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灣井遺址
① 細石器文化的西域細石器文化的分類
從工藝技術和文化類型學上來看,以現有的資料分類,筆者採信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的研究結論,將新疆的細石器文化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柴窩堡遺址為代表,細石器不僅數量可觀,而且散布面積較大,是以細石器文化遺存為主要特徵。細石器具備傳統特徵,其中船底形石核具有細石器早期特徵,圓錐形、楔形、圓柱形均為細石器中常見石核。石片的產生是用直接打擊法和間接打擊法來獲得的。石片主要有長條形和不規則形,為直接打擊法所產生,均有一個小檯面,這里表現出石器打制的原始性。所見細石器是利用間接打擊法和壓剝法只是在石片的邊緣進行第二步加工修整,有些細石器的加工可能是用直接打擊法。細石器器類雖然較豐富,但在同一類標本中、則形制較為單調。石器以單面加工為主,個別採用了錯向或兩面加工的方法。除長身圓頭刮削器、短身圓頭刮削器、半月形刮削器(有人稱指甲形刮削器)等石器類型較固定外,其它石器類型還不太固定,加工上遠遠不如下川文化細石器加工的精緻。柴窩堡細石器中雙尖尖狀器、半月形刮削器表現了這個遺址的特色,這類石器在我國其它地區很少發現。大型石器加工粗糙,而且很少。從宏觀角度觀察分析:不論在細石器工藝技術和一些石器類型上,柴窩堡細石器都表現出較為原始的形態,說明其工藝技術還不完備。從石器的分類用途上分析,石器主人當時生活在山前地帶的湖邊,主要從事狩獵和採集活動,漁獵活動可能也是其生產活動中的一部分。類似柴窩堡遺址文化性質的還有三道嶺遺址、野牛泉遺址、喀爾墩遺址、克拉瑪依遺址。以克拉瑪依遺址為例,應該說克拉瑪依石器的主人其經濟生活同遺存點周圍的地理環境是協調的。該遺址處在瑪納斯河下游的枯河道岸邊和不遠的地方,周圍地區都是風水作用的沙土和粘土沉積,河道有的地段寬達二、三十米,深約二、三米左右,有的河灣沉積中能見到不少淡水螺殼,河道的斷壁上除沙土、粘土外,還有青灰色土層,說明這里有一個時期水草豐茂、林木叢生。據當地一位建設兵團的老團長介紹:解放前後(1949年前後)瑪納斯河流域,這里仍是林木茂密,人難穿行,野雞多的象內地樹上的烏鴉。野豬也多,有父子二人以狩獵為主,養二百多條狗,加長矛和火槍,一次狩獵就可獲一卡車。魚多,在瑪納斯河的引水渠旁,建設兵團的一些人不到一天僅用筐子就能撈到半卡車。黃羊多,兵團的貨郎挑著擔子到連隊售貨,常受黃羊騷撓,黃羊常在貨郎擔前嗅來嗅去,很討厭,貨郎經常回手一杖就打死一隻黃羊。這充分說明,瑪納斯河流域以前的一些生態環境狀況,可以說在五六十年以前這里還是一個狩獵、捕魚、畜牧的好地方。克拉瑪依細石器遺址,屬瑪納斯河流域下游地帶,這樣的地理環境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石器主人的經濟生活面貌。前面我們在介紹柴窩堡遺址時將它的年代初步推斷為新石器時代,同時指出:「但也有人認為它可能早到中石器時代或晚到青銅器時代,時間跨度比較大。」還有學者指出:「柴窩堡的時代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向中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比較合適,但下限不可能晚到中石器時代以後。」[56]在這里順便聲明:筆者是不同意「有中石器時代」說法的。1999年12月在我國廣東省英德市舉行的「中石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外許多學者的共識是:「各地是否存在中石器時代以及中石器時限問題應視各地情況而定,不可能定出統一的時限」。作為人類進化過程中標志性的產物,一個「文化時代」概念提出來,在世界范圍內,甚至在一個國家范圍內,都沒有一個准確的「時限」概念,其存在的可能性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類:以哈密七角井遺址為代表,該遺址不僅面積大,而且細石器相當豐富,除船底形石核、圓錐形石核、石片石器較多外,一般利用石片經二次加工成長刮削器、尖狀器等。細石葉的發現數量也相當可觀,其長度達7厘米,寬僅0.3~0.4厘米,以細石葉進一步加工的小石鏃、石鑽、尖狀器、雕刻器占相當比重,兩面壓琢修整,加工精細,製作工藝十分成熟。該遺址發現的以石片為料加工的指甲形刮削器。無論造型,還是製作方法,均與舊石器時代晚期同類器物一致,大型石器發現有束腰帶尖兩面加工的石斧或尖狀器。在這里,雖然有相當典型的細石器和比較成熟的細石器工藝技術,但目前還沒有發現通體壓制加工的石器,同時不見磨製石器和陶片。石制器中也不見一件與農業有關系的工具。由此推斷,它應是以狩獵採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形態。類似七角井遺址的還有迪坎爾遺址,英都庫什遺址、雅爾湖遺址、阿克蘇地區的柯坪遺址、於田縣的巴什康蘇拉遺址。這些遺址出土的細石器均與七角井遺址相似。同樣不見陶片和磨製石器共存。很顯然,七角井類型的遺址年代明顯晚於柴窩堡類型遺址的年代。
第三類:以喀什地區疏附縣烏帕爾鄉的霍加闊那勒遺址(簡稱HC)和蘇勒塘巴俄遺址(簡稱SC)為代表。這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基本相似。但HC略早於SC,比如霍加闊那勒遺址的有楔形石核、半錐狀石核、半柱狀石核和柱狀石核,這類石核是細石器遺址中常見遺物。同時該遺址中還多見細石葉及加工細石葉。石片石器中以刮削器為主,但器形一般均不太規則,簡單而粗糙,石器製作工藝技術保留有一定的原始性。雖然在遺址中與細石器共存有夾砂粗紅陶片,但很破碎,且看不出器形,通常認為這種夾砂紅陶片為新石器時代年期遺物。蘇勒塘巴俄遺址與霍加闊那勒遺址不同的是,出現了交互打制而成的圓底桂葉形、凹底石鏃或者尖狀器。還有磨製的石刀、骨鏃及小件銅器。由此推斷,時代上可能要比霍加闊那勒遺址延續時間要長。類似這樣的遺址還有巴楚遺址和土壘河遺址。陶片、骨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銅器,在這類遺址中的出現,說明這類遺址已進入新石器時代或銅石並用時代,但從這些遺址採集的遺物分析,仍然未見到一件與農業有關的工具。說明當時仍是以狩獵採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形態。
第四類:以阿斯塔那遺址為代表,這類遺址延續時間很長。阿斯塔那遺址石器十分豐富,石器以石片石器為最多,從石核上獲得細石葉的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例如:有的小石核在剝去細石葉後直徑不到0.7厘米的圓錐形和柱狀石核,這在其它遺址中均不見。而以加工細石葉占相當比重,壓制的細石器種類比較多,有半月形石刀、柳葉形、桂葉形及三角形帶鋌石鏃,另有鋸齒形石器在中國其它地區也很少見。琢制石器有石磨盤、石球和穿孔礫石墜,同時還發現夾砂紅陶片和少量彩陶片。雖然遺址中細石器均與狩獵畜牧經濟有關,但農產品加工用具和陶器中出現彩繪裝飾,顯示出阿斯塔那遺址農業經濟因素的存在。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阿斯塔那細石器遺存的時代可能屬新石器時代,遺存中通體壓制的石器加工精緻,形態穩定,數量也較多,這也許反映了新疆新石器時代中、後期細石器遺存的一大特徵。另外在同一地表採集面上,還發現相當數量的陶片。還有多種多樣的石磨(石磨盤),如馬鞍形、船形和上下均有磨面的石磨(石磨盤)。還有磨棒以及一些手持的研磨用的磨具。還發現有重量在1市斤至1公斤左右的一些石球。這些石球雖然不是直接的農業生產工具,但有的很可能是加工穀物的用具。從這些用具和相當數量陶器的發現,初步反映出阿斯塔那細石器遺存的經濟似乎可能已經有了農業的成分,但畜牧和狩獵仍占重要的地位。」
類似阿斯塔那遺址文化面貌的還有羅布淖爾地區遺址、辛格爾遺址、伊爾卡巴克遺址、焉耆遺址等。從羅布淖爾地區發現的細石器與磨製石器來看,羅布淖爾地區居民當時以狩獵採集為主,漁獵在他們的生活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到後期可能出現農業經濟,目前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小麥標本,就是出土於羅布淖爾西北的古墓溝墓葬中的。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800年左右。
關於木壘縣四道溝遺址、鄯善縣東巴扎回族民族鄉二村遺址、和阿勒泰縣克爾木齊村古墓中出土的細石器,只能認為是一種古老技術的殘留。因為它們的年代均為2400年~3000年或2000~2500年,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盡管西域地區在歷史早期與內陸文化發展不太平衡。但至少也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一時期,西域地區的文化面貌,基本上可以分為草原游牧文化和綠洲農耕文化兩個類型。這一文化格局的形成,完全是由新疆地區特有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綜上所述,從西域地區的細石器遺存來看,第一類和第二類細石器遺址所反映的內容是狩獵採集經濟為主,兼有一定的漁獵經濟。第三類和第四類細石器遺址所反映的內容是以狩獵、畜牧經濟為主,漁獵存在,以至後來農耕文化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