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江遺址
『壹』 清涼山的馬頭遺址
馬頭遺址,位於夏邑縣西南二十五公里馬頭集南街東側,整個遺址基本內呈正方形,邊長約200米,面容積大約4萬平方米。原最高處高出地面6米,明代曾在此建一規模較大的寺院名「崇覺寺」,1958年以來,當地群眾多在此取土作肥料,致使遺址上部被挖成南北長一百餘米,東西寬約80米的大坑,深約4-5米,其兩側為群眾住宅區,故被保留下來。1974年至1978年,經河南省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文物二隊三次調查,定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1989年,被公布為夏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遺址面積較大而且文化層堆積較厚,內涵十分豐富,上層有明清時代的瓷片,發現宋代小銅鏡和莽幣一枚,還有一件直徑為70cm的戰國大陶瓮,通體磨光。黑亮光滑,肩部飾一周穗帶紋,做工十分精細。二層為商周文化層,遺物主要有陶片,能夠看出器形的有:鬲、 尊、盆、甑、碗、豆、鼎等。三層為岳石文化層,發現遺址有半月形雙孔石刀及一些陶片。四層為河南龍山文化,其特徵與遺址南6公里處的清涼山遺址相似。
在遺址的南端曾發現有陶井7眼,值得一提的是在遺址的中部下層有一南北長100米,寬2米,深1米的排水溝。由此可見,馬頭遺址已具備城池的規模。
『貳』 衡水有什麼文物古跡
衡水市區
寶雲寺塔 在衡水市西南6.5公里舊城村寶雲寺舊址內。又稱寶雲塔。始建於隋大業二年(606年),存宋代風格。
冀州市
後冢 在冀州市內。
深州市
馬君起造像碑 在深州市城內。
太平天國大敗清兵「官兵墳」遺址 在深州市深州西偏南5公里杜家莊。
西漢桃縣故城遺址 在深州市南25公里前磨頭村。
宋靜安縣和深州故城遺址 在深州市南13公里賈城西村。
興雲寺碑 在深州市東南下博鄉境內。
饒陽縣
李家祖墳 在饒陽縣南12公里五公村西北。
秦漢名將李左車墓、宋宰相李昉墓 在饒陽縣南12公里五公村東。
隋朝內史令李德林故里 在饒陽縣南12公里五公村。
棗強縣
董仲舒石像 在棗強縣王常鄉後舊縣村。刻造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原有董子廟,後廟毀像存。通高2.5米,手抱牙笏。像建在高6米、面積約200餘平方米的土台上。具有明顯的明代雕刻風格。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哲學家,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開此後2000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
故城縣
饒陽店古塔 在故城縣饒陽店村之東隅,距故城縣城15公里。東有北運河,西有古排水河道清涼江,為歷代形勝之區。塔相傳建於唐代,現存碑記載明嘉靖年間重修。平面八角形,7層,層層四面有窗,四壁雕琢圖案紋飾。每層檐角均伸出透雕花橫木,系有銅鈴,風動鈴響。
董仲舒祠堂 在故城縣鄭家口北15公里董學村東北角。西漢初期董仲舒曾在此教學,起名下帷村,後改名董學村。
佛頭井 在故城鎮。
阜城縣
宋偽楚帝張邦昌故里 在阜城縣東南27.9公里大龍灣。
「千頃窪」回民英雄紀念碑 在阜城縣傅庄鄉紀庄村西。
安平縣
東漢壁畫墓 在安平縣城東南2.5公里逯家莊西南。封土高3米,直徑約40米。墓室由不同形狀的磚,以磨磚對縫法砌成,高4.4米,東西通長22.58米,南北最寬處11.63米。其中中室及其南耳室、前室南耳室有彩色壁畫。線條流暢,色彩鮮明。後室頂部有「惟熹平五年」紀年文字,表明該墓時間為公元176年,在已發現漢墓壁畫中尚屬罕見。
孝感聖姑廟遺址 在安平縣城內。
武邑縣
漢竇氏墓 在武邑縣青山上。
漢竇太後故里 在武邑縣武邑東12.5公里。
景縣
景州塔 在景縣城內西北角。又稱舍利塔。通高63.85米,八角十三層,頂上裝有銅制葫蘆形塔,下有石砌塔基。塔內有階梯可盤旋而上,登塔四望,縣城全貌和遠近三四十里的村莊、田疇歷歷在目。據縣志載,塔建於北魏,北齊、隋重修;或傳「建自隋文帝」,但都無碑誌可證。「滄州獅子、景州塔、趙州石橋、正定府大菩薩」民諺稱為河北四大古跡,在國內享有盛名。
封氏墓群* 在景縣城東南7.5公里處。是北魏時期貴族封氏按當時風俗「集族而葬」的族系墓群。1948年曾出土了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封奴,東魏興和三年(541年)封延之,北齊河清四年(565年)封子繪,隋開皇三年(583年)封子繪妻王氏,開皇九年封延之妻崔氏等人墓誌,還出土大量銅器、陶器、青瓷器等文物。其中青瓷蓮花尊造型精美,是北朝青瓷中的珍品。
北魏 網紋琉璃杯—高6.7厘米,口徑10.3厘米。
北朝 蓮花青瓷大尊—高63.6厘米,胎質灰白,釉色青灰。
舍利塔 在景縣城內。
周亞夫墓 在景縣城西。
南高氏墓群 在景縣城西南。
董仲舒故里 在景縣大董故庄。
武強縣
元東武州節度使定遠大將軍李春故里 在武強縣小范北4公里林東村。
元帥古墓遺跡 在武強縣小范北4公里林東村。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叄』 國家150重大遺址名單
大遺址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綜合物證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遺址保護既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有利於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美化城鄉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啟動100處大遺址保護工程,殷墟遺址、元上都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成一批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區,有效保護遺址本體及其環境風貌;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出台一系列專門性法規,初步建立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目標任務,基本構建以「三線兩片」為核心、10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
「十二五」期間重要大遺址(150處)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1. 北 京:周口店遺址、圓明園遺址、琉璃河遺址
2.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4. 內蒙古:遼上京遺址、元上都遺址、遼陵及奉陵邑、
遺址(內蒙古、甘肅)、遼中京遺址、和林格爾
土城子遺址、二道井子遺址
5. 遼 寧:牛河梁遺址、姜女石遺址(含河北北戴河秦行宮
遺址)、高句麗遺址(鳳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
燕州城山城、石檯子山城)、金牛山遺址
6. 吉 林: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群、丸都山城與國內城、
羅通山城、自安山城)、渤海遺址(西古城遺址、
八連城遺址、龍頭山古墓群、六頂山古墓群、蘇
密城)、萬發撥子遺址、帽兒山墓地、龍潭山城
7. 黑龍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8. 上 海:福泉山遺址
9. 江 蘇:揚州城遺址、鴻山墓群、徐州漢墓群(含徐州漢
代採石場)、淹城遺址、闔閭城遺址、南朝陵墓群
10. 浙 江:良渚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大窯龍泉窯遺址、
臨安城遺址、馬家浜遺址
11. 安 徽:尉遲寺遺址、凌家灘遺址、六安王陵、壽春城遺
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12. 福 建:萬壽岩遺址、城村漢城、曇石山遺址、德化窯遺址
13. 江 西:吳城遺址(含築衛城遺址)、湖田窯遺址、御窯
廠遺址(含高嶺瓷土礦)、吉州窯遺址、牛頭城
址、銅嶺銅礦遺址
14. 山 東:臨淄齊國故城、兩城鎮遺址、城子崖遺址(含東
平陵故城)、桐林遺址、曲阜魯國故城(含邾國
故城、漢魯王墓群、明魯王墓)、薛城遺址、大
汶口遺址
15. 河 南: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隋
唐洛陽城遺址、殷墟、鄭韓故城、古城寨城址、
北陽平遺址、鄭州商代遺址、宋陵、清涼寺汝官
窯遺址、邙山陵墓群、三楊庄遺址、城陽城址、
仰韶村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
16. 湖 北:石家河遺址、楚紀南故城、盤龍城遺址、龍灣遺
址、擂鼓墩古墓群、銅綠山遺址、屈家嶺遺址、
唐崖土司城址和容美土司遺址
17.湖 南:里耶古城遺址、銅官窯遺址、城頭山遺址(含八
十壋遺址、彭頭山遺址)、老司城遺址、炭河裡遺址、漢代長沙王陵墓群
18. 廣 東:南越國宮署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19. 廣 西:靖江王府及王陵、合浦漢墓群、甑皮岩遺址
20. 重 慶:釣魚城遺址
21. 四 川: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含十二橋遺址)、邛窯、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明蜀王陵墓群、羅家壩遺址
22. 貴 州:可樂遺址、海龍屯
23. 雲 南:太和城遺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古格王國遺址、藏王墓、卡若遺址
25. 陝 西:秦咸陽城遺址、周原遺址、阿房宮遺址、漢長安
城遺址、大明宮遺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統萬城遺址、黃堡鎮耀州窯遺址、豐鎬遺址、龍崗寺遺址、石峁遺址
26. 甘 肅:大地灣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鎖陽城遺址、駱
駝城遺址、大堡子山遺址
27. 青 海:喇家遺址、熱水墓群
28. 寧 夏:西夏陵、水洞溝遺址、開城遺址
29. 新 疆:北庭故城遺址、坎爾井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 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黑龍江)
絲綢之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南)
大運 河(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
秦 直 道(內蒙古、陝西、甘肅)
茶馬古道(雲南、四川、西藏、貴州、青海、甘肅、陝西)
明清海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蜀 道(陝西、四川、重慶)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肆』 清涼寨景點有哪些
「華中來生態之絕自」:景區內有近2000畝油茶,每年花開兩季,盛花時節,漫山遍野,鮮花猶如白雪覆蓋,景色迷人,蔚為壯觀。
劉家山銀杏山寨:是武漢市地理位置最高的自然村,海拔高度約610米。該村有農家150戶,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古銀杏樹近百株,每年產銀杏5萬公斤左右。
高山古森林:面積約300畝,樹徑均在80公分左右,林間遮天敝日,奇異山石點綴,是天然的森林浴場。
清涼寨景區位於蔡店鄉西北部,是「中國武漢木蘭生態之旅」所串聯的八大景區之一。景區平均海拔600餘米,轄區內的劉家山是武漢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清涼寨山體高大陡峭,植被豐富,層巒疊嶂,十分壯美。與古門山相鄰,可將兩處景點組合遊玩。
『伍』 馬踏湖風景區的冰山遺址
相傳戰國名士魯仲連泛舟少海,忽聞秦國滅齊,遂悲憤投水以身殉國,其處突起一座冰山,長百步,高數仞,甚為悲壯。後人為紀念魯仲連,在冰山之頂建亭,六柱附有楹聯,其正面的一幅為「一覽及蒼茫,舊苑冰山同千古;兩間客嘯傲,馬踏錦秋此二全」。
冰山,原名青丘、青冢,又名清涼台。傳說戰國時某冬一天,魯仲連約顏斶泛遊少海,兩人一邊縱酒暢飲,一邊談論六國時政之得失。他們越飲越開懷、越投機、已到午夜時分還毫無倦意。當他們撥船欲歸之時,魯仲連的家人找來慌慌張張地說:老爺,大事不好了!你派出打探的人回來說,京城臨淄被秦軍攻破,齊王已經投降了。老夫人讓我來叫你趕緊出去躲避一下。魯仲連聽罷,心潮如浪花翻卷,眼睛直直地盯著茫茫海面。他想起當初勸說平原君不帝秦時說過的話:如果秦昭王統一了天下,那我將投海自殺,決不當他的順民。於是他面對無垠的夜空高聲喊道:蒼天啊,你為何欺善從惡,讓暴秦得勢!我魯仲連堂堂七尺男兒,決不食言!……顏正要向前勸阻,他已縱身跳入海中。頓時,巨風呼嘯而起,大雪紛飛飄落,青丘突兀立起一座冰山,長百步、高數仞,峰巒疊嶂,洞壑幽邃,燈火熒熒,威嚴而壯觀。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高士,在青丘的最高峰建起一座精美華麗的亭子,名日:清涼亭。朝北面懸掛一幅金字匾額:冰山遺址。
『陸』 河南省夏邑縣商丘市馬頭鎮清涼山,龍文化遺址,崇文寺,泥馬度康王,孔子故里,還有那些歷史文化
呃、、、、那個 提醒一下哈 河南鹿邑縣 的是 老子故里 不是 孔子故里 是老子!!!!
『柒』 三原清河的的歷史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清河地處黃河下游,與華夏民族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 據八十年代初在清河縣杜村出土的新石器(石鐮、石斧等)證實,在距今5000——7000年之間,就有上古人類活動於清河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遠在4000多年之前,禹王治水以後,華夏劃分九州,今清河縣境屬於兗州。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今清河境屬「甘泉」之地。 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70年——前474年)清河先屬齊,後屬晉。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群雄角逐,諸侯割據。趙、韓、魏「三家分晉」,清河屬趙。趙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邯鄲(今邯鄲)。 秦(公元前221年——207年)兼並諸侯國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清河縣境始置厝縣,屬巨鹿郡所轄四縣之一。清河作為行政區設置縣,自此開始。厝縣的城址,按《太平寰宇記》所載,當在今南宮市東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西漢高帝(劉邦)四年(公元前203年),劃出巨鹿郡一部分地區,設置清河郡,轄清陽、東武城、莎題、東陽、信鄉、鄃、棗強、復陽、繚十四個縣。郡治清陽縣。清河郡及清陽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縣油坊鎮一帶。 東漢章帝劉烜七年(公元82年)廢皇太子劉慶為清河王,清河郡隨改清河國。漢安帝母左氏,即孝德皇後,死後葬於厝城東北角。漢安帝劉祜是劉慶之子,公元107年稱帝,尊劉慶為孝德皇,母左氏為孝德皇後,改厝縣為甘陵。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轄甘陵、貝丘、東武城、靈、繹幕、廣川等七縣。東漢清河國治甘陵縣,其城址在今清河縣辛集鄉漢墓(冢子)南側。 三國曹魏(公元220年——265年),因襲前朝舊制,清河仍為甘陵國治。後又改為清河郡,轄六縣:清河、貝丘、靈、鄃、繹幕、東武城。清河郡治清河縣,治所未變。 晉咸寧三年(公元277年),復稱清河國(因咸寧三年八月封司馬遐為清河康王而復國),都清河縣。晉清河國及清河縣治所,在今清河縣辛集鄉洪河村南。 十六國時期,清河為郡治,先後屬於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其治所與晉同。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清河為州郡治,州郡並存。清河郡屬北魏,轄四縣:清河、侯城、貝丘、武城。北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移清河郡及武城治信城。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分相州清河郡置貝州,郡州不廢,州、郡及武城縣治所在今南宮市董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置清河郡,轄清河、清陽、武城、歷亭、漳南、鄃、臨清、清泉、清平、高唐、經城、宗城、茌平、博平14個縣。清河郡治所清河縣,其治所仍在漢信城,即今南宮市董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行政區劃仍襲隋制。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貝州,轄清河、武城、漳南、歷亭、清陽、鄃、夏津七個縣,州治所在清河縣。六年移治所於歷亭縣,八年仍復舊治。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貝州改為清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貝州。轄清陽、清河、武城、宗城、臨清、經城、漳南、歷亭、夏津九個縣。其治所在今清河縣城關鄉宋貝州城遺址處。 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因襲唐朝舊制貝州治所清河縣,城址未變。 宋初仍為貝州,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平定王則起義後,宋仁宗為炫耀他「明察聖斷有恩於民」,將貝州改為恩州。轄清河、武城、歷亭三個縣。今城關鄉東關村北、西關村南斷續可見的殘垣,即宋貝州土城牆遺跡,為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監官趙薦之所修。 金(公元1115——1234年)時,恩州治所於1134年因水患移歷亭。清河縣為恩州所轄四縣之一,其縣治所未變。 元(公元1206——1368年)時,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清河縣由恩州析出,隸屬大名府,縣治所未變。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清河縣隸屬北平布政司大名府。洪武六年改隸光平府,永樂後為直隸廣平府,縣城在清河老城裡。為明正德七年修,城周三里,高二丈,闊一丈五尺。 清朝(公元1616——1911年),仍為直隸省廣平府清河縣,初屬順廣道,後屬大名道。清河縣自金元降為縣之後,其縣境至今無大變化。清河縣城址仍與前朝同。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廢除州府制,實行中央、地方兩級行政管理,中央轄省(市)及地方。清河縣屬河北省。當時全省132個縣分15個區,清河是第12區所轄11個縣之一,區署設在南宮縣,清河為三等縣。 抗日戰爭時初期,清河縣屬河北省四專署。縣政府駐老城裡。1940年7月,劃出清河西、南部83個村與威縣東南部建立清江縣。1942年10月,清河縣東南部4個村,清江縣40個村(原屬清河縣)與今臨西、威縣部分村又建宏毅縣。1939年日軍佔領清河縣,此後縣政府處於游擊狀態,無固定駐地。1945年4月,日軍退出清河縣,7月縣政府遷駐戈仙庄。11月,清江、宏毅縣撤銷,原屬清河縣的村莊重歸清河縣管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屬河北省衡水專區。1952年清河縣屬邢台專區。1958年4月撤邢台專區,合並為邯鄲專區,清河縣改屬邯鄲專區。同年11月清河縣並入南宮縣。1961年5月,恢復邢台專區。同年七月清河縣由南宮縣分出,恢復清河縣,屬河北省邢台專區。1993年邢台撤地區建市,清河縣屬邢台市。
(公元前221~1989年)秦始皇帝元年(前221年)全國劃為三十六郡,在清河之地設厝縣,屬巨鹿郡。 西漢 高祖四年(前203年)析巨鹿郡,置清河郡,轄14縣,厝縣、清陽縣屬之。 景帝三年(前154年)三月,封景帝子劉乘為清河王。改郡為國。 元鼎二年(前115年)劉義由代王徙清河為剛王。 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決清河郡靈縣嗚犢口,屯氏別河塞絕。 成帝鴻嘉四年(前17年)秋,黃河決,渤海、清河郡縣受災。 新莽始建國三年(11年)河決魏郡,清河郡縣受災。 新莽地皇二年(21年)劉秀起兵反王莽,使蓋延等擊銅馬於清陽。 更始二年(24年)劉秀起使耿弇、寇恂地薊殺死王郎居將趙閎,沿途又斬王郎大將九卿校尉以下3萬我,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乖郡縣。 東漢 建武二年(26年)正月,檀鄉農民起義軍進攻魏郡、清河郡。 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殤帝死。太後定策迎立清河之子劉祜嗣位,是為安帝。十二月,清河王劉慶死,葬於清河。 永和四年(139年)清河郡縣蝗蟲為災。 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改厝縣為甘陵縣,信成、清陽二縣並入甘陵。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巨鹿(今平鄉縣)張角率眾起義,安平、甘陵民眾群起響應。 中平四年,漁陽(今密雲西南)人張純與同鄉張舉聯盟,舉兵攻破清河、平原。 建安九年(204年)十月,曹操圍鄴時,袁譚背操,遣軍攻甘陵。 建安十一年,改甘陵國為清河郡,甘陵縣屬之。 三國 青龍三年(235年)九月,遭水災。 景初元年(237年)九月,遭水災。 西晉 咸寧三年(277年)於厝城西南3.5公里置清河縣,清河縣名之始。 咸寧四年,七月,大水,莊稼被淹,房屋倒塌,人有死亡。 永嘉四年(310年)二月,石勒攻冀州之廣宗、清河等郡縣。 東晉 永和九年(353年)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擁兵割據於樂陵,平原、清河、陽平諸地趙幫將朱禿、杜能、丁嬈、孫元皆降前燕。 太元十一年(386年)清河國改為清河郡,清河縣屬之。 十月,後燕寺人吳深據清河(今清河東南)起義,燕王慕容垂遣兵鎮壓,攻之不克。十二月再攻而破,吳深單騎出走。十二年五月,吳深殺後燕清河太守丁了,再次占據清河。十四年五月,義軍首領吳深被清河孔金殺害。 北魏 太和九年(485年)六月,清河大水。 武定四年(546年)二月,大雪寒,人畜凍死,同年冬大霧彌天,六晝夜不散。 北齊 天保七年(556年)改清河縣為武城縣,屬清河郡。 天保八年蝗澇為害 天保九年遭旱災。 河清二年(563年)二月,大雪。 河清三年。山東大水,餓死者不可勝計。河北境內司州之東郡陽平、清河等水澇最重。 天統三年(567年)大風,晝不見日,廢房拔樹。 隋 開皇八年(588年)廢郡存州,武城縣改稱清河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貝州為清河郡,清河縣屬之。 大業四年正月,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水濟渠。 大業攻七年景縣人高士達聚眾於清河起義 大業九年三月,張金稱等農民起義軍在河北地區活動,隊伍不斷壯大。 十一月,隋煬帝派右衛將軍馮孝慈前往清河鎮壓,張金稱率起義軍與之激戰,義軍大勝,馮孝慈戰敗而死。 大業十二年三月,張金稱率眾接連攻下平恩、武安、巨鹿、清河等縣。 大業十四年清河縣趙德君起義,不久為李密部下。 唐 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史思明陷河北清河、博平、信都、饒陽諸郡縣。 至德三年安慶緒派蔡希德、安太清攻破清河。 乾元元年(785年)清河郡改稱貝州,轄清河。 興元元年(784年)李抱真、王武俊、大敗朱滔軍於貝州,斬萬餘人,滔遁歸幽州。 光化二年(889年)劉仁恭屠貝州 五代 天福四年(939年)七朔,河決博平,清河大水。 天福八年大蝗害田,人食草木葉皆盡,百姓捕蝗一斗,官府給粟一斗,時蝗旱相繼,百姓流移,餓殍載道。 天福九年正月,契丹佔領貝州,所殺達萬人。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衛運河屢次決口,特立清河兵備二隊,專司河防。 乾德二年(964年)清河(今清涼江)溢,淹民田。 開寶四年(971年)清河溢,漂溺民舍數百間。 慶歷七年(1047年)十一月,貝州宣毅卒王則據城起義,占兵庫,擒知州,自稱東平王,建國號安陽,改元得聖。八年一月,宋這軍攻貝州城不下,挖地道夜入,城破,王則被捕遇害。同年,改貝州為恩州。 嘉祐三年(1058年)黃莘為清河令,與南宮令劉摯,信都令李沖皆以治行聞,時稱為河朔三令。 熙寧元年(1068年)恩州河(黃河)決,清河遭水災。 熙寧四年清陽縣劃入清河縣。 元豐五年(1082年)御河(衛運河)決,清河遭水災。 元祐六年(1091年)監官趙薦之監修恩州城(古貝州城)。 元符三年(1100年)恩州地震。 宣和元年六月,恩州河決清河堤。 宣和三年六月,恩州河決,清河傷禾。 南宋 端平三年(1236年)割恩州屬大名路,清河屬之。 元 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旱。 至元十八淫雨,莊稼受害。 至元十九年蝗蟲遮天蔽日,達7天之久,禾稼俱盡。 至元二十八年八月,清河、南樂諸縣霖雨,莊稼受害。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陰河(衛河)決,清河遭水災,民舍莊稼被淹。 明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將徐達會兵於清河、臨清一帶,北逐元兵。 洪武六年改大名路為廣平府,轄清河縣。 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燕王起兵靖難,沿清河、臨清驛道展開拉鋸戰,三年燕兵攻佔廣平府。 永樂二年(1404年)九月,由山西移民,定居清河。 永樂四年臨清至渡口驛衛運河7處決口。 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縣移民清河,撥田耕耘,免田租一年。 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衛運河水乾涸,為多年所僅見。 成化十六年衛運河泛溢入清河,民房舍漂溺幾盡,死者甚眾。 弘治四年(1491年)縣三老宗安等人,為排除縣南部積水上書朝廷開疏水渠一道,長20公里。 弘治六年蝗蟲遮天蔽日,莊稼被食。 弘治十五年九月,地震有聲。 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楊虎起義軍經清河,攻破縣城。 正德七年詔改建新城於舊城之東南隅,同知何宋伊,知縣張一鵬監修。 正德八年詔賜慶陽伯夏儒清河縣慶田3300餘項。 嘉靖九年(1530年)衛運河決自白廟口,泛清河,舟楫通於城門外,漂民廬舍,有系嬰兒於樹上者。 嘉靖十年大飢,升粟至百七十錢。 嘉靖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孟仲遴主持創修《清河縣志》五卷。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至八月不雨,遍地生蝗蟲,升粟至百八十錢,民采草木根葉而食,多餓死者。 隆慶三年(1569年)六月,衛運河決,泛清河,毀禾苗廬舍。 隆慶四年六月二十七日,衛運河決,泛清河,田園舍被淹。 萬曆九年(1581年)知縣向日紅重修《清河縣志》十二卷(今存七至十二卷)。 崇禎十三年(1640年) 四月至七月不雨,衛運河乾涸,冬大飢,民始採食樹葉、木皮、繼則人相食。 崇禎十四年春,大疫,死屍枕藉。五月,飛蝗至,飢民取以代食。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進入清河佔領縣城置縣衙。 清 順治十年(年)衛運河決,洪河等村盡淹。十三年又決,淹沒更甚,陸地行舟。 順治十五年三月,蝗蟲食禾苗。 順治十七年四月,遭雹災。 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夜,風霜並作,禾苗凍死過半。 康熙十六年春,風霾陰霧49餘天。 康熙十七年知縣盧士傑、夏琮纂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七年知縣錢啟文纂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八年大水,平地行舟。 雍正十年(1732年)秋,禾生蟲,形如蛆。 雍正十一年二月,大雨莊稼被淹。 雍正十三年大旱,禾苗枯死。 乾隆二年(1737年)衛運河決尖庄,田禾淹沒。四年復決。 乾隆八年夏旱,大飢。減免田租有差。 乾隆十二年七月,大風拔樹。 乾隆四十四年衛運河決,民宅行舟。 嘉慶十八年(1813年)歲大飢。 嘉慶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道光三年(1823年)河決,平地水深丈余。 道光十年四月(閏)二十二日地震有聲。 咸豐七年(1857年)蝗災,大飢。 咸豐十一年四月七日,白蓮教首張善繼攻破清河城,知縣陳大烈、典史趙維煥死。白蓮教於洛體,由山東夏津率萬人,進入油坊、謝爐,與官府團勇戰於黃金庄,兵敗南撤。 同治元年(1862年)瘟病流行。是年,成立民團30餘團。 同治三年正月,白蓮教楊蓬嶺之侄招聚教徒萬餘人,屢攻清河,均被團勇擊退。 同治六年知縣熊存瀚蒞任,成立民團三十三團。 同治七年衛運河決口,莊稼被淹。 同治十一年知縣王鏞續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光緒三年(1877年)歲大飢,人多有餓死者。 光緒四年大旱。 光緒八年地震。 光緒九年知縣工黃汝香續修《清河縣志》四卷。 光緒十八年衛運河決成災。二十年河決復甚,全縣盡成澤國。 光緒二十四年山東交界各州,鄉民多習拳勇,名曰義和,繼改稱梅花拳,後沿用義和名目。直隸南宮、曲周、清河、威縣、滄州等地拳民日益增多。 光緒二十五年河間、故城、吳橋、清河等縣的義和團以景州為中心開展活動。 光緒二十六年酷旱,至七月始雨,大飢。 光緒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景廷賓聯合義和團余部趙三多等萬餘人,在巨鹿廈頭寺正式起義,清河農民義和團紛紛響應。 光緒三十年縣設立高等學堂。 光緒三十二年縣高,設立師范傳習所,同年改秒初級師范學堂。
民國初中期 民國元年(1912年) 民國成立,設直隸京師,轄清河縣。在油坊鎮設二等乙級郵局。 民國3年東鄉民團團長馬全天(馬雙埠人),抗繳官府稅,「馬全天抗洋捐,要官府速豁免」的口號迅速傳播,馬率民團及鄉民持土槍、刀劍、三眼槍、土炮等進攻清河到城,城內警衛開槍射擊,死亡數人。 民國8年全縣人口130066人。 民國9年大旱,未能播種,死亡外逃者甚多。 民國12年在廉冢集北街,借春暉書院籌立蠶桑學校。 民國15年食鹽短漲價,每斤銀5分9厘。 民國18年縣高等學堂改名為完全小學校。春,縣成立女子完全小學校。 民國19年10月12日4時,山東土匪王治岐率土匪200餘人竄入清河,東北軍及保衛團剿匪。 民國20年9月18日日軍侵佔沈陽後,縣立高小學生王發武、劉鐵之、楊波、牛壽君等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民國21年大雨成災。 民國22年12月,張福謙及趙鼎銘等續修《清河縣志》十七捲成。 民國23年春,東野庄宋春山經王福田(南宮和生店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清河縣第一名黨員。 3月,由中共南宮縣委委員馮化宣主持建立清河縣第一個黨支部------東野庄黨支部。 民國24年春,中共直南特委決定,建立中共南(宮)清(河)工作委員會(簡稱南清工委),書記馮化宣,委員郭松鶴、馬建榮。 秋,東野庄黨支部派宋春香去南宮蘇村參加冀南黨組織領導的分糧吃大戶暴動。 民國25年3月,冀南暴動失敗後,馬國瑞、馮化宣等轉移到東野庄,該成為冀南特委開展秘密工作的臨時指揮部。 3月,劉鐵之在戴家屯一帶做宣傳工作,發展黨員。 3月,寧心力在大堤、峨二庄、王化庄做黨的創建工作。 11月,王發武回清河開展黨的地下活動,發展黨員。
『捌』 石頭城遺址的歷史沿革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里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置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鍾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贊嘆,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此後數百年間,這里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環山築造,周長「七里一百步」,相當於如今的六里左右。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開二門,東開一門,南門之西為西門,城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現時勢威。城內設置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台,可以隨時發出預報敵軍侵犯的信號。至南朝時,石頭城作為保衛都城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依舊未變。 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將山崖沖刷成峭壁。隋文帝滅陳、平毀建康城後,在石頭城置蔣州,唐代初年在石頭城設揚州大都督府,石頭城在隋朝和初唐時是南京地區的中心。
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後,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雲:「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筆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時期(924年)。石頭城上興建了第一座寺廟——興教寺,以後這里就成為寺廟、書院集中的風景名勝區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譽中外。
據地質學研究,這里的岩層是距今大約1億年到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的浦口組地層, 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6米,寬3米,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岩塊,怪石嶙峋,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被稱為「鬼臉城」。南京民間中有關鬼臉城的傳說很多。相傳這塊岩石原來猶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臉城西側確有一處清亮的池塘,從水面的一側可以看到鬼臉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稱之為「鬼臉照鏡子」。
這一神奇的傳說,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人。石頭城遺址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人們踏青覓翠、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去處。
南京石頭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鑿成,中段有幾塊盪紅色砂礫岩因經古時長江水沖刷而凹凸不平,有如獸面,故俗稱鬼臉城。石頭城周長約3000米,南面開2門,東面開1門,西北因緊靠長江,故不設城門。當時,石頭城為孫吳水師的總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隻。城內建有石頭倉庫,用來儲存糧食、兵器等物資。城西最高處還建有孫吳的烽火台。據說一旦發現敵情,在烽火台一舉烽火,半日內即可傳遍長江沿線。石頭城地勢險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稱。以後由於長江河道逐漸西移,石頭城的軍事價值有所減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二年興建城牆,此處石頭城便成了南京城牆的一部分。如今石頭城已是聞名中外的歷史古跡,也是南京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在南京石頭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車可達。
『玖』 平頂山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
平頂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輩出。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在此均有考古發現。史籍最早見於公元前1324年,《詩經》、《論語》、《山海經》等著作對此地均有記載。西周時期為武王宗室應侯封地,應國以鷹為圖騰,因此平頂山市又稱鷹城。公元前526年,孔子與葉公曾在這里討論治國理政之策,留下了「近者悅,遠者來」的治國名言。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始建於東漢的香山寺,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千手千眼觀音得道證果之地,為漢傳觀音文化源頭。始建於北魏的風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曾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中州四大名剎」。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和應國墓地遺址被國家列為重大考古發現,三蘇園是宋代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陵園,葉縣縣署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明代縣衙。一年一度的馬街書會,綿延700餘年不衰,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平頂山被命名為「中國曲藝城」。千百年來,這方熱土哺育了眾多傑出人物。這里既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墨子、漢代名相張良、唐朝詩人元結和劉希夷、南宋抗金名將牛皋、清代文學家李綠園、現代著名詩人和教育家徐玉諾、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的故里,又是世界劉姓和葉姓的祖籍地。孔子、李白、韓愈、顏真卿、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等歷代文人名士,或游歷於斯,或為官於斯,或安葬於斯,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
『拾』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宋元時期一處規模較大的汝瓷官窯遺址。分布於河南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內及村南台地,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分布范圍之廣,為河南瓷窯址所罕見。其中心區域在村內的中北部,燒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為主。汝宮窯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特別是對於兩宋官窯瓷系的發展,起承前啟後的作用。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是宋元時期(960年-1368年)一處規模較大的窯場。在宋代的五大名窯中,汝窯被列為其中之冠。
時代:北宋
發掘地點:河南寶豐清涼寺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