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渤海國遺址三靈墳

渤海國遺址三靈墳

發布時間: 2021-03-10 16:37:17

A. 集安市高句麗遺址具體描述

呃~~~~

高句麗的遺址其實都很小,而且門票挺貴的

開放景點有:將軍墳,好太王碑,太王陵,禹山貴族墓地(我們當地叫五盔墳),丸都山城(旁邊是洞溝古墓群山城墓區)

網上比我自己說的好,所以就找了幾個能說明白的短文

將軍墳最有名: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東北約4公里的龍山腳下,因其造形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推算為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高句麗王朝第二十代王長壽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壇階梯式,高13.1米。墓頂面積270平方米,墓底面積997平方米,全部用精琢的花崗岩砌成。墳階七層,每層由石條鋪砌而成,每塊條石重達幾噸。第五階有通往墓室的通道,蓋棺石板重50多噸,每面三個護墳石各重10餘噸,其勢宏偉壯觀。

這座方「壇階梯石質」古墓,採用精琢花崗石砌築,共七階,第一階為四層石條鋪砌,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其餘六級,每階皆由三層石條砌成。整個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積997平方米,頂部面積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階正中,有早年打開的閑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體,邊長5米,高5.5米,四壁用6層石條砌築,墓頂覆蓋一塊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達50餘平方米,重約50多噸。墓室內的地面上並排置放著兩個石棺床,棺木及隨葬品早已盪然無存。墳的上下到處都是巨大石條,光是墳的外緣石條就用了1100多塊。在墳的頂端,四邊的石條上留有排列整齊的圓洞,墓頂的積土中有板瓦、蓮紋瓦當和鐵鏈一類構件,可以看出是亭閣建築的遺跡,這與北方其他民族的喪葬習俗極為吻合。將軍墳後面原有兩至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現僅存一座,建築樣式與主墓相同,規模則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據考證,將軍墳應是一座高句麗王陵,當在4世紀末到5世紀初建築。高句麗王朝始建於公元前37年,到這時已傳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長壽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將軍墳距好太王陵不遠,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國內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此應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的陵墓。「將軍墳」之稱是清末當地老百姓叫的,一直流傳至今。昔有《別金相登將軍墳》一詩曰:「將軍墳墓幾干秋,墳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漿傷往事,荒煙蔓草賦閑游。三輔霸業今何在,百濟名邦早已休。獨有英雄埋骨處,峨峨高峙龍山頭。」

好太王碑:

集安市區城東4公里外的禹山腳下、通溝平原上,坐落著一個外形宏偉的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這就是高句麗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東北200米處,有一座高大、端莊、通體黝黑的石碑,這便是被譽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據史料記載,好太王碑建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歷史。它是用一塊完整巨大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寬不等,在1.34至2米之間。碑體重約37噸,碑身略呈方柱形,無碑額。整座石碑未藉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塊不規則的花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談德,於公元391年18歲時即位,39歲死亡,謚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專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間是高句麗歷史上的空前繁榮發展時期,他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東討西征,占遼東、驅倭寇,侵漢江、降扶余,使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

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其父的功業而樹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為漢字隸書,方嚴厚重。四面碑文豎行共44行,行間以界格,每行41個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歲月磨蝕,以及晚清、民國時火焚除苔和不當拓字,使碑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可識之字目前僅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體明了,惟斷句、考證所涉及歷史、考古諸多問題爭議不少,中外學者因此著書立說,各陳己見。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集安市區2.5公里處,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我國地方民主政權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為世界古代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丸都山城是憑借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東、西、北三面城垣所在山脊最高海拔676米,外臨陡峭的絕壁,內抱較為平緩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萁狀,平面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城周長為6395米,目前,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石材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上部築有1米高左右的女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城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至今未發現門址。山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經瓮門下涵洞注入通溝河。城內有地面遺址3處,蓄水池1處,墓葬37座。宮殿遺址在東側山坡下,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0米,進深作三層階地,每層階地設排列有序的礎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紅色瓦礫。這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是高句麗民族建築才華、築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麗在丸都山城營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為中世紀都城建築的傑出範例。

太王陵:

太王陵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的陵墓,始建於公元391年。是現存高句麗王陵中唯一確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

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早年被盜,幾經兵燹戰亂,階壇傾頹。光緒年間,墓上出土大量的蓮花紋瓦當和文字磚。磚的側面有模壓陽文「願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羅振玉先生著《好大王陵磚跋》收入《唐風樓金石文字跋尾》一書(1908年)。池內宏著《通溝》中著錄及照片。I984年,集安市博物館清理太王陵環境時,出土一批蓮花墳瓦當和文字磚。

根據墓上出土多件□願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文字磚,以及蓮花瓦當的年代,陵墓的建造年代,斷定此墓為好太王的陵墓。墓東北200米為好太王碑。

好太王名安,亦稱談德,公元391年即位,公元412年棄世,在位22年。好太王統治時期是高句麗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重要發展時期,好太王碑記載:□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掃除不佞,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豐熟。口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開拓疆土,是高句麗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人物。

好太王陵的方壇構築前曾下挖80厘米的基槽,奠基90厘米,由於一千六百多年的地層變化,方壇基部變動較大,邊長66米左右,近於正方形,殘高14.8米,方向近於正西(263度-265度)。

經過調查清理發現,太王陵的內外結構與將軍墳略有不同,太王陵目前可見16級階梯,第一級階壇由5重修琢工整的石條壘砌,頂部修築墓室,東西2.95米,南北3.25米,藻井上部石條稍內收,蓋頂石系一整塊長園形石板頭長徑8.4米,短徑5米,厚0.8米,墓室高3米,墓道長5.3米,寬1.85米。

墓室內置一座兩坡水硬山式石槨,經修復,石槨長2.4米,寬2.7米,高2.05米。石槨內並排兩座石棺床,長2.2米、寬1.2米,中間無空隙,四周邊緣突起。石槨用沉積頁岩精磨而成,呈綠、蘭、紫三色,各部由榫卯結構結合,西側槨山牆開門,兩扇石門,通向墓道墓門。

好太王陵是高句麗王陵喪葬制度的綜合載體,在考證王陵的史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對於研究高句麗王陵結構、喪葬制度,建築理念等信息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了解好太王統治時期的社會政治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

五盔墳五號墓(這個墓區只有這個壁畫墓開放):

五盔墳五號墓為石室壁畫墓。覆斗形封丘,周長120米,高5米。

抗日戰爭時期,此墓曾被掘開。日本學者有著錄,稱之為「通溝17號墓」或「四葉冢」。1962年春,吉林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清理。

五號墓的墓室低於地平面3~4米,由墓道、甬道、墓室構成。方向158度(東南)。

墓室由修琢工整的石條砌築,平面呈長方形,東西4.37米,南北3.56米。四壁高2.18米。梁枋以上作兩重抹角疊澀藻井,上覆蓋頂石,墓室舉高3.94米。

墓室內置三座石棺床,東西並列,中間為一整塊花崗岩石材修鑿而成,兩邊石棺床緊靠東西兩壁,各由一大一小兩塊石材構成。

墓室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兩壁繪有精美的壁畫。壁畫直接繪在平整的石壁上。先以纖細的墨線或紅線起稿,然後設色,有紅、褐、綠、黃、白、粉紅等顏色,最後以濃重的墨線勾勒定稿。顏色均為礦物顏料,以動植物膠調合而成。至今仍很鮮艷。

甬道兩壁各繪一力士,面向墓室,手持弓箭和綮戟,足踏蓮台,護衛墓室及主人棺槨。

南壁被甬道分為兩部分,各繪一朱雀,紅勝如火,展翅修尾,相對而立於蓮台之上。

北壁玄武,一條大蛇纏在一隻大龜上,兩首相對。蛇身有黃、綠及紅褐色格紋,龜背為紅褐色,無甲紋。

東壁青龍,南向騰飛,龍身為黃、綠、紅褐色,以黑色斜方格勾勒鱗紋,四肢飾白羽。墓室壁畫中共有龍39條,形體、顏色大體相同。

西壁白虎,身著白色,墨線勾出虎皮紋,亦南向作飛撲姿勢,與青龍相對稱。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並稱四神,亦稱四靈。是遠古時潮,人們對天上28顆星宿構成四組圖象的稱謂。戰國至秦漢墓葬及建築中常有四種形象的磚、石、瓦當等。人們以為是上天為正四方而派出的神靈。因此有南朱雀、北玄武、東蒼龍、西白虎之說。

藻井部分以神仙、羽人、飛天、伎樂仙人為主。最典型的是第一重抹角石的四幅畫。從東北角開始,為伏羲女媧,皆人首龍身,一為男相,手捧日輪;一為女相,手捧月輪。是人類起源傳說中的始祖。東南角為一牛首人,手執禾穗在前。據文獻記載,神農氏牛首人身,教人以五穀。後隨一羽人,手持火把,或為燧人氏,教人用火。南方正中一人扶車輪,手持槌子敲打,旁邊一人在樹下鍛鐵,同為傳說中人物,應該是造車的羲仲父子形象。西北角繪一乘龍仙人,頭戴平天冠,衣著袍服,後面有一人乘飛廉,手持灬ξ

B. 清朝滿人是什麼族

是滿族。

滿族(滿文:拉丁轉寫:Manju),原稱滿洲族,之前亦稱為滿民、滿人等,因為以紅纓為傳統帽飾,故而又有紅纓滿洲之稱。是中國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散居中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2000年統計的滿族人口數為1,068萬。滿族本民族的語言是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族的姓氏叫做「哈拉」。多達1114個。滿族的傳統飲食比較講究,除不吃狗肉外,很多習慣都與漢人相同。這也是北方通古斯民族共同的習俗。


2、民族發展

滿族是歷史影響尤為顯赫、人數眾多的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目前全國滿族總人口已超過1,000萬(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滿族人口為9,846,776人),僅次於壯族,居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滿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遼寧省,超過全國滿族人口的半數。其次為河北、北京、吉林、內蒙古、黑龍江、新疆、寧夏、甘肅、福建、山東等省市自治區,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廣州、蘭州、呼和浩特、成都、西安等地。除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滿族人口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滿族自稱「滿洲」(在滿語翻譯即「高貴、貴胄」之意)。1911年辛亥革命後官方將「滿洲族」簡稱為「滿族」。 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時的肅慎、漢至兩晉時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北宋至明時的女真。「白山黑水」——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是滿族先民的發祥地。

「滿族」先世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有考古實據的歷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國考古隊在毗鄰俄羅斯的興凱湖地區考古發現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鷹頭「海東青」、馬鹿角雕制的圖騰「魚神」、夾砂陶器等文物。

渤海國7世紀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滿族先人的一部)領袖大祚榮建立了渤海國。其統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建國初期有編戶十餘萬,人口數十萬,後期人口逐漸增至五百萬左右。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到9世紀末,渤海國被遼所滅。

遼金時期

遼代(相當於北宋)時期,中國東北地區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這些女真部族之間並不相互統屬。其中生女真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創始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完顏部領袖),都城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時滅於蒙古與南宋的聯合進攻,共經歷9位帝王。金朝是當時佔領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的一個強大政權,其全盛時代的統治范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帶,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到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不斷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緊密的集合在一起,人們對一個統一的女真民族的認識更加清晰,在金朝統治中原時期,進入中原的女真人雖逐漸漢化但保持著相對的民族獨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國所滅,除當初留在東北以及後來陸續回到東北的女真人後來發展為今天的滿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漢族和回族。

明清時期

明代女真分為建州、海西(扈倫)、東海(野人)女真三部。

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族、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族自此形成。同時,也有一部分遼代女真的後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加入滿族共同體, 建國後被劃分成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但他們是今天滿族的近親(通古斯族系,即肅慎族系)。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編入八旗的還有當時相當數量的遼東漢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鮮人,甚至一些俄羅斯人,在八旗內部長期融合的過程中,他們已徹底融入了滿族。

建州女真人被稱為「佛滿洲」(舊滿洲),其他 人則被稱為「依徹滿洲」(新滿洲)。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 「清」,同時也改元「崇德」。1644年入關滅李自成,佔領中國,建立了覆蓋明朝東北、關內領土及西北漢唐故土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因滿洲族大部分定居在關內,間稱為「滿族」,建國以後延用簡稱滿族稱謂至今。

3、民族相關

民族特徵

典型的滿族人中,兩眼間隔較近,直鼻,長方臉型的較多,膚色較淺。滿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達到40%以上(這一比例在漢族中是20%)。

由於滿族在清代的支配統治階級地位,滿族較之中國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滿洲族每一萬人中的大學學歷者有1,652.2人,全國平均水平為139.0人,漢族為143.1人。在15歲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滿族為1.41%,全國22.21%、漢族21.53%,,滿族的數據遠遠低於中國國內的其他民族。

語言文字

滿族人初無文字,受契丹政權節制初期亦鮮通契丹語文。大致從完顏阿骨打祖輩頗剌淑(金肅宗)起始習契丹語;1119年(金天輔三年)詔令頒行由完顏希尹和葉魯仿依契丹大字和漢字為基礎創立的女真文字,後世謂女真大字。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顏亶參照契丹字創制頒布另一種女真文字,後世稱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滅亡後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會同館所編《女真譯語》為這種文字留下了珍貴的史料。但金代女真文與遼代契丹文一樣,是借用漢語文習慣創制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語屬多音節黏著語,語音加綴,動詞變格的頻率相當高,孤立的表意字並不能很好與語言相適應。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詞,也不能表示動詞詞尾變化,長期以來只能用於書寫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達口語,加之教學難度大,到16世紀初就逐漸失傳了。

滿語來源於古代女真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典型的黏著語。滿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滿族語言學者額爾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創制的新型文字,被稱為「老滿文」「無圈點滿文」或「額氏滿文」。後來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又命另一位學者達海加以改進。在字母右側上加「圈」加「點」,以更加方便讀寫。被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新滿文」或「達氏滿文」。滿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後,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逐漸學習漢族年代久遠的語言、文字。對漢字學習和應用的普遍性,使提高書寫藝術性成為必然趨勢,一批滿族書畫愛好者隨之出現。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慶年間,滿族上層社會書法家以群體規模登上文壇。

全國逾千萬滿族人基本不會說滿語,除一些語言學者和東北地區部分村落的滿族老人之外,滿族人通用漢語。新疆的錫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宮研究滿文檔案的人大多數是錫伯族人。近年來通過互聯網,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年輕滿族人開始學習滿語,並且正在逐步擴大范圍和影響,同時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三家子滿族村,也建立了全國第一所滿語學校(政府)、哈爾濱阿城區的公辦學校了組建了滿文中專,黑龍江大學也建立了滿文專業等。哈爾濱工程大學也成立了滿通古斯語言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滿族文化交流協會。

滿族服飾

滿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為長期適應寒冷氣候而選擇了包暖性較好的袍裝作為日常服飾。在明朝中期滿族吸收中原漢族的襖式服裝,改進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裝」也稱「旗袍」。清朝建立後由於滿族貴族統治者的強制性推廣,旗裝在全國通行,但很快與漢族傳統服裝相融合。到民國時期又加入了現代西方時裝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旗袍。二十世紀以來,滿洲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滿族先民是游獵民族,在理發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為了適應長期游獵跋涉的生活,滿族男子選擇了辮發作為發式。其做法是先將額前部的頭發剃光,以避免遮擋視線,便於射箭或格鬥。後部的頭發不作發籍而是梳成發辮,以適應騎馬顛簸。這種發式曾在清代為統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國強制推行。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4、民族文化

滿族在文化方面,滿族對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清聖祖玄燁主持編纂的《音韻闡微》、《數理精蘊》、《歷象考成》、《皇輿全覽圖》等書,均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早期滿文著作,除《滿文老檔》、《滿洲實錄》和圖理琛的《異域錄》等,還有大量學習滿文必備之書,如《清文啟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鑒》等等。《清文鑒》經多次增訂,編纂成5種不同民族文字的滿文辭書——《御制五體清文鑒》,對滿、漢、蒙、藏、維吾爾等各民族相互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是一種重要參考資料。譯書也很普遍,主要漢文名著,大多有滿文譯本。除官書不計外,民間說部如《三國演義》、《西廂記》、《金瓶梅》、《聊齋志異》等都有滿文譯本。其中以扎克丹譯的《聊齋志異》譯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時,涌現出一批滿族文學家。早期著名的詞家納蘭性德著的《側帽集》和《飲水集》,清新婉約,生動自然,足與當時詞壇上負有盛名的漢人朱彝尊和陳維崧媲美合稱「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藝術推到空前高峰,成為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滿族人,老舍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還是傑出的曲藝家。他的作品眾多,而且膾炙人口。不愧為當代的「人民藝術家」。

滿族崇尚理學,滿族大儒曾將《大學》、《中庸》、《論語》、《孝經》等書譯成滿文,以教旗人,其書圓藝術也達到相當高的境地。從皇帝、王公到一般滿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於繪事,出現了許多著名畫家。鎮國愨厚公高塞,自號「敬一道人」,工詩畫。《池北偶談》評他的小景「筆墨淡遺,擺脫畦經,雖士大夫無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瑤華道人、唐岱、布顏圖、麟慶的夫人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畫家。鐵保、永理是滿族著名的書法家,與翁方綱、劉鏞齊名,並稱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書法,至今為書家稱道。當代的書法大家啟功也是滿族。全國人大常委溥傑的書法也別具風格。

滿族文化非常發達。大量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是薩滿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傳的,又有經文記載的。按內容,滿族神話可分為:①起源神話。包括人類起源、萬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關系神話。在薩滿族神話中,宇宙是一個喧囂的多層的立體世界,即所謂「登天雲,九九層,層層都住幾鋪神」,每層天中都有人和動、植物、有惡魔和善神,各層間互通。③靈魂神話。滿族神話的特點,是動、植物神話、祖先神話,自然神話共融一處,並有圖騰崇拜的遺跡。

《滿文老檔》:中國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共180卷。主要記述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關系、宮廷生活、習俗、天文、地理等等。《滿文老檔》史料原始,記事廣泛,內容豐富,對《清實錄》等書的校訂補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研究清史、滿族史、東北地方史和滿族語言文字演進史提供了較系統而翔實的資料。

禮儀文化

滿族歷史上是一個狩獵的民族,史稱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國語騎射」(國語即滿語),歷代皇帝反復告誡:「騎射,國語乃滿族之本務。」(見《大清會典事例》)。[18]他們「性多淳樸,地產小麥,雖知耕種,而以漁獵為生。遇冬日堅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婦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獵取食物、防禦野獸侵害的工具,也是軍事武器運用於戰場,因而在滿族社會生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後金努爾哈赤把騎射作為立國之本。在他實行的八旗制度中,將滿族人分別組織於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當時人人習射,並以箭法高低為榮恥,無論王公大臣或旗丁,無不挽強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極齋戒迎春祭天,於院內射箭,有大臣勸諫道:「齋戒不宜射箭」,皇太極答道:「昔遼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習射。

滿族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發,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

滿洲婚俗

在滿族的風俗習慣中,對婚禮非常講究,一般要舉行三天,即傳說中的三日婚。第一天「響棚」,第二天「亮轎」,第三天「正日」。

響棚

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辦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選個好時辰,即訂立吉日。吉日訂妥後,男方就要給女方家送去一壇老酒、一隻肥豬,給女方家宴請賓客用。

亮轎

婚禮第二天,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就是「亮轎」了,即請新娘上轎。屆時,新娘要在鼓樂聲中揮淚與家人告別,母親則把新娘的洗臉水潑在花轎停放過的地方。花轎則多是用馬拉的,不用人抬,轎門用紅綾檔簾,轎頂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還在轎的兩側裝上透明鏡。其次,轎內還要壓轎的孩子和娶親婆。孩子一般選8至9歲的男孩子,娶親婆則要是夫妻雙全,兒女健康的。

正日

所謂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紅戴花乘轎或騎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樂吹奏,帶領迎娶新娘的彩轎去女家迎親。生命伊始便掛在脖子上的吉祥鎖,是父母對子女健康成長的祝福,如今要女兒留下這鎖表達了對女兒的戀戀不舍,同時解下這把鎖,也標志著女孩子從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將開始。

5、旅遊景點

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撫順處處充滿了神異的色彩,世界文化遺產、清朝關外三陵之首——永陵,依然佇立在興京城神奇的啟運山下。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後金第一都——赫圖阿拉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覺爾察城、御路古榆、啟運神樹無不向人昭示著那段神奇的歷史,引起遊人無盡的遐思。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被譽為「中華滿族第一鄉」的新賓縣內,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滿族老街、滿族農庄,滿族美食讓您親身感受風情萬種的滿族民俗,深刻了解滿族文化和歷史。

清西陵(3)

【清西陵列入文化遺產】

2000年清西陵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英文名稱: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於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1)。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於河北省境內,修建於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眾多的宮殿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築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

6、人口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滿族總人口為10,708,464人[12],其中:男性554.78萬人,女性513.45萬人;性別比為108.05。與10年前的'四普'相比,滿族人口增加了83.55萬人,增長率為8.48%,平均年增長率0.79%。

在滿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376.54萬人,占總人口的35.25%;鄉村人口691.69萬人,占總人口的64.75%。與2010年相比,滿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7.15個百分點。

滿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遼寧省,共有550萬人,占滿族總人口的51%。另外,滿族人口在100萬左右的地區還有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內蒙古。

C. 渤海有什麼名勝古跡

渤海鎮境內重要名勝古跡和景觀,主要有:唐代渤海國都城上京龍泉府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隆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保存有渤海國的珍貴遺物石燈幢和大石佛;位於江北岸台地上的渤海國三靈墳,與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隔江相望;吊水樓瀑布距渤海鎮20公里。

D. 中國古都文化聖地都有哪些

1.周庄世界最具魅力水鄉

周庄
【歷史上的周庄】

古鎮周庄,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古稱澤國,周庄原來叫貞豐里,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居民有感周氏的仁義,便把貞豐里改為周庄。

周庄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復歸長洲縣。古鎮周庄處於蘇杭之間,以水貫穿,街道房屋臨河而建,往來皆需舟楫,呈現出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如畫的美景綻放在周庄,使其成為了最具魅力的水鄉。 【游覽周庄】

周庄的美景在於水,周庄的魅力也由水打造,經過千年的歷史滄桑與濃厚的吳地文化的孕育,一個靈秀的水鄉展現在人們面前。周庄全福寺的鍾聲述說著新一天的開始,南湖的秋月迎接著晚上的到來,莊田的落雁闡述著生的希望,東庄的積雪預示著豐收的到來。游覽周庄,感受不一樣的美。

【陶瓷之鄉一稀堂博物館】

瓷器是我們祖先偉大的發明創造,有考古資料表明,中國人生產陶器的歷史已達一萬年以上。而一稀堂博物館是在周庄鎮政府和周庄「江南人家」的協助下,由河南省一稀堂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創辦的一所民辦古陶瓷博物館。

博物館內展示了我國人類有史以來以黃河、長江等流域為主題的原始陶器的創燒至演變到近代瓷器的全過程。共設立了史前至商朝、春秋戰國、兩漢、隋唐、宋元及明清為主題的六個陶瓷展廳。因展品收藏地主要在我國北方,所以展品偏重於北方窯系。

游覽一稀堂博物館,可以了解我國陶瓷的發展及燒制方法,是一個獨特的博物館。

【觀民俗歷史民間收藏館】

天孝德民間收藏館位於周庄鎮城隍埭,坐西向東,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建築。館內收藏分八大類:木器、陶器、瓷器、玉器、銅錫器、石器、紫砂、骨角製品類。其中明清傢俱、歷代瓷器、玉器比重最大,銅器中的花錢尤為珍貴。

民間收藏館館內收藏自石器時代起各代藏品二十餘萬件,分兩大類型,包括歷代民間日常生活、生產勞動用具和散落流失於民間歷代官宦用品,其中明清傢俱、歷代瓷器、玉器比重最大,銅器中的花錢尤為珍貴。館內藏品非常珍貴,真的實反映了古鎮周邊地區范圍的民風民俗和吳文化歷史。游覽收藏館,又是對民間文化的一種補課。

【全福曉鍾伴天明全福寺】

全福講寺座落在周庄鎮西側的白蜆江畔,是宋時周迪舍宅為之,寺廟的主要建築有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整座寺廟結構嚴整,殿宇軒昂,蔚為大觀。南湖水光瀲灧,借水布景,巧奪天工,大雄寶殿,飛檐翹角。寺廟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築藝術的美倫美奐,如詩如畫,令人贊不絕口,流連忘返。 2.婺源和諧天成,山水國畫

婺源
【歷史上的婺源】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原屬徽州地區,是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唐朝為便於統治,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八年決定正月初八設置婺源縣,縣城設在清華鎮,到天復元年(公元901年),縣城遷至弦高(今縣城紫陽鎮)。建縣時,婺源屬於歙州。

對「婺源」這一名字的解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說法,一是以「婺水繞城三面」,故名;二是「舊以縣本休寧地,曾屬婺州,取上應婺女之說」,故名;三是「以縣東大鱅水流入婺州」,故名。說法不一,各有千秋。 【游覽婺源】

歷史上中原貴族的南遷,為這里帶來了豐富的中原文化,又經過古徽州人的發展,使得這里的文化更加的繁榮。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著中華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標本價值。

游覽徽州,不僅要欣賞這里如水墨山水畫的美景,還要深入了解婺源的古徽州文化。

【風水門庭江灣】

江灣始建於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蕭江第八世祖始遷江灣,子孫逐漸繁衍成為巨族。江灣是鍾靈毓秀的千年古鎮,這里山水環繞,寧靜秀美,因此是古徽州風水文化的典範,歷代文風鼎盛、群賢輩出,這里還是毛澤東同志的祖籍。

村中至今還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築和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南關亭、北斗七星井等景點,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文化內涵豐富,「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歷來享有書鄉之譽。

【小橋流水人家李坑】

來到李坑,猶如來到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足見其魅力。昔日的商賈和縉紳們留下的宅院以那些精美的木刻講述著李坑過去的故事。

李坑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十分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沿溪而建,依山而立。

村內街巷溪水貫通,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彷彿眼前真的是馬致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只不過這眼前的風景,少了一份凄涼,多了許多詩意的美,讓人禁不住想贊嘆,想長居於此。

【雙橋落彩虹木板廊橋】

在婺源,木板橋是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橋宛如金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橋下是清澈無比的江水,橋上不時有村姑農夫挑著擔子從經過,山光水色與木板橋有機結合為一體,環境十分協調。

婺源著名的廊橋當數彩虹橋,橋離清華古鎮不遠,始建於宋代,長達140米,寬為7米,為全木結構,橋上寫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對聯。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般的感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3.山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山海關
【歷史上的山海關】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一稱「榆關」,又稱「渝關」。山海關修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因此稱為山海關。 山海關於公元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周長約4公里,以城為關。它雄踞在祖國大地上,福佑著世代的華夏子民,被稱為「天下第一關」。

【游覽山海關】

山海關不僅景色壯麗優美,而且歷史悠久,文化氣氛濃厚。山海關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風景如畫,氣勢壯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游覽山海關,你會被長城的壯麗風景所折服。

【歡樂海洋公園樂島】

歡樂海洋公園是一座融旅遊、娛樂及科普教育為一體,以「陶冶大眾、教益學生、維系生態」為宗旨的國內大型現代化海洋科普基地,園內有人工海灣、戲水樂園等游覽場所。

園內可遊玩處眾多,可以看到海獅、海豚等的精彩表演,可以在大型的潛水區漫遊海底,體驗不一樣的環境,也可以與海洋生物親密接觸,體會它們的無窮樂趣。在人工海灣里,可以乘坐國內首創的半潛式觀光潛艇漫步於海底,將史前文明遺跡、海底寶藏和海底墳冢的人文景觀及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一飽眼福。

游覽樂島,便是游覽城市中央的海底生活,累了乏了,還可以漫步於浪漫林蔭道,體會不一般地生活與文化,也是一種釋放和回歸。

【忠貞烈女哭長城孟姜女廟】

孟姜女廟景區坐落於山海關以東6.5公里的鳳凰山上,又稱貞女祠,是根據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而修建的。廟前依山砌築108磴行人石板梯道,恰似孟姜女尋夫的艱辛和曲折。廟里的殿內正中塑孟姜女泥像一座,淡裝素彩,面帶愁容,她雙目中透出的無限哀怨,便可以想像到當年孟姜女千里迢迢尋夫的凄涼。

景區又根據孟姜女的傳說修建了大型文化園林孟姜女苑,苑內以「姜女千里尋夫哭倒長城」的傳說為主線,還設計建造了「夜制寒衣」、「萬夫築城」等二十個場景,使人更加深刻體會到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的艱辛與曲折。

廟內前殿兩邊有楹聯:「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對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惡,前殿還有聞名全國的奇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hǎi shuǐ cháo ,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f yn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包含無盡的哲理,讓人遐想無盡。 3.陽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陽朔
【歷史上的陽朔古城】

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東南面,也位於灕江西岸,風景十分秀麗。

陽朔縣歷史悠久,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隋朝開皇十年(590年) 縣址由熙平遷今陽朔鎮,縣衙建於羊角山下,以「羊角」諧音,改縣名為「陽朔」。陽朔縣因此得名,該名歷經各朝,流傳至今。

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遊名縣」。

【游覽陽朔】

陽朔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山清水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境內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資百態,游覽陽朔,在縣城的山水中尋找樂趣。一處好風景並不算好風景,陽朔處處皆景,處處怡人。

【百里畫廊】

灕江景區全線長48公里,是灕江風景區精華,也是人們到桂林旅遊(000978,股吧)必去的地方。

主要景點有:桃源仙境、浪石勝境、仙人推磨、綉山彩壁、鴛鴦戲水、九馬畫山、七姐下凡、螺螄山等二十多處。乘著船游覽整個灕江,彷彿行走在畫中。喀斯特地貌造就的蒼翠的群山聳立在兩旁,千姿百態,蒼翠欲滴。

灕江江水清澈見底,宛如羅帶般蜿蜒在群山之間,靜靜劃船而過,兩旁若隱若現的民居隱藏在樹林間,清脆的鳥叫聲交叉其間,人也彷彿進了一個仙境,進入了名家筆下的山水畫軸,因此人們才稱為「百里灕江,百里畫廊」。又有一種「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錯覺,好似遨遊夢境。

【詩境家園】

遇龍河全長42.5公里,至書童山匯入灕江,是陽朔縣第二大河。遇龍河風景區的主要景點有犀牛塘、水厄風光、五指山、朝陽寨、仙桂橋、遇龍橋、歸義古城遺址、漢墓群、東暈岩、八仙過海等近20處。景點密集且景色怡人,一個個游覽下來,不知道又為自己增添了多少的詩情畫意。

這一景區有古石橋群、田園風光、宋橋、唐城遺址、漢墓群等,使景區蒙上一層古色古香的神密色彩。舊縣村是唐代開德四年的歸義縣縣城,有唐代的城牆、明代的民居及清代的進士庄園,時間跨度大,古建築形式多樣,工藝精湛,體現了中國不同朝代的建築藝術,古橋造型典雅,與附近的歸義古城遺址、舊縣村古建築和古人類文化遺址等構成了遇龍河陽朔歷史文化長廊。

有首詩寫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陽朔的山水確為中國一大美景。.豐都鬼城神秘鬼文化之旅

豐都鬼城
【歷史上的豐都鬼城 】

豐都鬼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境跨長江兩岸,地處長江上游,上距重慶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鬼城豐都歷史悠久,春秋時稱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從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定名為「豐都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了。

相傳豐都是人死後靈魂所歸的地方,人的靈魂離開軀體後都要回歸到這個地方。豐都被訛傳為鬼城,最早的歷史淵源,大概要從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國幽都」而起。

豐都又稱「名山」,因為北宋蘇軾的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這里也是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剎多達27座,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非常具有特色。

【游覽豐都鬼城】

豐都歷來就有豐富的文化,特別是獨具特色的鬼文化可謂國內僅有,游覽豐都鬼城,看長江邊小城的寧靜風景,驚嘆於獨特的鬼文化,體驗一下陰曹地府的陰森恐怖,看一下人類靈魂之都的森嚴與幽寂,別是一番趣味。

【全國最大活「鬼」城鬼國神宮】

鬼國神宮是仿照陽間司法體系,營造的一個等級森嚴,陰森可懼的地下宮殿,它是融逮 捕、羈押、庭審、判決、教化功能為一爐的「陰曹地府」,它採用建築、造型、雕塑、繪畫和電子、機械、音響、燈光等綜合技藝,將陰曹地府的奧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地府內有奈何橋,相傳不孝之人過橋便會落下橋去,飽嘗毒蛇撕咬之苦。還有孟婆湯、觀音像以及八仙過海、鬼王嫁女等等,形象逼真,讓人心驚肉跳,激動不已。

鬼國神宮是我國反映鬼文化的規模最大的動態人文景觀,它熔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於一爐,拓展視野,豐富生活,凈化靈魂,給人以超時空的獨特的精神享受。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即寫到了豐都。

【平都天下古名山平都山】

平都山即名山,因為北宋蘇軾的「平都天下古名山」而改名「名山」。平都山上林木蒼翠,建築精美,主要景點有哼哈祠、報恩殿、奈河橋、玉皇殿、百子殿、無常殿、大雄寶殿、鬼門關等等,鬼文化氣氛非常濃厚。

道家還把平都山列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升,這里也因此得到了道教子弟的親睞。

【歷史悠久天子殿天子殿】

天子殿歷史悠久,最早建於西晉,叫乾竺殿,距今已1600多年。唐代建仙都觀,宋代改名為景德觀,又名白鶴觀,明代改名為閻王殿,現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1864年)重修的。

天子殿殿堂正中塑陰天子六米高坐像,頭戴金冠,身著蟒袍,腰圍玉帶,秉圭端坐,雙目圓睜,十分的莊重威嚴。殿門前有一幅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聯:「不涉階級須從這里過行一步是一步,無分貴賤都向個中求悟此生非此生」,還有一副寫著「任爾蓋世奸雄到此就應喪膽,憑他騙天手段入門再難欺心」,告誡人們應該忠厚。 4.. 徽州古城徽派建築特色與文化內涵
【歷史上的徽州】
徽州古城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she)縣徽城鎮中心,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為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歷史悠久,建築富有特色,是值得一游的勝地。
徽州秦時開始置縣,秦始皇26年(前221)置歙縣,古稱新安,自隋唐以來,一直都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稱「徽州府」,大歷五年(770年),廢歸德縣,土地又歸歙、休寧二縣,州領黟、歙、祁門、休寧、婺源、績溪六縣,因此形成了徽州一府六縣的格局。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史悠久,文風昌盛。
【游覽徽州】
徽州素有「東南鄒魯」、「文化之邦」的美譽,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國徽墨之都」和「中國歙硯之鄉」,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繁榮造就了徽州特有的吸引力。
【徽州大觀園徽園】
徽州是歙縣縣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帶新建的仿古旅遊城,園內規模宏大,富有特色,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
全省17個地市都在徽園內建有自己的館園,並將各自館園用最具本地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風情和標志性建築以園林的形式展現給遊人與觀眾。游覽徽園
,既可了解安徽悠久的歷史,又如親臨全省各個著名的風景名勝景點游覽一般,十分值得游覽。徽園氣勢宏大,古樸典雅,建築粉牆黛瓦,與周圍風景相得益彰,極富韻味。園內的雕刻集磚雕、木雕、石雕的「徽州三雕」的精髓,十分精美,上承古徽州文化的神韻,下創徽派建築雕刻精華,優美壯觀,另人嘆為觀止。
【東方凱旋門許國石坊】
許國本為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萬曆十一年(1583),許國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十二年,因雲南平叛決策有功,晉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賜建牌坊,因此才有了今天的許國石坊。
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石坊有八柱,呈口字形平面,結構十分穩固。上有雕塑,圖案典雅,許國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傑出的代表,綜合體現了石坊建造技藝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樓沖天式石坊形制,歷經明清數百年,在石坊建築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可謂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徽州歷史悠久,文化繁榮,著名的徽派建築享譽國內外,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文人也都與徽州有著深厚的感情,著名的愛國主義基地陶行知紀念館即位於歙縣城內。
5. 陽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陽朔
【歷史上的陽朔古城】

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東南面,也位於灕江西岸,風景十分秀麗。

陽朔縣歷史悠久,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隋朝開皇十年(590年) 縣址由熙平遷今陽朔鎮,縣衙建於羊角山下,以「羊角」諧音,改縣名為「陽朔」。陽朔縣因此得名,該名歷經各朝,流傳至今。

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遊名縣」。

【游覽陽朔】

陽朔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山清水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境內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資百態,游覽陽朔,在縣城的山水中尋找樂趣。一處好風景並不算好風景,陽朔處處皆景,處處怡人。

【百里畫廊】

灕江景區全線長48公里,是灕江風景區精華,也是人們到桂林旅遊(000978,股吧)必去的地方。

主要景點有:桃源仙境、浪石勝境、仙人推磨、綉山彩壁、鴛鴦戲水、九馬畫山、七姐下凡、螺螄山等二十多處。乘著船游覽整個灕江,彷彿行走在畫中。喀斯特地貌造就的蒼翠的群山聳立在兩旁,千姿百態,蒼翠欲滴。

灕江江水清澈見底,宛如羅帶般蜿蜒在群山之間,靜靜劃船而過,兩旁若隱若現的民居隱藏在樹林間,清脆的鳥叫聲交叉其間,人也彷彿進了一個仙境,進入了名家筆下的山水畫軸,因此人們才稱為「百里灕江,百里畫廊」。又有一種「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錯覺,好似遨遊夢境。

【詩境家園】

遇龍河全長42.5公里,至書童山匯入灕江,是陽朔縣第二大河。遇龍河風景區的主要景點有犀牛塘、水厄風光、五指山、朝陽寨、仙桂橋、遇龍橋、歸義古城遺址、漢墓群、東暈岩、八仙過海等近20處。景點密集且景色怡人,一個個游覽下來,不知道又為自己增添了多少的詩情畫意。

這一景區有古石橋群、田園風光、宋橋、唐城遺址、漢墓群等,使景區蒙上一層古色古香的神密色彩。舊縣村是唐代開德四年的歸義縣縣城,有唐代的城牆、明代的民居及清代的進士庄園,時間跨度大,古建築形式多樣,工藝精湛,體現了中國不同朝代的建築藝術,古橋造型典雅,與附近的歸義古城遺址、舊縣村古建築和古人類文化遺址等構成了遇龍河陽朔歷史文化長廊。

有首詩寫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陽朔的山水確為中國一大美景。.豐都鬼城神秘鬼文化之旅

豐都鬼城
【歷史上的豐都鬼城 】

豐都鬼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境跨長江兩岸,地處長江上游,上距重慶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鬼城豐都歷史悠久,春秋時稱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從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定名為「豐都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了。

相傳豐都是人死後靈魂所歸的地方,人的靈魂離開軀體後都要回歸到這個地方。豐都被訛傳為鬼城,最早的歷史淵源,大概要從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國幽都」而起。

豐都又稱「名山」,因為北宋蘇軾的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這里也是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剎多達27座,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非常具有特色。

【游覽豐都鬼城】

豐都歷來就有豐富的文化,特別是獨具特色的鬼文化可謂國內僅有,游覽豐都鬼城,看長江邊小城的寧靜風景,驚嘆於獨特的鬼文化,體驗一下陰曹地府的陰森恐怖,看一下人類靈魂之都的森嚴與幽寂,別是一番趣味。

【全國最大活「鬼」城鬼國神宮】

鬼國神宮是仿照陽間司法體系,營造的一個等級森嚴,陰森可懼的地下宮殿,它是融逮 捕、羈押、庭審、判決、教化功能為一爐的「陰曹地府」,它採用建築、造型、雕塑、繪畫和電子、機械、音響、燈光等綜合技藝,將陰曹地府的奧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地府內有奈何橋,相傳不孝之人過橋便會落下橋去,飽嘗毒蛇撕咬之苦。還有孟婆湯、觀音像以及八仙過海、鬼王嫁女等等,形象逼真,讓人心驚肉跳,激動不已。

鬼國神宮是我國反映鬼文化的規模最大的動態人文景觀,它熔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於一爐,拓展視野,豐富生活,凈化靈魂,給人以超時空的獨特的精神享受。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即寫到了豐都。

【平都天下古名山平都山】

平都山即名山,因為北宋蘇軾的「平都天下古名山」而改名「名山」。平都山上林木蒼翠,建築精美,主要景點有哼哈祠、報恩殿、奈河橋、玉皇殿、百子殿、無常殿、大雄寶殿、鬼門關等等,鬼文化氣氛非常濃厚。

道家還把平都山列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升,這里也因此得到了道教子弟的親睞。

【歷史悠久天子殿天子殿】

天子殿歷史悠久,最早建於西晉,叫乾竺殿,距今已1600多年。唐代建仙都觀,宋代改名為景德觀,又名白鶴觀,明代改名為閻王殿,現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1864年)重修的。

天子殿殿堂正中塑陰天子六米高坐像,頭戴金冠,身著蟒袍,腰圍玉帶,秉圭端坐,雙目圓睜,十分的莊重威嚴。殿門前有一幅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聯:「不涉階級須從這里過行一步是一步,無分貴賤都向個中求悟此生非此生」,還有一副寫著「任爾蓋世奸雄到此就應喪膽,憑他騙天手段入門再難欺心」,告誡人們應該忠厚。 6.平遙華夏文明的搖籃
平遙
【歷史上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北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舊稱「古陶」。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在北魏時改名為平遙縣。

明代洪武三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正因為歷史悠久,因此平遙古城在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還是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地,古城街道兩旁,老字型大小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平遙的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還有「大清金融第一街」的稱號。

【游覽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街道似龜背,城牆堅固,站在城牆上,可以看到古老的城牆與城外的現代建築相得益彰,別是一番風景。平遙號稱有三寶,游覽平遙古城,看古城牆的斑駁印記中滲透的歷史滄桑,會是別樣的收獲。

【平遙三寶之一寶古城牆】

古城牆即平遙縣城牆,建於明朝洪武三年,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牆。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 8.鎮遠淡雅清幽,水墨暈染
鎮遠
【歷史上的鎮遠】
美麗的古鎮鎮遠位於貴州省東部,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
鎮遠古城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縣歷史,自秦昭王30年就已經設縣。

E. 誰知道「海東盛國」這個國家的歷史嗎

海東盛國 即渤海國
20世紀,渤海考古發現和研究取得豐碩成果。人們對渤海的認識從書本文字的了解進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遺跡,這無疑是具有轉折性意義的。因為研究渤海歷史僅僅依靠文獻史料顯然是不夠的,尤其在文獻記載極其簡略又零碎不全情況,渤海考古發現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熱心學者在重視研究文獻記載的同時,對渤海遺存也產生濃厚興趣。渤海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學者最早記錄渤海遺跡可以追溯到宋金時期,最先實地踏查游訪和研究的是清初流放東北的寓賢。17世紀渤海歷史考古成果主要是渤海上京城址的發現著錄,19世紀的成果是考定17世紀發現的古大城即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20世紀,渤海歷史考古研究則從有限的宏觀逐步深入多領域的「微觀」。
一、
20世紀頭30年間是以對渤海遺址調查為主的時期,由日本、俄羅斯學者(確切地說是旅哈俄籍學者)壟斷,主要目標是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和三靈墳等。日本學者在軍國主義支持和庇護下,積極配合向「滿蒙」地區滲透。1883年,日軍間諜潛入中國吉林集安盜拓《好太王碑》。1894年御用文人九
鬼隆一向日本當局獻策掠奪中國文化財富。嗣後,日本一些學者相繼潛入中國(首先是東北地區)進行考古和人類學的調查研究,如鳥居龍藏、鳥山喜一、關野貞、白鳥庫吉、黑板勝美和內藤湖南等等。鳥居龍藏的《東北亞洲搜訪記》、《滿蒙古跡考》和鳥山喜一《渤海上京龍泉府考察記》都記述渤海遺址。在掠
奪中國歷史文化財產的過程中,20世紀20年代中成立的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里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中國一些學者對渤海上京城址調查記錄做出的貢獻。成書於1921年的《寧安縣志》(王世選修,梅文昭總纂)對上京城的記錄超過同期的任何人的任何著作,所附上京龍泉府遺址圖是已知最早的實測圖。 俄羅斯學者注意和研究渤海歷史及其國內渤海遺跡始於19世紀70年代以後,但直到十月革命前後,他們對渤海遺跡雖作過調查和個別挖掘,認識和理解上還有差距,甚至難以分辨某些遺跡性質。
30年代前後,對渤海歷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如1919年率賓唐晏撰《渤海國志》,後黃維翰撰《渤海國記》,金毓黻先生撰《渤海國志長編》。日本則有鳥山喜一於1915年撰《渤海史考》和津田左右吉《渤海考》以及松井、池內宏等人都有渤海論著發表。蘇聯的Э·H·馬特維耶夫於19
29年出版《渤海》。朝鮮學者也有相關論著問世。
二、
30年代初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可劃為渤海考古研究的第二期。特點是發掘范圍擴大,進入以發掘為主和調查發掘交替進行時期。
東北地區淪陷後,日本學者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基本是步侵略軍後塵而至。不過,據目前掌握的材料,首先發掘渤海上京龍泉府宮城殿址的不是日本學者。1931年,在日軍佔領哈爾濱之前,這里組建東省特區文化發展研究所,當年即組織大型綜合考察隊赴東部地區考察,中國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尹贊勛先生參加地質分隊,還曾參加古人類分隊的考古工作。古人類分隊由B·包諾索夫領導,調查渤海上京城址、三靈墳等,包氏的調查試掘材料(《關於東京城遺址調查的初步報告》)於1932年首先用俄文發表。
1933年6月8日,以原田淑人、池內宏為首的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發掘隊在日軍刺刀保護下發掘渤海上京城宮殿遺址——這在國際考古發掘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一例。因為日軍曾在上京城宮城南門前(五鳳樓前)同抗日軍民激戰,傷亡慘重,今五鳳樓前的高大水泥標志就是由為超度這些罪孽深重的亡靈所建「忠魂碑」改制的。參加發掘的日本學者有駒井和愛、鳥山喜一、水野清一、三上次男等,中國學者金毓黻等參加部分發掘工作。1934年7月發掘結束。1939年,出版了專題研究報告《東京城——渤海上京龍泉府址的調查發掘》,產生很大影響。發掘文物裝了23箱運回日本。
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對東北地區渤海遺跡的掠奪性調查和發掘范圍也隨之擴大了。在日偽統治東北的14年中,凡是日本學者已經掌握或了解的渤海遺跡,基本都被發掘了。
如何評價三四十年代日本學者主持的考古發掘呢?據有關資料和知情者透露,他們的發掘有時基本上是有什麼挖什麼,科學性不敢過多恭維。謂其挖寶式盜掘可能不服氣,說掠奪也會有應詞。但他們是在別國土地上掠奪,受佔有心態支配和挖寶慾望的驅動,考古調查發掘必然是主動掠奪式的,因而發掘必有很
大隨意性,造成學術上的混亂,也嚴重地破壞了遺跡。
三、
抗戰勝利迄今為第三期。
20世紀後半期中國、俄羅斯、朝鮮和韓國學者已經成長起來,中國由於得天獨厚等條件而占據主導地位,每一重要發現和研究進展,都對國內外渤海歷史學界產生重大影響。從半個世紀的渤海考古發現和研究情況,可以看出一些脈絡,表現出某種程度的階段性。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抗戰勝利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是新中國渤海考古研究起步階段。重要標志是1949年8月吉林敦化六頂山渤海墓葬的發掘和貞惠公主墓誌的發現。
第二階段是1950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為止。這是中國的渤海考古調查發掘進一步擴大、研究整理並取得很大收獲階段,訓練和培養了相關的專門人才。
1953年至1957年,吉林省文管會和省博物館兩次調查敦化六頂山渤海墓葬。1956年,研究貞惠公主墓誌的有創見性的文章發表。其他地區與渤海有關的重要文物也有發現,如1956年北京德勝門外發現的《張建章墓誌》。1958年吉林省文管會和東北人民大學歷史系再次調查六頂山渤海墓葬
和其他渤海遺跡。1959年,吉林省文管會和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對六頂山渤海墓葬進行第二次發掘。1963年吉林省對六頂山部分墓葬進行清理,1964年中朝聯合考古隊對六頂山渤海墓葬進行發掘。 50年代中後期迄1966年,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者對牡丹江流域進行系統調查。1957—1958年對渤海上京城等作調查。1958年牡丹江下游地區考古調查中發現渤海墓葬近140座,渤海城址4座,建築址1處。牡丹江中游地區的調查和復查渤海城址2座,橋梁址3處、墓葬2處,堡壘和倉窖各1處。1960年發現大朱屯渤海墓群;在松乙溝調查了「二十四塊石」和建築址各1處。1961年調查發現沙蘭洋草溝渤海墓群和杏山的渤海磚瓦窯址等。1963—1964年,對東京城進行大規模考古調查和復查。1966年,調查海林山嘴子渤海墓葬。1963—1964年,中朝聯合考古隊對上京宮城西區、外城區街坊址、三靈墳和大朱屯渤海墓葬進行發掘。60年代中朝聯合考古隊發掘的收獲主要反映在70年代朝鮮出版的《渤海文化》和90年代中國出版的《六頂山與渤海鎮》。
二戰後,日本學者失去了盜掘渤海遺跡的特權,但仍具有一定優勢,這種狀況大體維持到60年代。隨著老一代學者相繼老退或離世,日本研究渤海考古的壟斷地位和優勢風光不再。新的一代學者如鈴木靖民、酒寄雅志、西川宏、小島芳孝等已經成長起來。值得注意的是,戰後成長起來的日本第二代、第三代學者,研究渤海歷史和考古的某些觀點與其前輩並不完全相同。
蘇聯(俄羅斯)的渤海研究是逐步深入的,20年代末出版有關渤海史專著,30年代中期加強了對遠東地區的歷史和考古研究工作。50年代初創建遠東考古學考察團,後組建蘇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有計劃地開展濱海地區中世紀遺跡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前後代表人物有奧克拉德尼科
夫、B、·沙夫庫諾夫、A·伊夫里耶夫、B·博爾金、E·格爾曼、O·季亞科娃等。50年代末發掘了夾皮溝河中游谷地的馬蹄山寺遺址,60年代初發掘同一谷地的杏山寺遺址。附近山坡上發現了渤海墓葬。俄羅斯學者認為墓葬之中有渤海顯貴人物。他們還調查發掘早年發現的哈桑地區的克拉斯基諾古城址
——是已知濱海地區最大的渤海城址之一,認為它是渤海東京龍原府的鹽州。此外,他們還發掘了4座渤海城址(或城堡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和遠東大學等有一些潛心研究渤海歷史和考古的學者,他們發掘的渤海遺址就數量而言是最多的。俄羅斯的渤海史觀有過變化,60年代以後除強調其獨立性以外,加強了同突厥、中亞地區聯系和掛鉤,明顯表現出並不注重史實或誤解某些記載的人為傾向。
1966年至1977年渤海考古研究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中國的渤海考古調查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不過也有意外的重要發現,如1975年渤海上京城遺址舍利函首次出土;另外一項重大收獲是撥正扶直渤海石燈幢,搞清結構。1971年,吉林和龍縣河南屯發現渤海貴族合葬墓,出土一批珍貴精美的金製品。1973年,和龍縣北大地渤海清理發掘50多座渤海墓葬等。 朝鮮和韓國研究渤海歷史和考古可追溯到19世紀。朝鮮分為南北方後,北南方的學者各自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研究工作。就渤海考古遺存研究而言,北方先於南方,大致開始於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進入60年代前後,朝鮮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到中國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和吉林兩省。中國已有的發掘研究成果和中朝聯合考古隊的一些重大發掘收獲成為其研究基礎。70年代又有朝鮮文物考察團訪問中國東北地區。此前,朝鮮在咸鏡南、北道發現一些渤海遺存。80年代以來,朝鮮加強了對渤海研究,擴充機構增加研究力量,積極尋找渤海遺存。朝鮮研究渤海考古有一定成就的代表性人物是朱榮憲等。韓國境內雖沒有渤海遺存,但其研究卻有後來居上之勢,中青年學者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如宋基豪、韓圭哲等,還培養出研究渤海史的博士和碩士。
第四階段是1978年至今,渤海考古研究進入深入發展和取得重大收獲時期。80年代以來,黑龍江、吉林等省已發掘的渤海墓葬,據不完全統計有450座左右,清理發掘的建築址和居住址13處以上。黑龍江寧安市虹鱒魚場渤海墓之發掘收獲甚大,發掘墓葬數量之多、發現文物之豐富是空前的;寧安市三靈鄉渤海三陵2號墓的發掘也有重大收獲;對渤海三陵墳附近地區的地上地下首次物探也有非常重要的發現和收獲。此外,蓮花水庫渤海遺址和墓葬的發掘也有很大收獲。1980年和1981年間,吉林和龍縣龍水公社龍海大隊龍頭山發現了貞孝公主墓,發現一方墓誌和保存比較好的壁畫。這是80年代以來渤海考古的最重大發現之一。上京城附近渤海磚瓦窯址的發掘也有很大收獲,得到較為完好的渤海磚瓦窯址資料。1981—1984年和1990年以來,黑龍江省文物部門對上京城宮殿址、門址、廊廡址以及內城一些遺址進行發掘,基本沒有間斷。已有突破性的發現和進展,可以糾正《東京城》和《渤海文化》的一些疏誤。就渤海上京城發現的宮殿址、門址等而言已超過《東京城》和《渤海文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以外的國家的渤海考古,如朝鮮、俄羅斯等也有一些新的重要發現和新的研究進展,值得注意。

F. 中國各個省最值得去旅遊的地方

四川九寨溝,廣西桂林,福建大金湖,武夷山,太姥山。江蘇蘇州,浙江烏鎮,雲南西雙版納,麗江

G. 夏天牡丹江周圍哪有旅遊的地方

[編輯本段]牡丹江主要景點 鏡泊湖
鏡泊湖
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風景區,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遊、避暑和療養勝地。鏡泊湖是5000年前經多次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水南淺北深,湖面海拔350 米,最深處超過60米,最淺處則只有1 米;湖形狹長,南北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6 公里,面積約91.5平方公里。鏡泊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由西南向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狀。吊水樓瀑布、珍珠門、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牆砬子、道士山和老鴰砬子是鏡泊湖中著名的八大景觀,八大景觀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珍珠鑲嵌在萬綠叢中。
牡丹江雪堡
牡丹江雪堡是中國雪城—牡丹江市的主打旅遊品牌,始建於2001年12月,位於牡丹江市新、老城區之間的牡丹江江心島上,與著名的「八女投江」 群雕隔江相望。自從第一屆雪堡舉辦後,雪堡就一直是牡丹江市的象徵,是牡丹江人民的驕傲,是中國雪城牡丹江對外宣傳的主打品牌之一,與冰城哈爾濱的冰燈大世界相互補充,遙相呼應。牡丹江雪堡每年11月末開始建造,12月末至第二年2月為觀賞游覽期。
八女投江群雕
牡丹江八女投江英烈群雕
八女投江的英雄壯舉,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詩。為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於1984年決定在牡丹江市江濱公園建立八女投江英烈群雕。大型群雕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德華、司徒兆光設計,四川美術學院採用花崗岩石材料雕鑿製作,於1988年8月1日正式落成,當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鄧穎超同志親筆提攜了「八女投江」四個大字。 2009年9月14日,她們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海林威虎山城
威虎山影視城坐落於威虎山風景區301國道210公里處,以《林海雪原》一書文脈為底蘊,逼真地再現了林海雪原的歷史風貌和英雄剿匪的光輝業績,不僅填補了中國北方影視城的空白,更是集觀光、度假、回歸大自然、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 吃、住、行、游、娛」的旅遊勝地。
牡丹江吊水樓瀑布
因吊水樓瀑布居鏡泊湖北端,又名鏡泊湖瀑布。火山爆發,熔岩遇江水形成一道天然大壩。壩上為湖,壩下為江。鏡泊湖出口,水流深切玄武岩石中,形成瀑布。瀑布四周布滿黑色的火山岩,落差20米,幅寬40米,洪水期瀑布寬達100多米。因受下跌水流沖蝕,瀑底形成直徑70米、深60米的圓形水潭。瀑水飛瀉直下,浪花四濺,氣勢磅礴,震聲如雷。吊水樓瀑布是我國著名瀑布之一,中國三大瀑布之一。
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又稱「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鏡泊湖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共同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境內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處,坐落在張廣才嶺東南坡的深山內,海拔1000米左右。大約一萬年前的火山爆發爆發,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見的"地下森林",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這些火山口由東北向西南分布,在長40公里、寬5公里的狹長形地帶上,共有10個。它們的直徑在400米至550米之間,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其中以3號火山口為最大,直徑達550米,深達200米。
中國雪鄉
中國雪鄉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的大海林林業局轄區內的長汀鎮雙峰林場,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禿頂子山西南側。雪鄉猶如一顆璀秈的明珠,鑲嵌在張廣財嶺的東南 中國雪鄉圖片坡,由於受山區小氣候的偏愛,這里每年十月瑞雪飄飄,冬季積雪厚度可達2米深,雪質優良,雪量豐富。隆冬季節幾乎日日飛雪迎賓,好一派北國風光。擁著層層疊疊的積雪,百餘戶的居民區猶如一座相連的「雪屋」,房舍隨物具形的積雪在風力的作用下可達1米厚,其狀好似奔馬、卧兔、神龜、巨蘑……
海林橫道滑雪場
橫道滑雪場是牡丹江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綜合接待能力最強的雪場。 橫道滑雪場分游樂區、綜合服務區和別墅區三部分。游樂區「 S」形專業雪道總長為1800米,是黑龍江省旅遊雪場單條雪道最長的一條,分初級、中級、高級三部分。
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
三道關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於市區西北,距市區20多公里。美麗的三道關不僅是尋奇攬勝的佳境,還是休閑度假的樂園。蒼郁的原始森林使這里涼爽怡人,幽雅恬靜;惟妙惟肖的山峰又使其更添奇色。飽覽了城市風光後,再投身原始森林尋幽探勝,沉浸在綠色林海中,呼吸樹木散發的天然氣息,傾聽水聲鳥語,松濤蟲鳴,有種世外桃源之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