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台遺址
A. 農村的夯土房竟然和長城有關,它有著哪樣的歷史
農村常見的夯土牆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牆體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經過不斷改良,後來城牆、院牆也廣泛採用這種夯土牆,大行其道兩千餘年,時至今日仍在北方一些農村使用。
夯土技術的出現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地面建築屋內居住面的踩踏硬面,到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段比較成熟的夯築台基技術已經出現,為夯土牆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
夯土牆相較於建築物的夯土台基(基址),在建築工藝上並無差別,夯土牆起源於新石器中晚期環繞聚落的城牆修築需求,夯土牆另闢蹊徑的從城牆建造行為起源主要是因社會環境造成的。
夯土版築技術是夯土牆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技術,起源於仰韶時代晚期的中原地區,到龍山時期古城牆多採用版築法建造。夏商時期版築牆技術規范完善,成為城垣建築的通用技術。出現鹿台一類特殊的高台建築,使用版築牆體承重。
戰國秦漢以來因為建築均以木柱、木樑為承重結構而限制了夯土版築牆的進一步發展,僅僅局限於城牆和長城的修築方面,從考古發現來看戰國秦漢的版築夯土城牆僅是一面牆體,牆體上部狹窄不能行走,這種牆體僅僅起到分割阻斷的作用,只有和與之配套的烽燧、亭障聯合才能組成有效的戰略防禦系統。漢代烽燧建造過程復雜嚴謹,至今仍有許多地面建築遺址保留至今,可見其建造技術非常卓越。
B. 夯土牆的夯土牆夯土版築技術的歷史傳承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台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C. 山東日照東海峪遺址的房址是如何建造的運用了哪些技術
台基式建築和土坯的發明,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房址由土台、牆基、土牆和護坡等構成。這種房址的建築程序是,先築起夯土台基,然後在台基平面上平地起建或挖槽建土牆,牆基多為黃黏土夾石塊垛成,牆外設置護坡,室內地面採用黃黏土和砂鋪墊而成。室內地基和護坡均採用了分層夯築方法。台基式建築的出現和夯築技術的使用,開創了中國傳統的夯土台基式木結構建築的先河,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D. 西漢都城的建築遺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周圍夯宮築宮牆,牆基寬20米,周長1萬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宮牆的四面有門。宮內的殿址破壞嚴重。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達15米。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現存於夾城堡村東的夯土高台,可能是桂宮的明光殿基址。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內有庫房基址7處,出土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此組建築建於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1~11號建築基址為一組,外邊圍繞每邊長1400米的方形夯土牆。12號建築基址另為一組,位於南牆的外側中部。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出土的石礎上有「始建國」年號,其位置和規模,都與《漢書·王莽傳》所載的「王莽九廟」相符。在漢長安城內外還發現漢代制陶、鑄錢、冶鑄等作坊遺址,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范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E. 章華台的考古爭議
1986年,湖北潛江龍灣發掘出一地下遺址,著名學者考證其遺址即楚章華台遺址,以致於1999年出版的《辭海》,據此把古華容縣城的地理位置也定到了潛江西南。章華台究竟建在哪裡,目前有湖北說、湖南說。
春秋戰國烽火連連,七雄爭霸。抗衡者,北秦南楚。公元前535年,楚靈王「舉國營之」,在古雲夢澤內修建了一座方圓40里的宏偉宮苑,以豪華富麗誇於諸侯,「台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的章華台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台」。楚靈王日宴夜息於台上,管弦之聲,晝夜不絕。因「靈王好細腰」,宮女登台途中需休息三次,章華台又被稱為「細腰宮」、「三休台」。
章華台後毀於秦軍統一中華的戰火,其遺址所在成為千古之謎。1984年,潛江市龍灣鎮境內發現了章華台遺址,因諸多原因,有關章華台的考古和保護工作斷斷續續。2006年7月,章華台遺址的本體保護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 潛江說
位於湖北潛江龍灣鎮。遺址平面呈長方形 ,南北寬1000米 ,東西長2000米 。東南部發現有十餘座宮殿基址 。其中以放鷹台為最大 ,長約300米 ,寬約100米 。高約5米 ,由4個相連的夯土台基組成 。其中1號台基為雙層台基,下層是夯土的,上層是磚坯的,基址上部分布著東西側門、貝殼路、磚坯牆等遺跡,出土有瓦當 、板瓦、銅門環等遺物。譚其驤考證後認為其即章華台遺址。龍灣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時代最早的楚國離宮別院遺址群落,2000 年,楚章華台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距章華台遺址不足5公里處發現的「黃羅崗遺址」,日前被史學權威確認為楚國城址中第一個春秋城。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座雙垣雙壕的楚城。城垣呈平行四邊形,牆體東、南、西、北各長1250米至1335米,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鄒衡通過考證認為黃羅崗為章華之宮,並認為章華宮與章華台均在華容城內,且總體形成比荊州紀南城還要早。他認為華容城「沙市說」、「監利說」均不成立,應在潛江境內。
1987年,經國家文物局同意,一批考古學家雲集潛江,對章華台遺址進行局部試探性發掘。
這次發掘,獲得一個令世人無比驚奇的發現:在章華台遺址中出現了一條寬約2.4米,長約10米以紫貝綴砌的徑道,穿門而過,橫到了宮柱基之前。
屈原在《九歌》中寫到:「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貝殼路在章華台遺址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了這是一座非同凡響的楚王宮建築遺址。
羅仲全回憶說,當年的5月23日,北京大學考古權威鄒衡教授來工地,面對部分暴露的大型楚宮殿基址,他興奮地說:這是楚國宮殿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宮殿基址。貝殼路是全國首次發現……
1987年6月26日至28日,「楚章華台學術討論會」在潛江市召開,國內考古、歷史、古建築歷史地理學專家對宮殿基址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部分專家認為其中的放鷹台I號基址就是春秋時期楚靈王修建的章華台。
遺憾的是,此後10年間,由於諸多原因,章華台遺址的保護、開發工作進展一直停滯不前。
1997年,國家文物局將章華台所在的龍灣遺址納入全國大遺址保護規劃。
潛江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劉鋼回憶當年在北京申報大遺址項目時的情形仍唏噓不已:大家帶著從親友處挪借來的錢進京,住的是最便宜的地下室……
1999年12月26日,章華台現身後的第15年,終於迎來了最高級別的論證。
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考古權威鄒衡教授、考古系主任高崇文教授,原北京大學考古系秦漢考古權威、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湘鄂豫皖四省楚文物研究會會長俞偉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古建築學家楊鴻勛先生等人,一致認為龍灣楚國宮殿基址群建築面積之大、規格之高,建築形式之獨特、保存之完好,在我國先秦建築史上幸均屬獨領風騷。
專家們認為,龍灣楚宮殿基址群應定名「楚章華台宮苑群落」。
1999年-2001年,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調查發掘,發掘面積3500平方米,勘探出夯土台基22處,古河道一條,各類文物數十萬件,確定了整個佔地100餘平方公里遺址群落的整體布局。
羅仲全介紹說,在考察中,章華台遺址的概貌也逐漸清晰。章華台實際上是楚靈王離宮,是一座以台為主體的園林化宮殿,主體工程章華台高23米,寬35米,相當於一座近10層的高樓。
據資料,章華台作為離宮,有層台、殿堂、寢室、府庫、武器庫、作坊、碼頭等等,周邊有千餘間房屋,住萬人,曾修人工河道往來於此,其繁盛可想而知。
龍灣遺址的保護工作進入加速度階段: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2005年12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2006年7月,遺址的本體保護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
荊州說
章華寺坐落在荊州市沙市區東北隅之太師淵,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章華寺是在章華台的遺址上修建的,章華台,又稱章華宮,是楚靈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離宮。後章華宮毀於兵亂,在章華台遺址上,元代修建章華寺,清代又重修。寺廟座東朝西,面積8790平方米。廟宇建築宏偉,裝飾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進山門,繞過荷共池,見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堂等主體建築。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寺院綠樹環繞,分外幽靜。寺內藏有清代皇室御賜《藏經》,及許多宮廷珍品,還有緬甸國王敬贈的兩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國以來歷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師靈骨。寺院有全國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銀杏樹等古跡。章華寺內現存有一株春秋楚靈王時(公元前520年至420年)的梅樹,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古梅了。
監利說
監利為古華容縣地。宋沈括雲「華容即今之監利,非岳州之華容也,至今有章華故台在縣郭中。」明清《監利縣志》俱載章華台在縣西北。「章台曉霽」被列為監利「容城八景」之一。據文物部門考察,監利周老嘴鎮西3里天竺村有數平方公里的古城址,散有大量秦漢以前的磚塊瓦礫,其地望與古籍章華台遺址大致相符,實證則尚待發掘。
武漢說
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章華村據說是章華遺址的一部分。面積8292平方米。遺址南部是大殿,北部是院落和小房子。發掘資料表明,有正殿、配殿、廂房及宮內暗道等建築。遙想當年,楚國東拓,甲車轟隆,旌旗高揚,戰鼓咚咚,戈矛曜日,黃塵彌空。伯侯威武,金鎧銀甲,飲馬府河,屯兵河岸,高台之巔,夯土築城,宮殿乍起,城垣始興,金湯之固,鐵崖之險。碼頭河道,舟楫縱橫。潮浮潮退,穿梭航行,東達揚越,南下蠻荊,西登巴蜀,北抵商都,具有園林綠化傳統,村民在庭院內建水榭亭台、園林綠地,這次在古樹之下又新增了紅葉石楠、欒樹、紫玉蘭、櫻花、金邊黃楊、金森女貞、蘭天竹等樹苗,形成了苗木繞灣的生態宜居類型。 位於華容縣勝峰鄉清水村。晉杜預注雲:台在南郡華容縣城內。遺址為兩層土台,台體規整,邊線整齊。台高11-12米,台頂南北長102.5米,東西寬78.8米,面積8073平方米。何光岳力主此說。
F. 夏國的遺跡被發現
近日,陝西省考古人員在榆林靖邊統萬城遺址發掘出土兩處大型的夯土台遺跡版,根據權形制和位置判斷,兩處遺跡很有可能是千年之前夏國都城祭祀地,據了解,這一處很有可能是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的祭祀場所。
新近發掘出土的兩處大型夯土台遺跡分別位於統萬城外的南面和北面,距離主城三公里左右。南面的夯土台共有三個,呈方形,每個夯土台的面積在1400平方米左右,四周都有一個的斜坡慢道。在統萬城北面也是一個方形的夯土台,目前正在發掘中。
結合統萬城的建城歷史和沿革,考古專家推測夯土台的年代應該跟統萬城一致,也就是距今1600年前。
省考古研究院統萬城遺址考古隊隊長邢福來推測,這兩處大型夯台遺址,可能都與祭祀有關,但是統萬城南邊這個夯土台和統萬城北邊這個夯土台它這個祭祀可能有更詳細的劃分,可能兩處祭祀台祭祀的對象有點不同。
按照漢魏時期的祭祀習慣,都城南北分別祭祀的是天和地,因此這兩個祭祀台可能也是祭祀天地的地方。最近幾年,考古人員一直注重於統萬城結構和城防體系的發掘與研究,這一重要發現對研究匈奴祭祀與漢人祭祀的相同不同之處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G. 夯土的考古實證
有考古材料證實,商、周、秦、漢時期,重要建築的高大台基都是夯土築成,宮殿台榭也是以土台作為建築基底,可以說我國古代的夯土技術是非常發達的。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這里的「版築」,就是夯土技術。
夯土也曾經被盜墓者當做判斷挖掘墓穴以判斷墓穴的主人是否身份尊貴。
H. 夯土怎麼區分
中國獨特的建築體系是在商周時期初步形成的。中國建築基本特徵的一些形式,如夯土台基木構架、斗以及院落式組合、對稱布局等在這個時期均已出現。城市開始有了「城」和「郭」的區分。周代基本定型的建築禮儀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見彩圖[陝西鳳翔東周時代宮殿蟠虺紋銅制建築構件]、[西周早期青銅器「日己」方上的建築形象]上的建築形象" class=image>)
被認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中期都城(鄭州商城)以及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陽殷墟)均經考古發掘,遺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溝、宮殿、陵墓、祭祀場所、手工業作坊等遺跡。二里頭遺址有大面積夯土台,規模相當宏偉,有廊廡圍繞的廣庭,庭院式布局已見端倪。鄭州商城范圍很大,有宮殿遺址,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宮室區有很多夯土基址,殘存銅質柱;陵墓使用井構造的木槨,出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刻,有漆飾痕跡。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和夯土高台上的木構宮殿基址。河北藁城台西村發現十二座商代房基,有單間、雙間、三間數種,牆基夯土築成,還使用了土坯牆。二里頭、鄭州商城、殷墟均在夯土基中發現陶水管,是已知最早的陶質給水排水設施。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建都於豐京和鎬京(均在今西安西郊);分封諸侯,屬國范圍比商代疆域更為擴大。公元前771年,遷都洛邑(東周王城)。陝西周原(今岐山、扶風一帶)發現周早期的建築遺址,有採取中軸對稱的兩進院落布局,出現最早的瓦,房屋柱網間距加大,建築技術比商代有明顯進步。湖北圻春西周毛家嘴干闌遺址,有木柱、樓板、樓梯和板牆,反映了長江流域另一種建築體系即干闌式建築的技術發展。
戰國時期各國生產力蓬勃發展,建築技術迅猛進步;各國都城成為區域性經濟政治的中心,出現了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現存許多戰國城址,如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燕下都遺址、楚紀南城址、邯鄲趙國故城、秦咸陽和雍城、鄭韓故城等,均有高厚夯土城垣,大體分為「城」(王宮所在)和「郭」(居民區)兩部分,規模很大。當時宮室盛行台榭建築,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建造層疊的木構建築,已使用青銅建築構件。當時的斗、欄桿、門窗、瓦飾等的形象可以從西周以迄戰國的銅器、漆器的局部和紋飾中窺見一斑(見周代建築圖象)。戰國時陶質材料類型更多,質量更好,陶質的瓦、脊飾、下水管、空心磚、井圈等大量應用,有的有精美的藝術加工。壁面則有壁畫和彩色飾帶。
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 匠人》中記載的建築禮儀制度和關於城市、道路、溝洫、城垣的規定,是有關中國建築的最早文獻資料。
戰國時,北方諸國為防禦匈奴游牧部落,修築了長城。這是後世稱為「萬里長城」的偉大工程的開端。
I. 夯土的技術是出現於什麼時代的
商朝的時候
被認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中期都城(鄭州商城)以及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陽殷墟)均經考古發掘,遺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溝、宮殿、陵墓、祭祀場所、手工業作坊等遺跡。二里頭遺址有大面積夯土台,規模相當宏偉,有廊廡圍繞的廣庭,庭院式布局已見端倪。鄭州商城范圍很大,有宮殿遺址,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宮室區有很多夯土基址,殘存銅質柱;陵墓使用井構造的木槨,出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刻,有漆飾痕跡。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和夯土高台上的木構宮殿基址。河北藁城台西村發現十二座商代房基,有單間、雙間、三間數種,牆基夯土築成,還使用了土坯牆。二里頭、鄭州商城、殷墟均在夯土基中發現陶水管,是已知最早的陶質給水排水設施。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建都於豐京和鎬京(均在今西安西郊);分封諸侯,屬國范圍比商代疆域更為擴大。公元前771年,遷都洛邑(東周王城)。陝西周原(今岐山、扶風一帶)發現周早期的建築遺址,有採取中軸對稱的兩進院落布局,出現最早的瓦,房屋柱網間距加大,建築技術比商代有明顯進步。湖北圻春西周毛家嘴干闌遺址,有木柱、樓板、樓梯和板牆,反映了長江流域另一種建築體系即干闌式建築的技術發展。
戰國時期各國生產力蓬勃發展,建築技術迅猛進步;各國都城成為區域性經濟政治的中心,出現了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現存許多戰國城址,如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燕下都遺址、楚紀南城址、邯鄲趙國故城、秦咸陽和雍城、鄭韓故城等,均有高厚夯土城垣,大體分為「城」(王宮所在)和「郭」(居民區)兩部分,規模很大。當時宮室盛行台榭建築,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建造層疊的木構建築,已使用青銅建築構件。當時的斗、欄桿、門窗、瓦飾等的形象可以從西周以迄戰國的銅器、漆器的局部和紋飾中窺見一斑(見周代建築圖象)。戰國時陶質材料類型更多,質量更好,陶質的瓦、脊飾、下水管、空心磚、井圈等大量應用,有的有精美的藝術加工。壁面則有壁畫和彩色飾帶。
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 匠人》中記載的建築禮儀制度和關於城市、道路、溝洫、城垣的規定,是有關中國建築的最早文獻資料。
戰國時,北方諸國為防禦匈奴游牧部落,修築了長城。這是後世稱為「萬里長城」的偉大工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