室主任,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黑龍江省第六屆政協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縣人。1939年參加代縣婦女救國運動委員會,曾任縣婦救會組織委員。積極組織、動員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1月被日軍逮捕,始終不為敵軟硬兼施所動。同年2月13日被殺害。時年23歲。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羅鋼。代縣人。1939年後任代縣公安局長、基幹游擊隊政委、敵工部長等職。1943年7月,高凡隻身進入日偽據點,在內線配合下,活捉了偽軍隊長李子適,使偽軍100餘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隊。為使寨里據點偽軍反正,高凡於9月23日再次進入據點,不料偽軍班長劉俊背信棄義,向日軍告密,日軍素聞高凡足智多謀且槍法高明,不敢闖入高凡住房,便一麵包圍,一面從屋頂上挖窟窿,當屋頂挖塌時,高凡連打數槍,趁敵慌亂之際由後窗跳出,迅速沖到村邊寨牆,越牆時被敵機槍射中犧牲,時年35歲。後人為紀念高凡烈士,將寨里村改名高凡村。
⑤ 山東莘縣有哪些遺址
名勝古跡【莘亭伊尹耕處】 位於莘縣莘亭鎮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於漢代,後亭廢基存,清康熙55年東昌知府程光珠書「莘亭伊尹耕處」,題曰:「堯舜之道,畎畝之中,聖作物睹,龍雲虎風。」令知縣劉蕭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東側有伊尹廟。伊尹生活在夏殷之間,他協助成湯打敗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荒淫暴虐的國君夏桀,廢夏立商,後又輔佐外丙、中壬為王,曾放逐太甲,「攝行政當國」,直至太甲悔過。大文豪蘇軾稱贊他是「行之天下不以為驚」和「臨大事而不亂」的古之君子。據《孟子》記載,伊尹相商前曾躬耕於有莘之野,後來莘縣城北之地一度被稱為「伊田」。【馬陵道古戰場】 位於莘縣大張家鎮馬陵村和櫻桃園鎮道口村之間,戰國時期著名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馬陵、道口兩村相距6公里,皆順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無一不斜,且拐彎甚多,極為曲致。至今進村後仍極易使人迷失方向。當年著名軍事家孫臏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伏兵於馬陵道旁,一舉打敗了驕縱的魏兵,魏軍主將龐涓自殺。2005年5月,由大張家鎮出資,修建了馬陵之戰紀念館。原北京軍區司令員李來柱上將題寫了館名。【太子冢】 位於莘縣十八里鋪鎮太子張庄村旁,是春秋時衛國太子伋和他弟弟壽的合葬墓。雖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沖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畝多大,遠遠望去象一座小山。據載,衛宣公納太子伋妻宣姜為妾,生二子壽、朔。伋生性寬厚,宣姜多次陷害他,想讓己子繼位。宣公派伋出使齊國,並與朔合謀,派人在莘野殺伋。壽救兄長,設法將伋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結果被伏兵殺死。伋醒後趕往莘野說明真相,也被殺。當地百姓感懷兩人義烈,自動湊錢出工,將其收斂合葬,名曰太子冢。一張姓人家自願守墓,後此處逐漸發展成一個村莊,名太子冢張庄。伋之同母妹妹聞兄死訊,私自逃出,奔向莘野,行之當時的杜婆村,患病身亡。後人便把杜婆改稱「妹冢」,即現在的妹冢鎮駐地。【文廟】 清代祠廟建築。位於莘縣東街路北。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約150年。原有大門、大殿、奎文閣等建築,今僅存大殿3間。大殿建於高出平地0.5米的平台之上,東西長16.5米,南北寬9.4米,高9.1米,磚牆,歇山,青磚灰瓦,重梁疊架,飛檐斗拱。建國後曾辟為「烈士祠」。每年清明節,縣直機關幹部職工在此開展紀念活動。80年代,因大殿破損嚴重,烈士遺物被移往丈八烈士陵園。文廟內現僅存大殿和幾株古柏、古藤。2002年對文廟進行重修。1999年4月被聊城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孟窪遺址】 古遺址。位於莘縣朝城鎮西孟庄村北。遺址佔地約180公頃,低於四周0.7-1米。表面有大量漢代灰陶片、灰坑及宋、元時瓷片。1974、1978、1979年曾先後出土5件漢代灰色陶罐,1985年出土1件唐三彩道士。遺址東北部為東漢東郡太守臧洪之堌堆,制高點9.5米,佔地約6000平方米,三合土築成,夯土痕跡層次甚清,清代《朝城縣志》稱此台乃春秋時齊桓公會諸侯之處。1978年被聊城地區行署列為地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干故城】 漢代城址。位於莘縣城東北20公里的馬橋村。北長570米,東西寬450米。遺址中心高出四周3.5米。地表暴露有漢代灰陶片和唐、宋、元時期的瓷片。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車騎將軍衛青率3萬騎兵擊敗匈奴右賢王,俘獲匈奴裨王10餘人、將士1.5萬人,漢武帝晉升衛青為大將軍,衛青的3個兒子皆被封為侯。其中第三子衛登被封為發干侯,發干始成為侯國所在地。遺址東1公里處曾有一碑,記載大名府發干縣的沿革情況,1958年毀掉。1974年冬,遺址東挖出一眼古井和木製車輪以及陶缸、盆等。1983年,遺址內出土了12個明代瓷盆。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韓氏墓群】 唐宋石刻群。位於莘縣董杜庄鎮梁丕營村東北。系唐末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韓允中墓碑、韓國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馬、武士俑。韓允中墓碑和韓國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碑身與碑額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寬2.13米、厚0.77米。額上浮雕6條龍,曲折盤繞,層次分明,龍首飾在碑首側,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額。碑文多有殘缺,可辨者有2500字,書體工整秀勁,波折險峻,有褚體韻致。墓表,位於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圓形,飾仰蓮,座方形。八稜柱體刻有宋紹聖二年的簡短文字,記敘了宋代補添神道石刻的經過。石豕,首殘,殘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於方形基座上,隱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樣子。石羊,高0.96米,俯卧在長方形基座上,雙角大而彎曲,安祥地注視前方。石馬,首尾長2.36米,高1.60米,著鞍轡,雕琢渾朴。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帶牽馬石俑,頭部已殘,高1.40米,形象威嚴,神態逼真。武士俑,頭戴冠,雙手持劍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頸,雙目圓睜,威武庄嚴。韓氏先世為河南汝南人,世為魏將,國昌官至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節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為顯官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偉有異於常。1992年6月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武陽故城遺址】 隋代古城遺址。
於莘縣十八里鋪鎮東段屯村西北150米處。遺址高出四周耕地1.5米,東西寬60米,南北長200米,地表暴露出宋、元時期的瓷片,多為碗盤。1978年被莘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代鐵鍾】 金代鑄鐵器。鐵鍾體高2.41米,鈕高0.49米,通高2.90米,唇部直徑1.77米,圍徑5.56米;頂部鈕由兩條氣度兇悍的蠕龍交織而成。鍾重約10噸。鍾體上的紋、字大部清晰可見。下部為一周陽線植物形花紋;上面是較小的方各,其中一格內有「承包四年六月初六日鑄造」字樣及鑄造者姓名;下為大方格,與小方格以八卦文作界,格內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國泰民安」等鑄字,頂部為氣象雄渾的雲雷紋。現存於莘縣古城鎮,2002年建有鍾亭。【三槐堂】 宋朝一代名相王旦家族的宗祠,坐落在莘縣套廟王莊村。蘇東坡在《三槐堂銘》中寫道:「魏公之業,與槐俱蔭。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蔭滿庭。」史載王旦的父親王佑官至兵部侍郎,雖有經世之才,但仕途坎坷,壯志難酬。他在院中親手植槐三棵,祝願說:「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後其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王旦一生為官清正廉潔,不謀私,不受賄,不置田產,不蓄聲妓,忠奸分明,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創王家世代家風。其後輩子侄多經科舉入仕途,僅在宋史有傳的就有11人之多,且均為官清正,各有建樹。三槐王氏自王佑起,至今已有48世,其後裔散居在全國各地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不斷有新加坡、菲律賓、香港等地的名人來莘縣「三槐堂」尋根訪祖,延續家譜,追思先人之高風亮節,宏揚中華之傳統美德。正如古詩雲:「三槐始植兆三公,不與陶門五柳同;朝代更替星斗轉,至今堂下播清風。」 【燕塔】 亦名寶塔、雁塔、燕塔。位於城中西北隅今文化館院內。建於金天眷二年(1139年),一說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拆於1968年春。據舊志載。塔東西闊十四步,南北長十三步,高十三級,頂上有銅籠容二十餘人,可望七十里,曾為「拒寇護城」起過重要作用。「望氣者謂宜發科名」。明清代曾數次維修,邑人亦「迭賦鹿鳴」,將塔視為莘縣的驕傲和莘城的象徵。1944年解放莘城時,塔作為全城的最高點被我軍首先佔領。據老教師趙仙如測記,塔底面積533平方米,高48.6米,每級有四門,至頂可望數十里,並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塔下有古廟,廟內有石雕女神像,傳為南海大士,俗稱「石奶奶」。莘城一帶百姓舊有正月十六登塔,十月十八日趕廟會之俗。1958年破除迷信,拆廟拉神,古廟不復存在。1968年塔被以「不安全」之由拆毀,拆出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蓮花經》、一部寫本《陀羅尼經》、一座小銀塔和一具石函。函內有舍利子,上漂浮著銀質薄片船。銀塔屬板金工藝,玲瓏剔透、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經書、銀塔現存山東省博物館,石函存縣文物館。1981、1982年《文物》雜志對其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作了高度評價。八十年代以後,歷屆縣領導及文化部門曾起議重建,後因資金問題終止。至今人民仍熱切期盼著記憶中的寶塔重現,改變古州郡無古跡的缺憾。2005年8月由縣政協組織成立莘縣燕塔研究會,籌備重修燕塔事宜,受到多方關注和支持。現燕塔正在修復之中。【野豬林】 位於莘縣觀城鎮郭海村北,相傳是《水滸傳》中好漢林沖由汴京發配至滄州途中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之處。北宋時期,野豬林經常有野獸出沒,很多人在此喪生。《水滸傳》第八回寫道:「枯蔓層層如雨腳,喬枝鬱郁似雲頭,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斷愁。」據《觀城縣志》載,野豬林村東是徒駭河,村西是馬頰河。這兩條河都是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疏通治理的較大河流,村北有三溝(於溝、王溝、馬溝),村南有三廟(紅廟、朱廟、雙廟),地形較為復雜。【十字坡】位於莘縣和河南省范縣交界處,相傳是《水滸傳》中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開店、結交江湖好漢的地方。據說,孫二娘娘家在櫻桃園,婆家住在現在的張青營。十字坡、櫻桃園、張青園三足鼎立,相距不遠。幾百年來,民間藝人在這一帶串鄉演出,都忌諱說唱《武松打店》以及《水滸》中有關孫二娘賣「人肉包子」的故事。十字坡有一大橋,站在橋頭,可以飽覽金堤河上的秀麗景色。【琉璃井】 位於莘縣觀城鎮東南7華里古井村,井筒上半截全是青磚砌成,水面上下部分為硬如石滑如鏡的琉璃疙瘩。每有物體擊水,便發出銅鍾般的嗡嗡聲。大旱之年,其他水井皆乾涸見底,唯有此井水量不減,而且特別甘冽清爽。相傳古時候有一張姓人家,為躲避官府豪紳的盤剝,攜妻子兒女來此定居,每逢大旱,吃水就發生困難。為此張家女兒翠玉,經常跪求嫦娥仙子幫助,經仙子指點從雲峰山上採下10條紫荊,放入井中燃燒,井中流沙很快被燒的堅如石亮如鏡,井底也有泉水湧出。紫荊尚未燒完,雲峰山守山老人趕來,把火熄滅,拿走紫荊,於是這口井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馬本齋烈士陵園】位於莘縣張魯鎮南1公里處。1944年2月,冀魯豫軍區三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馬本齋病逝後,安葬於此。當地政府和群眾立碑、築亭、植樹,修建了「馬本齋烈士陵園」。1954年,烈士靈柩移至石家莊華北烈士陵園。1985年在烈士原葬處重建。
陵園坐北朝南,佔地10畝。整個陵園由紅磚花牆圍合,主要建築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門,中國古建築式六角形紀念亭,回族埋葬習俗用的墳丘和烈士紀念祠堂。紀念祠堂內安放著烈士的半身漢白玉雕像,兩側懸掛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寫的輓聯。「馬本齋烈士陵園」門額系烈士之子馬國超所書。這些主建築坐置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由一條甬道貫穿其中。園內翠柏掩映,綠草如茵,庄嚴肅穆,樸素典雅。每逢清明節,張魯鎮人民都到陵園掃墓。宋任窮、段君毅等老一輩革命家來莘時都曾來此憑吊。馬本齋是河北獻縣人,曾在舊軍隊中闖盪20年,由士兵升為團長。後因對舊軍隊不滿而回鄉閑居。「七七」事變後,他組織回民支隊抗擊日寇,屢屢重創日軍。1942年秋轉戰到魯西北,一直活躍在莘縣、觀城、朝城、濮縣一帶,給盤踞在這里的日偽軍以沉重打擊。當時的冀魯豫邊區主任黃敬稱他是「後起的天才軍事家」。【丈八烈士陵園】 又名魯西北烈士陵園,位於莘縣大王寨鄉東丈八村西北隅,建於1945年,佔地約百畝,是聊城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70米。陵園坐北朝南,由門樓、紀念碑、紀念室組成,門樓為古典式建築。紀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樓閣式建築,建築面積100平方米。二層塔壁鑲嵌著八面石碑,刻有當時冀魯豫邊區黨、政、軍領導人親書的碑文和為革命犧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錄,其中師級幹部3名,團級幹部10名,營級幹部6名,連級幹部9名,排級幹部102名,班長和戰士643名。紀念室中懸掛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親筆書寫的輓聯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跡。園中北首是魯西北全體黨政軍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張炳元、史欽琛等烈士陵23座,園內蒼松翠柏,冬夏常青,白楊參天,果樹成方,鮮花盛開。整個陵園庄嚴肅穆,生機勃勃,是聊城市廣大幹部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⑥ 江西省泰和縣螺溪鎮有好玩的地方嗎
泰和自古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明禮儀之鄉,自然人文景觀眾多。「綠色」方面,自然景區達20餘處,國家森林公園白鷺湖山青水秀、風光綺麗;萬畝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錦屏,高紫山、紫瑤山是佛教勝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古塔25座、古橋35座、古祠518棟、牌坊37座、古廟17座。有古文化遺址10餘處、古墓7處。白口城遺址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為廬陵縣治;快閣始建於唐乾符元年,被錄入《中國名勝詞典》,黃庭堅、陸游、文天祥、楊萬里等文人騷客都曾親臨游覽題詠;建於後唐的槎灘陂,為當時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效益。「紅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區之一,革命勝跡遍布全縣各地,白雲山戰斗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讓人心馳神往。
快閣:座落在縣城東隅泰和中學內。始建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舊名慈氏閣,北宋初知縣沈遵更名快閣。快閣歷經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閣被龍卷風摧毀,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佔地約1225平方米(比原擴大2倍),通高約24米(比原加高4米)。為我縣西昌八景之一。它為研究古建藝術及泰和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仙橋:又名迎仙橋,座落在縣城東門快閣東面「望仙門」下。據傳晉代王子瑤、唐代匡智叔侄在東面王山成仙,站在橋上可望見此山而得名。橋東西向,橫跨護城河,為隋唐至清代東達吉州,西至龍泉(萬安、遂川)的必經橋。北宋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本縣蕭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間修。橋單孔單拱,粉紅石並列錯縫砌成,長8.30米,寬3.33米,高3米,橋面鋪青條石。它的保存有助於古建技藝和橋梁的研究。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頭山塔:俗名苟子腦塔。座落在澄江鎮橫田村西南的龍頭山上,東靠京九鐵路,北連丘陵。始建於明代萬曆25年(公元1597年),明萬曆45年知縣王元瑞修,清同治8年塔頂墜。九級八面,塔基周長24米,高約34.5米,呈錐形,塔中空,牆厚2.87米,內徑4.26米。第一層朝南偏東開有券門,二至九層各面開有數量不等的券門、神龕和菱形窗,牆心有夾道,循級盤旋可登塔頂,現樓板已毀。明代列為西昌八景之一,今塔已逾400餘年乃聳立山巔。它為研討古建工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無橋:座落在沿溪鎮瀲溪村委江畔村西南側。為江畔村公建,始建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橋三孔單拱,拱與拱之間建有三角形的護橋墩,橋面鋪石,兩邊立有青石欄桿,欄桿上陰刻「光緒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無阿彌佗佛」。橋長38米,寬3.35米,高3.5米。它的保存有助於考察清代石拱橋的建築技藝。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營盤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1931年7月,蔣介石拼湊30萬軍隊,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敵蔣鼎文師敗退後企圖經老營盤逃往吉安。8月26日,當蔣鼎文師進入老營盤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時,早已埋伏在山頭的紅軍和游擊隊立即圍殲,40分鍾結束戰斗,殲敵一個旅,繳槍炮3千餘,獲全勝。為表彰烈士和紀念此次戰斗,1964年泰和縣人民政府在老營盤鎮敬老院南側建「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碑基方形,二層平台,邊長23.15米,碑身方塔式,高12.5米,該碑為緬懷革命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建築。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十都秋收暴動大會舊址:座落在我縣冠朝鎮下坑村委新西坑村。1927年9月底,康純等赴廣州與黨中央領導成員張太雷取得聯系。10月初迴文塘小學(區委機關)後,立即召開黨支部會,貫徹「八七」會議精神,決定舉行秋收暴動。當晚打了劉訓年的土豪,第二天在新西坑(屬三十都)「善慶堂」召開了一千多人的暴動動員大會,成立了農民自衛隊,掀起了暴動高潮,開展了「三殺」、「五抗」斗爭。與萬安農民軍組成贛西農民軍,11月26日至27日攻下泰和縣城。舊址為撰寫泰和革命斗爭史提供了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山戰斗指揮所:座落在小龍鎮白雲山村。1931年3月,蔣介石糾集20萬兵力,向我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當時我軍僅3萬人,毛澤東同志力排「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干擾,主張「集中兵力,先打弱敵」。與朱德、朱雲卿、黃公略等領導同志,在白雲山下橋頭崗布下「口袋」陣,圍殲敵軍。5月14日,毛澤東同志以白雲山頂西崖下的古廟為戰斗指揮所。16日拂曉,敵28師師長公秉藩率軍進入伯佐坑,鑽進「口袋」。毛澤東同志一聲令下,「飛將軍自重霄入」,五個小時結束戰斗,斃敵2千餘,傷2千餘,俘4千餘,繳槍炮3千餘,敵全師覆滅,公秉藩被浮後潛逃,首戰告捷。毛澤東同志為白雲山戰斗寫下了千秋傳頌的壯麗詩篇《漁家傲·反第二次圍剿》,指揮所(古廟)殘存,1977年,縣人民政府在廟側建白雲山戰斗指揮所陳列室。舊址為第二次反「圍剿」的重要史跡。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萬合鎮梅岡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於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該祠堂座北向南,雖經760多年風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對研究明清的歷史、民俗及建築風格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2000年7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縣委縣蘇舊址:為座落在縣城北門的天主堂。1930年7月24日,紅軍和游擊隊攻下泰和縣城。25日,縣委、縣蘇機關由農村遷入北門天主堂辦公。在此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當時,全縣除三峰、橋頭外,都建立革命政權,有6個區,102個鄉。舊址教堂形式,面積約1500平方米。它為考證我縣革命斗爭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貞節坊:座落在橋頭鎮龍洲村。此石牌坊為嚴略三之妻溫氏守節而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紅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撐而成。全坊四柱三間三檐,平面呈長方形,長4.9米,寬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龍鳳、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細,線條流暢,形態逼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穩重壯觀之感。其製作工藝和裝璜藝術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築技藝和雕刻藝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洲集中營:因抗日形勢所迫,1939年,國民黨江西省政府南遷泰和,為反共溶共,於1940年6月在馬家洲松山村設秘密監獄,叫馬家洲集中營,又稱江西青年留訓所。先後關押我革命黨人、群眾近500人。南方工委領導人張文彬、廖承志等領導人也被關在內。在獄中,革命先烈進行了不屈不饒的斗爭。集中營由一棟祠堂和三棟民房組成。祠堂內關一般政治犯,第一棟民房關重要犯,第二棟民房關女犯,第三棟民房為辦公室和宿舍。它的保存對研究中共黨史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嶺遺址:座落在螺溪鎮黃洲村委槎源村南約200米的丘陵中,南臨禾水河。因燒窯取土,地下的古代遺物都暴露在地面上,採集有殘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紋、米字紋陶片。經考古鑒定,屬戰國遺址。它為證史、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調禪師墓塔:座落在水槎鄉西陽山黃龍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饅頭形堆,封土高約10米,直徑20米。在唐後期調公自桐城(安徽)來水槎西陽山,三年後募捐建「寶藏寺」,轄腳庵108座。甲申調公歿,戊子兵亂,寺盡焚,「黃龍坪」調公墓塔仍在,後人為紀念他,山下二村取名為黃龍村和寶藏寺。其墓於1982年被挖開三層,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幾層不祥。它為考證我縣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證。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飛錫橋:座落在碧溪鎮江邊村西北約1公里處的泰井公路旁。因橋西北建有飛錫閣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間江邊村李氏建,歷代重修。橋跨六七河,三孔單拱,用岩石並列砌置,互相扣鎖而成。橋面鋪條石,橋拱之間附砌三角形的護橋墩。橋長28米,寬3.4米,高5米。它的存在有助於古建藝術的研究。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尹直墓:座落在沙村鎮尹家村北面約200米處,北鄰319國道。尹直(1431-1511),字正言,沙村鎮尹家人。明景泰五年進士,授編修,成化初,任經筵講官,升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禮部左侍郎。弘治間入內閣(副宰相),進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尹直歿於正德六年,歸葬鄉里,謚文和。墓座北朝南,全墓約200平方米。尹直墓的存在為研究我縣的人文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口城遺址:座落在縣城西南郊贛江大橋南岸,東靠贛江大橋引橋和319國道,北臨贛江,城址分內城和外城,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經考古勘探、發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發現保存最好、面積最大、文化堆積最厚的一座漢~晉時期的城址,說明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這里就已成為江南的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2006年6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槎灘陂:座落在禾市鎮橋豐村委張家村西50米。後唐天成二年進士、西台監察御史周矩(螺溪鎮爵譽村委周家村人)在南唐時創築。北宋皇佑四年、元代至正間、明代嘉靖和萬曆間,清代乾隆間。民國4年和27年、解放後1952年和1983年,都有較大的整修。宋、明、清修陂的碑銘尚存。今陂壩長407米(含沙洲105米)壩頂寬7米,平均壩高9米。槎灘陂為主體建築,其附屬建築有碉石減水小陂、南乾渠、北乾渠和石山乾渠及螺溪鎮南罔倒虹管,另還有渡槽249座,分水閘17座,隧洞一個,總長約35公里。灌溉范圍達二縣(泰和、吉安),三鎮(禾市、螺溪、永陽),一鄉(石山),另還有水電站二座,全年供電量為70多萬度。槎灘陂是江西省創築最早規模最大的古建水利工程。它為考察歷代水陂建築工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2006年1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矩墓:座落在泰和縣螺溪鎮爵譽村委周家村北約500米的坡地上,座東北朝西南,高2米,寬8.7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周矩(895—976)字必至,號雲峰,原籍金陵(南京),後唐天成二年(927)進士,官至金陵監察御史。為避唐末之亂,於天成末年(930)隨子婿吉州刺史楊大中徙居螺溪爵譽。約在公元937年經過實地考察,自籌資金創築我縣最早最大也是我省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槎灘陂。該墓於2006年11月與槎灘陂一起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山城遺址:座落在沙村鎮學士里山上。東連319國道和丘陵,西、南臨雲亭河,土城,為南朝(陳)築,「陳置隋廢」(縣志載)。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遺物有石鏟(殘)和回字紋、雲雷紋等陶片。經考古鑒定,屬西周遺址,其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它證實泰和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1984年公布為到縣文物保護單位。
楊士奇墓:座落在澄江鎮桔園村委杏嶺村北山上。墓座西向東,面積約7畝,省政府先後二次撥專款維修。楊士奇(1365~1444)名寓,號東里,清溪(城東)人,一歲而孤,四歲時隨母改嫁東門羅性(字子理),七歲回楊家,「十五歲為童子師」,「貧甚力學,授徒自給」。明建文初修《太祖實錄》時,被薦入翰林院任編篡官。永樂四年入內閣。洪熙元年任少保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宣德間任職如故,並賜「楊貞一銀印」,下聖旨褒功,頌其「與國咸休」。正統間,又升為少師。他為官45年來,為四朝元老,明代名臣,廉吏清官,「三楊輔政」之一。他白身拜相,又成為泰和「三奇」之一。享年80,歸喪營葬,,立御祭文碑,贈太師,謚文貞,英宗先後七次遣官諭祭。其墓和其生前著作與手跡的存在,為充實明史,考察明朝名人墓都具有較高價值。195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肖彥祥墓:座落在冠朝鎮文塘村委耙塘村東300米的山坡上。肖彥祥(1431~1501),名楨,號寅庵,冠朝龍陂村人。明天順八年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湖廣青史司署員外郎,湖廣按察司僉事、副史、按察史,河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陝西巡撫,南京工部右侍郎,刑部和工部尚書。為官40年,以廉干著稱。肖彥祥歿於宏治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諭祭治葬。墓呈長方形,面積約100平方米,墳高2.5米,龍陂村東立有神道碑。其墓和神道碑銘,為考察其高風亮節及佐證、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欽順墓:座落在上模鄉油居村委桃崗村南150米的山上。羅欽順(1465~1547)字允升,號整庵,上模鄉西崗村人,明宏治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嘉靖六年辭官回鄉,潛心研究哲學之中的氣學。著《困知記》四卷和存、續二稿,《中國哲學史》對其唯物思想作了論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羅欽順歿於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歲。諭祭,謚文庄,贈太子太保,葬桃崗,墓朝東北,面積約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郭子章墓:座落在上模鄉謳里村委林川村後井坑山上。郭子章(1542~1618)名相奎,號青螺,冠朝鎮冠朝村人,明隆慶五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善理學,尤精易學,同時工文學、史學,足跡所至,必有著述,著書百餘種,是聞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今《白下記》、《郭子章遺書》(目錄)尚存。郭子章歿於萬曆四十六年,享年76歲,諭祭,贈太子少保,謚文定。墓朝西南,佔地約3400平方米。其墓和其著作的存在,是研究地方史和明人文學的珍貴資料。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循墓:位於澄江鎮龍門村委康家組陳家??山上。墓高2米,為合葬墓,墓整排一字型,橫面11米,墳後立有望碑,墓前有御祭文碑。陳循(1385~1462),字德遵,號芳洲,泰和縣城東人,他5歲喪母,10歲喪父,生活艱苦,但少年即以聰慧聞名。永樂甲午年(1414年)鄉試第一(解元),乙未(1415)會試第二(按會試考官拆卷應第一名,因主考官梁潛是泰和人,同鄉避嫌,改以洪英第一),廷試時終以實力獲得一甲第一名(狀元)。他是我縣第一位狀元,深受成祖器重,是重要侍臣之一。遺著有《芳洲集》、《東行百詠集句》。官至少保、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他是明代文學家,富有才學的台閣重臣,在朝廷恭事43年,輔弼五代皇帝,後因土木難興蒙冤受屈,削職為民。成化六年(1470)憲宗賜祭復官。該墓於2005年3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彥墓:位於泰和縣沙村鎮新華村委三山裡村山垇里。該墓座北向南,高3米,寬12.3米。曾彥(1425~1501年),名雅彥,字士美,號南洲,今泰和沙村南坑人。曾彥早年即入縣學,亦發奮苦讀,才思敏捷,答辨應對,隨口而出,然而屢試不第,直到明成化三年(1467)中舉,成化十四年(1478)狀元及第,大魁天下,為我縣三狀元之一,時年五十四歲。初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滿,本當升遷,被人譖毀,出為南京翰林院侍讀。弘治初(1488年),修《成化實錄》,弘治四年八月,進為左春坊左諭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弘治十年(1497年)十月訖歸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年)六月十四日歿,享年七十七歲。該墓於2005年3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⑦ 龍海有什麼戰爭遺址嗎最好有相關介紹拜託了各位 謝謝
清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兵進占龍溪、海澄縣城。順治九年,鄭軍與清軍在龍溪、海澄一帶進行拉鋸戰。順治十八年,清廷為斷絕民眾對鄭軍的接濟,強制實行東南沿海「遷界」,龍溪棄地三萬八千多畝,海澄棄地八萬零四百多畝,內遷之民飢寒、顛沛,死者不可勝數。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軍攻海澄,「赤血波流,僵屍相枕」。至康熙二十年復界,遷界二十年,龍溪、海澄兩縣元氣盡失,繁華鬧市化為荒蕪廢墟,一望凄涼,傷心慘目。復界後,招集逃亡,撫綏難民,使復故業。鬆弛海禁,使窮民采捕為業,出洋謀生者日多,並採取一系列調整稅賦的措施。從復界後到鴉片戰爭的一個半世紀中,兩縣一帶沒有發生過戰亂,社會安靖,城鄉經濟比以前有所發展。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喪權辱國,殘民以逞,為人民大眾所痛恨。道光三十年(1850年)江源、江發在海澄珠浦創立閩南小刀會,咸豐三年(1853年)黃位、黃得美領導閩南小刀會起義,反抗清王朝封建統治。起義軍連克海澄、石碼、漳州、長泰、平和、同安、安溪、廈門等地。半年後,在清軍圍攻廈門一役時,與其抗爭73天,打過48仗,使清廷大受震動。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十四日,太平軍李世賢攻入龍溪縣城,次年四月二十一日為清軍所破,縣境又遭戰爭蹂躪。清末,許多龍溪、海澄籍的海內外人士追隨孫中山領導的反清斗爭,作出積極貢獻。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各省紛紛響應。11月11日龍溪縣城光復,12日石碼光復,13日海澄縣城光復。龍溪、海澄縣結束封建帝制,進入資產階級民主專政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不久,北洋軍閥便篡奪了中央政權,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龍溪、海澄地處閩南重鎮,軍閥部隊此去彼來,駐境軍閥委派縣長,把持縣政,截留賦稅,派夫派款,攪得雞犬不寧。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馬克思主義在閩南廣泛傳播。1926年,龍溪、海澄縣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從此,龍溪、海澄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解放事業進行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1932年4月,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東路軍進駐龍溪縣城,第四軍進駐石碼、角美一帶,極大地推動了龍溪、海澄人民的革命斗爭形勢。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全國對日抗戰。次年5月廈門淪陷,6月,日軍佔領浯嶼,屠殺、殘害漁民,出動飛機到龍溪、海澄狂轟濫炸,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危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廈門最高司令部於28~29日派員到石碼向政府洽降。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龍溪、海澄人民積極投入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政治斗爭,迎接人民解放軍南下。1949年9月19日,龍溪縣城解放。9月20日石碼鎮解放。9月21日,海澄縣城解放。龍溪、海澄兩縣人民從此走上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新民主主義階段。 1950年,龍溪、海澄開展剿匪反霸,鎮壓反革命運動,鞏固新生政權。進行土地改革,消滅封建剝削制度。1951~1956年,兩縣從農業互助組發展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走上農業集體化道路。1958年出現高指標、浮誇風的「大躍進」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又遭三年特大的自然災害,給人民生活造成困難局面。1966年,「左」的思潮泛濫,全國掀起「文化大革命」運動,龍海人民深受其害。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撥亂反正,重見生機。1979年,龍海縣委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沿海開放縣,堅持改革開放政策,逐漸由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迎接月港興起以來五百餘年罕有的機遇而奮斗。 社會經濟的繁榮與衰敗,是與社會發展的安定與動亂息息相關的。 龍海在遠古時代就開始發展生產,先民在舊石器時代已能製造石片、石核、刮削器等簡陋工具,新石器時代已能生產幾何紋雙耳彩陶罐,商周時代已能生產戈、錛、鏃石器工具及繩紋陶罐。至龍溪置縣的南北朝,生產的橋型四系罐、青釉盅、三足鐎斗,已有較高的工藝技術。唐代,農業有較大的發展,「雜卉三冬綠,嘉禾兩度新」。宋朝,在八九都築海成田,疏九十九坑之水灌溉。官港、鄭公渠、廣濟陂、章公渠等水利工程相繼興辦,建築工藝已有較高的水平,建於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富麗堂皇的白礁慈濟宮,整座宮殿建築集宋以來建築藝術之大成,有「閩南故宮」美稱。號稱「江南石橋,虎渡第一」的江東橋,嘉熙四年(1240年)建成,是中國古代八大名橋之一,充分體現龍海人民橋梁建造的高超技術。我國著名橋梁建築專家茅以升說:「每塊石樑重二百來噸,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吸引中外學者前來考察和研究,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博上也說是「—個有趣的歷史性問題」。其時九龍江全線通航,交通日益便利。地方經濟頗有發展,濱海漁業、鹽業興旺。紡織業、陶業、礦業、造船業進一步繁榮。 明朝,經濟有長足的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景泰年間,月港民間海外貿易興起;弘治元年(1488年)錦江建埠,成為月港的姊妹港。隆慶元年,海禁開放,准與東西洋貿易,「縣既以舶殷,舶亦以縣繁」,市場繁榮,有「小蘇杭」之稱。盛期通商47個國家與地區,貿易額巨,餉稅額大,成為明朝「天子之南庫」。龍溪「城闉之內,百工鱗集,機杼爐錘,手心俱應」,成為頗見規模的手工業城市。葛布、土潞綢、天鵝絨、漆器、鐵器、陶瓷成批出口。製作的自鳴鍾,能按時自鳴,銀美人能走席敬酒,飛鸞獅象能旋飛旋走,技藝精湛,為「閩中五絕」之一。明末,月港衰落後,遂被新興廈門港所取代。石碼港仍長盛不衰。 清初,從戰亂、遷界直到復界,長達三十五年,龍溪、海澄兩縣沿海經濟陷入絕境。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復界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社會轉入安定,龍溪、海澄內陸土地基本墾復,沿海一帶埭田有所擴大。同時興建和修復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早晚稻收成有所保障,雖糧食生產仍未能自給,但經濟作物生產繼續發展,落花生已廣泛種植。沿海養殖蟶、蚝,稻田養蝦。手工業逐漸復甦,原有的紡織業,蓬勃興起,所出絨緞,富貴華麗。製糖業仍很發展。石碼的木作、竹器、紙箔、神香、煙絲、蜜餞、陶瓷、磚瓦等作坊俱發達興旺。煙絲已運銷內地各省和海外各埠,商業興盛繁榮。海澄縣城南門外,剛復界時是「凄草寒煙」,至乾隆中葉就成為「商旅雲集」。石碼自康熙二十三年設立錢糧小口岸以後,擴大市鎮建設,商業日臻懋盛,至道光前後,出口貿易歲歲增加,成為閩西南與海內外交通貿易的中轉站。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受外國殖民主義經濟侵略,兩縣航運、紡織、手工、製糖各業都走下坡。
⑧ 山西省 忻州市 代縣古建築 古墓遺址主要分部情況 歷代出過名人有哪些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
長城第一樓——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
與鸛雀樓齊名的南樓遺址;
中國名塔——阿育王藏式塔,
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
北宋愛國名將楊業祠堂——楊忠武祠及北宋愛國名將楊延興之墓葬——楊七郎墓;
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
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
晉王李克用墓;
明侍郎吳嘉會所築南園遺址、代州馮氏家庭所建知園、東園、西園遺址、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別墅映碧園遺址、明通政使張崇禮所建考盤園遺址、周玳建元寶池花園遺址
代縣歷史名人
1:曇鸞:代縣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14歲出家於五台山,終年誦讀經書,因研究註解《大乘經》積勞成疾,便停筆周遊名山,拜訪名師。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結識名士陶弘景;後至魏,入洛陽,逢印度大法師菩提流支,受教《觀經》,法道大進,從此廣行教化,注釋經義,行醫治病。魏王對他十分敬重,尊為神鸞大師,並敕令住並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縣境內)。因常去介山之陰聚徒講經,此地後稱鸞公岩。著有《往生論注釋》2卷、《略論安樂凈土義》1卷、《療百病雜丸方》3卷等。曇鸞發展了凈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續之(376~423),南朝隱士。字道祀。祖籍代縣。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中原時,晉室南遷,周續之先人南渡長江,定居豫章建昌縣(今江西省建昌縣)。12歲時,在豫章太守范寧門下受教,苦學數年,通五經,名冠同門。後到廬山,拜佛教凈土宗創始人慧遠為師,與當時的劉遺民、陶淵明皆隱居不仕,被稱為「當陽三隱」。劉毅、劉裕數次以高官厚祿請他下山,皆不受職。劉裕稱帝(南朝宋武帝)後,敬重其才,在東郭外設館招徒,請其講學,並數次親臨學館問禮。後患風痹,移居鍾山。著有《喪服注》1卷、《毛詩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傳注》、《公羊傳注》等。 3:楊義臣(?-617),隋末將領。隋末代(今山西省代縣,位繁峙縣西南)人。本姓尉遲,後賜姓楊,為隋末將領。襲父爵,拜陝州。 4:馬三寶,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將,柴紹家童,幫平陽公主收服數支義軍,後為左驍衛大將軍,新興縣公,被稱為唐朝的衛青。 性敏慧,少年時被柴紹收為家童。柴紹娶李淵女兒為妻。隋大業十四年(618),李淵起兵太原反隋,柴紹隨之,馬三寶護柴紹之妻避亂。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馬三寶收撫群雄,兵至數萬,自為總管。後隨秦王李世民入長安,擊敗少數民族割據勢力劉拔真,又與柴紹擊吐谷渾於岷山(今甘肅境內),斬其首領,俘虜數千,以功封新興縣男。貞觀初,授左驍衛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謚「忠」,葬代州南校場橫沖橋。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時期代北(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於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將門,自幼習騎射,事唐末強藩李克用,曾跟從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 6:田琦,〔唐〕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德平之孫。官汝南太守。工書,篆楷八分,無不精詣。嘗書唐魏文候廟碑,善畫人物,有洪崖子橘術圖。兼善裝背。有孫棲梧尤妙其事。 《歷代名畫記》、《唐書藝文志》、《圖繪寶鑒》、《墨池編》、《述書賦注》。 7:史建瑭,生於唐乾符二年(875年),卒於梁龍德元年(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今山西代縣一帶)沙陀人,五代時後唐將領,其父為白袍將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由於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人稱之為「史先鋒」。 代縣白人岩
8:李承嗣,生於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為唐朝戍邊,出生於神武川新城(今應縣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戰功,賜姓李。黃巢起義時李克用在代州組織「鴉兒軍」勤王,立得首功,先後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晉王,逐漸成為唐末亂世的一個霸主。 因他於代州起兵,死後被葬於代州,墓在現在代縣七里鋪村。後其子存勖滅梁稱帝,史稱後唐,奉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舊小說演義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個養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間傳說、戲曲關於他的非常多,演義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敵的人物,有諸如存孝打虎,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十八騎奪取長安等傳說,關漢卿也寫過《哭存孝》。 這個是代縣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韜,代州人,五代後唐大將,曾為李氏父子立下汗馬功勞,被庄宗李存勖任為兵部尚書,樞密使,後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閹宦被庄宗冤殺。 11:張敬達,代州人,五代後唐將領,唐末帝時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圍攻太原,石敬瑭勾結契丹,張敬達兵敗被殺。 12:史儼,生年不詳,卒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先後事晉王李克用、吳王楊行密兩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縣人,五代時後唐大將,被賜名為李紹琛,在滅前蜀之戰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於唐景福二年(893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字繼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趙匡胤諱,宋人薛居正修史時,改為史懿,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15:史匡翰,生於唐天復二年(902年),卒於後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輔,五代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事後唐、後晉兩朝,五代名將。 史匡翰出自將門,其父史建瑭,是後唐的猛將,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將。 16:薩都剌(1272~1355)元代詩人。字天錫,號直齋。代縣人。本答失蠻氏人,因其祖父、父親以世勛鎮守雲代,遂定居雁門。自幼刻苦學習漢族文化,工詩能畫,擅長書法,年輕時已負盛名,但因元初廢除科舉,無法步入仕途。後家道中衰,處於「家無田、囊無儲」的窘境,不得不為生計奔波。 薩都剌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吳楚等地經商,因不諳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棄商歸家,遍結詩友,創作技巧日益提高。皇慶二年(1313)恢復科舉,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進士及第。先後任京口(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照史、閩海福建省道肅政廉訪司知事、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訪使經歷等職。任職其間,秉公執法,勤政愛民,廉聲能績,父老稱道。 一生作詩甚多,「詩才清麗,名冠一時」,雄踞元代詩壇。他對祖國的錦綉河山寄予無限深情,創作出了許多抒寫江南美景、水上風光的寫景詩,詩中有畫,寓情於景。他勇於寫出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鬻女謠》、《大同驛》、《早發黃河即事》等許多詩篇,皆以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筆調嘲諷各級官吏及公侯,寄以憂國憂民的情感。薩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詩作自輯為《雁門集》,禮部尚書於文傳作序,以多種刻本傳世,其族孫薩龍光的嘉慶年間刻本較為詳備,收詩798首。 17:楊繼美,字汝孝,別號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衛(在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嘉靖九年(1530),萬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邊以軍功升旗牌官,遂隸籍振武衛。 18:林春,字孟陽,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領鄉薦,授應天通制。工古文詞,且精書翰。性酷好書,字體清勁遒麗。《分省人物考》。 19:孫傳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書,陝甘總督,長期與起義軍作戰,曾俘虜闖王高迎祥,在潼關與李自成作戰陣亡,墓在代縣。這人在老家名氣也很大。 因為雁門關歷來是邊關要沖,曾經歷大小四千餘戰,所以有關軍事的名人也顯得格外的多,下面說說代縣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張鳳翼,生卒年待考,代縣人,明末將領。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廣寧兵備道副使右參政、右僉都御使、遼東巡撫、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禎三年(1630)總督薊遼保寧軍務,會同馬世龍等將領與清兵作戰,收復四城,進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興起後,他多次謀劃,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將義軍逼近三河(黃河、長江、運河)地帶加以圍剿的計劃。義軍受挫進入湖北北部山區後,又諫崇禎令各明軍加緊圍困,斷絕糧源,以困死起義軍。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賜尚方劍督師迎敵,貽誤戰機,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論前功恢復官職。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樞政錄》10卷。 21: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員。字隱修,號秋水。代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由拔貢授灤州知州,三年遷永平同知。清順治初任永平知府,後遷陝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陝甘浙任內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後辭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後母歿,居喪未滿即入京,終年67歲。工詩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聖賢正帝》10卷。 代縣博物館
22:馮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魯川。代縣人。1836年,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僅21歲。後升郎中。性耿直,篤志於學。當時古文家梅曾亮、漢學家張穆各樹旗鼓,互相爭鳴。他往來於梅張之間,各取其長,盡得兩家之學。尤工於詩,與京都名士董文燦、鄒懿辰等日夜詩酒酬唱,名噪一時,後官廬州知府、調署廬風兵備道,駐壽州(今安徽壽縣)。一生清苦,衣履樸素,但遇古書佳帖,不惜高價購買。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寧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後唯留俸金四兩、書數十箱。賴友朋捐資,方得歸葬祖塋。所遺詩文,由董文燦收集,刊刻《徽尚齋詩集》6卷,《適適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牘若干未刻。 23: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24:馮廷丞,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25:孫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縣人。少年天資聰穎,下筆千言,名噪同輩。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應舉落第。長輩親朋勸他俯就規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載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悅試官。」後矢志不參加科考,以教職為生。 性格剛烈,好打抱不平。當時,代州東路營守備羅某,肆虐鄉里,民怨沸騰,孫演早欲給以懲治,一年祭孔畢,羅某出文廟即徑自上馬,孫演猝然將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頓,並指著廟門兩側所樹牌坊責問:「此系何處,小小守備,不遵上諭,驕橫如此!」原來文廟兩側牌坊刻有皇帝聖諭「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尊孔之意,孫演乃以此為由教訓了羅某。州官道台以毆打上官罪緝捕孫演;孫演得悉後出城躲避。不久,學政來代巡察,當官吏出巡時,孫演登上鼓樓,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將他帶到學政轎前,他從領中取出狀呈,學政閱後笑道:「孫生有膽,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備,有犯上嫌。」隨即將羅某撤職,又命代州教官輕打孫演一手板了案。從此孫演名震代州。孫演工書法,用筆剛健渾厚,遺墨至今尚存。 26:張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縣五里村人。清末賦稅繁重,農民無力交納,凡過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這些差役趁機敲詐勒索,捕人奪物,鄉民只好行賄送禮,以解燃眉之急。張文明對此深惡痛絕,一年,他故意拖欠糧款,當差役登門時,卑詞遜禮,央求寬限,並寫與付條據一張,讓衙役到商號支取,作為賄金,事後上告州官,並以商號支付賬目為憑,上官不得不懲處役吏了案,州人大快。當時地方官員也巧立名目,額外加征,中飽私囊。 光緒十五年(1889),張文明不顧個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與州官李光斗據理力爭。李光斗以勢壓人,誣指張文明蠱惑人心,反對朝廷,欲置張於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憤慨,支持張文明到山西巡撫衙門告狀。開始,巡撫袒護屬下,拖延推諉。張文明不畏權貴,多次呈狀控告,在社會上大造輿論,巡撫恐激起變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處此案,革除積弊,並立簡明稅賦章程,鐫石在堂。此後,苛捐雜稅略有減輕。 27:曹權,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師。代縣峪口村人。咸豐年間生。 貧寒農家出身,14歲到縣城,跟隨教倫武師學習武術,盡得教倫技藝,後又四齣拜訪名師,博採各家所長,武藝日精,被任為鏢師,護送行旅。一次,曹權領車隊前往寧夏運糧,夜宿旅棧,被匪圍困。匪首聲稱要與曹權決一勝負,曹權使人傳話,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車隊上路,群匪來回盤查,卻不見曹權蹤影。車隊驅馳40餘里,仍不見其趕來,正疑慮洌 忽見曹權翻身坐於車上。眾人問其由來,曹權笑道:「我貼在車底板,隨大夥一路到此。」曹權所學武術有花拳、六合槍、春秋刀、羊角刀、盤龍棍、鞭桿等。 28:龐璽,生卒年待考。清代書法家。字次符。代縣赤土溝人。中進士後,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編修。多次到各省主持鄉試,衡文公允。任平涼知府期間,減輕稅賦,並招安了河州回民起義軍。工書法,其字遒勁圓潤,功力深厚,書作廣為流傳。 29: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近代(民國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縣人。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1員、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2.賈久民(1921- ),山西代縣人,歷任中共南平地委書記,福建省交通廳廳長、省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福州大學校長、福建省副省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和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紀委第三書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3.馮苓植,山西代縣人。195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教師、演員、編輯,內蒙古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4.張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縣)人。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設計院院長、副部長,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顧問。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縣人。,財政部工業交通財務司司長、副部長。 6.張國民,男,漢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縣人,大學文化程度。;2005.01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7.張文斌,山西代縣人。大慶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勝利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石油工業部顧問 8.張里,山西代縣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辦公室主任,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黑龍江省第六屆政協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縣人。1939年參加代縣婦女救國運動委員會,曾任縣婦救會組織委員。積極組織、動員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1月被日軍逮捕,始終不為敵軟硬兼施所動。同年2月13日被殺害。時年23歲。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羅鋼。代縣人。1939年後任代縣公安局長、基幹游擊隊政委、敵工部長等職。1943年7月,高凡隻身進入日偽據點,在內線配合下,活捉了偽軍隊長李子適,使偽軍100餘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隊。為使寨里據點偽軍反正,高凡於9月23日再次進入據點,不料偽軍班長劉俊背信棄義,向日軍告密,日軍素聞高凡足智多謀且槍法高明,不敢闖入高凡住房,便一麵包圍,一面從屋頂上挖窟窿,當屋頂挖塌時,高凡連打數槍,趁敵慌亂之際由後窗跳出,迅速沖到村邊寨牆,越牆時被敵機槍射中犧牲,時年35歲。後人為紀念高凡烈士,將寨里村改名高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