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遺址澱粉粒
A. 水洞溝文化遺址的地理位置
水洞溝,位於寧夏銀川市濱河新區境內,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佔地面積7.8平方公里。水洞溝旅遊景區南距靈武市區30公里,西距首府銀川19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北依綿綿明長城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相接。距機場僅15分鍾的車程,銀青高速及103省道依景區而過,交通便捷,有近距城市遠離鬧市的優勢。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我們看到的是東長城,起自黃河東岸的橫城,經寧夏靈武、鹽池兩市縣,入陝西定邊縣。這段長城先後修過三次。成化十年(1474年),總制尚書餘子俊,王越修築的「河東牆」(因在黃河以東,故稱河東牆),自黃沙嘴(今橫城北)至花馬池(今鹽池縣),長387里,同時,還沿長城外側挖了44000個「品」字形的深坑,為使敵騎到達時,不宜靠近長城牆體,以加強防守。時稱「頭道邊」,俗稱「邊牆」。正德元年(1506年),三邊總制楊一清又於靈州秦修「邊牆」,得明武宗允准,因不依附宦官劉瑾等而得罪,被罷免總制三鎮(即三邊,延綏、寧夏、甘肅)軍務,」所築塞垣(即邊牆)僅四十里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總制尚書王瓊因「河東牆」距沿長城所築城堡5至10公里不等,不便於防守,「同賊至不即知」,上奏朝廷,又將長城南移至堡城處修築,以為守御之便,時稱「頭道邊」,又稱「明大邊」。原築於頭道邊之北5至10公里處的「河東牆」,稱之為「二道邊」。明稱「頭道邊」的明長城,自橫城至花馬池,全長360里,稱之為「深溝高壘」,其中自清水營以西至橫牆或河邊之70里的這段長城,是加固了原有的「河東牆」,自清水營以東南移10里重新修築長城牆休,並在牆體的外側挖成寬深各3丈的塹壕,使長城易守難攻。修築長城時,有意將「草茂之地築於其內,使虜絕牧(不能到長城以外放牧),沙磧(沙漠)之地築於其外,使虜不廬(不能設賬篷或蓋房居住)」。而於長城內側又修築了一條寧(即寧夏城今銀川市)鹽(今鹽池縣)大道。其最初是出於繁重的戍軍後勤供應運輸的需要,但自萬曆二年(1574年),清水營「馬市」設立以後,「商販滿關隘,茶船遍江河。」「寧鹽大道」客觀上成為了有武裝保護的茶鹽客商來往的「黃金商道」,在明與周邊各民族的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燁(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駕親征新疆噶爾丹的分裂叛亂,就是由花馬池沿這條「寧鹽大道」西渡黃河,到達寧夏府城今銀川的。
明代於這一帶築長城時,就地取材,多用黃土10至14厘米夯層,其夯築時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築,更為取水方便,其靠近黃河處,即就近取用河水,黃河水本為紫銅色,長城及其它設施築成後,呈現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稱。「紫塞」蜿蜒於崗巒層疊和山澗溝壑之中,似巨龍起伏,蔚為壯觀。明代長城上每隔100米-200米,就有一個凸出牆外的台體,這是古代軍事建築上的一大特點。它們用於敵人兵臨城下發動攻城時,守城將士,一方面可以從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揮城頭上的守軍迎擊攻城之敵。這是一種「兩台相應,左右相救」兵法,在軍事工程上的運用。這種台體突出牆體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寬約10米,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牆台,它的頂部和牆體頂部同高,稱之為牆台,或叫「跨牆墩台」。牆台在平時,可供士卒巡邏放哨,台頂上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簡單房屋。「每墩蓋鋪房一座,以為守軍棲止」,所以稱之為「墩鋪」。
另一種是敵台,其不僅凸出長城牆體之外,而且頂部要高出長城牆體頂部約4米。敵台頂部也建有房屋,平時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儲存糧草、兵器之用,類似於近代的碉堡。 紅山堡是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里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後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瓮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禦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
初時,駐堡將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將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陝西、寧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於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韃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眾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陝西、寧夏、固原)的秦紘,委派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瓮城長30米,寬20米。堡內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間營房,紅山堡應有50多間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處,我們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殘片堆積。這里可能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可能是一座檔次較高的恢宏建築。
最初設置紅山堡等城障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這在介紹藏兵洞時已談過);二是「防秋」。所謂「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韃靼、瓦剌貴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就是往往於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農耕還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至明,每到這時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在客觀上,其作用並不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築「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後,使長城內的「寧鹽大道」和陝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驛站,其中紅山驛設驛馬18匹,原有驛站3名,新添至7名,往靈州南下關中的驛道,比過去延長了120里,是寧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寧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據志書記載,明代長城沿線自橫城起至延綏的今定邊界,共有城障21座(城堡之間又根據需要修築的小城堡稱為「障」)。橫城分邊守備17里,清水營守備36里,兩城營之間的18里統歸紅山堡分邊守備。這樣紅山堡一頭挑著橫城營,一頭挑著清水營,其軍事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正應它在地理上的特殊性,藏兵洞的修建就更容易理解了,大約建於實施深溝高壘的嘉靖十年(1531年)。
紅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長城基部,一般都設有「暗門」(即類似城門的拱形小券門)可使長城內外相通,由戍軍把手,按照規定開啟。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築長城時,還於長城內側每5里築有一座烽火台,紅山堡屬下有4座,即安邊墩、大鶯墩(此墩處的長城上有「暗門」),鎮羅邊墩、窯兒邊墩。烽火台為黃土夯築,也稱煙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煙台,俗稱「煙火墩」。這種墩台,長城上也有設置,專用以軍事報警,白天燃煙,夜間舉火,依次遞相燃放,軍情很快就可傳報到鎮或州所。這種古老的報警方式,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
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中規定:「合設煙墩,並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桿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傳報得宜寇敵者,准其功,違者處以軍法」。每座墩台一般設三個戍卒看守,日夜輪流值班。至於傳遞軍情,其法令又規定「令邊堠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每座烽火台,通常都配備有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葯、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 水洞溝遺址幾乎從發現之日起就引起了爭議。爭議的核心,包括舊石器遺存的技術特點、文化屬性、來龍去脈,還有它和西方舊石器文化的關系。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但不知何故,他們後來又神秘地消失了。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落腳在「張三小店」。偶然間,肯特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並把自己在寧夏的發現告訴了他。1923年6月,桑志華和著名學者德日進在結束對甘肅部分地區的考察之後來到水洞溝。他們信步走到斷崖邊,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不久,一場歷時十二天的考察發掘就此展開,他們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1960年夏季,中蘇古生物聯合考察隊開進水洞溝,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1963年,被稱為「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的裴文中親自帶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1980年寧夏博物館、寧夏地質局聯合考古隊對水洞溝的考古發掘,則是第四次。
2003年至2007年,數十位專家學者滿懷希望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是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發掘范圍最大,收獲也最豐碩。這次,不僅調動了GPS定位儀、全站儀、攝像機等先進設備,而且邀請了地質學、年代學、古人類學、古環境學的專家到現場研討、授課,其考古成果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水洞溝發現的90年間,史前考古大家裴文中、賈蘭坡,中科院院士劉東生等知名專家都曾前來發掘或考察,美國、韓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專家也都曾遠道而來。 1923年,法國神甫、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等人首次發掘了水洞溝遺址。後來經過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裴文中、賈蘭坡等人以及寧夏考古工作者的悉心研究,確認其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100處重大遺址之一。還被《國家地理》和《中華遺產》雜志聯合評選為中國「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水洞溝還是我國明代長城、烽燧、城堡、溝塹、藏兵洞、大峽谷、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是中國目前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水洞溝的神奇還在於它不僅是三萬年年前遠古人類繁衍生息之地,還是我國明代邊賽重要的軍事防禦重地,在我國有長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長城、溝塹、城堡與險峻的大峽谷以及沿峽谷絕壁而鑿的藏兵洞共同組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唯水洞溝有,遍布整個峽谷絕壁的藏兵洞,場面宏大,設計絕妙,洞內坑道、機關、暗器、瞭望台、兵器庫、水井、將軍休息室、議事廳、廚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在這里您可身臨其境的參觀和體驗明代地道戰的驚險和刺激,戰爭的殘酷和明代守軍的聰明才智在這就可零距離體驗和了解,極大滿足了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已成為水洞溝的又一大亮點。
過去,考古界將水洞溝遺址與內蒙古薩拉烏蘇遺址合稱為「河套文化」,經過多年的對比研究,發現這兩個遺址的石器在風格和類型上有著顯著的差別。同時,這兩個遺址的形成環境也有較大差異。薩拉烏蘇遺址所處環境乾冷,而水洞溝遺址的環境卻較為溫和,而且各自的文化性質也不相同,應該加以區分或者分別命名。
作為中國三大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而且是中國最早發現並進行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水洞溝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專家說,90年來,水洞溝雖然先後經歷了5次系統考古發掘,但還有許多秘密埋藏在泥土裡。
B. 去水洞溝旅遊,哪些地方是應該一覽的
寧夏水洞溝旅遊景區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萬里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整個景區內容豐富,從自然景觀到人文景觀,處處引人入勝。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張三小店、明長城遺址、蘆花谷、紅山湖、大峽谷、藏兵洞,讓你從3萬年前開始了解這片土地。
第一站:水洞溝遺址博物館
建築形制以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西方莫斯特文化石葉為設計背景,以石器與遺址環境的主要色調——土黃色為基本色調,外形仿石器造型。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面貌的主題博物館。裡面最吸引人的是《夢回三萬年》實景體驗,以大型浮雕、270度大型半景畫、動漫、幻影成像、實景和實物,結合世界最先進的聲、光、電、可調式地震平台等技術的運用,真實再現三萬年前遠古人類打制石器、祭祀、漁獵等其樂融融的生產、生活場景及災難來臨時的震撼場景。開創了中國博物館展示形式的先河,使之成之成了中國最先進的展館,得到了世界各地專家的一致認可。
第二站:張三小店
張三小店原是一座古老的車馬驛站。1923年6月,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與桑志華發掘水洞溝遺址期間,在此居住
第三站:明長城
水洞溝明長城遺址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地貌盡收眼底。遊客們登上長城觀景台,一隻腳在內蒙古的土地上,另一隻腳在寧夏的土地上
第四站:蘆花谷
春夏蘆葦搖曳,一片蔥綠可愛;秋冬蘆花如雪,白色的蘆葉瑟瑟兩岸是高約15米的斷崖峭壁,它們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塞外景觀。
第五站:紅山湖
「高峽出平湖」的又一奇特景觀,這座湖因位於紅山地區,所以名為「紅山湖」。「紅山湖」也是蓄積邊溝之水而成的,豐水期,湖面可於峽谷中向東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鷹鶴翱翔,水面上時有鴛鴦、野鴨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優美
第六站:大峽谷
大峽谷是自然形成的沖溝,有10-15米深,風蝕地貌,土林景觀,綿延4公里左右,本是大自然的「傑作」,但明代時,這又成了明長城「深溝高壘」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兩岸經常年的風雨剝蝕,谷內怪壁峭立,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沖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
第七站:藏兵洞
這在全國是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在我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有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全國還沒有,這里是獨一處。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國最早的地道戰遺址和原型。
彩蛋:《北疆天歌》
中國首部展現西夏的大型實景馬戰史詩劇《北疆天歌》,以水洞溝長城、大峽谷、藏兵洞、城堡等組成得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堪稱天險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為實景演出場地。現場不僅能看到峽谷出奇兵的戰爭場景,還能看到士兵從峽谷頂俯沖、滾落等等驚心動魄的實景演出效果。該劇作為中國第一部展現西夏盛世的歷史戰爭實景劇,集信仰、馬戰、愛情及北方游牧民族的風土民情等多種元素於一劇,真實生動地再現了西夏的傳奇故事。它是由我國和蒙古國著名導演歷時2年打造的一場盪氣回腸的英雄史詩。
交通指南:火車站旅遊集散中心和新月廣場都有寧夏旅遊景區直通車,一站抵達景區,車票單程15元,往返30。在寧夏旅遊景區直通車購買景區門票還有優惠。
C. 以文字說明水洞溝古人類文化的歷史變遷
水洞溝是寧夏之旅最不可錯過的景區,是中國唯一從長城通向三萬年文明的時空隧道,它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地處鄂爾多斯台地西南邊緣,西至首府銀川市24公里,西距黃河12~18公里,距離河東機場11公里,有遠離鬧市、臨近首府銀川的地理優勢,景區總面積7.8平方公里,是迄今中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水洞溝還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萬里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因為這里有常年流淌不息的河流,有流水最終匯入黃河而經過的石拱洞,有流水沖刷形成的邊溝,所以名為「水洞溝」。
水洞溝是三萬年前遠古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在這里,我們可以探尋史前人類足跡,膜拜先人智慧;水洞溝有五百年前峽谷軍事防禦的地下兵城,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邊塞軍事文化,驚嘆古人才智。水洞溝獨特的雅丹地貌還鬼斧神功的造就了魔鬼城、大峽谷等奇絕景觀,它們和藍天、碧水、淡雲、陡崖、蘆葦、鴛鴦、野鴨共同構成了寧靜逸然的室外桃源。景區內交通工具多種多樣,長城駝隊古樸滄桑、紅柳灘馬車悠然自得,大峽谷駝車穩健自如;同時還能看到感受竹筏漂流的靈動、峽谷飛索的驚險、鴕鳥舞姿的曼妙、馴鹿溫順的跟隨、神獸四角羊的神奇、西北鱷魚觀光的稀有……水洞溝,探尋人類起源,感受軍事文化,體驗西北風光;來水洞溝旅遊,是一次知識與心情全面的收獲過程…
人類演化史之食物來源與工具演變
人類從原始人進化到現代人,歷經了漫長的過程,這里您可以看到人類進化的立體演繹場景:向我們打招呼的古猿告訴我們,採摘樹上的果實是古人類最早的食物來源之一,發明了石器以後才有了狩獵活動,鐵器的出現促進了農耕的發展,現代人生產工具的多樣性,使得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信息時代,生產已經達到了專業化、規模化和科技化的程度,追求的是時間和效率……工具的不斷更新促使人類文明的腳步不斷地加快!
從人類進化場景可以看出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古人類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依次是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水洞溝人屬於晚期智人階段,距今約3萬年-1萬年,他的體貌特徵介於第三四個模型之間,也就是說水洞溝人經歷了舊石器晚期和新時器時代,主要從事採摘和狩獵活動,生產工具開始從打制石器向磨製石器變革。
水洞溝古環境
根據水洞溝更新世晚期地層出土動物化石所反映的自然環境,可以認為,在水洞溝文化時期,這里的自然環境是地勢平緩的草原荒漠地帶,賀蘭山雲杉曾有一定量的擴展,曾經還活動著披毛犀、普氏野馬、野驢、鹿、水牛、普氏羚羊、鴕鳥等動物,我國北方東部河谷、平原區的冷濕環境也影響到了水洞溝地區,形成流水與湖泊相連的小環境。三萬年前,地球屬於第四紀冰期時代,當時的水洞溝水草豐美,非常適宜人類生存,碧綠的湖面波光粼粼,周圍草木蔥蘢,犀牛、野驢、原始牛在湖邊的草叢中悠然地吃著青草,羚羊、轉角羊在湖與沙漠之間的灌木叢中覓食著飽含露珠的肥美嫩葉,成群的鴕鳥在沙丘中急速行走。湖邊、草原上,青壯年不分男女都要手持棍棒和石器去打獵。他們使用的武器太原始了,有時,奔波一天,連一隻野獸也獵獲不到,只好靠挖些植物的根莖和採摘野果和草籽度日。一旦捕到動物,他們如同過節一樣喜笑顏開,剝去獸皮,大家圍坐在一起,在熊熊篝火上烤食,吃到高興,便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舞蹈……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由寧夏銀川去往陝西,於橫城古渡東渡黃河,沿著「寧鹽大道」途經今靈武臨河鎮時,在黃土層中發現了個披毛犀的頭骨和一件石英石器,1923年,肯特在天津遇見了桑志華,便把自己在水洞溝的發現告訴了時任中國天津北疆博物院院長的法國古生物學家、博物館學家桑志華。1923年6月11日,桑志華連同他的同窗好友德日進從天津出發,沿著黃河左岸西行,穿過烏拉山到達水洞溝,住進了「張三小店」,對水洞溝進行了科學考察和發掘。
當天晚飯後,桑志華和德日進就耐不住內心的急迫,沿著溝底往裡走,當他們走到與長城並行的一處斷崖時,突然發現斷崖上有磷火閃現,豐富的考古知識使他們立即判斷出那裡一定有屍骨。他們很快返回小店,找到張三,給了他5塊銀元,要了一把大梯子,在夜色中爬到崖上去挖。第一個晚上,他們就挖到了一件動物頭骨化石。後來十幾天的時間里,桑志華和德日進雇當地農民一共挖出了300多公斤的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打制石器,由於當時中國身處戰亂年代,無法提供先進、適宜的研究條件,他們將石製品精心編號後,裝入木箱,運回法國進行深入研究。1928年,他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科學事實向世界宣布:水洞溝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標志著「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這一論斷的終結。水洞溝的此次發現震驚了歐洲考古界,在此之前,西方學者一直認為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是從西方遷徙而來的民族。張三小店就此成為水洞溝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洞溝五次考古發掘
第一次考古發掘是在1923年,也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水洞溝因此被稱為「中國史前考古發祥地」。此次考古發掘糾正了「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論斷,揭開了中國史前考古的新篇章。第二次考古發掘是由中國和蘇聯組建的中蘇古生物考察隊,於1960年開始,並於同一年由於中蘇關系惡化而結束。這次從水洞溝發現的石器,在類型上既有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性質,同時也具有後期的特徵;1963年,裴文中先生率領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察隊,對水洞溝遺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在眾多出土的石器中發現了磨光的石斧與石磨盤,從而證明水洞溝遺址包含了舊石器與新石器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存。第四次考古發掘是在1980年,由寧夏博物館和寧夏地質局區域調查隊組成聯合發掘隊,進一步肯定水洞溝遺址即屬於舊石器時代,也屬於新石器時代。第五次考古發掘為期五年,於2003年開始到2007年結束,出土了製作精緻的鴕鳥蛋皮裝飾品化石,發現了史前水洞溝人用火的遺跡,同時運用了與國際接軌的新型考古方法,使用了先進的科學儀器,被中國第四際研究的泰斗劉東生院士高度贊譽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藝復興』的標志」。
鴕鳥蛋皮裝飾品
水洞溝出土的環狀裝飾品共有69件。用骨片和鴕鳥蛋皮製成的精美環狀裝飾品,是迄今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批量生產的磨製工藝品,其精美程度為我國舊石器文化中所僅見,極大地豐富了水洞溝的文化內涵,為研究當時人類生產力發展水平、技術演化、藝術品加工使用情況及其行為模式和審美能力提供了重要資料。
遷徙
在古人類歷史研究中發現,人類在某一地方生活一個時期後,就會消失不見。那麼,距今1萬年之後,水洞溝的哪裡去了,一直是考古界的一個謎,一種說法認為認為他們因環境的惡化或與當地已有人群發生競爭而走向滅絕,也不能排除他們與土著文化發生了融合從而喪失了獨特的標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又打道北歸,到達蒙古、俄羅斯等歐亞大陸北部,之後一部分人因追逐水草豐美的環境到達美洲大陸,還有一部分人繼續遷徙……流浪。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或許水洞溝人在後來的遷徙中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遵循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融合於某個民族中,由於出土資料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水洞溝遺址專題研究也會逐漸深入,在以後的研究報告中,或許能夠揭開謎底。
D. 想知道:銀川市 從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到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怎麼坐公交
銀川市 水洞溝遺址博物院
從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到S103,行駛10米
右轉,進入專S103,行駛11.3公里屬
左轉,進入惠平線,行駛1.0公里
右轉,進入濱河大道,行駛5.8公里
右轉,進入銀川河東機場至濱河大道連接線,行駛1.4公里
左轉,從銀川河東機場至濱河大道連接線到銀川河東國際機場,行駛460米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E.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的遺址價值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中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
F. 如果你是講解員,你會怎樣介紹水洞溝遺址長城的
建議去水洞溝官網www.shuidonggou.com查看長城遺址的資料,會找到你要的答案的。
G.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的發掘歷史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
1923年6月,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得知肯特發現後和著名學者德日進來到水洞溝,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隨後開始發掘,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1960年夏季,中蘇古生物聯合考察隊開進水洞溝,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1963年,被稱為「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的裴文中親自帶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1980年寧夏博物館、寧夏地質局聯合考古隊對水洞溝的第四次考古發掘。
2003年至2007年,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對水洞溝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發掘范圍最大,收獲也最豐碩。這次,不僅調動了GPS定位儀、全站儀、攝像機等先進設備,而且邀請了地質學、年代學、古人類學、古環境學的專家到現場研討、授課。
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寧夏水洞溝遺址舉行第四屆文化旅遊節以及第六次考古發掘。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考古所的專家,對水洞溝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002年開始建設,2006年4月對外試營業,2007年4月28日對外正式開放。
H. 水洞溝遺址英文介紹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獨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旋風洞、卧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怪柳溝等二十多處奇絕景觀,記錄了三萬年來人類生生不息的活動軌跡,使這里充滿了玄遠、雄渾的曠古神韻。由「橫城大邊」、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構成的古代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成為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
游史前遺址,閱長城水岸,穿土林峽谷,覽邊塞古堡,看藏兵洞窟。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一一水洞溝!
Shuidonggou, as one of the earliest Palaeolithic excavations of cultural sites of China, is acclaimed a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s Prehistoric Archeology," "Historical Evidence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mong the 100 Chinese civilization sites". The site is also known as one of the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national 4A-level scenic spot,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and awarded Silver Prize as one of the 50 places well worth visiting by foreign tourists. More than 20 spectacles of enormous magnificence that include Ghost Town, Cyclone Cave, Lying Camel Ridge, Ferris Cliff, Cloud-broken Valley and strange willow Gully was created by the unique Yadan-landform and uncanny workmanship that record the life and growth of human being continued endlessly, making the land mysterious and vigorous. The three-dimens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ancient Great Wall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composed of "Cross-City Edge," beacon smoke stations, city barriers and camps, as well as the Ancient-Troop Hiding Cave contribute the place a kaleidoscope of military defensive architectures best preserved in China. Viewing the prehistoric sites, sightseeing Great Wall Waterfront, passing through earth forest gorge, touring frontier fortress castles and visiting Ancient-Troop Hiding Cave,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s are always yearning for the tourist attraction – Shuidonggou.
I.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的文物遺存
1963年水洞溝遺址中清理出有野驢、野馬、犀牛、鬣狗、羚羊、轉角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原件一萬一千多件。石器的主要類型有尖狀器、端刮器、刮削器,還有少量的砍伐器。尖裝器中以形狀端正固定、左右對稱明顯、背有縱脊的器形為主要特徵。砍伐器和「二級打法」的石片顯示了水洞溝石器和中國猿人石器的繼承性。還發現用鴕鳥蛋皮單面穿孔製成的圓形裝飾品,用骨片磨製的骨錐,大量人工磨製的「刀片」。
2007年寧夏考古研究所對紅山堡東北角和瓮城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紅山堡內從發掘時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當時守軍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跡、動物遺骸,另外還出土了石磨盤、行軍鍋、旗墩、缸等物品。這些物品充分說明了當時在紅山堡的守軍的後勤也是在自給。
截至2012年,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在長達近90年中,從這兒出土了3萬多件古人打制並使用過的石器,還有不少古動物化石。
J. 水洞溝遺址到沙坡頭有多少距離
水洞溝在銀川東,可以直接上青銀高速,再走福銀高速到沙坡頭,開車需要3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