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湖上樁屋遺址是什麼時候發現在哪
Ⅰ 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的湖上樁屋在哪
C瑞士
是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湖上樁屋
© palafittes.org
歐洲最古老的紡織品、貝殼、黃金、琥珀、陶瓷、木製獨木舟和自行車 - 一個無以倫比的大寶藏隱藏於濕地中。由於保存條件良好,這些最早人類生活的歷史見證得以完好保存。所有隱藏在湖底或湖邊的遺跡都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 2011年,在阿爾斯山周圍六個國家發現的111座史前支架屋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遺產。樁提供准確詳細的了解,在歐洲早期農民的世界 - 他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畜牧業和技術創新。由於木建築構件機會完成在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跟蹤史前村落及其空間發展的遺體精確約會。該發現是距今5000-500年,並記錄約30文化團體的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該樁是史前定居點的最佳來源,在一些地方,都對在千年數米厚層序與高達25重疊村落遺址。他們的村莊和房屋建築非常多樣:有行,行,道路或聚集的村莊,房子是建在地面上,甚至取消。每個結算都有自己的歷史,這樣的引用,可以發現在淺水湖邊地區(如比爾湖)今天,但也可以遠離在淤積腹地(如楚格湖),或在今天的市區(如蘇黎世)中湖。
Ⅱ 河姆渡遺址有哪些特色
黃河中下游進入半穴居時代的同時,在南方的長江流域一帶,高溫、多雨又潮濕的水鄉澤國,出現了大量的"干欄式"住宅。據唐代著名史學家杜佑編纂的政書《通典》記載: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桿欄"。
這種住屋特色,就是完全的"人造木屋",其外形和"巢居"諸多相似。後來,經過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考古,發現那裡的房屋就是標準的"桿欄式"住宅。
河姆渡遺址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南抵象山港,包括舟山群島在內的浙東沿海地區。當時,這里背山面水、風光明媚,真是一個好地方。
河姆渡遺址堆積層厚度約4米左右,自上而下共分8個層次並相互疊壓。除表土層和沖積層外,從第一至第四層都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干欄式建築遺跡,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遠遠望去,密密麻麻,蔚為壯觀。
第四文化層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遺存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可見,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
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扎的辦法樹立。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即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
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復雜得多,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這種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干欄式建築技術還被河姆渡人運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一眼木構淺水井遺跡。水井位於一處淺圓坑內,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一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
水井外圍是一圈直徑約6米呈圓形分布的28根柵欄樁,另在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葦席殘片等,可見井上還當蓋有井亭。
干欄式建築具有通風、防潮、防獸等優點,對於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我國西南部亞熱帶地區非常適用。事實上,河姆渡人的這種干欄式建築,與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在氣候方面,7000年前河姆渡的氣候比較溫暖濕熱,年降雨量較多。在地理方面,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東面南北走向的烏石山、羊角尖山、雲山等低山丘陵三組山系構成碩大的"工"字形,這種地貌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陸功能。
距今1萬年前開始的全新世初大規模海侵時,四明山北麓成為一片淺海,從長江口順潮而下的泥砂搬運到這里後,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擋而沉積下來,使河姆渡一帶的淤積快於其兩翼,當海退開始後,河姆渡一帶自然最先出露成陸。
當河姆渡成陸時,"工"字形地貌兩翼尚處於淺海之中,海水漲落有規律地推動湖水升、降,為河姆渡人的稻田創造了自灌條件,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稻穀。因此河姆渡人可以騰出更多時間、更多勞力去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
河姆渡處於湖泊沼澤、平原、草地、丘陵、山岡多種地貌的復雜環境,所以這里的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產、生活。
Ⅲ 美國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都有哪些歷史遺跡可以參觀
美國人民是個勇敢而愛好自由的民族. 他們原本來自世界各地, 是許多不同的文化、種族和宗教, 經過長時期的共存結合而形成的, 漸漸他們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
17世紀以前, 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 但經過百餘年的移民, 這里已成為歐洲國家人民的新家園, 而其中最主要為英國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 這13州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 幾經協商與改革, 聯邦體制的美國, 於法國大革命前夕, 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早期的美國很歡迎外來的移民, 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長. 美國人口, 在1776 年只有300萬人, 而現在則超過2億. 在人口迅速增加的過程中, 新的生存空間, 也跟著不斷開拓, 而方向則由東向西, 拓疆的先驅們不但從事農耕畜牧, 也尋找礦產及其它資源. 到了20世紀,美國不但已成為世界強國, 並且也是科學、技術、醫葯及軍事力量的先進國家.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 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 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2,000萬, 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 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 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 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 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 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 定居於沿岸地區, 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 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 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 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 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 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 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 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 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 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 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 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 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 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 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 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 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 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 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 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 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 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 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 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 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 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 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 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 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 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 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 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 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回復統一, 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16)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 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 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 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 1914 年, 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 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戰後的10年間, 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 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 據1929年統計, 居城 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 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 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 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 原因有二, 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 二為新技術的帶 動. 雖然經濟成長很快, 但是基礎不穩.
不景氣時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 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 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 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 銀行倒閉…… 一片蕭條. 1932年, 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 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 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 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 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 被稱為"冷戰".
1960年以來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 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 經濟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 則仍不斷膨脹;從 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 繼續增加, 1970年, 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 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1960年代中期, 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 此外, 由於工業的發展, 人口的集中, 60年代後期, 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 70年代初期, 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 是大恐慌以來, 最嚴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 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 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 里根連任總統, 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美國11個瀕臨毀滅的歷史遺跡:
1、華盛頓特區 大都會 AME 教堂(Metropolitan A.M.E. Church)
這座維多利亞時期哥特式的紅磚建築是在1886年完成的,這里在1895年的時候舉辦過Frederick Douglass的葬禮,一個世紀後,又舉辦過Rosa Parks的葬禮。現在這里長期受到水浸的侵蝕,這部分是因為附近的建築工程所致。教堂的會眾不得不發起了一項全國范圍的資金籌集運動,用以搶救,重建教堂。
2、美國州立公園和國有歷史遺跡
美國國家史跡信託估計,由於預算削減,400多個州立公園和其它遺址將會關閉,比如上圖的蒙大拿德奧蒙州立公園(Montana de Oro State Park)。有被關閉危險的遺址有,革命戰爭堡壘(Revolutionary War forts),內戰戰場(Civil War battlefields),還有每年接待7.25億遊客的國家遺產和本土美國歷史遺跡。
3、內布拉斯加州 林肯 工業藝術大樓(Instrial Arts Building, Lincoln, Neb.)
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有著自然天窗,錯綜的屋頂結構,和一個四層樓高的噴泉內飾的,梯形展覽會大樓,展現了內布拉斯加州林肯最好的一面。如果開發者不盡快找出一個計劃,拯救並重修這個建築,那麼這里將會被毀壞。
4、肯塔基州哈爾倫郡 黑山(Black Mountain, Harlan County, Ky.)
歷史性的礦業小城Benham(上圖)和Lynch通過發展小商品經濟創造了財富,也創造了歷史遺跡景點,但是,現在這些小鎮現在面臨著威脅,附近黑山地區的采礦活動將會破壞該地區的自然風光,也會阻礙當地發展旅遊業的進程。
5、新澤西州 帕特森 英克利菲體育場(Hinchliffe Stadium)
作為黑人聯盟棒球隊的最後倖存的球場公園之一,英克利菲體育場的這個有1萬個座位,灌澆混凝土的藝術裝飾結構現在已經關閉,而且受到了嚴重的損壞。
6、加利福尼亞州 帕羅奧圖市 胡安娜?布利歐奈故居(Juana Briones House)
這座房屋建於1844年,建造者是舊金山的一個西裔居民。這是帕洛奧圖市(Palo Alto)最古老的建築,位於矽谷的中心。建築者是胡安娜?布利歐奈,一位大牧場主,傳統醫治者和企業家。這座房屋展示了加利福尼亞的富有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的歷史。現在這個房屋被遺棄,破壞,很可能被拆毀。
7、康涅狄格州 費爾菲爾德縣 梅里特林蔭大道(Merritt Parkway)
梅里特林蔭大道建成已有70多年了,一直以多樣化的裝飾橋,以及青蔥繁郁的自然景觀著稱,是美國最漂亮的道路之一。公路上的交通流量日漸增多,但是資金缺乏的康州交通部並沒有執行理性的維護修理工作。而交通部的重新排列,取代橋梁和重新設計交叉路口的行為已經對這里的獨有特色造成了威脅。
8、關島 Yigo Pagat
這里是查莫羅人之鄉,關島一直在努力保存其歷經數千年的文化遺址。這個遺址曾經是查莫羅人小村落。和島上其他地方一樣,因為美國軍隊宣布要在島上搞建設,這里也受到了威脅。
9、密歇根州 索戈塔克 索戈塔克沙丘(Saugatuck Dunes)
這里有非常壯觀,極少開發的沙丘,水域,森林和濕地的景觀,索戈塔克沙丘沿海地區在密歇根湖畔蜿蜒,共佔地2500英畝。這里有數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還有大量的具有考古學家之的重要歷史遺址。這里和周圍社區現在受到了威脅,因為有提議要在這里建設一個400英畝的居民區,其中包括一個碼頭散步區,一個旅館,飯店和大商場。
10、密西西比州 莫里迪恩 三步大廈(Threefoot Building)
80多年來,這個16層的藝術裝飾的,花崗岩覆蓋的摩天大樓都是密西西比州莫里迪恩市中心的地標建築。雖然一位開發者說有興趣復原這座受到損壞的大廈,莫里迪恩的這座大廈還是有被拆毀的危險。
11、弗吉尼亞州桔郡和史波特斯凡尼亞郡,荒野戰場(Wilderness Battlefield)
上圖埃爾伍德庄園(Ellwood Manor)附近連綿起伏的景觀地帶,曾經見證了內戰中最為重要,最為血腥的交戰:荒野之戰。這場戰役中傳奇將軍Robert E. Lee 和Ulysses S. Grant面對面地交戰。現在沃爾瑪計劃要在這里建立佔地24萬平方英尺的商店,使得這里的歷史遺跡受到了威脅。4月30日,當地法庭宣判,一樁阻礙這個發展計劃的訴訟可能取得進展。
Ⅳ 考古學家發現最早的湖上樁屋在哪裡
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的湖上樁屋出現在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湖上樁屋
歐洲最古老的紡織品、貝殼、黃金、琥珀、陶瓷、木製獨木舟和自行車 - 一個無以倫比的大寶藏隱藏於濕地中。由於保存條件良好,這些最早人類生活的歷史見證得以完好保存。所有隱藏在湖底或湖邊的遺跡都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 2011年,在阿爾斯山周圍六個國家發現的111座史前支架屋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遺產。樁提供准確詳細的了解,在歐洲早期農民的世界 - 他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畜牧業和技術創新。由於木建築構件機會完成在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跟蹤史前村落及其空間發展的遺體精確約會。該發現是距今5000-500年,並記錄約30文化團體的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該樁是史前定居點的最佳來源,在一些地方,都對在千年數米厚層序與高達25重疊村落遺址。他們的村莊和房屋建築非常多樣:有行,行,道路或聚集的村莊,房子是建在地面上,甚至取消。每個結算都有自己的歷史,這樣的引用,可以發現在淺水湖邊地區(如比爾湖)今天,但也可以遠離在淤積腹地(如楚格湖),或在今天的市區(如蘇黎世)中湖。
Ⅳ 吳越國皇宮遺址在哪
吳越國(907年-978年)是五代時期十國中的一國,(第九個滅亡)由浙江臨安人錢鏐所創建,以杭州為首府。佔地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地圖如下)。其范圍包括今之浙江省、上海全部與江蘇省的蘇州、無錫部分地區。歷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納土歸宋,歷時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戰亂頻仍,錢鏐採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戰略方針,重農桑、興水利,發展與日本、朝鮮等國海外交往,使兩浙之地有一個較長的穩定發展時期。978年,錢俶主動降宋,吳越滅亡,立國七十二年。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 」,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
Ⅵ 河姆渡遺址的文物遺存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范圍內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遺跡 ,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扎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復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紡織工具數量多、種類豐富。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縫紉用的是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厘米,徑大0.2厘米,針孔大0.1厘米,與今天大號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葦編和器物上精緻的圖案看,當時織品為經緯線數量相同的人字紋和菱紋。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共8支,系用原木製作,形似後世的木槳,只是形體略小一些。有槳一定有船,推測河姆渡人已劃著獨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魚采菱,也可能用於氏族間交流時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這里當時已有相當發達的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河姆渡遺址的發現,使人耳目一新,過去誰會想到遠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長江下游會存在著如此燦爛的文化呢!」
河姆渡文化 的發現,使長江下游地區史前考古學跨上了新台階,改變了過去人們的認識,以事實糾正了以往認為江南前文化發展較晚的觀點。正如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所說:「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民族文化先從這里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其它地區文化比較落後,只是在它的影響下才得以發展。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曾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文明時期,它常常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特點和途徑在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